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牛仔知識 » 迪克牛仔為什麼消失了

迪克牛仔為什麼消失了

發布時間: 2022-10-23 21:52:05

㈠ 迪克牛仔到底死了沒,為什麼有人說他死了

八卦八卦。。。明顯是八卦~~ 迪克牛仔沒有死啊~~

㈡ 誰知道《酒干倘賣無》的故事

酒干倘賣無
這是一首年代久遠的老歌了,卻彷彿經久不衰般地一直傳唱到現在。其實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卻慢慢由歌手們翻唱得變了原味。先是蘇芮,唱得還好。然後到現在的迪克牛仔,已經變得越來越趨向於一首單純的搖滾歌曲了,沒了催人淚下的感覺。
閩南、台灣一帶的男女老少們,人人都會扯著嗓子唱上幾句「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這是一句閩南語,大概意思是說「有酒瓶子要賣嗎?」。閩南、台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廢品回收站里賺點小錢的人,都是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干倘賣無」。若有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

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在吼著這首歌——「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從不知道原唱是誰,只當是流傳民間的民歌;從不知道完整的歌怎麼唱,只會這一句最膾炙人口的。
到了再大一點點,上了小學,會聽歌了,知道大概歌詞了,知道唱這首歌的是個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隱隱約約的那些歌詞,和這句「酒干倘賣無」有什麼關系。單單聽這一句,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一首勁爆的搖滾歌曲,卻沒想到它的背後,隱藏了那樣凄楚的故事。
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從看過那故事之後,每每聽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淚。
那是一部關於《酒干倘賣無》的電影。片名叫搭錯車,你可以去看看
故事說的是一個聾啞男子,是靠揀垃圾為生,只記得在他的家裡,牆壁是一個一個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疊在一起疊成的。整個所謂的「牆」看過去,就是一個一個圓圓的玻璃酒瓶底。綠色的。整齊的。簡陋的。現在想來,他的職業,應該就是收購空酒瓶子的吧。沒有妻兒。沒有朋友。我隱約印象,因為他不能說話,所以似乎用另一種譬如敲啊打啊的聲音來代替「酒干倘賣無」的喊聲吧。
窮苦的聾啞男子有一天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他滿臉笑容,高興地把她抱回家去。一個單身而又窮困潦倒的聾啞男子養育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那份辛苦,可想而知。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著她一點一點地長大,辛勞化成臉上的喜悅。
女嬰終於長大。乖巧,孝順,開朗,亭亭玉立。男子終於蒼老。皺紋,白發,瘦弱,老態龍鍾。
不變的是變成老人的男子依然慈愛善良,家裡依然不富裕,牆依然是那些酒瓶子。
男子就那樣用每日賺得的那一點點錢,養大了一個人。
少女愛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後來結識了一個青年,英俊而有才華。只是,懷才不遇,僅僅是個未成名的詞曲作者。
他們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說些音樂,一起唱唱歌。
少女身體不太好,有一日,老人買了一隻小狗准備殺了給少女吃,讓她補身子。可少女捨不得,便把小狗留下養了起來,大概是取名叫「旺才」之類的。暫且叫它旺才吧。
青年常到少女家,幫他們家一些忙,和她一起喂喂旺才逗逗旺才。青年幾乎成了他們家的一份子。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老人鬢已如霜。當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少女越唱越出色了。後來,她終於成名。由窮苦樸素,變得亮麗耀眼。可卻忙得沒有時間回家,沒有時間陪伴老人,沒有時間和青年在一起。少女和青年甚至有了爭吵。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直到最後,少女成了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舊是濟濟無名地塗寫些詞曲。
少女出了名,卻失去了自由,經紀人不許她回家,不許她和青年來往,更不許她和聾啞的老人見面。因為,一個大明星,怎堪有個貧窮的家,怎堪有個沒前途的男友,怎堪有個殘疾的老父。那樣,說是會影響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勸說少女不該棄那含辛茹苦養大她的老人而去,少女卻和他鬧翻。
有一日,少女召開記者招待會,青年拉了老人去看她。久已不見,老人顫巍巍、激動地含笑看著女兒,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聲爸。少女的經紀人在旁邊一直阻止少女與這破落的老人相認。鎂光燈閃耀,少女在幾分痛苦的掙扎猶豫之後,狠下心否認老人是她的父親。老人雖聽不到,但他知道女兒不願認他。失望的眼神和渾濁的老淚,簡直要讓人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叫人的心裡狠狠地揪緊。
破舊的家中,一下子變得寂靜,沒有了女孩的歡聲笑語,只剩無邊的空洞。老人落寞的身影,在路邊沉沉移動。身邊跟著的,是那隻養了多年的旺才,同樣低著頭,彷彿知道主人的心痛。
突然,一輛摩托車疾馳過來,老人因為是聾子,所以聽不見那狂嘯的馬達聲。旺才一個飛奔,撲向老人的背後,把主人推到路邊,而自己被摩托車撞飛,軋過,從肚子一碾,翻了個身,躺在路邊,腹部起伏,滿地是血。
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個鏡頭是不是真的,拍攝時是不是真的讓一輛摩托車碾過那隻狗的腹部。那個鏡頭那麼真,真得讓我揪心。
老人把旺才帶回了家。獸醫搖搖頭,意思是沒救了。
旺才躺在桌子上,滿身是血,身體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雙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著主人。老人老淚縱橫。總歸是要死,與其讓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讓它痛快地離去。老人痛苦地舉起了一根棍子,猶豫著,然後狠狠地朝旺才的頭部砸去……
一切變得更加荒涼。老人什麼都沒有了。然後,是疾病纏身。老人得了絕症。
一邊,是落幕般的清冷;一邊,是舞台上的喧囂。
一邊,是曲終人散的凄涼;一邊,是好戲開幕的熱烈。
一邊,是失去的悲傷;一邊,是成功的喜悅。
父女倆一直沒再見面。少女的成功,阻斷了他們的聯系。以至於對老父的疾病,少女一無所知。
少女並非冷血,她也在無奈中掙扎和矛盾。
少女要開演唱會了。她開演唱會的那天,正好是老人入手術室的那天。
青年為了喚醒少女,為她寫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賣無》。青年在演唱會前把歌送到了她手裡並告訴她老人時日不多的消息。也許,若她仍然執迷不悟,青年也會心灰意冷了。
少女看了歌詞,痛哭流涕,父親辛苦撫養她長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湧向眼前。
她不停地學唱那首歌,在演唱會結束的時候作為壓軸,演唱了《酒干倘賣無》:
「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是你撫養我長大/陪我說第一句話/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雖然你不曾開口說一句話/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
雖然你不曾表達你的真情/卻付出了熱忱的生命/
遠處傳來你多麼熟悉的聲音/讓我想起你多麼慈祥的心靈/
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讓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
全場歌迷靜靜地聽,直到唱完,少女也已淚流滿面。
演唱會結束後,少女沒有卸妝沒有換下演出服,便匆匆忙忙趕往醫院。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奄奄一息,看到女兒,卻辛苦地動了動唇角露出了笑臉。
少女此時在老人的病床邊,再也不管什麼記者、媒體、經紀人、歌迷了,她不停地叫著「爸——」,內疚、遺憾、絕望地哭泣……

㈢ 曾經大火的迪克牛仔,後來為何就不紅了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娛樂圈競爭本來就很大,而且每年都有新人出來,漸漸的以前很火的人會慢慢消失,不活的人也會慢慢火起來。

㈣ 迪克牛仔怎麼消失了

截止2022年3月8日,迪克牛仔並沒有消失,只是近幾年作品比較少,不像以前那麼活躍了。2021年12月,迪克牛仔還加盟2022迎冬奧BRTV環球跨年冰雪盛典,與賈乃亮將一起帶來歌曲《大中國》。

迪克牛仔之前公開露面是在2016年,迪克牛仔獻唱了《蒸發太平洋》的主題曲,該主題曲是迪克牛仔隱退三年復出之後的首部作品,由《蒸發太平洋》導演周文武貝親自填詞。


迪克牛仔的人物評價

迪克牛仔的嗓音沙啞,具有磁性,看起來非常滄桑,他的標志性的長發勾勒出臉部輪廓野性十足。音樂側重於搖滾風格。他演繹的歌曲和原唱有幾分雷同,但他憑借真情的自然流露打動了眾多歌迷。

迪克牛仔是大器晚成的,頂著台灣知名搖滾唱將頭銜的他,25歲開始登台表演,熬到40歲才在圈內走紅,這個過程,他花了10餘年時間;因為正是這10餘年的沉澱,才讓迪克牛仔的聲音里,透出滄桑而不失情懷的味道。

㈤ 迪克牛仔怎麼消失了

低調的人,在娛樂圈活躍度較低。

1996年,台灣上華唱片出了一張音樂合輯《PUB英雄會》。裡面的10首歌,全部由常年在台灣各酒吧駐唱的樂隊(歌手)演唱,包括後來走紅的動力火車和迪克牛仔。

簽約到上華唱片以後,動力火車很快就憑首張專輯《無情的情書》一炮而紅,而同時簽約的迪克牛仔卻沒那麼好命,公司並沒有好好捧他的意思,第二年繼續以酒吧歌手身份唱了《PUB英雄會2》合輯,還到香港唱了一張《香港Live Band 樂團》合輯。

迪克牛仔的發展

1998年,迪克牛仔又參與了《香港Live Band 樂團2》,因為在香港有了一定人氣,上華唱片讓他與動力火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滔滔兩岸搖」演唱會,從而引發較大關注,他被香港歌迷譽為「台灣傳奇」。

隨後,迪克牛仔發行了首張翻唱專輯《咆哮》。裡面收錄的多首翻唱歌曲,都成為了後面流傳的經典曲目,如《愛如潮水》、《夢醒時分》、《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等。

㈥ 「草根歌手」刀郎的「消失」,是娛樂圈的「悲哀」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九零年代的朋友們,聽到這首歌必定能哼兩句。

距離這首歌問世,已經過了十八年了。

經典就是經典,不論過去多久仍能打動人心。

可往回數十五年,這首歌被打上了「只有農民工會聽」的標簽,歌手刀郎被冠上了「沒有音樂審美」的評價。

有人說,因為這些負面評價,刀郎從 娛樂 圈「消失」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紅極一時的刀郎,「消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01 刀郎的爆火

在走紅之前,刀郎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鬱郁不得志」。

高中還沒畢業,刀郎就跑去歌廳學樂器。

吉他、鍵盤、打鼓······

只要能上手的,刀郎都想試試。

但總在歌廳混,能有什麼出息。

刀郎深刻地認知到這一點,於是他湊了一個草台班子,組起了樂隊。

可樂隊哪有那麼好組?

刀郎的幾個樂隊,都是組了散、散了組,什麼名頭都沒闖出來。

1995年,刀郎到了新疆,開始接觸新疆民族樂,以此為靈感寫了不少歌,但都沒什麼名氣,直到《2002年的第一場雪》問世。

刀郎寫下《2002年的第一場雪》的過程很純粹。

那一天,刀郎走出工作室,看到了外面洋洋灑灑的大雪。

一個穿著少數民族衣服的姑娘站在公交車站台上,長發映著白雪,美不勝收。

刀郎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歌。

背後沒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只是因緣際會罷了。

後來,他又寫幾首歌、翻唱了幾首歌,將其整合成一個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

2004年,刀郎將整合而成的專輯投到了各大唱片公司。

他想要發行新專輯,無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絕。

彼時的歌壇,火的都是周傑倫、蔡依林這樣的流行樂唱跳歌手,《江南》、《七里香》、《歐若拉》這樣的爆曲相繼問世,刀郎這樣的民歌歌手毫無競爭力。

沒有公司願意做賠本的買賣,都不願意幫刀郎發歌。

幸好,有位老總跟刀郎相識多年,不忍看他的心血白費,幫他發了唱片。

唱片發行的那一分鍾,不管是唱片公司的老總還是刀郎本人,都沒寄託太多希望。

故此,專輯《2022年第一場雪》上市前,幾乎沒有宣傳。

令人驚訝的是,這張沒有宣傳的專輯竟然火了,賣了270萬張。

用馬東的話來說,「270萬,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當時的中國樂壇,專輯能賣出幾萬張就說明這個歌手火了。

而且「270萬」這個數字,只是經過統計的正版唱片的數量,在雜亂的市場背後,還有數不計數的盜版專輯的銷量。

可見,刀郎歌曲的傳唱度有多廣闊。

總之,刀郎火了。

認識他或是不認識他的人,都能哼兩句:「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那一年的中國街頭,大大小小的音像店,都放著刀郎的歌曲。

刀郎火得猝不及防,他自己沒有絲毫准備,就開始在各大頒獎典禮上拿獎、收獲掌聲。

在繁花錦簇的名利場中,刀郎看花了眼。

那時的他沒有想到,即使爆紅了、專輯賣了將近三百萬張,也沒法融入已經成型的內地音樂圈。

02 刀郎受到爭議

港台的音樂圈跟內地井水不犯河水,內地以京圈為首的歌手們自成一套體系,突然爆火的刀郎就像是沒有投名狀的外人。

加上刀郎的歌曲寫得非常接地氣,歌詞相當直白,跟「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完全是兩個畫風。

可偏偏就是歌詞毫無文採的刀郎火了,這讓他受到了不少文人雅客的抨擊。

「粗俗鄙陋」

「難登大雅之堂」

「沒文化」

各種各樣難聽的聲音朝著刀郎而去。

更要命的是,就連業界同行,都對刀郎的歌曲保持「懷疑」的態度。

汪峰說:「刀郎會火是業界的悲哀。」

說這話時的汪峰還是個無名小輩,沒有火沒有代表作,各方面都比不上刀郎的他大放厥詞。

與其說汪峰是為樂壇不平,不如說鬱郁不得志的他心裡不爽。

無獨有偶,另一位搖滾唱將楊坤也開腔了。

比起汪峰道貌岸然地披上「為樂壇鳴不平」的外衣,楊坤直白得多:「他那算是音樂嗎?」

在楊坤的嘴裡,刀郎的歌曲無疑就是口水歌,連音樂都算不上。

到了2010年評選「最具影響力十大歌手」的時候,刀郎憑借超高的歌曲傳唱度成功入圍。

沒想到坐在評委席上的那英直說:「他不具備審美觀點。」

這話就有點難聽了,這跟砸人飯碗有什麼區別?

那英反對刀郎入選,但又在刀郎驚人的專輯銷量下不得不閉嘴。

但那姐又說了:「搞藝術,不能只看銷量。」

反正,刀郎上不得檯面。

大會評委和主辦方跟那英保持相同意見的,不止一兩個人。

最終,這場評選「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歌手」的活動評出了九個人,還有一個位置空缺。

這事做得挺不地道的,再次將刀郎推向了輿論的風暴眼。

「刀郎當歌手到底夠不夠格」成為了熱議的焦點。

那麼,刀郎真的是因為受到業內同僚的質疑,才漸漸「消失」的嗎?

03 同行聲援刀郎

非也非也。

的確有不少歌手反感刀郎的歌曲詞,但也有不少歌手公開表示欣賞刀郎。

音樂教父羅大佑在節目中對刀郎予以超高的評價:「他的嗓子天生就是用來唱歌的。」

迪克牛仔在節目上說:「聽到刀郎的歌很嫉妒。」

嘴巴里是這么說,但迪克牛仔的眼裡卻是毫不掩飾地欣賞。

之後,迪克牛仔還在演唱會上唱刀郎的歌曲。

不難看出,迪克牛仔是非常認可刀郎的。

從當時業內人的態度來看,只能說刀郎受到了爭議,而非受到圈內音樂人的排擠。

人生來就是處在是非之中的,會聽到不同的聲音,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刀郎對這一點看得很開。

他曾在采訪中談起過外界的質疑,沒有憤怒,只是淡笑著說:「質疑也好、掌聲也好,都不重要,我們終將會被大家遺忘。」

他寫歌本來就不是為了討好同僚,得到他們一句不痛不癢的贊賞。

刀郎寫歌的初心也只是希望家人能夠喜歡自己的歌。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到歌聲展露了一個笑臉,他就會覺得無比滿足。

後來刀郎長大,成為了一名歌手,他就希望歌迷們聽到歌聲能感到快樂幸福。

「只要大家唱得開心,我的使命就完成了。」

許多「藝術家」喜歡用華麗的歌詞、空靈的旋律將歌曲填得滿滿的,逼格是有了,但離老百姓十萬八千里。

在刀郎的眼裡,民歌就是讓老百姓自己唱的歌曲,就是一種單純的、質朴的民間樂曲。

將民歌塑造得得多麼高大上完全沒必要。

這也是刀郎的歌曲接地氣的原因。

他想要的不是逼格,而是老百姓的口碑。

這也是刀郎能大火的原因。

那刀郎到底為何在 娛樂 圈失去了蹤影呢?

04 刀郎慘遭蹭熱度

正是因為他太火了。

一個冷知識,刀郎的本名叫「羅林」,「刀郎」二字取自少數民族「刀郎族」,為了和曲風相呼應,他才取了這個藝名。

既然是少數民族的名字,那代表著「刀郎」二字並非刀郎一個人獨自擁有。

刀郎可以叫「刀郎」,別人也可以叫「刀郎」。

在這個前提下,一個叫潘曉峰的歌手頂著「西域刀郎」的藝名出道了,唱著民歌哼著曲殺入了內地樂壇。

雖說這個歌手名氣不大,但專輯賣得不少。

為什麼?

因為專輯正中央印了兩個牛大的字——刀郎。

而「西域」兩字縮在一旁,不仔細看及其容易忽略。

在這樣的印刷排布下,第一眼看到這張專輯的人會以為是刀郎的新專輯,隨即慷慨解囊為專輯銷量做貢獻。

當歌迷發現自己被蒙騙的時候,第一時間想的不是「西域刀郎是誰」,而是「刀郎這次的歌怎麼這么難聽」。

不明就裡的觀眾只會下意識的對埋怨刀郎。

這對刀郎的口碑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縱使是好脾氣的刀郎也忍不了,委託唱片公司起訴該歌手。

在法律的鐵拳之下,「西域刀郎」被勒令道歉、賠償。

可這點錢有什麼用呢?

刀郎被消耗的口碑已經回不來了。

刀郎很無奈,名氣就是一把雙刃劍,只要刀郎火一日,這種事就無可避免。

今天是西域刀郎,也許明天就是北域刀郎。

這樣的事避無可避。

即使鬧上法庭也不過是賠償了事,這點賠償金比起對方踩著刀郎賺的錢,不過是零頭罷了。

就是這個時候,刀郎開始冷靜的思考自己的處境和將來。

刀郎火得太突然了,突然到唱片公司和他自己沒有半分准備。

從「默默無聞的歌手」轉換成「聲名顯赫的明星」,刀郎沒辦法一下就調整心態。

他習慣當一個默默歌唱的人。

對於走紅後的掌聲與風波,他疲於接受。

可哪有這么美的事情呢?

刀郎只能選擇接受這條規則,亦或是放棄名氣。

刀郎選擇了後者。

他不再頻繁的發歌、接受采訪,退到了幕後,開始為人寫歌作曲。

有人不解,刀郎怎麼捨得下 娛樂 圈的潑天富貴?

因為刀郎是個純粹的人。

他只是愛音樂,沒那麼愛錢。

刀郎沒有想過要發大財,簡簡單單能有吃有住就行了。

所以,他急流勇退,離開了那片名利場。

當然,在許多人眼裡,刀郎是過氣了、被時代淘汰了。

他成了那個被那英排擠走的「可憐蟲」。

這樣的說法太片面了。

刀郎的「消失」從來不是被誰「排擠」,而是他自己的選擇。

唯一可惜的是,中國樂壇失去了一個如此優秀的歌手,

在流量橫行的現在,不知所雲的歌詞套入幾個旋律,就能成為一首「歌」,放在各大音樂平台污染觀眾的耳朵。

當然,也有人發「接地氣」的歌詞,但歌詞粗俗不堪,難以入耳。

像刀郎這般為老百姓寫歌的歌手,少之又少。

其實,這兩年刀郎都有發新專輯。

他秉持著自己一貫不炒作的習慣,幾乎沒有宣傳。

在熱度全靠炒作的流量時代,明星換件衣服都要上熱搜的大背景下,刀郎的行為顯得格格不入。

這也導致刀郎發新專輯的事,根本沒有幾個人知道。

故此,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刀郎「消失」了。

哪裡是刀郎「消失」了,而是現在的內娛不靠炒作火不起來,像刀郎這樣老老實實寫歌唱歌的人,根本就混不下去。

刀郎的「小時,」不知打了多少貪圖名利歌手的臉?

刀郎的「消失」是大環境造成的,也是他本人「不爭不搶」的性格造成的。

但細品品,你會發現,刀郎從 娛樂 圈消失,是內娛的一種悲哀。

有熱度的是靠炒作的無能之輩,而刀郎這樣的實力派卻無法出頭。

豎子當道,何其悲哀啊!

㈦ 迪克牛仔本名叫什麼為什麼叫迪克牛仔為什麼不叫迪克狗仔為什麼叫老爹、

本名林進璋
迪克牛仔以前是一個組合,叫迪克與牛仔,後來解散後老爹就把兩個人名子合起來了——迪克牛仔
為什麼叫老爹:因為當時作為樂隊主唱已經有30歲而其他成員只有十七八歲,年輕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年輕就叫他老爹

㈧ 迪克牛仔怎麼消失了

沒有消失。

2018年6月30日,已經59歲的迪克牛仔出現在活動現場,他依舊留著標志性的長發,只不過在他的臉上可以看出明顯的歲月痕跡,他在現場給大家演唱了三首經典老歌,引起了台下的一片歡呼聲,不過當年的搖滾巨星,如今卻淪落到街頭商演的地步,實在讓人感到唏噓。

像迪克牛仔這樣的歌手,在當年都是憑借實力說話的,但是現如今,這群人卻已經被時代所淘汰,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野,確實讓人感到心疼,此時的迪克牛仔早已褪去了所有的光環,雖然他演唱的歌曲仍然可以引起現場的轟動。

是看到他努力的配合著商家做宣傳的樣子,不免讓人感到心酸,最近,迪克牛仔的近照被放在了網上,網友們在看到之後,不禁想起了他所演唱的那些經典歌曲,當看到迪克牛仔滄桑的樣子之後,網友們也直呼他終於變成真正的老爹了,也有歌迷感嘆,迪克牛仔的落魄,其實也是娛樂圈的悲哀。

(8)迪克牛仔為什麼消失了擴展閱讀:

迪克牛仔是大器晚成的代名詞。他樂手出身、中年出道,便以標志性的捲曲長發、磁性嗓音征服了華語樂壇,這個一開口就能讓人血脈噴張的硬漢,成為家喻戶曉的當紅歌星。

現如今,搖滾樂已經很少再出現在熒屏之上,最多也就是出現在音樂節上,那些始終堅持著搖滾的歌手,出名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搖滾歌手都是一些非常純粹的人,他們將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鍾愛的音樂之上,不願意為了眼前的苟且而做出改變,這也讓這群人慢慢的被時代所淘汰。

㈨ 為什麼迪克牛仔被叫做老爹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

迪克牛仔,原名林進璋,歌迷通常親切地稱他「老爹」。迪克牛仔從25歲開始舞台生涯,曾組團演唱,歷盡坎坷,直到40歲時機遇來臨,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當紅歌星。

你喜歡這樣一個老爹么?

㈩ 之前非常火爆的迪克牛仔,為何現在很少出場了

演藝圈中有很多披荊斬棘很多年的人,從朝氣蓬勃的年青人熬變成一臉滄桑的老年人,但有整體實力的人終歸不容易被磨去。

如同金馬影帝張涵予,憑著高超的表演拿到好幾個榮譽獎,獲得光輝的考試成績,但以前一直是技術專業的配音員,改行到娛樂圈後,從群眾演員逐漸,憑著安穩的勤奮一步步來到今日。

總結

像他這樣純粹唱歌的歌手令我們致敬,希望迪克牛仔永遠的唱下去。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2721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359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2399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2883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214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2099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2823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2682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198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