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民族外出必須戴帽子
1. 新疆人為什麼喜歡戴帽子 三相四千瓦的意思是
新疆人男的帶圓帽子 主要是宗教信仰 不只有新疆 青海 甘肅 寧夏 也很普遍 主要是區別與其他民族 只要是帶那種帽子或者頭紗的都是自己人 人家團結 有句話叫做 天下回回是一家 這里的回回指的是 所有帶這種白帽子或帶頭紗的人 也叫穆斯林即伊斯蘭教教徒 理論上就是這樣的
2. 新疆人為什麼戴帽子
因為戴帽不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生活禮儀中的需要,社交、探親、訪友以及節日聚會等場合均需佩帶。維吾爾族的傳統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兩大類。
主要戴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
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2)什麼民族外出必須戴帽子擴展閱讀
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吐馬克
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缽,羊皮製,絨毛在內,皮板在外,頂部有四個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邊。
2、阿圖什吐馬克
帽面由黑色平絨或絲絨製成,形似缽形,較喀什吐馬克淺,下沿的一圈毛邊為旱獺或貂皮製成。
3、賽爾皮切吐瑪克
形狀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絨或絲絨製成,沿邊較細,而用貂皮或其它獸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和宗教人士戴。
4、歐熱吐瑪克
該帽約高30公分,形狀類梯形、柱形,分里外兩層,以一般羊毛皮為里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農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婦女戴。
5、開木切特吐瑪克
沿邊較寬,用海獺皮縫制,帽圈帽頂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絨、絲絨作面子,此帽子過去多為貴婦佩戴。
6、庫拉克恰
是維吾爾族群眾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狀是圓形,兩側帽瓣較長,可以上下活動。庫拉克恰的主要種類之一的羔皮庫拉克恰,是較有特色的一種,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為黑色或灰色,它的兩側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種裝飾。
3. 有哪些是戴帽子民族
維吾爾族
4. 維吾爾族男女出門時為什麼要戴上綉花小帽
我在烏魯木齊,一定有確鑿的依據。
在烏魯木齊城市裡一般男性中老年人戴小花帽,中老年女性戴頭部紗巾。一些晚會的時候都戴著。
為什麼戴?因為伊斯蘭教的信仰和教規,是維吾爾族證明自己是穆斯林,女人的臉龐特別是頭發不允許見太陽這也是伊斯蘭教的教規。
花帽上一般是新疆一種特有的堅果:巴丹姆的圖案。象徵著維吾爾民族在沙漠中仍舊有花朵盛開的樂觀精神!
5. 回族人為什麼要戴帽子象徵什麼
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
(5)什麼民族外出必須戴帽子擴展閱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6. 大理白族婦女喜歡戴帽子是什麼原因
大理白族女性服裝帶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也譽有大理四景「風花雪月」:垂下的穗子代表下關風;艷麗的花飾上下關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7. 回族人為什麼要戴帽子
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
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現在回族男子無論是百歲老人,還是四五歲的兒童,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的都喜歡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號帽」。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作,還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鉤的。
(7)什麼民族外出必須戴帽子擴展閱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
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8. 各民族禮俗有哪些禁忌
禮俗,指禮儀習俗,即婚喪、祭祀、交往等各種場合的禮節。那麼,各民族禮俗有哪些禁忌呢?
(一)、漢放的禮俗禁忌
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主要聚居在黃河、長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遼平原。漢族由古代華夏族和其他民族長期融合而成,佔全國人口的92%,人口接近12億。在黨和國家的民族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下,漢族和各兄弟民族建立了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新型關系。
漢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各兄弟民族的優秀 文化 ,也接受了某些民族習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禮俗禁忌,主要有:
1、喜慶日忌穿白色衣服。認為親人支世後才披麻戴孝,穿白色的衣服不吉利。當然現代人結婚時新娘白色婚紗例外。
2、對人忌說「13點」,這是一句瞧不起他人的罵人話。
3、忌說男人「烏龜」。如果說某某是「烏龜」,就等於罵他是個不中用的男子,連妻子有第三者也不療法問。
4、許多地方忌用「4」字。因為「4」與「死」的諧音,如有些醫院的病號和病床忌用「4」來編號;有些樓盤沒有用「4」編號的樓層和房號,而用「13B」代替「14」層。
5、熱戀中的男女,忌同吃一隻「梨」,因「梨」與「離」諧音之故,還有探望病人的水果忌送「梨」,原因同上。
6、喬遷新居、祝壽忌諱「送鍾」,因「送鍾」與「送終」同音。若以「時鍾」作賀禮,要說成「送計時器」。
(二)、藏族的禮俗禁忌
藏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區。藏族人口約453萬多數人信奉喇嘛教。藏族的禮俗禁忌較多,主要有:
1、凡行人碰到寺廟、金塔、嘛尼堆和龍樹時,都必須下馬,並遵守從左邊繞行的規定,信仰本教的人則從右邊繞行。
2、進入寺廟時,忌諱戴眼鏡、吸煙: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念珠、護身符號、鍾鼓等聖物,認為這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就坐時,身子要端正,切勿坐活佛的座位,並且要保持肅靜。
3、藏族人忌諱別人在他們面前捂鼻子,禁止在室內放屁,認為這是大為不敬的事情。
4、藏族嚴禁在寺院附近砍代樹木、大聲喧嘩、打獵和隨殺生;嚴禁在附近的水域 捕魚 、釣魚。
5、藏族人不準用單手接、遞物品;主人倒茶時,客人須用雙手托茶碗,並向前傾出,以示敬意。
6、忌諱在藏族人拴牛、拴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不得動手摸弄藏族人的頭發和帽子;不得用有藏文的紙當衛生紙使用。
7、進入藏族人賬房後,男的坐在右邊,女的坐在左邊,不能坐錯位置,更不能混雜而坐。
8、藏族人家裡有病人或婦女生育時,門前都做了標記,忌生人入內。
9、藏族人忌食驢、騾、狗等肉類。昌都、甘肅南部、青海等部分地區的藏族人還忌吃雞和雞蛋。藏族人都忌吃魚、蝦、蟹等水產品。
(三)、回族的禮俗禁忌
回族是一個分布較廣,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約有860萬人口,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約占回族人口的1/3,其餘散居於全國各地,全國2000多縣(市)中幾乎都有回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回族人多信奉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的教規和民族習俗已經融合,不論是否信奉伊斯蘭教,其節日的禮俗禁忌都明顯地表現出伊斯蘭教的特點。其禮俗禁忌主要有:
1、回族人外出必須帶帽,嚴禁帽子露頂。
2、平時談話忌帶「豬」字或同音字。居室內忌擺放豬皮、豬鬃等製品。
3、回族人忌吃豬肉、驢肉、豬肉以及兇猛禽獸的血和肉,也忌吃無鱗的魚和非回民屠宰的牲畜,非清真店製作的點心和罐頭等也不吃。
4、回民在家宴客,忌主人陪客,通常請族中男性長者或親朋好友作陪。
5、若有回族人在席,嚴禁一切與豬有關的食品中桌,忌諱將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成員與其他民族成員混坐於一席。
6、嚴禁用食物開玩笑,嚴禁用忌諱的東西作比喻。如不能說「某某食物像狗肉一樣香」,「某某人的衣服像血一樣紅」等。
7、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或議論他人的短處。
(四)、維吾爾族的禮俗禁忌
維吾爾族素有「歌舞民族」的美稱,男女老少幾乎人人能歌善舞。歌舞已經成為他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吾爾」是該民族的自稱,是「團結」、「聯合」的意思。維吾爾族人口約720萬,主要居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居民多數信奉伊斯蘭教。主要禮俗禁忌如下:
1、維吾爾族人睡覺忌頭朝東,腳朝西或者四肢平伸仰卧;忌別人隨意挪動和亂翻他們的東西;忌諱當面模仿和取笑他們獨物的習俗和衣飾。
2、進餐時,忌諱隨便拔弄盤中的食物,不要剩食物在碗中,不要隨意靠近鍋灶;與他人共吃一盤食物時,忌諱將掉落的食物再放入盤內。
3、禁吃豬、狗、驢、駱駝和鴿肉;在南疆還禁吃馬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禁吃芹菜、豆腐和蝦, 炒菜 時忌用醬油。
4、維吾爾族人忌穿短小衣服,最忌在戶外穿短褲。
5、同維吾爾族人在室內交談,就坐時應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掌朝人;忌當著客人和主人的面吐痰,擤鼻涕,打哈欠,放屁等,這些被認為是對人的極大不敬。
(五)、壯族的禮俗禁忌
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全國壯族人口約1550萬。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占壯族人口的90%以上,其餘的分布在雲南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和湖南江華等地。壯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教,有的還信奉佛教。禮俗禁忌比較特別,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壯族人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可出村拜年,否則會將鬼神帶進家中;婦女生小孩頭三天(有的七天),忌諱外人入宅。
2、壯族人行商外出忌諱碗破,新婚出嫁忌打雷。
3、壯族人一般忌吃青蛙肉;有的地區青年婦女不吃牛肉作狗肉;有的地區忌吃青菜,認為吃了田地里會長滿雜草。
4、壯族人門口掛有草帽、青竹子或貼有紅紙,忌諱外人入內;若不知道冒然闖進,主人必端上狗肉等食物招待,來人把食物吃掉,主人才會感到滿意。
(六)、蒙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少數民族 ,人口約480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新疆、青海、寧夏、甘肅、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河南、等省區,一部分蒙古族人生活的牧區,別一部分則生活在農業區。蒙古族人多信奉喇嘛教,節日禮俗豐富多彩,其禮俗禁忌也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蒙古族人忌諱騎快馬到門口下馬,因為這意味著報喪事或其他不吉利的消息,一般應慢步繞到氈房後面下馬;忌諱手持馬鞭進入氈房,認為這是前來挑釁,客人要將馬鞭放在門外。
2、蒙古族人忌諱別人當面贊美他們的孩子和牲畜,認為這會給孩子和牲畜帶來不幸;忌諱用手或棍棒點人數,因為這樣的舉動意味著清點牲畜,是很不敬的表現。
3、牧區的蒙民一般忌食魚類、雞、鴨、蝦蟹和動物的內臟等,他們認為「水族鳥類」的內臟和血液不潔凈,禁止食用,否則會招致災難和減病患。
4、進蒙古包時,忌從右邊進入,客人要從左邊進入;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忌諱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離包時也要起原來的路:出蒙古包後,不要主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
5、到別人家裡做客,不要自己動手,須等候招待;忌諱他人用腳踩鍋灶;烤火時,忌諱他人從盆上跨過;也忌諱他人在炎盆上烤腳和烤鞋、襪、褲子等,認為這會侮辱灶神。
6、蒙古族家裡若有人病人或婦女生育,忌諱外認入內,蒙古包前掛有紅布或縛繩子等記號,暗示外人別進來。
(七)、朝鮮族的禮俗禁忌
朝鮮族是我國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較高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92萬,主要居住在東北三省,其中吉林省多,占朝鮮族人口的60%。朝鮮族人最為集中的地區是延邊朝鮮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朝鮮族的原始宗教是圖騰崇拜、始祖崇拜,信仰過土俗神,有部分人信奉佛教和。朝鮮族素有熱情好客、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也有一定的禮俗禁忌。主要禮俗禁忌如下;
1、嚴禁同宗、表親通婚。
2、忌食鴨、羊、鵝、肥豬肉和河魚。婚喪及佳節禁止殺狗和忌食狗肉,但平時可以吃狗肉。
3、陪客用餐時,主人決不可以把匙子放在桌上,否剛被視為嚴重失禮。
4、忌在熱菜里放醋,不愛吃放糖、放花椒的菜以及油膩過多的菜。朝鮮族人一般不吃稀飯。
(八)、滿族的禮俗禁忌
滿族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我國的歷史上豐有重要地位,曾統治中國長達295年之久。滿族現有人口982萬,主要居住在東北三省,其餘散居於內蒙古、河北、新疆、寧夏、甘肅和山東等省區以及北京、西安、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滿族信仰薩滿教,還敬神信佛,敬觀音,敬如來,敬上老君等。滿族的主要禮俗禁忌如下:
1、滿族忌諱打狗、殺狗,吃狗肉。忌諱狗皮帽子或狗皮袖頭。因為 傳說 對滿族立大功,是滿族的功臣。
2、滿族家裡人逝,葬後不能在家哭泣,否則,會認為不吉利。
3、客人到滿族人家裡做客,忌諱隨人更坐炕。因為西炕位置最為尊貴,是借奉祖先、祭祀神靈的地方。
(九)、彝族的禮俗禁忌
彝族人口約600萬,主要居住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四個省區,其中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彝族語屬於漢藏緬語族彝語支,彝族人性格耿朴、豪爽、熱情好客,慣以灑待客,信仰多神教,崇拜祖先。
彝族的禮俗禁忌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1、彝族人大年初一忌諱很多;不許掃地,否剛,會把財氣掃走;不許潑水,否則,一年四季 雨水 多,不利於農耕;不許串門,拜年,否則,凶神惡鬼會到處亂竄,惹禍招災。
2、彝族人在田裡勞動時忌聞雷聲,如不立即回家,將會顆粒無收。
十、苗族的禮俗禁忌
苗族人口約740萬,主要居住在貴州、雲南、湖南、四川等省,其中貴州省最多且集中。此外廣東省、海南省也有部分苗族同胞。苗族也有自己的語言,苗族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但沒有統一文字。苗族人民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和多種鬼神。
苗族的主要禮俗禁忌如下:
1、忌諱別的民族你他們為「苗子」,而喜歡他們的自稱「牡」、「模」、「毛」或「果雄」。
2、忌食狗肉,禁忌殺狗、的狗。
3、忌諱任何人坐在苗族祖先神位所在的地方。
4、禁止已婚婦女再穿蓑衣,否則,會觸犯祖宗,招致大禍。
9. 穆斯林必須要戴帽子、蓄鬍子嗎
信仰並不一定要約束服裝吧!我嫂子家都是穆斯林,平常穿著很隨便的~
10. 回族可以不戴帽子嗎,不戴帽子影響回族的什麼嗎
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