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的元帥的帽子叫什麼
『壹』 拿破崙時期的這種帽子 就是圖上那個騎馬人的那種 叫什麼帽 現在有賣嗎 多少錢
二角帽也叫拿破崙帽,考克帽。拿破崙是法國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許多赫赫有名的功績。但與他同時出名的,還有他頭上的那頂帽子。
拿破崙戴的這種叫『二角帽』是當地各國皇族都比較喜歡的飾物。有趣的是,據說拿破崙帶二角帽還有個原因便是,因為他身材太矮,這種又高又大的二角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呵,如今巴黎榮軍院裡面還收藏著拿破崙戴的這頂二角帽。
『貳』 拿破崙時代的軍銜標識
拿破崙時代法軍軍銜
以下根據NAPOLEONGUIDE等資料,騎兵軍銜叫法略有不同,下為步兵的(括弧內為英軍對應軍銜):
Marshal (Field Marshal):元帥
General d'?rmee (General):上將(非真正軍銜,由General de Division 擔任)
General de Corps (Lieutenant General):中將(非真正軍銜,由General de Division 擔任)
General de Division (Major General):少將
General de Brigade (Brigadier General):准將
Colonel (Colonel):上校
Lieutenant Colonel (Lieutenant Colonel):中校
Chef de Bataillon (Major):少校
Capitaine (Captain):上尉
Lieutenant (1st Lieutenant):中尉
Sous Lieutenant (2nd Lieutenant):少尉
Adjutant-Chef (Warrant Officer):准尉
Adjutant Sous Officier (Sergeant-Major):上士
Sergent (Sergeant):中士
Caporal (Corporal):下士
Soldat (Private):列兵
『叄』 士兵的帽子答案大全
1、大檐帽——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軍帽,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為軍官設計的工作帽,後來被普魯士、英國所採用。
——英國特種部隊「紅色貝雷帽」。
『肆』 拿破崙的26位元帥分別是
一、路易斯-亞歷山大-貝爾蒂埃 Louis Alexandre Berthier ,Prince de Neufchatel
1753.11.20-1815.06.01 納夏泰爾和瓦格拉姆親王
父親是地形測繪工程師,早年受過地圖測繪員的訓練。他是一個極其優秀的參謀長人選,精力充沛,為人嚴謹,一絲不苟,常常親自核查自己下達的命令,此外對於地圖的記憶力極好,善於領導偵察部隊和將復雜的軍事行動寫成簡單明了的報告。
但是由於缺乏果斷的魄力,所以不適合擔任軍隊的指揮官。另外,在忠於拿破崙時期,曾經依照皇帝的命令娶巴伐利亞公主為妻。
主要事紀:
北美獨立戰爭中成為羅尚博將軍的中尉參謀。
大革命時期為上校,指揮凡爾賽的國民自衛軍,堅決反對列庫安特爾黨。後出任旺代省革命軍參謀長,在作戰中負傷。
1794年熱月政變後,到阿爾卑斯軍團擔任克勒曼將軍的參謀長,
1795年5月9日(一說3月3日)隨克勒曼調義大利軍團參謀長 9月又隨克勒曼回阿爾卑斯軍團任參謀長
1796年拿破崙出任義大利軍團司令後,主動請求追隨,3月份出任義大利軍團參謀長
1797年12月9日接任義大利軍團司令,指揮對羅馬的佔領。
1798年4月出任拿破崙指揮的東方軍團參謀長,7月2日登陸亞歷山大後,下令發布了用法文,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寫的公告
1799年8月24日登繆伊倫號陪同拿破崙回國11月10日擔任拿破崙為第一執政政府的陸軍部長
1800年4月2日改任預備軍團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1808年出任大軍團參謀長
1808年擔任西班牙軍團的參謀長
1809年4月短暫兼任德意志軍團副司令,代理指揮權幾天,結果造成局面被動,很快被拿破崙解除指揮權。
1809年12月1日再度出任西班牙軍團參謀長
1812年擔任新建大軍團參謀長
1813年初生病離職,3月底病癒後被任命為重建的大軍團參謀長。
1815年3月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到法國後,他拒絕效忠拿破崙,護送路易十八出國,避居巴伐利亞。 4月10日被拿破崙從元帥名單上除名。不久,他突然發狂,跳樓而亡。
二、邦-阿德里安-蒙塞 Bon Adrien Moncey
1754-1842 孔內利阿諾公爵
萊因軍團的軍長。馬倫哥戰役後,該軍調海峽監視。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1807年入侵西班牙。1808年初出任西班牙軍團第三軍軍長,3月封為孔內利阿諾公爵。
退役後曾經擔任榮軍院院長,並以該身份於1840年在巴黎迎接由聖赫勒拿島運回來的拿破崙靈柩。迎靈前已經病魔纏身,但是要求大夫無論如何讓他活著看到皇帝的靈柩,安葬後,說:「我可以回家等死了。」
三、查爾斯-奧熱羅 Charles Augereau ,c de Castiglione
1757.10.21-1816.06.12 斯蒂維耶雷公爵
聖馬爾索郊區人,年輕時做過小偷,加入波旁王朝的軍隊後曾在三支軍隊中開過小差。近乎無政府主義者,無政治頭腦卻喜愛政治辯論和行政活動,但每每把事情弄糟。
主要事紀:
大革命開始時是軍士,曾被派往那不勒斯王國訓練那不勒斯軍隊。後在東比利牛斯軍團對西班牙作戰因功升為將軍和師長。
1795年法國西班牙簽署和約後率本部調義大利軍團隸屬,是拿破崙剛執掌義大利軍團時著名五師長之一。
1796年4月13日-14日在米勒摩斯以較大傷亡迫使奧將普羅韋拉投降,並擊退奧將柯里。8月初於斯蒂維耶雷村阻擊並反攻維爾姆澤和科斯達諾維奇,迫敵後撤。
9月7日在普里莫拉諾擊敗維爾姆澤前衛,8日在巴薩諾擊敗維爾姆澤。11月6日在布蘭塔河邊擊退阿爾文齊。11月15日所部在阿爾科拉和阿爾文齊的奧軍爭奪木橋,未果。16日,17日兩度攻擊。
1797年1月16日在法沃里塔殲滅普羅韋拉。8月8日出任巴黎軍區司令,9月4日參與「果月18日政變」,其後曾擔任萊因軍團司令和高盧-巴達維亞軍團司令。
1801年之後,長期擔任第七軍軍長。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參加多瑙河作戰,
1806年參加對普魯士作戰,10月14日參加耶拿會戰,12月底和友軍進攻哥利敏的俄軍布霍夫頓部,將其驅逐。
1807年2月8日戰本尼格森俄軍主力,部隊遭遇迎面大風雪,被俄軍炮兵殺傷很多,本人亦負傷,後去職養傷。
1808年3月封為斯蒂維耶雷公爵
1809年出任德意志軍團第八軍軍長。
1809年接任西班牙軍團第七軍軍長。
1812年出任新建大軍團第十一軍軍長,參加對俄國的遠征。
1813年3月擔任重建大軍團第九軍(巴伐利亞軍)軍長。10月16-19日參加萊比錫戰役。
1814年初出任里昂軍團司令。
1815年拒絕效忠拿破崙,4月10日被拿破崙從元帥名單上除名。
4.安德烈-馬塞納 Andre Massena ,c de Rivoli,Prince d'Essling.
四、利沃里公爵,埃斯林親王1758.5.6-1817.4.4
尼斯人,年輕時做過侍者,也做過遊民,後加入波旁王朝在義大利方面的軍隊,服役14年,但是連軍士長都沒有當上。大革命後,獲得快速提升,直到義大利軍團的師長,是拿破崙剛執掌義大利軍團時著名五師長之一。
他是除達武以外,拿破崙元帥中另一被認為具備大軍團指揮能力的優秀軍官。他體格強壯,精力充沛,常騎馬日夜翻山越嶺而不覺疲憊,為人個性頑強,處事堅決,思想明確,作戰勇敢,即使受傷也象勝利者般戰斗,從不灰心喪氣。
但是忽視軍紀,不關心部隊行政和經濟事物,進攻缺乏周密的考慮,演講缺乏口才和號召力。
主要事紀:
1794年4月6日還是旅長的他,參加對皮埃蒙特的作戰,率部佔領塔納爾多山,月底截斷敵軍退路。5月8日與友軍共同佔領因德山口。
1795年11月22日-24日在洛魯擊敗奧地利軍隊。
1796年4月12日與友軍在芒泰諾泰擊潰奧將阿根陶,
4月14日與友軍共同進攻,再敗阿根陶。
4月15日又反擊突然增援阿根陶的奧軍武卡塞維奇部,將其驅逐。
5月10日率部奪取洛迪。
6月3日佔領維羅納。
7月30日一天阻擊奧軍增援。
8月3日先守羅納托,後放棄等友軍來到反擊佔領羅納托的奧軍科斯達諾維奇,收復羅
納托,並於斯蒂維耶雷村阻擊維爾姆澤和科斯達諾維奇。
9月4日佔領羅韋雷托,5日佔領特倫托。
9月7日在普里莫拉諾擊敗維爾姆澤前衛,8日在巴薩諾擊敗維爾姆澤。
9月15日在聖若爾日戰斗中擔任中路進攻,大敗維爾姆澤。
11月6日在布蘭塔河邊擊退阿爾文齊。
11月11日在卡爾迪埃羅山阻擊阿爾文齊,掩護部隊後撤。
11月16日,17日兩度進攻阿爾科拉,他身先士卒,用劍尖舉著自己的帽子做軍旗進
攻,終於成功,迫使阿爾文齊撤退。
1797年1月13日星夜馳援利沃里,14日與友軍共同重創阿爾文齊。當日,又強行軍南下馳
援,於16日增援曼圖亞圍城部隊。
3月率部反擊,殺開血路,先後佔領費爾特雷,貝盧諾,比利姆貝格,傑姆納,
3月23日突破塔爾維西奧山隘,27日佔領菲拉赫,28日佔領克拉福根,
4月1日在諾伊馬特克峽谷擊敗查理大公,2日突破杜恩斯滕峽谷,9日佔領布魯克。
1799年出任黑爾維榭軍團司令,
8月12日指揮軍團右翼將奧軍趕出施維次,格拉里斯,聖哥達爾德等地。
8月14-19日指揮軍團中路軍進攻蘇黎士,未果。
8月23-25日在迪耶提康村-蘇黎士的系列作戰中徹底擊敗俄軍科爾薩科夫部。
10月再次擊敗科爾薩科夫的俄奧聯軍。
10月7日挫敗奧軍康德軍團,佔領康斯坦次。
11月24日出任義大利軍團司令。
1800年6月4日因糧盡而有條件的放棄抵抗。
8月以貪污軍餉指控而去職。後擁護共和及與拿破崙關系緊張而入預備役。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8月再度出任義大利軍團司令。
10月28-31日與查理大公激戰於卡爾迪埃羅。
1807年4月因拉納生病而擔任第五軍軍長。
1808年3月封為利沃里公爵
1809年2月21日出任萊因觀測軍軍長,
3月該軍改稱德意志軍團第四軍,參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戰。
4月21日反擊奧軍席勒軍。22日反擊查理大公的奧軍主力。
5月2日在埃貝爾斯貝格強渡勞特恩河。
5月21-22日參加阿斯佩恩-埃斯林戰役。率部先渡過多瑙河,由於缺少支援失利,部隊損失慘重。
6月30日負責佯攻。
7月5-6日參加瓦格拉姆戰役,死守左翼,頂住了奧軍克里勞和柯羅華特兩個主力軍的沖擊。
7月10日在茲諾莫伊重創奧軍。
1809年晉封埃斯林親王
1810年4月16日任葡萄牙軍團司令。
7月9日奪取羅德里戈城。
8月27日佔領阿爾梅達入侵葡萄牙。
9月27日與韋爾斯利激戰於布薩庫。
10月10日受阻於托里什-韋德拉什防線。
1811年3月5日撤退葡萄牙。
4月3日在薩布戈敗於韋爾斯利。
5月3-5日於富恩特斯-德奧尼奧羅再敗於韋爾斯利。
5月10日被解除職務。
後曾擔任第八軍區(馬賽軍區)司令。
五、讓-巴普蒂斯-儒爾當 Jean-Baptiste Jourdan
1762-1833 伯爵
缺乏魄力,滿腦子的錯誤作戰原則。
主要事紀:
1796年時為桑布爾-默茲軍團司令
6月15-19日與查理大公作戰,先退後攻,在阿爾田基爾亨挫敗敵軍攻勢。
7月接政府命令,率部實施遠征德意志的作戰。
7月8日前衛戰擊敗奧將瓦爾田斯列卞,12日進入美因河平原。
7月24日和8月3日分別迫降維爾茨堡和肯尼格斯哥封要塞。
8月6日在福赫海姆擊潰敵軍,11日迫降羅田堡要塞,15日迫敵退出維耳斯河陣地,20日奪取沃爾費林根高地,遭反擊又退出。
8月22日被查理大公趕出諾伊馬特克陣地,接著在福赫海姆再敗。
9月3日在維爾茨堡與查理大公決戰失利。不久,免去司令職務。
1798年10月接任萊因軍團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8年出任西班牙部隊的參謀長,
1809年6月被撤職,之後又恢復。
六、讓-巴普蒂斯-貝爾納多特 Jean-Baptiste Bernadotte
1763-1844 蓬特-科沃親王
主要事紀:
1796年時為桑布爾-默茲軍團師長,參加1796年儒爾當對德意志的遠征戰役。
1797年3月改隸義大利軍團,參加對奧地利的進攻。
3月16日率部強渡塔利亞曼托河。19日沖擊格拉迪斯卡要塞失利,援軍來到時迫降要塞守軍。
1798年與拿破崙兄長約瑟夫-拿破崙的姨妹結婚。
1799年反對霧月政變。
1801年之後,長期擔任第一軍軍長。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參加多瑙河作戰,11月15日因行動遲緩被拿破崙斥責,
12月2日參加奧斯特利茨會戰。
1806年封為蓬特-科沃親王
1806年參加對普魯士作戰,10月14日在多恩堡坐等命令,消極作戰。
11月7日在特拉弗明德迫降普軍布呂歇爾部。
1807年1月25日在莫倫根阻擊俄軍本尼格森部。
6月4日參加古茨泰特-阿倫施泰因作戰負傷而去職。傷愈後擔任駐漢堡的軍區司令。
1809年3月擔任德意志軍團第九軍(薩克森軍)軍長,參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戰。
7月5-6日參加瓦格拉姆戰役,所部數次被敵擊潰。戰役後被撤職,遣送回國。
1810年8月21日被選為瑞典王儲。
1813年加入反法同盟,8月擔任聯軍北路軍團的司令。
10月17日參與聯軍已經處於勝利在望的萊比錫戰役,並說服拿破崙部隊中的薩克森軍倒戈。
1818年即瑞典王位。
七、紀堯姆-布律納 Guillaume Brune1763-1815
主要事紀:
1797年時為馬塞納部旅長,3月參加對奧地利的進攻作戰
3月23日在塔爾維西奧山隘奮不顧身,擊敗優勢奧軍。
1799年擔任高盧-巴達維亞軍團司令
9月10日進攻登陸荷蘭的英軍失利。
9月18日卑爾根戰斗,挫敗英俄聯軍的進攻。
10月2日阿耳克馬戰斗,再度挫敗英俄聯軍。
10月6日卡斯特里庫姆戰斗,三挫英俄聯軍。
1800年8月出任義大利軍團司令。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7年出任駐漢諾威的軍區司令。
八、若阿尚-繆拉 Joachim Murat,King of Naples
1767.03.25-1815.10.13 貝格大公,那不勒斯國王
勇敢的騎兵軍官,善於指揮騎兵作戰,但是沒有政治頭腦,擺弄小聰明。
主要事紀:
1795年10月5日身為騎兵少尉追隨拿破崙鎮壓「葡月13日政變」,他從巴黎郊區弄來40門火
炮,使得拿破崙取得勝利。
1796年提升為上校,5月29日在博爾格托率法國騎兵擊敗奧地利和那不勒斯騎兵,是大革命
以來騎兵單挑中法國騎兵首次獲勝戰例。
6月抵達熱那亞,奉命以武力後盾取得當地上議院對法軍要求的全部滿足,29日佔領里窩那。
7月配合友軍進攻曼圖亞要塞,取得外圍所有障礙控制權。
9月初切列阿之戰小負。
1797年3月參加對奧地利的進攻
3月16日率15輕裝聯隊強渡塔利亞曼托河。
1798年4月上校軍銜(一說少將)擔任東方軍團的參謀,亞歷山大登陸後擔任後備軍指揮。
1798年底征敘軍團成立後調該軍團。
1799年3月指揮機動縱隊作戰,迫敵解薩法德之圍,並強越雅各橋,佔領土耳其帕夏之子的
軍營。
7月25日參加阿布基爾之戰,率領前衛部隊,親自擊傷並俘獲了土軍司令穆斯塔法-維
齊,不過本人也受重傷,頭部中彈。
8月升師長。
8月24日登卡勒爾號回國。
1799年12月與拿破崙的妹妹卡羅利娜-拿破崙結婚。
1800年4月出任預備軍團騎兵指揮。
1801年之後,長期擔任騎兵軍軍長。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參加多瑙河作戰,9月曾代理一段時間的大軍團指揮。
10月8日在韋爾廷根擊敗奧軍。之後指揮對烏爾姆的進攻,調動失措,使得奧軍一部突圍成功。
10月18日在諾德林根包圍迫降奧將魏尼克。
10月27日佔領布勞瑙要塞。
11月15日擅自與俄軍訂立條約,致使俄軍成功轉移,後被拿破崙斥責。
12月2日參加奧斯特利茨會戰。
1806年4月1日封為貝格大公,那不勒斯國王
1806年參加對普魯士作戰,10月14日參加耶拿會戰,
10月28日於普倫茨堡迫降普魯士霍洛恩厄親王。
1807年2月7日在普魯希-艾勞與巴格拉季昂部俄軍激戰未果。
2月8日再戰本尼格森俄軍主力不利。
6月4日參加古茨泰特-阿倫施泰因作戰。
1808年2月20日被任命為西班牙總督,統帥入侵西班牙的法軍。
5月2日指揮騎兵製造鎮壓西班牙人民的「五月事變」。
1812年調任新建大軍團騎兵司令,參加對俄國的遠征。
9月7日參加博羅季諾會戰,頂替受傷的達武指揮對巴格拉季昂鈍角壘的進攻。
9月14日率先進入莫斯科。
10月18日在塔魯季諾被庫圖佐夫擊敗。
12月5日接替拿破崙指揮大軍團殘部。
1813年再度擔任騎兵部隊的指揮官
8月26-27日在德累斯頓挫敗聯軍進攻,
10月16-19日參加萊比錫戰役,組織萬名騎兵大規模反擊失利。
1814年1月11日以那不勒斯國王身份單獨與聯軍媾和。
1815年3月31日再度對奧地利宣戰。
5月3日在托倫蒂諾被奧軍擊敗。
10月13日經軍法審判在義大利被處決。
九、阿道夫-莫蒂埃 Adolphe Mortier,c de Trevise
1768.02.13-1835.07.28 特雷維佐公爵
主要事紀:
1803年6月1日率軍佔領漢諾威,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11月6日出任當日組建的大軍團第八軍軍長,參加多瑙河作戰,
11月11日在杜恩斯坦峽谷遭到俄軍伏擊,憑借部下奮戰得以倖免被殲滅。
1807年4月進攻波美拉尼亞和施特拉爾松,
6月14日參加弗里德蘭戰役。停戰後兼任駐布雷斯勞的軍區司令。
1808年3月封為特雷維佐公爵
1808年8月17日出任西班牙軍團第五軍軍長。
1812年出任新建大軍團青年近衛軍軍長,參加對俄國的遠征。
9月7日參加博羅季諾會戰,在進攻中遭遇哥薩克騎兵側擊,未取得實效。
10月莫斯科撤退時,沒有執行拿破崙炸毀的克里姆林宮的命令,保留了著歷史悠久的古堡。
11月16日在克拉斯諾反擊庫圖佐夫的攔截。
1813年3月指揮美因軍團近衛軍一個師。
5月2日參加呂岑會戰,擔任反擊。
8月26-27日在德累斯頓挫敗聯軍進攻。
10月16-19日參加萊比錫戰役。
1814年出任重建大軍團老年近衛軍軍長,
2月1日在布里埃納作戰失利,
10日參加尚波貝爾之戰,殲滅俄軍蘇費耶夫師。
11日於蒙米賴反擊擊敗普將薩肯。
12日夏托蒂埃之戰繼續重創普將約克。
16日於楠吉擊退奧將施瓦岑貝格。
3月7-8日進攻拉昂未果。
1815年6月7日被任命為近衛軍騎兵指揮,因病未到職。
1835年7月,費希謀殺國王路易-菲利普時,被誤炸身亡。
十、讓-巴普蒂斯-貝西埃爾 Jean-Baptiste Bessieres,c d'Istrie
1768-1813 伊斯的利亞公爵 朗格多克人,驍勇的騎兵鬥士。
主要事紀:
起初在東比利牛斯軍團第22獵騎兵團服役,以勇敢善戰著稱。
1796年6月上尉身份擔任拿破崙私人衛隊騎兵連指揮。
1797年1月奉命送繳獲的軍旗回巴黎。
1798年4月以上校軍銜出任私人衛隊的指揮。
1801年之後,長期擔任近衛軍軍長。
1804年5月19日晉封元帥
1805年參加多瑙河作戰,
1806年與勒費弗爾共同指揮近衛軍,參加對普魯士作戰。
1808年擔任西班牙軍團近衛軍和騎兵預備隊指揮。
3月封為封為伊斯的利亞公爵
7月14日在梅迪納擊敗西班牙軍隊。
8月5日擔任西班牙軍團右翼指揮官。
1809年3月調德意志軍團任騎兵軍軍長,參加第二次多瑙河作戰。
4月21日反擊奧軍席勒軍。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戰役,負責中路反擊。
1812年參加對俄國的遠征。
1813年3月指揮美因軍團近衛軍一個師。
5月1日呂岑會戰中,在薩勒河裡巴赫溪前哨戰中中炮戰死。
十一、米切爾*內伊,1769.01.10-1815.12.07
十二、尼古拉斯*蘇爾特,1769.3.29-1851.11.26
十三、讓*拉納,1769.04.11-1809.05.31
十四、路易斯*尼古拉斯*達武,1770.05.10-1823.06.01
十五、克勞德*維克托,1764-1841
十六、雅克-亞歷山大*麥克唐納,1765.11.17-1840.09.25
十七 、尼古拉斯*烏迪諾,1767.4.25-1847.9.13
十八、奧古斯特*馬爾蒙,1774.07.20-1850.03.02
十九、路易斯-加布里埃爾*絮歇,1770.3.2-1826.1.3
二十、古維翁*聖西爾 ,1764-1830
二十一、約瑟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1763.5.7-1813.10.19
二十二、曼努爾*格魯希 ,1766-1847
二十三、弗蘭克斯-克里斯多夫*克勒曼,1735.5.28-1820.9.23
二十四、讓-馬蒂厄*塞律里埃,1754-1818
二十五、多米尼克*佩里尼翁,1754-1818
二十六、弗蘭克斯*勒費弗爾 ,1757-1820
『伍』 拿破崙.波拿巴頭上戴的是什麼帽子
是法國帝政時期軍裝的帽子,叫法式兩角帽或法式雙角帽,用熊皮或海狸皮製成。
『陸』 拿破崙頭上戴的那個叫什麼。
——這是「月桂冠」
『柒』 18世紀英國海軍軍官帽,就是雙角的那個,和拿破崙戴的差不多的那個帽子哪裡有得賣
當當網,或者法國本土
『捌』 麥克阿瑟頭上的帽子,為啥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因為當時沒有元帥這個職位,所以他的服裝和帽子都是自己設計的。
煙斗,墨鏡,帽子成了他的形象之一。還有人為了討好他,特意為他打造了一個金色的指揮棒,只是他平時的時候很少拿出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它被美國召回擔任陸軍總司令,普及中將日本對菲律賓發動了戰爭,由於他的判斷失誤,菲律賓的空軍都被消滅了,他被迫從菲律賓撤職,在撤職的時候,他留下了一句話說我還會回來的。
『玖』 拿破崙的18個元帥(名字)
繆拉 MuratJoachim,KingofNaples (1767.03.25-1815.10.13) 法國元帥,與內伊、拉納合稱軍中三傑。1800年娶拿破崙的幼妹為妻。1808-1815年間為那不勒斯國王。1815年10月13日舉兵反抗波旁王朝,被反法聯盟槍決。 蒂埃 MortierAdolphe,cdeTrevise (1768.02.13-1835.07.28) 拿破崙所封的元帥。1812年對俄戰爭中,統帥青年近衛軍。沒有執行拿破崙炸毀的克里姆林宮的命令,保留了著歷史悠久的古堡。1835年7月,費希謀殺國王路以.菲利普時,被誤炸身亡 內伊 NeyMichel,cdElchingen,PrincedelaMoskowa (1769.01.10-1815.12.07) 拿破崙所封的元帥、公爵、親王。勇中之至勇者。後厭戰。1814年4月要求拿破崙退位,後效忠路易十八。1815年百日王朝期間,無法抗衡局勢的突變,心情矛盾的回到拿破崙麾下。1815年12月波旁王朝不顧大赦令,判處內伊死刑。同月7日被槍決。 克唐納 MacDonaldJacquesAlexandre,DucdeTarente (1765.11.17-1840.09.25) 拿破崙所封元帥。幾乎參加了所有拿破崙發動的戰役。1815年3月拿破崙返法,麥克唐納陪同阿圖瓦伯爵從里昂出逃,被拿破崙撤銷了元帥稱號。不過,拿破崙幼妹卡羅利娜後來受到了麥克唐納的照料和愛護。 貝特朗 BertrandHenri-Gratien,Comte (1773-1884) 法國將軍。優秀的工程師。跟隨拿破崙參加了幾乎所有的戰役。受封為伯爵。迪克羅陣亡後,升任宮廷總監。1814年,1815年兩次隨拿破崙流放,直至安葬拿破崙後才離開聖赫勒拿島。1840年,貝特朗再次隨人前往聖赫勒拿島,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法國。著有《札記》,記載了拿破崙去世前7年中的大部分談話。 奧熱羅 AugereauCharles,cdeCastiglione (1757.10.21-1816.06.12) 拿破崙所封的元帥。1797年曾發動果月政變。後厭戰,拿破崙第一次退位後,效忠路易十八。拿破崙在遺囑中稱之為叛徒。 馬爾蒙 MarmontAuguste,cdeRaguse (1774.07.20-1850.03.02) 與朱諾同為拿破崙早年的好友、戰友,身經百戰。深得拿破崙的信賴,被封為公爵、元帥。1814年3月20日擅自率軍向盟軍投降,致使巴黎陷落。拿破崙在遺囑中稱他為叛徒。 拉納 LannesJean,cdeMontebello (1769.04.11-1809.05.23) 拿破崙時代最優秀的將領。拿破崙所封之元帥、公爵。功勛卓著,直言無忌。1809年5月在埃斯林戰役中,不幸中彈身亡。他是拿破崙手下第一個捐軀戰場的元帥。 格魯希 Crouchy,Emmanuel,marquisde (1766-1847) 拿破崙所封的最後一位元帥。作為騎兵將領,戰績輝煌。1812年從俄國潰退時,指揮法軍殘部撤退。1815年6月滑鐵盧一役中,他指揮全軍1/3的兵力,他的援軍未能及時趕到,布呂歇爾得以於威靈頓會師造成災難性後果。有些歷史學家把滑鐵盧的失敗歸於格魯希。 達武 DavoutLouisNicolas,cdAuerstadtPrincedEckmuhl (1770.05.10-1823.06.01) 拿破崙所封的元帥。1806年耶拿之戰的英雄。後長期駐扎德意志境內,執行大陸封鎖政策。1815年7月3日,又達武向反法盟軍簽署投降書,交出巴黎。撤軍千他揚言要發動戰爭,除非盟軍保證不追究拿破崙等將領。盟軍部的不同意。不久,波旁王朝業予以承諾。 貝爾蒂埃 BerthierLouisAlexander,PrincedeNeufchatel (1753.11.20-1815.06.01) 1796-1814年間,長期擔任拿破崙的參謀長,十分得力,向後被封為元帥和親王。後因幻想破滅,改而效忠復辟王朝。1815年拿破崙從厄爾巴島回到法國後,貝爾蒂埃護送路易十八出國,避居巴伐利亞。不久,他突然發狂,跳樓而亡。有人認為,滑鐵盧戰役,如果由他擔任參謀,拿破崙不至於失敗。 ------------------------------------------ 此如還有:馬塞納,貝爾納多特(1818年加冕為瑞典國王),貝西埃爾,布律納,絮歇,儒爾當,勒費弗爾,蒙塞,烏迪諾,佩里尼翁,塞律里埃,聖西爾,維克托,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這個才是真正的最後一位元帥,在萊比錫的戰場上晉升的,可惜當天傍晚撤退時落水淹死,也是最短命的元帥)。
『拾』 請教一下拿破崙和毛奇的這種帽子叫什麼名字(英文的名字也可以)附:毛奇照
二角帽也叫拿破崙帽,考克帽。拿破崙是法國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許多赫赫有名的功績。但與他同時出名的,還有他頭上的那頂帽子。
拿破崙戴的這種叫『二角帽』是當地各國皇族都比較喜歡的飾物。有趣的是,據說拿破崙帶二角帽還有個原因便是,因為他身材太矮,這種又高又大的二角帽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呵,如今巴黎榮軍院裡面還收藏著拿破崙戴的這頂二角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