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氯酸鈉漂白牛仔布怎麼用
❶ 牛仔褲不小心被84漂白了一塊怎麼處理還能還原嗎是棉的那種。有什麼辦法補救
還原是還原不了了,因為漂白劑已經將衣服的纖維都破壞了。 建議你再把漂白的那一塊的旁邊也漂白幾個大小不等的小點,漂的好看一點,應該還可以的。
相關說明
牛仔褲可謂是一年四季永不凋零的明星,被列為「百搭服裝之首」。牛仔褲的面料和花色也越來越多,比如直筒褲和微喇叭褲能讓腿粗的女人顯得健美修長,緊身褲能讓胖女人變得苗條、瘦女人變得性感等。
由於牛仔款式的發展也更加多元化,時裝化、休閑化的發展趨勢。大量的配飾五金,皮革,針織、色布拼接等製造工藝在中國快速的發展和使用。
版型也從最早的直筒發展出來了修身、韓版、小腳、小直筒、袴褲哈倫、休閑、商務、連體、復古、喇叭等各種新種類。當然也有缺點其是褪色和變形。
❷ 如何用亞氯酸鈉漂白牛仔布碎的過程
先加一定量的水,加入水亞氯酸鈉12.5公斤,硫酸三公斤,硫酸銨0.7公斤。可以漂白五百公斤碎布,但是要注意,有二氧化氯劇毒氣體排出。祝你好運!
❸ 自己織的布用什麼東西可以漂白一些
經過煮練,織物上大部分天然及人為雜質已經除去,毛細管效應顯著提高,已能滿足一些品種的加工要求。但對漂白織物及色澤鮮艷的淺色花布、色布類,還需要提高白度,因此需進一步除去織物上的色素,使織物更加潔白。再就是織物雖經過煮練,尤其是常壓汽蒸煮練,仍有部分雜質如棉籽殼未能全除去,通過漂白劑的作用,這些雜質可以完全去掉。
棉印染廠廣泛使用次氯酸鹽、過氧化氫等氧化性漂白劑。對棉及棉型織物漂白,過酸類化合物如過硼酸納、過醋酸、過碳酸納等也偶有應用,亞氯酸鈉多用於合成纖維及其混紡織物的漂白。通常將次氯酸鹽漂白簡稱為氯漂,過氧化氫漂白簡稱為氧漂,亞氯酸鈉漂白簡稱為亞漂。
(1)次氯酸鹽漂白
①常用次氯酸鹽有漂白粉和次氯酸鈉兩種。
漂白粉是氯氣與消石灰作用而成,如通氯氣於石灰乳中,可製得含有效成分高一倍的漂粉精通氯氣於燒鹼溶液中,則可製得次氯酸鈉。漂粉及漂粉精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鈣,總的效果不如次氯酸鈉。目前規模較大的棉印染廠常自己製造次氯酸鈉,或向附近化工廠購買次氯酸鈉供漂白用,漂白粉供小城市或農村不易得到次氯酸鈉的地區小型印染廠使用。漂粉精價格較貴,使用較少。
次氯酸鈉漂白工藝和設備較簡單,多用於棉織物及維棉混紡織物漂白,有時也用於滌棉混紡織物漂白。但不能用於蠶絲、羊毛等蛋白質纖維的漂白,因次氯酸鈉對蛋白質纖維有破壞作用,並使纖維泛黃。
由於對纖維中天然色素的分子結構研究得不夠,至今還不十分清楚。從已知的色素基本知識來看,天然色素結構在漂白過程中遭到破壞,達到消除色素的目的。
在漂白過程中,除了天然色素遭到破壞外,棉纖維本身也可能受損傷,因此,必須控制好漂白的工藝條件,做到外觀質量與內在質量都合格。
②次氯酸鈉漂白方式主要有淋漂及連續軋漂兩種。
淋漂是將織物均勻地堆在淋漂箱內,用泵將漂液循環不斷地噴灑在織物上,常溫下循環1~1.5h,再經水洗、淋酸、水洗。淋漂是非連續性生產,目前已很少採用。
連續軋漂是在繩狀連續練漂聯合機上浸軋漂液,在堆布箱中堆置後經水洗、軋酸堆置、洗凈堆在堆布池中,等待開幅、軋水、烘乾。
棉織物次氯酸鈉繩狀連續軋漂工藝流程如下:
軋漂液→堆置(→軋漂液→堆置)→水洗→軋酸液→堆置→水洗。
漂白液中次氯酸鈉量以有效氯計算,煮布鍋煮練的織物一般浸軋含有效氯1.5~2g/l漂液,常溫堆置1h左右平幅和汽蒸煮練織物漂白液含有效氯2~3g/l,軋漂液後堆置1h左右。低級棉織物含雜較高,浸軋時有效氯應提高0.5g/l。酸洗劑用硫酸,繩狀織物硫酸濃度為1~3g/l,平幅織物2~3g/l,軋酸後於30~40℃堆置10~15min。小型工廠也可在軋漂液後用人工堆布,堆在洗干凈鋪有鵝卵石的地面上,堆布時必須注意勞動保護。
③影響次氯酸鈉漂白的因素:
(a)ph值的影響:當漂液的ph值為7時,漂白效果最差,纖維損傷嚴重ph值為2~4和9~11時,白度較好,纖維損傷也較小。但在酸性液中,次氯酸鈉分解放出氯氣,嚴重污染車間空氣,影響工人健康,還腐蝕設備。在生產中實際ph值在9.5~10.5之間。
(b)溫度的影響:溫度高,漂白速度加快,但溫度超過一定限度,同時也加速纖維素的氧化脆損,故一般控制在20~30℃。當夏季氣溫超過35℃時,應採取降溫措施或調整其他工藝參數,如濃度、時間等,以保護纖維。
(c)濃度的影響:根據織物結構及煮練狀況而定。漂液濃度以有效氯計算,因為製取次氯酸鹽時,所得產品為混合物,如次氯酸鈉中混有氯化鈉,而氯化鈉中的氯全無漂白作用。次氯酸鹽中有效氯含量,隨貯存時間延長而下降,因此在配製漂白液時,應對次氯酸鹽分析,測定其有效氯含量,使漂白液中有效氯含量准確,以便控制生產工藝。漂白液中有效氯含量達一定值後,織物白度不再增加。漂液有效氯含量過高,反而影響織物強力。印染工廠一般採取降低漂液有效氯濃度、延長漂白時間的方法,避免纖維強力過多損失。
(d)脫氯問題:織物氯漂後的酸洗,不能使分解出來的氯氣徹底洗除,仍有少量氯氣吸附在織物上。吸附有殘余氯的織物在貯存時將造成織物強力下降、泛黃,還將影響對於氯氣敏感的染料染色。必要時應使用化學葯劑與氯反應徹底去氯。脫氯劑以過氧化氫為最好,過氧化氫除與氯氣反應外,本身也是漂白劑,可以增加漂白效果。但一般多使用還原劑如亞硫酸氫鈉、大蘇打等處理。
(2)過氧化氫漂白
過氧化氫也稱雙氧水。用雙氧水漂白的織物白度較好,色光純正,貯存時不易泛黃,廣泛應用於棉型織物的漂白。氧漂比氯漂有更大的適應性,但雙氧水比次氯酸鈉價格高,且氧漂需要不銹鋼設備,能源消耗較大,成本高於氯漂。
①過氧化氫漂白工藝
過氧化氫漂白方式比較靈活,既可連續化生產,也可在間歇設備上生產,可用汽蒸法漂白,也可用冷漂可用繩狀,也可用平幅。目前印染廠使用較多的是平幅汽蒸漂白法,此法連續化程度、自動化程度、生產效率都較高,工藝流程簡單,且不產生環境污染。
過氧化氫漂白工藝流程如下:
軋過氧化氫漂液→汽蒸→水洗。
漂白液含過氧化氫(100%)2~5g/l,用燒鹼調節ph值至10.5~10.8,加入穩定劑及濕潤劑適量,於室溫時浸軋漂液,95~100℃汽蒸45~60min,然後水洗出布。
②影響過氧化氫漂白的因素:
(a)濃度的影響:與氯漂類似,當漂液內過氧化氫濃度達到5g/l時,已能達到漂白要求,濃度再增加,白度並不隨之提高,反而導致棉纖維脆損。稀薄織物還可以適當降低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
(b)溫度的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可用升高溫度的辦法來縮短漂白時間,一般在90~100℃時,過氧化氫分解率可達90%,白度也最好。採用冷漂法則應增加過氧化氫濃度,並延長漂白時間。
(c) ph值的影響:過氧化氫在酸性浴中比較穩定,工業用過氧化氫濃溶液含量約30%~35%,其中常加入少量硫酸以保持穩定。在鹼性浴中過氧化氫分解率隨溶液ph值增大而增加,ph值在3~13.5之間都有漂白作用,但ph值為9~10時,織物白度可達最佳水平,實際生產中也大多將漂液ph值調節至10左右。
(d)漂白時金屬離子的影響及穩定劑作用:水中鐵鹽、銅鹽及鐵屑、銅屑以及灰塵等,對過氧化氫都有催化分解作用,使過氧化氫分解為水與氧氣,從而失去漂白作用。氧氣滲透到織物內部,在漂白時的高溫鹼性條件下將使纖維素纖維嚴重降解,常在織物上產生破洞。為防止上述疵病,可在漂液中加入適量穩定劑,以降低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穩定劑中以水玻璃使用較早,水玻璃的穩定作用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推測是由硅酸鈣或硅酸鎂膠體對有催化過氧化氫分解作用的金屬離子產生吸附作用。水玻璃價格低廉易得,穩定效果好,但長期使用,容易在導輥等處形成難以除去的硅垢,影響織物質量。目前國內外都在研究使用非硅酸鹽穩定劑,大都屬於有機膦酸鹽,效果也較好,不產生積垢,但價格高於硅酸鹽,因此水玻璃仍在生產上繼續使用。有時將含磷化合物與硅酸鈉拼混使用,也取得較好效果。
③過氧化氫的其它漂白方法
除了汽蒸漂白法廣為應用外,過氧化氫漂白方法尚有下列幾種:
(a)氯-氧雙漂法:先氯漂後氧漂,氧漂兼有脫氯與漂白作用,本法可以降低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其工藝流程為:
軋次氯酸鈉漂白液→堆置→水洗→軋過氧化氫漂液→汽蒸→水洗。
次氯酸鈉漂液含有效氯1~2g/l,過氧化氫漂液含過氧化氫1~3g/l,工藝條件與各自漂白時相同。
(b)冷軋堆法: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多變化要求,尤其是小型印染廠,在缺乏氧漂設備時可使用冷漂法。此法漂液中過氧化氫濃度較高,並加進過硫酸鹽,織物軋漂液後,立即打卷用塑料膜包覆,以防蒸發乾燥,然後在室溫時堆置。此法雖然時間長,生產效率低,但比較靈活。漂液含過氧化氫(100%)10~12g/l、水玻璃25~3og/l、過硫酸鹽7~1og/l,用燒鹼調節漂液ph值至10.5~10.8,於室溫浸軋,堆放6~16h,充分水洗。
濃的過氧化氫溶液對皮膚有嚴重灼傷作用,使用時應注意勞動保護。
❹ 亞氯酸鈉用於牛仔布的褪色漂白時,溶液的PH值應該是多大
你好,
由於酸性條件下亞氯酸鈉會很快失效,所以一般是使用近中性略偏酸性的溶液,即放置在空氣中,吸收CO2即可。如果需要加快漂白速率,可以在溶液里加入少量的醋(家庭用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請追問!
望採納!
❺ 亞氯酸鈉怎樣應用在漂白
亞氯酸鈉遇到水,溶解後的亞氯酸根與水中的H+結合,形成有漂白作用的亞氯酸。因此可以應用在漂白上。呵呵,氯酸也一樣有漂白作用。
❻ 亞氯酸鈉怎樣應用在漂白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生產條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濕疹。皮疹多為多形性,奇癢,初起局限於接觸部位,以後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9200mg/kg(大鼠靜脈)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人經口5g(多次),尿道刺激,膀胱炎,血尿,皮疹和消化障礙。
危險特性:遇明火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煙氣。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粉塵濃度較高的環境中,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必要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