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帽子為什麼有門簾

帽子為什麼有門簾

發布時間: 2022-08-16 08:42:16

A. 君王帽子前面的「門簾」干什麼用的,為何說不能夠小瞧

看過古裝影視劇的都知道,在裡面的皇上一個個好不霸氣。不論是哪個皇帝,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在穿衣上面和其他人是不同的,尤其是在他們的帽子前面和後面都有一個門簾兒一樣的東西。那麼這個門簾兒是不能夠小瞧的?那有什麼用途?為什麼這么說呢?

第三,用於規范舉止行為。

其實這種帽子前後的「門簾兒」是非常重的,那麼這「門簾兒」的主要作用就在於提醒他們要時刻保持行為端莊。因為對於貴族而言禮儀是異常繁雜的,所以如果當貴族的行為不夠端莊,或者走路時風風火火,那麼這「門簾兒」就會打在臉上是非常疼的,起到了警示作用。

B. 為什麼皇帝頭上都有一「門簾」,這有什麼寓意

皇帝頭上都有一“門簾”,在古代的時候叫做冕旒,古代的君王作為一國之君,肯定需要公平公正,萬事都有洞察的能力,不可以對任何人進行包庇。而且有了珠簾以後,君王只要有一點大動作,珠簾就會擺動起來發出聲響,但是君王本來就要端正有禮,只要是重要的場合,就要有君王的樣子。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君王最害怕的也是大臣們拍馬屁,會讓自己迷失。如果一代君王真的沉迷於大臣的追捧之中的話,那麼在處理政事的時候肯定是不公平的,那麼這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肯定是不好的事情,君王要公平公正才能夠更好的治理好國家。小小的一頂帽子背後卻有很深的寓意。

C. 君王的帽子上有一道門簾,有什麼作用呢

古代君王帽子上的門簾其主要作用是為了為了擋住自己的臉不讓別人能夠看見自己的臉。


這以後君王走路的時候就只能昂首挺胸的走,而且不能急,要一步一步穩穩的走。其實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訓練君王走路的姿態,防止君王走路的時候,彎腰駝背。這君王在怎麼說也是身為一國之主!其實這皇上要昂首走路的原理,跟古代宮女剛進皇宮,用頭頂花盆訓練她們走路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為了去外面的時候不給自己的皇宮丟臉。而且我想君王身為一國之主也不會讓自己出醜的。

D. 為什麼皇帝的帽子上有珠子串成的「門簾」,這是做什麼用的

皇帝的帽子叫做冕,而用珠子串成的「門簾」叫做「藻」「旒」,標準的科學稱謂叫「玉藻」。從視覺的角度看,懸掛在眼前的珠簾,顯然是會影響視線的,那為什麼還要掛呢?

藻」「旒」還是帝王為了端正和約束自己用的,前後各有12條,上朝的時候如果看見自己頭上的珠簾抖動的厲害就能迅速察覺自己的失態而端正坐姿。從皇帝到庶民都有,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像這樣的帽子皇帝一般也就是會在朝會和登基大典上穿著,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會在大場面穿著,是為了讓皇帝時刻注重禮儀。

E. 為何古代君主帽子前有一道「門簾」他們不怕打臉嗎

古代中國傳說是黃帝制訂了冠服禮制,從此之後,中國歷代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歲要行冠禮,由長輩等給帶上冠,以示成年古代,為何帝王冠冕都會有一串串的垂珠,很像門簾,為何要加上這東西呢?




其實,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垂珠有個官方名稱,叫做「旒」,置於冠冕之上,稱為「冕旒」,這種帽子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皇帝的冕頂部前圓後方的板狀叫做「延」,通常是前圓後方,代表著天圓地方,一般為黑色,表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為九,加上天地人,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玉珠的料必須是白玉,綖板前後各自有垂珠,表示帝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而且旒冕左右耳邊也各垂一顆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邊搖晃,提醒帝王勿信讒言,成語「充耳不聞」也是由此而來。
同時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提醒帝王儀容端正,如果帝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起到提醒作用,讓帝王保持威嚴,同時臣子們也無法隔著冕旒直視帝王。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image.png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由此可見,冕旒的顆數和旒數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並成為了禮法。
天子的垂珠為12串,稱十二旒,依次往下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為七串等等。地位越高頭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數越多,清朝詩人黃遵憲曾在《西鄉星歌》里寫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為日神之子天帝孫。」所以垂旒的玉珠對於皇帝來說非常重要。

F. 古代君王帽子前面懸掛著一個「門簾」,是干什麼用的

這個“門簾”叫做冕旒,它的作用就是提醒皇帝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威嚴。在一些重要的正式場合,皇帝如果總是咋咋呼呼大驚小怪,難免會讓人覺得有失體面。因此,皇帝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而冕旒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皇帝只要有一點小動作,分量極重的冕旒就會隨之晃動而打在皇帝臉上,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打臉場景,皇帝自然而然就會端正身姿,穩重下來了。

相傳冕旒之制在上古黃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不過此時的制度規則還不大完善,直到周朝禮制的確定之後,冕旒制度才被完善。根據規定,君主、諸侯和卿大夫參加祭祀時需要佩戴禮冠,而在禮冠之中,冕旒是最高級別的,為君主所戴。旒指的就是從冕上垂下來的細穗,均為12寸長的五彩細繩,旒上的玉珠依照朱、白、蒼、黃、玄的顏色順序所綴,及漢朝時旒上所綴已皆為白玉珠了。

G. 為何皇帝的帽子上要掛簾子寧可打臉都要掛的秘密是什麼

經常看電視的人應該知道,皇帝頭上戴的帽子前面有簾子,實際上這種簾子是一種禮儀。在古代被稱為“冕旒制度”,只有地位崇高的人才能有這樣的規格。那些全部都是用線穿好的玉石,可不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簾子。古代人是非常注重禮儀的,他們在衣食住行上,都有很大的講究。

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不過古代非常推崇禮制,很多皇帝為了穩定自己的江山,都會拿周禮出來說事。這樣的做法會讓他人以為,皇帝是個講禮儀的人,可以為百姓謀福利。

H. 為什麼皇帝的帽子上要掛簾子寧可打臉都要掛,到底有什麼秘密

事實上,這頂只有簾子的帽子被稱為「冕」。此外,還有一種帽子,在前面和後面的兩端都有珠子簾,叫做旒。這種服飾禮儀,首先從黃帝時期開始,一直到周朝基本上都是一成不變的。首先,讓我們來解釋一下古老的冕旒系統。

有些人說,由於周朝的禮節很重,皇帝走路的時候需要談論禮儀,所以他們就弄了冕旒。因為如果皇帝匆匆忙忙地走著,那麼頭頂上的旒就會撞到皇帝的臉,皇帝只能慢慢來,以免撞到臉,走路的姿勢要有節奏。當你走路的時候,你還應該注意你的坐姿,否則你的頭頂旒會亂七八糟的。發展的道路漫長而艱難,戴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冕旒在歷史上已經消失,但它的作用不能放棄,除非有東西取代它繼續發揮作用。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231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30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91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38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595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602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55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4178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491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