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國旗時脫帽子怎麼說
㈠ 升旗時必須脫帽嗎
升旗時必須脫帽。
觀看升旗儀式時的基本禮儀: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國旗禮儀是一個國家最高規格的禮儀,而且往往這種禮儀是有「國家標准」的,它由這個國家的憲法性法律加以明確規定,顯示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代表民族氣節和形象。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國旗禮儀具有規范性、強制性和嚴肅性,其中的各個具體規范和細節不得隨意添加或刪減,也不得隨意變通。
(1)升國旗時脫帽子怎麼說擴展閱讀
我國國旗法第十三條規定,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
這是我國法律對公民在升旗儀式中基本禮儀的規定,要求雖然簡單,但它的用意是非常明確的,即在國旗升起過程中,公民不得有不恰當的小動作,不得低頭彎腰,不得手腳亂動或亂放,以表達對國旗的尊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廣場將舉行升國旗儀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國旗禮儀不是「小節」
㈡ 升國旗時為什麼要脫帽呢
國旗、國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就要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
具體做法如下:
1、認真自覺參加學校的升旗儀式,服裝儀表要整潔;
2、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佩帶紅領巾的少先隊員要行隊禮;
3、唱國歌要做到認真嚴肅,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准確流暢;
4、聽國旗下講話時要肅靜,不要嬉笑玩耍;
5、降國旗要和升國旗同樣對待,要立正、行注目禮,不隨便走動。
㈢ 警校學生關於升國旗時著裝問題!
脫帽適用於普通人,而你是穿警服的人,所以在升國旗時,要敬警禮,就可以了!不用脫帽
㈣ 什麼是脫帽禮儀
戴帽子有哪些禮儀要求
帽子源遠流長,據說最初是由頭巾演化而來的。我國古代人成年時要行「冠禮」,「冠」就是帽子。當代生活中,帽子更是異彩紛呈。帽子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可以禦寒遮陽;還具有裝飾功能。一項合適的帽子,往往使人能錦上添花,顯得格外風度翩翩。
戴帽子一般要注意的禮儀是:
(一)帽子的戴法要合乎規范,該戴正的不要戴歪,該偏後的不要偏前,不要給人留下「衣冠不整」的印象。有人故意把帽子戴得七歪八斜,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個性,其實這是對個性的一種誤解。在有些影片中,電影導演為了揭示人物缺少教養,常常讓人物敞衣露懷,歪戴帽子,可見這已經成為一種粗俗的典型表現。
(二)男性在社交場合,可以用脫帽向對方表示尊敬。遇到熟悉的人,如果由於雙方間相隔較遠,不能握手致意時,可以輕輕脫一下帽子,向對方微微頷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社交禮節。
(三)在莊重場合,如參加重要集會,奏國歌、升國旗時,除軍人行注目禮外,其他人應該脫帽。在悲傷場合,如參加追悼會、向死者遺體告別時,在場者也應該一律脫帽。
(四)在進入室內時,男子要脫下帽子;女子則可看情況,如果帽子是服飾整體的一部分,按照約定俗成的禮儀習慣,也可不脫。
(五)在觀看電影戲劇時,為了不遮住後排觀眾的視線,無論男女,都應自覺脫帽。
㈤ 升國旗脫帽從什麼時候開始
對於要不要脫帽致敬,《國旗法》沒有明文規定。也就是可以脫帽致敬,也可以不用脫帽。
在升國旗脫帽這件事情,規定也不一樣。《美國國旗法》涉及摘帽問題,指出在國歌中,當美國國旗被展示時,"不穿制服的人應該用右手摘下帽子,放在左肩,手放在心臟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
戴帽子一般要注意的禮儀是:
(一)帽子的戴法要合乎規范,該戴正的不要戴歪,該偏後的不要偏前,不要給人留下「衣冠不整」的印象。有人故意把帽子戴得七歪八斜,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個性,其實這是對個性的一種誤解。在有些影片中,電影導演為了揭示人物缺少教養,常常讓人物敞衣露懷,歪戴帽子,可見這已經成為一種粗俗的典型表現。
(二)男性在社交場合,可以用脫帽向對方表示尊敬。遇到熟悉的人,如果由於雙方間相隔較遠,不能握手致意時,可以輕輕脫一下帽子,向對方微微頷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社交禮節。
(三)在莊重場合,如參加重要集會,奏國歌、升國旗時,除軍人行注目禮外,其他人應該脫帽。在悲傷場合,如參加追悼會、向死者遺體告別時,在場者也應該一律脫帽。
(四)在進入室內時,男子要脫下帽子;女子則可看情況,如果帽子是服飾整體的一部分,按照約定俗成的禮儀習慣,也可不脫。
(五)在觀看電影戲劇時,為了不遮住後排觀眾的視線,無論男女,都應自覺脫帽。
㈥ 為什麼要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有什麼典故
這是為了維護國旗的尊嚴,增強公民的國家觀念,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舉手禮的起源是中古時期的歐洲,當騎士在路上交會時,會以右手掀起頭盔,讓對方看清楚自己,以表示尊敬,而這個動作進而演變為後來的舉手禮。
脫帽禮來源於冷兵器時代,當時,作戰都要戴頭盔,頭盔多用鐵制,十分笨重。戰士到了安全地帶,首先是把頭盔摘下,以減輕沉重的負擔。這樣脫帽就意味著沒有敵意,如到友人家,為表示友好,也以脫盔示意,這種習慣流傳下來,就是今天的脫帽禮。
(6)升國旗時脫帽子怎麼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第七條 國慶節、國際勞動節、元旦和春節,各級國家機關和各人民團體應當升掛國旗;企業事業組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城鎮居民院(樓)以及廣場、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有條件的可以升掛國旗。
不以春節為傳統節日的少數民族地區,春節是否升掛國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紀念日和主要傳統民族節日,可以升掛國旗。
第八條 舉行重大慶祝、紀念活動,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大型展覽會,可以升掛國旗。
㈦ 請問為何升國旗時要脫帽
脫帽表示禮節,就好像見到長輩要站立起來一樣。
還有升國旗的時候要行注目禮,帶著帽子仰頭,一方面帽子容易掉 不莊重。另一方面 遮擋視線。
㈧ 升國旗時身穿軍裝的解放軍敬禮時要不要脫帽
升國旗時身穿軍裝的解放軍敬禮不用脫帽。
升旗是單位(更多的指學校)舉行的升國旗儀式活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升國旗時應注意,無論手頭上有什麼事情,都要對國旗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
(8)升國旗時脫帽子怎麼說擴展閱讀:
升旗過程:
旗手2名,護旗手4名
擎旗動作(擎旗俗稱扛旗,是旗手的基本功。)
要領:上體正直,頭要正,兩肩放平。右手把旗桿抓緊在食指和中指間,右手小臂自然伸直,把國旗扛於右肩。右手抓握在國旗捆接處,旗桿與身體成45°,行進時旗桿不得左右、上下晃動。
升旗儀式展旗
要領:當聽到國歌響起時,護旗手手動升旗,當國旗升至適當高度時,旗手抓住旗角向斜上方將國旗展開,手臂略停後,迅速恢復成立正姿勢。
擎旗手做到擎旗,撒旗,收旗動作優美,護旗手需要做到扶旗動作勻稱有力度,精神飽滿。
國歌演奏一遍標准時間為46秒-47秒,在這恆定的時間內,要確保國旗勻速與國歌同步升起。
升旗禮
(1)主旗手站左前,副手站右前,後面2個護旗手,四人平抬
(2)小號手2,鼓手4,大鼓1,奏出旗曲.原地踏步
(3)旗手們正步,到旗桿下,鼓號停
(4)主旗手綁下面,副手綁上面.護旗兩旁立正
(5)綁完,廣播'奏國歌',少先隊員敬禮,非少先隊員肅立.頭上帽子摘下.跟隨國歌節奏齊唱
(6)國歌曲完,旗到頂部,綁旗
(7)完畢,領導訓話
㈨ 升國旗時為什麼要脫帽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標准做法是:起身站立,目視前方,雙手下垂,神態庄嚴,聚精會神。
2、升旗時所有在場人員都要肅立、端正。場外觀眾、主席台上的貴賓、場內的工作人員,除了身穿制服外,一律應當脫帽,並摘下太陽鏡,這個時候,還在場內走來走去,或者還在旁若無人地繼續做自己的事都是不當的行為。
3、場內不應有人來回走動,也不能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嬉鬧談笑,接打電話和吃東西等,這些都是對國旗的一種極大的不恭敬。而且統一、規范的升旗禮儀,更容易強化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9)升國旗時脫帽子怎麼說擴展閱讀:
升掛國旗時,可以舉行升旗儀式。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或者唱國歌。全日制中學小學,除假期外,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
升掛國旗,應當將國旗置於顯著的位置。列隊舉持國旗和其他旗幟行進時,國旗應當在其他旗幟之前。國旗與其他旗幟同時升掛時,應當將國旗置於中心、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在外事活動中同時升掛兩個以上國家的國旗時,應當按照外交部的規定或者國際慣例升掛。
㈩ 升國旗為什麼要脫帽
你好!很贊賞你這位中學老師的認真.教育部發布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於2004年9月1日起執行,其中第一條"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這就足以說明學生升降國旗必須要脫帽.當然,有些大人沒做到,這與當時受的教育有關. 給你附上教育部關於發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的通知作參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小學生守則》、《中學生 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分別自1981年、1991年、1994年發布以來,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發展變化,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 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我部對上述守則、規范進行了修訂,將《小學生 守則》和《中學生守則》合並為《中小學生守則》(以下簡稱《守則》),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日 常行為規范》的內容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形成新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以下簡稱《規范》)。現予以發布,請遵照執行。一、 充分認識實施《守則》和《規范》的重要性《守則》和《規范》集中體現了對中小學生思想品 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守則》和《規范》的發布,是教育系統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 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和中小學校要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幹部、教師及中小學生學習《守則》和《規范》,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健全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做到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 二、全面理解《守則》和《規范》的內容合並後的《守則》仍為十條,修訂後的兩個《規范》仍各為二十條和四十條。根據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守則》從大處著眼,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為習慣養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規范》從小處著眼,從行為習慣養 成入手,提出具體的、操作性較強的要求。《規范》是對《守則》的細化,兩者應結合使用。《守則》和《規范》除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和調整外,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分別增加了符合時代特徵的內容。如誠實守信、加強實踐、合作意識、創新意 識、網路文明、安全自護、遠離毒品等。廣大幹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及思想狀況變化,幫助學生增強國家觀念、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懂得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提高分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和道德選擇與行為評價的能力。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增強守法、守規、守紀的意識。 三、總結經驗,改進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認真總結以往貫徹 《守則》和《規范》的經驗和問題。堅持過去好的做法,改進工作中的不足,切實增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過程中 ,要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區的作用,特別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社區教育委員會等多種途徑,宣傳《守則》和《規范》,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協助學校抓好對學生的教育。 四、對於在學習、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向我部基礎教育司反映。五、修訂後的《守則》及《規范》自2004年9月1日起執行。附件: 1.中小學生守則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3.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二00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附件1:中小學生守則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於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煉身體,講究衛生。 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附件2: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尊敬父母,關心父母身體健康,主動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動打招呼。 尊敬老師,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接受老師的教導,與老師交流。 尊老愛幼,平等待人。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不譏笑、戲弄他人。尊重殘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 待人有禮貌,說話文明,講普通話,會用禮貌用語。不罵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間先敲門,經允許再進入,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不嫉妒別人。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 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節約水電,不比吃穿,不亂花錢。 衣著整潔,經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擺放整齊,學會收拾房間、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務勞動。 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放學後按時回家。參加活動守時,不能參加事先請假。 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 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 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上塗抹刻畫。損壞公物要賠償。拾到東西歸還失主或交公。 積極參加集體 活動, 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少先隊員服從隊的決議,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集體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學會合作。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觀察,勤動手。 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 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不喧嘩,禮讓他人。乘公共車、船等主動購票,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閱讀、觀看健 康有益的圖書、報刊、音像和網上信息 ,收聽、收看內容健康的廣播電視節目。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遠離毒品,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進入網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內的場所。敢於斗爭,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附件3: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製品,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愛惜名譽,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誘惑,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二、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 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見解。 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定。 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維護學校良好秩序。 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塗改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煉身體。 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 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五、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