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帽子是什麼色系
① 戶外登山帽子什麼顏色好
如果要是戶外光照強烈,最好選用淺顏色的。
其實帽子的顏色如果個人喜好說得過去不用太在意,但帽子的材質最好選用全氨綸的,這樣有助於登山運動時汗液的蒸發。
② 夏季適合戴什麼顏色的帽子
夏天戴白色的帽子易防暑。
夏天的帽子主要是遮陽的,所以一定要沿大點,最緊要選防紫外線(UV)的。
夏天戴深色的帽子會吸熱,不過如果要酷一點也只好選擇深色的,可以戴個有些特別花紋圖案的,那樣會更好看。像深棕色,卡布奇諾色的都不錯,純黑的就沒有氣質了,這樣感覺優雅點,清涼點。看起來輕氣涼爽感覺的象天藍色或卡其色都可以很好配衣服。帶牛仔帽也很好看,適合那種看上去斯文帶點酷酷的。
③ 太陽帽米色和卡其色哪個好看
卡其色帽子更加好看。
卡其色和米色的區別在於,卡其色是一種介於淺黃褐色和中淺黃褐色之間的顏色,米色是介乎於駝色和白色之間的一種色彩。卡其色是一個基本色,是介於淺黃褐色和中淺黃褐色之間的顏色,與亞洲人的膚色是同一色系,卡其色可以襯得皮膚白一些,是帽子的最佳之選。米色算是淺色系,比較偏暖白,所以與白色差不多。米色和白色是最佳拍檔,米色看上去很乾凈,卻會襯的皮膚發暗。
④ 帽子的顏色搭配表大全
選擇帽子的時候,帽子的顏色千萬不要和衣服或者包包充色。帽子與衣服同色系,可給人修長印象,所以盡量選擇帽子與衣服是同色系,帽子的色彩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今年流行的黃綠色調,可選灰粉等色,也不適合強烈對比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顏色搭配 原理如下:
A、原色:紅、黃、藍
復色:紅+黃=橙 紅+藍=紫 黃+藍=綠
間色:黃+橙=橙黃 橙+綠=棕
B、彩色系
(1)色相:指色彩的冷、暖屬相
(2)純度:指色彩的純凈程度
(3)明度:指色彩的明亮度
C、服裝、服飾的顏色分類:
(1)暖色:紅、橙、黃、粉紅
(2)冷色:青、藍、紫、綠、灰
(2)中間色:黑、白、咖啡
D、顏色搭配原則:
(1)冷色+冷色 (2)暖色+暖色 (3)冷色+中間色
(4)暖色+中間色 (5)中間色+中間色 (6)純色+純色
(7)凈色(純色)+雜色 (8)純色+圖案
E、顏色的搭配禁忌:
(1)冷色+暖色 (2)亮色+亮色 (3)暗色+暗色
(4)雜色+雜色 (5)圖案+圖案
你只要按照這個要求做就可以啦!
⑤ 戶外運動的基本裝備
一、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以保護腳踝); 2.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
對比的色彩組合是流行的關鍵,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顯得身材矮。帽子與衣服同色系,可給人修長印象。帽子的色彩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黃綠色調,可選灰粉等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膚色紅潤的人,選擇太陽帽的色彩范圍較廣,能夠與很多色彩協調。灰白膚色的人,適合用純度不高的中間色,如玉白、石綠、淺藍、褐色、淡紫色等,不要選擇過於華麗的顏色。
白色皮膚的人,帽子適用的色彩也比較多,但由於白皮膚容易給人柔弱感,所以選帽子時,應避免選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顏色。皮膚黝黑的人在選用鮮艷色彩的帽子的時候,要注意服飾的整體效果。
黃皮膚的人不宜戴黃、綠色的帽子,但若把深茶色、紫蓮、蟹青、米灰等到色的帽子與服裝適當配合起來,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多數人印象中,純棉是一種舒適的材料,然而在戶外帽子中卻是很少使用的。
純棉有著良好的吸濕能力,濕水後棉往往又不易乾爽,加之吸熱大的性能,讓戴者在炎炎夏日下加倍燠熱和濕轆轆的,戶外就成了一種痛苦。選用不當,往往令效果適得其反。
人的臉型有蛋型、胖型、方型和國字型之分。胖臉型的人如果戴圓頂帽就會顯臉部大,帽子小,若選用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蛋型臉的人戴鴨舌帽就顯得臉部更加上大下小,更見消瘦。選用圓頂帽就比較適宜。
圓形臉:臉看起來不那麼豐滿,可以適合較長帽冠加上不對稱帽檐,這樣可以增加臉的長度,顯得立體。
三角形臉:由於下巴比較尖,所以高帽冠或短而不對稱的帽沿,就非常適合,讓人忽略尖尖的下巴。
方臉型和國字臉型的人選擇太陽帽相對比較容易。方形臉:顯眼的帽冠和不規則的邊,能使方形臉顯得柔和。長形臉:由於臉形的弧度比較狹窄,所以適度的帽冠顯得尤為重要,切忌帽沿太窄。
四、手套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五、眼鏡
對於海灘、滑雪、爬山等太陽光較強烈的野外運動來說,太陽鏡應該具有抗紫外線的功能。
很多運動有專門的太陽鏡。對喜愛高爾夫球和網球的人來說,25%的光線透射率是為草坪的低度反光特別設計的。琥珀鏡片可以增加對比度並吸收藍光,有助於運動中視覺的舒適性。
做日光浴或者滑雪,可以選擇紅色鏡片。在戶外游泳的人最好戴上經過防紫外線處理的游泳鏡。而專業滑雪鏡的鏡面由鍍有防霧、防紫外線塗層的有色材料製成,扭曲時只發生變形而不斷裂,避免對人的臉部造成傷害。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 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得靠它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樹,都可以用); 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計時和鬧鍾等功能); 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針線包(萬一有衣物損壞了,縫縫補補總是需要的); 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護膝,很重要,尤其負重時,有它對膝關節的保護才不會留下勞損的舊患; 20.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1.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⑥ 什麼顏色的帽子最防曬
淺色帽子防曬效果好。黑色等深色衣帽吸收太陽光比較高,防曬效果最差。而淺色衣帽的陽光反射率高達85%左右,吸收太陽光輻射較少,防曬效果更好一些。
因此,買給孩子的遮陽帽要首選淺色系,男孩子可以選擇天藍色、淺綠色;女孩子可以選擇粉紅色、鵝黃色等。
什麼顏色防曬作用不好
防曬作用最差的是淺黃色的棉織品,其防曬系數僅為7,浸濕後防曬效果下降到。
此外,米色棉織品的防曬系數為9,白色棉織品的防曬系數雖然可達33—57,但用這種材料製成的服裝,仍然有可能使敏感性皮膚的人被曬傷。
遮陽帽什麼材質好
一般太陽帽的材質有尼龍、棉質、棉麻混紡和網狀紗帽、草帽。帽子防曬效果的關鍵在於材質密度的大小,肉眼就可分辨。
相比來看,網狀紗帽和草帽的材質密度最大,雖然戴著涼快,但遮蔽效果最差,防曬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棉質帽子的防曬系數高達1000以上,但材質較厚,夏天戴特別容易出汗。尼龍帽材質輕薄,很適合夏天用,抗紫外線的效果也不錯。除了材質以外,選擇太陽帽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如果使用頻繁,比如在室外工作的人,或外出旅遊,應該選擇寬邊的帽子;脖子短的人以半邊和窄邊的太陽帽最佳;留長發的女性,選戴四周為寬邊的太陽帽,可以收到護發的效果。綜上,尼龍的遮陽帽防曬會比較好。
⑦ 戶外帽子什麼牌子好
選購帽子技巧一、選擇合適的顏色
1、對比的色彩組合是流行的關鍵,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顯得身材矮。帽子與衣服同色系,可給人修長印象。帽子的色彩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今年流行的黃綠色調,可選灰粉等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2、黃皮膚的人不宜戴黃、綠色的帽子,但若把深茶色、紫蓮、蟹青、米灰等顏色的帽子與服裝適當配合起來,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3、膚色紅潤的人,選擇太陽帽的色彩范圍較廣,能夠與很多色彩協調。灰白膚色的人,適合用純度不高的中間色,如玉白、石綠、淺藍、褐色、淡紫色等,不要選擇華麗的顏色。
4、白色皮膚的人,帽子適用的色彩也比較多,但由於白皮膚容易給人柔弱感,所以選帽子時,應避免選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顏色。皮膚黝黑的人在選用鮮艷色彩的帽子的時候,要注意服飾的整體效果。
選購帽子技巧二、帽子與臉型的搭配
1、瓜子臉與帽子的關系:瓜子臉適合戴任何類型的帽子,帽子的帽型深度適中,選購的帽子露出臉型的三分之一為最佳。
2、圓形臉與帽子的關系:選購的帽子最好是方形、尖形以及多邊形,最適合戴的帽子種類為貝雷帽、工兵帽、騎士帽以及鴨舌帽。
3、方形臉與帽子的關系:選購的帽子造型的比例要高一些,最好是露出臉型的四分之三,最適合帶的帽子為八角帽、卷邊帽、牛仔帽以及禮帽。
4、長形臉與帽子的關系:長形臉選購的帽子不宜過高,不然會顯得臉型更長,臉型以露出三分之二為宜,最適合戴的帽子類型為漁夫帽、大檐帽。
⑧ 戶外運動裝備有哪些,具體有哪些產品了解下
答案來源:酷頭戶外
穿著用品一、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以保護腳踝);
2.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對比的色彩組合是流行的關鍵,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顯得身材矮。帽子與衣服同色系,可給人修長印象。帽子的色彩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
適合黃綠色調,可選灰粉等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膚色紅潤的人,選擇太陽帽的色彩范圍較廣,能夠與很多色彩協調。灰白膚色的人,適合用純度
不高的中間色,如玉白、石綠、淺藍、褐色、淡紫色等,不要選擇過於華麗的顏色。白色皮膚的人,帽子適用的色彩也比較多,但由於白皮膚容易給人柔弱感,所以
選帽子時,應避免選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顏色。皮膚黝黑的人在選用鮮艷色彩的帽子的時候,要注意服飾的整體效果。黃皮膚的人不宜戴黃、綠色的帽子,但若把深
茶色、紫蓮、蟹青、米灰等到色的帽子與服裝適當配合起來,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多數人印象中,純棉是一種舒適的材料,然而在戶外帽子中卻是很少使用的。
純棉有著良好的吸濕能力,濕水後棉往往又不易乾爽,加之吸熱大的性能,讓戴者在炎炎夏日下加倍燠熱和濕轆轆的,戶外就成了一種痛苦。選用不當,往往令效果
適得其反。人的臉型有蛋型、胖型、方型和國字型之分。胖臉型的人如果戴圓頂帽就會顯臉部大,帽子小,若選用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蛋型臉的人戴鴨舌帽就
顯得臉部更加上大下小,更見消瘦。選用圓頂帽就比較適宜。圓形臉:臉看起來不那麼豐滿,可以適合較長帽冠加上不對稱帽檐,這樣可以增加臉的長度,顯得立
體。三角形臉:由於下巴比較尖,所以高帽冠或短而不對稱的帽沿,就非常適合,讓人忽略尖尖的下巴。方臉型和國字臉型的人選擇太陽帽相對比較容易。方形臉:
顯眼的帽冠和不規則的邊,能使方形臉顯得柔和。長形臉:由於臉形的弧度比較狹窄,所以適度的帽冠顯得尤為重要,切忌帽沿太窄。四、手套薄手套(主要為了活
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五、眼鏡對於海灘、滑雪、爬山等太陽光較強烈的野外運動來說,太陽鏡應該具有抗紫外線的功
能。很多運動有專門的太陽鏡。對喜愛高爾夫球和網球的人來說,25%的光線透射率是為草坪的低度反光特別設計的。琥珀鏡片可以增加對比度並吸收藍光,有助
於運動中視覺的舒適性。做日光浴或者滑雪,可以選擇紅色鏡片。在戶外游泳的人最好戴上經過防紫外線處理的游泳鏡。而專業滑雪鏡的鏡面由鍍有防霧、防紫外線
塗層的有色材料製成,扭曲時只發生變形而不斷裂,避免對人的臉部造成傷害。裝備用品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 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得靠它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樹,都可以用);
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計時和鬧鍾等功能); 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針線包(萬一有衣物損壞了,縫縫補補總是需要的); 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護膝,很重要,尤其負重時,有它對膝關節的保護才不會留下勞損的舊患;
20.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1.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由此可見,一套好的戶外運動商品是必不可少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戶外運動的套裝最好耐用一點,更實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