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帽子怎麼設置
A. 電腦裝兩個硬碟,串口的,需要用跳線帽在兩個硬碟上設置主從設備嗎
串口是點對點傳輸,沒有主從盤一說,只分SATA1和SATA2
SATA有I和II兩種,I為150M,II為300M。
該跳線是把硬碟介面速率降為I的標准。
有些主板不支持SATA II的。
IDE硬碟跳線:
硬碟跳線分三種設置:master(主盤)、slave(從盤)、cable select(根據在數據線上的位置決定主從)。
一個IDE介面最多可以接兩個IDE設備,這就是說,一般的PC你要想接的硬碟數最多也只能是4個;一個IDE介面能夠通過一根數據線同時掛上兩個硬碟,這就有了跳線問題,為了區分這兩個硬碟,必須要給他們做上「標記」,我們能夠直接操作的那就是跳線; 一般在硬碟體上面都有說明,跳線要如何設置才能夠讓系統正常啟動;如果是系統硬碟的話當然要把它設置成Master模式,即把它當作主硬碟,一般也把它接到第一個IDE介面上,當然接到第二個IDE介面上也不會出現什麼嚴重問題,只是可能每次系統會彈出選擇框要你選擇從哪個盤啟動;所以這個習慣上一般是先把第一個IDE介面的位置占滿之後再掛到第二個IDE介面上,另外一個習慣就是光碟機一般接到第二個IDE介面上。 所以現在我們假設第一個IDE介面上已經接了一個跳線設為Master模式的硬碟,你現在還想在這個介面上通過同一根數據線再接一個硬碟的話,那麼你必須要把這個後來掛上去的硬碟的跳線設為Slave模式,即從盤模式。如果你把兩個都設為Master的話,系統肯定不能啟動!
那麼第二個IDE介面你也要掛兩個硬碟的話,不管其中一個硬碟是不是系統盤,你都要把他們的主從分開,依照上面的設置行事;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主板一般都有主從硬碟自動選擇功能(98年以前的主板可能沒有這種功能),所以你只要把你所要掛到機器上所有的硬碟的跳線設置為cable select(根據在數據線上的位置決定主從)就可以了!
關於硬碟跳線如何手動具體設置,一般的硬碟體上都有配圖參考說明。
SATA硬碟跳線:
兩塊ST盤,無主從之分,直接把跳線都拔掉即可,如果是不同牌子的盤且要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的話,主從跳法在硬碟標上能找到,數據線那邊是這樣的"遠主近從" 。
案例分析一:安裝硬碟之前是否進行設置
問:安裝硬碟之前是否要對硬碟主從盤的跳線進行設置?
電腦軟硬體應用網答:硬碟製造廠商在硬碟出廠時一般就已經將跳線設置在了主盤(即Master)位置上了,所以如果您只裝一個硬碟,則無需進行跳線設置(如果將光碟機與硬碟掛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應設置光碟機為從盤)。如果您將兩塊硬碟同時連接在一根數據線上,則應該根據需要將其中一塊硬碟後面的主從盤跳線設置為從盤。一般來說,在硬碟表面上會有硬碟跳線設置圖,或者在硬碟主從跳線器邊上會有Master(主)、Slave(從)及CableSelect(線纜自動選擇)的標識。您可以參考這些信息,對硬碟進行相應的跳線設置。如果沒有這些信息,也只能是查閱相關用戶手冊或者到廠商的官方網站上查找該款硬碟的跳線方法即可!
案例分析二:串列硬碟如何設置主從盤
問:最近購買了塊酷魚7200.10的250G硬碟,為什麼這款串列硬碟還有跳線呢?我的主板有兩個IDE介面,我可否分別接兩個光碟機,且都設為主盤?
電腦軟硬體應用網答:希捷7200.10 250G SATA2硬碟的跳線並不是主盤從盤跳線,而是切換SATA 150和SATA 300的跳線。這個跳線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雖然理論上SATA 150和SATA 300可以互相兼容,但是事實上某些只支持SATA 150的南橋或者第三方晶元卻不能很好地識別SATA 300硬碟,這時就可以通過硬碟的跳線將其介面強制設定為SATA 150,設備就可以正常地使用了。至於光碟機和硬碟的接法,兩個光碟機分別接在兩組IDE介面上是沒有問題的,跳線怎麼設都可以。SATA硬碟不存在著主盤和從盤的說法,您只要在BIOS中把第一啟動項設置為掛載硬碟的SATA介面便可。
希望採納
B. 雙硬碟如何設置跳線帽
SATA硬碟的話不用設置,IDE硬碟每個牌子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硬碟上應該都有提示圖,一個選擇master,另一個選cable select就行
C. 如何用跳線帽在硬碟上設置主盤和從盤
般都分為三種跳線設置,它們分別是「Master」、「Slave」、「Cable select」(簡稱CS)。「Master」(主)表示主盤,是一個IDE通道上第一個被系統檢測的設備,一個主板通常有兩個IDE設備通道,而一個通道上最多能連接兩個IDE設備,它們有主從之分。「Slave」(從)表示從盤,是一個IDE通道上第二個被系統檢測的設備。「Cable select」(線纜選擇)表示使用特殊的硬碟數據線連接主板,跳線就決定了硬碟的主從位置。真正支持這種功能的數據線市場很少見到。80針數據線實際上已經不理睬硬碟上的任何跳線設置,其藍色一端必須接主板IDE介面,黑色端連接主設備,灰色的一端連接從設備,你的硬碟使用什麼樣的跳線都不起作用。這樣的線適合今天的支持DMA66/100/133介面的硬碟
D. 雙硬碟安裝 調整調帽
IDE的需要設置MA和SL。。標準的接法是IDE數據線最長的部分接主板。。MA盤接末端。。SL盤接中間那端。。。。SATA的沒必要設置
E. Bios里的STAT硬碟怎麼設置
各廠商的SATA的設置,在BIOS中是不一樣的;
即使同一場商,BIOS版本不一樣,SATA設置也不全一樣;
但SATA的設備,總體有一下幾項。下面是AMI2011的BIOS配置步驟;
進BIOS後進Advance(高級)->SATA Configuration(Sata 配置程序);
有以下菜單
A.SATA Controller(s) 主板上的SATA 控制介面。[Enabled(使能)/[Disabled](禁用)]
只有這個控制選項為Enabled時,SATA其它配配置才可以進行;
B.SATA Mode Selection(SATA 模式選擇)[AHCI/IDE]
有關AHCI和IDE,這里不再詳述;
C.Aggressive LPM Support(積極控制化數據模塊庫)[Enabled(使能)/Disabled(禁用)]
D.SATA Controller Speed(SATA 控制介面速度)[GEN1/GEN2/GEN3]
由於SATA是由SATA1、SATA2、SATA3這樣一代一代的升級的,為了使用前的SATA硬碟,SATA被協議配置為向下兼容。即SATA3的介面,可以兼容SATA1、SATA2,便SATA1和SATA2,硬碟在這里要配置為相應的介面速度。
前四項采單後,根據主板配置的SATA通道數,會出現相應的數量的PORT配置。即硬碟介面的配置
F. sata硬碟跳線帽是怎麼設置的
正常情況下,SATA硬碟不用設置跳線,也不應該設置跳線。
早前的PATA硬碟,也就是IDE硬碟,因為需要設置主從,確實有跳線設置的問題。而全新的SATA硬碟是一個埠連接一個硬碟,沒有主從,不需要進行設置。
SATA硬碟上的跳線區,早期用於解決兼容性問題,後期已經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所以一般用戶是不會用到的,只供廠家測試專用,普通用戶不建議進行任何修改。
G. SATA3介面的主板接SATA2硬碟能不能正常使用,是否要設置硬碟上的跳線帽
直接使用,3是協議標准,向下兼容2的,物理介面是一樣的,正常使用。
H. 兩塊sata硬碟如何設置主從或者更換硬碟
其實sata硬碟主從是無需設置的 sata_0即為主sata_1便是從
關於你安裝win7無法啟動的問題大概是您的從盤並沒有設置主分區而是真個一塊硬碟全部為拓展分區,所以系統試無法引導的。
解決的方法就相對簡單了,把1T的硬碟插在sata_0上並從新安裝系統,另一塊硬碟接在另一個介面最好也是整個劃分為拓展分區,不這只主分區的好處是雙硬碟不會造成磁碟交錯。
另外雙系統不一定要分別裝在兩個硬碟中的,可以分別在C以及D或其他分區中。但雙系統安裝要注意安裝次序要先裝XP再裝WIN7(其實這是win98時代的問題,我各人並沒測試過winXP和win7是否也存在這個問題,所以不保證安裝次序這個結論的正確性)這樣,安裝完畢啟動後會出現選擇項,選擇對應的系統就可以分別進入需要的系統了。
最後,無需設置b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