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子這三個字怎麼讀
1. 「戴」有幾種讀音
「戴」只有一個讀音,那就是【dài】
2. 「戴」字有幾個讀音
戴字有1個讀音[dài]
3. 「戴」這個字讀什麼
戴:
拼 音
dài
部 首戈
五 筆FALW
筆 順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基本釋義
加在頭、面、頸、手等處:~帽子。披星~月。~圓履方。不共~天。
尊奉,推崇,擁護:~仰。愛~。擁~。感恩~德。
姓。
相關組詞
戴鰲 戴斗 戴絰 顒戴 戴陽 戴奉 愧戴 戴南 抱戴 戴德忻戴 依戴 二戴 戴粒 鰲戴 欽戴 欣戴 翌戴 戴任 毛戴
希望採納,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4. 戴帽子的戴怎麼寫
漢字 戴 (字典、組詞)
讀音 dài
部首 戈
筆畫數 17
筆畫
名稱 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5. 戴字該怎麼組詞和造句
戴字的組詞:
1、【戴白】頭生白發。形容人老。《漢書·嚴助傳》:「戴白之老,不見兵革。」
2、【戴德】①感戴恩德;②人名,西漢今文禮學「大戴學」的開創者。
3、【戴笠】①戴斗笠;②指貧賤的故人;③人名,民國時期中國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為特務機關)副局長。
4、【戴帽子】強加給人罪名。
5、【不共戴天】不共存於人世間。比喻仇恨極深。語出《禮記·曲禮上》:「父之仇,弗與共戴天。」
6、【感恩戴德】感激別人的恩德。《再生緣》第八十回:「我也終生感恩戴德,惟願劉小姐修成正果,位列仙籍。」
7、【戴罪立功】亦作戴罪立功。身負罪責爭取立功以減免懲處。《明史·史可法傳》:「以平賊逾期,戴罪立功。」
8、【戴月披星】亦作「披星戴月」。起早落黑,辛勤地在外面奔波或在野外勞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裡快活,也這般戴月披星生受。」
戴字的造句:
1、人民愛戴大公無私的幹部,最恨以權謀私的貪官。
2、他一上任,便舉直措枉,激濁揚清,很受群眾的歡迎與擁戴。
3、我們全家人對解放軍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4、校園里,一陣清香飄來,你瞧,桂花頭上戴著金燦燦的皇冠,在秋日陽光的襯托下,煞是美麗。
5、我的語文老師姓陳,他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頭發長長的,臉上總是帶著和藹的笑容,讓人感到非常的親切。
戴字筆順:
(5)戴帽子這三個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戴,漢語漢字,讀音是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部首筆畫
部首:戈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7
五筆86:FALW
五筆98:FALW
6. 帶帽子與戴帽子哪個正確
戴帽子正確。
戴帽,漢語詞彙,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東原錄》:「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劉亞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濟仁,是個戴帽富農。」《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心寒的聲音,這是多麼古怪的歷史現象!」
方言:上一級跨一級指定給某個具體人的榮譽、待遇等現象。例句:這個市級二等功是教體局戴帽給李老師的。
(6)戴帽子這三個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戴的釋義:
戴:讀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解釋1]:增益。《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釋2]: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如: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蒼,地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解釋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釋4]:尊奉,推崇,擁護。如:戴仰;愛戴;擁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國語·周語上》)。
[解釋5]:古國名。姬姓。春秋時滅於鄭。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春秋》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解釋6]:姓,如戴汝虎。英語對照:Day / Tae。
帶的釋義:
帶是一個漢字,讀作dài,本意是指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該文字在《儀禮·士虞禮記》和《詩·衛風·有狐》等文獻均有記載。
1、帶子或帶狀物:鞋~、車~;
2、區域:沿海一~;
3、攜帶:~上一本書;
4、引導:引導某人或某物。如:帶將(帶領);你帶路,我們跟你走。
5、附帶:連說~笑;
6、含:面~微笑。
7. 博大精深的漢語知識,「帶帽子」與「戴帽子」有什麼區別
戴帽子正確。
戴帽,漢語詞彙,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東原錄》:「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劉亞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濟仁,是個戴帽富農。」《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心寒的聲音,這是多麼古怪的歷史現象!」
方言:上一級跨一級指定給某個具體人的榮譽、待遇等現象。例句:這個市級二等功是教體局戴帽給李老師的。
戴的釋義:
戴:讀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解釋1]:增益。《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釋2]: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如: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蒼,地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解釋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釋4]:尊奉,推崇,擁護。如:戴仰;愛戴;擁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國語·周語上》)。
[解釋5]:古國名。姬姓。春秋時滅於鄭。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春秋》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解釋6]:姓,如戴汝虎。英語對照:Day / Tae。
帶的釋義:
帶是一個漢字,讀作dài,本意是指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該文字在《儀禮·士虞禮記》和《詩·衛風·有狐》等文獻均有記載。
1、帶子或帶狀物:鞋~、車~;
2、區域:沿海一~;
3、攜帶:~上一本書;
4、引導:引導某人或某物。如:帶將(帶領);你帶路,我們跟你走。
5、附帶:連說~笑;
6、含:面~微笑。
8. 拼音字母帶帽子怎麼寫
「戴帽子」的拼音:dài mào zǐ
d:第一筆左半圓,第二筆豎
a:第一筆左半圓,第二筆豎右彎
i:第一筆豎,第二筆點
m:第一筆豎,第二筆左彎豎,第三筆左彎豎
o:左上起筆,一筆寫成
z:一筆寫成
陰平(第一聲),用「ˉ」表示,如lā;
陽平(第二聲),用「ˊ」表示,如lá;
上聲(第三聲),用「ˇ」表示,如lǎ;
去聲(第四聲),用「ˋ」表示,如:là
戴帽子釋義: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
(8)戴帽子這三個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有如下特點:
①只用國際通用的26個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②盡量不用附加符號(只用了兩個附加符號);
③盡量不用變讀;
④採用y,w和隔音符號「'」來隔音;
⑤採用四個雙字母zh,ch,sh,ng;
⑥採用四個聲調符號來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
⑦採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順序,並確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
9. 穿戴的戴的筆順怎麼寫
「穿戴」的「戴」的筆順: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基本釋義:
1.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帽子。~眼鏡。~紅領巾。~手套。
2.頭上頂著;承當著:披星~月。~罪立功。
3.擁護;尊敬:愛~。感~。
相關組詞
愛戴 擁戴 穿戴 佩戴
戴孝 插戴 戴勝 感戴
(9)戴帽子這三個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戴」的反義詞:摘、脫
一、「摘」基本釋義:
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梨。~一朵花。~帽子。把燈泡~下來。
2.選取:~要。~錄。從全文中~了一段。
3.摘借:~了幾個錢救急。
相關組詞
指摘 摘要 抉摘 摘登
摘編 摘借 摘引 摘發
二、「脫」基本釋義:
1.(皮膚、毛發等)脫落:~皮。~毛。爺爺的頭發都~光了。
2.取下;除去:~鞋。~脂。~色。
3.脫離:逃~。擺~。~險。~韁之馬。
4.漏掉(文字):~誤。這一行里~了三個字。
5.輕率;輕慢:輕~。~易(輕率,不講究禮貌)。
6.或許:~有不測。
7.倘若:~有遺漏,必致誤事。
8.姓。
相關組詞
脫掉 超脫 擺脫 灑脫
逃脫 脫韁 脫敏 脫脂
10. 戴字有幾個讀音
戴字有1個讀音[dài]
戴[dài]
部首:戈
五筆:FALW
筆畫:17
[解釋]
1.
加在頭、面、頸、手等處:~帽子、披星~月、~圓履方、不共~天。
2.
尊奉,推崇,擁護:~仰、愛~、擁~、感恩~德。
3.
姓。
造句
1.
李叔叔白凈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
2.
哥哥戴著一副黑邊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的。
3.
足球運動員戴著金燦燦的獎牌,高興地和球迷合影。
4.
他常常回老家來,戴著大禮帽自命不凡地在鎮上溜達。
5.
於是,人們終日戴著口罩,這難道不是人類自尋煩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