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牛仔知識 » 長頭牛仔叫什麼

長頭牛仔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20 19:46:57

Ⅰ 那種上寬下窄的牛仔褲叫什麼名字

叫做『燈籠褲』新款的levi's牌牛仔褲許多都是那樣的設計。,可以配波鞋穿,女生穿效果不錯

Ⅱ 為什麼西部牛仔要叫牛仔,不叫馬仔

要說美國西部牛仔,得先說說美國的牛。
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美國的牛則是歐洲的後代。美國的牛最早是由哥倫布帶去的。當時,他把西班牙牛帶到西印度群島和中、南美洲沿海一帶。1525年,西班牙種的牛開始從西印度群島引入北美大陸。1611年,英國人又把數量眾多的牛運到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城,從此英國種的牛便在北美大陸廣泛繁衍,那裡出現了很多養殖點。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橫渡大西洋去北美尋找傳說中的「瑟博拉七寶城」,他還帶了500頭牛,這些牛被運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一帶。此後,牛群不斷繁殖,逐漸遍布今墨西哥北部和哈利斯科州,到17世紀初,哈利斯科的牛已達到10萬多頭。
總之,美國的牛從東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進入,逐漸流布全國。18世紀初,牛群出現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肯塔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草地,又稱青草州。與肯塔基相鄰的伊利諾伊州則被印第安人稱為「草原之國」,這里是牛的樂園。到19世紀中期,那裡馴牛養牛的技術已經十分高明。南北戰爭之後,牛群又向西推進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廣大草原,那裡成了「牧牛王國」。從南邊墨西哥進入的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19世紀後期,德克薩斯州已有5000萬頭牛,是美國養牛最多的州。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得克薩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驅趕到堪薩斯的鐵路邊,然後轉銷美國各地。當時還有專門的「牛道」和「牛鎮」,「牛道」是「牛群」走的道路,「牛鎮」則是沿途的歇腳站。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緊接著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火車冷藏車廂的發明,使得牛肉能夠長途運輸而保持新鮮。結果,美國東部各大城市的市場都向西部大牧場主開放,而大牧場主們立刻以擴充牧群飼養規模來適應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得克薩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場飼養的牛群都要集中趕到當時美國最靠西部的火車終站,即設在肯薩斯州阿比林的火車終站。從那裡,用棚車把牛運至芝加哥,經屠宰、切割和冷凍後再運往東部。牛群長途跋涉,跨州越縣,當然需要人帶領、照管,數以千計的年輕人蜂擁而至,要在大牧場尋找工作。他們是中西部農場的小夥子,尋求冒險的英國人,東部想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以前叛變的士兵,少數原是奴隸的黑人,一些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他們,就是西部牛仔的最初群體來源。後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謝謝

Ⅲ 牛仔服裝的歷史

「時尚將隨時間而逝,但風格是永存的。」

——夏奈爾

牛仔風塵——歷史

時尚來來去去,猶如大浪淘沙,去蕪存精。

有什麼時尚產物能夠屹立於150年變幻的流行中,跨越每一種我們所能想像到的社會分類:年齡、性別、階級、宗教、國籍等等,依然受到人們的鍾愛?它默默無聞,出身於平民,充滿著親和力;在貴族名流的衣櫥里,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從不高高在上,卻掀起了全世界的時裝熱潮。它,就是以牛仔布或稱作丹寧(Denim)為面料的牛仔服裝,最早出現且最具典型特徵的當然是牛仔褲(Jeans)。

1.細說從頭

1.1Demin和Jeans

提到牛仔服飾的起源,自然要說到牛仔布的起源。牛仔布,即英文里的Denim。這個名稱的由來據說有些陰錯陽差。五百年前,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這種堅韌、實用的粗糙布料就已出現,當時主要用來製作船帆。因為此布原產於法國一個小鎮Nimes,因此以法文取名為「Serge De Nimes」。這種斜紋嗶嘰布料首次傳到英國時,英國商人很難發出法文「Serge De Nimes」這個音,因此就簡稱為Denim,即牛仔布,有時也音譯成丹寧。究竟這個由來是否真實可信,彼時的Denim是否就是此時的牛仔布,現在已經很難去證實了。但有一點應該可以肯定,十六、七世紀的歐洲,已經出現了斜紋組織的面料。而現代的牛仔布正是斜紋的面料。

在牛仔服飾中,首先出現的當然是牛仔褲(Jeans)了。誰是第一個把斜紋的Denim做成牛仔褲的剪刀手?有關「Jeans」 最早的記載是在1567年。義大利北部有個港口叫Genoa,當時的外來商旅叫港口工作的水手為 「Genoese」。這些水手們喜歡穿著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粗糙而結實的布料做成的工作褲子,稱之為 「Genoese」或「Genes」,與「Jeans」有著相似的發音。

「Jeans」這個響亮的名字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才被LEVI公司正式採用,稱呼這種在樣式上源於熱那亞水手褲的斜紋褲子。在此之前,人們稱之為「齊腰工裝褲」(Waist High Overall)或稱「褲子」(Pantaloons)。自1873年Levi Strauss注冊第一條釘口袋的褲子以來,「牛仔褲」( Jeans)這個名詞才開始被用做稱呼各種斜紋布制的長褲。這種褲子首先是一種勞動服、工作服,即生產第一線的「藍領」階層勞作時穿的作業服,因此一直到1930年為止,牛仔裝還有一種稱呼Overall,即「工裝褲」(早期的牛仔褲沒有褲袢,是用背帶吊在肩上的。到1922年才開始去掉背帶,裝上褲袢)。1950年中期,LEVI公司開始為她的產品做廣告,牛仔褲才在美國流行起來。

1.2第一條牛仔褲

1873年,可以稱作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牛仔褲的誕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就是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大名鼎鼎的LEVI公司的創始人。人們甚至尊稱他為美國牛仔褲之父、牛仔褲的鼻祖。只要提到牛仔褲的歷史,就不能不提這個人的名字。當時他的靈機一動,居然掀起世界性的服裝熱潮,受到不同時代年青人的擁戴、成為個性和青春的象徵,並且延綿了一個半世紀。雖然曾經歷過滄海桑田,但至今長盛不衰。這一點,恐怕連李維自己都沒有想到。

李維·斯特勞斯,1829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Buttenheim)。十八歲的時候,他懷揣著美國夢,和他的母親和兩個姐妹飄洋過海,遠赴美國紐約和他的兩個兄弟約納斯和路易斯團聚。隨後,李維加入了他們兩人的干貨生意。1848年,詹姆士·馬歇爾在美國西部加利福亞發現了金礦。無數做著發財夢的人們開始如潮水般湧向荒涼蕭條的西部,引發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淘金熱」。曾經聽到過一個啟發創造性思維的故事,似乎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很遠的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得到黃金,人們蜂擁而去,卻被一條大江擋住了去路。為了過江,人們各顯神通:有的游泳過去、有的繞遠路過去……其中有一個人突發奇想:「為什麼非要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搞營運,去接送那些淘金的人?這樣比淘金更能發財致富!」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20歲出頭的小伙李維,也是這樣一個聰明的「淘金」人。他沒有直接去從沙土裡淘金,而是改從淘金者身上「淘金」。1853年,已經成為美國公民的李維出洋到三藩市開辦干貨批發生意,並且售賣成衣、床上用品和亞麻布料給加利福尼亞州和西部的小型商店,生意十分興旺。但他所采購的大批搭帳篷、馬車篷用的帆布卻無人問津。為處理積壓的帆布,李維試著把帆布裁成低腰、直腿、臀圍緊小的褲子,兜售給淘金工。由於帆布比棉布更耐磨,這種褲子大受淘金工的歡迎。於是,李維開辦了專門生產帆布工裝褲的公司,專門為淘金工、伐木工以及其他藍領工人生產廉價、樸素、耐磨和功能性強的可充當工作服的褲子。「李維的褲子」不脛而走。為了實用及美觀,他改用靛藍色粗斜紋布,並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品牌。

早期,顧客常常反映口袋因縫線磨損而脫落。一位來自內華達州的裁縫雅克·戴維斯(Jacob Davis)就發明了以金屬鉚釘來加固男裝工作褲後袋的方法。他去信李維,建議聯手申請專利,一起生產這一富有創意的新工裝。1873年,李維和雅克一起為牛仔褲上所用的「撞釘」申請了專利,並且開始在三藩市生產釘上銅鉚釘的工作褲。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牛仔褲誕生了。以工廠編號501命名的Levi』S 501,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標牌。501縮水後依然十分合身,極受當時工人們的歡迎。因此,也有人把Levi』S牛仔褲看作是有助於建設美國夢的產物。

2.牛仔褲與牛仔(Cowboy)

牛仔褲誕生之初無疑與繁重的戶外體力勞動者聯系在一起。殖民地初期時代,移民們的衣料主要仰賴英國及歐洲諸國輸入,寸絲寸縷都非常珍貴。在不斷向美國西部邊疆開拓的進程中,農業的飛速發展伴隨著工業的日漸繁榮,因此城市人口迅猛增長,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據說尚有六分之五的人口居住在農村,生活用品極度匱乏,衣著方面常常因陋就簡較為隨便。鑒於本身的優越品質,淘金潮時代出現的牛仔褲越來越博得礦工、牛仔(Cowboy)、鐵路工、伐木工和拓荒者等體力勞動者的青睞,甚至完全變成了他們的工作裝,成為比金礦更具價值的「制服」。

一夜驟富的「黃金夢」與好萊塢西部電影所描繪的鋤暴安良的英雄牛仔形象,都使牛仔褲充滿了濃郁的傳奇色彩。在人們的記憶中,牛仔褲總是帶著一股剽悍的男人味,總是與礦山車、鐵杴、黃金、野牛、槍支等諸如此類的道具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美國西部片里那些剽悍的牛仔,他們戴著寬邊的帽子、臉色滄桑、窄窄的牛仔褲包住了他們健壯結實的雙腿,配著長統靴和左輪手槍,一陣風似地騎馬從草原上掠過。塵煙散處,留下一串串清脆急促的馬蹄聲……這真是理想中酷男人的經典。那麼,真正的美國西部牛仔到底是什麼樣子?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Ⅳ 褲檔很寬的那種牛仔褲叫什麼褲型

叫滑板牛仔褲,滑滑板時都可以穿的牛仔褲,當然是很寬松的,比較嘻哈~配板鞋絕佳

Ⅳ 男士牛仔褲哪個牌子好一些

牛仔褲較好的品牌有如下所示:

1、Levi's。

高性價牛仔褲,無論如何少不了Levi's,畢竟是牛仔褲的開山鼻祖。1850年,小賣鋪店主Levi Strauss大哥就和裁縫Jacob Davis,強強聯合,將賣不出去地用來做帳篷的帆布做出第一條牛仔褲。

藍斜紋棉布、加了鉚釘的後袋、後腰的雙馬圖案的皮章LOGO、編碼排序...無數牛仔褲經典特徵、版型花樣無不出自Levi's。

Levi's501是條中腰直筒牛仔褲,略寬松的腿部剪裁讓所有人都能買得起,穿得上。前排扣設計是在拉鏈沒誕生時代,阡陌出身男人們保持體面的方式,今天再看卻多一分野性與性感。細節上還有6顆鉚釘和五個口袋,都是其獨有標志。

2、Acne Studios。

Acne Studio是一家於1996年成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公司,Acne名稱是「Ambition for Create Novel Expression」的縮寫。

和Levi's做牛仔褲發家不同,這家做牛仔褲源自一個歪打正著的巧合。價格定位中產,主要以簡單、實用、耐穿為指導方針,整體非常性冷淡,審美上代表高級。它們的牛仔褲在瑞典設計,放在義大利製造,裁剪簡潔。

顏色選擇很多,也有不常見的淺色,修身且彈性,褲腰稍高顯腿長,大腿寬松,小腿窄,面料有一定厚度,四季都能穿,硬挺同時彈性好,能夠修飾腿型。

3、Pure Blue Japan。

Pure Blue Japan是一個創立於1997年來自日本岡山的品牌,資歷淺,但是分量不低。現在絕大多數牛仔褲的靛藍,是18世紀末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發明的人工合成靛藍染出來的。

而Pure Blue Japan最大的特點就是該廠編牛仔褲的藍線,是將棉線泡在天然靛藍染料的大缸里染出來,從頭到腳,代表天然。

Pure Blue Japan牛仔布是用老式的、低張力的梭織機織成的,牛仔布紋理不規則,上面有著有多毛和粗糙的表面,鬆散和不均勻,看著像竹子,有種一節一節的感覺。

4、Big John 。

1967年,丸尾服飾首度推出直筒、防縮水的Big John M1002牛仔褲。褲子上附的紙標保證它是「正統西部牛仔褲」,還印有一個男人被競技牛甩下來的圖案。

在大多數日本年輕人眼中,Big John牛仔褲就像是從美國西部邊境走私進來的,至少在形象上是這樣。市場立即出現強勁的銷售表現。

西武因為引進這個產品線,成為日本首家銷售牛仔褲的百貨公司。先前姿態頗高的伊勢丹在幾個月後致電丸尾服飾,羞怯地要求販售預先水洗過的Big John系列商品。

5、Tommy Jeans。

Tommy Jeans 尤其善於用富有設計感的花卉圖案、大logo等多種元素,詮釋最富時代氣息的流行與時尚。所以,年輕人們喜歡穿著Tommy Jeans 漫步在街頭,招搖的色彩再加上大膽的設計,讓穿著者到哪裡都不乏追隨的目光。

難能可貴的是,Tommy Jeans 在與時俱進之時,並沒有擯棄對純粹的牛仔文化的堅守。無論為作品加入什麼新鮮元素,但它的底蘊猶在,這也成為將競品遠遠甩在身後的有力武器。

比如,Tommy Jeans的牛仔褲,依然保留著上世紀90年代牛仔的標志性外觀,那個經典Tommy Hilfiger的品牌標識和粗狂的風格,很好地融入男裝與女裝系列產品,給人很高的辨識度。

Ⅵ 那種穿起來比較寬松的牛仔褲叫什麼

它叫牛仔胯褲或嘻哈牛仔褲。

Ⅶ 有誰知道牛仔的歷史解說解說

說起牛仔褲,人們自然會想起1849年美國那次淘金潮,當時第一批踏上美國大陸的移民,他們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他們不得不拚命的工作。強烈的勞動使得衣服極易磨損,特別是在1849年礦工們一窩蜂湧進加利福尼亞州,形成了當時著名的淘金潮。由於衣料非常容易破損,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耐穿的衣服。而這個時候,一些工廠用熱那亞的帆布生產工作褲時,就將那種帆布叫做genoese,意思就是「熱那亞的」。後來乾脆把用那種帆布製成的褲子叫做genoese.後來演變成"jeans". 這樣堅實、耐用的牛仔褲應運而生。利維�6�1斯特勞斯(Levi Strauss)被公認為是牛仔褲的發明者。
1850年,他所創立的利維公司(Levi`s)生產的501牛仔褲就是世人所知的牛仔褲的鼻祖了。30年代中期 ,在美國中西部農業地帶幾乎人人都穿的牛仔褲第一次被帶到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繁華都市,從此牛仔褲開始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當局把牛仔褲指定為美軍的制服,大批的牛仔褲隨盟軍深入歐洲腹地。戰後士兵返回美國,大量積存牛仔褲在當地限量發售由於這種褲子美觀、實用、耐穿,又價格便宜,所以在當地大受歡迎。於是歐洲本地的工作服製造商紛紛爭相仿效美國的原裝貨色,從而使牛仔褲在歐洲各地普及、流行開來。美國好萊塢的影視娛樂業對帶動牛仔褲的國際流行風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50年代期間的著名電影如《無端的反抗》、《天倫夢覺》等,片中的主角都穿著舒適、大方的牛仔褲,在那些大牌明星引導潮流的影響下,牛仔褲在當時成為一種時尚的標志。60、70年代,搖滾樂的廣泛流行和嬉皮士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更使牛仔裝大行其道。這時,牛仔裝也進入上流社會,名門貴族也競相穿起了牛仔褲。其中有英國的安娜公主,埃及的法赫皇後,摩洛哥的國王哈桑二世和約旦國王海珊以及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等都喜穿牛仔裝。更富有戲劇性的則是美國前總統卡特還穿著牛仔裝參加總統競選。從此這條出身卑賤的牛仔裝一躍而身價百倍,久盛不衰。

Ⅷ 褲襠很寬的那種牛仔褲叫什麼

板褲

滑板褲,簡稱板褲,其實也並不是一個特定的稱呼,當然目前主要用於街頭文化中一類服飾的總稱。

出於街頭文化,自然有街頭風格那種鬆鬆垮垮,寬大的褲型是首選了。常常與板鞋搭配。通常滑板褲的尺碼會比同尺碼的一般褲子大很多,主要體現在褲管的寬度和長度上,當然為了防止拖拉下端開口會略微收緊。

Ⅸ 牛仔褲的各個部分的名稱都叫什麼

你想了解啥?部位有很多啊。褲腰。褲腳。褲長。口袋。這些名稱所有的褲子都通用的。還有需要可以呼我

Ⅹ 關於牛仔褲的 大家來幫幫我!!!!!謝謝了!! 高分!!

日本潮牌EVISU一定符合你的心意`` 那個做得很好``質量好 樣式超好``
關於EVISU這個品牌,我想就不用多做介紹了,但琢磨著還是搞出來,給一些不太了解的朋友們看看,老鳥們前面就不用再看了,直接從後面開始。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品牌介紹,第二部分為品種劃分及真假鑒別,第三部分為防貨的種類,這點還是值得看看的,關於買家的福利~

先做個簡單介紹,日本東京大阪品牌——EVISU。設計師山根英彥一手創的人氣街頭牛仔品牌,於91年成立Evis,(由於和LEVI』S甚像,故在S後加了U,變成了如今的EVISU,在讀音上也有改變。)以褲後袋的「M」字圖案作標志,原來這「M」字圖案是蛻變自Levi's的後袋車花。

品牌創始期正逢VINTAGE JEANS大熱,EVISU成了「後501年代」的代表,原汁原味的古典牛仔褲元素和時髦的街頭風格使其迅速成名並成為日本頂級牛仔褲品牌。其後推出的國際版在歐美同樣取得巨大成功,貝克漢姆、CRAIG DAVID、ALL SAINTS這樣的大牌身穿EVISU衫的醒目照片亦時時見諸媒體。

1991年,HIDEHIKO YAMANE在大阪創立了古典舊款牛仔褲品牌EVISU.品牌創始期正逢VINTAGE JEANS大熱,EVISU成了"後501年代"的代表,原汁原味的古典牛仔褲元素和時髦的街頭風格使得其迅速成名並成為日本頂級牛仔褲品牌.

YAMANE的設計除卻忠於古董款原著之外,還充滿了幽默感和顛覆精神,並且,無論銷售業績,有多好,仍舊堅持著極小的產量以及大量的手工製作感.購買EVISU在VINTAGE JEANS迷之間漸漸有了收藏意義.

2003年底,HIDEHIKO YAMANE曾經接受《城市畫報》的專訪,回憶當初創作古典舊款牛仔褲的情形:"當時做出的牛仔褲當然沒有現在所能做到的那麼完美,但是整個過程都充滿樂趣.其實,現在看到的很多元素,都是源自當初隨意的一個念頭--比如這個海鷗形的標志,就是牛仔褲的整個工序完成之後,我覺得少了點什麼,於是在後袋上隨手畫了個海鷗,簡直有點胡亂塗鴉的意思.最初每一條褲子上的海鷗標記都是我親手畫的……我對古典舊款牛仔褲以至關於它的一切細節走火入魔,比如布料質感、布卷標、後袋形狀、撞釘、車線紋路……所有和製作古典舊款牛仔褲相關的技術我都非常感興趣.不過這些技術都已是40年前的事情,在我之前似乎也沒有人去關心,要找回來的確花了一些時間……"

EVISU這個品牌的褲子在日本都是超級貴的,1991年,一個叫HIDENHIKO YAMANE的日本人買了台Levi's丹寧布的織布機,用這台織布機做了些丹寧布,手工做了條牛仔褲.設計製作全部採用古董舊款牛仔褲製作技術,褲兜後面是M狀的海鷗標識,充滿幽默感和街頭感.這種名叫Evisu的牛仔褲從此成為年輕人追逐的熱品.一條很街頭的牛仔褲本與拿著架子的奢侈品不搭界,但一條Evisu NO.1賣3000塊,限量版賣5000多元.聽聽追逐者的奢侈宣言:"如果有驕人身材,恨不能天天白T恤Evisu牛仔褲到處走.屆時也許有個外號'EVISU帥哥',聽啊這是何等灑脫何等有型."這就是年輕人的奢侈態度,與崇高地位無關,要的是顛覆奢侈品的隆重感.因為EVISU確實很牛,在英國大商場里,賣的比diesel和D&G都貴!為什麼貴呢?因為全是原邊布製作的.而且都不是大量製作,做一條褲子不是流水線製作,都有很多手工製作的環節.再就是上面的一些標志特別的醒目,而且標志的材料也很貴重.滿足了很多人嘩眾取寵的心理.一眼就能看見是這個牌子的東西,知道是很貴的衣服.

EVISU褲子分日版和歐版

要分辨日版及歐版的最快最普遍的方法,就是看後口袋是否有EVISU的小紅標。如果有紅標就是日版反之則是歐版。另外還有一個方法,不過比較考眼力,就是:日版EVISU後口袋上「M」的LOGO是畫出大山小山的感覺,而歐版EVISU後口袋上「M」的LOGO是畫出大山及接近直線的感覺的。

日版EVISU的褲子還分三個等級

如何分辨請看褲子後面的皮牌,上面會印有NO.1或NO.2或NO.3,這就是三個等級。NO.1最好,2、3次之。分別詳細介紹如下:

NO.1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布料好。它是採用人工織成的布,所以它的布雖然不如機器織的那麼扎實,但更為復古。並且NO.1的褲子是shrink to fit的,所以在下水後縮水率會達到8%—10%(大概1—3寸)並且在布料上會產生更大的凹凸感,使得你在穿著上更容易摩擦。因此在穿著NO.1時會更容易產生NO.1的獨特脫色現象。除此之外它的褲子細節做的最為精緻。

NO.2算是最適合入門日版EVISU的褲子了。NO.2的特色也在於布料上,它跟NO.1採用的布在外表上一樣,但NO.2的布料是以機器織成的,並有經過防縮加工。所以下水之後大約只會縮3%—4%(大概1—2寸)而且它是使用特殊染料,在洗滌褲子時跟其它品牌的牛仔褲比較起來較不容易掉色。NO.2在其它細節的作工也都十分的講究。

NO.3不推薦,它的布料跟一般牛仔褲差不多,作工方面不如NO.1、NO.2講究。但如果想穿日版EVISU獨特油漆logo則可以選擇它。

接下來再介紹常見的幾個褲型:

1.LOT 2000:褲型為Straight Fit是比較合身的,有點像LEVIS 505的感覺。

2.LOT 2001:褲型為Loose Fit Length,是寬松直筒。

3.LOT 2004:褲型與LOT2001是一樣的,但是多了調節環。

4. LOT 2017:褲型為BOOT CUT既靴型褲,也可以類比為微喇的。

EVISU專櫃多數都是清一色的NO.2系列,NO.1和NO.3都沒有,褲子夠牛X,價格的確也是超級牛X,從1700到3600不等,絕大部分都是3000以上,其價格都喜歡帶個零頭。

EVISU產地倒是比較多,日本原產的,歐洲義大利產的以及國產的,當然以日本原產的最貴,褲子也的確最棒,基本都是未經洗水的原裝褲,義大利產的和國產的則基本都是經洗水的,國內的產地為廈門,1700左右的就是國產的。

EVISU的一些穿著方面的小問題

其實要買EVISU,我個人認為還是要買日本原產的,但是因為未經洗水處理,會縮,所以一般都要買大1至2號的穿,買的時候店員肯定會告訴你的,而褲子上EVISU特有的漆皮,穿久了會掉,專櫃也不知道如何防範。而且洗多了會掉色掉的非常厲害,有經驗的老鳥在這里透露下防範技術!

下面介紹如何鑒別真假EVISU的褲子

1、Evisu使用貴價丹寧(DENIM)布,板型與Levi\'s相比Evisu的剪裁更為低腰,褲襠較低,穿起來臀部有點垮垮的,反而更板仔型味的線條,舒適及寬松型剪裁顯得時髦,流行塗鴉事件正從手袋到牛仔褲蔓延,惠比壽靠時尚和藝術互相靠攏印證Evisu㊣的存在。

2、真貨Evisu的褲袋有一隱蔽的釘,要翻看褲子的內側才能看到丹寧布有明顯布邊,即使老翻高明到模仿布邊效果,但假布邊顯得比較鬆散些褲檔位通常會有一顆褲釘,這是為了加固之用,老翻則沒有這般細心。

3、後口袋M字末端的位置都會有一道車線,這是在口袋內側加多了一層裡布,後口袋往內約摸口袋一半地方會有半張厚片像是紙版硬度的東西,老翻則無左後腰上的紙牌,老翻通常欠奉,這是一處較明顯的識別方式。每條褲子後的M標志,都以其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意義,比如紫色代表紀念日本天皇得孫女。另外,還有一個圓圓胖胖的老頭子圖像,那是日本的福神像。

4、後腰皮牌比假的略微小巧細致些,且顏色鮮亮些。

5、Evis的產品共分No.1至No.3,是Evisu日版的特點,後口袋側邊縫有紅色布標,褲腳反折可看到有白色車邊。歐版Evisu花樣太多,這邊就一些最基本的型號介紹, LOT#2000-仿照Levi\'s 66 XX model去做的,屬於較窄版的褲型, LOT#2001-較松(不是很垮那種,是相較於LOT#2000而言) LOT#2004-這型號較少見,印象中後腰頭部份有調節環, LOT#2017-靴型褲,為白色的布標而非皮標,Donna系列是專屬於女生的。

洗水標簽和水印鑒證密碼圖像。

6、前口袋外翻的車縫線必須跟褲繳出縫線的樣式一致,比如褲腳反折花式=紅條那相對前口袋兩側外翻也要出現這樣花式,車線縱橫交錯每一針都立體而飽滿,是優質縫紉機和棉線的功勞,老翻則能慳就慳。

7、老翻的貨色也會同時奉送紙牌,但真紙牌的背面為白色,老翻則為黃色。

下面咱再來談談仿的貨,以目前來看,EVISU的防貨的批發價為40多到300不等。(我看到有人用40多進的褲子賣到100多,快300進的褲子賣800左右,那叫一個黑!!!簡直是非洲人!我說的只是個別情況,多數賣家還是一般黑的~哈哈)當然,品質的差別也比較大,廉價的EVISU一般著重於花色的樣式頻繁,種類非常多,因為他們的成本低!但用料、做工、質量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常有不少朋友來我這里抱怨新買的EVISU穿不了多久就變型,變軟。而且褲子就像墨水染的一樣,哪個掉色簡直就是宣洩。所以建議菜鳥們買前,先定好自己的位置,你要擁有一條怎樣的褲子?是穿段時間丟掉?還是能長期的穿的?而且廉價的褲子非常的軟,一洗的話就更軟了。

一般批發價格在100左右的褲子品質相對來都不錯,我指的是一手貨源的發貨價,這樣的褲子都是有保障的,一般都做為出口用。因為國外才是真正的顧客,國內的消化不了多少,所以這些貨的做工和質量都非常不錯。因為老外一般注重的是細節品質,對價格不是很在乎,真正的生產貿易型企業做垃圾貨就是自尋死路。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昨天晚上和一個批發的聊了會,他就說他家的貨從低檔次到高品質的都做過,也有很多留學生在他這里販賣褲子,他代發貨到國外。剛開始這些學生都迷信價格的差異,拿的全是廉價貨,賣給老外,老外不要啊~後來才全拿成一般貨了。所以做次品貨的話老外不要,國內消化不了,那工廠就直接倒閉啦~!

而發價快300的,都是非常不錯的貨,可以和專賣相媲美,具體的差異這里就不談了~這些貨都是用來沖擊專賣店的貨,簡單點說,一些日本鬼子~紅毛鬼、黃毛怪把這些褲子拉到國外,直接進專賣,然後再流通到客戶的手上,這中間的差異~~~~~~~~~!我只能用一個感嘆號來形容了。還有一些賣家掛著牌子為「EVISU正品,從日本直接發貨」,有可能發回來的就是我們廣州製造!哈哈!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254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3390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2216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2706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1975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1914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261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250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181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