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叫什麼牛仔
㈠ 迪克牛仔本名叫什麼為什麼叫迪克牛仔為什麼不叫迪克狗仔為什麼叫老爹、
本名林進璋
迪克牛仔以前是一個組合,叫迪克與牛仔,後來解散後老爹就把兩個人名子合起來了——迪克牛仔
為什麼叫老爹:因為當時作為樂隊主唱已經有30歲而其他成員只有十七八歲,年輕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年輕就叫他老爹
㈡ 誰可以告訴我幾個西部牛仔的代表人物。感謝不激。
1.林果 就是一個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他英俊瀟灑,桀傲不羈,頭戴寬沿帽,手持左輪槍,為復仇而戰。
2.加里.古柏 這位孤身無援的警長,幹掉了三個尋仇的匪徒後,扔掉了警徽,帶著美麗的新娘離開了這個無情無義的小鎮,人們被警長吸引以致忽略了那位後來成為摩納哥王妃的新娘格蕾絲.凱莉。
3.保羅.紐曼 這位曾用左手持槍的傢伙,後來和一個叫雷德福的小夥子把西部鬧得烏煙瘴氣,在國境邊上被玻利維亞軍隊消滅。
4.尤爾.布萊納 他領著各懷所想的幾位為保護村民與土匪幹了一仗,後來被改裝成機器人,供遊客射擊,誰知程序混亂導致他失控,面對遊客他殺性四起....
5.凱文.科斯特納 這位與狼共舞的傢伙試圖做了系列嘗試再造西部影片的輝煌,無論《俠義豪情》還是《天地無限》都無法再續前人所創的西部片的輝煌。
6.査爾斯.布朗森 無論是《西部往事》,還是《龍虎群英》,都顯出他剛毅深沉的本色,還和布萊納,柯本,麥奎恩等七人在西部鄉村完成了保衛村民的壯舉。
7.詹姆斯.柯本 有了他,你不會後悔走進影院。無論是《大黃沙》和《革命往事》,都是如此。詹姆斯.柯本,硬漢!對啦,八十年代央視播映過他和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平局》,兩位西部英雄在最後展開了對決。
8.詹姆斯.斯圖爾特 這位後窗偷窺別人的傢伙在西部也是為老江湖了,和韋恩絕對是夢幻組合,懷念西部片,懷念斯圖爾特!
9.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可以說他的成功多少與那位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有點關系,盡管電影正規史料把鏢客三部曲稱為歐洲西部片,歐洲美洲對於中國觀眾倒無所謂,重要的是電影好看!他的電影的確好看,這位老牛仔在年老時還為幾個妓女出頭收拾了幾個混蛋,和那個比混蛋還混蛋的警長。
10.約翰.韋恩 他,就不必說了吧,提到西部片必須要提他。猶如提畫畫要提達芬奇一樣,《關山飛渡》,《搜索者》,《紅河谷》,似乎他是西部片最好的代言人,他的光芒將永遠照耀著西部。
11.柯克.道格拉斯 在《平局》和詹姆斯.柯本上演了一場平分秋色的對決,也許自古英雄並不寂寞,還有安東尼奎恩和他在《崗山最後列車》里的表現,基本證實了這一點。
㈢ 迪克牛仔是一個人為什麼叫組合
迪克牛仔以前是一個組合,叫迪克與牛仔,後來解散後老爹就把兩個人名子合起來了——迪克牛仔。
個人簡介:
本名:林進璋
藝名:迪克牛仔
外號:老爹
生日:11月27日
血型:B型
生肖:豬
身高:177公分
體重:77公斤
排行:老么(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
語言:國、台語、英文OK
收集品:吉他
最滿意的部位:小腹
最大的心願:世界大同
經歷:吉他老師、酒吧歌手、測量員、檢票員。
性格:溫和、木訥、踏實
嗜好:彈吉他、聽音樂、抽煙
第一張專輯唱片:咆哮(香港發行)
第一張個人專輯:忘記我還是忘記他
第一次上的節目:張菲主持的龍兄虎弟
第一次登台表演:高雄PUB駐唱時
最喜歡的顏色:黑、紅、黑
最喜歡的飾品:十字架純銀項鏈
最喜歡的電影:駭客任務
影響最大的人:老婆
嚮往的生活:田園生活(地主)
最得意的事:自己擁有很好的吉他
最失望的事:明天再來錄音
最難忘的事:天山之旅
最討厭的事:別人說謊
最喜歡的運動:打棒球、練健身
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搖滾樂或國語主流
最欣賞的歌星:艾瑞克·克拉普頓(吉他之神)
最拿手的表演項目:唱歌
歷年專輯:
2004年發行《本色》
2002.6發行《咆哮》
2000.4發行《迪克牛仔全記錄》
2000.1.12發行《我這個你不愛的人》
1998.9.29發行《咆哮》
收錄歌曲《夢醒時分》《哭不出來》《吻別》《愛如潮水》《想說》《酒干淌賣無》《值得》《一言難盡》《無力去愛誰》《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因為在合輯中老爹版的《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讓香港歌迷為之瘋狂,所以上華唱片讓老爹與動力火車到香港合開演唱會,同時為老爹推出一張口水歌大碟《咆哮》,幾場演唱會下來居然就這樣讓老爹與動力火車站上了「紅磡」,讓他成為港人口中的「台灣傳奇」,此張專輯更讓老爹重拾了信心,也讓他到四十歲才嘗到走紅的滋味。
1999.1.13發行《別港》
收錄歌曲《你知道我在等你嗎》《解脫》《甜蜜蜜》《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一樣的月光》
1999.3.5發行《忘記我還是忘記他》
老爹四十歲終於發行了第一張屬於自己的國語大碟,憑借著「台灣傳奇」的氣勢,上華很認真地把老爹介紹回台灣,裡面每首歌都是為老爹量身定做的,與PUB出身背景不謀而合,經由其滄桑的歌聲,來詮釋第一首歌,曲風多抒情搖滾。
1999.5.11發行《傳奇》
收錄歌曲《酒干淌賣無》《一樣的月光》《一言難盡》《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想說》《甜蜜蜜》《解脫》《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愛如潮水》《哭不出來》《夢醒時分》《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上華乘勝追擊,把老爹唱翻香江的兩張口水專輯,收錄在一起,讓台灣的歌迷有機會聽到香港人所說的「台灣傳奇」,裡面的歌都是過去其他歌手唱紅過的,尤其以《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愛如潮水》,兩首最受香港傳媒注意。其中《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目前在大陸地區可以說是老爹的標簽。
迪克牛仔香港演唱會2002(2002.9發行)
1997《Live Band樂團1》專輯連續五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榜前十名
1998《Live Band樂團2》專輯連續五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榜前十名
1998《咆哮》專輯連續十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榜前十名
1998香港依莉莎白館《向好明天》演唱會
1998香港演唱會紅磡體育館《滔滔兩岸搖》演唱會
㈣ 迪克牛仔的個人簡介
一個來自台灣的PUB歌手,40歲,一頭桀傲不馴的長卷發、一把吉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征服全香港的「音樂暴動」!這是關於老爹「迪克牛仔」創造的樂壇傳奇。聽過他現場演唱的人都知道,令人血脈賁張、熱血沸騰的現場魅力,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用文字來形容是無法理解的,甚至連CD錄制都無法完全表達出那種『臨場』的顫抖、激動;聽老爹的歌聲,像嘗了一壇釀了多年的酒,從氣味、到舌尖、入喉、胃裡翻轉的滋味,每個階段百轉千回;柔中有勁、咆哮中卻又帶著些許心酸,一種復雜的心情,卻又真實的直擊心臟!沒有多餘的偶像包裝,老爹和他廣大的歌迷用音樂交心,唱出絕大多數為生活打拚、為生命努力的大眾的真實心情,他們在老爹的歌聲里得到共鳴。一把吉他、一頭亂發,『迪克牛仔』的鐵漢柔情形象,讓許許多多的人找到發泄情感的出口
㈤ 牛仔叫什麼名字
牛仔(英文:cowboy;西班牙文:vaquero)是指在美洲牧場上照顧牛、馬的人。專門照顧馬的人又叫牧馬人(wrangler)。除了牧場里工作外,有些牛仔還參加牛仔競技(rodeo);不少牛仔是專業牛仔競技參賽者。

㈥ 歌手迪克牛仔是幾個人啊
歌手迪克牛仔是幾個人啊,迪克牛仔應該就是6個人的組合吧,因為他的演唱會一般都是6個人帶他7個人,有18個人也有,不過具體也沒有一個准確標准。
㈦ 女歌手CL牛仔造型現身巴黎時裝周,她的舞台表演風格是怎樣的
李彩琳,本名李彩麟(이채린),藝名CL,1991年2月26日出生於韓國首爾特別市龍山區,韓國女歌手、舞者、詞曲創作人,女子演唱組合2NE1成員之一。

這時代的女音樂人優秀的太多了,她們想要脫穎而出總是有一些風霜雪雨,就像蔡依林的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相信女歌手cl也會有這樣的一個音樂天下。
㈧ 牛仔是指什麼人
牛仔是美國的代名詞,「牛仔精神」被稱為美國精神,就連布希政府的對外政策也被為牛仔政策。從牛仔一詞探源入手,縱觀美國歷史,認為牛仔的表象是男人氣概,而實質上,美國牛仔的外衣下包藏著野性和血腥的美國精神。
㈨ 牛仔是什麼樣的人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們,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豪邁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平地而起的美國牛仔文化,有別於歐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自身得到發展。隨著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開始風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隨電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過許多事實和傳奇故事,牛仔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偉大代表。而牛仔褲及牛仔服飾,就成了美國牛仔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
㈩ 為什麼把騎馬的人叫牛仔,那騎牛的人叫什麼
騎牛的不應該是放牛郎嗎 23333
騎馬的叫牛仔,是因為美國西部牛仔經常騎著馬去趕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