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都江堰取草帽子是什麼意思
1. 重慶方言里"取草帽"是什麼意思啊各位幫我解答以下
就是沒的耍事的意思 也就是說沒事做 其實這句話是四川的方言 以前重慶在重慶也能聽到 現在失傳了
補充一點 取草帽不是重慶方言 是四川方言
2. 為什麼說落草為寇落草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叫草寇呢
草,此處的意思是「山林,草莽」,代指「民間」,所以「落草」就是指流落到山林。
落草為蔻可解釋為:一個好好的正道人,離開社會,流落到山林草莽,成為賊寇。
但是
落草
滿族稱嬰兒降生為「落草」。婦女臨產時,將炕席捲起,放塊石頭壓在席捲上,拿一些穀草鋪墊在炕上,將孩子生在草上,故稱「落草。這種習俗帶有濃郁的狩獵民族古樸、粗獷的遺風。乾草既可防濕,又可以禦寒。
如果生個男孩,就在家大門邊懸掛木製弓箭,俗稱「公子箭」。這並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樹枝煨成弓,用紅布纏三支箭,預祝孩子長大成名以後成為一名精騎著射的勇士。如果生個女孩,則在大門右邊掛一塊紅布條,象徵吉祥。掛紅布條逐漸演變為產房的標志。產房不許人闖入,因為生人會把奶水帶走,謂之「采奶」。
孩子生下第三天,請一位兒女雙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給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銅盆進行,內置槐樹枝,艾蒿,熱水等。老太太一手托著孩子,一手給孩子洗浴。邊洗邊唱:「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要比一輩高;洗臉蛋,做知縣,洗腚溝,做知州』。最後,老太太用一根大蔥連打三下嬰兒,邊十丁邊說:「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後,孩子的父親將蔥扔到房上,親友們一起賀喜。
孩子滿月後,將懸於門上的」公子箭」和紅布條收回栓在子孫繩上,放在西牆正中北側的子孫袋裡,旁邊供奉著「佛托媽媽」,是保嬰之神,滿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頭媽媽以求賜福。祭祀之時,把子孫繩從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裡未字男女和抱孩子的婦女跑拜案前,眾人叩首。薩滿用柳枝蘸水向灑孩子頭部,又讓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驅邪,隨後取下子孫繩上的五綵線,套在孩子的頸上。過三天把五綵線收回貯在子孫袋裡。因五綵線稱為「鎖線」,此俗謂之「換鎖」。
嬰兒滿月之後睡悠車,這是滿族育嬰的一個傳統方法。悠車用薄木板製做,長2公尺,寬1.5公尺,兩頭呈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樑上,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將孩子放在悠車里。嬰兒哭則乳之,不哭則搖之,十分輕便,母親還可以干一些家務活。滿族人家生第一個男孩,悠車由姥姥家贈送。
為了避免孩子翻動從悠車上掉下來,也考慮孩子長大後射箭胳膊平直,騎馬腿的位置端正,便將孩子胳膊肘、腿膝蓋、腳脖處用帶子捆綁起來,孩子動彈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滿族少年身體多健美,很少駝背彎腰。滿族以扁平頭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裝枕頭,枕在孩子頭下,俗稱「睡扁頭」。
中醫詞典解釋:
落草:見《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嬰兒娩出。
3. 都江堰的傳說
1、都江堰傳說一——李冰降江神傳說
相傳李冰上任之後,聽說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婦,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打扮起來,准備送給江神,但是江神毫無動靜。李冰大怒,奮力拚殺,終於殺死由江神變成的蒼牛。
後來,李冰塑造了三個大石人放在江心,並與江神約定:水枯的時候不能低於石人的腳背,水張的時候不能超過石人的肩頭。另外,李冰還刻了五條石牛作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石牛,來鎮守江面,不讓江中的妖怪作惡。
2、都江堰傳說二——李二郎降惡龍傳說
又傳說,古時的岷江中惡龍為害,李冰的兒子二郎帶領海山七聖去降龍。一場斗惡下來,七聖和獵狗哮天犬全部戰死,惡龍也身負重傷向南逃去。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見了惡龍的蹤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兒子,為了促住惡龍來到此地,就對他熱情接待,燒好了面條請他吃飽肚子。不久,化作人形的惡龍也來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飢。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這是一條惡龍,也煮了一鍋面條讓它吃,誰知,面條到了惡龍的肚子里,都變成了帶鐵鉤的鏈條,將惡龍從肚子里鎖起來,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至今,青城山下還有李二郎坐過的」屁股印「,和惡龍打滾的「滾龍槽」這兩處遺跡。
3、都江堰傳說三——夫妻橋(安瀾橋)傳說
在都江堰上還跨了一條安瀾橋,安瀾橋又稱夫妻橋,民間流傳著夫妻二人立志修橋的動人故事。說的是清代嘉慶年間,川西韓家壩的私塾先生何先德決心重修破敗了的安瀾橋。他向各方募集資金,帶領百姓動工修建,觸犯了擺渡口渡頭的利益。
渡頭就勾結官府,以「草菅人命」的罪名,把何先生抓到牢里,後來死在牢中。他的妻子決心繼承夫志,繼續請工匠修橋,終於建成了一座新橋。這座橋以石頭和木排做橋墩,用粗竹纜為欄,每隔十米豎木板緊固欄纜,橋身安穩可靠。
人們為了感謝這一對造福人民的夫妻,就把這座新橋稱之為「夫妻橋」。還有人為此寫了一首詩:「夫妻橋上過夫妻,夫唱妻隨頌夫妻;妻承夫志完大業,長虹百代跨東西。」還有人把這一對夫妻造橋的故事編成川劇,至今這出戲還在四川各地上演,甚至還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過。
(3)到都江堰取草帽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都江堰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4. 俗話說撿了草帽子,要背轉轉時啥意思
意思是撿了別人帽子不走運吧,一般出門在外看見帽子不要撿。
5. 四川方言取草帽什麼意思
四川舊風俗。在端午節未婚女婿要給丈母娘送鹽蛋、粽子。丈母娘則要給未婚女婿買草帽、扇子。其間意思你就明白吧,
6. 都江堰的傳說,簡短
都江堰傳說:二郎擒孽龍 相傳,秦朝時候,川西壩子經常漲大水,李冰叫二郎去上游看個明白。二郎走攏玉壘山,聽到一問茅草房裡,有人傷傷心心地在哭。走進去一看,是一位白發老太婆二郎問她哭啥?她說:「岷江出了個孽龍.動不動就涌水害人。大家怕它每年六月二十四,要送豬牛羊祭獻它。三年大祭,還要送童男童女。我那可憐的小孫女。就要看不到啦!」二郎恭恭敬敬地說: 「婆婆不要著急,你的小孫女不會走啦!」老太婆把把細細地朝二郎看了一陣,說:「小夥子,你是來收孽龍的吧.可要小心啊!」二郎說:「婆婆說得對,你老人家貴姓?」那老太婆說:「姓王,娘家住在驪山,人們叫我驪山老母。」二郎告別.走了幾步,回頭一看。那庵茅草房忽然小見了,才曉得是神仙來點化他。 二郎回去把王婆婆的話說給李冰昕了。他們商量一陣,打了個主意.要收拾孽龍。
六月二十四那天李冰傳話:他要親自給孽龍敬獻供品。像往年一樣,在江神廟內擺好祭壇,獻上供品,請來一撥吹鼓手,吹吹打打。不一會兒,孽龍來了,他進廟門,先把祭壇兩邊的一對童男童女盯了義盯,覺得今年的這兩個都不像娃兒,有一個好像還長有三隻眼睛。孽龍心虛,不敢再朝前走,車轉來,要開溜。這時候,裝扮成童女二郎,三隻眼睛一齊睜開,唰一聲亮出了三尖兩刃刀。那個裝成童男的煤山弟兄,隨帶哮天犬,一齊圍過來。孽龍嚇得不住打冷噤,急忙往河裡跑.二郎也跟倒攆到河頭。孽龍在浪里一滾,變成個水鴨子,沖出浪花,朝二峨山飛去。二郎的神眼盯到了它,馬上變成個老鷹,腳跟腳地飛去。眼看快抓得到時,孽龍卻把翅膀兒一收,一頭鑽進山彎深潭。二郎的神眼一掃,曉得孽龍要從暗河逃跑,一屁股坐在暗河出口處,假裝洗腳。孽龍剛剛鑽出來,二郎用腳使勁一夾,可惜夾慢了一點,只夾住幾根尾巴毛。孽龍一個迷頭兒變成黑魚,迷到水底。二郎馬上變成魚老鴰.跟倒逮它。孽龍一沖上岸,變成丈多長的蜈蚣,用毒須去掃二郎。哪曉得二郎變成了八丈高的大雞公,要啄蜈蚣。孽龍趕忙吐毒液,趁煙霧梭起跑了。
孽龍跑到青城山王婆岩,變成個游山大漢。它肚子餓慌了,看見路邊有個么店子.在賣擔擔面,老闆娘正在案板上搓面條。孽龍走進店內,求老太婆快給他下碗青城甜水麵。老太婆滿口應承,很快就端出來了。孽龍三扒兩下吃完面,還想再吃一碗,突然肚子七拱八翹痛起來。它趕忙拿手去按,一按痛得更凶,腦殼上豆子大顆的汗洙不住冒,惡心想吐。它曉得拐了,起眼一看.二郎攆來了,心頭一急,哇!吃下去的面條全都吐出來了,只有一根粗的卡在喉嚨管。它往地下一看,咋個面條變成了鐵鏈子,卡在喉嚨管的那一截,直勾在心尖尖上回頭想問老太婆,她早就死死地抓住鐵鏈子,正拿倒交給二郎。二郎對她拱手說:「謝過驪山老母。這一下孽龍全明白了。它還想逃脫,就使勁奔出去,滾到溝邊。二郎跟著攆來逮倒鏈子一扯,孽龍現出原形,用尾巴一掃。二郎跌坐在大石上,屁股在石頭上印下兩個坑坑。孽龍掃過的岩邊,玉光水滑的,如今叫做「龍滾邊」,但它還是沒有 脫。二郎牽著它,從王婆岩龍洞子地道,押到離堆腳下的伏龍潭,鎖在那裡的鐵柱上,叫它吐水灌田。
百姓為了紀念李冰和二郎的功勞,在離堆上修起一座廟子,名叫「伏龍觀」.2、望娘灘許多年以前,川西平原鬧天旱,旱得多厲害呀!樹木枯死了,禾苗焦黃了,水田旱裂了口,堰塘旱現了底,天大都是一輪火紅的太陽照著大地。
在靠近小河的村邊上,住著一戶姓聶的人家,屋頭只有一個四十多歲的母親,大家喊她聶媽媽;一個十四五歲的兒子,名叫聶郎。他們雖說租種著幾斗糧的土,但不夠吃,聶郎就在外面去打柴、割草來貼補。聶郎很直爽,又能吃苦耐勞,肯幫助別人,又聽母親的話,村子裡的小朋友都跟他很合得來。大家稱贊聶郎是個好孩子。
有一天,公雞才叫頭遍,聶郎照例把背篼背起出去割草。他朝著赤龍嶺走去,邊走邊想:咋天遇見長生,他說周員外家裡,有人送了一匹雪花馬,一天能走千里。周員外喜愛得很,要村子裡的人割青草去喂。他心在想事,不覺已翻過了赤龍嶺。
赤龍嶺山腳叫化龍溝,在發春水的時候,魚蝦很多,溝邊常常長滿綠色的水草。現在卻變成了亂石壩。聶郎嘆了一口氣,正想到別的地方去,忽然看見一團白影於,在土地廟背後一閃,聶郎吃驚地說:「噫,白兔!」
聶郎想到白兔是吃青草的,背起背篼就追,這一趟不曉得跑了好遠。白兔跑到卧龍谷的岩下,忽然不見了。那兒卻現出了一城青幽幽的嫩草,聶郎好不高興,取出鐮刀,滿滿割了一背統。
聶郎接連兩天,都到那兒去割青草,那草非常奇怪,頭天割了,第二天又生長出來。聶郎心想:「我不如把草搬回家去,栽在屋後,也免得天天跑十來里路。」他急忙上前把周圍的泥巴刨松,連根拔起。聶郎正想站起身來,忽然看見草根底下有一凼水,水上露出一顆亮晶晶的珠子。聶郎真是歡喜,小心地把它放在懷里,背起青草回去。
這時候,太陽已經落坡,聶媽媽正在屋頭煮包穀稀飯。聶郎回來了,聶媽媽用埋怨的口氣說;「你怎麼這樣晚才回來?」聶郎就把搬草的事情講了,又從懷中摸出珠子。這時候忽然滿屋通亮,珠子閃出的光芒照得眼睛都睜不開。聶媽媽趕忙叫他把珠子藏到米壇子里去。聶郎吃了晚飯,就把青草栽在屋後竹林邊。
第二天,聶郎很早就爬起來,跑到竹林里一看,「啊嗬!」那窩青草早乾死了。他又趕忙進屋著珠子還在不在。他剛揭開壇子的蓋蓋,便大聲喊道:「媽媽,你快來看呵!」原來壇子里裝滿了米,那珠子仍在米的上面。他們才知道這是一顆寶珠。從此以後,珠子放在米里米漲,放在錢上錢漲。家中有了錢米,再不愁穿愁吃了。鄰近幾戶農民沒吃的,聶媽媽就叫聶郎經常給他們送米去。聶郎自己是窮人,只要別人來借,三升兩升總是答應下來。這樣消息便傳開了。村中有個員外叫周洪,是一個惡霸地主。他一聽說這件事,便對管家說:
「想個辦法,把這顆寶珠弄過手來才好。」
管家說:「員外,聶家是個窮人,多拿點錢給他買就行了。」
聶郎是個聰明的孩子,當然不會上周洪的當。周洪就同管家想了一條毒計,說聶郎偷了周家的家傳寶珠,派管家帶了四個狗腿子到聶家去搶。聶郎要不交出珠子,就捆送官府辦罪。這個計策卻被放馬的長生聽著了,悄悄出去告訴聶郎,要他們快快逃走。聶郎曉得了這件事,正想和媽媽往外走,就碰到周洪的管家。那管家凶惡地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大聲喊道:「快快將我家員外的傳家寶珠交出,要不你今天休想活命!」
聶郎聽了又氣又恨,指著管家說道:「你們仗恃周洪有錢,到處欺侮窮人,你說我偷盜寶珠,有什麼憑據?」
管家不理睬他,叫狗腿子進屋去搜,沒有搜著什麼寶珠。管家把眼皮一翻,眼睛一瞪,又叫狗腿子搜聶郎的身上,聶郎急忙把珠子放進嘴裡,狗腿子慌忙喊著:「糟了,糟了,聶郎把珠子吞下肚了。」
管家大叫道;「給我打!」
聶郎被打得昏死過去,幸好左鄰右捨出來幾十個人把管家哄走了。他們把聶郎抬進屋去.給他醫治創傷。聶媽媽坐在床邊流著眼淚看護著兒子。
半夜以後,聶郎忽然醒來喊道:「我口渴呀!我要吃水呀!」聶媽媽看見兒子能夠說話了,當然很高興,趕快遞了一碗水給他,那碗水一到嘴巴就幹了。聶郎不斷地嚷著要水喝,後來索性扒在水缸邊,「咕嘟、咕嘟」地把水缸里的水吃幹了,聶媽媽嚇得只是發抖。
「兒子,你吃了這樣多的水,怎麼得了阿!」
「媽呀!我心頭象烈火在燒.難過得很!媽,我還要吃水。」
「水缸里的水,都被你吃幹了,哪裡還有水!」
「我要下河吃水!」
聶郎剛剛說完這句話,天空中一個金色的電閃,照得滿屋透亮,接著響起一片雷聲。聶郎翻身下床在屋外走去,聶媽媽趕忙追上前去,她跟在他後面,越走越害怕。不一會兒,面前出現了象一條灰色帶子的河。聶郎象瘋了似的,撲到水邊,「咕嘟、咕嘟」吃了起來。這時接連一個一個的閃電,雷聲也轟轟地響著。河裡的水被聶郎吃了一半。聶媽媽緊緊拉著聶郎的腳說:「兒子,這怎麼得了!」聶郎掉轉頭來,就變了樣子,只見他頭上長了雙角,嘴邊長滿了藍須,頸上紅鱗閃閃發光:
「媽媽,快快放手,我要變成蛟龍,報這血海深仇!」
天上是雷聲、閃電,暴風夾著大雨,河水陡漲,波浪翻滾,把一個平平靜靜的大地.突然變得鬧轟轟的。這時候河邊閃起火把,原來是周洪親自帶人沿河趕來,要剖開聶郎的肚子取寶珠。
聶郎被迫吞了珠子,心如火燒,要報大優,已在河邊變成一條赤色的龍了。只是聶媽媽還拉住他的腳板不放。聶郎聽見一片人聲,料定是周家派人追來,就說道:「媽媽放手,兒要報仇!」說完拚命一擺,聶郎向河中一滾,立刻湧起了萬丈波濤。
「老婆子,你兒子哪裡去了?」周洪抓住聶媽媽的肩膀。
「周洪賊呀,你把我兒子逼下了河,還不甘心!聶郎,你的仇人來了!」周洪一腳把聶媽媽踢倒在地,追到河邊,想去找尋聶郎。只見一個紅色閃電,嘩喳一聲焦雷、象千軍萬馬的波濤一涌,周洪和他的管家溝腿,全被卷下水去,淹死在波浪中了。
風漸漸小了,雨也慢慢停了。天已經蒙蒙發亮,聶郎在水中仰起頭來說道:「媽媽,我要去了!」
「兒呵!你什麼時候才回來呀?」聶媽媽很傷心地問。在那洶涌的波浪里,隱隱聽得回答道:
「人海兩隔,要我回家,只有石頭開花馬生角。」
聶媽媽知道,她的兒子從此再也不會回來了。她悲傷地站在一個大石堡上,高聲喊著:「兒呵!兒呵!」聶郎在水裡聽著媽媽喊一聲,就仰起頭來望一下,那望娘的地方就變成了一個灘。聶媽媽連喊了二十四聲,聶郎仰頭望了他親愛的媽媽有二十四次。那地方就變成了二十四個灘。後來,人們給它取名叫做「望娘灘」。
3、鬥犀臺 鬥犀臺,倚山臨江,是都江堰市的著名古跡。宋代鬥犀臺上相繼建有「浮雲亭」、「懷古亭」。歷經滄桑,原亭已不存在。如今的亭子建於八十年代中期。 鬥犀臺,是根據李冰勸江神酒,化犀牛相鬥的傳說命名。相傳,兩千多年前,由於江神興風作浪,造成成都平原水災不斷。 為乞求江神不再危害生靈,每年舊歷6月23日,老百姓都要殺豬宰羊敬江神,還要獻上童女兩名與江神為妻。但江神仍惡性不改,照樣涌水為患,百姓苦不堪言。李冰任蜀郡守後,決心設法為民除去這個禍害。就在那年祭祀江神之日,李冰將兒子扮成敬獻江神的童女,在這個地方擺好祭品,親自主持祭祀,向江神勸酒。李冰連勸三杯之後,見江神仍滴酒不沾,勃然大怒道:「我敬重你,請你喝酒,你卻不識抬舉!」撥劍刺向江神,江神見勢不妙,化作犀牛而逃,李冰也搖身一變,化作犀牛緊緊追趕,於是,兩條犀牛時而在江中,時而在這台上,戰得天昏地暗。最後李冰在眾人的幫助下,終於殺死了江神,為民除去這個禍害。為了紀念李冰,人們將李冰斗犀的地方,稱為「鬥犀臺」。 鬥犀臺的對面就是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鬥犀臺的傳說發生在這里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渴望征服水患的願望,對治水英雄李冰的崇敬和緬懷。4、玉女峰都江堰這座古老而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來就流傳著許多美好的民間傳說,使都江堰風光更染上一層神奇的色彩,僅都江堰「玉女」就有很多歷史記載,「玉女」古稱「神女」,亦稱「美女」,是對別人女兒的尊稱(見辭源),早在晉朝《華陽國志》就載有「李冰於玉女房下白沙恥作三石人立三水中。與江神要約;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楚辭漢賈誼惜誓:「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於後車」,清乾隆劉群成詠詩贊「玉女」;「玉女房中鏡影收,卻來湍際幻花州。湘裙就去寒芳涌,縞帶飄時素蕊浮。飛燕細含無著處,游魚欲吸忽成流。瓊花漫說維楊重,可似天然岷水頭」。千百年來多少專家、學者,只知其地其名至今尚存在白沙鄉白沙後上的「玉女房」,卻不知「玉女」在何方?這實在是個迷!
「芳草年年發,靈山日日新」。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三日未時許,八十八歲的文史工作者姬福民老先生(原灌縣文管所所長,山西屯留人),興致勃勃地穿安瀾索橋過外江,回首指著一號橋基處,給全家人講述著七四年春(三月三日至六日)他老人家發掘「東漢李冰石像」的經過。突然天空飄起了珍珠般的花雨,當抬頭仰望二王廟和伏龍觀時,一尊栩栩如生的「玉女」便隱現在玉壘山上,「遠而望之,皎如太陽升朝霞;迫而視之,灼若鞭渠出深波」。只見她冠耳環佩,環暈閃射,銀色項璉,晶瑩剔透,健胸高隆,鼻目清秀,口含朱丹,仰面平躺,冰清玉潔,神態安祥,這仙姿神韻的降臨,真使姬老全家驚嘆不已!此時其子姬志誠眼明手快,取出像機攝下了這奇特的自然景觀,取名為「都江堰玉女峰」。
「真與峨眉爭秀色,要從灌口覓源頭」。有送人士立即進行探索研究,根據李冰治理岷江水患,分別在四川都江堰市和樂山市各鑿離堆一處。樂山的「卧佛」是男性,鑿的是頭部;都江堰發現的「卧佛」是女性,鑿的是腳部。姊妹佛仙,一江相連,景觀奇特,無獨有偶。
「天生玉女降古堰,藏在深閨有人識」。我們從發現者攝下的照片上清晰看出「李冰與玉女心連心」、「伏龍觀乃為李冰的冠冕」。文史界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有歷史意義的發現,她是把中斷數十個世紀的「內在聯系」接通,對後永世不會遺忘的再發現。「玉女」與「玉女房」同在一地,其內在聯系是自古已然;鑿山為穴的「玉女房」,只是標志「玉女」的地點,不是「玉女房」的全貌;「東漢李冰石像」的出土,重在點明「玉女」所在,「玉女」就是「玉女房」的主人,故早在晉朝《華陽國志》、《水經注》、《太平環宇記》、《溢州記》、《灌江備考》、《灌縣志》等史書上均有記載(而晉人誤記「李冰於玉女房下白沙也作三石人立三水中「應予更正)。
戰國後期秦楚兩霸爭天下,秦為實現一統天下大業,便將「得蜀則得楚,得蜀先治水」列為秦的根本國策。蜀居楚之上,水路不通,而都江堰「北舊無江」(漢書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水上運兵攻楚旦夕即至。秦出於政治目的,遂意派李冰治理岷江,所以「秦並六國,自蜀始」(見蜀鑒),李冰為避沫水之害變水利,首要解決交通、灌溉,便鑿開離堆,將岷江分流切址,外江為正流,內江為引流,離堆以下開二江於成都平原,離堆以上科學引水擁江作棚,最後必須同時再集中於離堆之下,開展生死攸關的「水下決戰」,李冰不僅身先士卒,而且其女自告奮勇,替父深入「水下開水」,不幸捐軀長眠,惡噩傳開,震撼天地,更加激發了當時修建都江堰的健男壯女爭先恐後要當李冰的兒女,投入水下代「玉女」的替身,勞動人民的化身,傳說(六月二十四),"玉女"便羽化成仙,神靈依附在玉壘江畔,日日夜夜守護著這千年古堰,受益的川西平原勞動人民更加懷念李冰父子,恩澤百性,建造了二王廟,寄託哀思。在封建社會幾千年,女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上神龕,所以我們在二王廟里看到的只有李二朗和李冰夫婦的神便。列朝列代政界要員,文人墨客為悼念李冰父子均要到伏龍觀、二王廟祭祀,留下了眾多的詩畫題記、玉雕碑銘,號召人們團結起來,為振興中華貢獻畢生精力。
7. 蘇東坡要奴婢戴草帽,穿木履,去寺院取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
是茶,因為戴草帽是草字頭,中間是人,下面是木,再加上他說天熱口渴所以就是-----茶
8. 有關都江堰的故事
1、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2、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3、李二郎降惡龍傳說
傳說,古時的岷江中惡龍為害,李冰的兒子二郎帶領海山七聖去降龍。一場斗惡下來,七聖和獵狗哮天犬全部戰死,惡龍也身負重傷向南逃去。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見了惡龍的蹤影,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兒子,為了促住惡龍來到此地,就對他熱情接待,燒好了面條請他吃飽肚子。不久,化作人形的惡龍也來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飢。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這是一條惡龍,也煮了一鍋面條讓它吃,誰知,面條到了惡龍的肚子里,都變成了帶鐵鉤的鏈條,將惡龍從肚子里鎖起來,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至今,青城山下還有李二郎坐過的」屁股印「,和惡龍打滾的「滾龍槽」這兩處遺跡。
4、馬可·波羅游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游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游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5、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8)到都江堰取草帽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都江堰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縣)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區約50公里,距離青城山風景區20公里。
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里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平均最高氣溫僅28℃。冬無嚴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4.6℃,平均最低氣溫在1℃左右。
9. 四川話里「取草帽子」什麼意思
草帽子又不是值錢的東西,就算是忘了拿,也沒人回去取,跑一趟路都不劃算,除非你真的是閑的蛋疼,所以別人說,你跑到那去做什麼,取草帽子嗎?是問你一天是不是閑的沒事做。如果別人問你是不是在哪裡哪裡,你回答說,我跑到那去做什麼,取草帽子嗎?意思是說我沒那麼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