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的帽子長什麼樣
Ⅰ 解放軍帽子上的五角星是代表什麼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頒發經毛澤東主席審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式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的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亦稱「八一」軍徽。紅星象徵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誕生。五角星具有「勝利」的含義。被很多國家的軍隊作為軍官(尤其是高級軍官)的軍銜標志使用。也常 五角星常運用在旗幟上。
Ⅱ 解放軍帽子跟八路軍帽子有什麼區別
- -解放軍的帽子有迷彩八路軍的帽子有紅星
Ⅲ 黨帽怎麼畫
☆+帽子
Ⅳ 共產黨的標志有那兩樣呢
共產黨的標志黨旗和黨徽。
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徵和標志。
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圖案為金黃色。錘子、鐮刀代表工人和農民的勞動工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黃色象徵光明。
(4)共產黨的帽子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Ⅳ 黨徽圖片能在帽子上嗎
你好,不可以的
抗戰時期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屬於國民政府戰斗序列,因此帽徽是一樣的。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紅軍,即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又把八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 。但由於八路軍名聲遠揚,且八路軍內部對此叫法已成習慣,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仍沿用八路軍番號,人民群眾亦習慣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 ,在非正式場合,八路軍這個稱號一直沿用。
Ⅵ 中國07式軍裝全套詳細、具體解釋,每個地方都要清楚哦
一、07式軍服:
07式軍服,陸軍軍服顏色為松枝綠;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07式軍服還將女軍人大檐帽改為卷檐帽;軍官冬常服由關領式改為開領式,夏常服改為束腰式結構,春秋常服改為獵裝式設計;海軍常服採用世界海軍主流設計樣式,軍銜級別在袖口上表示。
二、分類:
1、禮服系列。
威武莊重,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禮服襯衣、 禮服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
「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2、常服系列。
美觀大方,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
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志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志服飾。
3、作訓服系列。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4、標志服飾系列。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志、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
三、臂章:
07式軍服臂章包括國旗、軍旗標識和單位臂章三種。國旗、軍旗標識為長方形,綴訂在禮服左臂上;國旗標識由駐外武官使用。
所有單位臂章尺寸一致,均為盾牌形。臂章頂部為單位全稱,下部為橄欖枝環繞不同圖案,分為35種。
軍委總部為軍旗和2把交叉的指揮刀,國防部為國旗和2把交叉的指揮刀,解放軍四總部直屬單位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槍;
海軍為五星和海軍軍種符號,空軍為五星和空軍軍種符號,二炮為五星和導彈;
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軍區和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槍;
駐港澳部隊陸、海、空軍分別為五星、2支交叉的步槍和特別行政區區徽,五星、海軍軍種符號和特別行政區區徽,五星、空軍軍種符號和特別行政區區徽;
文工團為里拉,軍樂團為高音譜號,儀仗隊分別為海、陸、空軍軍種符號。
(6)共產黨的帽子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的其它式樣軍服:
1、65式軍服
這一款服飾最大的特點可能就是在性能上,是簡單耐用型,幾乎取消了所有的兵種標志,採用的傳統的肩章軍銜,用五星徽章和紅色的領章來作為軍人的標志。
2、74式軍服
74式軍服最大的影響就是對中國婦女服裝的影響。受65式軍服男女不分的影響,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一個較長的時期里,中國婦女的服裝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男性化的特點,無論冬夏,女同志都一律穿長褲。
即使天氣再熱也都如此。女兵軍服出現了裙子,自然引起了地方婦女的心動和眼紅,此後,女同志的裙子開始部分恢復。軍服的變化牽動了整個國家人民服裝的變化。
3、78式軍服
1978年我軍服裝在71式軍服的基礎上,以減輕重量為主要目的,進一步擴大化纖材料的使用,經過研究選樣品,部隊試穿,徵求意見,於1978年12月上報軍服改革方案,名為78式軍服,並投入生產。
78式服裝裝備全軍後,使單兵行軍負荷得到較大幅度減少,寒區減輕15.6%、溫區減輕12.6%、熱區減輕19.2%;夏季行軍負荷減輕了19.5%。
4、87式軍服
87式軍服除了三大類服裝,還包括大衣、風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裝所配套的針織衫、針織襯衣、襯褲、絨衣褲、棉衣褲、棉背心和各種特種服裝等。它建立完善了我軍軍服系列,實現了軍服裝備配套化、品種和號型系列化。
該系列軍服改變了我軍服裝長期以來體制單一的落後狀況,對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但由於受到國家經濟等因素的制約,87式軍服系列只向部隊下發了常服和作訓服,而禮服未能裝備部隊,使我軍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只裝備兩類軍服的軍隊。
但87式軍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領,穿襯衣系領帶,封閉了數十年的領口終於打開。
5、97式軍服
1997年5月1日起,97式軍服裝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採用了國際流行軍服的分類,按功能主要分為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絨)衣、大衣、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其配套的軍帽、服飾和鞋(靴)等9部分。
97式軍服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軍服顏色系列。
新一代軍服在服飾的整體設計上仍採用了「八一」、五角星、天安門、麥穗、松樹葉、長城等圖案,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八一」南昌起義成長壯大起來的人民軍隊,是捍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
Ⅶ 八路軍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扣子,紅軍的帽子上是紅星
基本信息:
早期八路軍、新四軍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換帽徽(原紅軍純紅五星布制帽徽)時,由於戴上了昔日「敵人」的象徵,兩支軍隊均發生過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離部隊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國共合作協議,由南京(重慶)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於發生了皖南事變,引起新四軍全軍極大憤怒,新四軍殘部和重建後的新四軍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
與之不同,八路軍由於1940年後兵員大幅擴充,遠遠超過3個師的協議規模,加上國共合作時好時壞,無法獲得國統區工業部門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琺琅帽徽,越來越多的官兵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僅有兩粒仿德國山地帽式紐扣,這並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實上,1940年後的八路軍軍人是否佩戴帽徽相當自由,無任何規定或推薦,亦不納入班兵風紀考評,有的軍人將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國共破裂的1948年。
(7)共產黨的帽子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八路軍:
八路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同意設立總指揮部。
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
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八路軍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部改為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但由於八路軍的稱號已經在各級部隊中廣泛傳播,且八路軍內部對此叫法已成習慣,因此,在一定的范圍內仍沿用八路軍番號,人民群眾亦習慣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在非正式場合,八路軍這個稱號一直沿用。因此八路軍的稱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戰爭後期。
Ⅷ 中國人民解放軍帽子是什麼樣
解放軍的軍帽有很多種,有貝雷帽、還有和作訓服配套的帽子,常服的大檐帽、水兵的水兵帽,不知道你想問哪一種
Ⅸ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衣服顏色和番號區別
民軍隊在成立之初,並沒有自己的軍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的槍聲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起義部隊大多數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為和舊軍隊區別開來,起義部隊官兵每人系一條紅領巾。
同年的秋收起義中,穿著各式服裝的農民自衛軍、工農義勇隊,盡管服裝並不統一,但每個人的胳膊上,都佩戴著一束同樣火紅的袖章。
1929年3月,紅四軍在攻下了閩西重鎮長汀城後,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趕制了4000套軍裝――在軍衣的領子上縫上兩塊紅布領章,八角帽前縫上五角星。
此後,各根據地紅軍的服裝據此逐漸統一,但顏色多為灰色。
上衣立翻領、對襟單排五粒扣、四個明貼袋,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標志性服裝。不分國共
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服裝、標志基本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卻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軍佩戴「八路」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 「N4A」的臂章。八路軍的軍服顏色多為土黃色,新四軍多為灰色。
1948年12月,軍委後勤部召開全軍後勤會議,把軍服顏色確定為黃綠,材料為棉平布;標志符號由臂章改為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字白底紅邊的布胸章;帽子改為圓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
Ⅹ 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的帽徽是什麼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沒有統一的著裝,也沒有帽徽。還保留抗日戰爭時期的國軍軍服。各個野戰部隊的軍服顏色各是不同,有黃的,灰的。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以後,共產黨的部隊(八路軍,新四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摘取所有國民革命軍的標志(白日帽徽以及八路軍和新四軍臂章)。開始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牌,沒有帽徽。直到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結束,1949年2月解放軍開始統一軍裝,及四九式軍裝,有胸牌沒有帽徽。同年六月份,渡江戰役結束。全國大勢已定,確立了國旗,國徽,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確定以南昌起義日期(1927.8.1),為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固每年八月一日就成了解放軍建軍節。解放軍才有自己的軍徽,開始佩戴八一紅星帽徽。這種八一紅星帽徽一直延用到1955年。1958年徹底取消使用。65式軍裝為大紅帽徽,沒有八一。直到1985年,解放軍換裝,帽徽上才又恢復八一字樣。八十年代中期出現了新的現役兵種,公安武裝警察部隊,也就是武警部隊。武警部隊的帽徽跟其他警種一樣,帽徽上是國徽。所以區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可以看帽徽。解放軍帽徽上是八一五角星,武警部隊的是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