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葬禮戴什麼樣的帽子
1. 回民為什麼要戴白帽子
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現在回族男子無論是百歲老人,還是四五歲的兒童,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的都喜歡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號帽」。當回民過節參加會禮時,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銀河。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作,還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鉤的。
2. 回族人在參加漢族人的葬禮時可不可以戴禮拜帽,我就是回族,我媽媽是漢族我姥爺去世了,問問大家,謝謝!
我遇到和你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問題啊,我爺爺昨天去世了,我爸爸家都是漢族人,我媽也不信教,我長大後自己信教了,不過我是女的。
我覺得沒必要戴禮拜帽,去火葬場戴禮拜帽影響不太好……你姥爺的親戚會不滿意,覺得你顯擺,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你是來故意顯示什麼的;或者覺得,你看,回族人不也上火葬場了,這樣可能會給別的回族兄弟姐妹帶來麻煩,人家不想參加漢族葬禮的時候,有人就會說,我在火葬場還見過戴白帽的呢!
我的原則是我可以出席葬禮,不過燒紙,上貢品那些事情我不會靠前,我也不戴孝布,我爺爺明天火化,我准備遺體告別的時候也不鞠躬
求安拉饒恕我們!給我們容易!!!!生長在回漢通婚家庭里的孩子太不容易了!一邊是教門,一邊是親情,堅持信仰要頂住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不然人家說我們穆斯林不忠不孝……
3. 回族回族葬禮上所發的白帽子有何講究
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教時,頭纏戴斯達爾禮拜。戴斯達爾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
4. 回民為什麼在人去世後頭上戴帽子
如果亡人是女人的話,是為了遮蓋羞體,教法規定,婦女除雙手與臉之外其他部位都不可露出;如果是亡人的話表示對真主的尊重,阿拉伯民族有戴禮拜帽纏頭的傳統,而且在中國戴冠也是一種禮儀,古人雲:「君子死,不免冠。」
5. 漢族參加回族葬禮應注意什麼
注意回族的風俗。
回族在飲食習慣、服飾裝飾、誕生命名、成年儀式、婚姻和喪葬、節日等習俗上,都有濃厚的伊斯蘭教色彩。
回族忌說「死」,將「逝世」一般稱為「無常」,有些地方稱「歸真」或「毛提」。「歸真」是回族群眾對篤信宗教和宗教職業人員以及宗教上層人士的稱法。葬禮要經過停屍、善面、備殮、凈身、下葬、紀念亡人等程序。其中殯禮(站者那則)是回族喪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凡參加殯禮的人必須洗大凈,殯禮的領導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長擔任,也有的根據亡人的遺囑來確定,不論輩分、地位,只要懂伊斯蘭教規,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即可。
(5)回族葬禮戴什麼樣的帽子擴展閱讀
回族實行土葬,提倡快葬、薄葬。一般晨亡午葬,晚亡次日晨葬,停屍最多不超過三天。入殮前要念經,「著水」,用白布裹身,移入抬屍木架,由死者親友抬至清真寺履行葬禮後,即抬往墳地埋葬。
回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大爾吉」(即肉孜節)、「小爾吉」(即古爾邦節)和聖紀節。聖紀節在回歷三月十二日,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屆時,信教虔誠的回族群眾和宗教人士聚集到清真寺沐浴、禮拜,「誦經贊聖」。回族人民除過本民族的節日外,一般也過漢族的節日。
6. 西安回民戴紅帽子啥講究
戴紅色回回帽,一般表示喜慶(如結婚)。
回回帽也稱「禮拜帽」。回族的民間傳統男帽。流行於全國各回族聚居區。是一種以白、黑色為主的無沿小圓帽。白色帽在春夏季戴用,用棉布或白線製作。黑色帽在秋冬季戴用,用呢絨或毛線製成。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回族的男人,一般頭戴回回帽,從顏色上看,有無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數喜歡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還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區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歡戴綿帽子,頭上仍戴一頂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對綉花的青耳套(棉製或皮製)。
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很講究。一般都頭戴白色圓撮口帽,搭蓋頭。戴蓋頭的習俗,源於阿拉伯國家,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缺乏,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凈身。為了防風沙,講衛生,婦女們自己縫制了能遮面護發的頭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俗。蓋頭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嵌金邊,上綉素雅花草圖案;已婚婦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頭;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