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米線帽子怎麼做
米線帽子

主料
豬後腿肉400克、醬一大勺
輔料
花椒少許、油一大勺、大蒜少許、蔥白少許
步驟
1.豬肉400g,用絞肉機絞成肉末
2.醬是阿姨做的,大蒜切片,蔥白切斷,花椒要乾的
3.鍋里油先燒熱,接著放入花椒炒香,再放入肉沫,待肉沫炒黃時,放入一大勺醬,蒜片,肉末,拌勻再炒一會兒可以起鍋了!
B. 米線帽子的做法和配方是什麼
米線帽子的做法和配方如下:
用料:後腿肉1公斤;玫瑰黑大頭1塊;蒜2、3頭;六月鮮豆瓣醬適量;美樂香辣醬適量;郫縣豆瓣適量;料酒兩瓶蓋;芝麻適量;桂皮一小塊;八角2個;草果一個;薑片幾片;蔥幾段;生抽適量;
米線帽子的做法
1、後腿肉切1.5cm丁肥瘦隔開;黑大頭切小丁;蒜瓣改個1、2刀;蔥切斷、姜切片;香料:草果砸開,桂皮溫水下用刷子刷刷,八角也沖洗一下

C. 帽子米線的做法
帽子米線做法如下::
材料:
帶皮五花肉 500g
大蒜 100克
花椒 一小撮
姜 100g克
辣醬 2勺
豆瓣醬 2勺
香辣醬 2勺
醬油 2勺
食用油 一小碗
水 小半碗
草果 2個
操作方法
01把肉洗干凈切成丁肥瘦分開,瘦肉加料酒,醬油,芝麻油腌半個小時,肥肉放下鍋煉油,不要太干
02草果,八角,花椒放油鍋中超香,放入肉末(肉丁),炒至變白,放入大蒜,炒出蒜香,再放入幾種醬,翻炒均勻加醬油調色。
03加水,燜煮5分鍾,中火,注意糊鍋,一接鍋蓋,滿滿的香氣啊,喜歡干點的,可以把水汽炒干肉炒至微焦就可出鍋了
04煮燜肉米線最好有一鍋豬棒子骨煮的原湯那味道就相當正點了,如果沒有用煮五花肉的湯也行。
05把米線洗凈,鍋上火加豬骨原湯煮沸,先把韭菜焯一下水撈出,然後下米線,調入鹽,生抽待湯沸時,把焯過水的韭菜放入。
06把煮好的米線裝碗,放上炒好的燜肉,加點酸菜、辣椒油、撒上蔥花,一碗好吃爽口的燜肉米線就可以開吃了。
特別提示
油一定要淹過肉,炒的時候也不容易糊,吃這個也是吃它的了。
不喜歡吃辣的,各種醬和花椒可以少放點,可以放點紅糖,燜肉顏色好看。
D. 米線里有什麼帽子為什麼會暴露
在雲南米線裡面加的肉醬就叫米線帽子,你問的那部劇中女毒販不知道,就說只賣米線不賣什麼帽子,警察就知道她說謊了,所以就暴露了。
而米線戴帽子也是一個地方的俗稱,米線中戴的帽子就是所謂「帽子」,昆明叫「罩帽」,即決定一碗米線味道的主料,如燜肉、肥腸、雞肉、炸醬等,因這些調節口味的主料都是事先採用秘制配料炒制或燒紙出來。米線上面裹一層醬料。帽子決定一碗米線味道的主料,如燜肉、肥腸、雞肉、炸醬等,因這些調節口味的主料都是事先採用秘制配料炒制或燒紙出來,米線出品時直接將它們舀一勺放在整碗米線的上方,形似給米線帶了一頂「帽子」,故名」帽子米線「。
E. 誰知道 陸良米線帽子配方
濃湯用料:排骨300g、鮮雞1/2隻、鮮鴨1/2隻、雲南火腿100g、老薑1塊(50g)、鹽2茶匙(10g)
米線配料(1大碗量):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裡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1茶匙(5g)、白鬍椒粉1/2茶匙(3g)
●濃湯做法:
1.排骨、鮮雞、鮮鴨洗凈,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撈出沖洗干凈。
2.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約為固體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60分鍾以上。
3.調入鹽,最後成品濃湯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一層明油。
●米線做法:
1.將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干,可以稱碼好,蒙上保鮮膜)。
2.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裡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鬍椒粉。
3.放置2分鍾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即可
雞 脯 肉 、 豬 肚 頭 、 豬 腰 子 、 烏 魚 肉 、 水 發 魷 魚 、 油 發 魚 肚 、 火 腿 、 香 菜 、 蔥 頭 、 凈 雞 塊 各 20 克 ,
水 發 豆 皮 、 白 菜 心 、 碗 豆 尖 、 蔥、 豆 芽 菜 、 蘑 菇 各 50 克 ,
米 線 200 克 。
制 法
把 肉 料 分 別 切 薄 片 , 有 味 的 焯 水 後 漂 涼 裝 盤 ;
其 余 各 料 另 燒焯 水 , 漂 涼 後 切 段 裝 盤 ;
香 菜 、 蔥 切 碎 和 油 辣 椒 及 燒 過 的 米 線 一 同 上 桌 ;
雞 油 燒 至 7 成 熱 時 裝入 碗 中 , 倒 入 燒 開 的 清 湯, 加 調 料 上 桌 ;
吃前 先 將 肉 片 燒 至 白 色 , 下 綠 菜 稍 煮 , 再 下 米 線 , 撒 少 許許 蔥 花 、 香 菜 即 成 。
另一個:
原材料: 光肥母雞半隻(約750克),光老鴨半隻(約750克),豬筒子骨3根,豬脊肉、嫩雞脯肉、烏魚(黑魚)肉或水發魷魚各50克,豆腐皮1張,韭萊25克,蔥頭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豬油或雞鴨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鹽1.5克,優質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蔥花各少許。
將雞鴨去內臟洗凈,同洗凈的豬骨一起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血污,然後入鍋,加水2000克,燜燒3小時左右,至湯呈乳白色時,撈出雞鴨(雞鴨不宜煮得過爛,另作別用),取湯待用。 2、將生雞脯肉、豬脊肉分別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盤中。烏魚(或魷魚)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後取出裝盤。豆腐皮用冷水浸軟切成絲,在沸水中燙2分鍾後,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凈,用沸水燙熟,取出改刀待用)蔥頭、芫荽用水洗凈,切成0.5厘米長 的小段,分別盛在小盤中。 3、稻米經浸泡、磨成細粉、蒸熟,壓成粉絲。再用沸水燙二三分鍾成形,最後用冷水漂洗米線。每碗用150克。 4、食用時,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雞鴨肉,並將鍋中滾湯舀入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豬油或雞鴨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湯菜上桌後,先將雞肉、豬肉、魚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即可燙熟,再將韭菜放入湯中,加蔥花、芫 荽,接著把米線陸續放入湯中,也可邊燙邊吃。各種肉片和韭菜可蘸著作料吃。
F. 帽子米線的帽子有幾種帽子
米線帽子的意思是米線上面裹一層醬料,一般有牛肉帽,雞肉帽……
G. 雲南小鍋米線和普通的米線有什麼區別它有哪些配料
說起雲南美食,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過橋米線。雲南人愛米線人盡皆知,他們能想出無數的法子把它吃下肚去,大鍋米線、小鍋米線、豆花米線、雜醬米線、雞絲米線、涼米線、鹵米線……,每一種米線都是雲南人獨有的飲食記憶。

對於雲南人來說,米線的吃法也是千差萬別。江浙人吃面時說的澆頭,在雲南叫做「帽子」。一碗最簡單的米線在雲南哪裡都吃得開,就靠那一勺各有風味的「帽子」。
玉溪憑著一勺鱔魚帽子就能行走南北。新鮮鱔魚去骨切段,用辣椒油和醬料炒熟,和著炸豬皮做的「葉子」,再配上薄荷、韭菜等配料,紅的辣油、白的米線、綠的小菜尤為鮮艷,麻辣鮮香的滋味讓人久久懷念。
到了夏季就該吃涼米線了。米線本身筋道透滑,涼了之後就比面條更清爽。瀝干水分,加上雞絲、韭菜、豆芽,澆上甜醬油、醋,辣椒油是不可缺少的精髓,一碗酸、辣、香都佔全了,實在很難讓人不愛。
說起雲南米線,每個人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過橋米線,而對於小鍋米線,外省的人可能很少人會知道這個口味的米線。
正宗的小鍋米線,在做法上是有些講究的,它是在銅鍋中放入高湯、肉醬、酸腌菜、韭菜等調料煮沸,然後加米線再次煮沸後加少許醬油調味,最後用碗盛出,一碗香噴噴的小鍋米線就做好了。在家裡做的話,用煮鍋代替銅鍋即可,高湯也是,沒有的話用清水代替也是可以的。
小鍋米線的靈魂還少不了酸腌菜和米線帽子,酸腌菜就是用青菜、辣椒、鹽一起腌漬的一種鹹菜,很提香。米線帽子就是米線的澆頭,簡單的理解就是肉醬。少了這兩種食材,那它就不是地道的雲南小鍋米線啦。
H. 雲南「帽子米線」為啥叫「帽子」
所謂「帽子」,昆明叫「罩帽」,即決定一碗米線味道的主料,如燜肉、肥腸、雞肉、炸醬等,因這些調節口味的主料都是事先採用秘制配料炒制或燒紙出來,米線出品時直接將它們舀一勺放在整碗米線的上方,形似給米線戴了一頂「帽子」,故名「帽子米線」。
帶鮮湯的是帽子鮮湯米線,不帶湯的則是帽子鹵米線。
「雲南小吃十八怪,帽子米線把帽戴」說的就是雲南帽子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