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工資帽子怎麼定
『壹』 足協主席就限薪等問題和國足交流,國足的薪水是根據什麼來定的
國足的薪水主要是依靠他們的戰績來獲得的,還有國家的福利政策。
『貳』 中國國足拿的工資是多少呢 各國足球運動員工資是多少
國足主要是榮譽,沒有工資,收入主要是2部分,訓練津貼和比賽津貼。以前還有餐飲津貼,現在沒了。訓練津貼每天100,比賽津貼看具體比賽了。比賽津貼在國外很多國家叫出場費,可高可低,沒個准數。其實也沒人在乎這個錢,沒錢都希望上,這個和上春晚一個道理。進國家隊在地方肯定會漲身價。
各國情況基本一樣,就拿些津貼。但入選國家隊都能提高身價。所以很多經紀人賄賂國家隊教練,像巴西國家隊主教練經常拿回扣然後召新人入國家隊鍍鍍金。
另外每逢大賽出征,一般隊員和足協都會談好根據比賽成績而掛鉤的獎金數目。這個一般會比較大。但每個國家每次大賽不同名詞的獎金都是不同的。每次世界盃前,各國足協一般都會公布獎金額度的。
中超球員的薪水究竟能有多少呢?記者通過采訪了解發現,整個中超聯賽中,真正可以得到200萬元以上年收入的球員不到30人,只有極少數的一線國腳有這樣的待遇。一般主力隊員的年收入在60萬元到150萬元之間,這類人大約有80到100人左右,他們才是聯賽的主力收入人群,而佔中超60%以上的球員收入都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下。
『叄』 「工資帽」是什麼意思啊哪位給我講講NBA的工資問題
工資帽(Salarycap):西方有諺,最高的快樂就像飛上了天。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高的限制是天空(Sky),但在NBA,上限可不是這樣。起碼在花錢方面,就有很多限制,譬如說工資帽,就像給你戴一頂帽子,罩著你的頭。「工資帽」的出處是根據NBA前一年的總收入,然後取這個總收入的48%作為NBA球隊花錢的資本。再拿這個48%後的收入除以NBA一共的29支球隊,得出的平均數就是當年的「工資帽」。球隊花在球員身上的工資總額不得超過這個數字。
這個48%有他的道理,因為球隊招兵買馬要花錢,但是俱樂部其他員工、官方聯盟的支出也要錢,經過歷年的統計,認為48%的錢花在球員身上是適當和合理的。48%既尊重了球員作為NBA最大資本應得到的尊重,也給予了適當的限制。道理很簡單,如果沒有這個工資帽,那NBA可就亂了套,有錢的老闆可以開出天價,哄抬市場,勢必造成NBA「物價市場」的混亂,形成壟斷現象。
不過,考慮到自由競爭的特性,這個「工資帽」並不是什麼硬帽子,在一定狀況下,球隊可以超過這個數目。NBA去年的「工資帽」數目是3550萬美元,今年工資帽將由籃球事業收入的48.04%增加到51%,達到42704950萬美元;同時,球員的總收入將達到籃球事業收入的57%(NBA今年總的籃球事業收入是30億美元)。
『肆』 足協將實行嚴格的工資帽制度,什麼是工資帽制度
簡單來說,工資帽制度,看他的名字就多少有點體會,給工資加一個帽子,意思就是說,要把給球員的工資給實行限制,不能過高,更不能虛高,要求他們的工資必須和他們的實力溫和。這個制度的對象既是球員也是俱樂部。
最後,很看好這個制度的繼續完善,這體現了我們國家體育制度的進步性,希望國足能在這一制度的的幫助下能有所起色。不管如何,作為國人,還是希望國足越來越好。
『伍』 中國國家隊球員工資怎麼計算的
國家隊球員是沒有工資的。因為職業球員是俱樂部的雇員,工資由俱樂部發。
國家隊集訓,發放的是訓練補貼,目前中國國家隊的訓練補貼是每天200元人民幣。估計還有一定的獎金,如奪得什麼獎杯之類的。
『陸』 國足的工資有多少
國足沒有工資,他們的收入主要是俱樂部給他們的年薪,當然還有國家隊比賽的贏球獎金。入選國家隊是一種榮譽,要是隊員還要工資,那國足真的沒希望了。
『柒』 國足的工資是誰發的
國足的工資是各自俱樂部所發,俱樂部相當於企業,國足運動員是員工。
改制後,也就是職業化後,他們就屬於各個俱樂部管了,俱樂部就相當於獨立企業,他們背後有企業支持,也可以說屬於背後企業的下屬公司,有的以前還有體育局控股。但是他們都相當於獨立公司。
他們收入來源一般來自於:贊助廣告,門票收入,轉播收入,紀念品球衣收入,背後企業支持,畢竟從目前俱樂部支出看,如果背後企業不供血,目前我們俱樂部造血能力活不下來。這些球員也就相當於企業員工。
國家補助
國家隊球員也就是在為國征戰時足協給予一定的補助,應該不高沒有工資高,要是受傷了,還得俱樂部承擔。
而足協關於各種國家隊比賽的轉播收入分紅遠遠高於支出,當然很多錢要用來搞青訓做可持續發展,至於國家隊人員工資完全是由市場決定的,也就是說,各個企業俱樂部搞足球都是處於利益需求,也許在俱樂部投入上虧損。
但是足球帶來的關注度和廣告效應以及政治效應是難以估量的,具體參考現如今的恆大。當年恆大冰泉差一點成功也是足球帶來的巨大效應。
『捌』 中國男足的工資待遇是多少
中國男足的工資待遇是多少
O(∩_∩)O~
現在的足球太商業話了,從聯賽里的假球到球員個人的薪金待遇,從足協到裁判,每個環節都充滿商業話?
就那樓主說的,廣東認為不賺錢就不承辦中國的主場熱身賽,僅此一個理由,就可以看出現在的足球有多商業?
雖然現在國足處在很困難的時期,但是做為中國人,就應該無條件的為自己國家的球隊去吶喊去加油,用不賺錢為由來拒絕承辦國家隊的比賽,這是很讓人費解的,此外覺得中國國家隊應該設定一個固定的主場,不要一下工體一下五里河,或者又跑到黃龍體育中心,如果說固定下一個比賽的地點也許這些問題就都不存在了,看看歐美那些足球強國的主場..他們基本都長期固定?
身為中國人,不要為國家的成績不好就去抱怨,這是沒用的,國人就應該要無條件的支持國家隊,雖然他們很差了,但是他們依然代表國家,依然代表這個國家的最高水平,既然都代表了國家那我們就和他們一樣共榮辱了?
話說回來,現代足球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不長,聯賽也才辦了10來年,想要很快的出什麼成績也是很難的,看看那些足球強國吧,英格蘭,義大利,西班牙,他們都是玩了百多年的足球才有今天的,所以我們的足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學習很多,而作為中國人就應該去支持自己國家的主隊,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國足變強,而不是為了「錢」去拒絕?
個人覺得可以把這樣的行為看成不愛國,或者說是沒有名族精神?
『玖』 國足屬於國家的哪種單位,它的工資是誰發的
國足算不是鐵飯碗。國家也不給他們發工資。有球票收入,轉播版權和廣告收入,地方政府的獎金或補貼。
國足是臨時存在足球運動隊,當有比賽任務時,主教練會根據近期所有足球運動隊員在各俱樂部中比賽情況而圈定約40名優秀的進行集訓,再根據集訓的情況留下23名隊員組成國家隊進行比賽。比賽結束後就會解散。
再有比賽在重組建,上一次入選的,近期表現不好就會落選,如果有新涌現的就會入選。所以那些高喊好支持解散國足重新組建的本身就是沒關注過男足的群體,因為國家隊一直這么進行。他們不僅在國家隊時間短,而且在國家隊沒有國定收入,也就是集訓期間每天有一些訓練費,伙食免費,住宿免費。
有比賽的話會有贏球獎勵,多少看比賽性質,看對手強弱,勝了也沒千八百的。因為獎金高的比賽勝不了啊,其實任何比賽的贏球獎都不會很高。
所以國腳在國家隊的收入,鐵打的主力從不缺席的,一年也超不過5萬,這還是使勁多說的。或這么說吧,就是國家隊非國腳的男子球員一年從國家拿到的收入為零,還要向國家交個人所得稅。
每一期國家隊集訓,大名單不過40人,最後能留下的23人。中國職業球員,僅僅中超中甲中乙一線隊員總人數就遠超過1000了,這些人不拿國家一分錢工資的。這部分的收入,男足隊員和女足隊員是基本一致的。
收入來源
1、球票收入
中國球迷雖然被這幫球員傷透了心,但架不住中國球迷基數超大,他們構成了中超聯賽的觀眾基礎。球票自然轉化為球員工資的一部分,可以算是保底收入吧。
2、轉播版權和廣告收入
中超的轉播版權以及場內廣告收入可以讓所有球隊參與分紅,隨著國內市場規模的擴大和居民消費力的提高,這方面收入每年都會大幅增長,球隊分紅越多,自然球員工資也水漲船高。
3、地方政府的獎金或補貼
知名球隊的影響力會擴大所在城市的影響力,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會拿出重獎予以獎勵,這部分錢多則數千萬,少則也能幾百萬。這部分錢是納稅人的辛苦錢,希望相關單位謹慎使用。
當然光是以上的收入來源是無法支撐起最貴中超和球員的天價年薪,國足球員收入的真正大頭是球隊背後的老闆。如果球員所在球隊的老闆是超級富豪,那就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