牛仔粒是什麼菜系
Ⅰ 老 豐 閣 品 珍 軒 菜 色 怎 樣
老豐閣品珍軒位於南京西路上的仙樂斯廣場內。由多名特級大師主理,以精湛的技藝,獨特的創意,精心打造海鮮、刺身、生煮、碳燒、燕鮑翅參肚、經典滬港小炒,品種齊全,適應與不同的消費口味。餐廳大堂寬敞明亮,大理石、玻璃、地毯、繪畫、水晶燈等建築元素勾畫出美輪美奐的就餐環境,是商務宴請和親友聚會的理想場所。
主要菜系:粵菜,川菜,本幫菜
特 色 菜:漁舟樟茶鴨,聘珍干撈翅,粵式牛仔粒
人均消費:¥151 - 200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詳細地址:南京西路388號仙樂斯廣場7樓(近黃陂北路)
所屬區域:靜安區-南京西路
總座位數:490
交通路線:20路,37路,46路,253路 / 1號線人民廣場站
Ⅱ 西餐都有什麼特色,好吃嗎
在餐飲上進行中西餐結合目前已經成為業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大家認為這是個趨勢,我很早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且在大董烤鴨店的經營中也有意識地把這種因素考慮了進去。談中西餐結合的問題,首先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如果空談中西結合,我的理解是削足適履,就會把自己的特色給失掉。餐飲經營也好,烹飪技藝也罷,自己的特色與風格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為寶貴的。這個特色的內涵是什麼呢?從一個廚師或者一個酒店來講,就是自己的絕活、招牌;從一個國家的角度講,就是本民族獨特的,別人不具備的東西。這樣才能拿出去與人家進行交流,進行融合。這里講的是中西餐融合,延伸到各菜系間的融合問題,其實也是一樣的。融合的基礎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通過融合使自己的特色日臻完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去借鑒別人的一些東西,如原材料、烹飪技法、調味品,去豐富自己的特色。不是去為了融合而把自己修改一遍,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本質,然後再考慮如何用其他的技巧來豐富自己,使自己更加圓潤、豐滿,更加多元化。只有保持住自己的特色,才能發揮自己的特色。
經常有人問我,你的菜是哪個菜系,我告訴他們不是川菜,不是粵菜,不是魯菜,是大董烤鴨店自己的菜。往糙了說,這是個大雜燴;往高了說,這是各個菜式精華的結合。我把它稱為大中國菜,聽起來有點誇張是嗎?但從整個趨勢上說,這完全有可能,對外而言每個菜系都是代表中國菜的一個窗口,外國人看到後首先的一個概念,這是中國菜。
那麼回到中西餐結合問題上,在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決不能抱著先入為主的概念,有些人在觀念中認為西餐優於中餐,或者中餐優於西餐,我說這些都是片面的,局限的,不存在誰好誰不好。在世界上普遍承認三大美食,即中餐、以法餐為代表的西餐和以土耳其為代表的伊斯蘭餐,既然它們各自存在,並被廣泛認可,那麼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各自的特點。它存在於世並被流傳,就一定有許多的優點,從辯證的角度看,一個事物它都有兩面性,有優點,也會有缺點,有精華,也會相對有糟粕。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下,用一方的優點與另一方的缺點去比較,這是不科學的認識方法。說到認識,我想先談談目前在對待西餐問題上的兩個誤區。一個就是標准化問題,說到標准化,好些人認為西餐是完全的標准化操作,事實上,西餐的標准化只存在於西餐的快餐領域,而在所有西餐的風味餐廳還不是標准化,仍是以人為的經驗來操作。另一個問題就是營養問題,有觀念認為西餐與中餐相比更注重科學的膳食與營養,這也是個誤區。實際在西餐中也存在著許多不科學的飲食方法,比如西餐中的基礎醬,就是用蛋黃與油加在一起打出來的,在西餐中被大量運用,它的營養並不全面;另外黃油仍被用於西餐中,須知它的脂肪含量是相當高的;還有西餐中常常見到的鵝肝醬,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其實是鵝被強迫性餵食後,造成的脂肪肝;用過餐後按照習慣,我們中國人一般要吃些水果,而外國人一般不吃水果,而吃甜品,其含糖量相比而言是較高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大家應該有這種概念,借鑒融合並不是一味肯定某一方,或否定某一方,而要全面地看待問題,從中吸收精華,去其不科學不合理的部分。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式下,中西餐融合是一個發展趨勢。這種融合得益於當前飛速發展的信息流與物流的發展,過去我們如果想用西餐的原材料,沒有發達的物流體系作保證,那簡直就是奢談。而完全開放的市場使融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作為我們廚師就要認識到這種趨勢,更要認識到它的必然性,這樣我們才能提早去進行學習,去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與別人進行融合交流,首先我們得了解人家,這樣才能有意識地取長補短。
既然中西餐結合是趨勢,那麼我們具體在實踐中怎麼去融合,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在前面我已經提到了,首先就是必須保持自己的特色,這是基礎。另外我們要明確融合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於更廣泛的人群,讓我們做出來的菜適合更多人的口味。舉例說,大董烤鴨店的烤鴨完全是一道中國菜,且具備自己的特色,現在經過研製,我們把它叫做酥蜜烤鴨,怎麼讓它能酥呢?從工藝上進行了改進,我們選用了一些西餐的爐具,從原料配比上我採用了一些西餐的調味品,這樣就使我們的烤鴨在脆的基礎上又達到了酥。不但沒有使我們菜品的特色消失,還使這種特色更加鮮明,而且讓這道菜更加符合了現代飲食觀念。再舉個例子,我們這里有一款牛肉菜叫豉椒澳洲牛仔粒是採用澳洲純正的小牛肉製作的,可以說這是地道的西餐原料,我們在製作時卻採用的是中餐烹飪手法,這道菜可以說結合得非常完美,過去中餐的牛柳多是採用老黃牛的肉,要想使肉嫩,就要加嫩肉粉等來破壞肉質的纖維組織,而這種小牛肉很嫩,連上漿都不用,只需下鍋爆香就行,非常香,非常滑嫩,最主要是不破壞它的纖維組織,不損失它的營養成分。
中西餐結合的目的是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手段從而完善我們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但最忌的是丟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盲目地去學習別人,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作法,是買珠還櫝的行為,在中西餐結合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把握好這一點。
Ⅲ 鵝肝黑色是什麼原因
如果你是指煮熟的鵝肝黑色,一般正常情況下,鵝肝煮出來之後的顏色一般為灰褐色,並不會有其他顏色,若是鵝肝煮熟是黑色的,那麼這樣的鵝肝多半已經變質了,並不是新鮮的了,是不建議繼續食用的,以免其中的細菌,進而刺激胃腸功能,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情況,一般建議鵝肝做好後2小時內食用完,這時的營養和口感都是比較上乘的。
下面來看看鵝肝的做法:
清蒸鵝肝
食材:鵝肝一隻、大蒜5瓣。
做法:
1、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水開之後轉為文火。
2、然後將清洗干凈的鵝肝,放入蒸籠中,蒸15-20分鍾左右。
3、接著將大蒜去皮,切成薄片,在溫水中浸泡1-2分鍾,再將大蒜撈出,留下蒜水。
4、最後將鵝肝取出,蘸取適量的蒜水食用即可,這樣蒜香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掩蓋鵝肝的腥味,從而提高食用口感。
鳳尾鵝肝和牛粒
原料:
鵝肝150克,牛仔粒200克,杏鮑菇200克,18頭鮮蝦8隻,青紅椒角各兩片。
調料:
黑胡椒汁20克,糖15克。
做法:
1、鵝肝切成中指大小的粒,拍上粘米粉,150度油溫下鍋炸至金黃色;牛仔粒用平底鍋煎熟,均待用。
2、杏鮑菇切成拇指大小粒,200度油溫下鍋炸熟,倒起待用。
3、鮮蝦去頭去腸,做成小鳥形狀,蒸熟擺盤待用。
4、黃油下鍋燒化,倒入牛仔粒和杏鮑菇翻炒出香,然後加入糖和黑胡椒汁,一同翻炒均勻後,倒入炸好的鵝肝炒勻即可。
金瓜愛上鵝肝
原料:
袋裝香蜜鵝肝3袋,南瓜1個,純牛奶1瓶。
調料:
疑膠粉80克左右,鹽5克,味粉5克,黃油10克。
做法:
1、疑膠粉加入適量的清水煮化待用;鵝肝和南瓜蒸熟備用。
2、先把蒸好的鵝肝加入煮化的疑膠水,加入5克鹽、5克味粉、10克黃油、一瓶純牛奶,用攪拌機攪拌成泥,倒入托盤放入冰箱冷藏3個小時。
3、再把南瓜一樣加疑膠水,用攪拌機打碎到入凍好的鵝肝上面,放入冰箱5個小時後,改刀裝盤即可。
Ⅳ 辯論 中餐比西餐好的論據
從裡面挑:
中餐熱量少,菜品多,營養比較全面. 西餐反之
中餐品種豐富,各個菜系不同口味,西餐更重視氛圍,菜式相對單調些精緻些.
回答者:fuchangle - 高級經理 六級 6-20 19:20
因為西方人跟東方人的飲食文化不同,這個問題很深遠,幾句話說不清楚。簡單的說:西方人吃東西,講究營養配餐。而且西方還分英美、法式大餐、義大利大餐、俄式大餐、等幾個主要菜系。英美以快餐為主,而法、意、俄有以大餐為主,有義大利炒麵、通心份、咖喱炒飯,烤乳豬、牛排、雞排、罐悶肉等等系列,都是他們的主食。而我國菜系只是講究,色、香、味、形不太講究營養搭配,屬於「胡吃海塞」一系列,這個從東西方人的體形來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中國菜在世界上排不上前兩名就在這。 不知能明白嗎?如果不明白以後再說說中國的飲食文化!!
回答者:紫菜包飯菜單 - 試用期 一級 6-20 19:46
那麼回到中西餐結合問題上,在交流與融合的過程中,決不能抱著先入為主的概念,有些人在觀念中認為西餐優於中餐,或者中餐優於西餐,我說這些都是片面的,局限的,不存在誰好誰不好。在世界上普遍承認三大美食,即中餐、以法餐為代表的西餐和以土耳其為代表的伊斯蘭餐,既然它們各自存在,並被廣泛認可,那麼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各自的特點。它存在於世並被流傳,就一定有許多的優點,從辯證的角度看,一個事物它都有兩面性,有優點,也會有缺點,有精華,也會相對有糟粕。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下,用一方的優點與另一方的缺點去比較,這是不科學的認識方法。說到認識,我想先談談目前在對待西餐問題上中餐熱量少,菜品多,營養比較全面. 西餐反之
中餐品種豐富,各個菜系不同口味,西餐更重視氛圍,菜式相對單調些精緻些.的兩個誤區。一個就是標准化問題,說到標准化,好些人認為西餐是完全的標准化操作,事實上,西餐的標准化只存在於西餐的快餐領域,而在所有西餐的風味餐廳還不是標准化,仍是以人為的經驗來操作。另一個問題就是營養問題,有觀念認為西餐與中餐相比更注重科學的膳食與營養,這也是個誤區。實際在西餐中也存在著許多不科學的飲食方法,比如西餐中的基礎醬,就是用蛋黃與油加在一起打出來的,在西餐中被大量運用,它的營養並不全面;另外黃油仍被用於西餐中,須知它的脂肪含量是相當高的;還有西餐中常常見到的鵝肝醬,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其實是鵝被強迫性餵食後,造成的脂肪肝;用過餐後按照習慣,我們中國人一般要吃些水果,而外國人一般不吃水果,而吃甜品,其含糖量相比而言是較高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大家應該有這種概念,借鑒融合並不是一味肯定某一方,或否定某一方,而要全面地看待問題,從中吸收精華,去其不科學不合理的部分。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式下,中西餐融合是一個發展趨勢。這種融合得益於當前飛速發展的信息流與物流的發展,過去我們如果想用西餐的原材料,沒有發達的物流體系作保證,那簡直就是奢談。而完全開放的市場使融合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作為我們廚師就要認識到這種趨勢,更要認識到它的必然性,這樣我們才能提早去進行學習,去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與別人進行融合交流,首先我們得了解人家,這樣才能有意識地取長補短。
既然中西餐結合是趨勢,那麼我們具體在實踐中怎麼去融合,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在前面我已經提到了,首先就是必須保持自己的特色,這是基礎。另外我們要明確融合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於更廣泛的人群,讓我們做出來的菜適合更多人的口味。舉例說,大董烤鴨店的烤鴨完全是一道中國菜,且具備自己的特色,現在經過研製,我們把它叫做酥蜜烤鴨,怎麼讓它能酥呢?從工藝上進行了改進,我們選用了一些西餐的爐具,從原料配比上我採用了一些西餐的調味品,這樣就使我們的烤鴨在脆的基礎上又達到了酥。不但沒有使我們菜品的特色消失,還使這種特色更加鮮明,而且讓這道菜更加符合了現代飲食觀念。再舉個例子,我們這里有一款牛肉菜叫豉椒澳洲牛仔粒是採用澳洲純正的小牛肉製作的,可以說這是地道的西餐原料,我們在製作時卻採用的是中餐烹飪手法,這道菜可以說結合得非常完美,過去中餐的牛柳多是採用老黃牛的肉,要想使肉嫩,就要加嫩肉粉等來破壞肉質的纖維組織,而這種小牛肉很嫩,連上漿都不用,只需下鍋爆香就行,非常香,非常滑嫩,最主要是不破壞它的纖維組織,不損失它的營養成分。
中西餐結合的目的是學習別人的先進技術手段從而完善我們自己的特色,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但最忌的是丟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盲目地去學習別人,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作法,是買珠還櫝的行為,在中西餐結合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把握好這一點。
Ⅳ 過年要去三亞遊玩,請問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地方可以推薦
疫情過後,作為一個資深的旅行家,再次走進海南的三亞,對於一個對大海迷戀勝多,對海鮮有著超級胃口的我來說,無疑是件天大的好事!
第一,那就是網紅必打卡的四川小鬍子海鮮店,位於第一市場新民街122~123號,我是開著車去的,車可以停在第一市場附近的國際購物中心,有漁人碼頭,也可以把車停到那邊國購的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是要收費的,漁人碼頭的地上停車場不收費,地下的收費,大概是3到5元。千萬不要停到河西路上,馬馬被抓違停,還有一點,那就是注意一下那些拉客妹,千萬不要被他們忽悠了,俗話講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不忽悠哪來的回扣啊!以下是我在三亞品嘗過的海鮮和其它美食推薦圖,推薦給大家,一同分享一下。呵呵!

如果有機會來到三亞旅遊,當你吃膩了一頓接一頓的生猛海鮮,不妨找一家地道的海南菜餐廳,換換口味,真的是不錯的選擇哦!而你想要品嘗地道海南菜的話,位於三亞市天涯區老機場路8號艾言海景酒店一樓「瓊鄉閣」無疑是最佳首選,難道你不想來試試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