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帽子的拼音怎麼寫
『壹』 帽子的拼音
帽子的拼音:[mào zi]。
據史書《玉篇》記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由此可見,巾原是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由於自然界中風沙、酷熱,寒流對人類的襲擊,人們將巾從頸部逐漸裹到了頭上,在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實用功能的基礎上,逐漸演變成為帽子的形式。
帽子造句:
(1)媽媽給我買了一頂帽子。
(2)經過半個世紀的奮斗,我們已經甩掉了貧窮落後的帽子。
(3)文藝批評要實事求是,不能扣大帽子。
(4)小北戴帽子時,總是把帽舌壓得很低。
(5)這猝不及防的驚變,使我帽子下面的頭發都豎起來。
(6)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這個窮山村丟掉了貧窮的帽子,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7)天氣熱得人直冒汗,他拿著帽子手不停揮地扇著。
『貳』 帽子的拼音
帽子拼音:[mào zi]。
釋義:
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裝飾的用品。
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狀與用途似帽子的東西。
3、指文章開頭的引子、套語。
4、指所加的罪名或壞名義。
引證:
1、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
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那折稿起首的帽子是:『奏為自行檢舉事。』」
3、鄒韜奮 《經歷》三二:「還有一個最簡便的策略,那便是隨便替你戴上帽子!這不是夏天的草帽,也不是冬季的呢帽,卻是一頂可以陷你入罪的什麼派什麼黨的帽子!」
近義詞:
頂子[ dǐng zi ]
基本釋義:
1.清代官員的冠頂飾物;用寶石或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以其質料和顏色分別官階的品級。
2.借指清朝官員。
3.指建築物的頂部。
4.釘子。喻難以對付的人或事。
5.亭子、塔、轎子等頂上的裝飾部分。
6.頂珠。指帽上裝飾,是裝飾在巾頂之中的大珠。
引證: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這門口我剛來的時候,不是個藍頂子,正三品都進不來。」
『叄』 「圓」拼音怎麼寫
「圓」拼音寫:yuán。
圓yuán:1.從中心點到周邊任何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錐。~柱。 2.完備,周全:~滿。~全。 3.使之周全:自~其說。~謊。~場。 4.占夢以決吉凶:~夢。 5.宛轉,滑利:~滑。~潤。 6.運轉無礙:~熟。~通。 7.貨幣單位。亦作「元」。 8.姓。
『肆』 圓形的圓的拼音是什麼
圓拼音:yuán
基本信息:
部首:囗、四角碼:60802、倉頡:wrbo
86五筆:lkmi、98五筆:lkmi、鄭碼:JDJL
統一碼:5706、總筆畫數:10
基本解釋:
1、從中心點到周邊任何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的形:圓形。
2、完備,周全:圓滿,圓全。
3、使之周全:自圓其說,圓謊,圓場。
(4)圓帽子的拼音怎麼寫擴展閱讀:
常見組詞:
1、圓子[yuán zi]
用糯米粉等做成的一種食品,大多有餡兒。
2、圓弧[yuán hú]
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
3、圓滿[yuán mǎn]
沒有缺欠、漏洞,使人滿意。
4、銀圓[yín yuán]
舊時使用的銀質硬幣,圓形,每枚一圓。也作銀元。
5、復圓[fù yuán]
日食或月食的過程中,月亮陰影和太陽圓面或地球陰影和月亮圓面第二次外切時的位置關系,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系的時刻。復圓是日食或月食過程的結束。見〖食相〗。
『伍』 帽子的拼音怎麼打
帽 mao 第四聲
子 zi 輕聲
『陸』 「圓」的拼音是什麼
拼音:yuán
部 首:囗
組詞:~形。~圈。~周。~錐。~柱。
『柒』 "帽"字的拼音是什麼
帽子_詞語解釋
【拼音】:mào zi
【解釋】: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裝飾的用品。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狀與用途似帽子的東西。3.指文章開頭的引子、套語。4.指所加的罪名或壞名義。
『捌』 帽子的拼音是什麼
帽子_詞語解釋
【拼音】:mào zi
【解釋】: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裝飾的用品。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狀與用途似帽子的東西。3.指文章開頭的引子、套語。4.指所加的罪名或壞名義。
『玖』 帽的拼音和組詞
帽的拼音和組詞如下:
拼音:mào。
帽組詞:
軟帽、衫帽、裘帽、帽徽、白帽、筆帽、便帽、朝帽、書帽、唐帽、桐帽、銅帽、摘帽、羽帽、制帽、幃帽、醉帽、鬃帽、油帽、小帽、脫帽、帷帽、帽憑、落帽、暖帽、帽套、禮帽、涼帽、巾帽、角帽、火帽、胡帽。
冠帽、鵝帽、貂帽、鈸帽、翠帽、帽帶、帽花、帽鏡、帽衫、帽准、帽盔、帽筒、帽檐、篾帽、破帽、箬帽、裙帽、沙帽、席帽。
帽的康熙字典
帽【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報切,音𧛕。《釋名》冒也。《說文》本作冃。《徐鉉曰》今作帽。帽名猶冠。
義取蒙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無帽,冠下有纚,以繒為之。後人因之帽於冠,或裁纚為帽。自乗輿宴居,下至庶人無爵者,皆服之。江左時,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見,但無頂圈矣,後乃高其屋雲。《隋書·禮儀志》帽,自天子下及庶人通冠之,以白紗者名高頂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