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露營戴什麼帽子好

露營戴什麼帽子好

發布時間: 2022-11-26 02:45:59

A. 冬天戶外露營穿什麼衣服

冬天戶外露營需要准備的衣服裝備有: 帽子、脖套、擋風外套、登山靴、抓絨衣、手套。建議盡量不要穿棉質的衣服和比較緊綳的衣服,棉質的衣服在出汗的情況下會降低體溫,緊綳的衣服除了不舒適之外也不利於保暖。

冬季露營裝備須知:

1.帽子:頭部散發的熱量會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得多,寒冷天氣戴一頂帽子是很有必要的。最好選擇羊毛帽子,比較防風也暖和。

2.脖套:脖套可以防止脖子處的衣服鑽風,擋風保暖。

3.擋風外套:冬季露營必然要穿擋風外套,可以選擇沖鋒衣也可以選擇羽絨服,保暖擋風即可,要確保你的外層衣服是防風的。

4.一雙好的冬季登山靴將有助於防止地面的寒冷通過腳傳遞到你身體的其他部位,尤其是在雪地露營時,可以說是必備衣物。

5.抓絨材料質輕, 保溫性能好, 同等重量的抓絨和羊毛相比,前者的保暖要明顯強於後者。

把抓絨衣穿在內外兩層衣服之間,抓毛絨材料的導汗性能很好,唯一的缺點就是防風性能較差, 在有些地方不能直接穿著, 要在外面加上一層防風外套。

6.手套:在做活動的時候必須佩戴手套,否則手部會容易凍傷,所以帶上手套也是很重要的;手套可以不用選擇太厚重的,保暖即可。

B. 求野外露營的最佳裝備和注意事項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C. 戶外露營必備裝備有哪些

戶外露營必備裝備大全

❖ 戶外背包

戶外背包是我們戶外輜重的集合,當我們所有的露營裝備都裝在一起的時候,戶外背包的容量和外掛系統就很重要了,一般當我們背包內裝不下的時候,我們會將部分東西通過外掛的形勢打包在外面,同樣,戶外背包的背負系統也比較重要,你要背著一包的輜重徒步一整天,背包的舒適度可以決定你一天行程的心情。

一般露營戶外,我們推薦男士65L以上,女士50L以上,有背負系統(APS,TCS,CR、AIR FLEX都可以,一般市面上比較多的是CR),豐富的外掛系統,不管是背包豎向外掛還是橫向外掛,底部外掛還是頂部外掛,越多標明你在戶外能裝載的東西也更多。

❖ 徒步鞋

重裝徒步露營要保護好我們的腳,一雙好的徒步鞋至關重要,為了應付戶外徒步中復雜多變的路況,我們推薦的高邦徒步鞋,可以更好的保護腳踝,減少腳踝扭傷的風險,同樣防水和透氣也是徒步鞋重要的參數,大家都不希望一天徒步下來,鞋子裡面完全是蒸籠一樣的,那味估計自己也受不了。

❖ 沖鋒衣褲

沖鋒衣褲的因為其特殊的結構,能夠有一定的防水和透氣效果,能夠適應戶外多變的天氣,在戶外蒙蒙細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不用更換雨衣而不用擔心衣服會淋濕。現在戶外沖鋒衣品種繁多,很多不算沖鋒衣的不了也被人做成沖鋒衣的樣子蒙騙廣大驢友,沖鋒衣褲選擇請選擇知名戶外品牌,以免上當受騙。

❖ 保暖衣褲

(冬季或者高山戶外酌情考慮)

保暖衣褲的作用是我們在戶外徒步後,在寒冷的地方能夠及時的穿上,以免天氣寒冷而感冒,保暖衣主要有抓絨衣褲,羽絨衣等,這個不是必帶品,可以根據戶外徒步的地點溫度和季節合理的選擇。

❖ 速乾衣褲

夏季戶外徒步的必備衣物,另外也是溯溪線路上的必備衣服,因為速乾衣褲的特殊材質和布局方式,使得速乾衣褲比普通衣褲有了5倍快乾的速度,這在戶外是非常有用的。這個非必選項,根據季節可調整。

❖ 戶外帽

去的地方不是很“極限”的話,有一個魔術頭巾帽或者鴨舌帽就行。如果要去登山的話,那可一定得找一頂溫暖的帽子,人體50%以上的熱量可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

❖ 眼鏡

除了戶外能裝13,同樣也可以抵擋戶外刺眼陽光對眼睛的傷害。建議大家用偏光鏡,同時如果能更換不同色的鏡片最佳。

❖ 手套

在寒冷的地方可以用來保暖,同時也可以避免登山杖和手長時間接觸產生的不適感。

❖ 登山杖

戶外的第三隻(或者另一雙腿),可以在徒步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平衡,合理使用雙杖,可以節省約50%體力。

D.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需要結合個人臉型:

1.如果你是長臉

長臉最適合的是比較扁的帽子,帽子向兩邊伸展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臉部的視覺長度。帽檐切忌窄,一定要寬過額頭,這樣可以給人一種橫向的拉伸的視覺效果。適合平檐棒球帽、車夫帽、高爾夫球帽等。


E. 各位高手給我說說露營必備物品吧

戶外裝備指的是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時需要配置的一些設備。目前,這些裝備包括: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岩石釘、 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岩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 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 多功能水壺、吸管或凈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等。這些戶外裝備視個人的經濟條件和具體的戶外活動的項目而選擇,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證戶外活動的安全,不能因為一味圖便宜而購買一些劣質的戶外用品。

露營裝備:
帳篷: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鋁合金桿較輕。
四季帳較少見,可在冬天使用,但也較為厚重,價格較高。
登高山特別是雪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未掛置頂)。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
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沖鋒衣褲:沖鋒衣泛指防水透氣的功能性外套,區別與雨衣是其透氣性,讓身體汗蒸汽容易揮發,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著名的防水透氣材料品牌是Gore-Tex。
炊具與餐具: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登山鞋: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頭燈:戴在頭上的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水瓶/水袋:著名的SIGG水瓶和太空杯等。而水袋是專業水具,用於在行走中直接飲水。
另外,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
登山技術裝備: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 在攀岩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岩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
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主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錐:用於攀冰,在冰壁設置保護點用。
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 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鎬:指長度不超過55cm的冰鎬,多為鋼指,主要用於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繩下降時使用,鋁合金、鋼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防風避免雪盲。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 .
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
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檐。
冰錐:用於冰上的固定點,現一般使用合金的螺旋式。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多為鋁制。
炊具:攜帶型套鍋、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區最好用吊式的。
指北針:辨別方向及輔助使用地圖。
手鑽;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漲岩釘。
滑輪:在長時間,長距離的攀登中,用主繩通過滑輪將過多過重的裝備拉上去。在過懸空處,利用主繩橋,將滑輪放置在主繩上,利用鐵鎖與自身的安全帶結合滑向目的地。
扁帶: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時,將其放在保護點上,起自我保護作用。
夜壺:夜間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時非常實用。
攀岩鞋:一種緊裹腳面的鞋,鞋底及鞋幫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極好的橡膠製成。
雪鏟:有鋁合金、塑料兩種,主要用於雪山營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掛環:鋼制,用鏍母將其與岩釘擰在一起,用來掛繩、鎖,起保護作用。

如何選購戶外裝備
背包 400 (一個入門型的登山包,什麼品牌不重要,但千萬不要搞那些一百來塊的外貿貨)
帳篷 350 (鋁竿的,防風雨性能都不錯,可以用很久不用升級)
登山鞋 500 (鞋子的重要性值得你花這個價錢,要求盡可能高的防水性能,其次才是透氣性)
睡袋(冬天)200 (普通中空棉的就可以了,羽絨的太貴)
(夏天)80 (抓絨睡袋)
沙灘鞋 150 (不要貪便宜搞那些仿冒的,要選擇正規的戶外品牌)
防潮墊 50
頭燈 50
▲這些加起來要 1200 這種檔次的裝備,就不用講究什麼牌子了,只要是正規廠家出產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以上為必須配置 。
以下裝備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也准備好
登山杖 200 (要搞就搞個比較正規的,不要搞那種四五十塊的便宜貨,那種還不如砍條竹子)
套鍋 200 (專為野外用餐設計,裡面配有炒鍋,1-2個煮鍋,湯勺,飯勺,幾個小碗,)
爐頭、氣罐 (也是專為野外炊事設計,避免自己打柴,生火的麻煩,特別是下雨天使用方便) 便宜的爐頭100塊左右,好一點的在300以上,區別在於熱效率高,省氣,放鍋上去以後穩定性好, 一次性的氣灌大約十幾二十塊左右。
防水袋 (裡面可以放些怕水的東西,如相機,手機,干凈衣服,當然也可以把臟衣服放在裡面防止弄臟其他物品,作用類似塑料袋,但密封性很好,很結實, 必要的時候可以往裡面吹氣在水面上做漂浮物用,漂起兩三個人沒問題。)
地席 (一張大約2*2或者1.5*2米的料子,有點象帳篷外帳,鋪在地上可以防水,臨時放點東西,或者墊著坐在上面活動,打帳篷的時候墊在帳篷底下可以保護帳篷底,重量大約只有幾量,帶上保證你每次出去總會用的上。)
水壺 (一個瑞士原產的SIGG水壺,可以保證你在那幾天遊玩的時候裝的水不會發臭)
沖鋒衣、褲 (100%防風,可以防中到大雨,有一定的透氣性,具體性能如何,要看你捨得花多少銀子, 便宜的幾百快,貴的幾千,主要是針對冬季,高海拔地區,低溫地區的活動設計)
快乾衣、褲 (主要性能就是被打濕以後能迅速乾爽,主要針對夏季、雨季,低海拔山區設計)
戶外運動服裝裝備選購須知:

戶外環境是瞬息萬變的,當下清風徐徐.陽光照耀,不到10分鍾之間馬上霧氣逼近,接著就狂風驟雨;在山下傾盆大雨,走入高山中反而陽光普照。這更突顯了運動服裝裝備選擇的重要性,才能保障戶外活動者的健康與舒適。
所以要根據三層穿法的概念去調整服裝准備:
內層:舒適層(lomgotysnle)
中層:保暖層(或絕緣層)(msalation)
外層:保護層(protection)
內層(lomgotysnle)的定位是"舒服″,只有舒服才能真正解讀排汗內衣的功能。尤其是通風透氣、排汗吸汗功能良好的運動內褲,最好選擇陰囊袋運動內褲。目前市場上有來自台灣的kingstyle(王者風范)運動內褲,其獨特的陰囊和陰莖隔離分割放置,通風透氣,還對陰莖順向定位放置,是戶外運動必備裝備。
再來是中間層(msalation),它是真正的保暖層,但是要分2方面設定:
靜態休閑類:它只要絕對的舒服和保暖就可以了,羽毛和先進科技的超綱人造纖維是不二選擇動態活動類:它不只是保暖,更是要將活動時的多餘熱量散發出來,不殘留在身體和衣服上,我想阿留申系列(polortecaleutim)是最佳的選擇。
最後是保護層(protection),它的意義是阻隔外在環境對人體的影響,而且更進而能多句幫助身體將多餘的熱量排出,所以它的材質是非常特殊的"防水透氣材質″(),因為科技的進步,已經有數種防水透氣布料的發明;經測試的結果,在"乾燥靜態″的環境下,各家功能大同小異相差無幾,但是在"潮濕動態″的實際戶外中,它的防水透氣性能就顯得差距很大;尤其是戶外活動琳琅滿目,選購時要留意其設計方向是否能滿足你。
背包選購須知:
在從事戶外活動時,背包的功能可說舉足輕重。它不僅在你活動時,緊緊地貼著你,它同時還必須配合你的步伐波動起舞;為了使你的戶外活動沒有缺憾,它必須能提供足夠的空間和功能。所以,在選購背包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從事的戶外活動,選擇合適的款式
例如,滑雪者的需求一定不同於騎自行車的人;爬爬郊山,就一定和爬大山的需求不同(更遑論需要扎營過夜的情形);如果同時還要從事攀岩、溯溪等活動時,也要考慮相關設備是否能與背包做完美的結合,同時不耗損多餘體力。
2、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背包,才是值得選擇的背包
例如Lowe-alpine所獨立研發的世界專利APSBackSystem,就為登山者細心設想,發展此型內架式負重系統,讓背包更精確的成為登山者的助力,而非阻力,有效的減少山難的潛在危險。
3、取得背包結構的充分信息
為了獲得完美的戶外活動旅程,出發前、將專業背包的功能了解透徹,以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境界,是很必要的功課。例如細部配件的使用方法,如何細部調整背負系統等;這些訊息有賴專業銷售人員的告知說明,還有購買者的用心學習喔!?模擬實境,於活動前操作演練。光說不練也不夠,只有實際背背看才知道。尤其是從事冒險級的登山活動,或海外長期自助旅行者,背上的行囊、就是自己第二個家,選購時怎可不慎!
戶外休閑運動鞋選購須知:
在戶外路面、可能布滿大大小小的碎石,同時有著崎嶇的、陡峭的坡度,所以平時在健身房或球場所穿的球鞋,都無法保證腳部不受傷害;這時,具有高摩擦力止滑鞋底,經防水處理鞋面及包邊條,可保護腳踝、腳跟的高密度泡棉,和強力吸震中底的專業登山健行鞋,才是戶外活動的第一選擇。
運動鞋合腳及舒適性最重要;記得要買比平常略大一號的鞋,因為戶外運動襪比平常的襪子厚實,同時登高山時更需要在里層再穿上排汗內襪,所以試穿時、一定要穿上兩層襪子。接著將腳趾往前頂,此時腳後跟需留有1趾的空隙;再將鞋帶綁好,踩上15度斜角的踏台,以測試腳尖及腳板側是否舒適。
最後再穿上兩只鞋子,四處走走,甚至試著上下樓梯,要直到確認完全舒適無虞才行。一般新鞋子至少每天試穿1-2小時,連續穿1星期,這樣才不至於在初次長途登山、健行時,嘗到「打腳」的痛苦滋味。使用防水保革油,可以延長鞋子的壽命、增強防水效果,每次長征後最好要保養一次。

戶外急救手冊
野外急救的原則是:遇到事故時,應沉著大膽,細心負責,分清輕重緩急,果斷實施急救方法;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處理局部;觀察現場環境,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充分運用現場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來協助急救。
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需觀察患者全身,並掌握周圍狀況。判斷傷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尤其要注意臉、嘴皮、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出血、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仔細觀察骨折、創傷、嘔吐的情況。
隨後,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尤其對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況,不管有無意識,發現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在觀察症狀的變化中,遇症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
現場要盡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觀察後處理
在活動中發生的外傷或突發病況有很多種,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的急救方法加以應付。至於相關症狀的具體處理方法,在後文詳述。
在做急救處理時,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若患者意識昏迷,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臉色發青需抬高腳部,而臉色發紅者需稍抬高頭部,有嘔吐感者,需讓其側卧或俯卧為宜。
處理完畢後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師之前,需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他消耗體力,以使症狀惡化。接著聯絡醫師、救護車、患者家屬。
原則上搬運患者,需在充分處理過後安靜地運送。搬運方法,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在搬運中,患者很累,要適度且有規則的休息,並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
現場搶救時間緊迫,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則,二要抓住重點,迅速按以下步驟檢查患者。
急救體位
患者體位應為「仰卧在堅硬平面上」。如果患者是俯卧或側卧,在可能情況下應將他翻轉為仰卧,放在堅硬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或背部墊上木板,這樣,才能使心臟擠壓行之有效。不可將患者仰卧在柔軟物體上,如沙發或彈簧床上,以免直接影響胸外心臟擠壓的效果。注意保護頭頸部。
翻身的方法:搶救者先跪在患者一側的肩頸部,將其兩上肢向頭部方向伸直,然後將離搶救者遠端的小腿放在近端的小腿上,兩腿交叉,再用一隻手托住患者的後頭頸部,另一隻手托住患者遠端的腋下,使頭、頸、肩、軀干呈一整體同時翻轉成仰卧位,最後,將其兩臂還原放回身體兩側。
打開氣道
搶救者行將患者衣領扣、領帶、圍巾等解開,同時迅速將患者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暢通。
呼吸道是為氣體進出肺的必經之道。由於意識喪失患者舌肌鬆弛、舌根後墜,會厭下墜,頭部前傾造成咽喉部氣道阻塞。仰頭舉頦法可使下頜骨上舉,咽喉壁後移而加寬氣道,使氣道打開,呼吸得以暢通。搶救者將一手置於患者前額並下壓,使其頭部後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於靠近頦部下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幫助頭部後仰。頭部後仰程度以下頜角與耳垂間連線與地面垂直為正確位置。嬰兒頭部輕輕後仰即可。
注意清除口腔內異物不可佔用過多時間,整個開放氣道過程要在3-5秒內完成,而且在心肺復甦全過程中,自始至終要保持氣道暢通。
看、聽、感覺呼吸
患者氣道暢通後,搶救者利用看、聽、感覺之法3-5秒鍾,檢查患者有無自主呼吸。檢查方法:搶救者側頭用耳貼近患者的口鼻,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無起伏;二聽患者口鼻有無呼吸的氣流聲;三感覺有無氣流吹拂面頰感。
人工呼吸
若患者無自主呼吸,搶救者應立即對患者實施人工呼吸——口對口(鼻)吹氣2次。每次吹氣時間為1-1.5秒鍾。每次吹氣量應為800毫升。
檢查脈搏,判斷心跳
搶救者採用摸頸動脈或肱動脈,觀察是否有搏動5-10秒鍾,判斷患者有無心臟跳動。檢查時應輕柔觸摸,不可用力壓迫。為判斷准確,可先後觸摸雙側頸動脈,但禁止兩側同時觸摸,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
若沒有脈搏搏動,可實施胸外心臟擠壓術,擠壓15次,擠壓速度為每分鍾60-80次。
擠壓氣與吹氣之比為15:2反復進行。連續做四遍或進行1分鍾後,再判斷,檢查脈膊、呼吸恢復情況和瞳孔有無變化。
緊急止血
搶救者對有嚴重外傷者,還應檢查患者有無嚴重出血的傷口,若有,應當採取緊急止血措施。避免因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死亡。
保護脊柱
因意外傷害、突發事件造成嚴重外傷,在現場救治中,要注意保護脊柱,並在醫療監護下進行搬動轉運。避免脊髓受傷或受傷脊柱進一步加重,造成截癱甚至死亡。

十大戶外知名品牌
1、 探路者(Toread)
北京探路者旅遊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業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戶外運動用品的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宏福創業園內,現代化工廠、辦公、倉儲基地佔地16畝,建築面積8000平米。 自創建以來,探路者始終堅持「勇於持續創新、追求卓越品...
2、 戈爾特斯(GORE-TEX)
設計的產品質量上乘,在國際上領先於同類產品,功能上也極具創新性。自1958年公司成立之日起,戈爾就把"全球性技術創新"的偉大遠景作為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40多年來,戈爾秉承「全球性創新技術」這一信念,不斷努力,無論是技術、文化,還是地域擴張...
3、 哥倫比亞(Columbia)
Columbia在業界一直占據先驅地位,對產品科技上的不斷探索, 促使自我研發出多個重要設計及科技。除此以外,Columbia更積極收納百家所長,如2001年收購加拿大著名雪靴品牌(Sorel) 、2003年收購美國專業戶外運動品牌 (Mountain Hardware),鞏固其世界一流...
4、 里昂.比恩(L.L.Bean)
L.L.Bean是創始人Leon. Leonwood.Bean名字的縮寫。 中文名字:里昂.比恩 L.L.Bean是美國著名的戶外用品品牌,創始於1912年,至今已有96年的悠久歷史。其創始人L.L.Bean本人就是一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因此他的產品就是專門針對這類消費群體而設計生...
5、 鐵仕(T』tiss) 日期:
TTISS有時候又寫成ttiss,2001年在國內開始推廣,總公司在天津,為德資投資的企業。主項為戶外運動服裝的出口業務。Ttiss品牌一出道就以滑雪作為推廣的重點,在央視5台和各大媒體作了大量的推廣,同中央5台合作拍攝了「滑雪」,「山野之旅」,「飛翔」等教學片...
6、 哥倫布(Kolumb)
所有的產品,包括服裝、登山鞋、背包、帳篷、睡袋等,都採用了針對性的高性能科技面料,結合實用的功能設計和精良的製作工藝,確保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無論是普通的徒步、露營,或者挑戰珠穆拉瑪峰,性價比優越的哥侖步皆能應付自如。 經過多年的努力...
7、 樂斯菲斯(The North Face)
THE NORTH FACE 樂斯菲斯,亦被翻譯為北面,可以理解為山北面山坡 (USA戶外品牌) 1966年,兩位狂熱的徒步旅行者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了一家小小的登山用品零售店,並很快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一家出售專業登山和徒步裝備的蓍名公司。The North Face(TNF)這一名...
8、 始祖鳥(ARCTERYX)
始祖鳥是加拿大的頂級戶外品牌,和MountainHardware並稱北美市場上最出色的戶外服裝廠家。1989年創立於加拿大VANCOUVER,2002年Arc』teryx公司被Addidas-Salomon集團收購,隨後,伴隨2005年Salomon從A-S集團分拆售予芬蘭AmerSports集團,如今Arc』teryx是...
9、 雪狼(Snowwolf)
SnowWolf是專業生產和銷售SnowWolf系列戶外服飾、帳篷、睡袋等旅遊休閑用品。我們深知外出旅遊所攜帶的東西,必須是要輕巧、靈活,因此,旅遊休閑用品所選用的材料、結構和功能設計方面對實際使用者來說是多麼重要。在實際環境中我們對各種產品做了大量的強度...
10、 凱樂石(Kailas)
39年過去了,Kailas成為一個頂尖的全球戶外品牌。品牌創始人BrianCollins,一個來自於澳洲的優秀探險家於1968年秋季決定走被稱作朝聖者之路的著名的KAILAS神山環山線路。

F. 野營時需要帶些什麼,之前要准備好什麼

一、 梳妝篇 一、 沖鋒衣褲(戶外流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二、 抓絨衣(含WINDSTOPPER,重要是防
風、保暖) 三、 排汗褻服(戶外流動後連結身段乾燥 四、 快乾衣褲(炎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佳是可以脫卸的) 五、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大概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六、 其他小我私家衣物(一次性內褲、笠衫T恤……)
二、 鞋襪篇 一、 徒步爬山鞋(順應性強、耐磨、防水、最佳是中高幫的,可維護叫腳踝) 二、 輕盈流動休閑鞋(患上當一樣平常的遠足流動,或者開車時穿) 三、 流動涼鞋(可當拖鞋穿,炎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四、 排汗襪子(最佳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五、 平凡流動襪(棉的、衣著愜意就行) 六、 雪套(在雪地大概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一、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恣意喜歡,能擋太陽就行) 二、 抓絨帽(重要是保暖) 三、 薄手套(重要為了流動利便,好比可以照像等用場) 四、 厚手套(重要是保暖的效果) 五、 眼鏡(流動型的更好一點,重要效用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小我私家設置裝備擺設用品:
一、 違包篇 一、 大違包(短途露營大概遠程旅行的必備,以違著安寧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二、 小違包(短途旅行或者遠程備用,有一定的違負,15-30L不等) 三、 腰包或者挎包(遠程出行時放隨身小工具用,最佳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四、 照像包(憑據小我私家須要,斜挎的比力利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一、 睡袋(遠程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尚有即是憑據季節的須要帶) 二、 睡袋內膽(遠程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大概棉的睡袋內膽就能了) 三、 帳篷(平凡露營的話,一樣平常的防水抗風帳篷就能了,遠程遠行的話提倡帶體積小的輕盈的帳篷) 四、 帳篷地席(維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五、 防潮墊(平凡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愜意,) 六、 鋁膜地席(攜帶輕盈利便,須要是時可以作為照像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一、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利便) 二、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仍是比力可靠的) 三、 營燈(在營地用大概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四、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即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五、 防風打火機(用場不小,應快時做照明不錯) 六、 防水洋火(也是應快之用)
四、 炊具篇 一、 爐頭(讓你在原野可以吃到熱的工具,小資用品之一) 二、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細致攜帶清靜) 三、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煮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四、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均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五、 燒烤爐(自駕車流動可以攜帶的蛻化用品)
五、 水具篇 一、 戶外水壺(可以有用的防腐,顏色比力酷) 二、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力實用) 三、 水袋(原野穿越時或者自行車旅行時比力管用) 四、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五、 凈水器(比力專業,對於生活質量有 請問的人士用) 六、 凈水葯片(攜帶利便,凈水效果一樣平常,但可滿意 請問)
六、 通訊篇 一、 手機(最常用的討論要領、信號最樞紐、在原野每一每一沒用) 二、 對於講機(團隊流動中很管用的設置裝備擺設,先後呼應,在一定領域內逛街也很實用) 三、 GPS(舉世定位體系,專業的玩具,可以匡助定位、定蹊徑、防迷路) 四、 請問生哨(攜帶利便,也可作為團隊討論法子之一) 七、 其他篇 一、 爬山帳(使用患上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二、 洗漱包(用場不說了,井然有序而已經) 三、 小我私家衛生(牙刷,胰子,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燒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小我私家葯品,) 四、 違包雨罩(不光可以防水,遠程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五、 違包系縛帶(可用於違包外掛物件的牢固,須要時可毗連做維護繩) 六、 輿圖(無論是遠程仍是短途,都用患上著的工具) 七、 小快掛(利便在違包上恣意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八、 指南針(原野鑒別傾向、或者迷路後探請問傾向的有用工具) 九、 軍刀(覺患上男子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均可以用) 十、 戶外腕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以及鬧鍾等效用) 十一、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防寒) 1二、 防水袋(維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利便違包內的收拾) 1三、 證件袋(貼身放緊張的證件或者錢財) 1四、 小型望遠鏡(增長你的視力所及領域) 1五、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六、 條記本(紀錄你旅行的心境或者帳務的須要) 1七、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不少工具用患上到電池) 1八、 充氣枕(遠程坐車或者飛機時的理想朋友) 1九、 葯品(傷風葯、消炎葯、防曬霜、好患上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憑據小我私家的懸殊須要攜帶) 20、 備用食物(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G. 夏季戶外登山帽子大家有推薦嗎

我覺得MUMU FAMILY家的帽子挺好的,戶外露營或者登山,都少不了一個防曬帽子,還有就是在戶外帶漁夫帽的也比較多。除了夏季防曬,而且還能夠起到遮擋蚊蟲的作用。想了解更多可以網路一下。

H. 去野外露營需要帶些什麼裝備

去野外露營需要帶的一些住宿用品,還有換洗衣物之類,還可以帶一下炊具:

1、帳篷

為了方便在野外過夜,需要一個遮風擋雨又牢固,而且可以重復使用的帳篷。大小根據露宿的人數和帳篷的重量來定。

I. 第一次露營需要准備些什麼裝備

第一次露營要准備什麼解釋如下:
帳篷、睡袋、毛毯、防潮地布是必備的,吃飯用的爐頭、氣罐、防風擋板、手套、噴火槍、餐具鍋具刀具,再帶上無害洗潔精、濕紙巾抽紙和垃圾袋,其他的比如天幕、折疊桌椅,儲水箱,營地拖車,急救箱等等車里能裝的下的就盡量多帶些吧。其他的話有必要帶一個專業的戶外手錶,比如卡西歐PROTREK探險家系列新出的PRG-3B,有太陽能供電,續航比較強勁的,還有方位、溫度,氣壓以及高度測試感應器。
在准備衣服的時候,我們應該按著從頭到腳的順序去准備。
頭部的熱量佔比為整個身體的3%-7%,因此不管是在寒冷的環境里還是炎熱的環境下,帽子都是必備品。夏季的時候帶一頂遮陽帽是最佳的選擇,而冬季的時候可以選擇較厚的棉帽子。另外,在戶外肯定不像家裡,可以每天洗頭,而帽子也能遮住我們的頭部尷尬。
防曬袖套個人感覺不是必備品,但是在某些環境下,防曬袖套也是很有用的,而且它也可以用作保暖效果。
在戶外,特別是夏季,快乾衣褲是最好的選擇,它有良好的透氣性,排濕性,抗酸鹼性能,抗紫外線,輕量等,東哥建議搭配短袖+防曬袖套。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千萬不要選擇棉質的上衣,吸水8%以後,基本上也就沒啥保暖性能了,而且還非常難干,汗漬也很容易留在表面。其次就是快乾褲,快乾褲一定要選擇長褲,對於新手,短褲都是用來交學費的。
皮膚衣是當下最常見的衣服,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暖防風,現在有的廠家生產的皮膚衣還有防潑水的效果,注意,是防潑水,不是防雨,也就是說,短時間的小雨是可以防的。
皮膚衣的特點也是很明顯的,非常輕,清洗之後非常容易干,小巧,便於攜帶等。現在也有一些人用皮膚衣當防曬衣用,其實,只要是能覆蓋在皮膚上的衣服,多少都能起到防曬的效果,「防曬衣」是商家炒作出來的賣點,如果重點是考慮防曬,那麼你還要看面料的防曬指數。
沖鋒衣最大的優勢就是防水,透氣,防風,防撕裂等。要想達到這么多的功能,普通的衣服肯定是做不到的,沖鋒衣能做到是因為沖鋒衣的表面有一層防水塗層,由於氣的分子比水的分子要小,所以衣服就有了透氣功能,防水性能還沒有消失。
徒步登山鞋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03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9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71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85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405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4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336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7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95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