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戴的帽子前後有什麼
A. 玉皇大帝頭上戴的十二行珠冠冕旒,最中間那顆最亮的叫什麼星
好像十二旒沒有單獨的稱謂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B. 玉皇大帝和人間帝王所戴冕旒冠一樣嗎有何區別
應該是一樣的,因為玉皇大帝的形象必然有著現實中形象來源,所以現實世俗中的君王形象,就給玉皇大帝形象創造以靈感。但是為了世俗社會的規矩,玉帝的冕旒,必然和人間帝王的,有所區別。
C. 玉皇大帝作為《西遊記》的人物之一,他到底有什麼樣的來歷
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舍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所以玉帝的年齡大約等於一百幾十億歲,大概相當於宇宙還未形成時的年代),終為千古一聖—玉皇大帝。
在道教中,玉皇大帝的全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在《西遊記》中的稱謂是: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是到了宋代才興盛起來,得到朝廷官方認可後,傳播開來。而且定位在三清之下,僅位列四御之一,四御是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勾陳大帝、後土。玉皇大帝統御萬天,是三清的助手。
(3)玉皇大帝戴的帽子前後有什麼擴展閱讀
在書中有記載的玉皇大帝,帝俊算是比較早的了,儒家崇拜的天帝是昊天上帝,在儒家之前出現過的天帝有帝俊、五方帝等。帝俊最有名的孩子是十個太陽,被後羿射掉了九個。
其他的曾經擔任過最高神(天帝)的有三皇、炎黃、顓頊、帝嚳、穎項等,這些都極有可能是某些部落崇拜的最高神。
到了後來,道教出現以及道教各個派系的出現,神仙體系再一次極大豐富,並且,由於道教的發展,道教的最高神對其他部落、教派、學派的最高神,沖擊很大。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對整個中華大地影響很大。道教創造的神仙體系,現在已經覆蓋了其他的族群、學派、文學作品中創造的最高神。
D. 誰知道玉皇大帝頭上戴的皇冠中間的那顆星叫什麼星
玉皇大帝(Jade Emperor),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據《玉帝聖號同異考》說:「玉帝聖號,崇自牿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贊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歷史上帝王對於諸神所上尊號中,涉及玉帝的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後乾號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號昊天金閥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諸天,永不毀淪。」宄其信仰,緣於古代宗教,古時即有支配日、月、風、雨等自然變化和人間禍福、生死、壽天吉凶等人生命運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說法。西周以後又稱「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時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稱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時,「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仙》詩中就有「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的詩句。詩人元稹《以州宅誇樂天》一詩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凈德和王後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後,夢醒後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玉皇大帝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道經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庄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聖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菩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附註:玉皇和西王母並非夫妻。
[編輯本段]【奉祀】
玉皇大帝神誕之日為正月初九日。道教宮觀要舉行金籙醮儀,稱「玉皇會」。參加醮儀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福建和台灣省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仙》詩中就有「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的詩句。詩人元稹《以州宅誇樂天》一詩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凈德和王後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後,夢醒後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宗教信仰】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最大。道經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庄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聖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編輯本段]【來歷傳說】
一、據《歷代神仙通鑒》卷一中記載:至昊天界,有國名光嚴妙樂國,其國王名凈德時王,妻寶月光王後,惟以仁慈側隱加之國人,躬行五嶺未嘗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災害不興。但以年老無子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誠心向道。勇猛黃老(即中黃子,初開天地時五老之一)曰:因緣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虛至真之氣投聖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為三才之聖,上真以為如何?黃老點頭,即將碧玉瑤光如意吹口真氣此乃天外靈寶,遂變一嬰孩身。這時凈德時王在寢室中忽見祥光照耀宮殿,作百寶色。有許多儀仗,護一九龍輦,浮空而來,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兒面園耳大,眉清目秀,遍體毫光罩定。國王與王後心甚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二真曰:下愚無嗣願乞此孩為子,伏惟哀潤聽許。黃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證無極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國王上前拜領,二真從寶椅中托出遞給,國王雙手來接,重如山嶽,掙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覺,是一夢,急召王後言之,所見相同。至此後,國王精神倍長,三年後王後生下一聖明王子。自幼即舍國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又經十萬劫,方證玉帝,總執天道之神。
二、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領袖,相當於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於三清。後來與四御(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平起平坐,儒教則稱昊天上帝。
三、據明刻本《搜神記》載:「按聖紀所載雲:往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葯,其國王者名曰凈德。時王有後,名寶月光。王乃無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若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蓋,清凈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一夜,寶月光皇後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凈之,駕五色龍輿,擁大景旌施蔭,明彩霞蓋。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遍身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後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曰:君言今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後曰:願特賜汝。皇後禮謝。道君後而乃收之。皇後收已,便從夢中歸覺而懷孕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不贊賞。
太子長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財寶,盡皆散施窮極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飢饉殘廢一切眾生。仁愛和遜歌謠,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大加慶賞。
爾後,王忽告駕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國於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過是劫,已歷八百劫身,常舍其國為群生;故割愛舉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葯治病,亟救眾生,令其安樂。此劫已盡,又歷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
此已後再歷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號日清凈自然覺王如來。 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根據經書內容計算,玉帝的年齡大約等於一百幾十億歲,大概相當於宇宙還未形成時的年代。
以下只是民間小說虛構故事內容。並非我國正統信仰和宗教內容,請理智看待所有小說。
四、據明代虛構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推斷,玉皇大帝當出生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約2.468億年),見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
五、依據民間故事記載的平民升天說:根據歐陽飛編著《諸神傳奇》,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個寨主,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天地間一切祥和,後來諸神開始爭斗,人間荒淫無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亂,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尋找才德兼備之人來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為乞丐,四處尋找,後來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張友人將寨內治理的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後來三界眾神仙紛紛陳請共同推崇張百忍為「終身天帝」,共稱「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總皇帝,因此加稱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E.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5)玉皇大帝戴的帽子前後有什麼擴展閱讀: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F. 天津玉皇閣里主要供奉的玉皇大帝做何種打扮
殿內主要供奉的是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僅次於三清的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昀高的神明之一。但在民間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卻是眾神之王,統領三界十方,就連人間的皇帝也由它管轄,因此玉皇大帝也就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玉皇大帝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金童和玉女分侍兩邊。玉皇大帝一副秦漢帝王的裝扮,是人間帝王形象的生動再現。
G. 諸葛亮和曹操戴的帽子叫什麼帽子
綸巾 "綸巾"中綸讀(guan),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 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 .
H. 宋朝官員脖子上都有個「項圈」,玉皇大帝也要戴,到底有啥講究
宋朝官員脖子上戴的項圈叫做方心曲領,上面的圓代表天命,下面的方代表皇權,也是為了警醒官員們嚴格遵守君臣之禮,不能夠以下犯上。
I. 天公的玉皇大帝
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亦稱為天公、天公祖、玉帝、玉天大帝、玉皇、玉皇上帝。據《玉皇本行集》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舍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終為玉帝。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簡稱。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敬天畏命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於是「天」命令天子來人間執政治民,天子必須順應天意,這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否則天子違反了天道,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懲罰。天子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世,所以天子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的「祭天」,就不但是天子必行的職責,也是國家的大典。天子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天」,可是「天」是無形的、渺茫的,人又怎麼能祭祀他呢?為此便把「天」具體神化,稱之「玉皇大帝」。因玉皇大帝是由人想像而來的神,所以原無神像,到宋真宗時,才為他塑像,視其自家祖先,封其為玉皇。統領天、地、人三界據閩南與台灣漢族民間傳說,「玉皇上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即古來所謂的天神、地祇、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命、三官大帝、五顯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祇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涵先生、先公、先租、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抑且,玉皇上帝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對於天地,宇宙萬物的興衰隆替、吉凶禍福都得管,因此便有像人間那種政治組織,所以通俗又認為玉皇上帝之下,在中央行政方面,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有管理商務的關聖帝君,有管理工務的巧聖先師,有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在地方行政方面,有城隍爺、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東岳大帝、青山王,在司法方面,有鄂都大帝和十殿閻王;總之,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所以人人都以玉皇上帝為神中的至尊。元始天尊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他是萬物元始的至尊,故又敬稱「元始天尊」。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祇,是眾神之王。
在《西遊記》中,玉皇上帝管轄著一切天神、地祇、人鬼。他住在天上宮闕
里,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手下的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叱太子、巨靈
神、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五方揭諦等,文神有李老君、太白金星、文
曲星、丘真人、許真人等。他還管轄著四海龍王、雷部諸神,以及地藏菩薩、十
殿閻君等。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仙卿的大神。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本土道教產生,道徒們便把天帝請了進來,讓他當了神仙界的皇帝,並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玉皇大帝成為全民(以漢族為主)崇拜的最高神。神格化的形象原來比較抽象、概念化的天帝,被進一步神化和人格化,道教理論家們特意編了一部《玉皇經》,記述了五帝的一生「神跡」。說他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後來舍棄了王位,在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度化群生。經過了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當上了「清凈自然覺王如來」,又經遇劫難,才當上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道士們只能用世間最高貴的形象去塑造諸神之王,人間帝王也很樂於看到仙國主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由於先民的繪聲繪影,無怪閩南與台灣地區以往的一些善男信女,都認為玉皇大帝是操縱人間禍福吉凶的主宰,更確信他也掌握人間萬物生長、保育和賞罰的大權,是一位極具威嚴的神,所以玉皇上帝的聖誕祀,更個問於一般諸神的祭典了。
因為玉皇大帝是由人們所想像而來的神,視其為自然祖先,封其玉皇。因帝玉皇大帝是如此的崇高偉大,所以漢族民間無法為他塑造神像,而以「天公爐」象徵。如果信徒要祭拜玉皇大帝,就每天對「天公爐」焚香膜拜;另有一說:玉皇大帝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故而供奉「三界爐」上香致意。有些鄉下民家僅在庭院門前豎立一根插香竹竿,表示玉皇大帝的無影無形,每天早晚燒香祭拜。
J. 玉皇大帝帽子上有幾串珠
皇帝的「毓」是13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