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格格帽子怎麼戴

格格帽子怎麼戴

發布時間: 2022-03-31 08:21:49

A. 清朝時宮里的格格和妃子頭上戴的帽子是什麼樣的

那是一種發髻,大概演變流程
辮長盤髻 髻 清入關前。 小兩把頭 清初。高髻、平頭 髻清中期。一字頭清晚期
清初流行梳兩個橫長髻,形 似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宮內後妃稱其為「小兩把 頭 」 。
隨著清朝統治的鞏固,經濟發展,後妃 發式也出現了由小到大,由實用型向著美容、 美飾的審美型發展。到了乾隆盛世的黃金時 代,清代宮廷處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國各地 的名貴首飾源源不斷地貢進清宮,大大刺激 了宮廷後妃追求美飾的心理。但是,要這些 份量可觀的金、銀、玉、珍珠、寶石的首飾 戴在頭上,「小兩把頭」發髻就顯出許多不 足之處。於是,一種新的梳頭工具——發架 應運而生,而發式也隨之有了改變。——發架有木製的,也有鐵絲擰成的,形似橫著的眼鏡架。這 時 候 高 髻 開 始 流 行 了。隨後又開始流行平頭,謂 之「平三套」或「蘇州撅。到清代晚期,清宮後妃又風行頭套式的「大拉翅」 發型,也就是一字頭的一種簡單的說,「大拉 翅」就是一頂華麗的假發。 《清宮詞》形容道:「鳳髻盤出兩道齊,珠光釵影護蝤蠐。城 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底。」慈 禧 頭 帶 大 拉 翅
《還珠格格》裡面帶的都是 典型的大拉翅
大拉翅取代了用發架梳的兩把頭,據說是慈禧的獨創發明。

B. 清朝格格的各種帽子是代表什麼意思啊

清朝女子帶的是旗頭,帶旗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也沒有品級之分。主要是滿族婦女的發式。滿族已婚婦女的發式多是綰髻。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於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常見的是扇面狀的中空硬殼,高度一尺左右,下方是頭圍大小的圓箍。以鐵絲做架,布袼褙(漿糊粘合起來的多層布)做胎,表麵包裹黑色緞子或絨布。大拉翅的表面可以插絹花、簪、釵等眾多裝飾,有時候側面還懸掛有流蘇。使用的時候用扁簪固定在頭上,不用的時可取下。

滿族婦女傳統發式是辮發盤髻,盤髻又分單髻與雙髻。雙髻通常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頭頂左右兩端節成長辮然後盤轉成為髻,漢族則稱這種發飾為丫頭。單髻多用於已婚女性,即將頭發集於頭頂,編成一條長辮,盤轉而為髻,這種發式簡潔、利落,便於騎射遠行,在野外宿營又可枕辮而眠。

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發式皆如此。區別貴族與平民處只是髻上所插簪飾,貴族女子髻上裝飾頗多而平民女子僅插木簪。

(2)格格帽子怎麼戴擴展閱讀:

旗頭的發展:

入關後由於在滿漢文化逐漸融合的基礎上,滿族女子發式被漢族女子所模仿;漢族女子發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滿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滿、漢族女子發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變風格,極大的豐富了滿族婦女的頭飾藝術。

其中主要的幾種發式有「軟翅頭」、「兩把頭」「一字頭」、「架子頭」、「大拉翅 」、「燕尾」、「高粱頭」等等,形式稍異。如「兩把頭」和「架子頭」等。有的是在其他發式的基礎上演變而成,即保留了原來發式的基本形狀,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創新。

還有的在其他民族習俗影響下,即保持自己民族發式。發式特徵,又融進了其他民族的風格,形成了新的發式,如漢族的「如意縷」與滿族的「如意頭」。

至於滿族中老年普通婦女在平常梳的「高粱頭」,則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至今在滿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滿族婦女的發式和漢族婦女的發式相比,顯得高大和誇張,具有艷麗奪目的效果,使發飾在滿族婦女的服飾中佔有較為突出的位置,並形成了滿族婦女風韻獨特的發式——旗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旗頭

C. 滿族格格頭上戴的是啥有什麼講究么

蘇這種飾品僅用於常服中,不在官方場合中出現,所以沒有等級上的規定,總體來說只要不用犯忌諱的顏色就好,比如說普通妃嬪不能用大紅、明黃這種顏色。
而在正式場合搭配朝服、吉服等服飾時,後妃都是要戴朝服冠、吉服冠的,如果非要說的話,冠上翟鳳所銜綴的珍珠串數倒是根據品級有差,但跟你問的那個問題沒什麼關系。

另,
一,步步是康熙年間,那時候後宮還是主要梳小兩把頭,跟少年天子裡面的造型比較接近,旗頭完全是靠自己的頭發盤起來的,帶不了特別復雜的飾品,所以大部分還是戴鮮花、絨花什麼的裝飾,流蘇是清後期才流行起來的,步步里根本就不應該出現那種東西。
二、步步讓皇後戴兩側,其它戴一側,純屬出於電視藝術的需要,就好像當年《雍正王朝》用藍、黑兩種顏色的朝服區分正面反面角色一樣,都是拍攝上的視覺需要,沒有太多的歷史考據。

D. 格格帽是怎麼做的

「偉大的工程」開始了。我找來硬紙扳,對著電視里的樣子剪形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出了大致的形狀。我又把奶奶的線剪了好長的一段做帽子的穗子。我左看右,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對了,格格帽子上都有花!」我恍然大悟。可是用什麼做呢?我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忽然,我想到媽媽那瓶「乾花」,那不正好嗎?於是我拿起剪刀,來到長櫃前,只聽「喀嚓」一聲,那幾朵美麗的「乾花」瞬間就變成了光禿禿的枝幹了。我把剪下來的花裝在帽子上,真是「錦上添花」,格格帽一下子漂亮多了。

我戴上帽子對著鏡子左看右看,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對了,格格們的帽子上全都金光閃閃的,我的卻暗淡無光,用什麼辦法讓它亮起來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最後,那目光移到了床頭櫃媽媽新買的條圍巾上,這不是有現成的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用剪刀剪了一個小亮片,可後面的亮片象玩滑滑梯似的,一連串一連串地往下滑。這下,我腦子里開始吵架了:一個聲音說:「這可是媽媽最喜愛的圍巾啊,手下留情吧!」「如果少了亮片,不就前功盡棄了嗎?」另一個聲音立刻反駁道。最終還是那頂誘惑力無窮的格格帽俘虜了我……我把剪下的亮片一個一個小心翼翼地粘上帽子。

E. 《還珠格格》之《燕兒翩翩飛》中格格的帽子怎麼做,告訴我只做材料就OK了

貌似是假發盤的

F. 化妝師教你帶旗頭,請問格格旗頭怎麼帶,圖解。

一般均將發髻梳成「一」字形,俗稱「一字頭」、「如意頭」等。清代中期,滿族婦女的發髻樣式逐漸增j高.「雙角」也不斷擴火,滿族婦女發式由h兩把頭這種髻式發展到架子頭,同時也是由自己頭發梳理而成的發式逐漸發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發相摻雜而成的發式,發髻上多插有飾物。其中有種名叫「扁方」的板狀飾物,初時形狀較小,到清代後期,特別是咸豐年間,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得更加高大和誇張,已演變為一種「高如牌摟」式的固定裝飾,從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兩把頭。

G. 格格帽(旗頭)怎樣做.謝謝了(跪求)

中國陶瓷│中國絲綢│東周圖說│風雲遼代│民族│印刷│園林│建築│

民族館> 風情篇> 滿族

民族概述
中華英才
各族人口
民族分布
自治地方

其他民族 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鮮族 傣 族 侗 族 德昂族 獨龍族 東鄉族 達斡爾族 鄂倫春族 俄羅斯族 鄂溫克族 仡佬族 高山族 漢 族 回 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赫哲族 京 族 基諾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黎 族 珞巴族 拉祜族 僳僳族 滿 族 苗 族 門巴族 蒙古族 仫佬族 毛南族 怒 族 納西族 普米族 羌 族 畲 族 水 族 撒拉族 土 族 土家族 塔吉克族 塔塔爾族 佤 族 維吾爾族 烏茲別克族 錫伯族 瑤 族 彝 族 裕固族 藏 族 壯 族

滿族

「旗袍」與「馬褂兒」
「發冠」與「旗鞋」
「六合一統」瓜皮帽
「滿洲餑餑」與「滿漢全席」
救駕傳說與敬狗崇烏鴉
努爾哈赤與八旗制度
尊祖敬宗修家譜
原始多神的薩滿教
「雪地走」與「采珍珠」

「發冠」與「旗鞋」

旗裝

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但從電影、電視和博物館里,我們還常常可以欣賞到往日旗裝的風采。其中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發冠十分引人注目。

過去,滿族婦女幼年時同男孩一樣,多剃去頭頂四周頭發,只留顱後發,編成辮子垂於腦後,一直到成年方蓄發留辮。婚後則開始綰大盆頭、架子頭、兩把頭等式發髻,其中以兩把頭較為典型。兩把頭就是把頭發束在頭頂,分成兩綹,各綰成一個發髻,然後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平時,發髻上橫插長二三十厘米、寬二三厘米的被稱為「大扁方」的頭簪,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時便要戴上發冠了。

旗頭

發冠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的長約三十多厘米、寬約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之上即可。上面還常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此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發冠,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分外穩重、文雅。

馬蹄底鞋

除「旗袍」、「發冠」外,滿族婦女的「旗鞋」也極富特色。這種綉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現在都已不穿了。

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俗。關於這種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佔領的城池,便學著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於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展壯大的目的。人們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越做越精緻美觀,成了後來這種樣子。

〔上一頁〕 〔下一頁〕

關於我們 站點地圖 版權聲明 幫助信息
--------------------------------------------------------------------------------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6-10-58812506

H. 格格帽 製作

你自己也能做,用一些硬的紙盒,還需要一朵花和兩個穗穗,把紙盒絞成你想要的形狀,然後塗黑,在把花固定在上面,最後把穗弄上。提示:最好不要弄太大的,不好看!~

I. 格格的帽子叫什麼

旗頭

J. 還珠格格香妃帽子怎麼做呀,有詳細步驟么,有圖就更好了

直接網上買 啊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6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3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18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7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8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7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