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松鼠為什麼用19世紀帽子

松鼠為什麼用19世紀帽子

發布時間: 2022-06-15 02:57:52

⑴ 關於松鼠的資料和關於布封

松鼠

【俗名別名】:
魔王松鼠

【英 文 名】:
Squirrel

【拉丁學名】:
Sciurus vulgaris

【分 類】:
哺乳綱,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

【特徵】

松鼠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修長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習性】

松 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即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到夏季全身紅色的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覆蓋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僵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球果逃跑。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欠。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它動物,很喜歡在光天化日之下活動,特別在清晨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覓食,一會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伯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煙炮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它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有害無益。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採取措施,嚴加保護。

【分布】

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捕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5%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歉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

【種類】

根據生活環境不同,松鼠科分為樹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常見的松鼠有三種:

1、紅腹松鼠:
紅腹松鼠又名「赤腹松鼠」,山區群眾又稱它為「吊老鼠」。是一種中等大小的樹棲松鼠。
大小:19~25厘米
重量:280~420克
特徵: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
紅腹松鼠主要是棲居在密林中,生活習性與灰鼠有些相似,多喜晨、昏活動,食性主要以攝食各種堅果,如松果、栗及漿果為主,亦食各種樹葉、嫩枝、花芽及鳥卵、雛鳥和昆蟲等。每年可繁殖2次,每次產3~4仔,以2仔居多。

2、長吻松鼠:
長吻松鼠又名「紅嘴松鼠」。
大小:20~25厘米
特徵:四肢略短,尾細長,尾毛短而蓬鬆,背毛呈灰褐色,腹毛為灰白色
長吻松鼠一般生活在密林中,習性與一般松鼠無多大差別,但並非完全樹棲,常到地面、倒木及草堆覓食,晨、昏時分最活躍。

3、岩松鼠
岩松樹又名「石老鼠」,「掃尾子」,外形有些像紅腹松鼠。
大小:20~25厘米
尾長:15厘米
特徵:耳大明顯,四肢略短,尾毛蓬鬆、稀疏,背毛呈青灰色,腹部及四肢內側毛為黃灰色,下頜為白色。
岩松鼠則棲息在山區的岩石區,岩松鼠雖然能攀登於樹上,但主要還在岩石間棲息,一般營巢於岩隙間。岩松鼠白天活動,主要以野生果實或植物種子為食,如堅果、胡桃、杏等,但有時也會食農作物,是一種山林的害獸。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1753年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他和網路全書派同時,但並不參加啟蒙運動。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為後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里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

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毀,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

布封在法蘭西學院入院儀式上的講演《風格論》中提出,一個作家必須將自己的思想載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為他人所掠奪,而垂於久遠。思想是公物,而文筆(即風格)則屬於作家自己,科學在不斷進步,科學論點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過,而文章風格卻是後人無法代替的。法語中一般所說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從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於個人的」中引申而來的。

⑵ 英國古代服飾及禮儀(尤其要十九世紀的)男女都要 要圖片啊要圖片!

台風許多他的雨順風調的孤獨和宿風復古 u 冬天速度與獨特的獨特地域特色

⑶ 有關於松鼠的知識

松鼠(Sciuridae;squirrels),又稱灰鼠、普通松鼠。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前後肢間無皮翼。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岩松鼠和側紋岩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狹義的松鼠體形細長,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分布於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中國東北、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北部和新疆。毛色有灰色(冬)暗褐色(夏)型和藍灰色(冬)紅棕色(夏)型。不冬眠。喜棲於寒溫帶或亞寒帶的針葉林或闊葉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兩岸林中覓食。白天活動,清晨最為活躍,善於在樹上攀爬和跳躍,行動敏捷。平時多1~2隻活動,但在食物極端貧乏時,有結群遷移現象。在樹上築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以堅硬的種子或針葉樹的嫩葉、芽為食,也吃蘑菇、漿果等,有時吃昆蟲的幼蟲、螞蟻卵等。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性。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每次產仔4~6隻。松鼠是著名的毛皮獸。冬季毛皮輕而暖,是暢銷國際市場的佳品。但因森林面積減少,數量顯著降低。

松鼠從平地到海拔2500公尺的森林都看得到,它們的棲息地種類十分廣泛,也很能適應人類破壞後的環境,不論在果園、竹林、次生林、闊葉林、針葉林里,它們都可以適應得很好。日據時代赤腹松鼠曾經被帶到日本的動物園人供人觀賞,關東大地震時赤腹松鼠逃出園外以後,不數年已成為當地一種族群龐大的歸化動物,其適應之犟由此可見一斑。

⑷ 為什麼把松鼠的尾巴稱為帽嬰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2

⑸ 誰又松鼠的資料快快!!

松鼠(學名:Sciuridae),是哺乳綱嚙齒目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與其他親緣關系接近的動物又被合稱為松鼠形亞目。松鼠一般體形細小,以草食性為主,食物主要是種子和果仁,部分物種會以昆蟲和蔬菜為食,其中一些熱帶物種更會為捕食昆蟲而進行遷徙。松鼠原產地是我國的東北、西北及歐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極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區都有分布。

[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中文名: 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學名:Sciurus vulgaris
類屬: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
性格: 溫柔,可愛,乖巧,馴良,討人喜歡,十分勤勞,愛干凈,聰明,靈活。
壽命:視品種一般5-10年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整個寒溫帶森林地區都能見到。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東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的山區;國外從俄羅斯的遠東、日本、朝鮮、蒙古北部、黑龍江,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歐。在針葉林里,松鼠並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數量的多少,是以冬季針葉樹種子的多少為轉移的;因為它的食物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主,種子有時佔到90%以上;而雲杉種子不是每年都豐收的,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會轉移到食物較多的地方覓食;而在食物豐富的年份,它會大量繁殖。繁殖的數量很多。
(另外可以參考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的語文書,第十七課就是布豐寫的《松鼠》和北京師范大學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的語文書以及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科教書(語文 七年級下 第十五課) 2009福州市人民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五年級第2學期(下冊)第8課同樣是布豐所寫的(《松鼠》)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松鼠體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溫帶針葉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動物。松鼠上頜臼齒為5枚,下頜4枚,上下顎臼齒數量不一。前後肢間無皮翼。四肢強健,趾有銳爪,爪端呈鉤狀,體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稍重一些。松鼠體態端莊而輕盈,體長大約為18-26厘米,尾長而粗大,尾長為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也不及體長。
尾毛密長而且蓬鬆,四肢及前後足均較長,但前肢比後肢短。耳殼發達,前折時可達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長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體側和四肢外側均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領後方到尾基,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兩頰及下顛如背色,但偏青灰,耳殼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個體毛色差異較大,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隨著地區的差異,毛色也有變化,如遼寧松鼠的顏色偏灰,而我國南方的松鼠顏色則較黑。此外,毛色還受季節的影響,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非常可愛
松鼠的生活習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別長,能適應樹上生活;它們使用像長鉤的爪和尾巴倒吊樹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會離開樹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覓得豐富的食物後,既會利用樹洞或在地上挖洞,儲存果實等食物,同時以泥土或落葉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紅毛,到了秋天會更換成黑灰色的冬毛緊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無毛,眼睛亦不明,生後8天,才開始長毛,30天以後即睜開眼睛,45天就能食用堅硬的果實,行動變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對主人非常溫順的小傢伙,我們也要溫柔地對待它們,這樣它會對你死心塌地,絕對不會用牙齒傷害到你。當然它們會用牙齒輕輕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覺會很癢癢,這是它對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覺時,會把尾巴當做棉被蓋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築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隻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繁殖
松鼠生兒育女能力很強,它與別的嚙齒動物一樣,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點。每年的一二月間,雌雄松鼠開始談情說愛,雄鼠擺動粗大尾巴在樹冠上跳躍追逐雌鼠,此時雌鼠也是興奮不已熱烈相隨。發情期約延續兩周,這期間雌雄幾乎形影不離。雌鼠妊娠35—40天產崽,一般每年產兩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產3崽—6崽,第2年後每胎可產5崽—10崽。剛出生的幼崽光滑無毛,全身紅色,雙眼緊閉,體重在7克—8.5克,體長5.6厘米,尾長2.4厘米。幼鼠出生8—9個月開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歡吃素,偶爾也吃葷。它的素食主要以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乾果以及種子為主;葷食主要以昆蟲、幼蟲、蟻卵和其它小動物等為主。在食物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松鼠另有選擇。春季吃樹芽,夏季吃蘑菇、托盤和越桔等漿果,到了秋季食物極大豐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還是紅松果仁。談到采松籽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戲,無論樹木多高,球果長在何處,松鼠都能口到食來。具體過程是:它先將成熟的球果咬斷落地,再從樹上下來,像靈長類動物那樣,用前足扒開球果鱗片,咬碎種皮,取出種子,以松仁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驚嚇時也不輕易放下食物,而是叼著球果逃跑。
嗅覺

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准確無誤地辨別松籽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松鼠還有儲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紅松籽成熟時,松鼠奔來跑去口含松籽運送到安全地方藏起來,幾粒或十幾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雖然被積雪覆蓋,但松鼠仍能毫不費勁地找到所藏食物,個別也有遺漏找不到的。但正因為埋在地下遺漏找不到才有助於紅松種子的擴散和傳播,促進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森林。它的種群數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食物的豐歉。如果連續幾年食物豐富,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在松籽豐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幫結伙遷移來此落戶,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數量劇增;如果這個地區松籽歉收,松鼠就要舉家遷移另找棲息之處,導致該地區數量劇減。松鼠這種隨著食物豐歉來決定種群數量的行為,實在是技高一籌,它不僅有助於種群繁衍而且還有利於種群廣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習性不同於其他動物,很喜歡在夜晚之下活動,特別在傍晚更為活躍,常常在樹乾和樹杈間竄來跳去,一會兒覓食,一會兒玩耍,無拘無束,好不自在。松鼠沒有冬眠的習慣,但在數九隆冬的季節,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躍。特別是嚴冬刮風的天氣出窩時間較短,通常上午9點半左右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下午1點多鍾再出來活動1小時—2小時,其他時間呆在窩里不動。松鼠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天氣怎麼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樹枝上,面向朝陽,前肢抱著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嘗,時而豎耳側聽,時而轉動雙眼環顧四周,舉止滑稽,令人發笑。
松鼠雖然是鼠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由於它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敵的威脅,一種是食肉類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和貓頭鷹、金雕等。另一種主要是喜鵲和烏鴉,它們在繁殖季節,對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種天敵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松鼠種群健康繁衍有好處,因為天敵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體。而後一種天敵則是有害無益的。
松鼠不僅它的形象逗人喜愛,更重要的是松鼠經濟價值廣為人知。松鼠皮歷來為黑龍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過去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圍巾、帽子,尾毛可制畫筆等。近些年,由於紅松林減少,導致松鼠賴以為食的紅松籽產量下降,使松鼠數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年產松鼠皮不足2萬張,歷史上最高曾達18.5萬張,可見,松鼠的數量已經稀少,應該嚴加保護。
[編輯本段]繁殖特點
松鼠約於每年春季1、2月發情,發情期大約為兩個星期左右。松鼠繁殖開始的適齡期,雌性為8~9周齡,雄鼠為9~10周齡。對松鼠來說,秋季也有一個發情期。在非繁殖季節,雌雄性成體分別占據一定的地方作為自己生活的活動范圍。在野外,雌性保護一定面積的地盤是為了保護食松鼠物,其內不允許其他同種個體進入,對雄性個體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節,則明顯地放鬆對領域范圍的保護,允許雄性個體進入。發情時,雌性個體食慾下降、活動加強,煩躁不安,呈興奮狀態;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進行繁殖時,一定要挑選體格健壯,毛色光澤佳,精神狀況好,食慾旺盛的個體。對雄性個體則要求性慾旺盛配種能力強;而對雌性則要求母性強,胎產數多,泌乳量充足的個體。配種時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懷孕的時間大約為35~40天,4月初進入哺乳期,每年能產仔3次左右,每次能產4~6隻。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個體就能繁殖較多個體,有著較強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體乳汁作為全部營養需求的來源,因此,此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母體的營養狀況,小松鼠剛生下時很小,看不見東西,發育很慢,生下將近30天時才睜開眼睛;至一個半月時,小松鼠才願意到室外進行活動。
在小松鼠眼睛將開未開時,抱離母松鼠飼養,會與人變得親密。最初以吸管餵食熱牛奶(30-40℃),每日3-5次。逐漸改為浸泡牛奶的麵包或其他柔軟的食物。即使長成後才開始飼養,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訓練,也會和人非常親密,爬到飼主身上。
飼養管理
一、養殖場舍建造及准備
松鼠在野生情況下是單獨生活,所以提供的環境條件,應該使它們有足夠的單棲條件,又可以彼此接觸,以利於繁殖。
(一)圈舍條件
為敞開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為磚牆,面積為長5米、寬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門(高1.8米,寬7米)通操作廊,但門外還應有一小隔斷,約2平方米,再有側門通走廊,主要為了避免動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釘上數排小木箱,在離地面1米以上即可開始釘第一排。木箱規格為長25厘米、寬25厘米,在一側開口(高15厘米、寬12厘米),箱和箱之間距離30厘米。排和排之間相距(下排的箱頂和上排的箱底)為30厘米,兩排木箱可錯開。可一直排到上面頂部。養殖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房的中間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樹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們活動。
(二)運動場條件
直接和敞開的圈舍相通,面積為長36米、寬3米,高3米。三面及頂棚均以細鐵絲網,網孔不超過1.5厘米為宜。網下面離地面20厘米圍以磚牆。同樣適當放1~2棵枯樹杈,三合土地面。
二、飼養管理與繁殖技術
(一)飼料
可喂松子、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蘋果等,根據季節和不同地區,盡可能提供多種飼料隨它們選擇。飼料可分放幾個地方,以免它們爭搶,乾料可2~3天添1次,水果類每天供給,以當天吃完為好。水盆要隨時有清水。
(二)管理
夏季炎熱時,可觀察動物的表現,必要時運動場頂棚臨時加草席或竹席遮蔭,噴灑水降溫。冬季可不必採取保溫措施。
(三)繁殖技術要點
在引進動物時,必須挑選體質健壯的作為繁殖用,雌雄比例可按3~4:1。把體弱的單獨挑出,尤其體弱的雄性,可能會受其它雄性的攻擊。在繁殖期可給些動物性食物,如熟雞蛋、麵包等,看它們是否喜歡。另外在圈內放些干凈的枯葉、碎麻、細枝等,供它們墊窩或築窩用。出生半年的幼仔,要分出單養,以免密度過大。
三、疾病和天敵防治
由於松鼠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數量不多,不太受注意,而且不便於觀察,所以還沒有患某種疾病的報道。但它們屬於牙嚙類動物,可能會傳樑上鼠疫,所以必須每天搞好衛生,定期消毒。另外,圈舍和運動場必須嚴防野鼠和家鼠鑽進,造成搶食飼料,傷害松鼠和傳播疾病等。
四、飼喂管理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良好的飼料和科學的管理是保證松鼠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松鼠生產能力和改進品種的條件。飼料搭配比例應該特別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飼喂松鼠的飼料有混合飼料、粗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混合飼料一般由大麥、小麥、玉米、黃豆和款皮等組成,含量為25%大麥或小麥,20%玉米,15%豆餅,10%黃豆,20%鼓皮,6%魚粉,3%骨粉和1%食鹽,這種混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20%以上的蛋白質,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飼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綠多汁飼料有白菜、胡蘿卜、油菜、桑樹葉、冬青葉;夏秋兩季也可以飼喂一點瓜果之類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和西瓜等。每天每隻松鼠的飼料投喂量大約為:混合飼料30克左右,粗飼料200~250克,和青綠多汁飼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點固定是必要的。對於幼齡的松鼠,要適當增加飼喂的次數,以保證它隨時取食和滿足它生長發育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不同時期,松鼠對食物的營養需求有不同的變化。對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飼料要多樣化,並盡量做到飼料新鮮,營養成分完全,以滿足胎兒或幼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特別要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成分。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幼仔,飼養時也必須注意食物營養結構的組成。
雄性松鼠在配種期、恢復期,也要加強營養,多增加魚粉、牛奶的供給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超過飼喂標准時,會引起松鼠體質下降,對幼仔則表現為影響它的生長發育速度。
松鼠的飲水一定要注意清潔,夏季要經常換水,冬季則避免飲用冰凍水,從而減少動物體質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五、飼養環境
松鼠非常活潑,特別喜歡爬樹,活動空間較為立體,應盡量選用寬廣而高的籠子。由於松鼠習慣在樹上築巢,應將巢箱安裝在籠子的高處。巢箱可選用小鳥用而出入口在高處的巢箱代替。松鼠的動作非常迅速,開關門時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萬一逃出時,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松鼠咬傷。
飼養松鼠的房舍一般要求選擇東南方向,冬暖夏涼,又有一定光線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動物健康。動物的房舍、籠舍要合乎動物的生活習性。飼養松鼠的房舍可以用鐵絲向或木板釘成,面積要適當地大一點。單籠飼養時,外面活動籠大小可以為60X25x45厘米,或是用雙層的籠,其大小為55X45X45厘米,從而作為其採食、喝水、運動和繁殖時交配的場所;外籠的四周和頂可以用鐵絲編成,網眼大小為4~3.5厘米,而籠底則可以用粗一點的鐵絲編織;兩側面和後面也可用玻璃或鐵皮代替,裝有小門,便於動物進出或清掃衛生,或投放食物和水。除了外籠以外,還要有窩箱,作其棲息、休息和產仔的場所;窩箱可以用1.5~2.0厘米厚的木板釘制而成,其長寬高為30X25X25厘米或45X35X45厘米。外籠可以同窩箱安裝在一起;也可以分別放置,讓松鼠自由出入。
松鼠也可以進行大規模飼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求有較大的寵舍,分成運動場和動物休息、睡覺的房舍兩部分。在運動場內,要栽有樹木或安置供松鼠攀爬跳躍的棲木。雄雌性成年松鼠在非繁殖期間要分開飼養為好。如果是留作種用的,松鼠要給予特別的照顧,並可以分開飼養。飼養寵比其他單籠飼養個體的面積要大一些,以保證它有足夠的運動量,大小可以為90X30X45厘米,籠的底面要有承糞板,以便清潔和消毒。
每個飼養寵內要放置有食盆架和飲水盆,並且將它們固定好,以免被掀翻弄臟或弄濕其環境;食盆可以用搪瓷盆或塑料小盆。
松鼠雖然生活在寒溫帶針。杠闊葉林混交地帶,但是,由於其高超的築巢技術,巢內溫度比巢外要高得多,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為保證其安全越冬,一般要保持溫度為5~23℃,不能過低,否則會影響其生育繁殖能力。
六、其它問題
松鼠似乎都以殼斗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會食用相當多的昆蟲,因此最好也餵食些動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堅果是松鼠的最愛,咬開堅硬的外殼,對松鼠不但是游戲,也可以幫忙磨耗牙齒。最好經常餵食這類食物。如果以人工飼料為主食,還應另外補充蘋果等食物。
良好的飼料和科學的管理是保證松鼠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松鼠生產能力和改進品種的條件。飼料搭配比例應該特別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飼喂松鼠的飼料有混合飼料、粗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混合飼料一般由大麥、小麥、玉米、黃豆和款皮等組成,含量為25%大麥或小麥,20%玉米,15%豆餅,10%黃豆,20%鼓皮,6%魚粉,3%骨粉和1%食鹽,這種混合飼料的營養成分為:20%以上的蛋白質,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飼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綠多汁飼料有白菜、胡蘿卜、油菜、桑樹葉、冬青葉;夏秋兩季也可以飼喂一點瓜果之類的食物,如黃瓜、西紅柿和西瓜等。每天每隻松鼠的飼料投喂量大約為:混合飼料30克左右,粗飼料200~250克,和青綠多汁飼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點固定是必要的。對於幼齡的松鼠,要適當增加飼喂的次數,以保證它隨時取食和滿足它生長發育的能量和營養需求。
在不同時期,松鼠對食物的營養需求有不同的變化。對雌性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飼料要多樣化,並盡量做到飼料新鮮,營養成分完全,以滿足胎兒或幼仔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特別要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成分。對不同發育階段的幼仔,飼養時也必須注意食物營養結構的組成。
雄性松鼠在配種期、恢復期,也要加強營養,多增加魚粉、牛奶的供給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超過飼喂標准時,會引起松鼠體質下降,對幼仔則表現為影響它的生長發育速度。
松鼠的飲水一定要注意清潔,夏季要經常換水,冬季則避免飲用冰凍水,從而減少動物體質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編輯本段]養護治療
1、牙齒過長
長期食用柔軟的食物,牙齒無法正常嚙磨而過長生長。生長過度的牙齒會傷害口腔內部,影響食物的攝取。此外還會並發牙齦腐敗、鼻炎等症狀。這將造成牙齒逐漸松動而掉落。一邊牙齒掉落後,另一邊的牙齒因缺乏正常的嚙磨,需進行定期的切斷手術。早期診斷,可望早期治療。和老鼠一樣。
2、打架造成的傷害
松鼠有攻擊團體中弱者的習性。外觀狀似健康,但已罹患重病的松鼠,將會遭到健康松鼠的攻擊。如果解剖這些被攻擊而死的松鼠,將會發現早已患有重病。此外,體弱的松鼠,也很容易遭到攻擊。發現松鼠打架,應將每隻松鼠用籠子隔開。受傷的部位,應用抗生素治療,以免傷口化膿;較大的傷口,應進行手術縫合。由於有自相殘殺的可能,體弱的松鼠應盡早進行隔離。
3、低鈣血症
產前、產後的雌松鼠會罹患此病。
由於血液中的鈣濃度降低,而出現痙攣、麻痹、運動失調等症狀。這時若不及早注射鈣劑,將有死亡之慮。可在懷孕以及產後哺乳的雌松鼠的飲食中添加鈣劑,作為預防方法。此外,日光浴也很重要。
4、佝僂病
松鼠如同人類一般,也會罹患佝僂病。
除必須經常補充鈣及活性維生素D外,日光浴也是不可欠缺的。使用人造太陽燈的效果不錯,但紫外線的波長不當會造成嚴重的灼傷,因此使用前,最好詳細詢問醫院。
5、尿道炎
尿道受到細菌感染會形成尿道炎。
雄性松鼠由於陰莖腫大,也會發生排尿困難。由於排尿時產生的疼痛,會發出痛苦的叫聲。若發現這些症狀,應立刻驗尿,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6、骨折
當松鼠在屋內遊玩時,可能因不當的跳躍而發生骨折。單純的骨折,只要遵照醫院的指示,不需手術就能痊癒。松鼠不耐麻醉,最好避免進行手術。但若傷及脊椎骨,預後情況可能不佳。
7、蟎病
是由寄生於皮膚上的疥蟎蟲引起的皮膚病,通稱疥蟎病。主要臨床症狀為:皮膚紅腫,尤其四肢、趾掌、耳頸部等處皮膚紅腫最厲害;被毛脫落、形成黃白痴皮,發癢不安,經常可以見到用爪趾抓撓和摩擦寵舍現象。其診斷方法為,在患病部與健康皮膚的交界處刮取痴皮至微微出血,放至玻璃器皿內,用10%氫氧化鉀溶液浸泡3~5分鍾,放在顯微鏡下檢查。如果有疥蟎蟲,就可以見到黃褐白色的成蟲,有三對腿的幼蟲,以及半透明灰白色的橢圓形蟲卵。本病的防治為:用5%辛硫磷乳油,配成0.1%的膏劑(100克黃凡士林加上50%辛硫磷乳油0.1毫升,調到均勻)塗擦患部,或用2%洗必泰軟膏塗於患部,直到病癒。
8、肺炎
該病多繼發於感冒;飼養管理不當,壓力過大、過度潮濕、空氣流通不暢時,松鼠很容易患肺炎。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刺激部可引起肺炎。急性肺炎往往1~2天不吃食就很快死亡;慢性肺炎,治療及時大多可病癒。其臨床症狀為:精神沉鬱、體溫升高、鼻鏡乾燥;呼吸急迫、有時咳嗽,糞便於燥,喜飲水不吃食;有時發生畏寒戰栗。預防肺炎,主要是加強防寒保暖措施,嚴防感冒。人類的感冒,也可能傳染給松鼠,應特別注意。治療肺炎應精心護理,補給新鮮易消化的飼料;同時以青黴素10~20萬單位、安痛定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連用3天,並補給5~10%葡萄糖20毫升,皮下注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B2毫升1日1次,肌肉注射。
9、胃腸臌脹
由於飲食具不衛生,吃入腐敗變質飼料或未經加熱處理的酵母、穀物飼料蒸煮不熟,調料不均勻。尤其是剛分窩斷奶的仔獸,貪食過飽,飼喂時間拉得過長,以至搶食,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胃腸炎等,均易引發本病。該病多發生於夏季,尤其是在離乳分窩的時期,經常可以見到。患獸腹圍增大,叩之有鼓音,壓之有彈性,觸感有多量氣體,手壓時動物表現呼吸困難;患獸多頭頸伸直,伏卧於小室或籠內。如治療不及時,多因心臟衰弱,窒息而亡。防治方法有:首先,必須知道引起膨脹的原因,減少胃腸道的發酵產氣。口服:%乳酸溶液(或食用醋)3~5毫升,有時能緩解本病的作用。口服薩羅0.2克、乳酶生1.2克、人工鹽0.2克之合劑也能奏效。當然,病情危急者,應採用穿刺放氣法治療。同時注入乳酸等防腐劑。
10、維生素C缺乏症
該病主要出現於新生的仔獸身上。其症狀主要表現為:新生仔獸四肢、趾墊紅腫,趾間破潰,出血,糜爛,呈紫紅色,吮乳能力弱,不停地發出微弱的吱吱叫聲,在窩內亂爬;有的關節變粗,尾部水腫潮紅,爛掉尾尖。主要危害10日齡以內仔獸。其防治措施為:平時,應給予全價營養飼料,尤其是妊娠母獸,日糧中除補加青綠新鮮飼料外,每日還應添加維生素C25毫克以上。對患病仔獸,可滴服維生素C液,每日兩次,每次10滴左右,同時還應給母獸肌注維生素C注射腋,每日兩次,每次0.5~1.O毫升。母獸日糧中有足量的魚肝油,將有利於病程的縮短,促進療效。
[編輯本段]相關文章
松鼠
作者:布豐(18世紀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 作家/著有<<自然史>>36冊/完作時間為:40年-摘自閩教5年級上冊)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颳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區,是找不到松鼠的。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木,住在高大的樹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蟄伏不動。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松鼠跑跳輕快極了,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叉的地方,又乾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苔蘚編紮起來;然後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築物既寬廣又堅實,可以帶著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個。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過了冬就換毛,新換的毛比脫落的毛顏色深些。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全身的毛,身上總是光光溜溜,乾乾凈凈的。松鼠

⑹ 關於松鼠的問題

一,它適合的環境你恐怕沒有能力給它,它要的是大樹,可以跳來跳去的空間,溫度沒有特別的需要,一年四季生物都要一樣經歷,只要不要超過0度或35度都可以,最適宜溫度當然是20左右,給它一個寬敞的空間,能曬太陽,能躲開,它自已會調節,通風當然要有,這樣少得病,
二,堅果當然是要生的,因為它在自然里就是吃生的,當然處理過的也可以給他吃,如果它吃的話,不過還是少點,因為加工中會加入一些物質,並不一定是好事,堅果果皮太硬的話半打開給它,這樣可以練習它的牙齒,否則牙長太長了會吃不了東西的,這就是它很獨特的地方,
三,它最愛吃水果了,生玉米啊,,吃的很雜,蘋果,梨,都可以,生玉米是那種乳熟的,太硬它就不愛吃了,
四,想讓它和你建立關系,就靠你自已了,不要嚇唬打罵它,剛開始和它在一起的時候它可能不能適應你,你動作輕一點,不要在它面前跑來跑去,多一點時間和它在一起,前提是你有時間,
五,它生病你很難治的,獸醫也不一定願意治的,所以一定要以防為主,別讓它有太大應激,也就是不要太驚動它,讓它受驚嚇,喂的食物中定期加入防病的安全葯物,清理兩便,消毒,喂的東西多樣性,吸到的營養全面,
六,洗澡 ?我養的,從沒有見它洗過澡 ,拿水給它它也不會去洗,不過它會在沙堆里翻滾,不知這是不是它在洗澡 ?
七,籠子當然越大越好,不過剛開始養如果它對外界應激大的話還是先關在小籠子的好,這樣它的體力會少消耗一點。也少一點撞傷的可能性。後期適應了,就可以加大空間了,還可以放入一些有洞的木塊,這樣它會覺得更安全,這是它的天性,不用特意放入東西,這樣有味道它不一定喜歡,
八,冬天它不太愛活動,沒有明顯的冬眠習慣,只是進食少,冬天把溫度調在十度以上沒有問題的。
九,大小便最好每天清理一次,否則味很濃的,
十,吃的全放進去,它自由採食,觀察每天的進食量,可以更好看它身體是否不適,
十一,適應環境,一步一步的來,只要你跟它處好關系,它適應很快的,沒有一個固定期限,因為每天都在適應。
我回答好累了,如果沒有更好的回答,把分給我吧,其實我也養過這東東,後來搬家了,就送人了,沒有地方養。

⑺ 小松鼠為什麼要戴白色帽子

小松鼠為什麼要戴白色的帽子?小白鼠是因為它的頭頂上有白毛。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70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2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53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44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44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271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1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2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