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無頭的帽子是什麼意思
1. 生肖成語
很多,到http://www.51windows.net/data/?url=/DATA/folders/folder_97.asp看。如:
1.關於豬的成語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
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後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2.關於狗的成語
狗盜雞鳴: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狗盜鼠竊: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狗吠非主:
狗見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語出《戰國策·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狗吠之驚:
謂小驚憂
狗苟蠅營:
像狗那樣苟且求活,像蒼蠅那樣營營往來。比喻不顧廉恥,到處鑽營
狗急跳牆:
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後果地行動。語出《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牆。」
狗口裡吐不出象牙: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狗馬聲色:
良犬、駿馬、音樂、女色。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狗拿耗子: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
狗皮膏葯:
①中醫外用膏葯。將葯膏塗在小塊狗皮上製成,能消痞止痛。②舊時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葯來騙取錢財,因用以比喻騙人的貨色
狗仗官勢:
比喻壞人倚仗官府勢力欺壓他人
狗仗人勢:
比喻奴才、走狗倚仗主子的勢力
狗彘不若:
猶言豬狗不如。形容品行極端卑劣。語出《荀子·榮辱》:「乳彘不觸虎,乳狗不遠游,不忘其親也。人也,下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亂
白衣蒼狗:
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後以「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比喻女子出嫁後,不管丈夫如何,都要隨從一輩子
狐群狗黨:
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畫虎不成反類狗: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反貽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淮王雞狗:
晉葛洪《神仙傳·劉安》:「時人傳八公、安臨去時,餘葯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後因以「淮王雞狗」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
獲兔烹狗:
猶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後排斥以至殺害有功者
雞腸狗肚:
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雞飛狗叫:
猶言雞飛狗走
雞飛狗走:
雞嚇得飛起來,狗嚇得逃跑。形容驚慌失措,亂成一團
雞零狗碎:
謂事物零零碎碎,不完整
雞鳴狗盜:
亦作「雞鳴狗盜」。①學雄雞啼明,裝狗進行偷竊。語本《史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徧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後用以稱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為低下卑劣。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徧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後用以稱有卑微技能者。②形容行為低下卑劣
雞鳴狗吠:
亦作「雞鳴犬吠」。①形容百姓安居樂業。語出《孟子·公孫丑上》:「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焦循正義:「此必時俗語。故《老子》亦雲:『樂其俗,安其居,鄰里相望,雞犬之聲相聞。』」②形容戰亂,變亂
狼嗥狗叫:
形容惡人狂呼亂叫
狼心狗肺:
比喻心腸狠毒、貪婪
狼心狗行:
比喻心腸狠毒貪婪,行為卑鄙無恥
傫如喪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語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裴駰集解引王肅曰:「喪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見飲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亂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賣狗懸羊: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牛黃狗寶:
牛黃,牛膽囊中的結石;狗寶,狗臟器中的凝結物。兩者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因以喻壞透了的心腸
烹狗藏弓:
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文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後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後把效勞出力的人拋棄以至殺害
人面狗心: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於弟,故朗雲然。」後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喪家之狗: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後因以比喻失去依靠、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
聲色狗馬:
歌舞、女色、玩狗、跑馬。泛指舊時統治階級的淫樂方式
鼠竄狗盜:
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
鼠竊狗盜:
①比喻小偷小盜或小規模的搶掠騷擾。②指小股盜賊
鼠竊狗偷:
①同「鼠竊狗盜」。②指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③比喻鬼祟卑鄙。④指委瑣低劣
偷雞摸狗:
亦作「偷雞盜狗」。①指偷竊。②指背著自己的配偶和他人搞男女關系
土龍芻狗:
土做的龍,草扎的狗。比喻名實不相副
兔死狗烹:
兔子死後,獵狗被烹食。多比喻統治者殺害功臣。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蛙鳴狗吠:
青蛙與狗的鳴叫。比喻拙劣的詩文
行若狗彘:
行為象豬狗。謂不齒人類。語本《墨子·耕柱》:「子夏之徒問於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無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猶有斗,惡有士而無斗矣?』子墨子曰:『傷矣哉!言則稱於湯文,行則譬於狗豨,傷矣哉!』」
羊頭狗肉:
喻表裡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引狗入寨:
猶言引狼入室
蠅營狗苟:
①像蒼蠅一樣到處鑽營,像狗一樣苟且求活。比喻為追求名利,不顧廉恥,不擇手段。②借指無恥之徒
跖狗吠堯:
意謂各為其主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椎埋狗竊:
謂搶殺偷盜,不務正業
椎埋屠狗:
殺人宰狗。指為非作歹和從事低賤的職業
捉雞罵狗:
猶指桑罵槐
3.關於猴的成語
沐猴而冠:
獼猴戴帽子。比喻外表雖裝扮得很像樣,但本質卻掩蓋不了。常用來諷刺依附權勢、竊據名位之人
弄鬼掉猴:
搗鬼,耍花樣
殺雞駭猴:
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土龍沐猴: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軒鶴冠猴: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宰雞教猴: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餘。
4.關於羊的成語
羊很狼貪:
喻狠毒貪婪。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羊落虎口:
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某處所花費者,仍從某處取回
羊踏菜園:
三國魏邯鄲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後以喻慣吃蔬菜的人偶食葷腥美食
羊頭狗肉:
喻表裡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羊續懸魚:
《後漢書·羊續傳》:「續為南陽太守……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所懸者,以杜其意。」後因用「羊續懸魚」作為居官清廉、拒絕受賄的典故
羊棗昌歜:
曾晳嗜羊棗,楚文王嗜昌歜,後以「羊棗昌歜」喻人之癖好
羊質虎皮:
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愛禮存羊:
《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以「愛禮存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系頸牽羊:
繩系頸,手牽羊。謂投降請罪
昌歜羊棗: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後以「昌歜羊棗」指人所偏好之物
羝羊觸籓:
公羊角鉤在籬笆上。比喻進退兩難
多歧亡羊:
《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後以「多歧亡羊」比喻因情況復雜多變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餓虎吞羊:
形容迅猛貪婪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用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符實或做壞事
虎皮羊質:
語本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比喻外強中干
狼羊同飼: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游。」陸德明釋文:「策,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羚羊掛角:
亦作「羚羊掛角」。傳說羚羊夜眠防患,以角懸樹,足不著地,無跡可尋。見《埤雅·釋獸》。因以「羚羊掛角」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無跡可尋。見《埤雅·釋獸》。因以「羚羊掛角」喻意境超脫,不著形跡
買王得羊: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賣狗懸羊: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鳥道羊腸:
狹險典折的山路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於人乎?」
歧路亡羊:
《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後用「歧路亡羊」比喻因情況復雜多變而迷失方向,走入迷途
驅羊戰狼:
喻以弱擊強
肉袒牽羊:
露體牽羊,以示降服順從
如狼牧羊:
比喻任用酷吏治理人民,人民一定深受其害
十羊九牧:
①比喻民少官多。②比喻多頭領導,命令不一,使人無所適從
使羊將狼:
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眾
瘦羊博士:
《後漢書·甄宇傳》「建武中,扞甄宇呴為州從事,徵拜博士」李賢注引《東觀漢記》:「建武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又欲投鉤,宇復恥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爭訟,後召會問『瘦羊博士』所在,京師因以號之。」後用以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鼠穴尋羊:
比喻沒有功效的做法
素絲羔羊:
《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毛傳:「素,白也;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後因以「素絲羔羊」稱譽正直廉潔的官吏
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謂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後及時補救
以羊易牛: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鍾。』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後以「以羊易牛」指用這個代替那個
臧穀亡羊:
《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宋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仲尼憂世接輿狂,藏谷雖殊竟兩亡。」
5.關於馬的成語
馬勃牛溲:
馬勃,菌類;牛溲,車前草。比喻至賤之物
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馬塵不及: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馬齒徒增:
《穀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後因以「馬齒徒增」謙稱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馬到成功:
形容事情順利,一開始就取得勝利
馬耳東風:
東風吹過馬耳。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或互不相干。語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之二:「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馬腹逃鞭: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後以「馬腹逃鞭」比喻躲脫懲罰
馬革裹屍:
亦作「馬革裹屍」。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謂英勇作戰,死於戰場。於戰場
馬工枚速:
謂漢司馬相如、枚皋二人為文,一工一速
馬角烏頭: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後因以「馬角烏頭」比喻不能實現之事
馬龍車水:
猶言車水馬龍
馬鹿易形:
變易馬鹿的形象。語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後以比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馬毛蝟磔:
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後因以「馬毛蝟磔」形容狂風大作,氣候惡劣
馬面牛頭:
猶牛頭馬面
馬牛襟裾:
穿衣服的馬牛。譏人不明道理、不識禮儀
馬牛其風: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雲:『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雲:『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後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馬前潑水:
元雜劇《漁樵記》寫漢朱買臣家貧,賣薪自給,行歌誦書,妻羞之,求去。後買臣拜太守,婦要求復婚,買臣潑水於馬前,令妻收回,以示夫妻不能再合。後因以「馬前潑水」比喻夫妻離異,無法挽回
馬去馬歸: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致殘,鄉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全。後因以「馬去馬歸」喻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馬如流水:
形容人馬熙攘
馬如游龍:
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語出《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馬入華山:
《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因以「馬入華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馬上得天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後因以「馬上得天下」為武功建國之典
馬上房子:
謂當面贊成,背後反對
馬上功成:
猶言馬上得天下
馬上看花:
猶言走馬看花
馬上牆頭:
指男女青年相戀之處
馬首是瞻:
古代作戰時,士兵看主將的馬頭決定進退,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別人行動。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杜預註:「言進退從己。」
馬首欲東:
謂東歸;返回。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欒黶曰:『晉國之命,未是有也。余馬首欲東。』乃歸。」楊伯峻註:「秦兵在西,東則歸矣。」
馬瘦毛長:
比喻人窮志短
馬水車龍:
猶言車水馬龍
馬咽車闐:
形容車馬繁多,非常熱鬧
馬仰人翻:
形容混亂或忙亂不堪的樣子
馬中關五:
猶言魯魚亥豕
馬壯人強:
猶言人強馬壯
馬捉老鼠:
比喻瞎忙亂
馬足車塵:
喻四處奔波,生活動盪不定
馬足龍沙: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寶馬香車:
名貴的良馬,華麗的車子。借指富貴之家出行的排場
北叟失馬:
猶塞翁失馬。喻因禍得福
持戈試馬:
比喻作好准備,躍躍欲試
洗兵牧馬:
洗擦兵器,喂養戰馬。指做好作戰准備
系馬埋輪:
謂敵人進攻時,系住馬,埋車輪於地,以示固守不退。語本《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曹操註:「方,縛馬也;埋輪,示不動也。」
瞎馬臨池: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後因以「瞎馬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老馬識途: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後因以「老馬識途」比喻對某事富有經驗,能為先導
老馬嘶風:
喻人老而猶有雄心
老馬為駒:
御老馬如駒。喻失敬老之禮。《詩·小雅·角弓》:「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鄭玄箋;「比喻幽王見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顧念後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將然。」一說比喻年雖老而猶有壯心,不慮後之難及。朱熹集傳:「如老馬憊矣,而反自以為駒,不顧其後,將有不勝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邁為嫌
弊車羸馬:
破車瘦馬
避世金馬:
《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後以「避世金馬」、「避世金門」謂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謂天下太平
兵荒馬亂:
形容戰時動盪不安的景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作戰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後泛指行動前須作好准備工作
兵強馬壯:
①士兵、軍馬強壯。指軍隊強大,有戰鬥力。②泛指強壯有力
伯樂相馬:
伯樂觀察、品評馬的優劣。比喻有眼力者鑒別並薦舉人才
策馬飛輿:
謂駕馬車疾行
車塵馬足:
①謂車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車騎。敬稱對方時亦用之
車馳馬驟:
形容車馬賓士迅猛
車殆馬煩:
車危且馬疲。形容旅途睏乏
車煩馬斃:
形容旅途勞頓睏乏
車馬如龍:
謂車馬眾多,繁華熱鬧
車馬盈門:
車馬充滿門庭。形容賓客眾多
車水馬龍:
《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後以「車水馬龍」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車填馬隘:
謂車馬填塞門庭道路。形容賓客眾多
車轍馬跡:
車馬行過的痕跡
窗間過馬: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吹牛拍馬:
吹噓奉承
大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代馬望北: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
代馬依風: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願老死他鄉
丹書白馬: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
單槍匹馬:
亦作「單槍獨馬」。亦作「單槍匹馬」。①形容孤身奮戰。②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得馬生災: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後以「得馬生災」謂因福而得禍
得馬失馬:
謂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東風射馬耳:
東風吹過馬耳邊。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斗雞走馬:
斗雞賽馬。古代的賭博游戲
二童一馬: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後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放馬華陽:
謂不再用兵
放牛歸馬:
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後以「放牛歸馬」比喻不再用兵
飛鷹走馬:
放鷹追捕和騎馬追逐鳥獸。指打獵
非驢非馬:
《漢書·西域傳下·渠犁》:「(龜茲王)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鍾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也。』」■,即騾,馬驢雜交而生。後用「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
肥馬輕裘:
語本《論語·雍也》:「赤(公西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謂騎著肥壯的駿馬,穿著輕暖的皮袍。後以「肥馬輕裘」形容生活豪華
風車雨馬:
指神靈的車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風吹馬耳:
比喻對別人的話無動於衷
風馬不接:
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誘謂之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說:風,放逸,走失。謂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後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風馬雲車:
指神靈的車馬
風檣陣馬:
①乘風的帆船,臨陣的戰馬。形容行進迅速,氣勢雄偉。②比喻文筆遒勁
輕裘肥馬:
《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後以「輕裘肥馬」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天馬行空:
①神馬賓士於太空。比喻才氣橫逸,不受拘束。②形容脫離羈絆,迅猛前進。③比喻言大而誇,脫離實際
天粟馬角:
天雨粟,馬生角。謂不可能實現的事
服牛乘馬:
役使牛馬駕車
高車駟馬:
指顯貴者所乘的車
高頭大馬:
①體形高大的馬。②比喻人的體形高大
膏車秣馬:
為車上油,給馬喂料。指准備起程。語出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2. 在mc里遇到一個長的像npc的怪,它頭上帶著一頂帽子,被它打之後血變成綠色的,這是什麼怪
紫色衣服戴帽子的人是吧,這種生物呢,叫巫婆,會主動攻擊玩家,武器是劇毒葯水,被攻擊後血會變綠,表示中毒.在生存模式里打敗巫婆有點困難,因為巫婆還有治療葯水,推薦用陷阱.........
[以下資料來自中文WIKI]
女巫(Witch),繁體中文版稱巫婆為一種能夠遠程攻擊的生物,為主世界中繼骷髏和凋靈之後第三種能夠天然生成的遠程攻擊生物。
外觀
女巫與村民很相似,只是帶著老式的、具有綠色裝飾物的魔法帽,身穿紫色長袍,棕色長靴,鼻子上有一顆痣並會輕微扭動,眼睛也是紫色的。而且女巫會偶爾發出紫色的星狀顆粒(村民是綠色顆粒)。
[編輯]戰斗
女巫使用多種負面效果的噴濺葯水攻擊玩家,包括劇毒、虛弱與遲緩。這些葯水也會對被波及的生物起作用。其不會受到陽光傷害。女巫死亡後,女巫會罕見地掉落治療葯水、迅捷葯水與火焰抵抗葯水。鐵傀儡會因為女巫是攻擊型生物而對其主動攻擊。女巫對劇毒、遲緩與傷害噴濺葯水免疫。
當被物理傷害時,它們會喝下恢復葯水以治療。女巫飲用葯水時,他的鼻子會立起,指向前方。當治療自己時,他們無法攻擊玩家。當女巫被點燃時,它們會喝下抗火葯水以避免傷害——所以想用火攻對付女巫是不可能的。
弓是對付女巫的最好武器。噴濺葯水由於其攻擊距離較短並不適合。
3. 無頭蒼蠅的歇後語是什麼
無頭蒼蠅-瞎碰
蒼蠅沒有頭就會亂飛,沒有方向所以無頭蒼蠅就是指這個意思,引申為沒有目標等意思。
出處: 清·俞萬春《盪寇志》第97回:「上年往東京買賣,與那個沒頭蒼蠅牛信曾相認識。」
舉例造句: 沒有訓練的部隊是烏合之眾,不講戰術的指揮員是沒頭蒼蠅。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莽撞的人。
(3)帶血無頭的帽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蒼蠅食性
蒼蠅的食性取決於其種類。有專門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專門嗜食人、畜血液或動物創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們常見的家蠅、大頭金蠅、絲光綠蠅、麗蠅、麻蠅則屬於雜食性蠅類,即廣泛攝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與排泄物、廚房下腳料及垃圾中有機物等。
它們對於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極強的趨向性。據研究,雌蠅若單純供給水、糖及碳水化合物,雖能生長,但卵巢不能發育、產卵;惟有加喂蛋白質食料或多種氨基酸,才能正常產卵。若採用蜂王漿喂飼雌性家蠅,能縮短產卵前期,提高產卵量。
養殖場的防治
1、物理防治
在畜禽場內的物理防治就是及時清理糞便,應特別注意死角中的糞便和污水,盡可能保持畜禽糞便乾燥畜禽場內的廢舊墊料和病死畜禽也應及時妥善處理對禽場要定期檢查飲水和喂料系統,確保小漏水、小灑料;撿蛋時,盡量避免雞蛋破損;適當調節雞舍的通風系統,確保合適的風速,防止氨氣含量過量。
2、生物學防治
控制蒼蠅的生物學防治是在糞便中培養蒼蠅的天敵蒼蠅的天敵包括甲蟲、蝸和黃蜂等在自然情況糞便中蒼蠅的天敵很少乾燥畜禽糞有利於蒼蠅天敵的生長。
3、化學防治
化學葯物是控制蒼蠅最有效的辦法化學葯物小僅可以殺死成應,也可以殺死蠅卵和幼蟲。
4. 九十九年成大錯,稱王只合在秦州,是什麼意思
這是推背圖第四十一象中的話語,准確解釋還沒有說法。
有一說法:「九十九年成大錯」中的「九十九年」是指新界為期99年的租約。「成」和解之意,是指中、英1984年的聯合聲明,待為期99年的新界租約在97年完結時,英國將交還香港主權給中國。
「稱王只合在秦州」是指鄧小平在世時的時候看到香港、澳門、台灣回歸祖國。古時西夷稱中國大陸為秦。「州」指通洲,即大陸。「秦州」便是指中國。
推背圖第四十一象的詳解
讖曰:
天地晦盲,草木繁殖
陰陽反背,上土下日
頌曰:
帽兒須戴血無頭,手弄乾坤何日休
九十九年成大錯,稱王只合在秦州
解釋:「天地晦盲,草木繁殖,陰陽反背,上土下日」是指三年的解放戰爭及其結局。三年的解放戰爭中,炮火連天(天地晦盲),老百姓積極支援解放軍(草木繁殖),老百姓最終推翻「三座大山」而翻身做了主人(陰陽反背上土下日)。
「帽兒須戴血無頭」是指三年的解放戰爭的悲壯。「手弄乾坤何日休」是指毛澤東與周恩來、鄧小平等後來者主導著中國和世界格局的發展變化。
「九十九年成大錯稱王只合在秦州」:(此即將或尚未發生,天機不可泄露。)曾有統治者在九十九(1921——2020)年中最終聚成大錯,也只有在秦州時期的統治讓中華民族紀念了。
(4)帶血無頭的帽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傳說此袁李二人精通陰陽八卦奇門術數,道術高深,並具有洞察未來的「天眼神通」。因李淳風夜觀天象,結合「武周代唐」之言,於是一時興起,開始預言推算。
李淳風以術數易卦推衍,一算起來就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朝以後兩千年的歷史!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即第六十象所述,是以《推背圖》之名由此而來。
《推背圖》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支為序號,主要包涵:一個卦象、一幅圖像、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共四個部分。融合了易學、天文、詩詞、謎語、圖畫為一體。
預言了從唐木運開始、至明火運世程近兩千年,一直到社會共產共和的世界大同,即將發生在重大社會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經典」的未來學巨著。
5. 50個動物成語
鼠臂蟣肝:
猶言鼠肝蟲臂。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鼠竄蜂逝:
形容紛紛跑散
鼠竄狗盜:
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
鼠竄狼奔:
形容倉皇亂逃
鼠肚雞腸:
猶言鼠腹雞腸
鼠腹雞腸:
比喻人器量小,不能容人
鼠腹蝸腸:
猶言鼠腹雞腸
牛刀割雞:
亦作「牛刀割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試:
比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顯一下身手
牛高馬大: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亦喻指虛幻怪誕的作品。②比喻歪門邪道之流
牛黃狗寶:
牛黃,牛膽囊中的結石;狗寶,狗臟器中的凝結物。兩者都是內臟病變的產物,因以喻壞透了的心腸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變龍蒸:
謂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虎步龍行:
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凡,如龍虎之姿
虎超龍驤: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黨狐儕:
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虎鬥龍爭:
比喻群雄互相爭斗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涼
兔起鳧舉:
喻行動快速
兔起鶻落:
謂兔子剛出窩,鶻立即降落捕捉。極言動作敏捷。亦比喻作書畫或寫文章下筆迅捷
兔起烏沉:
謂月出日落
兔缺烏沈:
猶兔走烏飛
龍馳虎驟:
謂群雄逐鹿
龍雛鳳種:
指帝王後裔
龍德在田:
《易·乾》:「『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後因以「龍德在田」謂恩德廣被
龍雕鳳咀:
喻辭藻之美
龍斷可登:
謂可經營得利。龍,通「壟」
龍斷之登:
謂謀利求財。龍,通「壟」
龍蹲虎踞:
猶言龍盤虎踞
蛇灰蚓線:
比喻有相應的線索可循
蛇毛馬角:
蛇生毛,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無實者
蛇盤鬼附:
比喻相互勾結
蛇蟠蚓結:
比喻互相勾結
馬勃牛溲:
馬勃,菌類;牛溲,車前草。比喻至賤之物
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間歇
馬塵不及: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馬齒徒增:
《穀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後因以「馬齒徒增」謙稱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馬到成功:
形容事情順利,一開始就取得勝
羊很狼貪:
喻狠毒貪婪。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羊落虎口:
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某處所花費者,仍從某處取回
羊踏菜園:
三國魏邯鄲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夢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園!』」後以喻慣吃蔬菜的人偶食葷腥美食
羊頭狗肉:
喻表裡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沐猴而冠:
獼猴戴帽子。比喻外表雖裝扮得很像樣,但本質卻掩蓋不了。常用來諷刺依附權勢、竊據名位之人
弄鬼掉猴:
搗鬼,耍花樣
殺雞駭猴:
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土龍沐猴: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軒鶴冠猴: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雞腸狗肚:
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雞蟲得失:
唐杜甫《縛雞行》:「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後改變原意,以比喻無關緊要的細微得失
雞飛蛋打:
比喻兩頭落空,一無所得
雞飛狗叫:
猶言雞飛狗走
狗盜雞鳴: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狗盜鼠竊: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狗吠非主:
狗見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語出《戰國策·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狗吠之驚:
謂小驚憂
狗苟蠅營:
像狗那樣苟且求活,像蒼蠅那樣營營往來。比喻不顧廉恥,到處鑽營
狗急跳牆:
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後果地行動。語出《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牆。」
豬朋狗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泥豬疥狗:
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豬怕壯:
豬長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後就會招致麻煩
一龍一豬:
喻二人相去懸殊
指豬罵狗:
猶指桑罵槐
一石二鳥
龍馬精神
鼠頭鼠腦
有關動物的成語
有關「魚」的成語
【如魚得水】(1)原謂君臣相待,今多以形容朋友或夫妻情感融洽。(2)用以比喻所處環境,能稱心如意。
【池魚之殃】比喻無故而受禍。
【殃及池魚】無端受累。
【魚水相逢】(1)比喻夫婦和樂。(2)比喻君臣相得。
【魚沉雁渺】比喻音信全無。
【魚目混珠】比喻用假貨充真貨。
【魚米之鄉】指靠近水邊的肥沃地方。
【魚肉鄉民】土豪劣紳,仗勢欺侮自己的鄉人。
【魚沉落雁】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魚貫而入】排成一列依次前進。
【魚雁往返】指書信往返。
【魯魚亥豕】指文字因形近而傳寫錯誤。
【渾水摸魚】在混亂的局勢中得小便宜。
【漏網之魚】喻罪犯沒有被逮捕歸案。
【緣木求魚】喻勞而無功,絕不可得。
【鮑魚之肆】比喻惡劣之環境或小人聚集之所。
【臨淵羨魚】比喻空自想望,而沒有實際行動。
【魚游沸鼎】比喻情勢之危急
有關「鳥」的成語
【一石二鳥】比喻做一件事獲得兩個效果。
【小鳥依人】形容女子或小孩怯弱的樣子,惹人憐愛。
【倦鳥知返】形容遊子倦遊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倦鳥歸巢】形容遊子倦遊歸家。或比喻離開工作崗位太久,倦於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崗位。
【笨鳥先飛】(1)形容愚笨的人,事前欠缺考慮,常魯莽行事。(2)或用以表示愚笨的人行動應比別人早,以免手忙腳亂。
【鳥盡弓藏】比喻天下既定,功臣遭遺棄。與「兔死狗烹」意同。惟「鳥盡弓藏」語意較輕。
【鳥語花香】描寫春天的景色。
【鳥面鵠形】用以形容久飢消瘦之狀,又作「鳩形鵠面」。
【鳥為食亡】比喻人因貪財而死。
【鳥獸不可與同群】指人畢竟仍須生活在人群社會中,不能隱居逃世。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比喻人快要死時,多會良心發現,講出善良的話來。
【驚弓之鳥】比喻曾遭禍患,因而心懷驚懼者。
有關「鶴」的成語
【杳如黃鶴】比喻人物一去無蹤。
【風聲鶴唳】形容人心惶惶,自相驚擾。
【焚琴煮鶴】指不解風雅,大殺風景的行為。
【閑雲野鶴】形容超然脫俗,與世無爭,可以用在隱士,或是退休在家,生活閑逸無憂的人。
【雞皮鶴發】粗皮膚和白頭發,形容老人白發蒼蒼,滿臉皺紋。
【鶴立雞群】比喻才能出眾。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別高大。
【鶴發童顏】比喻年老而健康。
【鶴長鳧短】形容異類難諧。
有關「雁、鵝」的成語
【沉魚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魚沈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雁足傳書】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雁行失序】悼兄弟之喪。
【雁行折翼】失去兄弟。
【魚雁往返】指書信往返。
【千里鵝毛】遠道送禮物,禮輕情意重。
有關「其餘鳥類」的成語
【鳩占鵲巢】比喻強占他人所有。
【鶉衣百結】比喻衣服破舊,滿是補釘。
【鷦鷯一枝】(1)用以勸人寡慾,今多說成:「鷦鷯巢林,不過一枝」。(2)或比喻棲身之所,多用於託人求職時。
【鸞翔鳳集】比喻賢才之聚集。
【鳳毛麟角】形容世間少有。
【鳳凰於飛】比喻夫婦唱和相樂;多用為婚禮之祝詞。
【鳶飛魚躍】比喻放任於自然之樂。
【鴉雀無聲】比喻原本吵吵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
【鴻鵠之志】比喻志向遠大,與「青雲之志」義同。
【鵬程萬里】祝福別人前程遠大,如鵬飛萬里。
【鶯聲燕語】用以形容鳥鳴。或比喻女子聲音宛轉流利。
【鶯鶯燕燕】比喻女郎眾多。
【鶼鰈情深】比喻夫婦恩愛逾恆,與「伉儷情深」義同。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兩相爭持,第三者得利。
有關「十二生肖」的成語上
一、有關「鼠」的成語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傷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顧忌。
【抱頭鼠竄】形容狼狽逃避的情形。
【梧鼠技窮】比喻技能雖多,而不能專一。
【鼠牙雀角】比喻與人爭誦。
【鼠肝蟲臂】指極為低賤微小的東西。
【鼴鼠飲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沒什麼了不起。
【獐頭鼠目】用以形容一個人的長相姦邪,如獐之頭、鼠之目。與「尖嘴猴腮」義近,但「尖嘴猴腮」僅形容面貌醜陋,而「獐頭鼠目」更強調其人之奸惡狡猾。
二、有關「牛」的成語
【九牛一毛】比喻價值極渺小輕微。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
【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 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 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關「虎」的成語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三人成虎】比喻說的人多,縱然傳聞是錯的,也會信以為真。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如虎添翼】喻強者又得助力而更強悍,更令人害怕。
【羊入虎口】喻危險之至,難免死亡。
【縱虎歸山】縱容惡人,讓他回到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地盤,再度危害他人。
【狐假虎威】喻假借聲勢去嚇唬別人。
【卧虎藏龍】喻人才多而傑出。
【虎入羊群】喻聲勢非常大,對方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虎口餘生】比喻經歷極大危險,僥幸保全下來的生命。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地盯著,等待時機成熟以便下手。
【虎頭蛇尾】喻做事有始無終,沒有恆心。
【為虎作倀】比喻做壞事的幫凶。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既猛又急,粗魯難看。
【勢成騎虎】喻一個人做了某件事後,想罷手也來不及,有左右為難之意。
【騎虎難下】喻行事迫於大勢而不能中止。
【與虎謀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暴虎馮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隻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氣的匹夫之勇。
【談虎色變】原意是指必須親身經歷才有真知;後引申為驚懼某事,談及此事就驚慌色變。
【調虎離山】騙人離開根據地,以期達到某種目的的計策。
【養虎貽患】喻縱容敵人或惡人,給自己帶來後患。
【餓虎撲羊】喻非常貪饞。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龍爭虎鬥】形容兩強爭斗,不相上下。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縱虎歸山】喻放過惡人,使其再度危害社會。
四、有關「兔」的成語
【玉兔東升】表示時間已經入夜。
【守株待兔】表示固執成見不知變通。
【兔毛大伯】宋元時泛稱老人。
【兔死狗烹】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後即被毀棄。
【兔死狐悲】比喻同類的死敗,自己也哀傷起來。
【兔走烏飛】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快速。
【兔起鶻落】(1)形容動作敏捷。(2)比喻書法雄健。
五、有關「龍」的成語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來龍去脈】喻事情的全部過程。
【卧虎藏龍】喻人才多而傑出。
【活龍活現】形容繪畫、雕刻或文字的敘述,極為逼真。
【乘龍快婿】形容一個令人滿意的好女婿。
【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大器。
【畫龍點眼】喻作畫在重要處添上一筆使作品更加深動。
【蛟龍得水】喻人材得到賞識重用。
【群龍無首】喻群眾失去了領袖。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但並非真正的愛好它;引申為浮華不實。
【龍生九子】古代傳說龍生的九條小龍,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龍爭虎鬥】形容兩強爭斗,不相上下。
【龍肝鳳髓】比喻珍美之菜餚。
【龍飛鳳舞】形容氣勢奔放雄壯。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龍蛇雜處】喻各種好壞不同的人,混雜居處在一起。
【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多用於結婚證書或喜帖上。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龍行虎步】指威儀莊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龍驤虎步】比喻威武軒昂的氣概。
【龍驤虎視】形容規模宏遠。
【攀龍附鳳】喻巴結、投靠有權貴的人向上鑽營。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無用武之地。
六、有關「蛇」的成語
【打草驚蛇】比喻作事不密,以致使對方有所防備。
【杯弓蛇影】疑心太重將虛幻的事當成真。
【虎頭蛇尾】喻做事有始無終,沒有恆心。
【蛇無頭不行】指烏合之眾和為禍的盜賊沒有首領就無法行動。
【畫蛇添足】比喻無中生有。
【虛與委蛇】勉強應酬。
【龍蛇雜處】喻各種好壞不同的人,混雜居處在一起。
七、有關「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快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求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徑不對,必無所獲。
【走馬上任】待日後補充。
【走馬平川】待日後補充。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東西。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害群之馬】喻為害大家的人。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喂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厲兵秣馬】磨快武器,喂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馬不停蹄】比喻沒有休息,不停留。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里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單槍匹馬】獨自冒險直進,不依靠別人。
【蛛絲馬跡】喻細小而不明顯的跡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萬馬奔騰】待日後補充。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露出馬腳】比喻露出真相。
【牝牡驪黃】本謂相駿馬不重其外表形象,進一步意謂外表的差異不足計較,應重視其內在實質。
八、有關「羊」的成語:
【亡羊補牢】比喻事後的補救。
【代罪羔羊】比喻代替他人罪錯的責任。
【羊入虎口】喻危險之至,難免死亡。
【羊腸小徑】山中盤曲狹小的小路。
【羊質虎皮】比喻外表雄武威猛,而內心怯弱。
【羝羊觸藩】比喻處境窘迫,進退不得。
【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為羊身上所長,比喻所獲之利,其實是出自己身所有者。
【歧路亡羊】喻本同末異,求學者易入迷途。
【虎入羊群】喻聲勢非常大,對方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羚羊掛角】傳說羚羊夜眠時,將角掛在樹上,腳不著地,以免留足跡而遭人捕殺。因而比喻詩文意境超脫不著痕跡。
【順手牽羊】喻偷竊的行為。
【餓虎撲羊】比喻貪饞。
九、有關「猴」的成語:
【殺雞警猴】喻嚴懲某人,以儆戒他人。
十、有關「雞」的成語:
請參考【土雞瓦犬】泥捏的雞,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實為無用之物。
【牝雞司晨】比喻婦人專權。
【呆若木雞】形容因恐懼而發楞的樣子。
【偷雞摸狗】比喻行苟且之事。
【偷雞不著蝕把米】比喻投機份子圖事不成,反自遭損失。
【殺雞取卵】(1)指統治者橫征暴斂,甚至斷絕人民之生產,亦所不顧。(2) 形容貪心過甚,不知滿足,欲獲大利,難耐小利,乃進而斬斷求利之根基。
【殺雞警猴】喻嚴懲某人,以儆戒他人。
【殺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不需用大力長材。
【嫁雞隨雞】比喻女子嫁夫,隨遇而安。
【寧為雞首】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處大者之末。
【聞雞起舞】指胸懷大志者,能時時警惕,及時奮勵的精神。
【縛雞之力】比喻一個人文弱無力。
【雞毛蒜皮】比喻輕微瑣細之事。
【雞犬不留】趕盡殺絕,不留活口。
【雞犬不寧】比喻騷擾得很厲害。
【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同他有關系的人也跟著得勢。
【雞皮疙瘩】皮膚因寒冷引起的突出物,通常指人說話惡心。
【雞皮鶴發】粗皮膚和白頭發,形容老人白發蒼蒼,滿臉皺紋。
【雞飛狗跳】比喻受到騷擾而不安。
【雞零狗碎】瑣碎零星的物品。
【雞鳴狗盜】指沒有大才,只會旁門左道的人。
【鶴立雞群】比喻才能出眾。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別高大。
十一、有關「狗」的成語:
【白雲蒼狗】喻世事變化萬端。
【兔死狗烹】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後即被毀棄。
【狗仗人勢】倚仗強者的勢力欺侮弱者。
【狗血淋頭】舊俗謂以狗血澆頭,可使妖魔現出原形。後多指使人難堪。
【狗尾續貂】喻不計才能優劣而濫設官爵。
【狗頭生角】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通常都用以拒絕他人的借口,與「烏白頭,馬生角」意同。
【狗頭軍師】形容愛獻小計的小人。
【狗苟營利】形容到處鑽營而不擇手段的小人行徑。
【狗眼看人低】通常用以譏責一個人隨意輕視別人。與「門縫里瞧人」、「有眼無珠」類似。
【狗嘴吐不出象牙】用以譏責別人嘴巴不幹凈或修養不夠,胡言亂語,說不出美好良善的話。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通常用在「好心沒好報」時所說的氣話。
【狼心狗肺】喻像禽獸般惡毒殘暴的人,或不講道理、忘恩負義的人。
【偷雞摸狗】比喻行苟且之事。
【嫁狗隨狗】比喻女子嫁夫,隨遇而安。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雞飛狗跳】形容雜亂亂遭遭之情形。
【雞零狗碎】瑣碎零星的物品。
【雞鳴狗盜】喻卑不足道的技能。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土雞瓦犬】泥捏的雞,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實為無用之物。
【犬牙相錯】(1)形容兩物交界處,參差不齊,互相銜入的形狀。(2)犬牙相制用來形容兩種以上的勢力,彼此互相牽制。
【犬羊之質】比喻怯弱無能之性情。
【犬馬之心】下屬用以謙稱對長上盡忠效誠之心意。
【犬馬之命】謙稱自己的生命。
【犬馬之疾】謙稱自己的疾病。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犬馬之齒】謙稱自己的年齡。
【喪家之犬】譏誚不得志的人,逃走得十分狼狽。
【蜀犬吠日】喻少見多怪。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雞犬不留】趕盡殺絕,不留活口。
【雞犬不寧】比喻騷擾得很厲害。
【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同他有關系的人也跟著得勢。
十二、有關「豬」的成語:
【豬狗不如】比喻下等。
【豬突豨勇】比喻沖突銳利勇猛。
【豬朋狗友】比喻損友。
【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6. 帽兒虛戴血無頭猜一字
帽兒虛戴血無頭,我猜是:盧字的繁體字「盧」
7. 有關《哈利 波特》幾個細節問題。。
資料來源於原書,JK官網以及JK所寫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呼呼~~
1.皮皮鬼是不是幽靈?有關它在書中的大致描寫
皮皮鬼不是幽靈。惡作劇鬼魂是一種心理能量而不是死者所留下的印記。霍格沃茲的幽靈都承認皮皮鬼不是他們其中一員。 與幽靈不同,皮皮鬼可以觸碰實體並移動他們。他擲水球、墨水瓶、木棒、椅子、粉筆、垃圾筒甚至是狼蛛。幽靈可以漂浮著穿過牆壁,而皮皮鬼則可以轉動門把手開門或者是推開黑板。他可以使自己不被人看見,但通常讓人可以聽到他的到來,風聲、竊笑還有周圍什麼東西的巨響。沒有學生經過的時候,他就圍著獎品陳列室跳來跳去。皮皮鬼的主要敵人是費爾奇,後來還有烏姆里奇,皮皮鬼喜歡惹惱別人,喜歡折磨學生,也就對教授還有些敬意。當面對真正的權威人士例如鄧布利多的時候,他才禮貌一些。只有血人巴羅才能真正管住皮皮鬼。從魔法石中哈利假裝血人巴羅的聲音說話時皮皮鬼的反應中不難看出,皮皮鬼對血人巴羅十分尊敬。至於關於他的原版描述,書中太多了,我可搞不定~
2.尼克在變成幽靈前是怎麼死的,有關這個問題的大致描寫
差點沒頭的尼克是幽靈尼古拉斯·德·敏西-波平頓爵士的綽號。在1492年10月31日,他被笨手笨腳地處了死刑。(密室,第8章)。 當時他的脖子被鈍斧頭砍了四十五下,只有半英寸的皮膚和肌肉連著腦袋和其餘的身體。尼克身著緊身衣,頭戴一頂插著羽毛的時髦華麗的帽子,還套著有環狀領的束腰外衣來掩飾他差一點就無頭的事實。
——"就像這樣。"他惡狠狠地說,邊說邊抓住左耳用力一扯,整個腦袋就從脖子上被拉了下來,倒靠在他的肩膀上。他的頭和脖子好像是用拉鏈連接著一樣。顯然,曾有人想將他斬首,不過似乎手法不夠高明。看到旁人目瞪口呆的神情,差點沒頭的尼克得意洋洋地將腦袋放回原處。他的脖子被一把頓斧子砍了四十五下,因為頭沒有完全掉下來所以曾熱切希望加入無頭獵手隊卻被拒絕。(JK網解密後可以獲得許多寶貴資料,其中有JK手繪的尼克的圖!)
3.最後一個魂器是格蘭芬多還是拉文克勞的遺物?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嚴格來說,是哈利。魂器分別是:里德爾的日記,岡特家的戒指(鑲回魂石那個),斯萊特林的掛墜盒,赫奇帕奇的金杯,拉文克勞的冠冕,蛇,哈利(XD)~
1.湯姆·里德爾的日記。
出現:《哈利·波特與密室》霍格沃茨
銷毀者:哈利·波特
2.馬沃羅·岡特的戒指。
出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斯萊特林最後血脈的岡特老宅中。
銷毀者:阿不思·鄧布利多
3.斯萊特林的掛墜盒
出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保存於湯姆年幼時去過的山洞中,被強大的黑魔法捍衛。
銷毀者:羅恩·韋斯萊
4.赫奇帕奇的杯子。
出現:《哈利·波特與死聖》古靈閣。
銷毀者:赫敏·格蘭傑和羅恩,用密室中死去的蛇怪的牙齒==。
5.納吉尼(伏地魔的蛇)
出現:《哈利·波特與死聖》
銷毀者:納威·隆巴頓 ,用格蘭芬多之劍。
6.拉文克勞的王冠
出現:《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有求必應屋,一座醜陋男巫石膏塑像上(哈六381頁有畫出來~)
銷毀者:文森特·克拉布,用厲火。
7.哈利·波特
被伏地魔自己清除了體內的靈魂碎片。
4.鄧不利多是被誰幹掉的?
西弗勒斯-斯內普~不過沒什麼關系,因為老鄧之前毀戒指時受惡咒了,活不過一年,註定要死的,就和斯內普約好的由他動手,換取更大斗爭空間!
5.在鄧不利多死的那集里,最後那個R.A.B是誰?留下的那張字條什麼的意思?
R.A.B是雷古勒斯(R).阿塔洛斯(A).布萊克(B),小天狼星布萊克的弟弟。他以前是食死徒,後來覺悟了,又知道了伏的秘密,就想毀掉伏,他自己為此死掉了,死前計劃讓克利切毀掉魂器,所以紙條上這么說(有點復雜,講的不如看書的好~去看書吧~)
6.貝拉特里克絲.萊斯特蘭奇結局怎樣?
這個~書中寫了貝拉特里克絲.萊斯特蘭奇在決戰中被韋斯萊夫人擊中了,不過正直的巫師是不會殺人的,所以估計不是茉麗幹掉她,估計又被抓回監獄了吧,當然,也有資料說茉麗幹掉她了。。。我寧願不要。。。
7.斯內普.西弗勒斯最後結局怎樣?
被伏地魔殺了
8.斯芬克斯是什麼東西?(三強爭霸賽提到的)
獅身人面像啊~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怪獸就是他。他給俄狄浦斯出的問題是:什麼東西早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個孩子,用兩條腿和兩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變成壯年,只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體衰,必須藉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稱為三隻腳。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羞愧墜崖而死。
8. 夢見帽子帶血
夢者 想像也
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英文dream,也有夢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做夢的原因主要三:即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夢屬於靈魂醫學范疇,是由內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腦的一小部分神經細胞活動,表現為高層次靈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識狀態,當然,它也遵循生物體靈魂三定律,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覺察,也不能控制而已。夢是一種不自覺的虛擬意識
9.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什麼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很多疾病。中醫認為頭為「諸陽所會,百脈相通」,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能蓋住前額。頭部保暖對維持人體熱平衡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此外,冬季腦出血(中風)發病,與寒冷刺激也有一定關系。
醫學研究還證明,冬天戴帽的人群中,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低於不戴帽人群50%以上。可見,老年人冷天出門戴頂帽子是十分必要的。專家提醒人們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病,呼吸、消化道等慢性病者,抵抗力差,冬天出門還是戴頂帽子好。
戴帽子注意
1、不要長期戴帽子。
戴帽子的時間不要過長,如果在屋裡最好取下來,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帽子對頭發的壓迫。
2、帽子不要戴的過緊。
戴帽子時戴的過緊會減少流向毛囊的血液,比正常戴帽子給頭發帶來的傷害更大。因此,在戴帽子時要注意不要戴的過緊,還要盡量選擇寬松、輕薄的帽子。
3、經常清洗、更換帽子。
很多人戴帽子會忽略帽子的清洗,這樣一來帽子上就會累計大量的灰塵、細菌,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戴在頭上,這些灰塵細菌會給頭發造成怎樣的影響。
10. 戴帽子最忌諱的是什麼顏色
戴帽子最忌諱的是綠色,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戴綠帽子指的不是什麼好事,雖然這個「戴綠帽子」不是真正的戴綠帽子,但是這兩著容易讓人混淆,不建議戴綠色的帽子。
帽子的作用有很多,冬天戴帽子可以防寒保暖,夏季戴帽子可以遮擋陽光,帽子也會起裝飾作用,使人看起來會更加好看。
(10)帶血無頭的帽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冬季寒氣逼人,戴上一頂帽子,感覺會溫暖許多。尤其對老人來說,頭部最怕吹風,受寒後易出現頭昏、頭痛等症狀。而且冬天有冰雪,路滑,萬一有輕微碰擦,帽子可起到緩沖作用。
帽子盡量寬松點。冬天寒風無孔不入,很多老人會選擇比較緊的帽子。然而,過於緊綳的帽子或頭套會延長血液流向毛囊的時間,不利於頭發生長。選擇帽子時,應考慮頭圍大小、頭發所佔的體積以及帽子洗後的縮水情況。
盡量選擇寬松、比頭略大一點的帽子,戴上後不會緊壓頭發,留有透氣餘地。頭發愛出油的老人最好戴輕薄款帽子;體質弱、易感冒的,戴呢料或毛線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