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戴的帽子都是什麼顏色
㈠ 請問觀音菩薩的帽子是什麼樣子的
應該是天人眾的天冠樣式,以七寶製成的五佛冠式樣。
圖片可以參照彌勒菩薩在兜率內院講法的圖片。
阿彌陀佛
㈡ 觀音兜的帽子
舊時婦女用的一種風帽。因帽子後沿披至頸後肩際,類似佛像中觀音菩薩所戴的帽子式樣,故稱。
㈢ 藏傳佛教格魯派戴什麼顏色的帽子
格魯派戴的是黃色的帽子。
格魯派漢語譯出來叫做善律派,創始人是尊者宗喀巴大師。因為過去嚴持戒律的僧人帶黃色的帽子,所以格魯派僧人也都是黃色的帽子因此又叫做黃帽系。也就是我們漢族人說的黃教,其實稱為黃教是極不準確的,應該尊重的稱之為格魯派。
㈣ 釋迦摩尼佛頭上的帽子是怎麼回事
阿彌陀佛
那個不是帽子,叫肉髻,那是佛三十二相中的,頂成肉髻相
凈空法師---第三十二是「頂成肉髻相」。我們看到佛像,這個佛像前面頂上有一塊紅色的,那就叫肉髻,也叫「無間頂相」。《楞嚴經》裡面說得很清楚,有很多有神通的人,想飛在佛的頂上,看看佛的頭頂,看不到,它放光。它放光,你看不到佛的頭頂,所以叫「無間頂相」。
㈤ 拜菩薩穿什麼顏色衣服
為顯虔誠,最好穿樸素點的衣服,顏色淡的比如灰色,淺黃色的都可以。
進入寺廟最好是穿著整齊,男士不要光膀子穿拖鞋,女士不要穿過分暴露的服裝,或者濃妝艷抹,也不要嬉戲打鬧。入寺不要走中門,進佛寺時,最好不要經由中門入,而當從旁門入,最好是左進右出。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走,進退都應順著左臂方向行走,進入殿門,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於佛案及佛座上。
拜佛禮儀
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松一些、柔軟一些,輕松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拜佛時,前額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體是柔軟的,甚至接觸的地面也是柔軟的、清涼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體驗自己的兩只手掌,站起來之後,體驗雙手、雙腳的動作和感覺。感覺自己的體驗,體驗自己的感覺,感覺每一細微的部分。
如果拜佛的時候,只有動作而沒有用心、缺乏慚愧心,那隻是磕頭如搗蒜的拜佛,對於人格的提升很難有作用。
㈥ 請問觀音菩薩像穿不同顏色的衣服都代表什麼意思啊有白色,有紅色,有的有金邊,好像還有其他顏色的
三十三觀音之中,只有白衣、青頸、多羅尊、葉衣、阿麽提五觀音於經軌有據,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像現胎藏壇城觀音院西北隅,白表清凈菩提心,因而住白蓮花著白衣,密號為離垢(離苦)金剛,系令一切苦惱消除,轉不吉為吉祥的菩薩。以此為本尊而修息災延命法為白衣觀音法、白處尊。密教諸經中記其形象均有不同,但水墨畫中以戴白色風帽,披白色大衣者極多,晚近各種工藝小雕像中此像式也很多。 《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及《青頸大悲念誦儀軌》載,青頸觀音三面四臂,持杖、蓮花、輪、螺,身色紅白,但頸為青色,可表徵煩惱即菩提之義,或曰觀音為救眾生吞下龍王噴出的毒液而成青頸,此故事與古印度婆羅門大神濕婆有關。此尊三昧耶形為蓮花或輪寶。多羅尊菩薩就是度母,其義本為眼瞳,是觀音化身,從觀音眼中所生。其位現胎藏壇城觀音院內,列觀自在菩薩之西方。是觀音部佛母,密號為悲生金剛,三昧耶形是已開卻合的青蓮花。密教諸經中對此尊形像有不同描述,傳佛教對多羅尊極為尊崇。葉衣觀音因全身裹在蓮葉之中而得名。此尊位列胎藏壇城觀音院中,密號異行金剛。以葉衣為本尊,念誦《葉衣觀自在菩薩經》,可祛除各類疾病,並延壽鎮宅。阿麽提觀音也稱無畏或寬廣觀音。《觀自在菩薩阿麽提法》產生在於闐地區,此經咒中有「無垢女」,可能與伊朗水神有淵源。 其餘之像皆是唐以後民間信奉。如《觀音慈林集》卷,唐文宗一向極好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進貢為口實,大加搜刮民財,致使怨聲載道。觀音聞知後為解救從生,變為蛤蜊,示現於皇宮的廚房。文宗見後驚奇,請終南山恆政禪師致問,乃知觀音化現教示,即下旨停罷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觀音殿,沿海漁民額手稱慶,家家奉供,稱為蛤蜊觀音。
㈦ 菩薩戴的帽子是什麼啊
菩薩戴的帽子叫:毗盧帽,又稱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薩等。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7)佛像戴的帽子都是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基本解釋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㈧ 戴帽子、胸前掛了幾串佛珠、穿綠色短袖、坐在蓮花座上的菩薩是什麼佛
觀察佛像,一般是從手印,帽式,法器,以及手臂,坐騎等來判斷。衣服顏色這個不能判斷的。
個人根據你的信息,短袖,坐蓮花座,胸前佛珠,戴帽飾。判斷是自在觀音,你可以參考一下圖案,或者你可以把圖片發上來,這樣就比較准確了。
自在觀音
㈨ 為什麼佛的頭發是藍色的
佛陀的報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其中,佛一切發毛,由頭至足都向右旋,其色紺青柔潤。為三十二相之一。此相是由行一切善法而感得,能令瞻仰的眾生心生歡喜,獲益無量。
一切佛的報身相同,所以一切佛的報身像都是這樣的頭發。
㈩ 給神像配帶帽子,有什麼規矩
要看是什麼神像,佛像的話不用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