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孝帽子燒了有什麼講究

孝帽子燒了有什麼講究

發布時間: 2022-06-17 12:26:16

Ⅰ 新過世老人家裡有孝帽在七七時忘記燒掉了怎麼辦,不小心留在家裡了應該怎麼處理

新過世的老人家裡孝帽七七忘燒掉了,在燒紙的時候直接燒掉,百天也可以燒,現在也沒有過去那麼多講究了,什麼時候拿去燒都是可以。

Ⅱ 在大連白事如何操辦,有哪些講究

大連地區漢族老年人或中年人逝世時,都要在街門旁邊掛串燒紙,稱為「歲頭紙」。為什麼叫歲頭紙呢?因為它是根據死者的年齡做的,所以叫歲頭紙。
它的做法是一歲一張紙,按序夾在一條繩子上,再按男左女右的規矩掛在街門旁邊。
親鄰看見了歲頭紙,就知他家有人去世了,還知道死者是男是女和多大歲數。於是就拿燒紙等祭品到死者家裡去弔唁慰問。
子女給逝世老人掛歲頭紙,除表示衷心哀悼外,還能對親鄰起個訃告作用。
歲頭紙在老人咽氣後就掛出去,出殯時摘下來放在哭喪盆里燒掉。
掛歲頭紙這個習俗,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不詳,直至今日,有的人家辦喪事時還在掛它。
老人咽氣後,穿好壽衣,在正間屋裡架起板床,鋪好穀草和褥子,將屍體頭南腳北的放在床上,手裡放根約二寸長的白面棒,稱為「打狗棒」(給死者到陰間過巴狗山村,好用它打狗時用),然後用紅布單將屍體蓋好。古禮規定父死停屍堂屋裡,稱為「壽終正寢」,女死停屍卧室里,稱為「壽終內寢」。民國以後,父母死後都在堂屋裡停屍,不再分停了。屍體床下放個裝滿五穀雜糧的小草囤,在囤里點個油燈碗,稱為「照屍燈」。
屍體頭前放張矮桌,擺上香碗和蠟台等供器和供品,桌前還放個泥瓦盆,長子要在盆里給死者燒三個包袱(包袱紙上要寫出死者的出生和去世的年月日),這個行動稱為「燒倒頭包袱」。接著就拿起擀麵杖敲打正屋的門框說:「一打天門開,二打地門開,三打廟門開」。射門的用意是讓死者的靈魂好到那裡去。接著幫忙人(幫著處理喪事的人,一般由村中有身份的人擔當),提著燈籠,拿著香紙和鎖頭,攙扶長子到村頭山神廟(有時土地廟前)去,讓他站在廟門口把鎖頭打開,讓死者的靈魂進廟,等待上西天極樂世界去。
開鎖回來,幫忙人立即組織長子帶領家人到山神廟去,給死者報「倒頭廟」。
回來後,全家人按照長幼輩份穿戴孝服和孝帽(都用白布做),兒子、孫子、女婿、外甥、親侄子都穿肥大的孝衫,戴口袋式的孝帽子,還用紅布包綹青麻縫在帽頂上,帽外還要扎條白帶子,腰間捆條麻繩子,鞋幫鞔上白布,趿拉鞋走路;兒媳、姑娘、孫女、外甥、親侄媳、侄女頭上都扎白布帶(稱為孝扎頭),外罩尖式孝帽,帽夾上也縫綹青麻,腰間捆麻繩,鞔白鞋趿拉走。這樣做是表示給老人披麻戴孝的意思。未結婚的兒媳婦和未結婚的女婿來服孝時,都要內穿紅孝衫外罩白孝衫,鞋幫要鞔紅白二色布,區別於結婚者。
本族男女來服孝時,孝帽孝服都自帶,幫忙人不管男女,死者家裡都得給孝戴,給孝帽、孝帶或孝布都行。
死者咽氣後,就請人到遠處親鄰家裡去報喪。親鄰知信後都來吊喪,有的送香紙,有的給現金,以表哀悼之意。
老人死後,一般在家停屍三天,然後才能出殯入土。例如死者在二十三點以後逝世,也按停屍一天計算。
停屍期間,早晚三餐,都要到村頭山神廟去,給死者的靈魂送飯吃,這個行動稱為「報廟」。報廟的行進隊伍排列是:幫忙人提著燈籠,拐著漿水桶在前面帶路,吹鼓手在後邊吹大喇叭奏哀樂,接著是長子在幫忙人的攙扶下扛著引魂幡,拖著哭喪棒(高糧桔桿纏上白紙穗頭),次子、侄子、孫子等男性親屬跟在後邊。長子媳在女扶孝人的摻扶下,懷抱漿水罐,拖著哭喪棒帶領著次子媳、姑娘、侄媳婦、孫女、外甥女等女性親屬,來到村頭山神廟前跪下。長子媳用線香挑塊小紙片伸到廟門里去,一邊搖動一邊說:「爹(媽)你扯住紙錢……」紙片能貼在廟門的磚牆上,就認為死者的靈魂還在廟里(這是迷信),把漿水罐里的飯拔到廟里去。幫忙人帶來的漿水都潑到廟的周圍去,給那些無家無後的野鬼吃。燒完香紙,孝子孝婦們叩頭起來,就在哀樂聲中一直哭到家裡。
辦喪事時,都要在院里搭個靈棚,棚分前後兩室,前室行祭,後室停靈。死者使用的棺材規格不同,底厚一寸,幫厚二寸,蓋厚三寸的稱為么二三棺材。經濟條件好的都用二三四或四五六寸厚的棺材。
死後的第二天,將棺材抬進靈棚里,棺里鋪好穀草和褥子後,就將屍體從堂屋裡抬出來放進去,孝子孝婦在哀樂聲中為死者整容裝棺,木匠師傅釘好棺材蓋,孝子孝婦就開始哭靈,這個行動稱為「入殮」。
第二天的午後,舉行接旌儀式。旌是用紅緞子布做的,寬一幅布,長約六尺多,用金粉或白粉在布的上部畫個起脊樓蓋,兩側分別畫韓鍾離(拿芭蕉扇)、呂洞賓(背寶劍)、張國老(拿竽鼓)、鐵拐李(背葫蘆)、曹國舅(吹笛子)、欒采和(拿陰陽板)、韓湘子(拿花籃)、何仙姑(拿荷花)八個神仙,稱為「陰八仙」。只畫扇子等工具不畫神像的稱為「暗八仙」。旌的中間部分,只寫死者的姓名和年齡,再無其它文字。死者不管男女的旌都由姑娘拿錢買,兒子負責全部喪葬費。
接旌的行進隊伍是這們排列的:前頭有兩人鳴鑼開道,接著是四個扛紅彩旗的,旗後是拿幡的。幡的種類很多,有條幡、扇子幡、葫蘆幡等,一般家都扎四對,扎六對的也有但是為數不多。幡的後邊是吹喇叭的音樂隊,抬供桌和抬旌樓子的。旌樓子是在高桌的寬面上綁兩根細木桿,頂部用高糧秸扎個樓蓋,蒙上包袱皮,兩桿的中間用白布編成花格,樓的兩側用白布或白紙扎花做飄帶。孝子孝婦和親友等走在旌樓的後邊,在管弦樂聲中來到街頭廣場。這時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出來觀禮。
隊伍停住後,孝子和孝婦齊跪旌樓前,長子頭頂銘旌來到旌樓前,幫忙人將旌掛在旌樓上,讓村人都知道死者已經去世,亨壽多少年。孝子孝婦和親友都向銘旌叩頭,奏樂放鞭炮。回家後,將旌掛在靈棚里的隔壁上,孝子孝婦分別在靈的左右兩側。女婿親友齊集旌前向死者上香叩頭。女婿要行三拜九叩禮,具體做法是在旌桌的前邊,再放張高桌,行禮者先在第一張桌前作個揖叩三頭,起來到旌桌前作個揖叩三個頭,然後轉身回到第一桌前再作揖叩三頭。不會行三拜九叩禮的,在旌前作揖叩頭就行了。客人叩頭時,孝子孝婦要陪同客人向死者叩頭表示謝意。
接旌這天的上午,靈棚、房門、街門都要貼上白紙對聯。由於年齡等原因,對聯的詞句也不同,如高壽老人去世時,橫批可寫「吊者大悅」、「老成凋謝」等,對聯一般都寫「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惟望白雲飛」等。有的親友在接旌這天要給死者送帳子或額子,就是用金紙或銀紙做字,寫的是「駕鶴西遊」、「勞績常存」等歌頌詞,縫在約六七尺長的綢緞布上掛在靈棚里,向死者表示哀悼。
接旌儀式結束後,姑娘和女婿要給吹鼓手、抬旌樓、打旌、拿幡的人賞錢,錢數多少當眾宣布,受賞者要喊出謝字。
接旌這天晚間,死者家裡要設宴招待親友和幫忙的等全體人員。
飯後,在靈前放口鐵鍋,孝子孝婦等,都要給死者在鍋里燒夜紙,還要搞夜祭,請廚師給死者上祭菜給賞錢。同時還要請人讀祭文,歌頌死者一生的功績和美德。沒條件的人家,也要由姑娘或媳婦在哭訴中,把死者養兒育女等優良美德說出來給兒孫和親友們聽。
燒完夜紙就給死者送「盤纏」(路費),參加接旌時的全體人員,在哀樂聲中抬著紙人和紙車馬來到山神廟,將車馬面向西方向擺好,周圍撒滿燒紙,在車的旁邊放張矮桌,將燒夜紙時剩在鍋里的紙灰撒在桌面上。長子媳拿香挑塊紙片,從廟里把死者的靈魂引出來,附在死者的紅紙牌位上,由長子頂著送到車里去,看桌面的紙灰上有腳印時,就認為死者的靈魂已經上車了。這時還要當眾宣讀,復州城隍爺發給死者往西去的「路引」(就是通行證)。封建社會出版的老《黃歷》上,每年都有登載「路引」的寫法,讓老百姓照辦。讀完「路引」就燒車馬,孝子孝婦們向西南方向,一邊叩頭一邊喊「爹(媽)要走好,一路平安到西天等話。燒完車馬停止奏樂,全體人員離廟回家,不準回頭說話。
一般人家能給父親送「盤纏」,都扎一個侍者一個車夫,兩匹白馬一輛轎車。母親去世時,除上述幾件外,姑娘還要給媽媽扎條老黃牛,到陰間去好幫媽媽喝生前積贊下來的臟水。
第三天早晨,幫忙人搭好棺材架子,就攙扶長子一人在哀樂聲中到山神廟去「辭廟」(就是給死者幾天來的住廟錢)。
辭廟的同時,幫忙人要打掃死者生前住的炕,將他用過的枕頭等遺物拿到村頭燒掉。
從廟回來就起靈,把棺材抬到架子上捆綁好,長子還要摸下四個棺材角,稱為「穩靈」。然後與全體男性服孝人跪在靈前,婦女站在靈後,幫忙人將燒過倒頭包袱的泥瓦盆,放在長子頭上擱一下就摔在地上。若是沒摔碎,死者家人就把它當成「聚寶盆」收藏起來。抬靈人看見摔喪盆這個信號,就在鞭炮和哀樂聲中起靈。送殯隊伍與接旌時相同,只多一口棺材。
出殯時,女婿拐大筐,內裝照死燈的草囤,長子媳上廟時拿的漿水罐,還有棗樹枝、苞米面發糕等陪喪品,走在隊伍的前邊,邊走邊撒紙錢稱為買路錢,給死者買道走。
棺材抬到墓地,首先由風水先生放羅盤,測好照山的方向和墓穴的位置,接著陰陽先生(亦稱除黑先生,這個行當都是廟里的伏居道士乾的)掐破公雞冠子,用雞血在钁頭板上畫符,口念咒語。在風水先生測定的墓穴處創出三個坑,抬靈人就在道士破土的地方把坑子挖好,長子在坑裡壘起兩道小土崗,放上棗樹枝和發糕等,是希望保佑子孫早發家的意思。
棺材入土後,把旌鋪在棺蓋上,把女婿拐來的陪葬品都放在棺材的頭部,最後用葦席把棺材蓋好,抬靈人就在哀樂和鞭炮聲中把棺材埋好,壘起墳墓和墳頭。新採的墓地,還要壘個山神廟,讓山神保衛死者。
帶來的引魂幡、條幡,旌樓架子和哭喪棒以及死者降生時在門上掛的布郎當等都在墓前燒掉,孝子和親屬以及來賓,在墓前上香燒紙叩頭後,哀樂停止,殯葬儀式結束。
婦女送殯只到村頭,將哭喪棒扔在燒死者遺物的火堆上燒掉就回家。這時有位幫忙的老婦人,拿張飯桌放在街門口,桌上放盆清水,水裡放些銅錢,還有一碗干飯、木梳、竹蓖子、斧頭和菜刀。送殯的孝子和孝婦進家時,都要洗手梳頭,拿起斧頭和菜刀在盆沿上各盪幾下,從水盆里撈銅錢,含口乾飯進屋吐在死者生前住過的炕席底下(三日後送到墓地去),銅錢也扔在那裡。
陽陰先生進屋後,口念咒語,還用桃樹枝把公雞打得直蹦亂叫,同時還向屋裡各處撒黑豆和鏵鐵,有的還在牆壁上貼符,驅除惡鬼保佑平安,這個行動稱為「靜宅」。
出殯這天的午後,還要設宴招待親友,孝子們在管樂中挨桌給親友叩頭謝孝。
飯後,鼓樂班送走客人就和風水先生以及陰陽先生領取工資和賞錢就走了。抬棺材的分請、雇兩種,請的不給報酬,雇的得給工錢。
出殯的第三天,兒子、侄子、孫子、姑娘、媳婦、孫女以及親屬等,要到墓地去給死者「圓墳」,用高糧秸折個方架,中間拴個帶銅錢的紅布朗當,插在墓的上邊,表示給死者上樑蓋房的意思,然後修整墳墓燒紙叩頭,圓墳儀式就結束了。
出殯後,有的人家向老人表孝心,寫個死者的牌位供在桌上,每日三餐都上香供飯,如生前一樣的侍候,直到燒百日時,才將牌位燒掉結束祭拜。
死者入土後,每隔七天,孝子孝婦和親屬都到墓前去燒香紙擺供品,稱為「燒七」。一般都燒七次為止。此外還要燒個「百日」和三個「周年」,每次親友們都來參加儀式,送香紙和饅頭等祭品。送饅頭有規矩,兩位老人都去世的,送十個饅頭,稱為「半份供」。本族人送來的饅頭祭祀完了都帶走,親友送來的最少給他帶走一個,稱為「壓包袱」。
燒百日和周年,死者家裡都要設宴招待客人。
死者去世的當年,他的名字就填到宗譜上去,過年時享受子孫們的祭祀和參拜。古禮規定子女要為父母服孝三年,服孝期間,過年時家裡不能懸燈結綵貼紅對聯(可貼紫色對聯),表示對死者的哀悼之意。
燒完三周年,服孝期滿,子女脫孝,恢復以往的正常生活。

Ⅲ 出殯後孝帽子怎麼處理

下葬時,孝子孝女的麻套都扔到墓穴里,當然包括孝帽一起埋掉。但是黑紗要等到五七以後才摘,隨紙貨一起燒掉。
喪葬孝服孝帽的規定:
一、兒子兒媳(干兒媳)閨女孝衫八尺,白褲一條,男孝帽一尺半道布五尺,媳婦含干兒媳 ,頭孝五尺(布一破二)閨女同。
二、親叔伯,親侄,侄女,孝衫七尺半,道布四尺半,孝帽一尺四寸,女的頭孝四尺半,一破三。
三、親叔伯,男孝衣七尺,道布四尺,孝帽一尺。
二、頭孝一破三,女的三尺八寸。
四 親孫、親孫女,孝衣帽同親侄一樣。
五 不出五服的男 孝帽一尺三,女頭孝三尺半一破三。
六 曾孫帶黃帽,玄孫紅帽
七 親戚,女婿,妻侄,外甥都有孝帽,女頭孝三尺半,一破三, 九寸寬,娘家人的孝不分輩,男女都有頭孝。
1、兒子的道布五尺,凡父母有一方健在的,應一邊長一邊短。父母雙亡的道布兩邊一樣長。有父左短右長,有母左長右短。
2、親戚的頭孝,均由長媳發給,發一人磕頭一個,客多者就跪到地上發了。但男孝由長子發,也是發給誰給誰磕頭。
3、另給大兒媳撕五尺長布,一破二,束腰,背饜食罐用,布歸大兒媳。
4、出殯當天媳婦娘家在禮桌上放禮布一塊(100尺)兩口分開各半,披到身上50尺,事後可做為兩條被子里用

Ⅳ 青海喪事發的孝帽要燒嗎

青海喪事發的孝帽要燒
你好!在家人去世後,孝順的衣服和帽子不應該留在家裡。畢竟,這些都是不吉利的事。最好是一起燒掉。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不喜歡。謝謝你。

Ⅳ 把孝帽燒了有什麼不好的

如果是長輩過世了,你帶那個孝帽的,其實燒掉了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呀,他們都已經下葬了,可以把所有的笑一笑model燒掉,也沒什麼不可以

Ⅵ 孫女孝帽三天圓墳燒掉可以嗎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如果你們那裡興孫女孝帽三天圓墳燒掉,就按照你們那裡的風俗習慣燒掉就可以了。

Ⅶ 老人過世晚輩戴孝有哪些講究

據傳統,服喪孝服有輩份之分,不應弄錯:
白布——死者同輩、外親
麻布——子女兒媳;
萱布——孫侄甥
淺布——曾孫輩
黃布——玄孫輩
紅布——直系玄孫(因玄孫為五代子孫,用紅色隱含笑喪之義)
成年人頭配喪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狀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孝球為男配左腕孝球,女結於發上;而且男子更分白、藍、青、黃四色,待除靈後依次換色,古時稱為「換孝」。及至現今,一切已從簡。主要看各地風俗不同,一般分為三天,七天,百天.

孝服尺寸規則每個地方風俗不大相同:
兒子兒媳的孝是一樣的,閨女的孝是一樣的,其餘的親人是一樣的
兒子兒媳的孝:頭戴孝冒,頭系著6尺白布包頭,包頭從後邊向前繞,把扣子系在腦門上,兩邊自然下垂;身上披14尺白布,用繩子繫上。腿上系白布條。
閨女的孝:不戴孝冒,白布包頭也是六尺,直接系在頭上活扣系在右邊,身上披14尺白布,用繩子繫上。腿上系白布條。
其餘親人的孝:男的頭戴孝冒,白布包頭六尺活扣系在左邊,身上一樣,腿上不系白布;女的不戴孝冒,直接系白布包頭,和閨女一樣,但是褲腿不系白布。

Ⅷ 在農村參加完喪事酒席後,孝衣孝布的處理都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參加完酒席後的孝衣孝布得在離開之前取下來,但不能直接扔掉,拿回家之後就沒什麼用了,可以用來擦桌子擦鞋。

還有種說法是,如果參加得是和自己一點血緣關系都沒有或者是姻緣連帶關系的葬禮,那這樣的話孝布是不能留的。有的孝房家屬沒有給備好,參加喪宴的人們在散席之後,可以在門口就扔了。還有和逝者是舅甥這種關系的,孝布必須要留到過了百天才可以進行處理,也就是大家說的不是同一個姓的帶孝情況。和死者是叔侄關系的,孝布更是到三周年之後才可以處理,也就是說的一樣的姓的帶孝的情況。在三周年的時候,直接將孝布與紙錢一塊焚化即可。

Ⅸ 戴在頭上的孝帕燒個洞有什麼講究

那燒一個洞,一般來講其實沒有什麼大的講究,只是說不小心而已,所以說不要有那麼多迷信思想,沒事的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99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5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83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51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72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72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300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4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5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