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帶什麼帽子
❶ 出去旅遊一般都要帶什麼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出門旅遊的,長途旅遊一般一年1-2次,短途會比較頻繁一些,我就說說我的經驗吧。
1、身份證是必備的,不管入住酒店還是買景點門票,都需要用到身份證。
2、一次性用品,酒店的毛巾、浴巾非常臟,我一般都會自備一次性毛巾和一次性浴巾,如果只是出門一兩天,用壓縮的就可以,壓縮毛巾體積小,吸水性強,放置在水裡幾秒鍾就可以當毛巾用了,比酒店的干凈多了。
Freego一次性內褲
❷ 怎樣當背包客
背包客,又稱驢友,在英文中為Backpacker,是由Backpacking一詞演變而來,在漢語拼音中為BeiBaoKe,泛指三五成群或者單槍匹馬四處遊逛的人,也就是背著背包做長途自助旅行的人,現主要是以那群好登山、徒步、探險等尋找刺激的人為主,目的在於通過游歷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挑戰極限等。
驢友一般喜結伴出行,有的准備有帳篷、睡袋,露宿在山間曠野。另一種說法是,取自"旅友"的諧音,即旅行之友的意思。台灣多稱呼他們為自助旅行玩家或自助旅遊者,香港則稱為背囊友。
背包客,提倡的是花最少的錢,走最遠的路,看別人難以看到的風景。實施的手段是自助,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是貫穿於旅行全程的,一開始的時候,只知道一個大致的目的地,需要自己去尋找資料,計劃線路,置辦裝備,估算行程時間,盤算著手裡不多的錢,算計明日又將花費幾許等等。背包客出去旅行,不僅僅是去某個地方看風景,旅途本身就是很重要的體驗。火車汽車毛驢車,賓館旅社大車店,清山綠水大漠孤煙,荒郊野嶺繁華都市,古道西風高速公路,醉酒高歌風餐露宿,等等等等旅行的苦與樂都是冷暖自知。"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首詩反映了多少旅人的復雜思緒。
❸ 背包客的包里都帶些什麼
國內旅行,基本上就背個高中時候的雙肩包,不想背太誇張的背包太惹眼了。證件:身份證,銀行卡,現金,電子設備:平板,手機,充電寶洗漱用品:牙刷,面霜,洗面奶,洗發水,沐浴露,護發素,以上都買小瓶裝或者買個小瓶將其裝入,梳子,鏡子,多帶幾個皮筋(有次唯一的一條皮筋斷掉,在海邊頭發被吹的像梅超風一樣)衣物:根據季節,天氣,旅行幾天自行決定。當最起碼帶一套內衣,一套換洗衣物。最邋遢的一次,縱橫東北到南方,總共11天,只有身上一套衣服(當然有換洗內衣),溫差太大,我都嫌棄我自己了。其他:一副衣架和吹風機。住青旅,有些青旅條件差,這兩樣都沒有,那就慘了。在南方太濕潤,吹風機是拯救的神奇啊!紙和筆,有時路上會寫一些見聞和隨筆明信片,朋友和自己都有需求。水杯,我為了省錢一半都自己帶杯子裝水。可貼式暖寶寶,冬天和大姨媽時女生必備哦。保鮮袋多帶幾個,裝垃圾或裝其他。
❹ 如何成為背包客背包客需要什麼裝備
自己背上背包旅行就是背包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背包客裝備一: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裝備,否則何來背包客(hiker)的說法。背包的大小視路程遠近而定,一般在周邊景點25升左右即可。長線旅行的話,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負重能力一定要強;另購買背包時一定要試好,要向店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上路時可能不能起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
背包客裝備二: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實應該大於背包了,因為它最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運動鞋不考慮。登山鞋最好還是要高腰的,可以保護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
背包客裝備三:外衣褲
一定要長衣長褲,無論季節。在山上亂草中行走時會很好地保護身體,最好是防水。推薦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
背包客裝備四:帽子
寬檐帽比較好,不僅僅是為了遮陽,有時在山間行走時,也是為了擋避齊人高的亂草,下雨時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
❺ 背包客必備物品有哪些
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裝備,否則何來背包客(hiker)的說法。背包的大小視路程遠近而定,一般在北京周邊25升左右即可。長線旅行的話,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負重能力一定要強;另購買背包時一定要試好,要向店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上路時可能不能起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 背包客 ◎帳篷 防水指數要好,建議在1500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話,從實用角度來看,防風性能可不用著重考慮。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慮,現在都是玻璃纖維撐桿的,一般在2.5kg左右。 建議不要買單人的,因為雙人帳篷重不了多少,且集體活動時可幫助同組人減輕負擔,更何況,兩個人的時候還可不時去海邊一把,月色海濱啊…… ◎睡袋、防潮墊 有帳篷就當然需要睡袋和防潮墊了。如果以後在北京周邊活動較多的話,適用溫度不用太低;經常去較寒冷地方的話,適用溫度應在零攝氏度以下。[1] ◎頭燈或手電筒 我們不能總是精確地計算自己的行程,當延誤行程時就用得上了,因為大多數沒有野外經驗的人,一旦失去光就會很危險。 ◎刀具 鋒利的多功能軍刀應該是你的首選,它的鋸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戶外使用頻率最高的。 ◎指南針 在野外活動必備,具體作用就不必說了吧,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怎麼使用它。 ◎手機 電池一定要充滿電,備用電池最好也帶上,並放在防水的小袋裡以防露水。 ◎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實應該大於背包,因為它最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運動鞋不考慮。登山鞋最好還是要高幫兒的,可以保護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 一雙好的鞋會在野外給你的雙腳提供多年可靠舒適的服務,如果你常去野外,花在選擇如意靴子的時間、精力和費用是非常值得的。 不建議穿新鞋。 ◎襪子 厚一些、舒適一點的棉襪,包裹性強,防硌。 ◎外衣褲 一定要長衣長褲,無論季節。在山上亂草中行走時會很好地保護身體,最好是防水的。推薦有條件的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長途徒步登山千萬不可穿牛仔褲,嚴重影響兩腿的活動,而且一旦打濕就會成為你的很大負擔。 ◎內衣褲 貼身衣服建議不要穿全棉的,在國外登山界,全棉內衣被稱為「死人穿的衣服」,原因是在高寒地帶運動後,全棉內衣的吸汗性會凍死你。當然,我們不去高寒地帶的話,沒這么恐怖。 ◎帽子 寬檐帽比較好,不僅僅是為了遮陽,有時在山間行走時,也是為了擋住齊人高的亂草,下雨時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 ◎手套 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手套會帶來的危險就是,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墨鏡 遮陽需要,但肯定會帶來視覺誤差,所以在危險路段時慎用。 ◎毛巾 擦汗用的,你會感覺很方便,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 ◎洗漱用品 長線行程時可將洗漱用品適當帶上。 ◎拖鞋或涼鞋 如果裝備不特別多且重可帶上,休息時可用。當一天行程下來時,換上拖鞋是一件很FB的事情啊。 ◎防曬霜、唇膏 戶外日光強、風大,可少量攜帶,以防烈日與口唇乾燥。 ◎雨衣 不管長短線,我們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會讓我們免去淋雨之苦。當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FB時可做桌布鋪在地上)。 ◎葯品 藿香正氣水、紅花油、清涼油/風油精、雲南白葯(粉劑、噴劑)、息斯敏、酒精、紅黴素軟膏、綳帶+紗布、碘酒、創可貼、蛇葯、感冒葯、板藍根。
❻ 驢友裝備清單
一、背包類: 1、65+10登山包一個。牌子記不起來了。大概400多元 2、80升BIGPACK登山包。750元。 3、 BIGPACK38升登山包一個。打完折390元。 4、 BIGPACK8升側掛包2個。55元。 5、 BIGPACK10升子包一個。50元。 6、 50升帶金屬背架的仿美軍作戰包一個。180元。( 剛賣了) 7、 BIGPACK腰包一個。60元。 二、登山鞋: 1、 GARMONT Integra GTX登山鞋一雙。折後900元。 2、 登山鞋一雙。350元。牌子忘了。 3、最新款的軍膠一雙。35元。 4、TAVE戶外涼鞋一雙。80元。 三、帳篷睡袋類: 1、SHEHE-5度鵝絨睡袋一個。664元。 2、抓絨睡袋一個。80元。 3、15度太空棉睡袋一個。100元 4、平板自充氣墊一個。150元。 5、鋁箔發泡雙面防潮墊一個。50元。 6、多用地席一張。68元。 7、Luxe波音雙人帳。350元。 四、水具類 1、大河馬3升軍用型水袋。168元。 2、1升皮水囊一個。60元。 3、軍用兩用水壺一個。60元。 4、各類防水袋5個。150元。 五、手套類 1、登山防滑手套N雙。10元/雙。用壞了好多啊。 2、滑雪手套一雙。128元。買了一年了。到現在都還沒有用過。 六、帽子類 各種各樣的有5頂。價錢就記不得了。 歐野奪冠系列戶外眼鏡一副。168元。 七、襪 各種類型的排汗襪共3雙。合計大概200多元。 八、燈具類 1、 PETZL SAXO AQUA 潛水頭燈。150元。 2、 LED頭燈3個。合計90元。 3、LED手電筒一個。45元。 4、強光手電筒一個。45元。 5、軍用彎拐手電筒一個。價錢記不得了。 九、炊具類 1、火楓3人不粘套鍋一套。105元。特價 2、7片擋風板一套。32元。 3、 KAVEA KB-0101CAMP 3鈦合金爐頭一個。188元。 4、高山氣罐4罐。合72元。 十、刀具類 1、西班牙叢林王2號求生刀一把。980元。99年底購。 2、魚夫刀一把。40元。 3、其他多功能工具刀4把。合約200元 十一、登山杖 1、國產登山杖2根。合70元。 十二、服裝 1、 阿瑪斯 Coolmax羊毛排汗內衣套裝。368元。 2、阿瑪斯 男款Coolmax內衣套裝。198元。 3、快乾排汗衣褲2套。合300元。 4、SHEHE快乾T恤一件。98元。 5、KAILAS快乾T恤一件。免費送的。 6、沖鋒衣一件。468元。牌子搞忘了。 K2沖鋒衣一件。455元。 7、抓絨衣一件。150元。 8、沖鋒褲一條。250元。 9、各類迷彩褲4條。合360元。 10、登山雨衣一件。120元。 十三、攀岩類 1、PETZL登山型安全帶一條。400元 2、攀岩鞋一雙。268元。 3、粉袋一個。60元。 4、攀岩主鎖三個。300元。 5、攀岩快掛二個。180元。 6、簡易下降器二個。100元。 7、各類安全繩索數條。300多元。 8、簡易扁繩梯。200元
❼ 大家驢友夏天出發爬山戴什麼帽子
根據不同地方戴不同的帽子,叢林的話肯定帶有寬大帽檐的叢林帽子……
❽ 跨省背包客必備什麼
1. 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裝備,否則何來背包客(hiker)的說法。背包的大小視路程遠近而定,一般在深圳周邊25升左右即可。長線旅行的話,MM需45-55升,GG需65升以上,背負系統要好,負重能力一定要強;另購買背包時一定要試好,要向店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上路時可能不能起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有關背包的選購及使用資料很多,如果有需要,以後再整理一些資料上傳。 2. 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實應該大於背包了,因為它最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運動鞋不考慮。登山鞋最好還是要高邦的,可以保護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一雙好的靴子會在野外給你的雙腳提供多年可靠舒適的服務.如果你常去野外,花在選擇如意靴子的時間,精力和費用是非常值得的投資。有關登山鞋的資料簡直可以著一本書了。以後再做討論。 3. 外衣褲: 一定要長衣長褲,無論季節。防風、防曬、防蚊蟲……在山上亂草中行走時會很好的保護身體,最好是防水。推薦有條件的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長途徒步登山千萬不可穿牛仔褲,嚴重影響兩腿的活動,而且一旦打濕就會成為你的很大的負擔; 4. 內衣褲: 貼身衣服建議不要穿全棉的,在國外登山界,全棉內衣被稱為「死人穿的衣服」,原因是在高寒地帶運動後,全棉內衣的吸汗性會凍死你的,當然對於我們不去高寒地帶的話,沒這么恐怖; 5. 護膝和護踝: 對於任何長距離的徒步都應帶上一對護膝和護踝。膝蓋的損傷很難恢復,其損害可能是終生性的; 6. 帽子: 寬檐帽比較好,不僅僅是為了遮陽,有時在山間行走時,也是為了擋避齊人高的亂草,下雨時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 7. 手套: 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手套會帶來的一個危險就是,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8. 墨鏡: 遮陽需要。但肯定會帶來視覺誤差,所以在危險路段時慎用; 9. 貼身防潮袋: 這個好像沒看到哪個功略里提到過,但個人認為是必需品。你可以選擇將錢包、證件、手機等重要物品裝入其中。這樣即使在溯溪、漂流時摔進水裡也不用擔心有損失了。 10. 毛巾: 擦汗用的,你會感覺很方便。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 11. 洗漱用品: 長線行程時可將洗漱用品適當帶上。 12. 拖鞋或涼鞋: 如果裝備不特別多且重可帶上,休息時可用。當一天行程下來時,換上拖鞋是一件很FB的事情啊; 13. 防曬霜、唇膏: 戶外日光強、風大,可少量攜帶,以防烈日與口唇乾燥; 14. 帳篷: 防水指數要好,建議在1500左右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話,從實用角度來看,防風性能可不著重考慮。其實根據我的經驗,一般露營地會選擇在避風的地方,所以很多攻略上介紹要怎樣怎樣的性能,可能都用不上。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慮,現在都是玻璃纖維撐桿的,一般在2.5kg左右;建議不要買單人的,因為雙人帳篷重不了多少,且集體活動時可幫助同組人減輕負擔,更何況,兩個人的時候還可不時去大小梅沙浪漫一把,月色海濱啊……; 15. 睡袋、防潮墊: 有帳篷就當然就需要睡袋和防潮墊了。如果以後在深圳周邊活動較多的話,適用溫度不用太低;經常去較寒冷的地方的話,適用溫度應在零度以下。如果長線有地方住的話,帶上睡袋也會有干凈衛生的作用。有些地方的小旅館臟得你不敢入宿的。 16. 頭燈或手電筒: 我們不能總是精確地計算自己的行程,當延誤行程時,我們就一定需要;十一在三峽登神女峰時,我們有幾十人(還有國內其它驢友)下山時已經天黑,頭燈起了救命的作用。如果有露營活動,頭燈或手電筒也會用上的。露營燈可以暫不考慮。 17. 雨衣: 不管長短線,我們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會讓我們免去淋雨之苦。當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FB時可做桌布鋪在地上)。 18. 火種: 最好是防風的。如需要防水,可將火柴用蠟包上; 19. 刀具: 鋒利的多功能軍刀應該是你的首選,它的鋸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戶外使用頻率最高;而且刀有時可能會與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況,所以一定鋒利。如有可能,再配置一把大點的匕首會讓人比較安心些。我曾在一潛水用品店看到一把潛水匕首,心動不已,只可惜近2K的價格讓我…… 20. 指南針: 在野外活動必備,具體作用就不必說了吧?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怎麼使用它。 21. 口哨: 集體出遊時,是與同伴聯系的有效工具,獨行時,緊急情況下有救命的作用。但一定要懂得正確使用,懂得一些必要溝通的方式,如求救、詢問情況等,比如說兩聲長音表示緊急情況。至少全隊要有統一的哨音規定。否則亂吹一氣不如不吹。口哨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發泄你的自豪感與成就感,因為你的嗓子很容易就喊啞的。我用這個用途好像還多些,呵呵。 22. 葯品: 單獨出遊適量攜帶,集體出遊時可公共購買,以免增加背包負重。主要有以下常備葯品:藿香正氣水、活絡油/紅花油、清涼油/風油精、雲南白葯(粉劑、噴劑)、息斯敏、酒精、紅黴素軟膏、綳帶+紗布、創可貼、蛇葯、感冒葯; 23. 繩索: 對於繩索,我感覺團隊出行時的必要性大過獨行。但你一定要熟悉各種結繩法。帶上30米登山繩應該足夠應付大多事情。像東西沖徒步就有可能用上(如果有嬌柔的MM在的話……); 24. 爐頭、氣罐、灶具等: 它們的好處是能讓你有口熱的吃,尤其在長線和天氣寒冷的環境下時。這樣對補充能量會有好處。走川藏線的朋友都會帶上的。但我不建議配置此類用具。原因是負重過多會讓你徒步的樂趣大大減少。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25. 攝影器材: 長距離行走不建議帶三角架(但我一般會帶,哪怕累點),膠卷最好備足。數碼相機則電池要備足,最好再准備數碼相機伴侶,要不然卡上存不下的時候你就知道心痛了。 26. 通訊器材: 以備聯系; 27. 干糧和飲水: 少量攜帶,延誤行程時可用上; 28. 證件: 身份證、進關證件、護照……去特殊邊境要辦邊境證。
❾ 背包客一般都有哪些裝備
1. 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裝備,否則何來背包客(hiker)的說法。背包的大小視路程遠近而定,一般在周邊25升左右即可。長線旅行的話,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負重能力一定要強;另購買背包時一定要試好,要向店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上路時可能不能減輕負重,均勻負擔。
2. 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實應該大於背包了,因為它最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運動鞋不考慮。登山鞋最好還是要高腰的,可以保護踝骨。
3. 外衣褲:
一定要長衣長褲,無論季節。在山上亂草中行走時會很好的保護身體,最好是防水。推薦有條件的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
4. 內衣褲:
貼身衣服建議不要穿全棉的。
5. 護膝和護踝:
對於任何長距離的徒步都應帶上一對護膝和護踝。
6. 帽子:
寬檐帽比較好,不僅僅是為了遮陽,有時在山間行走時,也是為了擋避齊人高的亂草,下雨時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
7. 手套:
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手套會帶來的一個危險就是,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8. 墨鏡:
遮陽需要。但會帶來視覺誤差,所以在危險路段時慎用;
9. 貼身防潮袋:
這個好像沒看到哪個攻略里提到過,但個人認為是必需品。你可以選擇將錢包、證件、手機等重要物品裝入其中。
10. 毛巾:
擦汗用的,還可在灰塵多的地方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
11. 洗漱用品:
長線行程時可將洗漱用品適當帶上。
12. 拖鞋或涼鞋:
裝備不是特別多可帶上,休息時可用。一天行程下來時,換上拖鞋是一件很FB的事。
13. 防曬霜、唇膏:
戶外日光強、風大,可少量攜帶。
14. 帳篷:
防水指數要好,建議在1500左右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話,從實用角度來看,防風性能可不著重考慮。
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慮,現在都是玻璃纖維撐桿的,一般在2.5kg左右;
建議不要買單人的,因為雙人帳篷重不了多少,且集體活動時可幫助同組人減輕負擔。
15. 睡袋、防潮墊:
有帳篷就當然就需要睡袋和防潮墊了。如果長線有地方住的話,帶上睡袋也有干凈衛生的作用。
16. 頭燈或手電筒:
我們不能總是精確地計算自己的行程,當延誤行程時,我們就一定需要;頭燈還可救命。
如果有露營活動,頭燈或手電筒也會用上的。露營燈可以暫不考慮。
17. 雨衣:
不管長短線,我們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會讓我們免去淋雨之苦。FB時可做桌布鋪在地上。
18. 火種:
最好是防風的。
19. 刀具:
鋒利的多功能軍刀應該是你的首選,它的鋸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戶外使用頻率最高;而且刀有時可能會與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況。
如有可能,再配置一把大點的匕首會讓人比較安心些。
20. 指南針:
21. 口哨:
集體出遊時,是與同伴聯系的有效工具,獨行時,緊急情況下有救命的作用。但一定要懂得正確使用,懂得一些必要溝通的方式,如求救、詢問情況等,比如說兩聲長音表示緊急情況。至少全隊要有統一的哨音規定。否則亂吹一氣不如不吹。
22. 葯品:
要有以下常備葯品:藿香正氣水、活絡油/紅花油、清涼油/風油精、雲南白葯(粉劑、噴劑)、息斯敏、酒精、紅黴素軟膏、綳帶+紗布、創可貼、蛇葯、感冒葯。
23. 繩索:
一定要熟悉各種結繩法。帶上30米登山繩應該足夠應付大多事情。
24. 爐頭、氣罐、灶具等.
它們的好處是能讓你有口熱的吃,尤其在長線和天氣寒冷的環境下時。這樣對補充能量會有好處。
25. 攝影器材:
長距離行走不建議帶三角架,膠卷最好備足;
26. 通訊器材:
27. 干糧和飲水:
少量攜帶,延誤行程時可用上;
28. 證件:
身份證,其它證件
❿ 背包客裝備要哪些
出發前確定好行程,住宿,交通做詳細的規劃,然後就是裝備,證件,錢
裝備根據需要從如下選擇.
背包: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
一般在市區周邊出行45~50升左右即可。如果做長途出行的話,建議用70L.最好有帶防雨罩
鞋子:鞋子和背包被稱為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要選擇一雙好的登山鞋,最好防水透氣面料.
沖風衣褲:出行一定要穿長衣長褲。這樣會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
內衣褲、帽子,墨鏡,手套,襪子 (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護膝和護踝,常用葯品(雲南白葯(粉狀,噴霧劑)、蛇葯、感冒葯、創可貼,綳帶、止血帶、紗布、止瀉葯等)防曬霜,洗漱用品,垃圾袋等
帳篷,睡袋,防潮墊,充氣墊等
手電筒或者頭燈,防潮袋(照相機、手機、錢包、證件)雨衣,刀具等
通訊設備, GPS,水壺,餐具(或者食物)
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