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做官的帽子都是什麼顏色

做官的帽子都是什麼顏色

發布時間: 2022-10-18 21:32:21

① my古代朝廷當官的在太陽的哪種帽子

沒有。古代官帽珠子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級別:正、從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鶴,武官前後均綉麒麟,文官戴的帽子,就是大家認知中的「烏紗帽」,衣服也學宋朝,按顏色區分品級,一至五品官穿紫袍,六七品官穿緋(紅)袍,八九品官穿綠袍。這些袍服袖口窄小些,不是漢家傳統的那種寬大袖子,根據中國古代各朝各代的官帽來看,沒有帶太陽的。

② 「烏紗帽」為什麼會成為官位的別稱

烏紗帽原本是民間的一種便帽,正式作為「官服」則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戴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東晉成帝時,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用黑紗製成的帽子,就是最早的「烏紗帽」。南朝宋明帝時期,王休仁對這種帽子做了改進。改進後的烏紗帽在當時很流行,官員百姓都喜歡戴。當時的烏紗帽顏色樣式都不固定,全看個人喜好。

直到隋唐時期,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但是,為了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來顯示官職的大小。

宋朝初年,為防止議事期間朝臣們交頭接耳,趙匡胤想了一個辦法,從此改變了烏紗帽的樣式。這種烏紗帽其實叫襆頭,是方形的,上面有一折,襆頭後背的左右兩側各伸出一隻腳,用鐵絲或者竹篾為骨,後來慢慢把腳加長。這種襆頭貌似庄嚴,其實在官員群聚的朝廷,甚為不便。至於地位比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腳或局腳襆頭,樂官則戴牛耳襆頭、銀葉弓腳襆頭等。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下了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從此,烏紗帽成了官員的特有標志。

③ 烏紗帽指的是什麼

如今,「烏紗帽」已成為「官位」的代名詞。那麼,「烏紗帽」為什麼會成為官位的別稱?這又是從何時開始的?
烏紗帽原本是民間的一種便帽,正式作為「官服」則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戴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東晉成帝時,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用黑紗製成的帽子,就是最早的「烏紗帽」。南朝宋明帝時期,王休仁對這種帽子做了改進。改進後的烏紗帽在當時很流行,官員百姓都喜歡戴。當時的烏紗帽顏色樣式都不固定,全看個人喜好。
直到隋唐時期,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但是,為了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來顯示官職的大小。
宋朝初年,為防止議事期間朝臣們交頭接耳,趙匡胤想了一個辦法,從此改變了烏紗帽的樣式。
這種烏紗帽其實叫襆頭,是方形的,上面有一折,襆頭後背的左右兩側各伸出一隻腳,用鐵絲或者竹篾為骨,後來慢慢把腳加長。這種襆頭貌似庄嚴,其實在官員群聚的朝廷,甚為不便。至於地位比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腳或局腳襆頭,樂官則戴牛耳襆頭、銀葉弓腳襆頭等。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下了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
從此,烏紗帽成為了官員的特有標志。

④ 清朝當官的人戴的什麼帽子

統一叫頂戴花翎
清代「頂戴花翎」帽分二種,像斗笠樣的是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另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⑤ 「烏紗帽」,為什麼會成為官位的別稱

如今,烏紗帽早已經成為了官位的代名詞。那麼烏紗帽為什麼就會成為官位的別稱了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烏紗帽,原本是民間的一種便帽,正式作為官服則是開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了宋朝時又加上了「雙翅」,明朝以後,戴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這種襆頭貌似庄嚴,但其實在官員群集的朝廷,甚為不便。至於地位比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腳或者局腳襆頭,樂官則戴牛耳襆頭、銀葉弓腳襆頭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的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的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且還為此下了規定:「凡事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 從此,烏紗帽便成為了官員的特別標志。

⑥ 清朝如何從官帽判斷官員等級

近年來,清宮劇比較受歡迎。女人戲有《甄?執?罰?痘怪楦窀瘛貳D腥訟酚小犢滴醮蟮邸罰?隊赫?王朝》。其中許多觀眾對清朝官員所穿戴的衣服感到好奇,好奇清朝官員所佩戴的帽子上的寶石都是不一樣的。另外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所佩戴的官帽上面的寶石和所有官員的都不一樣,那麼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學問呢?

清朝的統治者是中華民族少有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他們的武力遠勝於漢族政權,但是在文化上還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清朝初期就主張效仿漢族文化,尤其是漢族的官員文化,其中漢族政權的九品中正制受到滿清政權的歡迎,所以滿清政權的等級制度非常嚴密,在官員服裝上就有很大的體現,不同等級的官員穿戴的衣服大不一樣,文官、武將等級尊卑也是非常鮮明。在清朝就能深刻學習到古代的等級制度文化。

首先在季節上就不一樣了,滿清政權是來自寒冷的北方,所以非常注重保溫。官員佩戴的帽子分成冬夏兩種:冬天所戴的帽子叫做暖帽;夏天所戴叫做涼帽。萬一有哪位官員著急佩戴錯帽子,那可是對皇上極大地不恭敬,很容易就受到處罰。另外官員做不同的事情就要佩戴不同的帽子,參加祭祀慶典的時候必須佩戴朝冠;朝見天子面見聖上的時候要佩戴吉服冠;在家裡沒有事情或者出門在外要佩戴常服冠就可以,無論身處什麼樣的位置,一旦配錯帽子,如果皇上較上勁,那可就危險了。

官員佩戴的暖帽的形狀差不多,大多都是圓形,周圍有一道檐邊,讓帽子顯得非常穩固,這也就是為什麼電視劇中官員奔跑帽子也不會掉的原因。另外滿清官員的帽子材料多為皮製,非常堅實,幾乎下等官員可以使用一輩子。帽子的顏色以黑色居多,代表著一種森嚴感。另外官帽帽子的材料也是非常好,大多都是皮毛之類,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狐等。狗尾續貂的成語也是這樣的由來。

古代的一品官員非常少,即便立下來戰功,也不過是二品官員,古代的一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國級幹部。所以一品官員佩戴的東西也非常名貴,是非常名貴的紅寶石.不過大多數佩戴的紅寶石的顏色就是玫瑰紅、薔薇紅、大紅和暗紅。佩戴血紅、鴿血紅為寶石帽子的幾乎不存在。在在京城只有太師、太保、太傅殿閣大學士才有這個資格佩戴。從一品的官員佩戴的寶石就要差一點了,不過也只有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等可以佩戴,當然,除非有非常大的宮瀨或者年紀非常大,否則一般人也到不了這個官職。在外省做官的只有總督(加尚書銜)才有這個資格,他們都是從一品的封疆大吏,在地方上呼風喚雨,位列第一。

二品官員佩戴的帽頂就差多了,不過也是價格很貴的珊瑚。珊瑚的顏色多為紅色,艷紅得珊瑚非常名貴,極少可以見到。能做到二品的文官只有各省巡撫、翰林院掌院學士、內閣學士。武官方面各省有功勞的二品戰將也可以佩戴。

七品官的帽頂就非常差了,雖然不是最差,也是非常普通了,是素金頂。

⑦ 清朝官員頂子顏色都代表什麼官

頂戴
清用以區別官員品級的帽飾。以紅寶石為最高,依次為珊瑚、藍寶石、青寶石、水晶、陣碟、素金、鏤花陰文金頂、鏤花陽文金頂。革職或降職時,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頂子。朝冠與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區別,如紅寶石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進士、狀元朝寇特用金三枝九葉,舉人用金雀,生員用銀雀;朝服則舉人以上用素金,與七品官司同,生員用素銀。僭用帽頂有厲禁,對八九品原用鏤花陰、陰文金頂者,如因軍營保舉及捐納得虛銜者,雖居微職,亦可依其虛銜戴頂子。

清朝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面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無論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龍口中各銜一顆大東珠,帽後飾一等東珠七顆,皇帝的朝冠上共飾有二十二顆大東珠。

皇後、皇太後朝冠亦以一、二、三等東珠為主要飾物。完頂為三隻重疊的金鳳,鳳間飾三顆一等大東珠,每隻金鳳的頭部、翅膀各飾二等東珠三顆、三等東珠一顆,金鳳的尾部各飾小珍珠十六顆,三隻金鳳的口中各銜三等東珠一顆。朝冠的檐部綴七隻金鳳,每隻金鳳各飾二等東珠九顆、小珍珠二十一顆,貓眼石一顆。冠後部飾金金一隻,貓眼石一顆,小珍珠十六顆。金尾垂珍珠橫二排豎五行共三百零二顆四等東珠。 皇帝、皇後、皇太後、皇貴妃及妃嬪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據等級身份不同,朝珠的質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後、皇太後才能佩戴東珠朝珠,東珠朝珠由108顆東珠串成,每27顆東珠又用4粒紅珊瑚結珠等距間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結珠呈葫蘆形稱「佛頭」。佩戴朝珠時,佛頭垂於背後,並用黃絛帶連接一組玉飾,稱做「背雲」。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紅珊瑚結珠處,分別飾一串和二串綠松石珠串,稱為"紀念"。朝珠的構成,有著深刻的含義。108顆東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四個紅珊瑚結珠象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於背後的佛頭、背雲,寓意"一元復始",三串綠松石紀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 持兩盤紅珊瑚結珠,以示身份特殊。

清朝官員帽頂鑲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東珠),但珍珠數量有嚴格區別,即官銜愈高,珍珠數量愈多,但最多不超過9顆,具體規定:親王朝冠飾東珠9顆,邵五朝冠飾東珠8顆,貝勒朝冠飾東珠7顆,貝子朝冠飾東珠6顆,鎮國公朝冠飾東珠5顆,輔國公朝冠飾東珠4顆,候朝冠飾東珠3顆,伯朝冠飾東珠2顆,子朝冠飾東珠1顆,其餘非高官厚祿的沒有資格使用東珠。 官員戴的官帽又稱大帽,共有兩種:一為冬季所戴,稱「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涼帽」。根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後來北洋艦隊則較為特殊,一年四季均為暖帽)。暖帽多為圓形,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質,也有緞質、呢質、布質,視氣候而變,暖帽中間裝飾有用紅色絲絛編成的帽緯,俗稱「紅纓」。帽緯之上裝有頂珠,按品級而異,無品則無頂。涼帽為圓錐形,用藤、竹、篾席、麥秸等編成,外裹綾羅,顏色多為白色,也有湖色及黃色。涼帽頂上也裝有紅纓、頂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頂珠之下,裝一支兩寸長的翎管,用來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稱孔雀翎,藍翎則用鶡羽製作。

⑧ 關於清朝官員帽子頂上的珠子顏色分為幾品 有重賞

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戴涼帽的官吏。

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用呢制、緞制及布制的,視其天氣變化而定。顏色為黑色為多。皮毛之類也有分別。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於海獺價格昂貴,後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仿效。

(8)做官的帽子都是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便帽,也稱「小帽子」以六瓣合縫,綴檐如筒;俗稱瓜皮帽。創自明太祖洪武年間,取其六合一統之意。

這種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平頂大多為硬胎,內襯棉花;尖頂大多為軟胎,取其便利。等級不同,帽子不同。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097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15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779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246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464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46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40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4041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35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