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的最高帽子是什麼
『壹』 為什麼有的特種兵執行任務的時候戴貝雷帽或是圓沿帽而不戴防彈頭盔呢
防彈頭盔的防彈效果並不好50米之內用手槍都能打穿 而且重量大 體積大 在夏天的時候還比較悶熱 有時候還滑動遮擋視線 而圓沿帽(奔尼帽)重量輕 宜折疊 更適合森林作戰 或搶灘登陸防彈頭盔適合城市作戰防止高空墜落的物體對身體的傷害 貝雷帽只是在平常或儀式中才配戴
『貳』 為什麼特種兵和狙擊手執行任務時都愛戴這種帽子,而不是頭盔或者防彈頭盔什麼的
這種迷彩帽子叫闊邊帽又叫奔尼帽。
對於普通的能力一般的士兵而言,戴頭盔主要是為了保護腦袋,他們的隱蔽、潛伏能力不強,很容易成為別人的靶子,戴防彈頭盔多少還是起到一點作用,當然如果碰到鋼芯彈或大口徑步槍彈,那鐵定會掛掉的。
而對於狙擊手或特種兵而言,他們的任務要求他們的隱蔽能力、潛伏能力比一般士兵更強,比起頭盔(即便是凱夫拉頭盔),奔尼帽的重量以及便捷性絕對占優勢,而特種兵、狙擊手需要執行長期的高難度任務,這是符合他們的要求的。還有奔尼帽的闊邊可以有效地遮蔽陽光,不僅可以防反光還可以遮陽避雨。而且從外觀就可以知道奔尼帽比頭盔更有偽裝的潛力。
最後,像狙擊手和特種兵那些非一般軍人所處的戰場環境也允許他們拋棄頭盔:因為戴了防彈頭盔也沒用,頭盔既重又不方便影響行動;如果他們被敵人瞄上了,那麼敵人十有八九也是非一般的軍人,這種情況下,如果敵人選擇爆頭,那肯定對手裡的武器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打穿防彈頭盔;就算沒把握,也會選擇其他致命部位下手,畢竟敵人不一般,有能力在對手沒察覺到的時候滅了對手。
綜合來講,奔尼帽對於特種兵和狙擊手而言遠比頭盔更有用,事實上大多數士兵都喜歡戴奔尼帽,還是因為它輕巧便捷、遮陽防雨。
『叄』 特種兵經常帶的帽子 是什麼帽子啊不是貝雷帽
奔尼帽目前只有特戰大隊,狙擊手等少數配發
奔尼帽目前屬於選配的軍帽,至少有2個以上的品種,
一種是褶子的,外帽檐較大,遮陽效果不錯,
還有一種是水平的,布料很薄帽檐也相對小一些。
『肆』 狙擊手在執行 任務的時候 帶的圓形寬沿的帽子叫什麼 網上哪有賣的 需要詳細
正規叫法:奔尼帽,從二次大戰開始美軍就大量配發到部隊,現在美軍幾乎所有軍種都有配發。奔尼帽以全棉為主配合少許滌綸。帽側帶有透氣口,方便熱量散發。原品的要160——200元左右,分商業版和軍版。軍版帶有油墨編號。分S碼、M碼、L碼、XL碼。
望採納,謝謝。
『伍』 我是特種兵中那個教官戴的軍帽是什麼帽子
樓主不認識貝雷帽?我贊成wobushigaizi的想法。也許該說貝雷帽和奔尼帽。其中只有奔尼帽是他特有的,貝雷帽每個特種兵都戴。
『陸』 為什麼特種兵和狙擊手在執行任務時都戴這種帽子,而不是頭盔或防彈頭盔什麼的
貝雷帽,具體如下:
Boonie hat,音譯叫本尼帽,直譯是「圓邊帽」。
本尼帽是英國禮帽的變種,軟材質,60年代前主要在西方民用領域,野外、叢林戶外活動使用,遮陽避雨。因為不具有防護作用,軍用領域不使用。
但美軍在70年代越戰叢林的高溫、雨水、蟲蟻的戰爭環境中的實戰使用效果較好,因此逐漸在軍帽領域進行改進和發展出適合高溫、防塵、防雨、防蟲的軍用本尼帽。
長時間在野外、叢林、山地等自然環境場景特種作戰的兵種,包括特戰隊員中的狙擊手,特別適合使用軍用本尼帽。由於近30年來,世界上發生的戰爭、有限規模局部沖突的強度和烈度,都持續下降,單兵頭盔對流彈、彈片的防護要求在下降,無論是鋼盔,還是貝雷帽,都不如本尼帽更適合特戰場景,包括長時間潛伏防疲勞、防戰術雷達的金屬監測目的。
所以本尼帽在實戰中,有取代傳統戰斗帽、貝雷帽的趨勢。
『柒』 二戰德軍戴的布帽叫什麼帽(不是船型帽)
M1943型野戰帽,德軍的狙擊手佩戴有銀質橡葉帽徽,戴在野戰帽的左側
『捌』 第一滴血4里狙擊手戴的那個帽子叫什麼
寬檐大沿漁夫帽:
邊緣寬而且大,可以蓋的很深,不像棒球帽有長長的突出前緣,而只有一圈略成梯形的遮陽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