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裝原型背長怎麼算
A. 男裝的後背長和後腰節長是什麼區別
要節是從前片的肩頸點開始量起,後背長是從後中第七節頸椎量起,背的厚度不一樣,後背的長度也就不一樣了!
B. 求服裝制圖背長 計算公式(囊中羞澀高人勿怪)
背長公式:身高cm×0.2+5cm
C. 服裝結構設計計算公式
這個分數通常是按照人體一些部位的比例來確定,是一些服裝研究方面的人員來確定這些公式,利用人體剖下來的原型版 剪開鋪平後,給予相應的呼吸量,活動量等 來確定某些部位的大致尺碼,尋找規律形成公式。
但是這些公式也不是必須都要一樣的,比如上面袖籠的公式:有人會有B/10+XX. 還有人會用 1.5*B/10+XX 等等……,都可以確定某些部位的長度或者圍度。
D. 男裝180的背長是多少
一.吊牌上的執行標準的意思
A類,B類,C類的含義:這是國標中對甲醛含量的規定,A類是嬰糼兒用品,B類是直接接觸皮膚,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
二.常見的服裝生產國家標准
GB/T2664-2001男西服,大衣 GB/T2665-2001女西服 GB/T2666-2001男女西褲 GB/T2660-1999襯衫 GB/T2662-1999棉服裝 FZ/T81004-2003連衣裙,裙套。 FZ/T81006-1992牛仔服裝 FZ/T81007-2003男女單服裝 FZ/T81008-1994茄克衫 GB/T8878-2002棉針織內衣FZ/T73008-2002針織T恤衫 FZ/T73010-1998針織工藝衫 FZ/T73003-1991精梳毛針織品FZ/T73004-1991粗梳毛針織品GB1103-1999棉花細絨棉GB/T14272-2002羽絨服
三.國家服裝號型的含義
號型定義:「號」指人體的身高,以cm為單位,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型」指人體的胸圍和腰圍,以cm為單位,是設計和選購服裝肥瘦的依據。體型分類:以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依據來劃分體型,並將體型分為四類,體型分類代號分別為Y(偏瘦)、A(正常)、B(偏胖)、C(肥胖)
號型標志:號型的表示方法為號與型之間用斜線分開,後接體型分類代號。例如:上裝160/84A,其中160為身高,代表號,84為胸圍,代表型,A代表體型代號;下裝160/68A,其中160為身高,代表號,68為腰圍,代表型,A代表體型代號
四:尺碼及尺寸換算表:
男裝
上衣尺碼 S M L XL XXL XXXL
服裝尺碼 46 48 50 52 54 56
中國號型 165/80A 170/84A 175/88A 180/92A 185/96A 190/100A
胸 圍(cm) 82-85 86-89 90-93 94-97 98-102 103-107
腰 圍(cm) 72-75 76-79 80-84 85-88 89-92 93-96
肩 寬(cm) 42 44 46 48 50 52
適合身高(cm) 163/167 168/172 173/177 178/182 182/187 187/190
男褲
褲子尺碼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對應臀圍(市尺) 2 尺 9 3尺 3尺1 3尺2 3尺3 3尺4 3尺5 3尺6
對應臀圍(cm) 97 100 103 107 110 113 117 120
對應腰圍(市尺) 2 尺 2 2 尺 3 2 尺 4 2 尺 5 2 尺 6 2 尺 7 2 尺 8 2 尺 9
對應腰圍(cm) 73 77 80 83 87 90 93 97
女裝
上衣尺碼 S M L XL XXL XXXL
服裝尺碼 38 40 42 44 46 48
胸 圍(cm) 78-81 82-85 86-89 90-93 94-97 98-102
腰 圍(cm) 62-66 67-70 71-74 75-79 80-84 85-89
肩 寬(cm) 36 38 40 42 44 46
適合身高(cm) 153/157 158/162 163/167 168/172 173/177 177/180
女褲
女褲標注 24 26 27 28 29 30 31
對應臀圍(市尺) 83 87 90 93 97 100 103
對應臀圍(cm) 81-84 84-87 87-90 90-93 93-96 96-99 99-102
對應腰圍(市尺) 1 尺 8 1 尺 9 2 尺 2 尺 1 2 尺 2 2 尺 3 2 尺 4
對應腰圍(cm) 60 63 67 70 73 77 80
童裝 童裝衣長和身高關系對照表
尺碼 對照年齡 對照身高 (cm) 對照胸圍 (cm) 對照腰圍 (cm) 款式品種 衣長
50 0---0.3 52-59 40 40 童上衣=身高 *50%
65 0.3-0.6 59-73 44 33 童夾克=身高 *49%
75 0.6---1 73-80 48 48 童長褲=身高 *75%
80 1-----2 75-85 50 49 童大衣=身高 *75%
90 2-----3 85-95 52 50 連衣裙=身高 *78%
100 3-----4 95-105 54 51 童短褲=身高 *30%
110 4-----5 105-115 57 52
120 6-----7 115-125 60 54
130 8-----9 125-135 64 57
140 10---11 135-145 68 61
150 12---13 145-155 72 64。
E. 背長怎麼量,就是背部的長度
所謂背長即是第七椎骨與骨盆線上沿之間的長度。
從第7個椎骨的位置開始,就是你後頸那處能摸到骨頭突出的位置。這里是脖子與肩部交匯處。從這向下量到骨盆上沿的位置。確定骨盆上沿位置的方法是把手放在臀部,你能摸到髂骨(俗稱大胯骨),髂骨位置臀部的前面位置對稱分布。雙手插腰大拇指掐著後腰,這時手指所掐的位置就是。
F. 170背長多少
男裝標准紙樣的衣身原型 ,及袖原型,170/88A,背長42.5 ,袖長60
G. 服裝紙樣日本文化式原型提出原理,公式怎麼算來的,由原型推出的各種女裝男裝,原理是什麼
應該很少有書講原理的。
上圖是torso原型,這個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長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稱扒皮原型,是像圖片中一樣直接在人體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體的數據得出來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數據總結出來的規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講什麼原理其實也沒辦法講。
我覺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類似於中國的比例法,舉一例:前領寬=B/24+3.4=6.9cm(原型法);前領寬=N/5-0.3=6.9cm(比例法)。他們的參照點不同,得出來的結果卻相近。所謂的公式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原理,只是為了方便製版,前人會總結出一些比較穩定的公式,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這么多原型。
總結:那些公式只是經驗值,你記住一種原型的公式,還有千千萬萬種原型的公式,沒意義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記住原型(160/84)的結果,沒幾個數字,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是這么記的。記住中碼是因為中碼用得比較多,其他碼數可以通過放碼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體,服裝構成的依據不是某件衣服的數據和公式,而是人體。
H. 襯衣背長怎麼算 是什麼公式
背長的計算方法是很簡單的。
實際上所謂背長即是第七椎骨與骨盆線上沿之間的長度。
I. 服裝原型尺寸公式
160/84原型公式如下:背長 38cm ,胸圍 胸/2+6 , 袖籠深 胸/6+7 ,後胸寬 胸/6+4.5 前胸寬 胸/6+3 , 肩寬 背寬+2 ,肩斜 後領寬/3 ,後領寬 胸/12 , 後領深 後領寬/3,前領寬 後領寬-0.2, 前領深 後領寬+1 落肩0.5 ,前肩斜 後領寬2/3 ,胸省量 前領寬的1/2 ,BP點 前胸寬的1/2向袖龍0.7cm 向下4cm ,側縫向後2cm。
-----妖精的品位
J. 求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
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是:
在服裝製版過程中,雖然各部位最終數據會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數據是常量或者是根據同一個公式計算得來的,熟記這些數據和公式將很大地提高製版的工作效率。
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