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彩筆找帽子的目標是什麼
Ⅰ 論述親子游戲對親子依戀的影響
什麼是親子游戲
1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
2 親子游戲的現狀
親子游戲的傳播雖然愈來愈廣,遍及千家萬戶,但是許多家庭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仍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家庭內沒有屬於孩子的游戲場地,提供給孩子的只是一些玩具、圖書等。
第二、家長因為沒有時間或不屑的緣故,讓孩子單獨游戲,從沒有或極少參與孩子的游戲。
第三、每天都是重復幾種簡單的游戲,如"藏貓兒"的游戲經常進行,未知親子游戲的變化多種多樣。
第四、家長僅認識以游戲的娛樂性,忽視了教育性,使親子游戲成了溺愛孩子的表現。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言聽計從,孩子要他當馬騎時,他就乖乖地讓孩子騎在背上等。
第五、家長缺乏選擇玩具的知識。有的家長對選擇玩具的有關知識一無所知,有的玩具雖好,可是由於父母不了解兒童發展情況,不能把合適的玩具在合適的時候給合適的孩子。如把八九歲孩子才能拼湊的飛機模型送給三歲的孩子,他當然拼不起來,而這樣會導致孩子失去對拼圖或與拼圖相似的游戲的興趣。
3親子游戲的特點
1.能夠啟發孩子的智慧。這就要求游戲活動既能夠利用和發揮孩子現有的能力,又能夠引導和發展他們新的能力。
2.家長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參與到游戲當中。做親子游戲不是上課,家長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畫腳,而應當是游戲的參與者,並且跟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
3.游戲的形式應該注重相互配合,家長能自然而然地引發孩子智能的發展。設計的游戲應讓寶寶主動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樣家長就能順理成章地教給寶寶一些知識和技巧。
4.游戲的整個過程要能夠給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帶來樂趣。要讓孩子在游戲中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快樂,而家長則能夠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親子游戲才適合於進行比賽,家長應學會更多的游戲,並將具有特定功能的親子游戲同日常的育兒生活相互交融起來,這樣就可以在豐富而快樂的育兒生活中,使寶寶的潛能不斷地開發出來。
4開展親子游戲時的誤區
誰都知道親子游戲的好處,用心的媽媽更是恨不得一天到晚利用這個法寶,把寶貝支使得團團轉,讓他分毫不差地朝著自己心儀的目標全速前進。殊不知,錯誤的親子游戲方式也會給寶貝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不良影響。愛子(女)心切的媽媽們,你們明白自己做錯什麼了嗎?玩親子游戲時候注意的問題-媽咪不要犯的錯誤:
誤區1:急吼吼地干涉寶貝
對寶貝來說,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戲。因此,寶貝的很多做法可能讓父母感覺十分困惑,尤其當寶貝玩一些父母認為不恰當的游戲時,有的父母會急吼吼地跑去干涉寶貝,有的父母卻覺得寶貝玩游戲的小模樣十分可愛,於是拿寶貝當玩具逗樂,這些都會對寶貝產生不好的影響。寶貝雖然小,但他天生就會察言觀色。因此,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在寶貝的小腦瓜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對寶貝產生不一般的影響。
糾正法:與寶貝建立平等的玩伴關系是親子游戲的最高境界,這樣可更好地調動寶貝游戲的積極性。讓寶貝在游戲中通過模仿與創造性地積極參與,學會以正確的方式處理事情。
誤區2:以父母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寶貝的游戲
游戲是寶貝學習的最佳方式,也是培養寶貝良好性格與行為方式的最佳訓練方法。父母不要以自己的價值取向來衡量寶貝的游戲行為,人為地限制寶貝的游戲方式,或為了讓寶貝「學」到「知識」而強迫寶貝玩不喜歡的游戲。
糾正法:正確的做法是,應讓寶貝充分發揮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做游戲的主人。當寶貝在游戲過程中確實出現無法解決或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的問題時,父母才有必要介入,並對寶貝加以引導。
誤區3:違背寶貝的年齡特徵開展游戲
不同年齡段的寶貝,對不同的游戲有著不同的興趣與熱情。比如,故意讓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讓它發出響聲,一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游戲也會引起寶貝的強烈興趣,這是1歲左右寶貝樂此不疲的游戲。但如果與2、3歲的寶貝玩這個游戲,他們就會覺得索然寡味,這么大的寶貝可能對玩具更感興趣,並喜歡用玩具作為道具來延伸他們的游戲。
糾正法:
父母應該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寶貝盡可能玩出適合他們的游戲,這樣才能使他們感興趣,也有助於發展寶貝的智力和想像力。
誤區4:認為良好的游戲習慣無關緊要
良好的游戲習慣,會對寶貝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讓寶貝學會遵守游戲規則,合理安排游戲時間等等,這些良好游戲習慣的建立是寶貝理解社會行為規則的最佳途徑。
糾正法:比如,玩具玩完了讓寶貝自己收拾好,並物歸原處;游戲時間要有節制,不能沒完沒了地讓寶貝玩,更不能因為玩而影響吃飯、睡覺等。
誤區5:總是剝奪寶貝獨自游戲的權利
有的時候,寶貝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直需要有人陪著,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即便幾個月的寶貝,他們也會自得其樂地玩著自己的小手小腳,體驗獨自玩耍的樂趣。
糾正法:在開展親子游戲的同時,父母要盡可能利用機會鼓勵寶貝獨立游戲。當寶貝不哭不鬧自己玩耍時,不要打擾寶貝,給他一點屬於他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誤區6:在寶貝需要幫助時袖手旁觀
游戲是寶貝自己尋求答案的最佳途徑。當寶貝熱衷於游戲活動時,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比較特別的要求。這時,父母不要因認為寶貝的游戲活動毫無意義而忽視他或限制他,而應盡量幫助他們,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寶貝弄臟衣服或出現別的問題而約束他們。
糾正法:為寶貝提供各種各樣的游戲材料,如小紙片、種子、泥土、小剪刀、積木、水、沙、顏料、空紙盒等,讓他們開動腦筋去游戲。當然,給寶貝提供幫助需要掌握一個度。比如,當寶貝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父母要給寶貝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只有當寶貝確實不能解決時再給予一些幫助。這樣,可讓寶貝在各種活動中體驗生活,學會思考。
5家庭如何開展親子游戲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因此,首先家長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家長創設的親子環境要讓孩子可看、可聽、可觸摸,能充分的感知和體驗。如家長可為孩子騰出一個角落,用布隔開,或利用廢舊材料為孩子布置一個特殊的游戲環境。
幼兒在親子游戲時需要良好的物質環境,更需要一個溫馨、和諧、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調查發現,仍有不少家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往往會在游戲中對幼兒提過高的要求,強迫孩子玩不喜歡的游戲;又如對孩子大聲恐嚇、責罰,或把孩子當玩具逗樂等,這種所謂的「游戲」,會讓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更不會主動地提出玩游戲的願望了。在與幼兒進行親子游戲時,家長應該擺平心態,只有這樣,家長才會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期望值,從而科學地玩親子游戲。
游戲內容需精益求精,親子游戲的內容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興趣傾向,要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游戲。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年齡特點,如小班幼兒大肌肉的控制和應用能力發展迅速,逐漸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細動作;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動手」,家長要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來設計親子游戲。如「卷春卷」、「身體變變變」等。如中、大班幼兒可適度地進行一些促進幼兒小肌肉發展的游戲,如:「兜兜樂」、「摘果子」等。
親子游戲時,家長要特別尊重幼兒自發生成的游戲內容,珍惜幼兒具有創造力的表現。如帶孩子到公園,家長預設的游戲是「捉迷藏」,但孩子發現了地上的樹葉,並很感興趣,這時家長可以順著孩子的意願,引導他玩「揀樹葉」的游戲。孩子的創意被承認,增強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對親子游戲的興趣。
合適的玩具是幼兒游戲的媒介,可刺激幼兒游戲的樂趣,增進游戲的價值。家長為幼兒選擇玩具要考慮到其教育意義與藝術性,並要注意物美價廉和衛生安全。優良的玩具應具備:多變化,可激發想像力及創造力;質料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諸如洋娃娃、七巧板、積木、皮球、風箏等。
實際上,可以作玩具的東西很多,也並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為孩子的玩具;有時也可自己改裝一些玩具,只要顏色鮮艷,可拿著玩的任何形式的物體,同時體積大小合適,經過消毒,不會造成傷害的都可以;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自製玩具和自找玩具,這樣不僅豐富了游戲的內容,而且有助於發展幼兒的智力和想像力,並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利用親子游戲,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孩子不願意吃飯時,家長可用兒歌來吸引幼兒注意力,把吃飯變得有趣味:「開飯羅,開飯羅,大家吃飯羅;一大口,一大口,飯菜吃完了。」用簡短的順口溜,可以讓幼兒學會一些生活的自理。
總之,家長應學會更多的親子游戲,把游戲引進家庭,使家庭演化成為一個其樂融融的親子課堂,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樂園,使幼兒在游戲中開發潛能、培養個性,豐富心靈、陶冶情操,真正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
6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大全
〈一〉變魔術
目標: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准備: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只,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麽?(牆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隻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像影象像什麽?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二〉有趣的轉盤
目標:培養孩子的動手塗色能力,觀察比較和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以及親子合作能力,增進親情。
准備:彩筆一盒,圓規一隻,細繩三條,直徑為6厘米的白色圓形卡紙三張。
玩法:
1、家長將三張圓形卡紙製作成:A紙為三個同心圓,B紙畫上三等分的扇形,C則十二等份。孩子在卡紙上圖色:A上分別圖上紅、黃、藍三色,B上圖上紅、黃、藍相間的顏色,C用黑色按塗一空一的規律圖繪。
2、孩子尋找圖形排列規則,數一數三張紙上各有紅、黃、藍幾處。
3、親子一起將卡紙在圓心左右打兩個小孔,穿入繩線並打結。
4、轉動繩線讓轉盤快速轉動,看看三個轉盤顏色變化,家長並引導孩子描述同一轉盤轉動速度不同顏色的變化。(甲盤轉動時,仍然保持紅、黃、藍三種色環;乙盤轉動時,會呈現白色,轉速不同時也會有顏色變化;丙盤快速轉動時呈灰白色,轉速放慢時則呈現橙色線條。)
〈三〉小小音樂家
目標:養成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精神。
准備:相同的玻璃杯七個,筷子兩只,水若干。
玩法:
1、七個玻璃杯並排在桌上,請孩子數數共有幾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讓孩子給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隊。
3、孩子用筷子敲擊杯沿,聽一聽說一說像什麽音?
4、家長引導孩子觀察比較水位與聲音的關系。
5、家長調整水量,以便發出Do、Re、Mi等音階聲音,然後演奏樂曲,激發孩子演奏興趣。
6、親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長鼓勵孩子邊敲杯子邊歌唱。
7、親子輪流當樂師、歌唱家、舞蹈家。
〈四〉調皮的小鳥
目標: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親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悅。
准備:硬卡紙約8×16厘米一張,筷子一根,膠帶一卷,彩色筆一盒。
玩法:
1、家長將卡紙自中間畫一條線形成兩個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處各畫一隻鳥和一個鳥籠。
2、引導孩子觀察鳥身體上的圖形以及個數,再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親子合作用膠帶把卡紙從中間線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頂端。
4、家長啟發孩子快速轉動筷子,讓卡紙左右轉動,看看圖畫有啥現象發生。(筷子快速搓轉,由於視覺暫留的原因,看起來小鳥是關在鳥籠里的。)
5、家長引導孩子找出小鳥進出籠子的奧秘。
〈五〉鋪路
目標: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通過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
准備: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方形、橢圓形等彩色積木或卡紙若干,玩具小貓、小狗各一隻,玩具房子兩只,彩色筆一盒。剪刀兩把。
玩法:
1、家長以故事幫助小貓和小狗鋪路的口吻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2、親子一起畫圖形、塗色、剪圖形。
3、家長引導孩子用各種圖形按一定的規則鋪路。
4、孩子告訴小貓和小狗漂亮的路上圓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各有多少個以及圖形排列的規律。
5、孩子拿著玩具小貓、小狗在路上跳舞、游戲。
〈六〉神秘的圖形
目標: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圖形的認識,以及手口一致點數。
准備:鹽水或糖水半杯,毛筆兩支,打火機一隻,白紙若干張,剪刀等。
玩法:
1、家長用毛筆蘸些糖水在紙上畫圖形外形,請孩子將圖形內塗滿。
2、親子說一說圖形的名稱,數一數各圖形的個數。
3、晾乾圖形再讓孩子看圖畫,說說變化。(圖案消失)
4、家長與孩子用打火機烤一烤紙張,再看有何變化。(火烤之後,圖案因糖分脫水,而呈現黑褐色,從而又看到圖形。)
5、孩子再用鹽水畫圖案晾乾後觀察變化。
6、親子合作將圖案剪下圖色、拼圖,家長引導孩子說說自己變的魔術。
〈七〉捉迷藏
目標:鞏固孩子對方位的認識,融洽親情。
准備:各種動物玩具。
玩法
1、家長藏動物玩具,請孩子找一找說一說。
2、孩子藏起來家長找一找,說出孩子藏的方位,如床下、門後、被子里等。
3、家長藏起來孩子找,引導孩子說說從哪裡找到的。
4、孩子拿玩具,按家長說方位放玩具。如:頭上、背後、衣服裡面、桌下等
5、親子拿著玩具唱歌、跳舞。
〈八〉好玩的麻將
目標:激發孩子手口一致點數以及按一定規律排序的興趣,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空間建構能力。
准備:麻將
玩法:
1、親子自由玩麻將。
2、家長引導孩子數數各「條」、「餅」的個數。
3、親子比一比誰的「條」(「餅」)多,誰的少?
4、家長引導孩子用麻將堆成或擺成各種形狀,說出圖形名稱。
5、家長按一定的規律擺放麻將,引導孩子發現規律。
6、請孩子也按一定規律擺放,讓家長來猜。
〈九〉奇妙的口袋
目標:鞏固孩子對形狀的認識,以及邊聽聲音邊點數的能力。
准備:口袋一個,內裝圓形、三角形、方形餅干若干以及蘋果、橘子等。
玩法:
1、孩子將手伸進口袋摸一摸,說一說是啥。
2、家長說形狀,孩子摸出相應的物體。
3、家長說數量,孩子摸出相應數量的物體。
4、親子將食品擺放在盤子里,家長引導孩子學習按一定的規律排放。
5、親子品嘗食物,邊吃邊說食物形狀,數數有多少,吃掉幾個還剩下幾個。
〈十〉給氣球娃娃戴帽子
目標:培養孩子觀察比較物體數量多少的能力,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慾望。
准備:氣球、紙杯、塑料杯、熱水、彩筆、線。
玩法:
1、親子給氣球吹氣並用線綁好,孩子用彩筆在氣球上畫上眼睛、嘴等。
2、孩子說說氣球的顏色、分別數數每種各有幾個。
3、請孩子試著把杯子倒扣在氣球上看能否戴住。
4、家長將熱水倒入杯中過二十秒後再把杯中水倒出來,立即將杯口緊密倒扣在氣球上,片刻後輕輕把杯子舉起,孩子觀察並說出結果。(帽子戴住啦)
5、家長引導孩子比較不同顏色氣球的個數,氣球與帽子的個數的多少。
7幼兒園中班親子游戲大全
游戲名稱:球球樂彈球
准備:6個乒乓球,6個紙箱
玩法:准備好3個乒乓球和3個紙箱,3個紙箱平放在一張桌子上,成品字形,家長/幼兒站在桌子面前,給其3個乒乓球,將手中的乒乓球往桌子上扔,若彈起的乒乓球彈進紙箱內為勝。
規則:乒乓球要朝桌子上拋,彈起後進箱方可。
游戲名稱:吸乒乓球
准備:9個乒乓球,6隻盆,吸管若干。
玩法:一個盆里放乒乓球,一個盆不放,家長/幼兒要將乒乓球從一個盆里用吸管吸到另一個盆里。若乒乓球掉落,撿起重吸。
規則:不能用手拿乒乓球。
游戲名稱:吹乒乓球
准備:2個紙筐,積木,6個乒乓球
玩法:將乒乓球從桌子上積木搭好的跑道中吹進對面的筐內,一吹進的為勝。
規則:不能用手拿球,只能用嘴吹。
游戲名稱:親子心連心
准備:動物字卡、運動字卡
玩法:家長看老師手中的字卡,讓幼兒猜是什麼動物或什麼運動項目,猜不中的可以說「過」然後繼續第二張字卡,在半分鍾時間里,大、中、小、托!幼兒分別猜出6、5、4、3的卡片就為勝利。
規則:家長只能用形體動作表示,不能出聲。
游戲名稱:考眼力
1、比比誰的眼力好准備:啤酒瓶筷子
玩法:參賽者站在啤酒瓶的一側,筷子離瓶口約一米的距離,瞄準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進瓶里,便是優勝者。
規則:每人有三次機會。
2、大家來找茬准備:圖片若干
玩法:在規定的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不同者獲勝
規則:找出5處。
游戲名稱:疊疊高
准備:空易拉罐、紙杯、積木
玩法:用空易拉罐、紙杯或積木進行壘高。
規則:在規定的時間里,壘的最高不倒者獲勝。
游戲名稱:迷迷轉
1、盲人敲鼓
准備:桌子小鼓鼓摧眼罩各兩個
玩法:兩名幼兒為一組,拿鼓摧戴好眼罩站在線後准備。游戲開始後,幼兒憑感覺向前走,家長可語言提示孩子走的方向與路線,最先敲到小鼓的人獲勝。
規則:不可摘下眼罩
2、貼鼻子准備:眼罩一個
玩法:游戲者蒙上雙眼,在先後原地轉兩圈,然後向前走,家長可語言提示孩子走的方向與路線,幼兒在指定位置把「鼻子」貼在人頭上,貼中者獲勝。
規則:不可摘下眼罩。
游戲名稱:快樂套圈
准備:易拉罐、套圈
玩法:在地上擺放八個易拉罐,每個易拉罐之間的距離為20cm。參賽者站在離易拉罐一米遠的線上,向易拉罐扔圈。每人有三個圈。
規則:1.每人三個圈,站在指定的線後。2.投擲時,腳不能向前移動。
游戲名稱:夾珠
准備:玻璃球小桶
玩法:在一個大桶內裝滿水,再往桶中放入較多的玻璃珠。游戲者手拿一雙筷子向桶中夾珠。
規則:在指定時間內(一分鍾),夾起指定個數(十五個)得獎。
游戲名稱:搶椅子
准備:小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8—10人一組進行游戲。音樂開始,幼兒繞椅子轉圈走。音樂停止,馬上搶到位子並坐好。
規則:沒有搶到位子即被淘汰。
8幼兒園大班親子游戲大全
小心陷井(4-5歲)
目標:培養幼兒與媽媽一起共同動手動腦,細心地合作。
准備:空奶瓶4個,火柴棍若干。
玩法:發給每個參賽家庭空奶瓶1個、火柴若干。比賽開始孩子與媽媽一起將火柴巧妙的隨意擺放在瓶口上,但不能掉入瓶中,在規定時間內,瓶口上堆放火柴最多的那家為勝。
規則:火柴掉進瓶里一根就被淘汰。
猜爸爸媽媽(4-6歲)
目標:加深親子依戀之情,培養孩子熱愛自已父母的情感。
准備:小椅5-6把,蒙眼巾5-6條。
玩法:幼兒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別走到幼兒面前,主持人說出此人特徵,如發式,衣著,由幼兒猜出自已的爸爸媽媽。
注意:1、猜不著時可以讓幼兒聽被猜人的聲音。2、猜對時可由父母對孩子做親昵的動作,以表示獎勵。
二人三足跑(5-6歲)
目標:學習兩人相互配合用三條腿跑步,增進親子情感的交流。
玩法:在場地兩端畫一條起跑線和一條終點線,請幾對父子站在起跑線上,媽媽用一根長帶子將爸爸和孩子相鄰的一條腿綁在一起,爸爸雙手背後,聽到口令後,爸爸和孩子一起出發向關跑,到終點線後反回,以先反回到起跑線者為勝。媽媽為爸爸和孩子解開帶子。
規則:爸爸雙手必須背後,媽媽必須將帶子系緊。
釣瓶子(5—6歲)
目的:培養幼兒動作的准確性,協調配合能力。
材料:純凈水空瓶、細線、小木棍、「釣魚桿」
玩法:用系有小木棍的釣魚桿將瓶子釣起,家長與孩子比賽,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誰釣的多為勝。
傳達室動作(4-6歲)
目標:體會親子共同游戲時的平等,和諧的愉悅。
過程:父母孩子圍坐在一起,由一人做一個動作如拍肩,每二個人跟做此動作,當第二個人做完後,第一一個有接著做其它動作,第三人跟第二人傳的拍肩的動作,看能傳多久動作不斷。
注意:1、至少三人參加此游戲,所傳動作最好是手上動作。2、做傳的動作前雙手合拍一次,保持拍手兩個重復動作的節奏,速度由慢到快,初玩時可將所傳動作做幾遍才換。
大西瓜、小西瓜(5-6歲)
目標:增進親子情感交流,培養對學習的興趣。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玩法: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家長說:「大西瓜」,孩子就做「小西瓜」的手勢。家長說:「小西瓜」,孩子就做「大西瓜」手摯。錯者淘汰,最後未被淘汰者為勝。
每二次游戲開始後,互換角色進行。
注意:1、此游戲也可由主持人發出信號,家長和孩子一起做。2、可別選一些詞語,如高、矮、胖、瘦來進行這種游戲。
9親子游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1.積累了感覺印象,有助於認知能力的發展;
2.體驗了初步的交往關系,有助於社會性關系的發展;
3.聯結了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系,有助於個性的完善和發展。親子游戲不僅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系,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而且對於兒童的實物游戲和夥伴遊戲也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兒童在親子游戲中獲得的對待物體的態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際交往的態度、方法會遷移到兒童的實物游戲和夥伴遊戲中去。反過來,兒童在實物游戲和夥伴遊戲中獲得的經驗又會進一步豐富親子游戲的內容。
10提高寶寶想像力的親子游戲
剪紙
給寶寶准備一些紙和一把安全剪子,讓他隨意地剪。開始時,你要先教寶寶拿剪子的正確方法。當寶寶剪出不同形狀的時候,可以讓他說一說,剪的像什麼。
效果:剪紙不僅可以增強寶寶手部的力量,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而且,寶寶可以隨著紙的形狀的不斷改變,想像出不同的事物來,所以對想像的發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看畫冊
准備一些寶寶喜歡的畫冊,家長和寶寶一起看。在看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講一些相關的話題,或者講那些能夠聯想到的事情。比如,看到畫冊中的老虎,可以讓寶寶說一說,老虎怎麼叫,那天去動物園,寶寶看到老虎了嗎……
效果:爸爸媽媽經常和寶寶一起看畫冊,不僅可以提高寶寶的表達能力和想像力,增加詞彙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促進親子感情。
認日期和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寶寶建立日期和時間的概念。比如,和寶寶說:「今天是6月1日,兒童節,是寶寶的節日。昨天,媽媽帶寶寶去動物園了;明天,咱們還要去看爺爺、奶奶……」
效果:在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時間概念的過程中,寶寶需要回憶過去的事情,想像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可以增強寶寶的記憶力,發展想像力。
敲水杯
准備幾個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後,讓寶寶拿筷子去敲擊不同的杯子,聽聽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效果:這種游戲可以讓寶寶了解聲音的強弱關系,提高聽覺的敏銳性。
Ⅱ 幼兒園小班的動腦動手親子游戲有哪些
小編整理了以下52個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供幼師們參考。 1、小雞出殼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准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2、袋鼠媽媽/爸爸 目的: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媽媽的脖子,雙腿夾緊媽媽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媽媽的胸前。媽媽抱著寶寶,雙腳向前跳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3、跳圈圈 目的: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兩個圈 玩法:孩子從一個圈裡跳到另一個圈裡,家長趕快從孩子後面將圈拿到前面,依次類推,直到終點。 4、跳跳球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跳跳球 玩法:寶寶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孩子對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響,寶寶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長面前,再由家長把寶寶抱回起點,速度快的那一組勝利。 5、寶寶快爬 目的:培養孩子手腳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位家庭指定一條路程相同的爬行路線,寶寶在前家長在後,口令一響,寶寶與家長同時爬行,家長不能超過寶寶,必須跟隨在寶寶身後,最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勝利。 6、小青蛙 目的:培養孩子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兒歌:一隻小青蛙,出門去玩耍,媽媽小聲叫:呱、呱,可是青蛙沒回家,媽媽大聲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玩法: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唱兒歌,兒歌唱到小聲叫時,寶寶模仿青蛙小聲叫,大聲叫時,要大聲學青蛙的叫聲,唱到最後一句:小小青蛙跑回家時,寶寶站起來學小青蛙跳,媽媽也跳著去追,追上了,再坐下來,重新開始游戲。 小貼士:可以變化兒歌的內容,把小青蛙換成小鴨、小雞、小狗等,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 7、大家一起來投球 目的:發展大動作的協調性,學習有目標地投擲東西,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 准備:幾個襪球和一隻小塑料盆,教寶寶將襪球扔進盆中。 玩法:找一段鐵絲、銅絲或電線,彎成圓形,兩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個小「籃筐」掛起來。讓寶寶看著你將小襪球投進圓環中,球落地後拾起來,再重新投進圓環中。示範幾次後,將球交給寶寶,讓他照你的樣子做。你可以在一邊給他數數,記錄寶寶成功的次數,讓寶寶保持游戲的興趣。 8、圖形寶寶找朋友 目的:鞏固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准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玩法: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等孩子說對後,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後,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9 、小熊 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准備:小椅子五張 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 玩法:游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游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游戲者站在椅子旁。游戲開始,游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游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後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游戲。 10、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事先學會游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1 1、游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1 2、動物模仿 目標:學習簡單的動作表演 玩法:老師帶領孩子們模仿動物的各種姿勢來完成動作。「 一、 二、 三、四,汪、汪、汪;二、二、三、四,汪、汪、汪……」。幼兒跟家長和老師一起自由表現各種動物模仿。 1 3、揪「尾巴」 目標:鍛煉孩子的閃躲能力 准備:布袋或紙帶若干 玩法:家長和孩子各自將帶子的三分之一塞進褲腰裡,剩下的部分露在外面當作「尾巴」。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彼此間保持一些距離,同時喊口令「開始」後,兩個人就開始左右挪動和閃躲相互揪尾巴。 1 4、貼五官 目的:增進幼兒家長之間的親密性和合作性。 准備:娃娃臉,五官圖片5套。 玩法:終點處黑板上畫有一張娃娃臉,起點處媽媽蒙著眼睛有幼兒帶領來到黑板前貼上五官,五官位置正確的一組為勝。 1 5、歡樂投沙包 目的:培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以及投擲能力 准備:籃子5隻,沙包50個。 玩法:此游戲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兩人來共同完成。幼兒站在起點,媽媽站在終點,雙手握住籃子。哨音吹響,幼兒手持一個沙包跑向爸爸(媽媽),站在跑道中離爸爸兩米的地方投向媽媽的籃子內,孩子和爸爸要相互配合。反復進行,十個沙包看哪一組投的最多為勝。 1 6、找媽媽 目的:增進親子感情,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准備:屏幕 玩法:每一輪由五個家庭參加,媽媽躲在大屏幕後面,只將雙手從屏幕中的小洞里伸出來。哨音吹響後,小朋友從起點跑到終點,再通過觀察手找出自己的媽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的找出自己的媽媽。 1 7、搶椅子 目的:培養幼兒及家長的敏銳能力 准備:椅子30張,鼓一架。 玩法:將六名幼兒和家長為一小組,將比幼兒數目少1的椅子擺成圓圈,在鼓聲中開始圍繞圓圈向同一個方向跑步。鼓聲停,家長則抱著幼兒開始搶椅子坐,未搶到椅子的家庭離開場地,然後減少椅子繼續游戲,最後留在場地的家庭為勝。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1 8、拼圖福娃 目的:培養幼兒與家長的合作能力 准備:5個福娃拼圖。(分成9塊) 玩法:終點處放有一塊黑板,兩名家長在終點。兩名幼兒從起點處開始運送拼板到終點,家長立即開始拼圖,運完拼完且迅速的一組為勝。 1 9、快活的小魚 目的:感受與成人合作的快樂與成功,並體驗物體擺動的感覺。 准備:每位寶寶一條大毛巾、一個塑料球。 玩法:兒歌前兩句:隨節奏左右搖動床單,使球在上面滾動;兒歌第三句:兩人同時向上抖動床單,使球跳躍起來;兒歌第四句:根據球跳躍的方向調整所站位置,並用床單將球接住。 附兒歌:小魚小魚真淘氣,游來游去不停息,挺起身子跳一跳,落在水裡漂一漂。 20、放鞭炮 目的:練習蹲、跳動作,感受親子游戲的快樂。 准備:寶寶蹲下,雙手握住腳踝,
Ⅲ 作文以「彩筆」為題目
我的水彩筆
我有一盒水彩筆。別看它小,但用處大的很啦!
我的水彩筆是18色的。雖然它沒有24色的美麗,也比不上36色的絢麗,但我覺得,它是最美的!我的水彩筆是「放大鏡印章粗頭水彩筆」喲!它的牌子是「真彩(truecolour)」。它外面「穿」的是「大紅衣」,「紅衣」上面有一隻小熊正在做蛋糕呢!那香味飄得老遠,我看了都想吃呢!
打開彩筆盒,十八支五顏六色的彩筆映入眼簾。隨意抽出一支水彩筆,打開它的「帽子」,就可以畫出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再看它的「尾巴」,抽出裡面的印章,印在白紙上,有展翅飛翔的小鳥,有默默無聞的烏龜,還有兇猛的老虎……,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真是好看極了。再看「尾巴」上的透明蓋兒吧,它就是放大鏡,不信你瞧!把它取下來,放在字上,字一下就長大了好多!
我的水彩筆又要「上班」了!看了「上班」你一定很奇怪,別急,請聽我慢慢說。「上班」就是水彩筆要陪我去學校了,美術課上,我用它構畫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數學課上,水彩筆按老師的要求給不同的圖形穿上了各種顏色的衣服,連老師都贊嘆不已。
我曾經用水彩筆描繪出自己的理想,描繪出和家人的親情,描繪出和同學的友誼,描繪出大自然的美景。
我愛你,我的水彩筆!是你讓我覺得畫畫是一種享受,讓我的畫畫成績突飛猛進。你充實了我閑暇的生活,謝謝你,我的水彩筆。
Ⅳ 親子活動有哪些游戲幼兒園
〈一〉名稱:變魔術
目標: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准備: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只,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麽?(牆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隻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像影象像什麽?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二〉、有趣的轉盤
目標:培養孩子的動手塗色能力,觀察比較和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以及親子合作能力,增進親情。
准備:彩筆一盒,圓規一隻,細繩三條,直徑為6厘米的白色圓形卡紙三張。
玩法:
1、家長將三張圓形卡紙製作成:A紙為三個同心圓,B紙畫上三等分的扇形,C則十二等份。孩子在卡紙上圖色:A上分別圖上紅、黃、藍三色,B上圖上紅、黃、藍相間的顏色,C用黑色按塗一空一的規律圖繪。
2、 孩子尋找圖形排列規則,數一數三張紙上各有紅、黃、藍幾處。
3、 親子一起將卡紙在圓心左右打兩個小孔,穿入繩線並打結。
4、轉動繩線讓轉盤快速轉動,看看三個轉盤顏色變化,家長並引導孩子描述同一轉盤轉動速度不同顏色的變化。(甲盤轉動時,仍然保持紅、黃、藍三種色環;乙盤轉動時,會呈現白色,轉速不同時也會有顏色變化;丙盤快速轉動時呈灰白色,轉速放慢時則呈現橙色線條。)
〈三〉、小小音樂家
目標 :養成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精神。
准備:相同的玻璃杯七個,筷子兩只,水若干。
玩法:
1、七個玻璃杯並排在桌上,請孩子數數共有幾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讓孩子給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隊,
3、孩子用筷子敲擊杯沿,聽一聽說一說像什麽音?
4、家長引導孩子觀察比較水位與聲音的關系。
5、家長調整水量,以便發出Do、Re、Mi等音階聲音,然後演奏樂曲,激發孩子演奏興趣。
6、親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長鼓勵孩子邊敲杯子邊歌唱。
7、親子輪流當樂師、歌唱家、舞蹈家。
〈四〉、調皮的小鳥
目標:激發孩子的探索慾望,親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悅。
准備:硬卡紙約8×16厘米一張,筷子一根,膠帶一卷,彩色筆一盒。
玩法:
1、家長將卡紙自中間畫一條線形成兩個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處各畫一隻鳥和一個鳥籠。
2、引導孩子觀察鳥身體上的圖形以及個數,再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親子合作用膠帶把卡紙從中間線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頂端。
4、家長啟發孩子快速轉動筷子,讓卡紙左右轉動,看看圖畫有啥現象發生。(筷子快速搓轉,由於視覺暫留的原因,看起來小鳥是關在鳥籠里的。)
5、家長引導孩子找出小鳥進出籠子的奧秘。
〈五〉名稱:鋪路
目標: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通過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
准備: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方形、橢圓形等彩色積木或卡紙若干,玩具小貓、小狗各一隻,玩具房子兩只,彩色筆一盒。剪刀兩把。
玩法:
1、 家長以故事幫助小貓和小狗鋪路的口吻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
2、親子一起畫圖形、塗色、剪圖形。
3、家長引導孩子用各種圖形按一定的規則鋪路。
4、孩子告訴小貓和小狗漂亮的路上圓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各有多少個以及圖形排列的規律。
5、 孩子拿著玩具小貓、小狗在路上跳舞、游戲
〈六〉名稱:神秘的圖形
目標: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鞏固圖形的認識,以及手口一致點數。
准備:鹽水或糖水半杯,毛筆兩支,打火機一隻,白紙若干張,剪刀等。
玩法:
1、家長用毛筆蘸些糖水在紙上畫圖形外形,請孩子將圖形內塗滿。
2、親子說一說圖形的名稱,數一數各圖形的個數。
3、晾乾圖形再讓孩子看圖畫,說說變化。(圖案消失)
4、家長與孩子用打火機烤一烤紙張,再看有何變化。(火烤之後,圖案因糖分脫水,而呈現黑褐色,從而又看到圖形。)
5、孩子再用鹽水畫圖案晾乾後觀察變化。
6、親子合作將圖案剪下圖色、拼圖,家長引導孩子說說自己變的魔術。
〈七〉名稱:捉迷藏
目標:鞏固孩子對方位的認識,融洽親情。
准備:各種動物玩具。
玩法:
1、家長藏動物玩具,請孩子找一找說一說。
2、孩子藏起來家長找一找,說出孩子藏的方位,如床下、門後、被子里等。
3、家長藏起來孩子找,引導孩子說說從哪裡找到的。
4、孩子拿玩具,按家長說方位放玩具。如:頭上、背後、衣服裡面、桌下等
5、親子拿著玩具唱歌、跳舞。
〈八〉名稱:好玩的麻將
目標:激發孩子手口一致點數以及按一定規律排序的興趣,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空間建構能力。
准備:麻將
玩法:
1、親子自由玩麻將。
2、家長引導孩子數數各「條」、「餅」的個數。
3、親子比一比誰的「條」(「餅」)多,誰的少?
4、家長引導孩子用麻將堆成或擺成各種形狀,說出圖形名稱。
5、家長按一定的規律擺放麻將,引導孩子發現規律。
6、請孩子也按一定規律擺放,讓家長來猜。
〈九〉奇妙的口袋
目標:鞏固孩子對形狀的認識,以及邊聽聲音邊點數的能力。
准備:口袋一個,內裝圓形、三角形、方形餅干若干以及蘋果、橘子等。
玩法:
1、孩子將手伸進口袋摸一摸,說一說是啥。
2、家長說形狀,孩子摸出相應的物體。
3、家長說數量,孩子摸出相應數量的物體。
4、親子將食品擺放在盤子里,家長引導孩子學習按一定的規律排放。
5、親子品嘗食物,邊吃邊說食物形狀,數數有多少,吃掉幾個還剩下幾個。
〈十〉名稱:給氣球娃娃戴帽子
目標:培養孩子觀察比較物體數量多少的能力,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慾望。
准備:氣球、紙杯、塑料杯、熱水、彩筆、線。
玩法:
1、親子給氣球吹氣並用線綁好,孩子用彩筆在氣球上畫上眼睛、嘴等
2、孩子說說氣球的顏色、分別數數每種各有幾個。
3、請孩子試著把杯子倒扣在氣球上看能否戴住。
4、家長將熱水倒入杯中過二十秒後再把杯中水倒出來,立即將杯口緊密倒扣在氣球上,片刻後輕輕把杯子舉起,孩子觀察並說出結果。(帽子戴住啦)
5、家長引導孩子比較不同顏色氣球的個數,氣球與帽子的個數的多少。
Ⅳ 這道題怎麼做
(1)80÷5=16(個)
答:如果只買文具盒,可以買16個。
(2)80÷9=8(個)……8(元)
答:如果只買卷筆刀,最多可以買8個。
(3)4×6=24(元)
80-24=56(元)
56÷8=7(支)
答:剩下的錢可以買7支畫筆。
(4)買兩盒彩色筆還剩多少錢?
80-2×6=68(元)
Ⅵ 你心中的好帽子的目標是什麼
你心中的好帽子的目標是什麼?我心中的和帽子的目標是我在戴帽子的時候需要讓他可以為我防水防雨。
Ⅶ 目標是指什麼
從實踐看,往往是奮斗目標越鮮明、越具體,就越有益於成功。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目標,是一個人未來生活的藍圖,又是人精神生活的支柱。美國著名整形外科醫生馬克斯韋爾·莫爾茲博士在《人生的支柱》中說:「任何人都是目標的追求者,一旦達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須為第二個目標動身起程了……人生就是要我們起跑、飛奔、修正方向,如同開車賓士在公路上,有時偶爾在岔道上稍事休整,便又繼續不斷在大道上奔跑。旅途上的種種經歷才令人陶醉、亢奮激動、欣喜若狂,因為這是在你的控制之下、在你的領域之內大顯身手,全力以赴。」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生,就是無的放矢,缺少方向,就像輪船沒有了舵手,旅行時沒有了指南針,會令我們無所適從。
一個明確的目標,可令我們的努力得到雙倍、甚至數倍的回報。
而另一方面,如果目標太多,也會令我們窮於應付,覺得辛苦,並且令我們的努力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夠集中。
古時候有一個財主,找一個部落首領討要一塊土地。部落首領給他一個標桿,讓他把標桿插到一個適當的地方,並答應他說:如果日落之前能返回來,就把首領駐地到標桿之間的土地送給他。財主因為貪心,走得太遠,不但日落之前沒有趕回來,而且還累死在半路上。這個財主沒有自己的目標,或者說目標不具體,所以失敗了。
卡內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他決定要製造鋼鐵時,腦海中便不時閃現這一慾望,並變成他生命的動力。接著他尋求一位朋友的合作,由於這位朋友深受卡內基執著力量的感動,便貢獻自己的力量;憑借這兩個人的共同熱忱,最後又說服另外兩個人加入行列。這四個人最後形成卡內基王國的核心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個智囊團,他們四個人籌足了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資金,而最後他們每個人也都成為巨富。但這四個人的成功關鍵並不只是「辛勤工作」,你可能也發現到,有些人和你一樣辛勤工作——甚至比你更努力——但卻沒有成功。教育也不是關鍵性的因素,華爾頓從來沒有拿過羅德獎學金,但是他賺的錢,比所有念過哈佛大學的人都多。
偉大的成就,源於對積極心態的了解和運用,無論你做什麼事,你的心態都會給你一定的力量。抱著積極心態,意味著你的行為和思想有助予目標的達成;而抱著消極心態,則意味你的行為和思想不斷地抵消你所付出的努力。當你將慾望變成執著,並且在設定明確目標的同時,也應該建立並發揮你的積極心態。但是設定明確目標和建立積極心態,並不表示你馬上就能得到你所需要的資源,你得到這些資源的速度,應視需要范圍的大小,以及你控制心境使其免於恐懼、懷疑和自我設限的情形而定。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你就應該放下手上的一切其他事情,坐下來,認真思考一下適合自己的目標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目標太多的話,只會令你眼花繚亂,你也得坐下來,把它們都寫在紙上,然後逐個分析它們,將不重要的刪掉,留下對你最重要也最適合你去發展和追求的目標。然後,就把它作為你的努力方向去奮斗吧。如果中間發現這個目標同你的大方向有出入,你可以隨時中途調整你的目標。這好比你一個人對著好幾個箭靶在射擊。想想看,你是指哪兒打哪兒,還是打哪兒指哪兒?小貓釣魚的做法是不會令我們成功的,成功只光顧專心致志的老實人。
目標是指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准,有了目標,努力便有了方向。一個人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會精力集中,每天想的、做的基本上都與之所要實現的目標相吻合,避免做無用功。為了實現目標,他能始終處於一種主動求發展的競技狀態,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和工作,能夠脫離低級趣味的影響,而且為達到目標能夠有所棄,一心向學,因此,能夠盡快地實現優勢積累。這就像登泰山一樣,漫無目標者是隨便走走,一會兒參觀岱廟,一會兒選幾個美景攝影留念,東游西逛,還沒有走到中天門天就黑了。相反,如果你把目標確定為盡快到達玉皇頂,你就會像參加登山比賽一樣,中途無心四處張望、逗留,熱鬧、美景全不去看,甚至帽子被風刮跑了也不肯花費時間去撿,當然會比較快地到達極頂。
從實踐看,往往是奮斗目標越鮮明、越具體,就越有益於成功。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公元前300多年,雅典有個叫台摩斯頓的人,年輕時立志做一個演說家。於是,四處拜師,學習演說術。為了練好演說,他建造了一間地下室,每天在那裡練嗓音;為了迫使自己不能外出郊遊,一心訓練,他把頭發剪一半留一半;為了克服口吃、發音困難的缺陷,他口中銜著石子朗誦長詩;為了矯正身體某些不適當的動作,他坐在利劍下;為了修正自己的面部表情,他對著鏡子演講。經過苦練,他終於成為當時「最偉大的演說家」。
我國東漢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充,少年喪父,家裡很窮,但他立志要學有所成。首先,他通過優異成績獲得鄉里保送,進入了當時的全國最高學府——太學,利用太學里的藏書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其後,當太學里的書不能滿足他而自己又無錢購買時,便把市上的書鋪當書房,整天在裡面讀書,通過幫人家干零活兒來換取免費讀書的資格。就這樣,他幾乎讀遍了洛陽城的所有書鋪。由於他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學者,並寫出了至今仍有重要價值的《論衡》。
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學家談遷,29歲開始編寫《國榷》。由於家境貧困,買不起參考書,他就忍辱到處求人,有時為了搜集一點資料,要帶著鋪蓋和食物跑一百多里路。經過27年艱苦努力,《國榷》初稿寫成了,先後修改6次,長達500多萬字。不幸的是,初稿尚未出版卻被盜了。這一沉重打擊,令他肝膽欲裂,痛哭不已。然而卻沒有動搖他著書的雄心壯志。他擦幹了眼淚,又從頭寫起。他不顧年老多病,東奔西走,歷時八九載,終於在65歲時,寫成了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目標會使我們興奮,目標會使我們發奮,因為走向目標便是走向成功,達到目標便是獲得成功!成功是人的高級需要,世界上還有什麼能比成功對人有更巨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呢?
目標有長短高低之分。比如,一生的目標、青少年時期的目標都屬於長期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學期的目標屬於短期目標。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突出貢獻的人,做一個有所建樹的人,這是高級目標;做一個在經濟上、生活上依賴社會、依賴家庭的人,做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這是低級目標。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出自己不同階段的奮斗目標,包括較高一點的「期成目標」和較低一點的「必成目標」。比如對於青少年學生來說,取得較好的學習成績,是每位中小學生的近期的必成目標;將來考上大學,成為對家庭、對親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人,成為有所建樹、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之人,是每一位中小學生的長遠的期成目標。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方法總比問題多》
Ⅷ 自閉症患兒注意力的訓練要點有哪些
自閉症患兒的注意力一直是很令人困擾的問題,由於自閉症的種種表現,患兒在注意力和語言方面都存有問題,他們不會同你交流,同樣的他們的注意力也就不會再你的身上,這個時候做矯治訓練是效果是非常差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去調治自閉症患兒的注意力問題!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目標的設置 我們在訓練的開始階段要客觀地評估孩子具備的能力,孩子對什麼事物感興趣,對什麼事物不感興趣,感興趣的事物一般能持續注意多長時間。我們在了解了孩子的基礎能力後,再根據孩子的能力設置合適的目標。訓練中要明確期望行為標准,這樣在訓練中才會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反應要不要給予強化,應該給予多少的強化。我們在訓練時應該先通過以上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通過強化的手段使其對該事物產生興趣,待孩子對該事物產生興趣以後,再逐漸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延長孩子持續注意的時間。 2、強化的使用 行為訓練的核心是強化,強化的正確使用是訓練有效的關鍵。任何能力的習得都是通過強化而習得的,當您使用以上的方法成功地讓孩子注視某物/某人後,應該及時給予有效的強化,幫助孩子習得/提高注意力。結合目標設置,我們在訓練中應該熟練使用區別強化的技巧,孩子的行為反應達到了期望行為標准就給予最多的、最強的強化,接近期望行為標准就給予較多的、較強的強化,遠離期望行為標准就不給予強化。【推薦閱讀:對於自閉症的治療,家長們應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3、輔助的消失 上面方法都是輔助孩子按要求注視某物/某人的方法,當您使用這些方法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強化的手段使其對該事物產生興趣後,您就應該及時地減弱輔助的強度,直至輔助的消失。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孩子不需要任何的輔助/提示都能主動關注身邊的事物,並能持續關注,進而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 4、關注對象的擴展 我們在訓練中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吸引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逐漸擴展到更多的事物。咱們孩子是對物的興趣大於對人的興趣。最終還是得讓他對人的活動感興趣。和孩子建立很好的感情基礎很重要,然後是多做他喜歡的游戲,他能感受到成功快樂的游戲。在生活中多用輕松誇張的表情和語氣。孩子快樂時你很容易得到你希望的結果。 鄭州瑞曼教育研究中心的專家說道,對自閉症進行早期干預治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康復機構,及時治療,爭取早日回到社會!
Ⅸ 替氣球娃娃戴帽子的秘密怎麼寫結果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Ⅹ 幼兒園說課齊齊的帽子中班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本次「一課三研」,我們小班教師根據幼兒園統一的選課要求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在的季節,選擇了山東省新省編教材小班上主題《過新年》次主題一《冬天到》裡面的一節活動。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漂亮的帽子》,我把本次活動分成以下幾部分。。 一、 設計意圖(活動背景): 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帽子是冬天保暖的必備物品。一次,我看到張梓悅小朋友的帽子是一隻可愛的小老鼠,我說:「你戴的帽子真可愛,很漂亮。」接著有好幾個小朋友都來介紹他們自己的帽子,「我的帽子是紅色的」、「我的帽子上還有兩個好看的球球呢」等。「冬天到」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主題,在這樣的主題背景下關於冬天的主題活動也應運而生。 本節活動我們以「冬天的禮物——帽子」為主線,對各個活動進行展開。另外,小班幼兒特別喜歡動手,而我們平時動手操作課相對較少,所以通過這一活動,來滿足幼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創作能力。 二、目標定位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兩個目標: 1、知識目標:欣賞漂亮的帽子,了解帽子的作用。 2、技能目標:在裝飾帽子的活動中,鞏固幼兒對三原色的認識,並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塗、添畫、印等技能裝飾帽子。 3、情感目標:樂於參與製作活動,並感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帽子的作用。 難點:大膽地運用添畫、印等技能裝飾帽子。 活動准備: 1、活動前搜集有特點的帽子布置成超市; 2、美術活動用的棉簽、宣傳色、彩筆、小毛巾(濕的)每桌一份等。 3、已折好的帽子底圖每人一份。 三、 說教法 幼兒藝術活動是精神創造活動,根據《綱要》內容,我運用了欣賞法、練習法、游戲法、集體展示評價法的教學方法及開放式教學、師生互動合作、集體展示評價的課堂組織形式,使幼兒在製作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感。 四、 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活動的教學目標,體現「欣賞、創作、展示」相結合的教學觀,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欣賞—討論—創作—體驗—交流分享」五個環節。 1、 活動開始,以冬天到了,我們應該怎樣過冬?引出今天的教學主題。 2、 帶幼兒參觀帽子商店,吸引幼兒的眼球,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帽子的特點。 3、 給帽子分類,有意識地讓幼兒注意帽子的樣式、顏色及帽子上的圖案,同時也為下面裝飾帽子打下基礎。 4、 在幫忙擺帽子的過程中,學習關於分類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帽子很漂亮,那你們知不知道帽子有什麼用嗎? 5、 提出課題要求,引起幼兒裝飾帽子的興趣。 6、 出示已經折好的空白帽子,教師簡單師范裝飾用的方法,用棉簽蘸著宣傳色塗色、彩筆塗色或自由添畫。 7、 幼兒嘗試,教師指導,重點鼓勵幼兒大膽添畫,撞我塗色的方法,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8、 作品欣賞。 採用幼兒自評或互評的方式,展示欣賞作品,教師為幼兒拍照留念,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7、活動延伸: 將漂亮的帽子帶給其它幼兒欣賞、試帶。 幼兒喜歡展現自己的成果,這樣能使他們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就在這充滿歡樂的氛圍中結束這堂課,並希望能讓每一個參加活動的幼兒體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