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娘家人給新郎戴帽子意味什麼

娘家人給新郎戴帽子意味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1 11:14:56

1. 一新郎結婚戴綠帽子用板車接新娘,這是特別的習俗嗎

有的時候在網路上往往會看到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新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看實時熱點新聞的時候,看到這一個,我看到的時候是覺得很困惑的,那就是一個新郎在結婚的時候,帶著綠帽子用板車去接新娘,在路上也引起了許多路人的圍觀,也有網友在問,這是一個特別的習俗嗎?但是在網路上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惡臭的行為。

在我看來接新娘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搞笑一點是無可厚非的。

大家都知道新郎去接新娘的時候,在新娘家裡面往往會有伴娘或者是新娘的親人,在那裡刁刁難,給新郎出各種各樣的難題,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大家玩一玩熱鬧熱鬧。

想必大家在網路上沖浪都已經這么久了,肯定都知道綠帽子是什麼意思吧,那麼一個新郎在結婚的時候用這樣的行為去接新娘,反正如果我是娘家人的話,我是不會讓他把新娘接走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非常感謝你能夠讀到這里,如果說你有其他的意見和建議,也歡迎在評論區和我留言交流。

2. 婚嫁禮儀有哪些

說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通常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新中國成立以後,「說媒"曾改稱為「做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俗稱為「媒人」,雅稱為「月老」、「紅娘」、『介紹人」。

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女雙方及其家庭的大致情況,力求門當戶對,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准確地向男女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實際情況,又要盡量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看到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協議。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奔走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預防發生意外的變故。一般來講,男女兩家都要招待媒人。鄉下人謂「媒百餐"並不是誇大其詞,可見其奔走之勤。

媒人在舊式婚姻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相同的意見之後,他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互換庚帖,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今後經常來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通常怪罪於媒人,從此視為路人。

做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到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同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看主家經濟狀況自己決定,但不論多少,均要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簽子"。

批八字與推生肖

古人十分講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婦,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後便交給算命先生推算,看與兒子合不合,俗稱「夾吾夾」。如果女命克夫或與兒子的八字相沖,兩家便不能結成姻親了。也可以將寫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於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三日內,如家中平安元事,男女雙方能成為親家。

關於推生肖,民間有許多俗謠,相合的有:青兔黃狗古來有,紅馬黃羊壽命長,黑鼠黃牛兩興旺,青牛黑豬喜洋洋,龍雞更久長……蛇盤兔,必定富等等。不合拍的有:白馬怕青牛,羊鼠一擔挑,蛇虎如刀挫,龍兔怕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等等。

相親

經媒人撮合後,男方往往提出見一面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到女家做初次相會的活動,稱之為「看親」,又稱「相親」。

相親的日期是由媒人預先定好並通知男女雙方的,因此,雙方都要做好准備。舊時看親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之處。特別是男方,尤其要鄭重對待。禮物雖無非煙酒點心之類,並不在乎數量多少,價值高低,但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觸動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莊重;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代看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製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現在則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對對方有一個大概了解。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講究含蓄。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露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示。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便把這杯茶一口飲干;而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同商議,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有的父母甚至還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家"的風俗。「察人家」實際上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到女方見過姑娘後,女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去男方家察看。湖南祁陽一帶則稱為「看當"。看當時,男方父母應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女方父母交談了解情況。女方父母通過察看男家並與男方父母交談,如果對婚事同意,就將香茶喝盡,這時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應立刻告辭,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過禮

看親之後,要進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給女方,女方的生辰八字送給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一般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更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合八字」之後,媒人要挑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禮物一般是按照當地的風俗,包括肉、酒、糖果、點心、衣物、布料,甚至首飾、紅包等。具體數量各地不一樣,通常都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要盡量替對方考慮,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立婚姻關系。現代規定男女雙方領結婚證之前要到醫院做婚前檢查;還有些地區(主要是城市)規定要辦婚前學習班。這些都是保障優生優育、保障人口素質的有效措施,應該遵守執行。

定吉日

結婚證辦好後,男女雙方在法律上已經確立了合法的夫妻關系。但是在中國,這僅僅是結婚活動的前奏。依照傳統的做法,嫁娶的主動者一方,其父母應挑選迎娶的良辰吉日,並讓媒人通知對方,准備迎娶。稱為「擇吉」和「送日子」。

擇吉往往請教星象學者或算命先生選擇,也可以自己擇日子。一般認為,只要「六合"相應,就是好日子。擇日完畢,雙方確定結婚日期,就應該發出婚宴請柬,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婚禮了。

請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親自送到親友手中。親友們接到赴喜宴瞧請柬後,除特殊情況可以只送禮不參加以外,一般都要登門道喜。道賀前,先要准備好禮物。禮物的輕重視各人與主方關系的親疏、友誼的深淺、本人的經濟條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禮金,用紅紙打「包封」。

包封簽子上一般要寫上一句表示祝福的話。

送女方的禮物往往是親友們聽聞便主動送去,並不等請帖來了再送。

因為女方父母要以送禮人的多少為據去決定「出嫁酒」的規模大小。

送嫁

姑娘出嫁時,親友為其贈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賀,俗稱「送嫁"。姑娘接受禮物後,應將夫家定親時所送的「石榴」麵包、白糕、豬肉等分贈親友,以示謝意。

送聘禮

婚禮前兩天,男方應按商定的禮品、項目和數量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樂)、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表示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後享福。

回禮

女方家也會接著回禮,禮物包括檳榔(意味著新郎)。

迎親前夕

迎親前夕,男家要張燈結綵,新郎新娘都要沐浴齋戒。過去新娘要開臉(用細繩絞去面上的汗毛)、梳妝、縛高髻,現代社會通常要盤頭化妝。在結婚前一天晚上,男方會找一個有福氣(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的女人來鋪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預示著早生貴子等好兆頭的食品擺在床頭;新郎要剪發、剃臉、戴禮帽,並在帽上扎一圈紅髻線,插上兩朵紅玫瑰花,身穿長衫馬褂。後來改為制服,現在則大多是西裝革履了。

婚禮當天的禮儀

迎親

迎親的早上,由男方攜帶六件或十二件禮品,用紅轎或花轎、彩旗,請樂隊,鳴炮出發前往女家,快到女家時再鳴炮,女家亦鳴炮回應,表示准備停當。媒人先下車,其餘的人跟著下車,新郎由女家幼輩請出。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認識,先介紹男方給女家。男方抬禮物進入女家,女方接受後並給予紅包,將禮物擺在客廳,媒人將首飾、禮單等點交女方家長,女方親友將禮物收好,並在神明桌上陳列供品。

祭祖

女方舅父點燭燃香,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稟告婚事已定,祈求祖先保佑。

吃湯圓

新娘在結婚出發前,要與父母兄弟及閨中密友一起吃湯圓,表示分離;母親喂女兒湯圓,新娘哭。

討喜

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後,要送鮮花給新娘,此時,新娘之朋友要故意擋住新郎,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唱情歌,但更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高興後才開門。

找紅鞋

新娘出嫁時,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尋找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然後新娘由哥哥或舅舅背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上,請人抬上轎;有的地方是以紅氈或紅布鋪地,新娘脫下腳上的舊鞋,進了轎再換新鞋。

不管怎樣出門,反正是足不沾地。

拜別

新娘應叩別父母,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有的地方新娘出嫁前要哭。

出門

新娘須由一位福分高的女性長輩持竹匾或黑傘護其走到禮車,因為新娘地位最高,頭頂不讓見陽光;另一方面希望像這位女性長輩一樣,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敬扇

新娘上禮車前,由一名小男孩持扇給新娘,新娘須回贈紅包答謝。

不說再見

當所有人離開女方家門時,決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潑水

新娘上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或稻穀、紅米)潑向女兒,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有吃有穿,心想事成。

擲扇

禮車開動後,新娘應將扇子扔到窗外,意思是不把壞性子帶到婆家。

小男孩將扇子撿起後交還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贈紅包答謝。

燃炮

禮車離開女方家要一路燃放鞭炮直到男方家。

繞吉祥路

迎娶路線通常講究走大圓圈,回時不走來時路。晉中祁縣一帶根據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龍(東)出」的說法。迎娶隊伍要隨帶紅氈或紅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轎踩踏外,途經寺廟、井台或石碾、石磨時,還要用來遮擋轎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干擾。路遇別人家的娶親隊伍時,雙方應互換「針線",即用新娘的女紅祛災。現在迎親隊伍相遇時互贈手帕,即此遺風。

過門

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進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長輩。

摸橘子

禮車到男方家,由一名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然後贈紅包答謝。

牽新娘

新娘下車時,要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匾擋在新娘頭上,並扶著新娘進人大廳。

忌踩門檻

要邁過門檻。

過火盆,踩瓦片

新娘進入大廳後,要跨過火盆,並踩碎瓦片。

敬茶

男方家中的長輩把新娘介紹給家中人,新娘改口。

拜天地

新人拜堂,將五穀雜糧撒在新娘、新郎身上,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進洞房。新人所忌屬相的人均要迴避,新房門上還要放火盆,用木柴生火,還要擺一碗清水,表示水火相濟。新娘進門要把門上開著的鎖子捏住。

新娘坐定後,新郎就很快點著「長命燈"。所謂「長命燈」,就是在燈里添清油點燃後放在洞房內高處,整宿不熄,只能自滅,不能吹滅,象徵「長命富貴」。

交杯酒

在新房中,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茶杯耳子用紅線繩連起來,新郎、新娘只喝一兩口,剩餘由青年婦女和娃娃們分享,有些男青年也有搶著喝的。

忌坐新床

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避免一年到頭病倒在床上。此外,安床後到新婚前夜,要找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觀禮喜宴、婚禮

拜堂之後,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門。新郎要走出新房招待賓客。如在賓館、酒家宴賓,則夫妻雙方都得出去招待賓客並向賓客敬酒。

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位次,稱之為「請客」,或者「清客」。

排座位的原則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

主席要擺在堂屋上方正中,請「大親」坐上首右邊席位,新郎的父親或舅父坐上首左邊席位作陪,其餘按尊卑長幼對應入座。

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貴的一席擺在新房中,請新娘的母親坐首位,由新郎的母親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通常也要按尊卑次序排位,座位排定後,司儀宣布奏樂鳴炮開宴。

敬客

酒宴開始之後等到上魚的時候,新娘換上傳統的龍鳳褂給客人敬酒。

各席的酒菜應該同樣,唯「男大親」和「女大親」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須有清蒸肘子一個。而且,新郎要守候在桌邊,為「上親」斟酒、送熱毛巾等,表示尊敬。

喜筵結束前,媒人早已逃走,謂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會把他的臉抹成鍋底。喜筵結束後,『『上親」先退到堂屋休息一會,吃些點心,由男方尊長陪著說些客氣話,待勤雜人員把席面撤下,掃了地,大親就該起身告辭了。

送客

「送大親"是又一個熱鬧場面,男家所有體面的人都要送出門口,還霪要鳴炮奏樂,以表敬重。新郎及其父母應送客到村口。

鬧洞房

中國有鬧洞房的風俗。在過去,因為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識,新婚之夜要他們生活在一起,心理上可能會感到別扭。鬧洞房,無疑可以通過公眾游戲讓新人消除隔閡,捅破羞怯的「窗戶紙」。但在今天,鬧洞房主要是向新人表示祝福之意。鬧洞房的節目有:

取筷子:將一雙筷子放在酒瓶中,只露出極短一截,讓新郎新娘共同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實際就是要兩人表演接吻。

吃香蕉:用彈性繩捆住香蕉吊於新郎躍起能拿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剝皮,然後共同把它吃完。為了不讓繩子彈回,一個做動作,另一個必須咬緊香蕉,這就要看兩人的默契配合了。

點火柴:將火柴插在紅棗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紅線中間扎一支點燃的香煙,兩頭分別由新人咬住,兩人你進我退,合力用煙點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實的「牙功」與眼光才會獲得成功。

夾彈子:准備一盤玻璃彈珠,讓新郎新娘各爭一根筷子,兩人一起將彈子夾出。可以請在場的幾對情侶和新人舉行比賽,落後者表演節目。

對詩比賽:若新郎新娘是愛好文學的人,那麼請他們來一次對詩比賽。先由新郎吟詩一句,然後新娘接詩,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個字與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復,接不下來者判負,負者表演節目。

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鬧洞房時,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種邊歌邊舞的游戲。嫂嫂手托盤子,盤內鋪紅紙,紅紙上放栗子、棗、花生、桂圓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乾果往床上撒,邊撒邊唱。鬧洞房的眾人聽了嫂嫂的歌唱,也隨聲附和,洞房中歡聲笑語不斷,嬉笑打鬧聲響徹良久。

撒喜床的游戲是一種民間群體游戲,所有鬧房的人都是演員,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為主角要擔負起活躍洞房氛圍的任務,責任重大。所以,這個主角是要經過娶親人家精心挑選的。其重視程度,與選擇婚禮司儀一樣鄭重。在娶親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鄰居的嫂嫂輩中挨個挑選。有的地方選一個,有些地方選兩個。

挑出的這個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是兒女雙全的「吉祥人」;還要能唱曲,會編詞;再者,要口齒伶俐,頭腦靈活,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另外,由於撒床時間長,歌詞篇幅也長,況且有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臨時發揮,故而撒床人記憶力要強,能正確運用歌詞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場景描繪出來,受這些條件的制約,篩選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籌了。

作為嫂輩們,能受到娶親人家的重視,也感到非常驕傲。她們會盡自己的所能,幫助新郎家調節好洞房的氣氛。

回門

按照我國婚俗習慣,結婚三天,新娘要偕同新郎一同回娘家,也稱「回門」。第三天女方家派車馬迎接新婚夫婦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

回門的時候,新郎新娘必須走迎親時的那條路。新郎不能空手,要給岳父岳母帶上禮品。禮品的種類可以由新婚夫婦自主選擇,但一定要湊齊四種,取雙數圖吉利。

回門當天中午,岳父母要置辦酒席招待新婿。這一日,新婿是貴客,坐上席。女方至親當陪客。宴前,女方的嫂嫂要給新郎包餃子吃。嫂嫂們常開玩笑,經常在餃子內包上辣椒和草稈,以讓新郎狼狽不堪,洋相百出。有些聰明的新郎,吃餃子前先用筷子夾開一個,如果沒有辣椒,他會不慌不忙地吃下去。有些新郎忠厚老實,誤食了帶辣椒的餃子,一時辛辣難忍,涕淚齊流,嫂嫂們則開懷大笑,氣氛熱烈。

飯後,要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後再告辭回家。並應主動邀請兩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裡做客,也可邀請親友、鄰里。

這一習俗從女婿方面來說,有感謝岳父、岳母恩德,拜會、結識女方親友等含義:從女兒方面來說,則表示了出嫁成家後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意。

3. 結婚時,新郎為什麼在戴一頂禮帽

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傳統禮儀,每件事的禮儀有所不同,新郎在結婚時都要戴一頂帽子這也是其中的一種傳統禮儀。就好比現在每個地方都有一種民族風俗習慣一樣的。

4. 給新郎戴帽子怎麼說

給新郎戴帽子

  • Wearing a hat for the groom

5. 中式婚禮新郎著裝會戴帽子嗎

會的,中式婚禮以紅色為主,以古典為主,所以都會戴帽子的。

6. 給新郎戴帽子怎麼說

給新郎戴帽子應該這樣說,戴紅帽子官運亨通,步步高生。

7. 結婚新郎要帶帽子嗎

我們這邊的風俗,結婚的時候,新郎和新娘都是不需要戴帽子的。況且新娘做了發型,把帽子戴上,那就不好看了。

8. 北方結婚風俗

前存在的元素,傳統的中國婚禮儀式一般相信學者們的戰國時期,402-221 BC三公約和六禮,這被認為是一個結婚的必要元素。然而,完整的儀式太復雜,所以即使是戰國時期的跨度內的禮儀進行了和簡化。 「保持不變的主要目標:加入和加強兩個家庭,並確保繼承與眾多的後裔。虔敬的父母和祖先,預兆鼓勵生育和財富,金融和社會責任兩個家庭承包訂婚,廣泛送禮禮儀,新娘的丈夫的家庭納入經常性的元素。「

有六個步驟,形成一個完全的婚禮:求婚,訂婚,並准備在婚禮當天,日婚禮,婚禮結束後的一??天,三天後的婚禮。在婚禮儀式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毛裝癖」;儀式在黎明在她的婚禮當天(前一天晚上)。 A「運氣好女人」,女人的生活的父母,配偶及子女,會打扮的新娘的頭發。女方也應該說吉祥話,而佔用了她的頭發在一個包子,一個已婚女人的風格。雖然這個「理發」頒獎典禮上,人們給他們的良好祝願新娘,讓新娘新郎和他的家人帶來好運。 「封頂」儀式「,也就是在新郎的家,在那裡的新郎的父親一頂帽子裝飾與柏樹樹葉上,新郎的頭」。新郎將帶來花轎,相當於一輛高級轎車如今,親戚和朋友出去找新娘的一組。該法還希望新郎能有好運。新娘的旅程是做的「好運氣的女人」或大襟,新娘的家庭照顧新娘到新郎家,進行花轎的新娘在她的背上。到達新郎家後跨過一個馬鞍或點燃爐子,婚禮儀式的重點。

相反的精心准備,婚禮儀式本身很簡單。新娘和新郎都進行了家庭祭壇,在那裡祭奠天地,家族的祖先和灶神,曹津。茶,一般有兩個蓮子紅棗杯,新郎的父母提供。

然後新郎和新娘彼此鞠躬。這樣就完成了結婚儀式,但在一些地區,也都喝葡萄酒從相同的高腳杯,成型形式的公雞吃的糖,一起分享著新婚晚餐。

立即儀式結束後,這對夫妻的洞房,其中兩個坐在床??上。在一些地區,蜂蜜和酒倒進兩個高腳杯相連的一條紅線。新娘和新郎喝了幾口,然後交換杯子,喝了起來。

客人,通常是新娘和新郎的親屬,將享受單獨豐富的宴會,是由新娘的父母,新郎的。它通常被認為是公眾認可的工會。

9. 結婚的時候新郎為什麼要戴帽子

結婚的時候新郎為什麼要戴帽子,其實是各地的風俗不一樣而已吧,新郎在結婚時都要戴一頂帽子這也是其中的一種傳統禮儀。在以前的婚姻當中新娘都是需要戴帽子的,這個也是為什麼以前的婚禮跟現在的婚禮不一樣,而且現在有些地方還保持這樣的風俗而已,但是現在在中國很多地方新郎結婚都不戴帽子了,所以戴帽子這個習俗呢,是按照各地方來的,不是每個地方結婚的新郎都需要戴帽子,但是如果是中國本土的唐裝婚禮的話是需要戴帽子,如果新郎是穿著西裝的話一半是不戴帽子的,

10. 宿遷的結婚新人的父母頭上戴著帽子上面寫的什麼字

一般好像是新郎官的父親會戴帽子,上面寫扒灰二字吧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415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4405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09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356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2807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2789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3637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358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2680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