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為什麼戴帽子
① 研究生復試穿著
研究生復試穿著:
男士以西裝西褲為首選,顏色最好為深色,顯得正式、莊重。女士穿著連衣裙和套裙是最好的選擇,顏色以凈色為主,可以搭配一些裝飾,但是不要戴帽子和耳罩。
1、男士
西裝、西褲,顏色要統一,適宜顏色為深色,如深藍、黑色、藏青色等,顯得正式、莊重。可以新潮一些,盡量避免老舊的款式。穿著效果以積極向上為最優目標,不要搞得老氣橫秋。最容易被接受的男性西裝顏色是淺藍、黑中帶淺灰色,接下來就是褐色和米色。襯衣,首要的原則是一定要是長袖的。顏色不必非得是白色,可以是淺藍色或者淺粉色,也可以選擇和西褲同一色系的,帶條紋、格子的都可,簡潔、大方為主。正式面試時,以長褲並熨燙筆挺為宜。
建議不佩戴領帶,對於研究生復試的場合太過正式,如果選擇佩戴,也建議佩戴細領帶,領帶的寬度在23/4英寸和31/2英寸之間。如果你的領帶比此標准寬,那你給人的感覺是你仍停留在迪斯科時代。顏色選擇與襯衫和西褲相配的顏色,原則是為你的衣服增色。
鞋、襪。襪子應和衣服相協調,因此,顏色多為藍色、黑色、灰色或棕色,襪子的長度應該以你蹺腿時不露出太多的脛骨為宜,在你移動雙腳時也不至於在腳踝部隆起。總之,彈性較好的裹及小腿處的襪子是你最好的選擇。切記不要穿淺色襪子。鞋以黑色皮鞋為主,不要穿露腳面的鞋,露腳趾的鞋更是禁忌。系鞋帶的皮鞋是最保守的選擇,但幾乎廣為接受,無帶的也較大方得體,黑顏色的皮鞋在復試面試中都是可以接受的。
皮帶,皮帶應該和你選擇的鞋子相匹配。因此,藍色、黑色或灰色西裝將需要黑皮帶和黑鞋子搭配,而棕色、棕褐色或者米色的西裝應配棕色的皮帶和鞋子。至於皮帶的材料則應堅持使用皮質的。
拓展資料:
研究生考試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即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後參加的,由報考院校組織進行的第二次考試。一般也分筆試和面試。早期的研究生復試多隻是一種形式,但從引2006年起研究生招生加大了復試的權重,有的招生單位甚至把復試的權重加大為百分之五十,這就要求考生具有真才實學並具備更高的應變能力。
相關規定
(一)招生單位要對所有擬錄取考生進行復試,如有必要,可再次復試。復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二)招生單位在復試前對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對考生的學歷(學籍)信息有疑問的,招生單位可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三)復試時間、地點、內容範圍、方式由招生單位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全部復試工作一般應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
(四)對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准)報考的考生(法律(非法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或旅遊管理專業學位碩士可除外),復試時,應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幹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
(五)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招生單位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六)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七)少數民族地區僅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區域。考生網報時應如實填寫民族身份,現場確認後不得更改。
(八)教育部依據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結合年度招生計劃、生源情況及總體初試成績情況,確定考生進入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單考生進入復試的基本分數要求由招生單位自定。
成績計算
各個高校考研復試成績計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來說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方法如下:
復試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面試成績×(90%-筆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10%
參考鏈接:網路—研究生復試
② 為什麼人要戴帽子
沒心情扎頭發,戴頂帽子,就算披頭散發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形象,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扮酷呢
③ 對於男孩子考研復試的著裝有什麼要求嗎應該穿正裝嗎
與線下面試不同,遠程視頻要擺正姿勢,整理頭發和上衣,不要戴帽子,不要戴太顯眼的耳環等,不要咬手指,轉動筆等小動作。當然,如果仍然採用傳統的復試,面試時穿牛仔褲是沒問題的。如果是普通的,並不總是有洞的。往年小西參加復試的時候,見過很多學生穿牛仔褲和寬松褲,都沒問題。從理工科專業來看,沒有特別的正裝要求,很多面試官自己也沒有穿正裝。如果是女人,可以化淡妝,我相信你都知道不化妝。女人半跟鞋也可以。舒服就可以了
復試穿什麼都不用特別費心,整體看起來干凈利落就行了。女人不要濃妝艷抹,穿奇裝異服,男人稍微修一下頭發,不要染成五顏六色。至少學生應該有一個學生復試有很多人穿西裝打領帶,看起來很正式,這當然沒問題。但是我認為沒有必要每個人都這樣做。為了復試不需要買一套西服。研究生復試不是找工作,而是穿喜歡穿的衣服就可以了。否則,跟風穿一套西服反而會加劇緊張。
④ 考研考場可以帶帽子嗎
可以帶帽子,但進考場會檢查有沒有夾帶東西,具體考場要求准考證也會說明,可以詳細閱讀
⑤ 考研面試需要穿什麼服裝
一、男生篇
服裝顏色以黑白灰為主,不要太過鮮艷和花哨。不必特意西裝革履扎領結,也不必特意穿白襪子,總歸來說以干凈為主,盡量選擇比較規范的服飾。我們的原則是呈現給導師衣著整潔,積極陽光的形象,一定要讓自己顯得很精神。
最好不要燙頭和剃光頭,考研面試的時候最好不要戴帽子。劉海不宜過長,不能擋住眼睛。發型不能太怪異,這樣會讓導師覺得不夠穩重。
3.鞋子要擦乾凈,和衣服相搭,略正式就可以,休閑鞋、運動鞋、皮鞋都可以。走路千萬別拖沓。這個時候是相對比較正式的場合,就不要選擇太過時尚或者炫的類型了。
4.如果鬍子長長了的話,最好剃一下,這樣人會顯得比較陽光和精神,否則亂糟糟的,很影響形象。
5.注意麵試的時候,手機關機或者調成靜音裝在包里或者口袋裡,不要拿在手裡了。
二、女生篇
1.女生的服裝選擇會比較多一些,原則是呈現給導師衣著整潔,落落大方的形象。
2.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帶點坡跟也可以,黑色的會比較適合。盡量選擇那種走路不會發出聲響的鞋子,否則在很安靜的教室里聲音會特別大。
3.老師不喜歡濃妝艷抹的學生,尤其是年齡偏大一點的導師。最好化淡妝或者最好不要化妝,眼影口紅眼線什麼都可以省去了。切記化濃妝,用淡淡的唇膏或者唇彩就可以了。
4.頭發的長度如果在學生頭發型以上,最好紮起來或者盤起來。如果是學生頭的最好用一兩只卡子固定住,不要再說話或者鞠躬的時候讓頭發亂掉。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注意最好不要撥頭發。
5.現在這個時候,北方天氣漸漸回暖,南方到時候會稍微有點熱。衣服要穿得比較舒適整潔,顏色少一點就好,裙子的話不要穿太短,一定要穿襪子或者打底褲。盡量不要選擇剛剛買的衣服或者沒穿過的衣服,這樣的話,你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最好是自己平時比較喜歡穿的衣服或者風格,我們才好在這種場合駕馭它。
三、面試禮儀
最後也要注意麵試禮儀的問題。
輪到自己的時候,進去的時候要輕敲門,有應答後輕開輕關。朝老師微笑,微笑,對導師們鞠個30~45°躬,略表尊重。等老師說請坐後,再坐到板凳上。建議坐姿:把腰板挺直,坐椅子的三分之二左右,這樣比較穩,且有禮貌。有的學校是站在講台上回答問題,那就收腹抬頭。總之呈現出健康的、優雅的、充滿活力的姿態啦。
然後老師就開始問問題,然後開始逐一回答,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言行禮貌:按老師順序回答問題,回答問題時注意目光禮貌:不要游離,不要看天花板或鞋,切忌只看一個導師。注意:如果是抽題,勿忘讀題,不然老師咋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端正回答問題的心態:一定要謙虛,不卑不亢,把問題引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不會的問題要實事求是。
研究生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搞學術做科研,所有導師都喜歡那種能力強、三觀正、精神旺、看上去干凈利落的新同學。專業能力是一大考察點,但是我們的著裝、人品和談吐也是非常重要。畢竟,導師不願意要一個不注意個人裝飾,也不聽從指揮的同學。
⑥ 研究生考試可以戴帽子么,在南京考試比較冷啊
可以!我當年就帶了
⑦ 請問一下考研的時候能不能帶帽子啊
考研對於考生戴帽子並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是可以戴帽子的。考生只准攜帶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規定的考試用品,如黑色字跡鋼筆或者簽字筆,以及鉛筆、橡皮、繪圖儀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單位在准考證上註明的所需攜帶的用具。
不得攜帶任何書刊、報紙、稿紙、圖片、資料、具有通訊功能工具(如手提電話、尋呼機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或者有存儲、編程、查詢功能的電子用品以及塗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考場內不得自行傳遞文具、用品等。
(7)考研為什麼戴帽子擴展閱讀:
考研常識:
考生憑本人《准考證》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按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應當主動接受監考員按規定對其進行的身份驗證核查、安全檢查和隨身物品檢查等。
考生入場後,對號入座,將《准考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驗。考生領到答題卡、答題紙、試卷後,應當在指定位置和規定的時間內准確清楚地填塗姓名、考生編號等信息,按照考務要求粘貼條形碼等。
凡漏貼條形碼的、漏填、錯填或者字跡不清的答卷影響評卷結果,責任由考生自負。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等分發錯誤及試卷字跡不清、漏印、重印、缺頁等問題,可舉手詢問;涉及試題內容的疑問,不得向監考員詢問。
⑧ 考研時能戴帽子手套嗎
可以的
重要的知識點整理一下,做題不一定要做難題,基礎是根本,每次考試不要著重在一個題目上,
要放寬心態,准備好筆記本和錯題集,錯題集用來記錄自己做錯的題,
筆記本記錄一些容易忽略細節和重點。 不要急,總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⑨ 考研可以戴帽子入考場嗎
考研對於考生戴帽子並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是可以戴帽子的。
研究生考試需要帶2B鉛筆、橡皮、中性水筆(多帶幾支)、畫圖工具、小刀、固體膠,透明筆袋等文具。具體考生可參考考試通知,考生應按考點所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有關規定攜帶並使用文具。自命題科目按招生單位說明攜帶文具。
考研常識:
考生憑本人《准考證》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按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應當主動接受監考員按規定對其進行的身份驗證核查、安全檢查和隨身物品檢查等。
考生入場後,對號入座,將《准考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驗。考生領到答題卡、答題紙、試卷後,應當在指定位置和規定的時間內准確清楚地填塗姓名、考生編號等信息,按照考務要求粘貼條形碼等。
凡漏貼條形碼的、漏填、錯填或者字跡不清的答卷影響評卷結果,責任由考生自負。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等分發錯誤及試卷字跡不清、漏印、重印、缺頁等問題,可舉手詢問;涉及試題內容的疑問,不得向監考員詢問。
⑩ 人大法學考研方法
我用關鍵詞的形式,把我的考研一次成功經驗和大家分享。 作為一名高中時期的理科生,我在很長時間內反感「背」這個詞,在我看來,理解才是學習的王道,「背」意味著死記,意味著盲目的重復。但是過去一年考研的經歷,讓我改變了之前對「背」的偏見,也讓我產生了對文科生的敬佩。 選擇人大,而不是北大抑或清華,也就意味著你選擇了一條嚴謹的「概念」之路,人大的題目重視基礎是不爭的事實:初試題以名詞解釋和簡答為主,兩門專業課,除去科目三的3道論述題所佔的60分,剩餘的240分都是名詞解釋和簡答。 名詞解釋是對法學基本概念的考察,簡答題也是由核心概念的名詞解釋和相關性質的展開組成,因此,「概念」是人大考研的靈魂.
有一點大家應該會同意,一個概念「你把它記住了,你也就理解了」。無論你對一個概念的外延有多麼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你不能用法言法語將其內涵直接「陳述」出來,,具體到考試上,如果你不能用標准化的、精煉而周密的語言將 「名詞」 解釋出來,你很難向閱卷老師證明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就不能拿到足夠換來一張錄取通知書的分數。 在准備人大考研的過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初期很長時間內都是以一種很緩慢的節奏「細細」地看書,看的也很認真,看的遍數也不少,但是隨便拿一道簡單的真題來檢驗自己,就會發現要麼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要麼是似曾相識卻無法言傳——這都是不行的,這樣在考試時要麼漏掉重要得分點,要麼寫成毫無邏輯一團糟招致評分老師的不良印象。同時,這種「看過很多遍卻還是記不住」的難受經歷也會消磨備考過程中本就脆弱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我的建議,「背」吧少年!! 放低姿態,放平心態,放下「靠理解不用死記硬背」的身段,靜下心來耐心地背,一遍又一遍地背,每背一遍都會有新收獲,每背一遍都會發現之前在理解上的偏差, 五遍十遍二十遍,隨著越來越多的概念對你而言都如數家珍,你的信心會膨脹,你的繼續背下去的動力和熱情會增加,你的成功幾率也在悄然增長。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在認真看過每一門教材1-2遍,掌握了學科的知識框架並且對每一個概念都有比較到位的理解 之後,就開始記憶——「背」,而不是繼續輕松地看書,最好是能夠到合適的地方大聲的朗讀然後再大聲地背出來!朗讀之後再背誦,是一個信息輸入和輸出的雙向過程, 這個綜合過程遠比看書的效率高( 你們會懂的)。 對於一般考生而言,看書很輕松很愉快,但是背書相對很累,這也導致很多人長期停留在只看不背的階段,浪費了提升水平的時機和時間。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9月份開始逐漸增加每天讀書背書的時間, 我白天就在圖書館的偏僻處背誦我整理的筆記,晚上就結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對筆記進行優化,第二天就重復前一天的過程。 到了11月和12月,我每天早、中、晚會在圖書館樓道、操場邊、宿舍盡頭等各種合適的地方背書,除去整理和總結的時間,每天背書時間超過9個小時。從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初考試前, 我平均每一科的筆記都背了10遍有餘,我想這也是我初次考試就能兩門專業課考得比較理想分數的主要原因。 前面我提到了背書的重要性,現在我想說一下背書的「客體」——筆記。 很多同學在猶豫是看書還是看筆記, 我的建議是,剛開始的時候認真看教材,掌握知識體系,對每一個概念混個臉熟,然後就可以把教材放到第二位作為參考和補充,全力攻克筆記。 我之所以建議背筆記,主要是從人大的題型出發,考慮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可行性: 人大初試主要是名詞和簡答,每個題幾乎都是一個比較獨立的知識點,不需要大段的發散性論述。反映到教材上,每個題也就是教材上的一段話或者相鄰幾段話的中心句,能夠做到一網打盡,將其做成筆記一般不會漏掉知識點,因此,將所有教材上的重要知識點做成筆記 是可行的。 必要性:人大法學初試改革之後, 法理一本書,法制史一本書,憲法兩本書(21世紀《憲法》+ 韓大元的《中國憲法》) ,科目四7選5至少5本書, 其中訴訟法2本,國際法至少3本, 這加起來也是10本左右的大頭書,很難想像在復習的後期每天還要帶著幾百頁厚的磚頭一本一本的背,這厚厚的一疊書僅看起來就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對信心是個嚴重挑戰。 所以,我認為,一份全面而精煉並且符合考試要求的筆記必不可少!!! 因此,我和我的同學(380+考上國際法那個),從暑假開始, 結合最近11年的所有初試、復試真題,以及市面上專做人大法學考研的最權威的機構的全套資料,用了100多個日日夜夜終於把我們要考的所有科目(法理,法制史,憲法,民法,刑法,訴訟法,知產,經濟法,國際法),一個字一個字敲進電腦,整理成了一套全面而精煉的筆記。 對我而言,過去一年最有成就感的兩件事,一件事 一次性考上人大民商,另一件就是整理了一套我認為是 市面上最好的復習筆記。 筆記里的每一個名詞解釋,都是,具體而言,每個名詞解釋分為如下幾個部分: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屬范圍 或 概念的劃分標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內涵 ③概念的特徵、性質等 ④加尾巴:需要時(特別是法制史的名詞解釋)加上對概念的簡短評價。 字數在100-150之間。 每一個簡答題也都是按照 ①核心概念名詞解釋 + ②概念的相關特徵和性質 來整理。 字數在200-250之間 總的來說,完全按照考試要求整理,按照這個框架來背,上考場之後幾乎可以如「本能」般直接下筆默寫,不用臨場整理思路,大大的節約了時間。 同時,筆記里每一個知識點旁邊,按照重要性程度都標注 A+,A,B+,B,C幾等,這是根據該知識點在近十年所有真題中的考察頻率和 輔導班老師根據多年經驗做出的建議, 而將知識點所做的重要性分類。 在這里我要像大家介紹一個考場上面對 陌生題目 的經驗,其實也是我在按自己整理的筆記背誦幾個月之後形成的答題感覺: 遇到不會的題目,千萬不要慌,就按照平時背誦的套路,也就是上面介紹的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屬范圍 或 概念的劃分標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內涵 ③概念的特徵、性質等 ④加尾巴 的方式, 將你對題目字面的理解和本科學習的基礎集合起來,「編」一個看上去 很有法學素養的 答案,也能得到閱卷老師的垂青( 個人親身經歷,哈哈,沒辦法考場上肯定會碰到不熟悉的題目) 以上兩點, 也就是 「背」 和 「符合考試要求的筆記」 ,是我想向大家竭力建議的人大法學考研不二法門,我和我的同學從中受益匪淺,最終的成績也證明我們的方法和筆記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整理全套筆記是一個十分消耗精力和時間的過程,是一個可以讓人崩潰的過程, 同時對部分人而言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過程。因為如果筆記整理的不全面,或者筆記裡面知識點的重難點不突出, 或者每個知識點內容不全面(比如只有核心概念,沒有必要的描述),都會導致 弊大於利的遺憾結果,辛辛苦苦整理筆記再背筆記,結果卻是南轅北轍或者本末倒置。 因此,,讓大家能夠把時間用到看教材和背筆記這兩個過程中,減少大家翻書、找到所有考點、劃出重點、敲鍵盤、無休止地修改筆記、校對排版以至於滴眼葯水做眼保健操(這都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最讓人煎熬的過程) 的時間, 我們很樂意將筆記同大家分享,包括法理,法制史,憲法,民法(初試筆記+復試筆記),刑法,訴訟法,知產,經濟法,國際法各科 想要筆記或者想要繼續咨詢考研經驗的朋友,可以給我發郵件,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 即 「相約人大2013」的拼音 我希望我們的經驗以及我們整理的筆記能夠幫助更多夢想考上人大,夢想改變人生軌跡的考生們, 加油! 希望能夠在2013年的迎新會上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