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日本軍帽垂布怎麼連接帽子

日本軍帽垂布怎麼連接帽子

發布時間: 2022-12-31 14:05:04

『壹』 日本的軍帽為什麼有簾子屁簾搭在帽子上有什麼特殊作用嗎

古時候的中國因為綜合國力非常弱所以總是被欺負,特別是日本,總是欺凌中國。因為日本是一個小小的島國,他為了自己能夠發展壯大,就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剛好中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自己成為了日本下手的一塊羔羊。我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問我日本的軍帽為什麼有簾子呢?屁簾搭在帽子上有什麼特殊的作用嗎?具體的我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很多看過抗日影視劇的朋友,應該對日軍的軍裝都印象深刻,特別是二戰日軍軍帽上的兩塊大布條,耷拉在耳朵部位非常的明顯,這樣的穿著顯得非常難看和滑稽。

日本二戰期間的軍帽,戲稱「屁簾」

奇怪造型,二戰日軍最具特色的戰斗帽

1938年開始,侵華戰場上的日軍換裝了軍帽,日軍的稱法叫做98式略帽。帽子正面中央有黃色五角星的陸軍軍徽,前面有皮質帽帶,兩邊各有3個小通風孔,後面有可以調節大小的系繩帶。

而帽子最有特色的還是後面那四片晃來盪去的布片,它的正式名稱叫「軍帽垂布」,簡稱「帽垂」,中國軍民則輕蔑地叫「屁簾」。可以拆卸,平時不帶,在野戰的時候和略帽配套使用。它在開始配發九八式軍服時,就作為戰斗帽的標准附屬了。有些人以為帽垂是三片布,其實是由四片布組成的。一般都是採用布料,後期日本各種資源逐漸枯竭,甚至出現用毛巾代替帽垂。

軍帽垂布由四片布片組成

功能強大,此「屁簾」非彼屁簾

98式略帽雖然看著滑稽,但在當時卻很受重視,不僅日本陸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官兵使用這種戰斗帽,就連日本的官員、教師,甚至普通國民幾乎都是人手一頂戰斗帽。當然,這種軍帽如此受歡迎,和它強大的功能是分不開的。

在二戰時期,兩塊布的規劃主要是考慮到在嚴寒或濕熱環境下作戰的官兵,比方,在中國的南邊區域,越南等區域作戰時,由於天氣不同於日本,許多官兵習慣不來,常常有許多官兵在作戰時,在森林中被蚊蟲吸食致死,形成日軍軍力大減。而戴上這種特做的帽子,不只能夠通過煽動兩片帽垂驅趕蚊子,還能夠起到在熱帶作戰防曬的效果。而在零下20-40度的東北地區,這種軍帽則可以保護日軍的耳朵,防止被凌冽的北方吹傷和凍傷。

長長的帽垂可以保護脖子和耳朵

再者,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這種軍帽還可以預防四處飛濺的彈片殺傷日軍的脖子;雖然「屁簾」只是一層布,但因為是強度較高的帆布,而且是軟垂下來的,擋不住打到脖子上的子彈,但是對彈片、或者炸飛起的碎石,還是有著相當有效的防護作用的。另外在近身戰中,這種軍帽垂布也有防護作用。比如被刺刀側面刺刀了脖子上,有這層軟垂著的布阻擋,有一定概率能讓刺刀刺不入脖頸里。再入如果被大刀砍到脖子上,如果刀不是很快的話,則砍不透這層軍帽垂布,能夠阻擋住對脖子的致命傷害。

日本的氣候綜合來看可以說是亞洲第一舒適了,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但冬天夏天極端天氣很少。而中國東北的寒冷、東南亞的炎熱潮濕在世界上都是屬於無出其右的惡劣氣候,甚至林彪的第四野戰軍中都有人因受不了水土不服之苦而自殺,日軍的很多精銳部隊大部時間都駐扎在這些地方,堅持了很多年才戰敗,其貌不揚的「屁簾」可謂功不可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貳』 日本兵帽子上的兩片布 到底有何作用

二戰時期,日本的軍服是最奇葩的一種軍服,樣子很怪異,在帽子兩旁有兩片布,看著十分 搞笑 。這樣獨特的設計,到底有什麼用呢?

日軍帽子上的兩片布被稱為「軍帽垂布」,也簡稱「帽垂」,是日軍配發的制式用具。這種設計方法源於日本的古代,在日本古代士兵出戰都要戴黑色的斗笠,被稱為陣笠。這種制度一直被沿用了很久,到了幕府末期,對軍隊上也進行了改革,他們向法國學習,把自己的軍服也做成了法國軍隊的模樣,而且還稍加了改進,保留了原有的陣笠。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更是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向心中的武士道精神看齊,為了士兵的方便,也是將陣笠摘除,換上了有垂帽的軍帽。

當初法國人用這種帽子的時候,是因為在北非軍團需要使用,因為在沙漠地區作戰的時候,天氣異常炎熱,太陽很毒辣,有時候會灼傷後勁。日本人在了解到這一點之後,便自己也弄了一個,法國人防燒傷,那自己也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啊,於是也加了這樣的帽垂。

在亞洲地區沙漠雖然很少,但是熱帶叢林卻有很多,這些叢林分布很廣闊,氣候溫濕適合蚊蟲的生存。所以在這些地方作戰很艱苦,而且蚊蟲肆虐,很容易滋生艾滋病毒,還會傳染各種流行疾病。在一次行動中,日軍的非戰斗人員死傷竟然超過了戰場作戰人員,這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日本軍界的注重,於是為了減少這種不必要的犧牲,便想著改進日軍的帽子。

而且在野外作戰的時候,冬天會特別的冷,這種帽子,也是極大程度上能讓野外作戰的士兵,在休息時候身體不受影響,兩邊的布片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在戰斗時候的士兵,難免會炮火連連,帽子上的兩片布片也可以隔絕炮火聲,起到保護耳朵的作用。假如遇到風沙天氣,耳朵時刻面臨著被沙塵吹入的事情,而布片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效果。

到後來這種帽子漸漸地發展成為了一種民族服飾,不僅僅是日本的士兵,就連日本的教師和官員都開始佩戴這樣的帽子。所以在後來的影視軍中,日本軍隊的這一「光輝形象」也就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叄』 日本兵帽子為什麼有兩片布

日本軍帽上的布片稱為「軍帽垂布」,也有的簡稱其"帽垂",是日軍配發的制式用具。

一種說法是套用法軍樣式,主要用途是遮陽、防蚊蠅叮咬,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在沙漠地區對防止陽光灼傷後頸,並可防蚊蟲叮咬。

近代日軍是明治時期組建的,最早採用法軍的訓練方法和服裝樣式,"帽垂"就是採用法軍軍帽的的樣式。

日本兵帽子兩塊布來源

日軍第一次在本國軍隊內大范圍使用軍帽垂布,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當時日軍往台灣派遣了部隊進行駐扎,台灣就屬於偏熱帶性的氣候,有著不少潮濕的雨林以及種類繁多的蚊蟲。

於是日本天皇就在當年7月7日特意頒布了一項天皇敕令,為那些台灣駐軍發放軍帽垂布,以顯示天皇體恤臣民的姿態。由此可以看出,當時這兩片垂布並不是日軍軍裝的標准配件,而是作為軍服的選用配件之一,在有需要的時候由軍方高層統一發放。

此後一直到1938年,日本軍方在統一制定陸軍軍帽時,才將軍帽垂布隨軍帽一同發放給各部隊。

『肆』 二戰時日軍在行軍作戰時,軍帽兩側為何會有幾塊垂布有什麼作用嗎

二戰時期日軍所使用的軍帽垂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遮陽降溫。這種帽布簡稱「帽垂」全稱「軍帽垂布」,日軍首次使用這種「帽垂」是在1899年,天皇下令讓在中國台灣的日本士兵使用這種「帽垂」,從而達到遮陽降溫的作用。「帽垂」的起源一種說法是從法軍那裡借鑒來的,另外一種說法是這是日軍自己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步演變,最後發展成了「帽垂」的樣子。

不論日軍是哪種原因到二戰時期使用了「帽垂」的設計,這都給日本士兵帶來了便利。

『伍』 二戰時期,日本鬼子的軍帽上為什麼掛兩塊布呢

通俗在記錄片和影戲中看到二戰時的日軍鬼子士兵的帽子兩側各有一塊布垂在臉夾兩側,鬼子為何要把軍帽上掛上這么幾塊布呢?這種梳妝特丟臉,由於全天下惟獨日本部隊梳妝得這么另類,這個梳妝是中國人最悔恨的造型,一看到這個造型,頓時會想到侵犯故國的日本鬼子兵,許多人活躍地戲稱它為「屁簾」。「屁簾」的浸染是什麼呢?這種奇特的計劃到底有什麼用處呢?刻期,我們就來闡發一下,這兩片布的浸染。


到了其後,這種樣式的帽子,險些成為了日本的庶民妝扮。1940年,這種樣式的戰斗帽子成為了日本的庶民服,戰役時代,不單僅這天本的士兵,日本的官員、西席,連小孩子都是佩帶如許的帽子。是以,再其後的影視劇傍邊,戰斗帽子加上「帽垂」就成為了尺度的鬼子兵的造型了。

『陸』 二戰時,日本兵的帽子為什麼旁邊要批兩塊布

日本軍帽上的布片稱為「軍帽垂布」,也有的簡稱其"帽垂"

主要用途是遮陽、防蚊蠅叮咬。

這個東西不是日本發明的,而是18世紀法國北非軍團最早使用的。明治維新後,日軍最早採用法軍的訓練方法和服裝樣式,把這個也學來了。

『柒』 抗戰時期日本軍帽為何有兩塊垂布

看過抗日影視劇的朋友都知道,日軍有一大特點就是,帽子上兩側聳拉著兩扇布片,跑起來就像豬耳朵一樣,醜陋中透露出喜感。那麼在曾經的抗日戰爭中,日軍真的有這樣的裝束嗎?這兩塊布有什麼作用呢?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比較奇葩的說法就是。因為這兩塊垂布是天皇賜予的,所以自帶神秘光環,可以給沖鋒陷陣的士兵抵擋子彈,還能提供勇氣和戰鬥力。

不管怎麼說,日軍佩戴垂布軍帽,到了抗戰時期,已經大規模普及,甚至已經成為當時日本的國民服。說明這種裝備已經歷經考驗,確實是一款比較實用的戰時用品,而戰斗帽加「垂布」已經成為當時中國老百姓心中標準的鬼子兵形象。

『捌』 很好奇為什麼二戰日本士兵帽子都有兩塊布

日本人侵華時穿的日本軍服,帽子上有兩塊不垂下這兩片布片,正規的名字叫「軍帽垂布」,有時也簡稱「帽垂」。對這種東西的用途有幾種說法:
一是說這做制式源於法國軍隊。主要用途是為了遮陽和防止蚊蟲等叮咬。據說,這種軍帽最先是法國在北非軍團中使用的。因北非地處沙漠地帶,為了防止兵士被陽光暴曬而灼傷皮膚,而在後頸處加了布片,這布片同時還可以防止蟲、蚊的叮咬。
近代日軍組建於明治時期,最早效仿的即是法國軍隊的服裝樣式。因此,這種說法是有一定根據的。
二是說為了防止戰場上的炮震。為了防止步炮兵或專業炮兵戰斗時耳朵被炮火發射的聲響震聾,同時也為了減弱對方炮聲。這種說法似很牽強。
三是說源自日軍傳統做法。日本古代士兵出征時有戴「陣笠」的習慣。「陳笠」,即士兵作戰時戴的斗笠,後有布簾。這種說法認為,這即是日本帽垂的淵源。
四是說源自天皇的護祐。據有關資料,日軍最早配發「帽垂」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當年7月7日天皇頒布勅令,向佔領台灣的日軍配發「軍帽垂布」,用於遮陽防暑降溫。

『玖』 日本兵帽子上的兩塊「垂布」何用

經常看抗日題材電影電視劇的朋友,對小日本軍裝的恐怕最熟悉不過了,我們會發現,日本的軍裝帽子上有兩片「垂布」,按我們今天的觀念來看,軍裝這樣設計看上去難免有失威儀,為何日軍要在軍裝帽子上留兩片垂布呢?

那就是鋼盔的里襯太薄,在黑龍江寒冷的天氣里,日兵出汗以後如果不加處理,很快腦袋就會和鋼盔凍在一起,危險而又好笑。強行摘取,無意中會連皮肉扯下,而最初日軍對這種古怪的情況又不會處理,用暖水澆鋼盔進行救護,結果造成被凍結的頭皮直接剝離。日兵形容宿營的時候,經常聽到頭被和鋼盔凍在一起的新兵摘鋼盔時發出陣陣哀號。攻佔齊齊哈爾,日軍陣亡三百餘人,因為凍傷減員的卻幾乎達到兩千,其中不少就是這種「鋼盔頭」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軍士兵自發想辦法,在鋼盔里墊上紗布或者棉布,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是解決了凍傷的問題,也解決裝備鋼盔後給日軍造成的第一個大問題。

『拾』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帽子上的兩片布是干什麼用的

日軍兩塊布叫做“軍帽垂布”有時也簡稱“帽垂”而今為什麼會有這種布呢?有以下用途。

首先這種用途就是為了遮蔽太陽光和蚊蟲叮咬,這種帽子是在法國非洲兵團開始使用,與非洲的特殊地理環境和結構,強烈的太陽光會使士兵的灼熱感和曬傷,嚴重影響士兵的作戰能力。並且日軍部隊是由明治維新時期而建造,所以此時學習的法軍,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就是島國的特殊情況與地理構造。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軍帽幫助了日軍極大的困難。(島上毒蟲、陽光和風沙)

據史料記載,日軍最早是明治三十二年,才開始發放使用的。

主要作用就是遮陽、防止蚊蟲騷擾、還有減震的作用。

說起軍帽垂布,實在是不太美觀,甚至在抗戰時期,還一度被稱為“屁簾”,因為實在是太像了。

雖然看起來不好看,但是還是很實用的。天氣炎熱的時候,那兩塊布可以遮蔽陽光。

在陰冷潮濕的地帶,還可以幫助保暖。

當時很多日本士兵在冬天,耳朵如果不注意保養,就會被凍傷甚至開裂。

這個時候,軍帽垂布的作用就體現了,雖然單薄,卻也能起到抗風寒的作用。

在很多溫熱的地區,由於各類蚊蟲的撕咬,日本兵苦不堪言,軍帽垂布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止作用。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52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0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3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03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27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2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250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89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11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