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牛仔怎麼訓練
A. 在國際牛仔大賽中共有幾個項目,分別是什麼在騎馬的項目中如何使溫順的馬兒瞬間變得瘋狂
鬥牛的主要流程
一場鬥牛由三個鬥牛士出場,角斗六條公牛,每人兩個回合。在西班牙,所有的鬥牛表演都安排在下午舉行。西班牙人慣有懶散拖沓的習慣,較不準時,唯一準時的事情就是觀看鬥牛比賽。另外,鬥牛時必須陽光普照,鑒於西班牙多數地方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部分地區的地中海式氣候條件,所以只能在每年的三月至十一月之間進行。這三位鬥牛士各有一套助手班子,包括三個花鏢手和兩個騎馬的長矛手。觀眾對每場決戰都很難預料其結果,因為它取決於諸多因素,如鬥牛士的膽略和技巧,但也取決於出場的公牛,一些由著名牧場培養的兇猛公牛直接威脅著鬥牛士的勝利、甚至生命。其實對於鬥牛而言,牛和鬥牛士同樣重要,因為它的受訓練程度和兇猛性關繫到鬥牛士的吉凶,在歷史上再出名的鬥牛士都不免戰死沙場,最後被牛挑死的命運。
整個表演以鬥牛士入場拉開序幕,兩位前導一律十六世紀裝束,騎著馬首先上場。他們徑直向主席就坐看台跑去,請求他賜給牛欄的鑰匙。此時全場異常安靜,觀眾靜待這神聖又庄嚴的場面。爾後,樂隊奏起了嘹亮的鬥牛士進行曲,樂曲聲中三位鬥牛士各自率自己的一班人馬分三列同時上場。綢制的鬥牛士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十分耀眼。他們擺著特有的姿勢繞場一周,隨後來到主席面前向他鞠躬致意,但鬥牛士退場後。主席反手一揮,號角吹響,也就是告示牛欄大門敞開,牛飛奔而出,即鬥牛開始。以上的開始序曲部分各地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異。
整個鬥牛過程包括引逗、長矛穿刺、上花鏢及正式斗殺四個部分。引逗是整個表演的開鑼戲。由於此牛牛野性始發,所以由三個鬥牛士助手負責引逗其全場飛奔,消耗其最初的銳氣。幾個回合過去,騎馬帶甲的長矛手出場,他們用長矛頭刺扎牛背頸部,使其血管刺破,進行放血,同時為主鬥牛士開一個下劍的通道。所騎之馬都用護甲裹住,雙眼蒙上以防膽怯。受刺後的公牛,會越發凶暴猛烈,因此長矛手稍不留神被掀翻刺傷也屢見不鮮。因此需要由三位助手上前引開公牛,也利長矛退場。
長矛手完成任務後,由花鏢手徒步上場,手執一對木桿制、飾以花色羽毛或紙、前端帶有金屬利鉤的花鏢,孤身一人站立場中,並引逗公牛向自己發起沖擊。待公牛沖上來,便迅捷將花鏢刺入背頸部,如果刺中,利鉤會扎在牛頸背上,也起放血作用。由於作出瞄準、前沖、刺入的時間很短,且需判斷牛的沖勢,因此需要其動作干凈利落。但也時常有人只能刺入一鏢,或兩鏢皆不中,即會招來滿場噓聲。但如果一次花鏢手雙鏢均插不中,可以允許其再補刺一次,但再失手,即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這也會主鬥牛士增加了難度。
最後手持利劍和紅布的主鬥牛士上場,開始表演一些顯示功力的引逗及閃躲動作,如胸部閃躲,即讓牛沖向直線沖向自身時,腿一側滑,牛貼身沖過,另外還有如「貝羅尼卡」,即是以紅布甩向牛的面部,以激怒引逗公牛。貝羅尼卡原是耶酥受難時為其拂面的聖女之名,因其動作的相似性,所以命名。其他還有鬥牛士原地不動,引逗著牛圍著其身體打轉的環體閃躲等等不一而足。
在最後階段,也即最後刺殺階段,也是鬥牛的高潮。鬥牛士以一把帶彎頭利劍瞄準牛的頸部,爾後既引逗牛向其沖來,自己也迎牛而上,沖上前把劍刺向牛的心臟。於是牛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應聲倒地。刺殺是最富有技巧的,鬥牛士須將劍與眼睛齊平,踮腳,手水平下壓,發力,劍入牛身後須抖腕使劍稍微左彎,以沖破心臟主心室,這要求很高的速度、力量和准確性。刺殺動作分為三種:人不動而牛沖過來;這時鬥牛士在瞄準階段等都是靜態的,有利於准備,瞄準和判斷。第二種是人動而牛不動,即在牛處在觀望的時間內,鬥牛士向前沖,邊沖邊瞄準,直至劍入牛身,這時牛也是發力向前頂,借力刺得更深。第三種是人動牛也動,這是最難把握和最高境界的刺殺動作。即鬥牛士沖向牛,逗著牛也從一定距離沖向人,鬥牛士在運動中判斷運動中的牛的部位並准確下手,這是極其復雜和難掌握的,但如果運用得好,則牛的死亡時間最短,漂亮的甚至可能應聲倒地。
如果牛被刺後,已失斗性,但由於劍刺得不夠深或牛足夠強壯,會暫時還不倒地而死,這時鬥牛士或其助手會以十字劍或短劍匕首刺中牛的中樞神經部位,這時牛會立即倒地而死。這時裝束著花飾的騾子車即會出場將牛拖走,鬥牛士會接受觀眾的歡呼致意,也可將帽子拋向觀眾,也接受觀眾的歡呼、掌聲和投來的鮮花,鬥牛士按刺殺水平的由低至高分別享有保留牛耳,保留牛尾,被從正門抬出的榮譽。
B. 種公牛的飼養要點
為提高肉用種公牛的培育質量,保證優質精液供給,促進肉用牛品種改良的順利進行,必須對肉用種公牛進行科學的培育。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種公牛的飼養要點,一起來看看。
種公牛的飼養要點
種公牛從育成階段起就要控制青、粗飼料的用量,以防腹部膨大下垂,形成草腹,影響采精配種。育成公牛的生長比育成母牛快,它們比同齡的育成母牛需要較多的營養物質,特別需要以精飼料形式提供足夠的能量,使其迅速生長和性慾的發展。營養不足會延緩性成熟、精液品質低劣或生長速率下降。對育成公牛除給予充足的精飼料外,還應自由採食優質乾草、青刈牧草,精飼料喂量依粗料的質量而定。在飼喂豆科及禾本科優質乾草的情況下,對育成公牛和成年公牛,精飼料中粗蛋白質的含量以13%左右為宜。
種公牛的飼養技術
培育種公牛的重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更好、優質的精液,所以,要選擇性慾強、膘情適宜、體況良好、不宜過肥、也不能過瘦的肉用種公牛進行培育。為了實現養殖目標,必須做好飼料管理,這是肉用種公牛飼養技術的核心。
飼料標准
飼料必須營養全價,適口性強,易於消化。飼喂飼料要求青綠、精飼料、粗飼料搭配合理,建議多飼喂高蛋白飼料和青干飼料,少喂碳水化合物和多汁飼料。配合飼料基礎要求:每100公斤體重混合精飼料供給0.5公斤-0.8公斤/天,乾草1.5公斤/天,塊根、塊莖類1公斤-1.5公斤/天或青綠類飼料1公斤-1.5公斤/天,青貯飼料0.6公斤-1公斤/天。
飼料選擇
1.營養全價。肉用種公牛培育飼料要營養全價,必須保證飼料中含有粗蛋白14%-18%,能量維持在6.7兆焦-7.5兆焦/公斤,食鹽比例在0.1%,鈣、磷比例在1∶1或者是1∶2。
2.調整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供給。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在精子形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維生素A直接影響著精子的形成,種公牛缺乏此類物質可導致畸形精子增多,甚至導致精子減少、影響精液質量和活力,導致種公牛性慾銳減。所以,必須根據種公牛的體況、性慾、精液質量等情況,及時調整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供給量,提高精液質量。
3.個體差異。飼喂量應該根據不同群體有所調整,對於後備種公牛,最好每個月都要進行稱重處理,根據稱重結果及生長速度,及時調整日糧的飼喂量及適量調整飼料中的營養成分,保證其正常的生長速度。對於成年種公牛,一般中等膘情精液質量較好,不能過瘦,更不能過肥,要根據每日體重變化適量調整,保證健壯的體質和旺盛的精力,生產出優質的冷凍精液。
4.飼料調配。如果飼料調配後存放時間過長,會導致喂養飼料氧化變質,進而導致飼料營養成分發生變化。嚴重的可危害到種公牛的身體健康水平。所以,間隔10天就要調配1次飼料,以保證飼料的安全、優質。
5.精液質量與飼料成分相關。飼料中各營養成分與精液的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蛋白質飼料屬於生理酸性飼料,過多的喂量會在體內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對精子的形成不利;青貯屬於生理鹼性飼料,但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多喂同樣的時候會對精子的形成造成影響;維生素、食鹽和鈣、磷等礦物質元素對促進消化機能、維持食慾和精液品質影響很大,必須按照需要進行供給。
管理技術專人看護
種公牛有著很強的記憶能力,對於敵害行為防禦性較強。所以,要求專人看護,通過長期的接觸,培養感情。但是,對於不馴服的公牛,要厲聲喝斥,還要加強對牛群的日常巡查,出現疫情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保證運動
適量運動是種公牛體格健碩、骨骼健康的保證,避免過分肥胖,增強性慾,提高精液質量。所以,要保證種公牛每日都有足夠的運動量。為了養成種公牛溫順的性格,必須要在備用種公牛10月齡-12月齡進行鼻環穿戴,2歲後換為大鼻環,這樣便於牽引訓練。
控制膘情
中等膘情的種公牛精液質量更好,為了達到這個標准,最好每日都要對種公牛稱重1次,並根據稱重結果及時調整日糧配方。
做好種公牛的清潔護理工作
為了預防各種寄生蟲疾病的發生,必須對種公牛的牛體進行擦拭,1次-2次/天,擦拭後進行淋浴沖洗,保證牛體清潔。同時,為了提高繁殖質量,必須要每天對種用公牛的睾丸用溫水進行擦拭和按摩,並定期檢查睾丸、陰囊的發育情況。
采精頻率
一般種公牛在18月齡開始采精,每間隔10天-15天采精1次,之後可增加到每間隔3天-4天采精1次,生長到1歲時,可作成年公牛處理。采精頻率還要注意季節性,一般夏季采精頻率為1次/周,冬春季節采精頻率為2次-3次/周。采精之前,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飼喂後2小時-3小時進行。一般來說,種公牛在3歲-4歲時精液質量最好,應該把握住這個時機。到了5歲-6歲,繁殖機能開始下降,要藉助科學飼喂及管理來提升其繁殖能力,提高使用年限。
采精方法
研究發現,采精技術相關環節,如采精環境、台牛、爬跨的方式、采精器的溫度,潤滑度以及采精器的適時導入等,對采精量和精液品質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由此,一定要採用科學合理的采精技術。而日常采精過程中,一旦有精液變化問題出現,一定要把采精技術所引起的精液變化考慮在內,否則,可能出現分析錯誤。
C. 騎牛的騎牛比賽
每當比賽進入高潮時,俄克拉何馬城萬人空巷。賽場氣氛也異常熱烈,人們揮動著五光十色的旗子--上面有他們崇拜的騎牛士的名字,搖旗吶喊,為他們崇拜的騎牛士加油鼓勁。騎牛的比賽規則為,騎牛士先騎在關在圈裡的野牛的光背上,然後將野牛放入場內,如果騎牛士能在牛背上堅持8秒鍾便為成功,另外還根據騎牛士的動作及其驚險程度加分。
那些從未被馴服的野牛十分凶惡,它們不僅要把騎牛士從背上掀下來,而且還想用角穿透騎牛士的肋骨,然後再用它碩大的蹄子把摔在地上的騎牛士狠狠地踩上幾下。
參加這項運動的勇士除了需要高超的騎牛技巧,還要有超人的勇氣、膽量和頑強的意志。一些優秀的騎牛士雖然沒有被野牛拋摔致殘,但他們在比賽時內臟卻象絞檸檬汁般的震盪和旋轉,十分難受。一些人的臀部由於多年的騎牛致傷,甚至傷疤累累。美國騎牛大賽,也叫PBR,美國職業騎牛大賽,PBR全稱是Professional Bull Riders, 美國職業騎牛大賽。作為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體育娛樂賽事之一,職業騎野牛賽毫無爭議是其中最為艱難的比賽。PBR賽事不僅是簡單的騎術表演,它更是百分之百腎上腺素的激情,騎野牛賽更是騎術表演的精華。一個體重150磅的牛仔要在重約2000磅的野牛背上挺8秒鍾,才算勝利。 騎牛比賽—Bull Riding介紹: 西部牛仔Cow boy的「騎牛」比賽是看誰能在公牛背上呆8秒鍾不被公牛摔下來,就能得滿分。要求比賽者只能單手控制抓韁繩,另一手要高舉過頭,如果犯規取消此次比賽的分數。騎牛無鞍也無蹬,騎手只能坐在光禿禿的牛背上;完全靠兩腿夾緊牛身來掌握平衡。比賽者先在欄中做好跨上牛背的准備,一但跨上牛背就要馬上打閘門,比賽開始,牛便大發「牛脾氣」,上竄下跳,對騎在它背上的人大發雷霆;大有不把騎手摔下來不罷休之勢。這時騎手在牛背上,只能單手拉韁繩,在牛背上前仰後合,險象迭出。一般的騎手在牛背上堅持2~4秒鍾便會墜於塵埃之中,也有身手不凡的比賽者,靈活矯健,安坐牛背,能夠得到滿分。這種比賽十分危險,可怕的還不是摔下來,而是騎手被摔下後,牛還往往撲上來,用角頂人,牛仔落地後必須迅速逃離牛,以免做了「角下鬼」。這種比賽得滿分的人很少。但很刺激,整晚都是高潮,經常聽到激烈的掌聲和哨子聲。 在美國,騎牛大賽是一項非常受人喜愛的體育運動,這項運動除了需要高超的技巧,還要有超人的勇氣和頑強的意志。本...騎牛比賽也被人們稱為瞬間運動,它是一項只需在牛背上堅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決出勝負的一種比賽。
美國職業騎牛大賽的牛是一種血統純正的野性動物,一般選用的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它們由特殊的馴養場負責牛種培育,經過4~5年即可用於比賽。正式比賽的鬥牛體重在400~500公斤。 騎出首位300萬美元獎金 。 騎到8秒就是一次成功制服。具體分數有評委決定,根據牛的旋轉、後蹄騰空高度等。那些牛都是一些農場主專門飼養的,血統純正,從小訓練,這樣才有競爭力(我最喜歡的牛叫做The Scene of the Crash車禍現場。至於瘋狂的上竄下跳,首先是用韁繩勒住公牛生殖器,勒得越緊,公牛越狂躁,其次是選手鞋子上有馬刺,所以牛很瘋狂。比賽要求起手騎滿8秒,稱為制服
判斷的標准根據牛仔和公牛的表現來判定 牛仔的控制力好 公牛的搖擺以及顛簸 牛仔能堅持8秒 公牛又足夠有激情 基本都在90分以上
D. 拉丁舞牛仔基本步技巧
拉丁舞之牛仔舞的並合步
學跳牛仔舞的一個難點就是牛仔舞的並合步,跳牛仔舞必須先跳好並合步。並合步的數拍是3&4,跳的時候可以轉或不轉的跳向任何方向,前後左右,360度的任何方向都可以,並合步還可以旋轉著跳(美式旋轉),當跳向前或向後的並合步的時候,可以用鎖步,也可以不用鎖步。
並合步的重心主要是在前腳掌,而且是腳尖內側,專業的說法稱為「拇指球」內側,拇指球指的就是前腳掌。盡管第一、二步腳法是拇指球,但這些步子的腳跟是靠向地板的甚至是碰上地板的,當第三步做一個足量的轉動時,這一步的腳法也是「拇指球」,重心在前腳掌上。
當男士或女士跳向前的並合步的時候,腳法是:前腳掌、腳尖,前腳掌。跳向後的並合步的時候,是腳尖、前腳掌、腳尖。
牛仔舞常用的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後(鎖步)的並合步是最基本的舞步,許多舞步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發展的,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自由。
跳好牛仔舞的並合步必須要掌握好並合步的節奏,並合步的數拍是3&4,其中3佔四分之三拍,&佔四分之一拍,4佔一拍,整個並合步占兩拍。有很多初學者把牛仔舞的並合步的節奏跳成了快快慢,哪就成了恰恰中的並合步節奏了,感覺也就不對了。
有很多初學者,跳的節奏雖然對,但是給人的感覺仍然象是跳恰恰,原因就是第二步的跳法錯誤。恰恰並合步中第二步是走著並過來的,但是在牛仔舞的並合步中,第二步是跳著並過來的,感覺有很大不同,這一點千萬要仔細領會,我發現大多數拉丁舞愛好者學了很多年牛仔舞也跳不好的原因就在這一步上。
那麼走著並過來和跳著並過來有什麼區別呢?
走著並過來,向平常走路一樣,要先把重心移動到支撐腿,然後再把另一條腿並過來。而跳著並過來,就沒有移動重心這個動作過程,只是要並過來的哪條腿與地面產生一個作用力把要並過來腿的一側的身體彈起來把腿並過來的。這個要領很多老師即使跳的再好,也說不清楚的,我把我的理解寫到這里,喜歡跳牛仔舞的朋友,好好體會。也許你始終迷惑不解的問題,被我「一語驚醒夢中人」。
跳牛仔舞左右並合步的時候,還要加上胯(臀部)的動作,否則就失去很多魅力。跳牛仔舞左右並合步的時候胯是要左右擺動的,很多人跳的時候,沒有胯的動作,即使節奏對,第二步並腿的要領也對,看起來也不好看。比如向左的並合步,胯就要向左擺動,在第三步向左出胯。向右的並合步,胯就要向右擺動,在第三步向右出胯。當然其他的輔助性舞步也是有胯的擺動的,可參照倫巴舞中的胯的擺動,但是在牛仔舞中胯不用象倫巴舞中那樣有轉動的要求,只要稍微左右擺動就行了。
拉丁舞比賽妝容 男女孩子大不同
在少兒拉丁舞比賽中,孩子的妝容及發型方面應該以干凈、可愛、本色、簡單為基本原則,讓孩子在舞蹈時展現童真的美麗。
在《體育舞蹈著裝標准》中關於少兒組妝容規定:不允許化妝,不得佩戴假睫毛、假指甲、亮片、使用人造橄欖油以及指甲油;不得佩戴珠寶首飾;不得使用復雜的高發型、戴假發或者發飾、染發,使用帶閃光質的發膠。
在比賽中,需要嚴格遵循以上規定,女孩的頭發梳一個發髻或者簡單的馬尾即可,男孩盡量留短發,都不塗抹發膠。如果化妝技巧好,可以給女孩化一個好像沒有化妝的「裸妝」,少兒皮膚本身就比較好,甚至可以不塗抹粉底,畫一下眉毛,塗抹一點貼近膚色的眼影,刷上淡淡的腮紅,就看起來很精神了。女孩子切忌粘上大大的假睫毛,畫上很顯眼或者奇特的眼影,貼上會使皮膚過敏的亮片。男孩子完全可以不用化妝。
女孩的發型,也應是最簡單的發髻或馬尾,女孩可以少量佩戴亮亮的頭飾,不用梳很復雜的發型,也不燙發。男孩可以使用少量定型的發膠,將頭發稍微立起來既可。
學習少兒拉丁舞需要打好基礎
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小竅門,讓學生打下一個好的基礎,盡量向專業選手看齊。在這里,我想談幾點在教學中最簡單同時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
音樂節奏的對錯是比賽評判中最重要的,不管跳得好壞,音樂節奏跳錯就會直接淘汰,可見音樂節奏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小選手對音樂節奏掌握不準確,或者根本踩不對音樂,這迫使教師們不得不冷靜地思考:這到底是孩子們聽不懂音樂還是教學出了問題?答案顯而易見。
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邊放音樂邊給學生喊節奏,這樣極易造成學生的依賴性。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數拍子,培養他們跟著音樂數節奏的習慣。對於先天節奏感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訓練他們擊掌打拍子,用心聽音樂,然後抓最重的第一拍「one」,或者認真聽拉丁音樂特有的第四拍「咚咚」。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藉助康戈鼓敲出節奏,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拉丁節奏的特點和感覺。
學習少兒拉丁舞前提——形體
上拉丁課前,老師通常都會帶領學生進行20-40分鍾的形體訓練。這個是十分重要的,但還要注意所練習的內容要對拉丁舞有幫助,而不是簡單的踢腿、壓腿、下叉。
芭蕾形體的訓練對拉丁舞的輔助是非常大的,在融合芭蕾的訓練中我會選用幾個非常簡單的動作:比如練習擦地和前旁、後旁,可以找到腳和地板的感覺;比如芭蕾的站姿,一位腳改為小八字站立,又叫拉丁站姿,要求是抬頭挺胸,收腹立背,脖子向上拉,肩膀向下壓,大腿夾緊。
經過長期訓練,學生會建立很好的直立感。另外,芭蕾手位也可以借鑒,但一定要加上呼吸,正如這句話所描述:「沒有呼吸的手就像乾枯的樹枝,而加了呼吸就感覺手像隨風擺動的柳樹,有了生命力。」
學習少兒拉丁舞應掌握基本步
剛開始教學時,我不是很重視基本步的訓練,花在金銀銅牌和花樣套路學習的時間會更多。但是,我慢慢發現一旦學生被花步迷惑,不能靜下心來練習基本步伐,那麼他的水平也就很難再有大的提升。
所以在課堂上,我會安排一個小時的基本步訓練:把音樂速度調慢,從原地庫克拉恰(8字轉胯)、擠壓(換重心)、方形步、4個方向(前後左右)的庫克拉恰的訓練,到紐約步、定點轉、手牽手、前進與後退等。
想你的孩子學習好少兒拉丁舞以上幾點掌握了嗎?
拉丁舞提升你的姿態和氣質
拉丁舞可以改變的你的姿態,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很多人參加拉丁舞培訓之後真的變得不一樣的,大家知道亞洲人的脖子整體要比白中人短一些,小利參加拉丁舞培訓一年,明顯發現姿態就不一樣了,整體氣質形象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拉丁舞的神奇之處。
改變姿態--拉長脖子
後腦勺挺直,從側面看脖子是完全直立的狀態,面部不往前探,肩膀沉下來,從側面看肩膀是薄薄的一條直線,面部下顎抬起,平視前方。白天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晚上睡覺選擇低的枕頭。在拉長脖子時同時背部也會自然挺直,人看起來會精神很多,脖子上的細紋也會顯得少了,堅持幾個月你會發現自己長高了,這是改變姿態帶來的額外好處。
改變姿態--脖子的小運動
時時運動一下脖子,比如繞頭(頭部繞圓:低頭,右側耳朵貼近肩膀、後仰頭、左側耳朵貼近肩膀)、側轉(面部垂直地面,平向轉到側面,目光平視)、前後左右動脖子(和新疆烏中脖子動作一樣)。養成動脖子的好習慣,比如坐在電腦前、在地鐵里,隨時隨地都可以。
這樣簡單的動作或習慣,會增快淋巴循環,增強脖子的肌肉,減少下巴和面頰的肥肉,看起來頭部變小,而脖子變長變粗,並能讓人有很美好的姿態。尤其是女士穿露肩的禮服裙時非常明顯,而穿帶領結襯衫的男士也能突出頭頸的姿態。
【拉丁舞技巧】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技巧
拉丁舞又稱拉丁風情舞或自由社交舞。拉丁舞是大眾民間舞蹈,隨意,休閑,放鬆是它的特點,有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具有鮮明特點的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熱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受拉美人民的喜愛,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拉丁舞可以塑造漂亮的腿形,所以很多人都投入到學習跳拉丁舞的行列中,但是想要跳好拉丁舞還是需要技巧的。下面就一起去學學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跳好拉丁舞。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一:手臂的局部練習
「手舞足蹈」這個詞最能解釋「手臂」在舞蹈中的地位,它的延伸使得肢體語言更加豐富。塑造手臂的線條拉丁舞非常得法。兩只手臂伸直,從身體兩側慢慢向上抬起,直至頭頂,同時手腕輕輕順時針轉動,然後放下手臂的同時反方向轉動手腕。
直擊要害:松軟的大筆內側以及纖弱無力的小臂。
動作小貼士:始終要保持直臂狀態,舉到頭頂的時候雙臂要靠近耳側,手腕反方向向下停留片刻。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二:腿部局部練習
連選美比賽都有「美腿小姐」一說。不過你應該清楚,美腿的概念不是纖瘦的「竹竿腿」,更不是令人煩惱的蘿卜腿。從小腿到大腿都要求有緊致的肌肉。
滑步練習時,雙腿微曲,右腳向右側滑出一步,左腿肌肉收緊,綳直腳尖,隨著髖關節向右側搖擺將左腿收回。反之亦然。
直擊要害:缺乏運動的大腿和長期腫脹的小腿。
動作小貼士:綳直腳尖,感覺到大腿內側的壓迫才會有效果。同時也要注意立腰、挺胸。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三:臀部練習的片斷
襯托出結實的小蜂腰,性感美臀又是關鍵,沒有隻扭腰不動臀的。所以這一錦囊看似與扭動腰肢練習片斷相似。只是動作上要注重收緊臀部的肌肉,用力將髖關節提到最高點,停留片刻,再反方向提到最高處。
直擊要害:扁平下垂的臀部。
動作小貼士:脊柱拉直,臀部後翹,同樣保持挺胸姿態,上身基本不動。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四:背部肌肉群塑造
拉丁健身舞帶動著身體的每一部分盡情釋放內心感情,背部不是表現力的弱點。當手臂在身體後側做波浪形舞動時,用後背肌肉帶動手臂的動作,慢慢地向上舞動然後放下。
直擊要害:後背堆積的鬆散的肥肉。
動作小貼士:手臂要用背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肩膀的配合而緩緩舞動,節奏緩慢最能感覺到對肌肉的鍛煉。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五:扭動腰肢的練習片斷
五月,舞月也。要激活慵懶的身體細胞,不是簡單動動胳膊、腿就搞得定的,需要調動全身的力量。腰部是舞起來的中心,搖擺、扭動、俯仰身體,全看她的風采了。
雙腿並攏,膝蓋微曲,髖關節兩點放鬆。蹲起的同時,以上半身為中心,讓髖部以「8」字形扭擺。髖關節向上提到最高點,再用腰部兩側的力量將另一側髖關節提到最高點。
直擊要害:鬆弛凸起的腹部和整個腰線區域。
動作小貼士:使用腰部力量帶動髖關節的扭擺是關鍵,同時上身要保持穩定,肩膀不要晃動。
拉丁舞節奏的准確運用
有很多朋友曾經問過偶怎麼去找節奏,或者如何去運用節奏。而在教學中,偶也見到過許多學生,甚至學習拉丁舞3、4年的學生仍然無法分清楚節奏。大家都知道,節奏是舞蹈的基礎,相當於人體的骨架;旋律是舞蹈的表現,相當於人體的血肉。正確的跟隨旋律的舞蹈是漂亮的,這和人長得漂不漂亮一樣。而錯誤的運用節奏,就像人得了軟骨病一樣。
在偶們的拉丁舞中,倫巴恰恰的開始節奏是在4上,而桑巴等則在1上。但是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沒有,所有的音樂節奏無非是1、2、3、4或者1、2、3。其實,分辨音樂的節奏是不分什麼舞種的,不管是現代舞、國標舞、芭蕾舞等等,他們的節奏都是上面兩種。所以,我們只需要去聽音樂,把他們的1、2、3、4找到就行了。因為偶學的是拉丁舞,所以偶們主要說一下前者。
如果你打過爵士鼓,你會發現低音大鼓的擊揍時間往往是在音樂的1中。所以,在音樂中偶們會在節奏1時聽到一聲最響,也是最低沉的鼓聲。這就是偶常說的音樂的重拍。如果你能明確的找到這一個聲音,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能夠分辨出音樂的節奏了。因為只要你能夠找到1,那麼後邊自然就是2、3、4……了。偶們可以稱它為重音找拍法。它適用於任何有鼓點的音樂。
但是,如果在某些沒有鼓點的音樂,或者在音樂前奏沒有鼓點時我們怎麼去找節奏呢?其實這個也很簡單。首先偶可以告訴你,所有音樂剛開始的第一個拍子就是1,如果你能准確的抓住它,那麼你也可以分辨節奏。但是對於很多的非專業選手來說,這很難。那麼偶可以告訴你另一種方法,偶稱它為旋律找拍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下面的圖片。
這是《我的太陽》的簡譜,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首歌的節奏是2/4拍,也就是在兩個|之間是2拍。那麼可以這么表達偶們的節奏|1 2|3 4|。每個空格之間有兩拍,兩個空格加起來是4拍。如果是用歌詞去分辨節奏,那麼「啊」就是1,「多麼」就是2,「輝」就是3,「煌」就是4。這樣剛好完成一句話。所以,當偶們聽到歌手演唱歌詞的時候,那麼他唱的第一個字,一般就是1。而如果聽旋律的話,「05 43 2 1」剛好也是一句。同樣可以說每句旋律的第一個音應是1。當然,不排除有旋律中間的變化,或者歌詞的第一個字會在上一段的4上。所以,這兩種方法需要大家多練習,能夠靈活掌握才能准確的分辨出節奏。
光找到節奏還是不夠的。如何更好的把偶們的節奏運用在舞蹈中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假設節奏1有1米長,它的中心是在50厘米的位置。我們跳舞,腳應該踩在30厘米的位置還是50厘米的位置或者60厘米的位置呢?相信大家都會告訴偶是踩在50厘米的位置。其實如果說踩在30厘米位置或者其他的,並不算錯,但是不能夠說准確,50厘米的位置才是最准確的1。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鼓捶擊打在鼓面上的一剎那,也就是偶們腳踩到地板上的一剎那,這才是准確的節奏。
現在偶們要思考一下,偶們跳舞時,應該是聽到比如「2」時再做動作,還是聽到「1」時就准備做動作呢?偶的答案是後者。因為當偶們的耳朵聽到節奏,再傳輸到大腦分析,再傳輸到四肢開始運動,這個過程大概要1.5秒的時間。如果偶們聽到「2」再做動作,那麼偶們很可能踩在「2」的80厘米位置,反應再慢點的話,就是「3」上了。所以,偶們需要在聽到「1」的時候,能夠准確判斷出「2」的時間。然後讓身體待命,最後准確的踩在「2」的50厘米位置。
倫巴舞中節奏單數是重拍,即每個小節2-3-4-1中,3和1是重拍,重拍時動作延伸,要將動作時間拉長,在身體內部積蓄力量,而在2和4時,迅速爆發出來,這兩拍的實際動作要比音樂要短一些。這樣做是為了讓動作看起來更有韌性,有張有弛。建議呼吸也配合起節奏,在重拍時吸氣,輕拍時呼氣。
E. 拉丁舞牛仔基本步教程
拉丁舞牛仔基本步教程
跳牛仔舞必須先跳好並合步。並合步的數拍是3&4,跳的時候可以轉或不轉的跳向任何方向,前後左右,360度的任何方向都可以,並合步還可以旋轉著跳「美式旋轉」,當跳向前或向後的並合步的時候,可以用鎖步,也可以不用鎖步。
拉丁舞牛仔基本步教程並合步的重心主要是在前腳掌,而且是腳尖內側,專業的說法稱為「拇指球」內側,拇指球指的就是前腳掌。盡管第一、二步腳法是拇指球,但這些步子的腳跟是靠向地板的甚至是碰上地板的,當第三步做一個足量的轉動時,這一步的腳法也是「拇指球」,重心在前腳掌上。
當男士或女士跳向前的並合步的時候,腳法是:前腳掌、腳尖,前腳掌。跳向後 的並合步的時候,是腳尖、前腳掌、腳尖。牛仔舞常用的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後「鎖步」的並合步是最基本的舞步,許多舞步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發展的,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自由。
跳好牛仔舞的並合步必須要掌握好並合步的節奏,並合步的數拍是3&4,其中3佔四分之三拍,&佔四分之一拍,4佔一拍,整個並合步占兩拍。有很多初學者把牛仔舞的並合步的節奏跳成了快快慢,哪就成了恰恰中的並合步節奏了,感覺也就不對了。
有很多初學者,跳的節奏雖然對,但是給人的感覺仍然象是跳恰恰,原因就是第二步的跳法錯誤。恰恰並合步中第二步是走著並過來的,但是在牛仔舞的並合步中,第二步是跳著並過來的,感覺有很大不同,這一點千萬要仔細領會,我發現大多數拉丁舞愛好者學了很多年牛仔舞也跳不好的原因就在這一步上。還有很多人第二步既不是走著並過來的,也不是跳著並過來的.,而是跺著腳並過來的,這樣跳就非常難看了,牛仔舞,跳的好的好看,跳不好的就成跳大神了。
那麼走著並過來和跳著並過來有什麼區別呢?走著並過來,向平常走路一樣,要先把重心移動到支撐腿,然後再把另一條腿並過來。而跳著並過來,就沒有移動重心這個動作過程,只是要並過來的哪條腿與地面產生一個作用力把要並過來腿的一側的身體彈起來把腿並過來的。這個要領很多老師即使跳的再好,也說不清楚的,喜歡跳牛仔舞的朋友,好好體會。也許你始終迷惑不解的問題,被「一語驚醒夢中人」。
跳牛仔舞左右並合步的時候,還要加上胯「臀部」的動作,否則就失去很多魅力。跳牛仔舞左右並合步的時候胯是要左右擺動的,很多人跳的時候,沒有胯的動作,即使節奏對,第二步並腿的要領也對,看起來也不好看。比如向左的並合步,胯就要向左擺動,在第三步向左出胯。向右的並合步,胯就要向右擺動,在第三步向右出胯。當然其他的輔助性舞步也是有胯的擺動的,可參照倫巴舞中的胯的擺動,但是在牛仔舞中胯不用象倫巴舞中那樣有轉動的要求,只要稍微左右擺動就行了。
跳牛仔舞的步伐一定要小,幾乎就是在原地跳,否則在快速的節奏下,很難跟上節奏。老師一般做示範的時候,步子都很大,因為小了學員看不清楚,但是真正隨節奏跳的時候,步子一定要小。
牛仔舞雖然歡快熱烈,給人的感覺富有彈性,跳躍感很強,其實並不能真的跳起來,跳起來的感覺只是人的一種錯覺,要壓著身體跳,否則就真象跳大神了。跳躍感不是由於跳起來很高呈現的,而是由於雙腿的快速的運動給人的錯覺造成的,這一點慢慢的大家都能領會。
腿部減脂的簡單練習
牛仔舞看起來很復雜,而且跳起來也可其他的拉丁舞很不相同,步伐輕盈而節奏歡快。牛仔的重點在於彈跳,略加了些左右的擺動,對於減少腿部脂肪,牛仔的基本練習簡單而又有效。這里稍微偏離牛仔舞,而將其中的跳躍練習單獨取出,作為減少腿部脂肪而用。
起始時雙腳自然站立,腳踝靠攏。1節奏時,第一步左腿彎曲,先向左抬腳,注意這里的步伐不同於倫巴和恰恰的「移動時腳尖不離地」的方式,而是腳掌放平抬起,落地時由腳尖先落地,利用足弓的彈性,結合膝蓋的彈性,邁步踩下,踩下時膝蓋放鬆,腿自然伸直,注意腳跟會落下些,但並不完全落地。2節奏時然後右腳跟隨過來,落地同時彈起左腳,左腿膝蓋彎曲,跳躍起來,膝蓋盡量抬高,此時右腿膝蓋經歷彎曲到伸直的狀態,左腿迅速伸直,左腳落下,在右腳腳跟落下時左腳腳尖落地。之後雙腿伸直站立。
其中1和2節奏的長度比利在於,1時的長度是3/4拍,而2時的節奏為1/4拍。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將速度放慢一倍,用兩拍的節奏完成1拍的動作。
如此,練習四個方向的彈跳,前後、左右,以及更換雙腳,以此作為基本功的簡單練習。熟練後注意節奏要盡可能快一些,但是同時又要保持膝蓋的高位,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增快速度。實際舞曲的節奏很快,如果一直以慢速度訓練,則會跟不上舞曲的節奏,有可能會通過減小幅度的方法來增速,形成習慣後會較難糾正。
;F. 種公牛的飼養管理要點
基地建設
環境指標。第一牛源基地最好建在沒有污染源(農葯廠、造紙廠、皮革廠、化肥廠、有毒有害金屬廠、有毒有害氣體)的地區,或距離有污染源的廠礦企業2千米以上,並且在污染源的上風方向。第二,牛源基地飲用水、生產用水均採用地下水(水深100多米以上),並定期檢測水質。第三,無公害牛源基地內種植業盡量多用農家肥和生物有機肥,嚴格按規定施用化肥和農葯。嚴禁使用政府已明令禁用的獸葯、添加劑,生產與生活的廢棄物實施無害化管理。
品種指標。牛源基地建設總的原則是母牛本地良種化,公牛引進良種化,商品牛實行品種雜交或三品種雜交優化。我國本地牛種較大體型純種肉牛有秦川牛、晉南牛、魯西牛、南陽牛等,中小體型純種肉牛品種有巫陵牛、雷瓊牛、盤江牛、巴山牛等。
數量目標。應因地制宜,規模大會增加管理的難度,規模小了不能發揮規模效益。參考數目是適齡繁殖母牛數4~6萬頭,每年獲得牛犢數3.5~5.2萬頭,每年獲得可育肥牛數2.2~3.0萬。
2 飼養
育成公牛正處於牛的生長高峰期,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數量多,而且要求飼料的質量高,需要一定的精飼料,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育成公牛粗飼料以青乾草鮮重為主時,日糧中精飼料佔30%,乾草佔70%,含水量按50%計算。粗飼料以青草鮮重為主時,精飼料佔28%,乾草佔72%,含水量按50%計算。粗飼料的選用以苜蓿乾草為第一,不用秸稈、糟渣料和多汁料。日糧中豐富的維生素A對公牛睾丸的發育、精子的活力和密度有重要的影響。
從母犢牛斷乳轉群到1周齡的育成母牛,期間只有6個月時間,但牛的生理變化很大。此時牛處在生長速度的最高峰期,飼養適度可獲得很高的日增重。為了獲得較高的體重,可以採用先精後粗的飼養方法。從斷乳到1周齡,日糧中混合精料佔45%~55%,粗飼料佔45%~55%,滿1周齡後逐步過渡到混合精料佔20%~30%,粗飼料佔70%~80%。但應注意粗飼料的質量,粗飼料質量差,在日糧中的比例應小一點。1周齡以上育成母牛的消化器官的發育已接近成熟,能更多地利用粗飼料。因此,到初配前,日糧中品質較好的粗飼料提供的營養可達85%~90%。育成母牛既要增加體重,但又不能沉積脂肪太多。
3 管理
育成公牛的管理。一是分群飼養。不僅要與育成母牛分群飼養,也要在育成公牛群中分欄飼養,主要是為了防止強欺弱,大欺小。二是戴鼻環。目的是便於管理,正確戴鼻環首先是要穿鼻,穿鼻用的工具是穿鼻鉗,部位在牛鼻中隔軟骨最薄處。穿鼻時應將牛綁定牢固,用碘酒消毒工具及鼻中隔軟骨,用穿鼻鉗穿過鼻中隔軟骨最薄處,立即用麻繩或光滑的木棍穿過傷口,以免傷口癒合。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換更大的鼻環。三是刷拭、運動。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刷拭育成公牛,每天1次,每次5~10分鍾,以達到保持皮毛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體質,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育成公牛的運動也很重要,運動在於提高其生活力,增進健康,生產活力強、密度高、數量多的精液。四是防疫保健。根據防疫要求接種疫苗,不喝臟水、不喂腐爛變質飼料,保持育成公牛舍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夏天防暑,冬天防寒。五是訓練采精。育成公牛從12~14月齡起訓練調教人工采精,每月2次,逐漸增加到18個月時每星期2次。檢查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不合格精子比例精子比例。試配健康經產母牛,觀察其後代生長發育速度、品種特性和有無遺傳缺陷等,為繼續選留或淘汰提供依據。
育成母牛管理。一是要分群管理,依據體重和體質分群飼養。二是定食槽定牛床。這樣有利於養成牛的條件反射,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三是全身刷拭。每天全身刷拭1~2次,以增加血液循環,促進生長發育。四是分欄轉群。12月齡、18月齡和分娩前2個月,根據育成母牛發育情況分欄轉群,同時進行稱重、體尺測量,做好檔案記錄。五是適時初配。育成母牛達18個月齡時應記錄其發情日期發情日期,經過幾次發情,條件成熟的育成母牛及時配種。六是防疫防病、防暑防寒。根據免疫計劃接種疫苗,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種樹搭涼棚,安裝電風扇,入冬後堵塞風眼,夜晚關閉窗戶,勤換墊草,保持乾燥防寒。
G. 牛仔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牛仔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勇敢,冷靜,對職業的喜歡。
1.牛仔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職業,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才敢於參與;
2.牛仔每天會跟脾氣暴躁的牛打交道,需要足夠的冷靜才能夠戰勝它們;
3.牛仔這個職業只適合少部分人,必須對這個職業非常喜歡才能夠堅持下去。
國外牛仔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職業,要成為真正的牛仔並不容易,主要的原因還是牛仔非常的危險,一般人面對這個高危險的行業都會選擇放棄。牛仔是一個非常需要勇氣的職業,如果沒有勇氣面對暴怒的牛,很多人都會怯場,這是勇敢者的游戲,牛仔每天都要跟脾氣很壞的牛打交道,需要足夠的冷靜才能夠控制的情緒,才能夠更好地降服這些牛,最後就是牛仔必須非常喜歡這個職業,他們才會堅持下去。
三、牛仔需要對這個行業足夠的熱愛才能夠堅持下去
牛仔可能是這個世界最難成功的行業只要,每天都面臨巨大的風險,生命隨時都會受到危險,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愛,我相信一般的人都難在這個行業堅持下去。
H.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牛仔舞是國標拉丁舞中的一種踢踏舞蹈,又稱為「捷舞」,是美國西部牛仔跳的一種踢踏舞,盛行於二十世紀,那麼你知道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嗎。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1
牛仔舞動作粗放,音樂節奏歡快跳躍,動作幽默風趣,舞步豐富多變節。因此,牛仔舞在拉丁舞中具有獨特的魅力。牛仔舞跳起來的感覺是激動人心的,動作敏捷而自如,有時有強烈的扭擺和迅急的連續的旋轉使人眼花繚亂,亢奮熱烈。
牛仔舞它有明確的步法,跳法約可分兩種:一般社交場合中是六步吉魯巴,而標准舞是八步吉魯巴,稱做 jive。基本上兩者都是以六拍來完成一個基本步,只是六步較為悠閑懶散,而八步較有精神、變化較多。它是一種十分放鬆自由的舞蹈,音樂是: 4/4,每分鍾約四十小節。
牛仔舞的重點步法:
1、站位:雙腳自然輕松靠攏站立。
2、挺胸、收腹、椎骨伸直,不能聳肩。
3、任何一隻腳向側跨出一步時,支撐重心的另一隻腳伸直,並將體重全部移到這只腳上面,使重量前移至前腳掌,而後腳跟仍不離開地板,並且主力腳的膝蓋不能向後鎖緊。
4、牛仔在訓練時要採用吸腿的方式來增加膝蓋的彈力。
學跳牛仔舞的一個難點就是牛仔舞的並合步,跳牛仔舞必須先跳好並合步。並合步的數拍是3&4,跳的時候可以轉或不轉的跳向任何方向,前後左右,360度的任何方向都可以,並合步還可以旋轉著跳(美式旋轉),當跳向前或向後的並合步的時候,可以用鎖步,也可以不用鎖步 。
並合步的重心主要是在前腳掌,而且是腳尖內側,專業的說法稱為「拇指球」內側,拇指球指的就是前腳掌。盡管第一、二步腳法是拇指球,但這些步子的'腳跟是靠向地板的甚至是碰上地板的,當第三步做一個足量的轉動時,這一步的腳法也是「拇指球」,重心在前腳掌上。當男士或女士跳向前的並合步的時候,腳法是:前腳掌、腳尖,前腳掌。跳向後的並合步的時候,是腳尖、前腳掌、腳尖 。
牛仔舞常用的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後(鎖步)的並合步是最基本的舞步,許多舞步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發展的,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反復練習,以達到熟練自由。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2
一、牛仔舞的基本舞步
跳牛仔舞左邊腳的膝蓋以及右邊腳的膝蓋需要接近靠攏,左邊的腳向內扣,兩個腳的膝蓋需要彎曲一點點,然後左腳腳跟要抬起來,右邊腳彎曲,打直左腳膝蓋以後收縮,就是完成了一個走步,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用臀部以及膝蓋的地方發力來帶動腳的移動,不要有緊綳的感覺,然後左邊腳往左邊踢出一步,右邊並攏膝蓋再靠近一點,右腳的膝蓋向後鎖,左邊膝蓋彎曲一些,向左邊進行移動,需要移動一步,男士向側面跨出右邊的腳,然後和左腳交叉。
右邊的腳踏好以後左腳彎曲膝蓋,而女方側邊跨出左腳與右腳相差,然後右腳彎曲膝蓋,男性的右腳和左腳相互並攏以後快速進行並腳,然後迅速把左腳彈開,而女方需要做反方向的動作,身體進行側轉,男方踢出右邊腳以後交叉在左腳上面,而女方踢出左腳和右腳進行交叉,這就是牛仔舞裡面比較基本的跳舞步伐,一定要好好的練,這樣才能夠跳好。
二、牛仔舞的舞步要點
牛仔舞在左右進行合步的時候應該注意臀部的動作,否則就會讓魅力沒有那麼高,進行牛仔舞練習的時候,胯部是需要左右擺動的,很多人在跳的時候胯部並沒有任何動作,雖然節奏上面是對的,但動作看上去就不好看,跳牛仔舞還應該注意步法應該小一些,就像在原地跳一樣,否則節奏上面會跟不上。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牛仔舞的基本舞步,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也有了一定了解,牛仔舞的舞步只要多加練習就能夠熟練的掌握,牛仔舞的音樂節奏一般都比較快,所以在跳牛仔舞的時候步子不要太大,否則很容易跟不上,動作沒有做好也會很難看,而且跳牛仔舞一定要加上臀部的動作,這樣才會更加好看一些。
跳牛仔舞4個要點兩個舞步3
牛仔舞基本功要點:
1、牛仔舞的彈性不在於往上跳,而在於產生「自由落體」般的下降產生的彈性。牛仔舞的彈性不是向上彈,而是向下。彈性基本步的重拍表現在下降後的撐起,而不是下降的過程。注意:(牛仔舞的重拍在雙數,跟桑巴一樣)
2、牛仔舞在點腳的時候,點的那隻腳是動力腳,他不支撐重心,所以不要讓他去借力,我們要讓支撐腳直立,再產生自由落體式的下降,然後迅速撐起來,完成動作。注意:(在點腳時,動力腿保持彎曲,不能踩直)
牛仔的重點在於彈跳,略加了些左右的擺動,對於減少腿部脂肪,牛仔的基本練習簡單而又有效。練習四個方向的彈跳,前後、左右,以及更換雙腳,以此作為基本功的簡單練習。熟練後注意節奏要盡可能快一些,但是同時又要保持膝蓋的高位,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增快速度。
練習第一個節奏時,左腿彎曲,先向左抬腳,注意這里的步伐不同於倫巴和恰恰的「移動時腳尖不離地」的方式,而是腳掌放平抬起,落地時由腳尖先落地,利用足弓的彈性,結合膝蓋的彈性,邁步踩下,踩下時膝蓋放鬆,腿自然伸直,注意腳跟會落下些,但並不完全落地。
到第二個節奏時然後右腳跟隨過來,落地同時彈起左腳,左腿膝蓋彎曲,跳躍起來,膝蓋盡量抬高,此時右腿膝蓋經歷彎曲到伸直的狀態,左腿迅速伸直,左腳落下,在右腳腳跟落下時左腳腳尖落地。之後雙腿伸直站立。
(8)公牛牛仔怎麼訓練擴展閱讀:
國外很多選手則更注意彈跳的高度和速度感,這就需要舞者表現出很強的身體控制能力,在速度和幅度上,這樣牛仔會看起來更歡快而迅速。
這種方式的重心高不少在肚臍向上兩寸處,大概到胃的位置。這時會給人感覺像在重心處垂了根橡皮筋,下面拴著塊石頭,隨著重心的上下顫動,而使得這塊橡皮筋在不斷地縮短拉長,再縮短再拉長。
I. 牛仔舞腳部訓練方法有哪些
關於牛仔舞腳部訓練方法有哪些?
大家在學習牛仔舞時,需要掌握關於牛仔舞的很多技巧,本文就給學習牛仔舞的同學分享了關於牛仔舞腳部訓練方法。
牛仔舞的腳部技巧,首先腳部要有”彈簧”的感覺,藉由腿腳的動作技巧,產生彈簧的感覺,創造出牛仔舞的輕盈感輿扎實感,原地搖擺步時,一腳在後,一腳在前,在前的.腳請勿特意提高腳的後跟,盡量將重點放在腳掌的內緣,而在重心由前轉移至後峙,前腳腳跟可有限度的離地但不可過高,在追並步時,重心置於雙腳腳掌,而腳跟不可過度提高,追並步結束腳是以全足平放於地,動作運作時須有彈簧的感覺。接著示範原地搖擺輿追並步,清注意腳跟不可過度提高,追並步的開始輿結束時重心置於全足。 ;
J. 拉丁舞牛仔舞基本功的要點
拉丁舞牛仔舞基本功的要點
要點一:牛仔舞的彈性不在於往上跳,而在於產生“自有落體”般的下降產生的彈性。牛仔舞的彈性不是向上彈,而是向下。
要點二:牛仔舞的重拍在雙數,跟桑巴一樣。
要點三:彈性基本步的重拍表現在下降後的撐起,而不是下降的過程。
要點四:在點腳的時候,點的那隻腳是動力腳,他不支撐重心,所以不要讓他去借力,我們要讓支撐腳直立,再產生自由落體式的下降,然後迅速撐起來,完成動作。
要點五:在點腳時,動力腿保持彎曲,不能踩直。
如何跳出有胯部擺動的牛仔舞
跳牛仔舞的時候要注意胯部的擺動。
如何跳出有胯部擺動的牛仔舞?這要從我們的舞蹈是不是具有跟地板的壓力來檢視。
牛仔舞要有很好的彈力但是大家往往會只注重彈力而把最基礎要領“的跟地板的關系”這一點給忽略了!大家應該知道牛仔舞的重拍是第二和第四拍,並且是向上彈的拍子,卻不是通常舞蹈的第一拍,但是想要有好彈力的第二和第四拍,第一拍的壓力卻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做牛仔舞的搖步的這兩個舞步時。
學習拉丁舞注意事項:
1 用耳練舞:聆聽旋律,感受音樂
你天生對音樂和節奏不敏感,常常聽不出舞曲的拍子?或者雖能分清節奏,但一到跳舞的時候就暈頭轉向?
那就趁閑暇的時候多用耳朵練舞吧,解決節奏感差的唯一辦法就是多聽,把舞曲隨身帶著,走到哪裡,心裡默數拍子,只需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原來感覺混亂的節奏慢慢變得清晰可辨,跳舞的時候就不會再錯節奏了。
分清節奏,找准拍子只是基礎的一步,你還需要去感受音樂,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詮釋音樂,只有多聽才能有自己的理解,。聽得同時加上回憶和想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用腦練舞:回憶並想像
舞蹈課下沒有時間練舞?常會把上次課的內容忘得乾乾凈凈,別人都“知新”的時候,你不得不“溫故”?
為什麼不試試用腦子練舞呢? 等人的時候,休息的時候,車上……隨時隨地,你都可以充分利用間隙,把課上學過的動作在腦子里過一遍。多在腦子里放這樣的電影,就會將這些動作熟記於心,即使你並不曾實際練過,也能保證你在下一課跟上進度,不會因為忘記動作而忙手忙腳亂。
此外,你還可以用腦子琢磨這些舞蹈動作的感覺。回憶老師上課時講到的動作要領和他們展現出來的'線條,姿態等。想像自己依照正確的技術要領做出這些舞蹈動作是怎樣的情景;想像自己出腳干凈利落,手勢優美動人,身體線條拉得很長,動作做得滿且到位,和舞伴之間完美呼應,甚至想像自己臉上的表情應該在什麼時候曠野,什麼時候嫵媚,什麼時候深情款款,什麼時候哀怨戚戚,或者在腦子里思考一下,做哪個動作時可以向觀眾拋拋媚眼,到哪一小節時可以向裁判鬆鬆秋波……真正的大師,情感的表達是完全融入音樂的,他們可以跟著音樂的感覺隨興發揮。但多數舞者還遠未到達這樣的境界,所有隻有多想多做,才能達到興之所至,自由發揮。
一個人的舞蹈,也會像那個人所期待的一樣。你在腦子里把這些動作想像得越美,把這些感覺琢磨得越透,你的潛意識就會幫助你做動作時更加接近你的想像。
3 用眼練舞:看一看,再看 一看
自己不跳的時候,看看別人跳舞也是一種訓練,這一個“看”字,也大有學問。 看高水平的老師或選手練舞,更多注意細 節。注意看同一組動作,他們是怎麼練得,他們的每一個練習,側重點都有什麼不同,比如第一遍是注重動作的完美度和准備性,第二遍時追求動作的力度和速度,第三遍是強調動作的延伸、身體的線條以及藝術表現力….仔細觀察之後,再結合自己的情況,想想自己應該怎麼改善和提高。
在現場觀看比賽時,要更加關注選手的表現力,如表情,音樂感覺,節奏的把握和變化以及舞伴間表達感情的某些細微之處。
注意看和自己水平相當的人的舞蹈,要重點關注他們的問題在哪裡,想想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毛病,人們大多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只有以別人為參照物時才會對自己的毛病有相對直觀的認識。
看教學碟時,你最好站起來,跟著動一動,體會動作的技術細節,看錶演或比賽的視頻時,每一遍都要有不同的關注點,如第一遍重點注意其中一人的整體表現(若你是女士,可以先注意女士,反之亦然)。第二遍從總體上關注兩個人的技術和表現力。第三遍再回過頭來仔細研究其中一人的技術細節。
看自己的比賽或練習視頻更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方式。一般人都會覺得看自己的錄像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人們總是以為自己跳得很美,看了錄像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舞蹈詩如此慘不忍睹,所以備受打擊,但越是這樣越需要多看。雖然很多時候別人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但只有看到自己的視頻才能徹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及其根源,並想出解決的辦法。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研究自己的舞蹈視頻並有針對性地去糾正和改善,比悶頭訓練的效果要好得多。
4 用手練舞:動動筆頭寫心得
腳懶、腿懶的時候,別讓你的手也懶了,最好是動動筆,寫寫上課筆記,學舞心得,練舞感受。
整理思路的同時,其實你的腦子已經在練舞了。很多你平時聽了就忘或者並沒有消化的要領和知識,往往就在你思考核證里的過程中,得以回憶再現或豁然開朗。把這些要點都清楚而有條理地記下來,說明你對課程真正理解,領悟了。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對記憶的強化。
5 用嘴練舞:交流也能取得真經
你練舞的時候總是滿頭苦練,一聲不吭?你覺得閑聊會浪費你的時間,影響練舞? 其實,時常和別人聊天也是一種練舞的方式。大家跟不同的老師上課,聚到一起聊聊相關的話題,就可博採眾長,了解其他老師的理念和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即便跟同一個老師上課,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關注點,很可能別人說到的東西正好是你以前沒注意到的,而你的話語又恰好能給別人以指導。當你感覺迷茫困惑的時候,不妨多和別人溝通,問問別人對你舞蹈的看法,對你優勢和劣勢的認識。有時候,很可能簡單的幾個字就擊中你的要害,給你啟發,令你茅塞頓開。
當你拿到很好的教學碟和其他舞蹈資料的時候,不要藏著獨自享用,最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這樣,別人有了好東西,也會和你共享。可以和朋友聚在一起看比賽、看錶演、看視頻,和大家討論相關的話題,困擾你以久的難題說不定就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