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藏傳佛祖為什麼戴帽子

藏傳佛祖為什麼戴帽子

發布時間: 2022-05-28 22:50:10

『壹』 進入寺廟戴帽子、拍照是不是不雅,為什麼

在游覽佛教寺院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什麼? 供您參考1)、不可以帶「墨鏡」進入佛教殿堂。2)、在佛教寺院是不允許給佛像照相的,那樣表示對佛祖的不尊敬,從文物保護角度來講,不論我們現在所用的照相機有多幺的先進,他們所放射出來的光線多多少少對我們的佛像都有損害,而在損害了之後再去維修的費用是無法計算的,況且有些東西一旦損壞了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所以,不管是站在文物保護的角度,還是對佛教尊敬的角度,我們都不應該在佛教寺院裡面給佛照相。3)、不管是游覽藏傳佛教寺院還是漢傳佛教寺院都要從左向右順時針游覽,在西藏只有信奉苯教的寺院才從右向左逆時針旋轉的。4)、還有我們在進入佛教殿堂的時候是不可以用腳去踩踏「門檻」的,因為在佛教「門檻」象徵著佛的肩膀,如果踩踏了會不吉利的,而且在我國的南方也有這種說法:「在古代,只有青樓女子傍晚在招攬客人的時候才依欄踩門,因此而忌諱踩門檻,尤其忌諱女子踩門檻」;還有說法認為「門檻」象徵著一個家族的財運,如果用腳去踩就相當於把自家的財運踩在腳永遠都不得翻身。5)、佛教寺院忌諱雙數,因此在「轉經」時要幺轉一圈、要幺轉三圈,另外我們看到的塔一般都是「一層」、「三層」、「五層」、「七層」、「九層」、「十一層」和「十三層」,其中「七層」最常見,我們經常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浮圖」就是寶塔的意思。「七級浮圖」就是七層寶塔的意思。6)、在佛教寺院「合掌」用於表示對對方的敬意,在拜佛的時候一般要「合掌」於胸前,然後由上到下分別在額頭、嘴邊、和胸前各停留一下,表示自己的「身」、「語」、「意」與佛祖的「身」、「語」、「意」相一致,也就是說自己在說話做事都要言行一致,不能心口不一。然後這樣拜三下,拜的的是「三身佛」。一拜「法身佛」、二拜「報身佛」、三拜「應身佛」。

『貳』 藏傳佛教為什麼有雙身佛

因為.在舊社會,西藏喇嘛有很大特權.其中據說包了結婚時,新娘之初夜權.這些.....
1,可能是誘奸婦女用.
2,可能是為盜法者,所設陷井.
我個人認為:偏向後者..佛法不主張淫慾,而雙身佛相,為何主張淫慾呢???很顯然與佛祖教導相反,背離.是為外道或存心不良者,所設陷井用.或說是考驗弟子用,也說得過去..
本人親見一個女師兄,因為觀想雙身佛,而被害過.他說:一觀想雙身佛就有:感應...我暈.佛法是清凈之法,如此淫迷之法,豈能修成功?結果半年後,他跑來跟我說:月經亂了,時時有漏東東.總是濕濕的...呵呵..無論是男是女,難過此雙身佛相修持...哈哈哈哈.

『叄』 藏傳佛教為什麼穿紅色衣服

佛教的修行目的是解脫,為了解脫必須去掉"財色名食睡",但是出家比丘也需要吃飯,穿衣,睡覺.所以佛就為比丘制定了嚴格的制度.

在印度,乞食是最下賤的吃食,所以比丘都以乞食為生.
在印度,白色的是最高貴的顏色,黃色是最下賤的顏色,所以比丘只能穿黃色的衣服.

後來佛教傳入西藏和中國漢地.

西藏的風俗與印度不同,在西藏,黃色是最高貴的顏色,紅色是最下賤的顏色.喇嘛選擇了最下賤的紅色袈裟,完全符合佛陀的戒律.

衣服的戒條是根據當地風俗而定的,西藏的喇嘛根據當地風俗,選擇最下賤的紅色來當袈裟,是符合佛陀的教法的.

『肆』 藏傳佛教中紅教,白教,花教,黃教有什麼區別

藏傳佛教紅教、白教、黃教、紅教分別是指寧瑪派、噶舉派、格魯派、薩迦派。四種教派區別如下:

1、寧瑪派(紅教)是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相對於以後的其他三大傳承(白教-噶舉派, 花教-薩迦派,黃教-格魯派),它是舊派。由於該派的僧人都戴紅色僧帽,所以也被稱為紅教。寧瑪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寧瑪一詞的意思為「古」或「舊」,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教派。

網路紅教

網路黃教

網路花教

網路白教

『伍』 菩薩受眾人尊重愛戴,她戴的帽子是什麼

菩薩戴的帽子叫:毗盧帽,又稱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薩等。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5)藏傳佛祖為什麼戴帽子擴展閱讀:

基本解釋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陸』 菩薩戴的帽子是什麼啊

毗盧帽。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柒』 藏傳擦擦佛佩戴的好處

佩戴擦擦佛像與佩戴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像具有一樣的利益。
如:常得天龍八部護佑;得一切諸天鬼神恭敬;身心安穩;遠離魔害;怨敵無法得便等等。

『捌』 為什麼廟里的毗盧遮那佛上面的帽子有的有五個小佛有的沒有

現在所造的佛像(藏傳佛教造像除外),都是Q版的,還有誰真實的按照《造像度量經》來造像,反正就是忽悠老百姓,迎合大眾的口味好圈錢,不會有人去在乎這些東西的。不是宗教讓人敬畏,而是宗教(不是正規意義的那種宗教,也可以說是寺院)服務於大眾,為了取悅大眾改變自身?

『玖』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僧人的服飾有什麼差別

1、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僧人的服飾在顏色和件數上都有顯著差別。
2、藏傳佛教的僧衣顏色更鮮艷,也更好看一些。

一、藏傳佛教的僧衣特點:
一是僧服與外道所穿的不一樣,二是僧服具有因時因地性,三是沒有任何飾物,四是符合戒律要求。律經上說,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袈裟,重復衣)、喇奎(上衣)、唐奎〔下衣)、夏木特(裙)、夏木特森(副裙)、委森(掩腋衣)、委森森(副掩腋衣)、東其(拭面巾)、納森(護腋衣)、延嘎普(護疥衣)、扎賽(剃發衣)、頂娃(敷具)和亞奎(雨衣)。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樣都應嚴格按照律經選材縫制,不能隨意製做。
根據印度佛教傳到藏區的律經規定,在藏區各教派僧衣的樣式大同小異,既各具特點又有所差異。其中寧瑪派(俗稱「紅教」)僧人身著紫紅色的袈裟、僧裙,戴形如蓮花狀的紅色僧帽,在家的居士則穿白色衣裙。薩迦派(俗稱「花教」)僧人的衣裙、靴帽的樣式和顏色與寧瑪派相近似。噶舉派(俗稱「白教」)僧人,出家受沙彌戒、比丘戒的,也穿紅色衣裙;在家受居士戒的穿鑲紅、綠邊的白色僧裙和袈裟。格魯派(俗稱「黃教」)僧人,一般穿暗紅色袈裟,修持突出的可穿黃色袈裟。頭戴黃色桃狀帽和蓮狀帽。活佛一般著特製的袈裟和禮服。
二、漢傳佛教的僧衣特點:
件數上,由於氣候上中國異於印度,裡面不穿衣服無法抵禦寒冷,漢傳佛教的僧衣,在印度三衣上,裡面多了禦寒的小褂,顏色上,佛陀上衣近乎黃綠色,裙子近乎紅褐色,佛教部派提倡用紅、黃色。可受到漢地各朝代君王穿黃、大臣著紅限制,漢傳佛教的僧人只能放棄使用這兩種顏色。形制上,袒露肩膀漢人也不能接受,因此,僧衣在中國漢地逐漸被本土化,特點是,一方面遵從戒律的規定,參照印度傳來的僧衣式樣;另一方面,又兼顧漢地氣候、地理環境、民族風俗等;還要考慮帝王及政府方面的制約與干涉等因素。僧衣從顏色到形制都有所改變。
僧侶的常服顏色,大多為五種顏色:褐、黃、黑、灰、黃綠色。各地各部派深淺不一,沒有具體一定的規制。形制上,「海青」或稱「大袍」是主要服裝之一。其款式保持了漢代的形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比其他衣裳肥大很多。現今「海青」(大袍)仍被佛門七眾在禮佛和比較正規的場合用作外衣。出家二眾在禮佛、誦經、正式集會時穿著,將三衣之一種披在大袍之外。其餘五眾只可穿大袍,不披袈裟。僧衣的海青顏色有二:一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禮佛時所穿;一為黃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的主法者所穿。另外,現代有些法師在舉行法會時,也有身披黃色或紅色用金線或銀線界成水田格的袈裟。

『拾』 西藏的佛教怎麼和我們內地的佛教不一樣啊

西藏是藏傳佛教 二者區別

一、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飯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點,如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邊涅磐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點和大同中的小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凈土宗劃為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中雖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二、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方面有千差萬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真理。漢傳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論、華嚴、禪宗等教派都持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六祖《壇經》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禪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是什麼樣的「理」。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凈土宗,凈土家認為:理深解微,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願力,往生凈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三、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的來說,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雖然有以上這些不同點,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點,只表現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102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4042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278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3262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2508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2485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326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05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236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