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袁枚高帽子故事什麼意思

袁枚高帽子故事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02 12:17:21

⑴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一笑 ①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1.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用自己的話提煉亦可,如:應以微笑對待別人的贊譽與謾罵)
2.那麼謾罵又屬於誰呢?(扣住「謾罵」這個核心詞,句式相同即可)
3.第一個是從反面舉例論證,第二個是從正面舉例論證。
4.總分式,文章第①、②段引用齊白石的座右銘提出中心論點,第③、④段舉袁枚給尹文端戴高帽子的事例論證「人譽之,一笑」,第⑤至⑧段引用釋迦牟尼妙對謾罵者的故事論證「人罵之,一笑」。
5.答題要點:一是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抽象概括和具體來說均可),二是要有言之成理的啟示。示例:每當我在學習上取得一些成績時,師長的誇贊、同學們的羨慕總會讓我沾沾自喜。學習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對榮辱往往是一笑而過的。

⑵ 為什麼要學會送人贊美

給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維他人、贊美他人。人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贊美與欣賞,因為這能滿足人的自尊心。常言道「禮多人不怪」。

「帽子」是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古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當官的、有錢的常常戴著一頂漂漂亮亮的帽子。由此引申出了「高帽子」的概念,就是指人們當面說他人的奉承話,它的來歷是這樣的:

清朝才子袁枚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被任命去某地當知縣,赴任前,袁枚去老師那裡告辭。老師問他:「官不是那麼好當的,你年紀輕輕就做上了知縣,有什麼准備啊?」

袁改說:「並未做什麼特別的准備,只是帶了一些高帽子,准備見人就送一頂,因為人人都喜歡戴高帽子啊!」

老師一聽,不高興了:「為官要正直,虧你還讀了那麼多書,怎麼也搞這一套呢?」袁枚馬上回答:「老師的話很對,可請老師您想想,當今這個世界上,像老師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又有幾個呢?」

聽到袁枚這么一說,老師馬上就轉怒為喜。於是,師生歡歡喜喜地告別了。

袁枚從老師的家裡出來後,就感慨地說:「我准備的100頂高帽子,還沒到任,就已經送出去了一頂了。」

給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維他人、贊美他人,人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贊美與欣賞,因為這能滿足人的自尊心。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一般來說,人對於他人贈送的「高帽子」總是來者不拒、樂於接收的。

某人最擅長給人戴高帽子,死後,閻王爺對他大發脾氣:「我最恨的就是你們這種溜須拍馬的小人!」那人馬上叩頭回道:「小人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世人都愛拍馬,不得不如此啊。要知道像大王您這樣公正的人,明察秋毫,誰敢給你送高帽子呢?」

閻王聽罷,心裡很爽,連說:「那倒是肯定的,我這么正直的人的確少。」

這個故事說明了愛聽恭維的話是人之常情,連閻王爺就不會拒絕小鬼送的高帽子。其實,三教九流、古往今來,能有幾個人是從來都不喜歡戴高帽子的呢?

包拯要選一名師爺,他對十個面試者說:「你看我長得怎麼樣?」前面九個面試者一個個恭維他眼如明星,眉似彎月,面色白里透紅。如此亂編瞎話,氣得包拯將他們一個個趕走。

最後一個面試者卻是這樣回答的:「大人雖相貌醜陋,但心如明鏡,忠君愛國,天下誰不知道包青天的美名?」這一席話說得包拯心中大喜,當然那人也得到了包拯的信任與重用。

雖然高帽子不要錢,而且人人喜歡。但是,如何給人戴一頂漂亮、合適的高帽子,卻是大有講究,不是隨隨便便送一頂就可以的。要知道,高帽子送得好就是「贊美」、「稱頌」、「欣賞」,送得不好,則就是「阿諛」、「獻媚」等等。

好的高帽子有這么幾個主要標准:從對方的優點入手,令人樂於信服;不動聲色,使人渾然不覺;富有新意,而非陳詞濫調;尺寸恰當,分量適中,正中下懷。還是來看看一個小秘書是怎麼送人高帽子的吧。

市裡召開政府工作會議,新來的秘書小吳知道,這是結識各位領導的天賜良機,當然不可錯過。於是小吳早早來到會場入口處等候各位領導。

趙局是坐專車奧迪A6來的,小吳上前打開車門:「風光、風光,多讓人羨慕啊!」

錢局則是坐計程車來的,小吳迎上去:「瀟灑、瀟灑,一招手就有車,不用麻煩司機,還來去自由。」

孫局比較年輕,騎輛自行車就來了。小吳說:「廉政、廉政,都像您這樣,老百姓還有啥抱怨的。」

李局是走著過來的,小吳熱情地打招呼:「時尚、時尚,現在好多富貴病都是缺少運動,坐車坐的!」

在一邊觀看多時的周局見小吳巧舌如簧,便成心為難小吳:「我可是爬著來的,你怎麼說呢?」小吳立即豎起大拇指:「哎呀,這么多局長裡面,就您最穩當喲!」

恭維話人人愛聽,高帽子人人愛戴,如果能給對方送的高帽子恰如其分,適合其人,那麼他一定十分高興,對你肯定就有印象、就有好感。所以,學會給人戴高帽子,是擴大、增強自己人際關系網路的一個好辦法。

⑶ 清朝袁枚是如何煉成「美食網紅」的

很多人以為網紅是今天的事物,其實不然。

網紅自古有之,例如魏晉時期顏值網紅「小鮮肉」衛?,每次出門都被人圍觀,最終因為心理壓力大二病死,留下了「看殺衛?」的成語;同一時期文學網紅左思的《三都賦》被大家爭相傳抄,導致紙張供不應求,留下了「洛陽紙貴」的成語。

相形之下,當下網紅的出現,大多數不過是借著互聯網的便利和流量而已。要是回到「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古代,想要成名,其本領和技能要比現在的網紅高很多很多倍。

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中國清朝No.1美食網紅,而且也是中國古代第一個依靠粉絲謀生、甚至發家致富的網紅大V。他就是——故事的主角當當當當——袁枚!

1、26歲官至正處級,33歲辭職做網紅

早在300年前的大清朝,就有諸多網紅的誕生。再往早了說,中國過去的詩人基本上都是走網紅路線的。從魏晉時期的「洛陽紙貴」,到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愛的供養」,網紅經濟始終都是一門大生意。只不過,真正精通其訣竅又有才華者寥寥。大多數人還是只能換取功名,只有極少數,或者主動或者被動,把自己打造成了網紅,又自由自在隧了自己的意,又活得豐富多彩。其中被動者如柳永(奉旨填詞),主動者如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無論是誰,隨便發條朋友圈都無數個贊,一旦發現所在地理位置,必定一堆人去圍觀。

但這裡面真正主動從功名利祿的場所里退出,主動選擇網紅作為後半生職業的,只有袁枚。

袁枚,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距離今天已經301年。24歲考取進士,成為翰林院庶吉士(不是官職,大概相當於皇帝辦公室正局級秘書),26歲乾隆面試的時候因為滿文不過關,貶到外面做知縣(正處級)。

在江南區域做了幾年知縣,雖然當時的總督(相當於華東軍區總司令兼省委書記)尹繼善賞識,自己也取得了一定的業績,但是袁枚還是認清楚了現實:自己放浪不羈,而且和主流價值觀完全不符,以這樣的離經叛道,恐怕很難有大作為。加上曾經在中央辦公廳呆過,袁枚覺得不如及時行樂。於是33歲父親去世時,袁枚藉此辭官養母。正式成為了自由職業者。

2、袁枚也惶恐過

辭職的時候,袁枚33歲,他不是沒有惶恐過。手裡只有3600兩銀子,總不能坐吃山空吧——「入山愁我貧,出山愁我身。」

袁枚是一個花天酒地、愛好錦衣玉食的「混蛋」,做得都是「費錢的事」,像小戶人家一樣節衣縮食可不是他的風格。

做網紅是一個出路,但是怎麼才能出人頭地,尤其是賺到錢呢?

在大清朝,才華橫溢、想做網紅者眾,想紅不容易,紅了以後還能賺到大錢就更不容易了。

先來看競爭難度。

在人才濟濟的大清朝網紅圈,連乾隆皇帝都要硬插一杠子,每天寫詩題詞把自己弄成了官方指定的第一網紅,那情形比當下美國特朗普也不遑多讓。

文化領域,比袁枚年長一歲的曹雪芹雖然為人低調,但是皇親國戚等諸多大V追捧,已經多年牢牢霸屏,把影響力都滲透到了文化圈之外。

在文藝界,比袁枚早61年的納蘭容若,雖然離世多年,但是依然是常年排行榜第一名,其熱搜指數常年碾壓同行。納蘭只活了30歲,他22歲就中了進士,比袁枚還要早;然後只用了幾年就成為業界「扛把子」。納蘭在當年紅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常年billboard排行榜第一名,「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想想看,常年位列清朝才子佳人排行榜第一名,有才華還有顏還有情有義還有皇家背景還有超高人氣,基本上可以類比「海子+霍啟剛+張國榮」。納蘭還曾經陪著康熙出遊八大處,雖然說不上來話,但是和「千古一帝」同框,這件事本身就是網紅的最高境界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紅了300多年,至今仍有大把粉絲。

在顏值屆,一百年前的柳如是依然是圈內熱議的對象。在小說界,有草根大V蒲松齡。在美術界,年長袁枚很多歲的鄭板橋領銜的「揚州八怪」組合紅透半邊天。在政界,劉墉、紀曉嵐和和?相繼成為大V。

想出人頭地尚且不易,如何能讓自己活下去呢?

3、獨辟蹊徑,袁枚打造美食細分品類

24歲就進入中央辦公廳工作,袁枚顯然是有能力的。我認為他最大的能力在於對自己、對環境的認知。知己知彼非常難。但他知道自己無法勝任官場,也知道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網紅,這些都需要至關要緊的洞察力。這一點,到現在也很少有人有這樣的能力。

當時美食領域基本空白。因為中國講究「君子遠庖廚」,所以大家雖然私下裡挺講究吃喝,但是很少拿到檯面上來說。

美食領域只有一個大V,那就是距離袁枚700年前的蘇東坡,蘇東坡也很難超越,但因為太久遠,也需要新偶像。於是袁枚決定就在這個領域深耕了。

不過袁枚自己並不做飯。這也是後來「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兼「吃貨」汪曾祺就很不喜歡袁枚。「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他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並不會做菜。」

袁枚也並不避諱。他確實不做飯,只要聽說誰家有好吃的,就把自己家的廚子派過去學藝。袁枚有一個廚師,名叫王小余,二人雖是主僕,卻也是知己,袁枚贊嘆他廚藝高超,廚德高尚。後來王小余過世,袁枚更是「每食必為之泣」。

雖然袁枚不做飯菜,但是他對於美食的見識確實比較高。例如,他說,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他還說,豆腐煮得好,遠勝燕窩;海菜若燒得不好,不如竹筍。

美食家不做美食,想要成為網紅,那就需要精打細算、步步為營,一步都不能錯。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袁枚是如何迅速把自己打造成網紅的吧!

4、袁枚是這樣把自己打造成網紅的

不會做飯的美食博主,想要塑造成網紅,當然不能靠刷臉了。但是袁枚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經過運籌帷幄,他把自己成功的塑造成了一個大的IP,成為人們附庸風雅的必經之處。這也告訴我們打造網紅最高級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變成人們展示逼格的一部分。

好了,現在袁枚高級網紅培訓班正式開班!

①袁枚買下來了隨園。

隨園曾是明朝抗清英雄吳應箕(jī)的焦園,後來是曹寅家族園林的一部分(曹雪芹應該在此住到13歲左右),再後來歸江寧織造隨赫德所有。曹家被抄家之後,隨赫德也被抄家,破敗的園林被袁枚以超低價(300兩銀子)買下來,改名為隨園。隨園據記載有300畝,大概相當於香港迪士尼樂園的1/6。

但是這是個破園子,據此想做網紅還差了點。「隨園一片荒地,我平地開池沼,起樓台,一造三改,所費無算。奇峰怪石,重價購來,綠竹萬竿,親手栽植。器用則檀梨文梓、雕漆槍金;玩物則晉帖唐碑,商彝夏鼎,圖書則青田黃凍,名手雕鐫;端硯則蕉葉青花,兼多古款,為大江南北富貴人家所未有也。」袁枚就用了兩年時間把隨園建設了差不多,當然也把繼續花光了。

為此,袁枚還曾短暫去陝西當了一段時間縣官。賺了點錢又回來繼續經營隨園。

現在袁枚有了自己的園子,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接下來才是袁枚的神來之筆!

②袁枚宣布!

拆掉圍牆隨園免費對外開放!也就是說,袁枚把自家的私家園林建成後,對所有人免費開放。我們可以理解為,那就是300年前的「迪士尼樂園」,還是免費的!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想想在那個時代,深宅大院別人難得一見,何況這種耗資無算的頂級園林呢?一下子不僅南京,甚至江南,乃至於整個大清朝都知道袁枚這么瘋狂的舉動。袁枚和隨園一下子就上了大清朝熱搜榜。

普通人來看熱鬧,達官貴人也可以來看門道,在大眾的園林深處,有各種文化珍藏,而且袁枚當年在文化領域也數得著,這一下子口碑就起來了。

③這還不夠!

雖然吸了一波粉,但如果沒有點傳奇色彩,那麼必然大家新鮮過後就會發現不過如此啊。怎麼才能做得好呢?袁枚就開始放煙霧彈了。他像當紅明星一樣,假裝很不經意的刻意的說了一句,「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可別小看我這宅子啊,這就是紅樓夢里大觀園的原型。

這怎麼考證啊,而且,如袁枚自己所說,當時園子破敗得沒有當年任何遺產,完全是袁枚的作品。但是這可確實是曹寅他們家的宅子。這下好了,大家不僅看新鮮,而且還是在品位清朝第一文學大V曹雪芹的小說原型建築!要知道曹雪芹當年的粉絲可以排在前十!想想皇親國戚如雲的大清朝,還有那麼多買粉的刷粉的,曹雪芹就這樣成為草根大V第一人,每個想做網紅的人,都艷羨的對象,而且很多皇親國戚都給他點贊!而當時袁枚只能在美食這個分類下排在第一,但是全國排名在千名開外!

所以一說這是大觀園的原型,這下可不得了了,不僅是草根們來看看有錢人的花園什麼樣,整個清朝上流社會也都有了興趣去看一下。就算不是原型,畢竟也是清朝曹大V的故居。是不是有那麼要緊嗎?重要的是這是我的偶像的宅子!

一下子,隨園就變成了南京的旅遊勝地。當時火爆到什麼程度呢?各級官員無論是出差還是路過,到了南京都一定要去隨園。而且當地的地方官都會在隨園設宴款待。甚至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都指名要去隨園(袁枚給拒了,這是後話)。

流量起來了,袁枚可不想像其他網紅一樣,開個淘寶店什麼的,他把自己搞成了流量大V,也不是想開餐廳,所以袁枚要做的事就是輕資產運營。

但是,雖然曹雪芹是清朝草根第一大V,袁枚的追求可並不是名聲怎麼樣,他更側重的是網紅一定要有高收入。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這樣的大V不當也罷。所以,袁枚開始做運營了!

5、網紅的運營之道

等到袁枚奠定了美食這個細分行業第一名的時候,袁枚首先想到的是三點:一要把這個細分行業做到和文學細分一樣,成為主流;二要把自己美食和生活方式結合到一起進一步上升格調;三要開始圍繞這個核心的大IP開發周邊產品。

於是袁枚漸漸就排進了全國草根大V百強,江南大V十強,而且其開放的姿態使之成為最活躍的美食博主,由於袁枚最接地氣,大家也期待袁枚開始做生意。袁枚開始了變現之旅。

怎麼賺錢呢?袁枚的賺錢方式非常值得現在的網紅學習。

袁枚可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賣菜的,而且他也不想真的開餐館,那可就太累了啊。所以,袁枚就開始認認真真做運營,把流量開始變現了。

他首先明確,自己做的是輕資產,定調就是出售生活方式。

①他先開辦了「私廚」。

每有客來,他都要叫人將餐桌擺到一些景緻極美的亭榭,還安排自養的美女為之唱歌跳舞,隨園的飲食生意非常火爆。私廚就是一天就幾桌飯。那就必然高端了。

幾桌飯,很高端,加上袁枚清朝第一美食博主的地位,他的飯桌上就全是當時各界名流了。

當然了,這種私廚可不是人人能享受起的,袁枚也不想做重資產的生意。那麼過剩的流量怎麼處理呢?

②當然是出書啊!

他撰寫了《隨園食單》作為主打盈利性的產品。吃不上沒關系,我對於美食的熱愛都在這里了,買一本回去做飯,必然很酷啊。對於不想做飯的人,袁枚還有通俗小說《子不語》(可以理解為致敬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或者現在的《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有可以附庸風雅的《隨園詩話》。

③出席各種活動啊!

私廚、出書以及和各大名家往來以後,袁枚陸續接到各種活動邀請和軟文撰寫的工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網紅,袁枚是來者不拒,只要給足銀子就做好周到服務。

④土地出租

隨園300畝,而且很多人也是工作之餘來農家樂,所以袁枚就把隨園的田地、山林、池塘租給13戶人家,袁枚坐地收租。

⑤開辦教育培訓班

袁枚24歲就進士,而且現在又是美食界第一,文化屆數得著的名人,因為粉絲數量巨大,甚至可以和清朝禮部尚書紀曉嵐合稱「南袁北紀」,自然可以廣收學生(還有三分之一的女學生)。

此外,因為網紅的身份,袁枚憑著這張臉就可以免費周遊世界,還享受粉絲接機送機的待遇。

所以,袁枚剛做網紅的時候,花光了所有的家產,但是等到袁枚80多歲去世的時候,家裡又攢下來幾萬兩銀子(還有價值無算的各種古玩珍寶等等)。

6、為何拒絕乾隆南巡?

袁枚並不是清朝第一網紅,但是他卻是最會賺錢的網紅,沒有之一。當然這也得益於他最早放下身段去做網紅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個把運營和內容結合到最完美的網紅。這和只做內容不做商業運營的曹雪芹,只做運營不做內容的和?都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袁枚可以打造的生活方式,等到袁枚成為美食博主第一的時候,他也因為自己對文化領域的貢獻打造了「南袁北紀」組合,並入圍了影響大清朝的十大網紅。連乾隆都知道了。乾隆當年雖然因為滿文不合格沒待見袁枚,但是對於自詡風流、依靠各路達官顯貴自發追捧而成為「十全老人」的第一大V,乾隆顯然對任何一個大V的生活方式剛興趣。於是,乾隆第二次南巡的時候,就對尹繼善說:我要住袁枚家!

尹繼善就找袁枚,袁枚說:不行!

袁枚其實說了8條理由。比如,不想用公款修繕啊,自費修繕又沒有能力啊??他對自己的老師尹繼善說,自己身隱心退,無再起為官之念;又恐倘若招待不周因福得禍,弄巧成拙,反為不美。

這等好事,別人求且求不來,為啥袁枚拒絕了呢?

因為作為一個網紅,最核心的是什麼?品牌!凡事都要幫助打造最好的品牌。乾隆這張牌怎麼打、好不好打?袁枚認為,這張牌不要也罷,看著是好牌,其實吃不下,對自己的網紅之路毫無用處。

為什麼這么說?

袁枚是從0開始打造自己品牌的,因為他對權力已無所求,作為一個純粹的網紅,他判斷合作的標准不是對方有多大牌,而是對自己的品牌一致性的執著。

憑一個小網紅,首先是搞不定皇帝的一套,為了乾隆的幾天,把自己的迪士尼樂園毀掉,不值當的。不可復用的都沒有價值。

其次,皇帝的背書可能會讓名氣再大一點,但是對網紅收入沒有實際幫助,反而要貼錢裝修,才能達到皇帝的標准。自己貼錢就虧本了;要是拿了官方的錢,以後就再也不能自由自在了。所以袁枚堅決不幹。

袁枚這個人呢,可以說是超級聰明了,在大清朝整個歷史上,也能排在前50名裡面。但是袁枚啊,特別沒有耐性,「不耐」。幹啥都沒長性,信馬由韁喜歡自己做自己。因為封建社會啊禮教吃人,他就不想干唄,所以放浪形骸,自得其樂。也因此呢,一輩子其實也算是在反抗當時的體制了。連寫詩什麼的都不想按照格律去寫,這方面倒有點像葉芝了有沒有?

但是,袁枚也就停在這里,剛剛有新的苗頭,就停下來轉身他顧。最終沒能像曹雪芹一樣,留下有思想的進階之作。——當然,這也不是網紅的主要任務。

7、雜談一:南袁北紀拍馬屁

袁枚過於隨性,過於聰明,過於機巧,所以其實不適合官場。他最大的好處是看清楚了自己,所以利用自己的特性,順著自己的意思,用一輩子的才華換了一個網紅的一生。

袁枚並不自己做飯,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做美食博主其實不合格的。但是當時所謂「君子遠庖廚」,他是第一個大膽稱自己「好味」的「高級知識分子」,只要博博出位,就可以夯實自己的基礎。隨後他就搭建了美食平台,依靠巧妙的運營,夯實並鞏固了自己的核心地位。

當然,雖然在民間,但是要做好網紅也免不了和三教九流打交道。好在袁枚雖然恃才,但並不傲物。善於抖機靈,且善於賺錢的網紅,當然身段是很軟的了。

這里可以講一個南袁北紀拍馬屁的段子。

紀曉嵐拍皇帝的馬屁是這樣做的。據說,乾隆50周年大壽,別人都搜腸刮肚找奇珍異寶,紀曉嵐寫了副對聯: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聖壽,自前茲往,還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千秋一統、萬壽無疆。這馬屁如何?

再看袁枚。26歲的時候去當正處級縣官,去和老師尹繼善告辭,尹繼善說,你小子准備怎麼做官啊?

袁枚說,哦,我准備了一百頂高帽子。尹繼善那是德高望重的國寶級大咖,有些不悅:年紀輕輕不務正業會浪費了你的打好才華啊。

袁枚說,老師啊,你是有所不知,現在的社會都喜歡戴高帽子,像您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真是鳳毛麟角啊。尹繼善很高興。

等袁枚出來的時候,逢人就說,一百頂高帽子,現在就剩下九十九頂了!

再比如,袁枚見到和?兄弟倆年幼的時候,這哥倆還挺落魄的,而且和?比袁枚小了34歲!但是袁枚說: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將來兩位都是棟梁之才!後來果然如此!——當然這也就是他隨處撒高帽的結果唄。微博轉發一條,你真失敗了還好意思拿出來曬嗎?這也就是袁枚,雖然作為美食第一網紅,但是拍馬屁不分高低貴賤。

因為袁枚這一輩子啊,風流成性,男女通吃,凡是傷風敗俗的事,他都幹了,但是因為是自給自足的網紅,又不在乎外面的聲譽,所以別人似乎也沒啥辦法。

但是當時在江寧做知府(正局級幹部)的官二代劉墉劉羅鍋有點看不下去了。覺得這個人「傷風敗俗」,就決定根據「朝陽區群眾」的舉報搞一搞他,打消這股「不正之風」。劉墉比袁枚還小2歲,但是人家是官二代,父親劉統勛當過宰相(正國級,相當於總理)。劉墉才不怕袁枚的網紅身份,正好還可以藉此立威。

袁枚對於此當然沒有任何負擔,據說立刻就給劉墉寫馬屁詩吹捧劉墉,然後又找到當時的大咖朱筠出來求情,才保住了腦袋。

順便說一句,朱筠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接受了袁枚的死對頭章學誠的建議,向乾隆主張修書,《四庫全書》編撰由此開始,後來紀曉嵐做了四庫全書的總負責人。朱筠以前給劉羅鍋的父親劉統勛做參謀,所以對劉墉也說得上話。

8、雜談二:風流成性,男女通吃

沒有官場,自己賺錢的網紅,當然賺了錢怎麼花就是自己的事了。

袁枚一生納妾眾多,有姓氏記載的就有十人,據說袁枚八十大壽時還納了一妾。70多歲時,搞了一個小姑娘,人家曾祖父和袁枚童年參加科舉??前面提到他搞教育,就收了很多女學生。但這並不算什麼,袁枚還是個雙性戀!

他對龍陽之美心嚮往之。《隨園軼事》中載:「先生好男色,如桂官、華官、曹玉田輩,不一而足。而有名金鳳者,其最愛也,先生出門必與鳳俱。」有各種李郎、慶郎、桂郎、曹郎、吳郎、陸郎??

據說過了60歲,他還收了一個叫劉霞裳的弟子,據說特別年輕特別美好,應該比郭敬明旗下的男作家好很多。所以每次出遊登山,一定要帶著。

而且,袁枚還可攻可守:「夫狎我者,愛我也。」還說:「平生每好居人後,今日還應讓弟先。」這詩還是很「性靈派」的,你看現在我一說,你還會懂!

鄭板橋比袁枚大23歲,但是一直在民間混,是先成為網紅,後來才做過縣令,後來又繼續網紅事業。順便說一句,袁枚不喜歡鄭板橋的字,鄭板橋也不喜歡袁枚的美食。鄭板橋提倡田園之味。

乾隆22年,袁枚已經是美食網紅,認識了鄭板橋,他就很高興哇,早年間網紅屆的扛把子啊,就一直往來。還給鄭板橋說:哎呀哎呀,即使美男子犯了錯誤,也不要打壞他的屁股。(楊鴻烈《袁枚年譜》)

所以章學誠最討厭袁枚,覺得袁枚這樣的人渣應該被凌遲。

不過袁枚生活腐朽,而且各種東西都很不堪,但是在美食上,他的貢獻是非常顯著的。而且在封建文化中,袁枚是至孝之人。辭官回家就是侍奉老娘,一直到67歲老娘離世,才開始全國巡迴旅遊。

此外,因為外面誘惑太多,袁枚在學術上始終未能大成。這也是因為他對傳統過於反對,但是對於開山建派又缺乏耐性所致。他的很多詩書生活,已經有全新氣象,但是因為銳氣不足又止步不前。

我們可以簡單領略一下:

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

偶尋半開梅,閑倚一竿竹。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是不是別開生面,特別有情趣?而大家都學過的《祭妹文》則飽含深情:「嗚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9、尾聲:自輓聯

最後說一說袁枚——這個清朝收入排名第一的網紅,最後的故事。

袁枚一生風流倜儻,但是膝下無子。曾過繼了一個兒子,然後有一個算命先生給袁枚算了一卦,說:哎呀不得了了袁枚先生你63歲會有一個兒子,然後你76歲壽終。

這種算命的一般來說,都沒啥可留意的。但是可巧,一直以為自己不能生子的袁枚,果然在63歲上得了個兒子。

到了76歲那年,袁枚就開始等死。當然也不是白等啊,他給自己做輓歌,自己輓歌自己——當年馮小剛的電影里提前給自己辦葬禮,這些袁枚早就玩過了。

袁枚不僅自己給自己挽,還號召大家一起挽。在這個名為《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體,不限韻》的輓歌中說:「人生如客耳,有來必有去。其來既無端,其去亦無故。??逝者如斯夫,水流花不住。但願著翅飛,豈肯回頭顧???」

有沒有點像朋友圈裡很多騷人的打油詩?

他邀請別人寫,別人不給寫,他在家裡就催人家《見諸公挽章不至,口號四首催之》:老夫未肯空歸去,處處敲門索輓詩。

我擦你們要是現在不寫,我就天天敲門。。。

袁枚等死一直等到除夕夜,然後就留遺囑啊什麼的,直到新的一年過去,袁枚這個高興啊,一口氣寫了7首打油詩。然後又活了6年才算完。

無獨有偶,南袁北紀的紀曉嵐也活了82歲,也給自己寫了自輓聯。

說起來紀曉嵐能和袁枚在一個咖位上,必然是有共同點的。紀曉嵐在吃這個方面完全不養生,據說,只吃豬肉,不吃米,偶爾吃一點谷面,每次就吃十來盤豬肉。然後就喝茶。紀曉嵐自己都說,自己是野怪轉世。然後紀曉嵐對女色比袁枚可是要厲害多了,采蘅子的《蟲鳴漫錄》說,紀曉嵐每天上班前(早朝)來一發,下朝後來一發,到了中午來一發,到了傍晚來一發,睡覺之前來一發。

據說在編輯《四庫全書》值班期間,因幾天沒有姑娘,紀曉嵐「兩睛暴赤,顴紅如火」。乾隆了解情況之後,就賜給紀曉嵐兩個宮女。紀曉嵐就稱之為「奉旨納妾」雲雲。

紀曉嵐也是聰明甚於智慧的,抖機靈程度不遜於袁枚。雖然一直在皇帝身邊,也是當時的網紅。不過最終也是沒有文化上的大成。這一點,紀曉嵐甚至不如袁枚。袁枚還解構了封建文化,質問是否有「道統」這回事,而紀曉嵐的才華最後做了編輯,當然稱職,只是未精進。

在紀曉嵐臨終前,和袁枚一樣,他也給自己自挽: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一葉浮萍而已。

10、美食網紅自媒體的業績總結

33歲放棄官職做美食網紅,67歲開始全國巡遊,到了82歲離世。袁枚過了50年無拘無束的網紅自媒體生涯。按照正史的視角來看,虛度半生,但是從個性解放的角度,他也可以算是先驅。而且在美食方面,雖然他始終不及蘇東坡中華美食第一人的地位和名氣,但是在大清朝首屈一指,而且依靠網紅生涯活得非常自如,還給孩子們賺下了萬貫家財。這不能不說「網紅財富榜第一人」當之無愧。

總結袁枚的美食網紅之路,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基本脈絡:

①建IP、建平台、進行導流

隨園建成和免費開放,進行導流。

②發掘頭部效應

吸引業界大咖頻頻光顧,猶如明星效應。

③建立行業標准

隨園食單不僅是輸出價值觀,而且還要建立行業標准。

④抓住熱點營銷

無論是拒絕皇帝還是說自己這里就是「大觀園」(主要是曹雪芹不屑於和袁枚打這個官司),都是要利用好熱點。

⑤日常運營配合爆款宣傳

特立獨行我行我素,放飛自己的袁枚無時不刻處於風口浪尖之中,等於免費給自己做了很多宣傳。

——如是運作多年,等到袁枚去世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超過2萬兩銀子,還有各種古玩、書籍典藏、以及一個300畝知名的園子。

袁枚的子孫繼續經營隨園,依然是達官貴人到南京一定要去的景點,而且每年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優客前來。遊客們每年都會把園門的門檻踏爛。

到了道光年間,隨園就開始衰敗。等到了太平天國進駐南京時,隨園被大面積破壞,園子被開墾成糧田。據說,袁枚有個孫子曾在蘇州做縣令,把太平軍打得元氣大傷。但是就算沒有這個典故,太平軍也不會允許這樣的園子長期存在。

時代過去了300年,我們現在無意去臧否古人,只是從中尋覓當時美食之源,為我們的今天做一桌好飯。

⑷ 現在的戴高帽一般有恭維的意味,古代也是這個意思嗎

古代不同級別的官員戴的帽子形狀不一樣,高度也不一樣,通過區分它的帽子可以區分出它的級別或是一些其他的身份象徵來表示自己不同的地位。後來逐漸就演變成戴高帽,戴指別人誇獎與贊美,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現在戴高帽表示有恭維的意味。

現在的人去恭維別人的時候,就會把這件事情比作給別人戴高帽子,所以一些讓別人聽著舒服順暢的話,以達到自己想達到的目的,古代最先的戴高帽子本來不是這個意思,但也逐漸變成了這個意思了。

⑸ 一個我行我素的性格是好還是壞

我行我素的性格是好還是壞要具體分析

對待父母說實話我也沒多少辦法,只能隨著他們來了,畢竟我的觀念是父母為大嘛
對待子女嘛,首先要分析造成這樣性格的原因,我行我素多半是因為接觸的人,接觸的層面太少,造成的性格孤僻,或對人過於防範,甚至看不起他人等,首先就要根據問題來尋找解決原因。

我行我素是一種基本的現代品格,我思故我在,只為縱澈於天地間的逸氣。

我行我素的風格可以挽生命的狂瀾,因不貪求己利私慾,因為關注靈魂的人格公理,養一腔浩然之氣,將那心路歷程變成恆久的寧馨。
我行我素不是沒有歷經險阻的突兀的少年輕狂,而是本質上的清高與傲慢,是一種自由脫俗的人格風度,亦是誕生於高貴靈魂的煙視媚行。
我行我素意味著敝屣榮華,浮雲生死,周遭的萬紫千紅通通成為過往,使人直面生活的本質,產生一種類似於情懷的靈性之心。
我行我素亦是獨立人格的把握和象徵。缺乏我行我素氣質的人,必定是執念於功名富貴而缺乏真正道德理想的俗人,我行我素將喚起人極大的素樸純良的秉性,將人格升華至江河逆轉而不改其初衷的高度。
我行我素是一種基於人文主義人性觀的脫俗異質。人的存在本應因循故我的蹤跡,尋覓一道開闔縱橫的率真筆意。生命本應與理想共生,生命更應與靈魂的自在共存,縱橫捭闔的氣度醞釀其間,可以使生命的真意突顯,更讓價值的使命長存。
我行我素更是「筆挾風雷之勢,墨會煙霞之色」的排斥了方巾氣的契闊從容,孤獨和亢奮是我行我素的本質,而對於人間俗世的抗拒亦成為我行我素的願景,而國賊祿蠹之流的志向便是在於打壓我行我素的天然運命。
我行我素不是人格的輕狂和隨便,而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開端,就像採茶人的銀鈴詩一般令人觀瞻甚而動容。

⑹ 仲謀問孔明侄子:你爸和孔明誰牛他是如何回答的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若論「拍馬屁」的功力,我們的老祖宗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拿到現在,也不失為「解圍」的好思路。

聽說此話的尹文端有些不高興,說:「你年紀輕輕就能入仕為官,要感懷皇恩浩盪,力求勤政務實,怎麼能搞這一套!」

袁枚依舊一本正經的說:「老師您有所不知啊。現在的人都喜歡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這樣務實,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般少呀!」尹文端聽罷此言,自然受用的很。

袁枚不愧被譽為大才子,一生收徒無數,尤其是打破世俗觀念,廣收女弟子。看袁枚的誇人技巧,雖是在拍馬屁,說的跟真事一樣,讓人都感覺不到對方在拍馬屁。真是眾里尋他千網路,那屁已在燈火闌珊處。

⑺ 一笑 王虎林   ①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②人生於天地之間

1.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2.那麼謾罵又屬於誰呢?
3.第一個事例是從反面舉例論證,第二個事例是從正面舉例論證。
4.總分式。選文①②段引用齊白石的座右銘提出中心論點,③④段引用袁枚給尹文端戴高帽子的故事論證「人譽之,一笑」,⑤~⑧段引用釋迦牟尼妙對謾罵者的故事論證「人罵之,一笑」。
5.示例:每當我在學習上取得一些成績時,師長的誇贊、同學的羨慕總會讓我沾沾自喜,讀了選文,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對榮辱往往是一笑而過的。(意對即可)

⑻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一笑 王虎林 ①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

1.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點撥]用自己的話提煉亦可,如:應微笑對待別人的贊譽與謾罵。
2.那麼謾罵又屬於誰呢?
3.第一個是從反面舉例論證,第二個是從正面舉例論證。
4.總分式。文章第一、二段引用齊白石的座右銘提出中心論點,第三至四段引用袁枚給尹文端戴高帽子的事論證,一笑」,第五至八段引用釋迦牟尼妙對謾罵者的故事論證,一笑」。
5.示例:每當我在學習上取得一些成績時,師長的誇贊、同學們的羨慕總會讓我沾沾自喜。學習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真正的智者,對榮辱往往是一笑而過的。(意對即可)

⑼ 為了拍別人的馬屁,古代人都想出了哪些方法

眾所周知,中國是人情社會,現代人相互之間還要恭維一下,更不要說古代了,古代官僚幾乎都需要學會拍馬屁,否則混不下去,誰不願意聽好話呢,拍馬屁的最高境界也應該是 拍而無形。一個成功的馬屁要拍到讓對方毫無察覺,達到潤無細無聲的地步才叫拍馬屁,此為上等。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看大家是否可以舉一反三,用在工作上,從而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拍而無形

第一個我們要講最高境界,這也是大家都渴望能達到的,而達到這個水平的寥寥無幾,袁枚就是其中一個,清代才子袁枚二十多歲就名滿天下,官拜七品縣令,赴任之前,去向自己的恩師——乾隆時的名臣尹文端辭行請訓,尹文瑞說你年紀輕輕去做縣長,有些什麼准備?袁枚回答:學生什麼也沒准備,就是准備了一百頂高帽子。

盧多遜

在魯速看來,投其所好是最容易的達到,也是大家做的最自然的,所以這方面建議大家多下功夫哦。

當然拍馬屁的例子還有很多,魯速並不是鼓勵大家去拍馬屁,而是想讓大家有備無患,正如文章開頭所說,誰不喜歡恭維呢?有了這些說不定可以在職場和生活中如虎添翼,但是切忌拍馬屁不要直白,因為人們無法面對赤裸裸的事實,馬屁也一樣,太直白了會弄巧成拙,拍馬屁也是一門學問啊。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47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96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8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