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瓶上的帽子是什麼
A. 氧氣瓶上面的鋼印什麼代表生產日期
氧氣瓶上面的鋼印HC代表生產日期。
氧氣瓶基本參數:氧氣瓶的儲氣能力的標準是耐壓能力。常規氧氣瓶的壓力上限為15Mp(兆帕)換算為大氣壓就是147個大氣壓。耐壓能力檢測值為22.5Mp。常規充裝的鋼瓶內壓力應在12~15Mp左右。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保留不少於0.1-0.2MP的剩餘壓力。
(1)氧氣瓶上的帽子是什麼擴展閱讀:
氧氣瓶使用注意事項:
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屬粉末等混裝混運,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
在確認減壓閥處於關閉狀態(T調節螺桿松開狀態)後,逆時針打開鋼瓶總閥,並觀察高壓表讀數,然後逆時針打開減壓閥左邊的一個小開關,再順時針慢慢轉動減壓閥調節螺桿(T字旋桿),使其壓縮主彈簧將活門打開。使減壓表上的壓力處於所需壓力,記錄減壓表上的壓力數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氧氣瓶
B. 氧氣瓶的安全使用方法
氧氣瓶是貯存和運輸氧氣的專用高壓容器,它是由瓶體、瓶箍、瓶閥和瓶帽4部分組成。其瓶體外部有兩個防震膠圈,瓶體為天藍色,並用黑漆標明「氧氣」兩字,用以區別其它氣瓶。氧氣作為一種理想的助燃氣體,廣泛應用於焊接和切割中。由於氧氣瓶是一種盛裝助燃壓縮氣體的移動式容器,壓力高,裝卸運輸頻繁,使用環境雜亂,往往使氧氣瓶的使用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一旦發生氣瓶爆炸事故,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一、目前在氧氣瓶使用與管理上主要存在著以下幾種隱患:
1.超檢驗期充裝。醫用氧氣瓶鋼瓶符合 GB5099標准和原勞動部《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氧氣瓶有效期15年,3年強制檢驗一次,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其目的是為了及時查清氧氣瓶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缺陷和隱患以避免事故的發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氣瓶超檢驗期充裝的現象較為嚴重,給安全使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2.附件損壞、丟失。氧氣瓶的附件中有瓶閥、手輪、瓶帽和防震膠圈。瓶帽是為了防止氣瓶瓶閥在搬運過程中被撞擊而損壞,甚至被撞斷使氣體高速噴出,推動瓶閥和手輪向前高速飛動造成傷亡事故。防震圈是為了防止氣瓶受撞擊的一種保護裝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明確規定,運輸和裝卸氣瓶時,必須配帶好防護帽。但在實際使用中氧氣瓶附件齊全的很少,大多數沒有瓶帽、手輪,瓶閥傷痕累累,閥桿被撞彎,甚至嚴重變形,給安全使用帶來嚴重威脅。
3.太陽曝曬。《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規定,氣瓶運輸,夏季使用時應防止曝曬。因為氧氣瓶的容積是有限的,曝曬會使瓶內介質溫度升高,導致瓶內壓力驟增,使氣瓶處於危險狀態。有些用戶在運輸中沒有採取遮陽措施,夏天使用時將氧氣瓶置於太陽下暴曬。尤其是夏季公路溫度經常達到40多度,倘若氣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裝過量或者相互撞擊,就有可能發生爆炸事故。
4.安全距離不夠。《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規定,氧氣瓶使用時必須距明火10米以外,貯存時嚴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許多用戶卻忽視了這項要求,存在著焊接作業時氧氣瓶距焊接點的距離不夠10米,氧氣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現象。一旦氣瓶漏氣,遇上明火發生爆炸,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5.野蠻裝卸。運輸和使用中,野蠻裝卸的現象很普遍,如短距離運輸時,將氧氣瓶用力推倒,然後順地面滾動;車輛運輸時固定不牢,氣瓶相互碰撞,從車輛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廠用汽車裝運氧氣瓶到某企業,卸車時將氧氣瓶推下撞擊到另一隻氣瓶上,引起兩只氣瓶同時爆炸。
6,超裝。氧氣瓶在充裝時由於違反操作規程或操作失誤造成超裝,使瓶內壓力升高,並超過它的許用應力,最後發生過量的塑性變形而爆炸。
二、氧氣瓶的安全使用應遵守以下幾點:
為保障氧氣瓶的使用安全,國家先後頒布了《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永久氣體氣瓶充裝規定》等法規和標准,對氧氣瓶的設計、製造、檢驗、充裝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學和明確的規定。
1.使用的氧氣瓶必須是國家定點廠家生產的。新瓶必須有合格證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部門出具的檢驗證書。
2.氧氣瓶必須按規定定期檢驗。超期的氣瓶嚴禁充裝。
3.氧氣瓶禁止與油脂接觸。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過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觸氧氣瓶及其附件。
C. 氣瓶兩圈一帽指的什麼
氣瓶兩圈是防震墊圈,每個瓶上套兩個。一帽指的是防護帽,防摔的。
一、乙炔氣瓶使用、運輸和存放環境溫度不超過40℃,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防止爆曬,與明火距離一般不小於10m。
二、工作地點不固定、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應盡量避免將乙炔瓶和氧氣瓶放在一起。
三、使用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放使用。
四、使用時,必須裝設專用的的減壓閥及回火防止器,開啟閥門時,操作者要站在閥口的側面,動作應輕緩。
五、乙炔瓶存放時,應垂直放置,防止傾倒,嚴禁與氧氣瓶等易燃品同時存放。
六、儲存應設有專人管理,並在醒目處設有「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
D. 氣瓶為什麼要戴瓶帽
充裝各種氣體的鋼瓶,在瓶嘴上都有一個控制氣體進出的瓶閥。在這個瓶閥上配戴上帽子,以保證瓶閥不受機械損傷,保證安全,它是氣瓶的一個重要附件,人們稱之為安全帽。
氣瓶公稱工作壓力:指在基準溫度時(一般為20℃)所盛裝氣體的限定充裝壓力。對於盛裝液化氣體的氣瓶,公稱工作壓力是指溫度為60℃時瓶內氣體壓力的上限值。
根據《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質技監局鍋發[2000]250號)的規定,氣瓶的公稱工作壓力已經系列化。盛裝高壓液化氣體的氣瓶,其公稱工作壓力不得小於8MPa。盛裝有毒和劇毒危害的液化氣體的氣瓶,其公稱工作壓力的選用應適當提高。
液化氣體氣瓶:
臨界溫度等於或高於-10℃的各種氣體,它們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而經加壓和降溫後變為液體。在這些氣體中,有的臨界溫度較高(高於70℃),如硫化氫、氨、丙烷、液化石油氣等,稱為高臨界溫度液化氣體,也稱為低壓液化氣體。
儲存這些氣體的氣瓶為低壓液化氣體氣瓶。在環境溫度下,低壓液化氣體始終處於氣液兩相共存狀態,其氣相的壓力是相應溫度下該氣體的飽和蒸氣壓。按最高工作溫度為60℃考慮,所有高臨界溫度液化氣體的飽和蒸氣壓均在5 MPa以下,所以,這類氣體可用低壓氣瓶充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氣瓶
E. 運輸時氧氣瓶必須加裝防護帽不得混放還有什麼
高壓氣瓶在運輸、存放和充裝氣體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列舉高壓氣瓶的搬運、存放和充裝應注意事項:
(1)在搬動存放氣瓶時,應裝上防震墊圈,旋緊安全帽,以保護開關閥,防止其意外轉動和減少碰撞.
(2)搬運充裝有氣體的氣瓶時,最好用特製的氣瓶推車,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轉動.但絕不允許用手執著開關閥移動.
(3)充裝有氣的氣瓶裝車運輸時,應妥善加以固定,避免途中滾動碰撞;裝卸車時應輕抬輕放,禁止採用拋丟、下滑或其它易引起碰擊的方法.
(4)充裝有互相接觸後可引起燃燒、爆炸氣體的氣瓶(如氫氣瓶和氧氣瓶),不能同車搬運或同存一處,也不能與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
(5)氣瓶瓶體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損壞,不能保證安全使用的,切不可再送去充裝氣體,應送交有關單位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
F. 氧氣瓶、乙炔瓶上的安全附件包括些什麼
氧氣瓶的安全附件就是瓶閥出氣口後面的那個螺母,那就是氧氣瓶的安全泄壓閥,在一側有一個泄壓孔。當氧氣瓶受到劇烈震動,超壓充裝後,導致瓶內壓力超過安全設定壓力,那個泄壓閥自動就會打開泄壓,防止發生危險。
乙炔瓶的安全附件就是在瓶頸上那個螺母,螺母中間是易熔的金屬(含有錫、鉛等成分)。當回火或是發生其它危險時,瓶內壓力、溫度升高,易熔塞中間的易熔金屬就會熔化,瓶內的高壓、高溫氣體就會從此孔泄出,防止發生爆炸事故。
(6)氧氣瓶上的帽子是什麼擴展閱讀:
乙炔燃燒時能產生高溫,氧炔焰的溫度可以達到3200℃左右,用於切割和焊接金屬。供給適量空氣,可以完全燃燒發出亮白光,在電燈未普及或沒有電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試劑發生加成反應。
在瓶體內裝有浸滿著丙酮的多孔性填料,能使乙炔穩定而安全的儲存在瓶內。使用時,溶解在丙酮內的乙炔就分解出來,通過乙炔瓶閥流出。而丙酮仍留在瓶內,以便溶解再次壓入乙炔。乙炔瓶閥下面的填料中心部分的長孔內放著石棉,其作用是幫助乙炔從多孔填料中分解出來。
在瓶體內裝有浸滿著丙酮的多孔性填料,能使乙炔穩定而安全的儲存在瓶內。使用時,溶解在丙酮內的乙炔就分解出來,通過乙炔瓶閥流出。而丙酮仍留在瓶內,以便溶解再次壓入乙炔。乙炔瓶閥下面的填料中心部分的長孔內放著石棉,其作用是幫助乙炔從多孔填料中分解出來。
氧氣瓶的附件中有瓶閥、手輪、瓶帽和防震膠圈。瓶帽是為了防止氣瓶瓶閥在搬運過程中被撞擊而損壞,甚至被撞斷使氣體高速噴出,推動瓶閥和手輪向前高速飛動造成傷亡事故。防震圈是為了防止氣瓶受撞擊的一種保護裝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