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雞是什麼帽子
A. 大眼雞魚是否有毒為什麼去皮
是沒有毒的,就是木棉魚,又名大眼鯛是南方的一種海魚,因為體色殷紅如木棉花而得名。大眼鯛有幾個種類,常見的是短鰭大眼鯛和長尾大眼鯛台灣叫做喜之刺,香港叫做木棉魚。
魚肉富含優質蛋白
魚眼營養價值
魚鱗含膽鹼增強記憶力
魚骨確實補鈣效
魚唇 主要膠原蛋白魚鰾古代"海洋參"稱
B. 這是什麼魚,有鱗嗎,怎麼吃
大眼鯛大眼鯛屬的一種。又稱大目魚,大目蓮。體稍延長,側扁;頭中等大;吻頗短;眼大;口大,向上傾斜;下頜稍長於上頜,向前方突出;牙細小,圓錐形;前鰓蓋偶角處有一個帶鋸齒緣的強大棘;體被櫛鱗,細小而粗糙,堅固不易脫落;側線完全;背鰭鰭棘向後逐漸增長;背鰭鰭條部與臀鰭同型;胸鰭短小,腹鰭長大,鰭膜間有黑色斑點;尾鰭上下葉向後呈絲狀延長。中文學名 大眼鯛拉丁學名 Priacanthus tayenus界 動物界門 脊索動物門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綱 硬骨魚綱亞 綱 幅鰭亞綱目 鱸形目亞 目 鱸亞目科 大眼鯛科分布區域 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C. 廣東人經常吃的大眼雞魚學名叫什麼
廣東人常吃的大眼雞魚學名叫做大眼鯛。大眼鯛科大眼鯛屬的一種魚類。又稱大目魚,大目蓮。
該魚的體態特徵為:體稍延長,側扁;頭中等大;吻頗短;眼大;口大,向上傾斜;下頜稍長於上頜,向前方突出;牙細小,圓錐形;前鰓蓋偶角處有一個帶鋸齒緣的強大棘;體被櫛鱗,細小而粗糙,堅固不易脫落;側線完全;背鰭鰭棘向後逐漸增長;背鰭鰭條部與臀鰭同型;胸鰭短小,腹鰭長大,鰭膜間有黑色斑點;尾鰭上下葉向後呈絲狀延長。
D. 大眼雞是船嗎
你好,確實是指一種船,廣東香港商人結成商船隊到天津經商。他們的商船,船頭油成紅色,上面畫有大眼雞,被稱做「大眼雞」。七十和八十年代, 香港首次獨立參加一九七零年三月在大阪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展館由新聞處設計展覽組設計,構思源自香港的「大眼雞」漁船,以數片大船帆結合現代化結構,融會中西文化特色。
希望能夠幫到你。
E. 大眼雞魚是深海魚嗎
是深海魚。
大眼鯛,又稱大棘大眼鯛,中國稱短尾大眼鯛,俗名紅目鰱、紅嚴公,為大眼鯛屬的一個種。本魚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到太平洋區水深60-250米海域的底層。
本魚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長強棘。
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72至82枚。體背側呈鮮紅色,腹側則為銀白色。其明顯特徵為前鰓蓋骨後下方及鰓蓋骨後方有一硬棘突出,且背鰭、腹鰭及臀鰭上散布著一些鮮黃色斑點,有些排列成行,有些則否。
背鰭單一,具硬棘10枚,軟條12至14枚;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3枚,軟條13至14枚;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上下略突。體長可達30公分。體重在80-150克左右,最大可達500克。
分布
大眼鯛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日本和我國沿海。
白天棲息在珊瑚礁下的洞穴,身上偶會出現斑駁的暗紋。夜間則成群到水層中間覓食,以較大型的浮游生物如蟹的幼苗、小魚或是頭足類為食。此時體色大多有銀色條紋。冬季到初春繁殖。
F. 海魚大眼雞的學名 海魚的一種
木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