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走路戴什麼帽子
⑴ 戶外運動用的帽子該怎麼選擇來點專業意見吧
在戶外用品中,帽子是一般人比較容易忽略的東東,一般器材介紹很少涉及,這方面的知識,一般要真正的驢友,根據自己的經驗才能回答,從這兒也可以看出,人在旅途論壇中,真正意義上的驢友還不多,大家可要努力哦,做一個驢友可不是僅僅能吃苦就行,還要有豐富的戶外知識,如果大家老靠斷劍站長的經驗,是永遠也不能自立成為一個出色的驢友的。
戶外運動和旅遊不同,無論什麼天氣,都存在體力消耗的問題。人的體力消耗和熱量散發是成正比的,而60%以上的熱量散發是通過頭部散發,所以帽子在戶外運動中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熱量散發過快,在休息時防止著涼感冒,而不是普通旅遊中的防曬,所以在所有的戶外運動中,一定要戴上一頂帽子哦。
戶外用品中帽子的種類也不少,從材料上分:
一、普通型,這款和旅遊帽的一模一樣的,所以對初學者來說,只要把平時的旅遊帽帶上就行了;
二、防水型,這種帽子透氣型差一點,但勝在風雨無阻,適合要求比較高的驢友;三、防水透氣型,是高級品種,常見的有GORE-TEX材料的,它們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驢行時的必需品,象去西藏時,擁有一頂GORE-TEX的帽子,當然是最佳的選擇,一般來說,對於我們只是低難度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不建議使用,除非你高燒40度或者好有錢,是個富驢。
從外形來分,也有好幾種,最值得推薦的是叢林型,象二戰中日本鬼子戴的軍帽,亞拉索斑*說的那種,特點是能保護最脆弱最怕曬的頸部。不過MM可能不是很喜歡,至少我就不喜歡,驢行時也要保持美態嘛!!!驢行時,把帽舌反過來遮住頸部也行嘛,照相時帶正,又是一個可愛的小毛驢,呵呵!
⑵ 戶外休閑,請教大家什麼牌子的帽子適合戴最好是今年的新品。
速干帽 是戶外主流休閑類帽子
品牌嘛 不差錢就始祖鳥吧 版型比較好
⑶ 請問在戶外是戴棒球帽還是戴鴨舌帽好一點啊
這個問題基本上很難,個人覺得都可以,一般遮陽沒問題,看你的個性和衣物搭配了。嘻哈造型適合較為誇張的鴨舌帽;運動造型一般戴棒球帽。然後再配個墨鏡。酷斃了。
⑷ 冬季跑步戴什麼帽子
在挑選冬季戶外跑步戴的帽子必須考慮到兩個因素:
(1)可以保暖:防止寒冷的空氣進入頭部導致頭部溫度迅速下降,因此一定要可以保暖的帽子。
(2)要吸汗:由於運動的過程中,我們會大量的出汗,所以挑選的帽子一定是要稀罕的,防止頭部受潮引起偏頭疼。
1、溫度高於0℃,戶外運動帽就可以滿足需求。
2、冬季跑步氣溫在-5度以上的時候,只需要選擇速乾的運動型的帽子就可以。
3、氣溫低於-5℃時除了頭部還要保護耳朵,因此需要帶有耳罩或者多功能運動頭巾帽。
4、溫度-10℃往下跑步,要保護整個頭部,這時可以選擇抓絨帽或者瓜皮帽。
5、冬天氣溫在-20℃左右甚至還要低,建議不要去戶外跑步,如果一定要出門跑的話,建議選擇滑雪帽,可以順便保護臉部。
(4)戶外走路戴什麼帽子擴展閱讀
冬天帶帽子的注意事項:
1、戴帽太久易脫發:
經常戴帽子會因為悶熱、流汗,加劇皮脂腺分泌油脂。若是清潔不當,易導致毛囊發炎,加劇掉發。長久戴帽會形成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不利於頭發呼吸生長。特別是受帽沿壓迫的發際線,更易脫發。
即使是頭發茂密的老人,也不能一直戴著帽子。早晚外出時戴,進入室內就該摘掉。正午陽光好的時候,也要讓頭發出來透透氣。
2、戴帽盡量寬松點:
冬天寒風無孔不入,很多老人會選擇比較緊的帽子。然而,過於緊綳的帽子或頭套會延長血液流向毛囊的時間,不利於頭發生長。選擇帽子時,應考慮頭圍大小、頭發所佔的體積以及帽子洗後的縮水情況。
盡量選擇寬松、比頭略大一點的帽子,戴上後不會緊壓頭發,留有透氣餘地。頭發愛出油的老人最好戴輕薄款帽子;體質弱、易感冒的,戴呢料或毛線帽子。
3、要經常清洗帽子:
頭皮皮脂分泌旺盛,加上出汗灰塵吸附,會使帽檐內或襯里油膩污穢,有異味,形成嗜脂性腐生真菌的繁殖環境。帽子不幹凈戴頭上,可能與頭皮摩擦引起毛囊炎。
所以帽子要多清洗,如果天天戴,應1周洗1次,用溫熱的肥皂水及軟刷洗刷,再用熱水漂洗干凈。為便於清洗,也可在帽內墊一層薄布,方便換洗。但不要用不吸水、不透氣的塑料布做襯里。
⑸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需要結合個人臉型:
1.如果你是長臉
長臉最適合的是比較扁的帽子,帽子向兩邊伸展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臉部的視覺長度。帽檐切忌窄,一定要寬過額頭,這樣可以給人一種橫向的拉伸的視覺效果。適合平檐棒球帽、車夫帽、高爾夫球帽等。
⑹ 夏天戴什麼帽子比較好
1、夏天適合戴什麼帽子
一般適合夏季戶外活動的帽子,一要有防曬防紫外線功能的,二是快乾透氣涼爽材料的,這樣即使是大汗淋漓的環境下,照樣也能保持乾爽涼快,這是戶外帽子必須具備的特點。不同的戶外活動也要有不同的帽子,如叢林活動也許是需要有防樹枝、防蟲子的叢林帽,垂釣可以要大帽沿的漁夫帽,而一般登山則是棒球帽和軍帽……
2、如何選擇合適的帽子
首先要根據臉型選擇合適
的帽子。人的臉型主要有方型(國字臉)、圓型(圓臉)和尖型(尖臉)三種。
圓臉戴圓頂帽,就顯得臉大、帽子小。如戴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尖臉的人戴了鴨舌帽就顯得臉部上大下小,更顯瘦削。因此戴圓頂帽比較合適。國字臉的人戴所有的帽子都比較合適。
其次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帽子。身高的人帽子宜大不宜小,否則給人頭輕腳重的感覺。身矮的人則相鏈接或圖片反。個子高的婦女不宜戴高筒帽,否則給人的感覺是「又」長高了。個子矮的小姐不宜戴平頂寬檐帽,會顯得個子更矮。戴帽子和穿衣服一樣,要盡量揚長避短,即使自己戴了滿意,又要使人看了雅觀。帽子的形式和顏色等必須和衣服、圍巾、手套及鞋子等配套。戴眼鏡的女士們,不要戴上面有復雜花飾的帽子,不宜將帽子遮住額頭,帽子要高一些,這樣能顯出你的瀟灑風度和高雅氣質。帽沿的顏色需要與你的膚色相搭配。
如果以上回答滿意望採納,謝謝
⑺ 夏天外出旅遊的時候該戴什麼帽子防曬
覺得自己天選帽子就不要隨大流了,像百搭帽和棒球帽都不是很適合你。戴上它不僅會讓她的臉變小,還會讓她的臉變大。像下面提到的這些帽子是修復你的臉的必要工具。平時也可以折疊起來,以防防曬。提行李非常方便。可折疊的大帽檐遮陽帽,像這種大帽檐設計的遮陽帽,在它的襯托下會顯得小,遮肉,修臉的效果也是恰到好處的。
夏季休閑百搭兜帽黑色帽子非常百搭,男女皆宜。許多明星都戴著這頂帽子。流行的別針帽和箍帽不怕洗三天頭發。寬檐帽保護眼睛。寬邊帽不僅能保護皮膚,還能保護眼睛。對於男生來說,可以選擇帥氣帽和棒球帽,女生可以選擇甜美可愛的寬邊帽。夏天戴帽子可以防曬,在強烈的陽光下出門需要戴一頂涼爽的帽子。既能防止太陽暴曬,保護心靈,又有利於防暑保健。
⑻ 一般的戶外登山需要准備些什麼裝備,希望專業的給點好建議!
背包3360克 2360元。 osprey重型CREACENT 75升。 背包是最值得花費資金和重量的物品,只要是實實在在的使背包更加結實、背負大重量時更舒適,增加一、兩斤重量和幾百塊錢完全值得,我的背包算是很重的,但是也更舒適些,路程越長、背負越重越劃算。背包有些地方損壞了,已經郵回店家修理,說是免費,後來發現點問題,乾脆給我全額退款。背包經過夏天三個月的折騰,已經有些磨損了,看來還是名牌產品和正規商店有保證啊! solo包 350克 大背包上附帶的小包。 容量8升,背負時很舒服。不過背包的頭包也可以卸下來當隨身包,不一定要用到這個專門的小包。在旅行到一半時為了減重,我把它郵回家了。 後來發現在香港買這個背包只要1750元。所以從那裡又買了05年新款的creacent70升,特大號,實際容量76升。面料420D,新款可以站立了,沒有了solo包,代之以大網兜之類,我喜歡。那個熱塑腰帶,總覺得是噱頭居多。 兩個包共計3710克,後來只剩下大背包3360克。如果是一周以內的短程旅行,物品較少,重量較輕,可以用這個品牌的2500克左右的同樣容量輕型背包,當然背負系統也比較單薄。 占總背負重量 14.6% ------------------------------- 帳篷2950克 1088元 compland牌 LD - 8082。 野外住宿必備的東西,提供理想的休息條件。這款帳篷使用的人不很多,性能比較可靠,屬於性價比不高的東西,外帳和帳底的防水性都是3000毫米,能應付大雨或暴雨。(通常2000毫米左右就可以防住大雨,但是如果帳篷質量不很好的話,可能會出現防水塗層不均勻的現象。)這次旅行中使用的次數不多,因為藏北的夜晚太冷了,在帳篷里睡覺不解乏;刮大風的時候這個帳篷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被風吹冰雹打得噼啪作響還搖晃,但是一點損壞也沒有,惡劣天氣中躲在裡面,才感覺到一個好帳篷有多重要。為了減輕重量,去掉了100克重的帳篷外袋,把帳布疊起來塞在背包底部,支撐桿和睡墊卷在一起。帳篷底和外帳較厚實,雖然重了點,但是性能更可靠,很值得。我自己給它加了雪裙,原來內帳的尼龍紗網也用細密尼龍布換過,挺滿意。 睡袋1900克 180元 三夫牌。 普通棉睡袋,杜邦四孔棉,溫標-5℃,用在藏北的夜晚,有些單薄,通常藏族牧人帳篷里都很冷,四面透風,頂上還開著天窗。即使是有幸在屋子裡睡,半夜也經常會凍醒。因為不使用動物製品的緣故,我選擇了化纖棉睡袋,重量和體積都比羽絨睡袋大,保暖性卻較差;但是棉睡袋也有好處,保養方便,不受潮濕水汽多大影響,就算太潮了,也不用曬很久;而羽絨睡袋就麻煩些,一旦著水或者受潮的話,保暖性急劇下降,曬干也要更久,還要不斷拍打什麼的,總之較脆弱。長期旅行還是棉睡袋更可靠。 睡墊420克 60元 探路者牌 泡沫鋁箔防潮墊,1厘米厚,重量比預計的重,不過當時馬上要出發了,就馬虎了點,一路上很多次使用。探路者的質量真是不敢恭維,用了幾次後鋁箔表面的薄膜就紛紛脫離了。我還有一個充氣睡墊,airwave牌的,1厘米半厚,質量也不錯,更舒適一些,體積也很小,但是重量有870克,我覺得太重了一點,平時強度低的活動可以用,太遠的路就算了吧。泡沫防潮墊體積太大,保暖性也比充氣睡墊差一點,但是鋪開就能躺下去睡覺,更方便,不怕扎,不怕損壞。 地布410克 45元 阿尼瑪卿牌 一塊地布要8兩重,摸上去還不太厚實,我一直覺得過分。但是想扎帳篷就得准備好地布,不但防磨損,還防污,帳篷可以比較容易收拾。地布不太臟的時候,我都是胡亂疊好塞進包底,太臟了就趁路上休息時在溪水裡擦洗一下,不求清潔如故,只要洗去灰塵。前幾天看見300克的大地布,打算換個。 這一套宿營用品共計5680克,樣樣少不了,需要野宿時絕對必備。 占總背負重量 24.7% ------------------------------- 沖鋒衣、褲 1250克 580元 前幾年買的普通貨 已經不防水了,但是防風還不錯,防水的沖鋒衣當然很好,但是太貴。有買衣服的錢我寧願省下來延長旅行。衣服在路上破了好幾處,還把胳膊上掛了幾寸長的大口子,仔細縫好了繼續穿。 速乾衣、褲 280克 240元 褲子是狼爪牌的,上衣好像是哥倫比亞的,也不知道真貨還是假貨。 很實用的衣服,重量比一套長袖內衣還輕, 輕快,不穿時也不佔多少背負重量,走藏北時感覺不必一定要,為了減重,沒有帶。 抓絨衣、褲 1330克 180元 斯科特牌 便宜貨,質量可靠,保暖,不防風防雨。一路上很少穿,因為徒步時穿了覺得太熱。但是不能不帶,因為總有幾次要特別保暖的情況。 內衣340克/套 兩套 204元/套 阿瑪斯牌 長袖長褲型,coolmax纖維的排汗內衣,雖然帶了2套,因為總有一套穿在身上,所以重量只能算一套的。很有用,幾個月里幾乎從來沒覺得內衣濕了很難受過,更不會因為內衣濕透而受凍,這在高海拔地區太重要了。有些很講衛生的人可能要多帶些內衣,但是旅行要求太苛刻時不能講究這些,旅行快結束時我郵了一套內衣回家,只剩下身上穿的這套。 內褲50克/條 兩條 15 元/條 和內衣一樣的原因,只算一條的重量。普通棉製,質量可靠。也可以選擇coolmax纖維的排汗內褲,我的感覺,差別不大。 厚襪90克/雙 3雙 45元/雙 COOLMAX纖維含量45%,北京三夫牌 3雙厚襪,後來郵回去一雙,腳上穿一雙,背包里只剩一雙。很厚實,天暖時穿著有些熱,可以忍受,也許因為我的腳出汗較少。腳比手重要得多,絕對要保護好,重型徒步時最好穿著厚實的襪子,免得腳受罪甚至受傷。我走了一千多公里,頭幾天磨出了兩、三個小水泡,不妨害走路,以後就再也沒有出過問題,這雙襪子功勞不小。到旅行快結束時襪底開始磨出破洞,縫了縫繼續穿。旅行開始時還帶了兩雙薄襪,很快丟棄了。 保暖帽 & 遮陽帽 100克 40元 & 35元 普通遮陽帽,化纖保暖帽。 在高原上走,一定要遮陽,我幾乎從來沒有不戴過,輕便型的最實用。保暖帽很少戴,但是我覺得不可少,尤其野外露營時睡覺戴在頭上保暖。 薄手套 70克 普通抓絨薄手套 幾乎沒使用過,平時不需要用,本來是想在下雨下冰雹太冷時給手保暖,但是淋濕了更冷。 涼鞋>500克 85元 拉薩買的極地牌。 出門時帶的是一雙很輕的拖鞋,重210克,到拉薩時扔掉了,換用500克以上的戶外涼鞋,因為趟水過河時拖鞋不行,涼鞋對焦的保護可靠點。 雨衣370克 70元 阿尼瑪卿牌 很輕薄,夠結實。下雨時可以保證上身不濕,但是腿濕透了。即使沖鋒衣防水性很好也要穿著,因為除非小雨,否則背包依靠背包罩防水是不行的。走得久了雨衣裡面濕漉漉的,但是比淋雨好多了。 沖鋒衣和速乾衣的重量不算,衣物重量共計3000克以上,走長途必備品。 占總背負重量 13% ------------------------------- 照相機 1030克 國產鳳凰牌 28 - 70 毫米鏡頭,全機械式,比較重,最受人詬病的一件物品,都說我不帶個好相機可惜了藏北風光和我的徒步旅行了,但是俺太窮買不起好相機。其實,我有錢也會買別的東西去,畢竟旅行中攝影只是次要的,並且相機性能關系不大;這一點喜歡攝影的朋友會反對,他們還建議我多帶兩個鏡頭、拍照時要同時拍3張不同曝光量的等等,這些意見多少有點不切實際,如果讓他們在高海拔走上一星期,估計他們也會變卦的。還有朋友建議我帶個數碼相機,但是數碼相機解析度不理想,過分依靠電力, 不適合長途在偏遠地區使用,並且還沒有哪位敢說敢做的提了建議後馬上掏出個數碼相機讓我拿去用。 ——周星馳說:「……你以為不用錢的啊!」 閃光燈(內裝2節電池) 150克 國產 幾乎沒用過,好像只在文部寺廟里拍照壁畫使用上了,結果壁畫反光太強白花花的一片還不如不用閃光燈時拍得好。倒是露營時經常放在手邊准備嚇唬野獸用。 膠卷1100克 柯達200型 有40 卷,不夠用,後來遇見兩個人,又給了我10卷。 攝影用品共計2280克。 占總背負重量 10% ------------------------------- 油爐460克 720元 primus 3278 型 很實用的東西,精緻、結實、使用方便,露營時即使不做飯,燒些熱水也是必需的,可以取暖。燒一升水大約要15分鍾,也有時候不到10分鍾就燒開了,通常使用汽油,比較好找,用煤油效果也挺好,火力更猛;可以用柴油,但是我用了效果很差,在徒步茶馬古道時很沒面子(詳情可以咨詢例外),可能和油質有關,聽說有的朋友使用120號汽油,5分鍾就能燒開1升水,我找不到120號汽油,並且使用技巧可能不高,這幾天在家裡經過反復練習,使用97號汽油時時間縮短到9分鍾,使用柴油還可以再快點,還在繼續研究。在北京三夫店,店員當場試驗給我看,白汽油(120號汽油)3分半鍾燒開一升水。 通常建議最好用干凈些的汽油。93號汽油燒一升水通常耗費將近50克油,一滿瓶油可以燒開十幾升水。 油瓶550克 70元 primus專用金屬油瓶 瓶重150克,裝油量上限為850毫升,內裝燃油以500毫升計。 擋風板 200克 50元 普通薄鋁板,折疊式,8節。野外生火做飯時還是該准備一個,可以節省油耗和縮短時間。 餐具200克 14元 普通不銹鋼製品 包括飯盒、飯勺,還有兩雙竹筷。鋁製品更輕點但是不夠結實,並且可能摔壞、燒壞,不銹鋼的更耐用。飯盒可以去小攤上買又輕又薄的便宜貨,重量可以減輕不少,正品貨太厚不需要,飯盒把手上的壓焊點不可靠,找街頭師傅花兩塊錢用鉚釘鉚上更放心。 吃飯傢伙就是這幾樣了,共計1410 克。旅行快結束時除了餐具都郵回家去了,因為估計最後一段路用不著。不需要生火做飯時就只帶上飯盒、飯勺,更輕便。 占總背負重量 6.1% ------------------------------- 大、小水袋 70克 70元、50元 鴨嘴獸牌 2升、1 升容量各一個,必備品。也可以用鋁壺代替,但是重量大,一個鋁壺至少半斤,短途旅行可以用,長途大負重就不劃算了,記得有人說水袋是最自虐的一級用的。雖然是名牌,但是到旅行後期兩個水袋上的摺痕還是越來越深,直至小袋底部漏水,如果多走上一個月,大袋估計也會漏。給戶外點打電話問,店家說可以送回去看一下,確認後換新的,但至今也沒見到結果。 水杯100克 12元 普通不銹鋼製品 超市裡買的結實貨,後來給911老兄說可以省掉,就放棄了,喝水改用飯盒。用飯盒喝水的意外好處是經常有人倒水時順便抓點什麼食物放進飯盒裡給我吃,其作用有點像出家人的缽盂,不過人家是專業的,叫化緣,我這個只好算要飯。 頭燈(內裝3節電池) 200克 395元 blackdiamond牌gemini 必備品,一個惰性氣體燈泡一個LED小燈。大燈爬山走路夠用,可以亮6、7小時;通常身邊活動用小燈就可以了,大概可以亮一百個小時沒問題,說明書上標稱是1000小時,但是亮到後來估計光太暗了不實用。現在的價錢降到了200元,痛苦中…… 大刀410克 給過鐵匠20元上下 手工自製 防身用,幾乎沒用上過,謝天謝地!硬度洛氏46。絕對結實,6毫米厚,有點太厚重,下次做刀一定要輕巧些,4.5毫米足矣。 小刀100克 256元 瑞士軍刀 獵人款 很有用處,經常用到,旅行後期丟失了,總覺得身上少了點什麼似的。回來後用買了一把,工匠款,增加了鉗子和鋼鋸,覺得更合手。 電池310克 2元/節 南孚鹼性電池 一共17 節,回家後還剩下10節,失敗!下次帶上10節就夠用幾個月了。 筆記本、筆、地圖、指北針 450克 筆記本很厚,否則可以減輕點。西藏地圖很有用,中國地圖出版社的分省地圖就很好,各地新華書店有售,7元一張。一大張折疊起來放進衣袋,使用方便。指北針是軍用型的,比較沉,很少用上,但是很關鍵。 雜物(指甲剪、針線、抹布、鋁箔、軍用布帶、眼鏡盒、密封袋、凡士林、風油精) 330克 走長路一定要修剪好腳趾甲。針線是縫縫補補用的,粗針粗線、細針細線都有,長期出門用得上。鋁箔是可粘貼的,用處不大。軍用布帶也極少用上。眼鏡盒是一定要帶的,雖然備用的一副眼鏡一直沒用上,還有夾在眼鏡上的簡易墨鏡。密封袋經常用到,我買的太薄,容易破,後來遇見死窮肥牛,他給了我幾個厚實點的,收藏膠卷、電池等物。凡士林用處很多,可以塗在皮膚上防裂,塗在物品上潤滑。風油精幾乎沒用過。 潔具、衛生紙 400克 包括毛巾、香皂、牙具、刮鬍刀,香皂是舒服佳牌的,因為它擅長滅菌。 以上幾樣不算水杯共計2300克,很零碎但是都用得上,尤其在條件很差、要什麼沒什麼的地方。 占總背負重量 10% ------------------------------- 葯品300克 抗感冒葯 輕克、銀得菲、白加黑3種,各10片。自己用得很少,多是給別人用。 阿莫西林 1瓶,抗菌消炎,用得很少,給別人用得多。 諾氟沙星 1瓶,腸胃殺菌,用了不少。 嗎丁啉 45片,消除消化不良,用了不多,回家時還剩下30片左右。 健胃消食片 1瓶,開胃,助消化,用了很多,因為味道好,啃壓縮干糧的苦日子裡經常吃一點。 碘酒棉球 1瓶,幾乎沒用過。 綳帶 一卷,包紮外傷,給別人用過一卷,後補充,自己沒用過。 雲南白葯 止血,自己沒用過,給別人用過。 創可貼 若干,包紮小傷口,用了不少,隨用隨補充。 止血帶 鉛筆粗的橡皮管一根,沒用上過,剪開當彈性繩子用了一段。 紅黴素軟膏 一小管,消炎,經常用。 減輕關節勞損葯 一直在用,買到哪一種用哪一種。膝蓋和腰胯經常痛,一直不夠用。 雲南白葯噴霧劑 大瓶1,小瓶1,減輕關節疼痛用,旅行剛開始就摔壞了,葯液全部蒸發,沒用上。 溫度計 一個,測量體溫,有時用。 維生素 200克 金施爾康 共計4瓶,後來又買了一瓶金維他之類。每天吃兩片。 各種葯品共計500克左右,必不可少,有些經常用到,在藏北不但自己用,對身邊藏民的幫助也很大。 占總背負重量 2.2% ------------------------------- 食品 葡萄糖 500克,備用食品,用到的機會不多,以防意外,旅行快結束時送給藏族人了。 壓縮干糧 1000克以上 備用食品,在拉百超市買到的果味干糧,很少用到,以防意外,一直到坐上回家的火車才吃完。 日常食品 1000克以上 每天正常消耗,沒有一天不用到,主要是761和90兩種壓縮干糧,方便麵,以及走到哪裡討到哪裡的糌粑。 各種食品共計3000克以上,從來沒有徹底用完過——謝謝老天保佑。 占總背負重量 13% 水1500克 早上常常攜帶超過2000克,每天必備,隨喝隨少隨補充。 占總背負重量 6.5% ------------------------------- 所有物品大概有23000克以上,實際重量通常還要多些,包括一些臨時用品,還有紀念品,像小石頭什麼的。旅行到後來負重有所減輕,比如拍完的膠卷郵回去了。 ------------------------------- 沒有算進負重的物品: 鞋304元 忘了什麼牌子 天天穿著,不算進背負。人造革和布料制的戶外鞋,不防水,V底,很重很厚實,對腳保護得很好。沒有算進負重,一雙1400克。後來鞋底磨掉不少。 登山杖 480元/對 LEKI牌MAKALU型 天天撐著,不算進背負。通用型,一對杖重量500克多,結實耐用,作用很大,使膝蓋和腳減輕了不多但是很重要的負擔。 個人的觀點是去西藏的裝備一定是要注意保暖,如果是5-9月份去,要備有幾個季度的衣服,因為高原上的溫度變化快。從零上20多度到零下10度之間都可能碰到,如果要走神湖或者接近雪山。 另外,拉薩的戶外店很多,有探路者等等,可以買到所有的冬冬。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和旅行方式到時候再去采購也來得及。 另外的建議可以買些頭巾之類的冬冬,一可以用來綁頭,二來可以當口罩用的那種,因為西藏的很多的路還是土路,粉塵很大。還有就是可以買個抓絨的帽子,很暖和(我的那種是可以做圍巾,又可以做帽子的抓絨,非常有用),到拉薩的時候去八廓街買個裡面是抓絨的,外面是毛線的那種也很不錯。 關於睡袋,如果要去西藏露營,還是要非常注意保暖,建議可以加一條抓絨睡袋做內袋,這樣會讓你感覺舒服多的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