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為什麼戴帽子
① 為什麼觀音頭上有光環
那個光環,不僅觀音菩薩有。而且,耶穌也有。
而且,我們人人都有。
但諸佛菩薩的光環,是光輝燦爛,五顏六色的。
修行達到一定程度者的光環,是紅色等,某單一顏色的。
而我們普通人的光環,是白色的。
生病者的光環,是灰色的。
臨死者的光環,是黑色的。
我以前偶然學到了看光環的方法,還真能看到。
那絕不是人為了好看,而故意做的畫像。
在種光環,在佛經中是有記載的:
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
遍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
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
唯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
② 頭上帶僧帽觀音菩薩是菩薩的哪個法身
北方多聞天王
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門,」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胄,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卧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在唐代他曾幫唐明皇退蕃兵的圍困,轟動一時,唐明皇為感恩,特命」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佛也特設別院供養。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③ 菩薩戴的帽子是什麼啊
菩薩戴的帽子叫:毗盧帽,又稱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薩等。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3)觀音為什麼戴帽子擴展閱讀:
基本解釋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④ 度母和觀音有什麼區別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外觀細節不同。
1、觀音菩薩身份無比尊貴,坐姿也非常端正庄嚴。度母坐於蓮花月輪之上,左腿單腿盤向內側,右腿則自由向下舒展,對比觀音菩薩,度母的坐姿更加隨意一些。
2、此外,度母一般都會戴帽子,而觀音則不佩戴帽子。
佩戴翡翠度母有什麼講究有:
度母是引渡三界眾生,及聲聞、圓覺之羅漢,得究竟佛陀解脫果位的菩薩。
1、要懷著敬佩之心佩戴翡翠度母,要多做善事,不要作惡多端。
2、不要將翡翠度母觸碰到血液,避免破光。
3、如果不方便佩戴翡翠度母,要將翡翠度母取下,放在上衣的口袋,切勿放在褲子的口袋。
⑤ 觀音菩薩頭上為什麼披著布
觀音菩薩隨緣示現,不一定是畫上的形象,那隻不過是人們想像塑造,聊充寄託。
⑥ 我屬鼠最近請了—個千手觀音本命佛但是觀音是戴帽子的我從沒見過帶帽
佛教沒有護身佛本命佛的說法,那都是商家為了賺錢編出來的,佛像也不是護身符、轉運符、吉祥物,好好恭敬三寶、斷惡修善,才能趨吉避凶。
真正的修行人不會貪圖外在的資財,卻有一些不懂得佛法的人借佛斂財,不懂得真正的寶藏在自己內心。
修行是修內心,不是修外境,佛像也是為了啟發我們的內心。譬如一張照片,它只是一張紙片,但若照片中有自己的親人,一見到內心就會生起親切溫暖的感覺。
無論男女,都不應把佛像當做飾物或護身符佩戴。佛像的作用是讓我們可以藉助這個「像」而產生對佛陀的恭敬、尊重、信仰與效學之心。佛菩薩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師長、榜樣,依法而行才是真正的皈依。
⑦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什麼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外觀細節不同。
1、觀音菩薩身份無比尊貴,坐姿也非常端正庄嚴。度母坐於蓮花月輪之上,左腿單腿盤向內側,右腿則自由向下舒展,對比觀音菩薩,度母的坐姿更加隨意一些。
2、此外,度母一般都會戴帽子,而觀音則不佩戴帽子。
觀音寓意眾生平等,祈福多用度母
觀音菩薩在佛教之中是智慧和大慈大悲的象徵,代表了眾生的意願,在觀音菩薩心中,每一個人的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佩戴觀音吊墜的人們,其心願也是祈求眾生都能夠福澤深厚。
而度母則是普渡眾生的實際操縱者,人們佩戴度母的吊墜,意圖也很明顯,那就是為了自己來祈福。度母的手中會手持一支有齊果,果實代表過去,鮮花代表現在,而花蕾則代表未來。
⑧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頭上披著布
觀音菩薩頭上披著的不是布而是巾幗,是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
後來,在佛教本土化的過程中,漸漸女性化,原先印度佛教中赤裸上身的男性觀音菩薩漸漸被本土的披雲肩、戴巾幗的女性菩薩所代替。
到了宋元時期,觀音菩薩頭部戴巾幗的形象頗為普遍,頭戴巾幗、衣著簡朴,沒有印度佛教中的瓔珞裝飾的觀音菩薩,儼然變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年婦女,陳靜、安詳、慈悲。這種裝飾也貼近佛教經書中的「白衣大士」的形象,佛經中,觀音菩薩起初被如來點化到普陀洛伽山時,即衣著素白,所以有「白衣大士」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