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男裝銷量怎麼樣
1. 雅戈爾男裝什麼檔次
雅戈爾男裝是個中高檔位。
創國際品牌是雅戈爾的發展目標。經過近30年的發展,雅戈爾已成為中國知名品牌。2007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了2006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
雅戈爾品牌價值91.81億元,排名500強第52位,成為寧波市最貴的商標,繼續蟬聯全國紡織服裝品牌第一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資產評估中心也對雅戈爾品牌價值進行了評估,雅戈爾分別獲得了187.21億元和1156.4億元的評估價值。

(1)雅戈爾男裝銷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是服裝生產大國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但中國沒有世界級的高端男裝品牌。雅戈爾集團已與歐洲五大面料製造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力爭在10年內打造全球頂級男裝品牌。
這五家面料生產企業都很有名。傑尼亞、LV等知名服裝品牌都是他們的運營品牌或客戶,價格都在3-5萬元之間。
而雅戈爾打造的MAYOR系列,將使用世界最好的面料。價格將是國際頂級男裝品牌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在8000-15000元左右,非常劃算。
2. 如何評價雅戈爾品牌
雅戈爾嘛,個人感覺襯衫真是做得好得不能再好了。曾經有一段時間比較迷戀面料,追求大品牌,作為襯衫控買了許多號稱進口面料的襯衫,動輒標價兩三千起,但是真心不是我等小老百姓穿的,洗兩次就皺巴巴的不像樣了,太難伺候了。雅戈爾就好多了,襯衫又好看又便宜,穿過丟洗衣機里甩一下,撈出來扯平就好了,下次穿時還是那麼板正。但是雅戈爾別的衣服么,真心不推薦,西服款式普遍太土,面料又很一般(但是依然完爆羅蒙杉杉柒牌勁霸七匹狼一百多條街),國產品牌里,實在有很多品牌比它好得多。牛仔褲、夾克衫、棉服樣子真是鄉土氣息太濃,大衣樣式不好看面料感覺也一般,這些衣服推薦購買大商場里標價很高的國產品牌(格羅尼雅、卡爾丹頓、蔓哈頓等等),要知道這些品牌的衣服雖然完全對不起它的標價,但是它們打起折來價格有時候也會低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趕上了那還是完全值得買的。
3. 中國男裝品牌前十名都是哪些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一位:勁霸男裝
勁霸男裝專注茄克35年,它用獨特設計終結了茄克的單調,從而成為中國高級時尚茄克領先者,同時引領茄克及配套服飾的研發設計,讓休閑裝更時尚。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二位:柒牌男裝
柒牌集團始終堅持「創享中華時尚演繹美好人生」的企業使命,以「柒牌男裝比肩世界,中華立領風行天下」為企業願景,秉承「以客戶為中心,誠信感恩、創新馭變、拼博進取、協同共贏」的價值理念,演繹柒牌「比肩世界男裝」的品牌形象。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三位:才子男裝
才子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3年,坐落於福建莆田,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服裝公司,涉及襯衫、西服、夾克、T恤、毛衫、西褲、休閑褲等全系列產品,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擁有2000多家專賣店。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四位:七匹狼男裝
七匹狼品牌創立於 1990年,是中國男裝行業開創性品牌,恪守「用時尚傳承經典,讓品牌激勵人生」的企業使命,在立足於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極挖掘的同時,將西方流行時尚元素融於自身設計理念,並致力於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創意產業的契合。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五位:利郎男裝
利郎集團,由王氏三兄弟——王冬星、王良星、王聰星始創於1987年,於國內首倡「商務休閑」男裝概念,經過20多年探索,已發展成為集設計、產品開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中國商務男裝領軍品牌。現公司旗下擁有品牌:利郎LILANZ、子品牌L2。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六位:九牧王男裝
九牧王男裝集面料版型工藝為一體、理性、質感、嚴謹、做工精細,注重細節及每一道工序,品質完美。有設計感、講究搭配、版型合體、國際化、流行、現代,是一種紳士個性的表達。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七位:太子龍男裝
在男性族群新文化的進程中,升華自己的性格魅力和人生涵義,這種將21世紀中國男性自信與豪放的個性、深刻而博大的人文精神進行全面地詮釋的舉措,「太子龍「品牌文化匯入了「龍」的精神和「龍」理念中,取得了中國男性群體時尚消費生活的代言人地位。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八位:虎都男裝
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系香港虎都集團在中國泉州獨資興辦的一家國內知名大型服裝企業,注冊資金一億港元,虎都工業園佔地面積100多畝,建築面積近15萬平方米,融合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秦漢建築風格,現代先進的內飾,大氣天成,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西褲生產基地以及五大男裝生產基地之一。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九位:雅戈爾男裝
在品牌發展過程中,雅戈爾集團提出了「堅定、提升、發展」的方針,在充分發掘區域市場的前提下,加速品牌高相關度市場的多元化計劃實施,形成核心品牌結構,採取多渠道或多形式的品牌運作方法和策略,推進品牌國際化。
中國十大男裝品牌第十位:波司登男裝
波司登男裝作為波司登品牌延伸重點項目之一,自2004年面世以來,在競爭激烈的男裝市場中起跑迅速。目前波司登男裝已經在全國建立了包括直營專賣店在內的營銷終端近1000家,銷售網路覆蓋全國。
4. 中國一線男裝10大品牌
中國一線男裝10大品牌:
1、海瀾之家HLA
品牌成立時間:1997年

太子龍男裝是浙江太子龍服飾有限公司旗下的男裝品牌,公司擁有一流的生產技術,生產的男裝包括夾克、西服、職業裝、休閑裝等多個品種,銷量一直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5. 雅戈爾的西服怎麼樣和其他國內品牌比呢
中等水平級別。雅戈爾西服合適40歲上下發胖的人穿。雅戈爾是較為國際商務的,穿的人並不是許多。而絕大多數年青人都穿馬克華菲這類潮流品牌。
寧波市雅戈爾服裝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是 服裝、皮件、特殊安全防護用品及家紡用品的生產製造和市場銷售;服裝設計方案;服裝技術性、信息內容服務咨詢、服裝洗衣服務項目;一般貨運運輸;房產租賃;服裝、皮件批發、零售業;服裝、皮件進出口貿易;文具用品的生產製造、生產加工;日用品雜品批發、零售業。不涉及到國營企業貿易管理方法貨品,涉及到配額、許可證書管理方法貨品的,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申請辦理申請辦理。在浙江,相仿業務范圍的企業總注冊資金為414929萬余元,關鍵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經營規模的公司中,共1502家。省內范圍之內,當今公司的注冊資金歸屬於通常。
6. 雅戈爾怎麼樣
600177主要是參股金融和股價投資!它參加了許多上市公司的增發而且是在高位高價增發的。大盤這段時間跌這么多,而個股跌的更厲害,這就嚴重的影響到了它的股價了。要知道去年它的股權投資就為公司供獻了一半多的業績!今年中報它的業績肯定很難看了,不過股市長期向好是不變的,所以中長期它的業績還是會好的,所以中長期持有應該會有回報的!
7. 雅戈爾服裝怎麼樣啊給我提點建議或別的好牌子的也告我一下
雅戈爾服裝在設計和質量方面都比較好,並且連續十幾年獲得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位。
品牌服裝是雅戈爾集團的基礎產業,自1979年從單一的生產加工起步,經過不斷努力,迄今已經形成了以品牌服裝經營為龍頭的紡織服裝垂直產業鏈。
雅戈爾集團旗下的雅戈爾服飾公司在全國擁有100餘家分公司,400多家自營專賣店,共2000多個商業網點。

雅戈爾更獲得強大的設計開發能力、國際經營管理能力以及遍布美國的分銷網路,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產業鏈之一。
8. 誰知道雅戈爾品牌背景和男裝特點
雅戈爾
襯衫、西服、女裝、西褲、休閑
雅戈爾」穩中重生:
g*~^K n%nC;^0
提起中國男裝,就不得不提「雅戈爾」,這個1979年靠十幾人個起家的服裝企業,20多年時間,已經成為中國男裝當之無愧的老大。
:mp1MEZzA0
我們常說,有什麼樣的企業家,就有什麼樣的企業,說起雅戈爾,就不能不提李如成。李如成,雅戈爾集團總裁,性格內斂,做事朴實。正是源於李如成的個性特點,雅戈爾從創立到如今,風格一直穩中求生、穩中求勝。與杉杉風格迥然不同的是,雅戈爾在生產和渠道的打造總是在穩中求變。在整體的終端數量上,雅戈爾直營終端的數量無疑是男裝領域的老大,在生產上,雅戈爾投資近8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寧波國際服裝城,使生產規模和能力達到第一。世界經理人管家],Jb]Kx8z ri9q
盡管世界上大多數的強勢服裝品牌如法國、義大利的品牌,都不直接生產,主要採用委託加工的形式進行,企業則通過構建技術、品牌優勢進行運營。但中國的男裝企業是否能夠照搬這種模式還是未知數。雅戈爾在這方面的探索可謂小心謹慎。一方面,李如成苦心經營雅戈爾賴以生存的基礎:生產技術優勢、渠道優勢;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嘗試進行改革,為此,李如成嘗試過以OEM(貼牌)的方式與世界著名服裝公司合作,進入歐洲和美國中檔市場。但他清醒地知道,雅戈爾要建成跨國公司,真正融入世界,必須先把自己的品牌做強做大,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為實現這個目標,李如成走了兩步棋:2000年初,雅戈爾控股了寧波市外經貿委直屬企業中基寧波分公司,利用它的外貿渠道和人才優勢,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近期,雅戈爾又准備與世界著名貿易公司日本伊藤忠實行工商聯合。世界經理人管家&gA)V5i*lC(m$|
9. 雅戈爾 九牧王 利郎 金利來 柒牌 七匹狼 勁霸 羅蒙哪個更高檔
自2002年以來,雅戈爾不論服裝銷量還是品牌價值都一直位列中國服裝品牌的第一名。也是迄今為止服裝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論檔次雅戈爾當之無愧的為國內最高檔服裝。
至於利郎,柒牌,七匹狼,勁霸,這四個品牌同屬於以夾克為主的服裝品牌,其西裝襯衫領域的檔次遠遠不及雅戈爾,羅蒙,九牧王等。
然而九牧王乃近幾年新興品牌,檔次僅次於雅戈爾和羅蒙。
當然,檔次越高並不是價格越高,現在中國的服裝行業已經開始不景氣了,價格絕對實惠。
總得來說雅戈爾最好。不過希望樓主還是以經濟承受能力來衡量。
10. 雅戈爾如何選擇市場,並進入目標市場的(具體數據分析)
從2萬元小作坊起家 到40餘億凈資產
25歲,對人生來說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紀,對立志建百年老廠的企業來說更是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好光景。誕生於改革開放之初的寧波雅戈爾集團,在25年的風雨歷程中,合著時代的節拍,邁著穩健的步伐,在中國乃至世界服裝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從2萬元起家,到40餘億元凈資產,20年創造一個奇跡
1979年,寧波市鄞州區(那時稱鄞縣)石鎮成立了一家青春服裝廠。說是工廠,其實只是一個蝸居於戲台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幾台家用縫紉機是用2萬元知青安置費買的,尺子、剪刀、凳子是職工自帶的,主要為別的廠加工背心、短褲、袖套之類的小玩意。
次年初,頂著父親右派帽子長大、從上海下放到鄞縣務農15年的李如成,被安置到青春廠,先是拉板車運磚頭當小工,後被任命為裁剪組長。就在小廠面臨斷炊、岌岌可危時,李如成遠赴東北攬下12噸面料的加工業務,使小廠起死回生。從那以後,李如成逐漸顯露出經營才能,最終被工人推向廠長的位置。
1983年,李如成得知上海開開襯衫公司尋找加工點,怦然心動:開開是上海名廠家,何不借梯上樓?一番艱辛努力後,雙方達成協議:由「開開」有償提供商標和相關技術,「青春」作為分廠自行生產和銷售。第二年,青春廠利潤從40萬元猛增到上百萬;第三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利潤也翻了番。
掘到第一桶金後,青春廠不滿足於替人打工。1986年,青春廠推出第一個品牌——「北侖港」。1989年,北侖港襯衫的年銷量達到300萬件。就在「北侖港」如日中天時,青春廠作出一項令人吃驚的決策:放棄已經成熟的北侖港品牌,與澳門南光公司組建合資廠。李如成眼光深邃:這個帶有強烈地方色彩的品牌在未來發展中的潛力有限,企業要上台階,必須浴火重生。
1990年8月,中外合資雅戈爾制衣公司誕生,「雅戈爾」注冊商標問世。「雅戈爾」既是「青春」的英文諧音,又巧妙地嵌入了李如成當過15年農民的雅渡村村名。後來,人們稱這次改革是「雅戈爾涅磐」。
自那以後,雅戈爾公司連上台階:1993年,改制為股份制公司,明晰產權;1998年,公司上市,涉足資本市場……如今,雅戈爾集團已擁有40多億元凈資產、40多家經濟實體、2萬多名員工,年產襯衫1000萬件、西服200萬套、其它服飾2000萬件,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和亞洲最大、最先進的襯衫和西服生產基地,綜合實力列全國大企業集團500強第144位。20多年的創業歷程,雅戈爾創造了一個神話。
從一業為主,到多輪驅動,每一步都很穩健
雅戈爾高速發展的秘訣是什麼?李如成的回答朴實無華:穩健走好每一步,盡量避免走彎路。
為了少走彎路,雅戈爾奉行拿來主義:創雅戈爾品牌,借鑒了皮爾·卡丹等外國企業的思路;搞股份制改造,既有杭州、紹興一帶企業的經驗,又有溫州企業的特點;品牌延伸、營銷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幾乎都有別人創新成果的影子。
靠服裝打下天下後,雅戈爾又廣泛涉獵商貿、金融、印刷、廣告、房地產、建築裝潢領域,逐漸形成以服裝業為主、以國際貿易和房地產業為輔的「一體兩翼」產業格局。
發展國際貿易,建立國際化的營銷體系,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是雅戈爾的著力點之一。雅戈爾先後在寧波、上海、香港和日本設立國際貿易機構,在擴大自身進出口業務的同時,通過控股和工貿聯營等途徑,與其他外貿企業強強聯合。1999年,雅戈爾集團向外經貿部直屬的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寧波公司注入巨資。改制後的中基寧波對外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新型股份制外貿企業。憑借雅戈爾的資金實力和名廠效應,加上自身的國際商路,中基寧波公司與11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去年進出口額7.78億美元,位居寧波第一,為改制前的1999年的8.3倍。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1.2億元,為改制前的20倍。
房地產是雅戈爾升級換代的產業。1992年,雅戈爾與澳門南光公司合資創辦房地產公司,現在房地產公司已增加到4家。10年來,雅戈爾以其良好的信譽,開發的萊茵堡別墅區、海怡花園、東海花園、東湖花園等無一不是寧波的明星樓盤。
雅戈爾在證券投資領域業績不菲,是中信證券的第二大股東
雅戈爾還投入巨資,涉足基礎設施產業、社會公益事業乃至傳媒業。如參與投資杭州灣大橋建設。去年一期總投資2.5億元,在東錢湖畔建成佔地1900畝的雅戈爾動物園,相當於原寧波動物園的23倍。今年5月,雅戈爾參與投資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東南商報的經營業務,這是自中央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決策以來,全國率先引入社會資本參股的媒體試點之一。
從「建跨國集團」、到「建百年企業」,經營理念走向成熟
細心人發現,上世紀90年代初,雅戈爾提出的目標是「創世界品牌,建跨國集團」。後來,悄悄地變為「創國際品牌,建百年企業」。
這不是玩文字游戲,這是一個企業戰略目標的重大調整,也是一個企業經營理念走向成熟的標志。
為什麼要作這樣的調整?「當初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李如成說,「盡管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朝著這個目標作了很大努力,但與國外跨國企業集團相比,無論是文化內涵、技術創新,還是品牌、管理,都不具備跨國集團所需的核心競爭力,仍是屬於一種追隨型的企業。」
正視差距後,雅戈爾走了三步棋:一是苦練內功,建立強大的營銷網路體系。二是拓展國際市場,成功開發日本市場,僅在日本大阪的公司年營銷收入就達4000萬美元,並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眼下正著手在美國設立分公司。三是參加倫敦、巴黎、紐約、米蘭等國際著名博覽會,擴大雅戈爾品牌知名度,躋身國際名牌之窗。
李如成還有一個理由: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一定要與員工和股民的利益息息相關。雅戈爾最大的希望是企業能夠健康、穩定、長久發展,給員工和股東一個持久而又良好的利益回報。
上市之後,雅戈爾公司非常重視對股東的回報,已實施了2次轉增股本,5次現金分紅,今年又推出10股轉增7股並派現金5元的分紅預案。去年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時,更把高派現寫入其中,提出「每年分配的現金股利不低於公司當年凈利潤的30%」,從制度上保證對投資者的高回報。
20年前,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把紡織、服裝產業劃入「夕陽產業」之列。他的理由是,這些傳統產業勞動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
在上世紀90年代,低成本的擴張加上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嚴重積壓,大多數企業步履維艱,悲觀的「夕陽」論一時彌漫。
然而,在25年的發展歷程中,雅戈爾一直呈蒸蒸日上的態勢,雪球越滾越大,年銷售額逾百億元,綜合實力居全國大企業集團第144位,印證了李如成「服裝產業是日不落的都市產業」的論斷。
「夕陽」是如何成為「朝陽」的?且看雅戈爾的經營之道。
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換代
1990年,中外合資雅戈爾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便一次投入數百萬美元,從德、日、美等國引進300餘套國際先進水平技術設備,品質優良的雅戈爾品牌襯衫迅速獲得市場青睞,在中高檔服裝領域創出了新天地。
1994年,雅戈爾從日本引進HP襯衫免熨工藝。該產品面市後,在國內襯衫消費市場掀起一股免熨熱潮。當年10月,雅戈爾棉免熨襯衫被國家科委等五部委聯合評定為我國襯衫行業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新產品。此後,國內幾十家襯衫廠相繼引進HP工藝,並使中國HP棉免熨襯衫的市場普及率超過日本。4年後,雅戈爾又獨家引進美國專利技術——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VP免熨襯衫工藝技術。該產品投放市場後以其環保、免熨、舒適等多種功能走俏市場,再次被國家五部委評定為國家級新產品。今年,雅戈爾又從美國引進世界前沿的納米技術,獨家開發出納米VP免熨,產品即將面市。
繼襯衫之後,西服是雅戈爾的第二個主攻目標。1994年,已摘取中國十大名牌襯衫桂冠的雅戈爾,從德、意、日等國家引進現代化西服生產線,並導入當時男裝設計和生產最好的義大利一家公司的西服樣板、工藝等。一年後,具有義大利寬松風格的雅戈爾西服風靡市場,成為國內西服領域的一匹黑馬。
此後,為確保西服的選料、裁剪的精度和速度,雅戈爾又相繼引進國際一流的全自動預縮定型和CAD系統,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西服版樣中心。這些設備和技術既確保了西服的精度質量,更使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從1個月縮短至1周,大大提高了西服在市場的競爭力。經過幾年努力,雅戈爾西服已走紅大江南北,登上國內西服市場佔有率的頭把交椅。
多年來,雅戈爾每年用於科技投入的資金幾乎都在5000萬元以上,到目前已達6億元,幾乎薈萃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服裝製造設備。
新變革催生營銷新網路過去,雅戈爾產品的銷售主渠道基本上是國有和集體商業企業。由於這些企業經營機制的滯後,銷售方式和服務越來越不適應市場需求,也無法滿足雅戈爾的發展需求。
1995年,雅戈爾集團公司抽調300多名精兵強將,組建雅戈爾服飾有限公司,構建自己的銷售網路體系,當年就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設立了30多家市場部,並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向地區、縣(市)乃至鄉鎮輻射。
1999年,雅戈爾投入3億元,在杭州、南京、武漢、成都等各大城市興建了100餘家大型旗艦式專賣店,搶占市場制高點。這些旗艦店的環境、形象在當地城市都堪稱一流。此後逐漸增至400餘家。2000年9月,營業面積達1600平方米的上海南京路「雅戈爾」專賣店開業,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服裝專賣店。
2002年,雅戈爾的自營渠道銷售比例已佔據總銷售額的一半,主打產品襯衫和西服的市場佔有率雙雙位居第一,同被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授予「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2003年7月,在雅戈爾每年一度的營銷會議上,出現了經濟學家魏傑、營銷專家李光斗、屈雲波等人的身影。以幾位專家集中授課的形式召開營銷會議,在雅戈爾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顯示出雅戈爾對營銷戰略的重視。
變革後,雅戈爾呈現出新營銷體制的輪廓:在中心城市建起1—2家大型中心旗艦店,再向周邊的銷售終端提供服務。在這一體系中,旗艦店處於物流配送信息採集、整理的中心位置,同時也擔負了產品銷售的主體和店面示範作用。雅戈爾自營旗艦店作為營銷網路的龍頭,成為品牌形象中心、顧客凝聚中心、銷售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塑造與國際接軌的營銷渠道。
到去年,雅戈爾服飾公司在全國各地建起100多家分公司,擁有2000家營銷網點。今年,雅戈爾再次改革營銷體制,成立北方公司和西部公司,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隨著市場網路的迅速膨脹擴大,雅戈爾服裝產品在國內的銷量每年以20%以上速度遞增。目前雅戈爾服裝產品60%以上的銷售由雅戈爾的各個專賣店完成。
新目標 拓展國際大市場
讓國內消費者家喻戶曉,不是雅戈爾的終極目標。為了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雅戈爾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新目標:創國際品牌,建百年企業。為了這個目標,早在1997年,當雅戈爾襯衫、西服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時,雅戈爾公司就果斷決定擴大外銷,拓展國際商路。他們在日本和香港與商界建立緊密聯系,聘請當地精幹人員負責商路的開拓和經營。當日本經濟在亞洲金融風暴沖擊下處於低迷狀態時,雅戈爾集團日本公司卻取得了奇跡般的發展,2001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美元,創利80萬美元。
為了打造國際品牌,雅戈爾聘請來自世界服裝之都「巴黎時尚工作室」的創建人,曾任美國「巴黎服裝設計學院」藝術總監的馬蒂先生為雅戈爾作品牌顧問,投資5000萬元建立中國最大的設計中心,邀請了一批中外服裝設計大師加盟。同時,投資5000萬元,與中科院合作實施數字化工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統一管理中外市場,加快新品開發,增強市場競爭力。
為增強創建國際品牌的後勁,快速實現成衣質量和風格的國際化,雅戈爾與日本和香港地區的公司合資,興建世界一流的雅戈爾國際紡織城,以解決目前紡織面料嚴重滯後於成衣生產的問題,適應服飾生產高品位、高質量、小批量、短流程、多品種的新需求。
幾番努力,雅戈爾在日本和歐美地區知名度逐漸提高。日本一家權威雜志在預測日本未來10年最有發展前景的1250家企業時,雅戈爾日本公司名列第268位。今年10月,雅戈爾將在美國設立分公司,聘請美國人做營銷總監,建立自己的海外營銷渠道,為創建世界級企業奠定基礎。
25年的新廠,畢竟無法趕上西方200年歷史的老廠。但25年的努力,卻比了200年老廠的成長歷程大大縮短了。
進入雅戈爾,你會為它的龐大而吃驚:上游紡織城,中游服裝城,下游旗艦店,彷彿是一艘航空母艦。上游、中游、下游,構建起完整的服裝產業鏈。有意思的是,這個產業鏈每個環節創建之初,都曾遭到業內行家反對,即使今天,仍有不少人持有異議。但是,即使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雅戈爾決策中的逆水行舟式思維,已成為企業的活力之源。
服裝城:世界級的製造工廠
1994年,雅戈爾開始涉足新領域:收購一家小廠生產西服。當時,與雅戈爾近在咫尺的杉杉西服已是國內第一品牌,許多人都勸李如成不要雞蛋碰石頭。李如成素有「三不做」:看不清的事不做,鞭長莫及的事不做,力所不及的事不做。但這次他說:「我看得很清楚,這個市場大得很!」
迅速擴張的市場果然給了雅戈爾高回報。從1994年到1997年,雅戈爾每年的銷售收入平均增長88%,利潤平均增長95%,雅戈爾西服很快成為中國第一。
1996年,已是國內最大服裝生產企業的雅戈爾制定新的5年規劃時,仍把服裝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這個產業定位立即遭到一些專家的質疑。他們認為,雅戈爾通過服裝完成了原始積累,要想繼續健康發展,最好調整主業方向,從服裝產業中跳出來。
李如成有不同的理由:世界上多數品牌都歷經工業、營銷再到品牌的發展過程,經過一兩百年的積累後,才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而逐漸淘汰製造業,成為單一的品牌。同時,世界服裝中心一直在轉移,目前,歐美服裝企業都在把製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中國今後的出口機會還會增加。
他還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服裝市場的需求會大幅增長,不能脫離國情而過早地放棄服裝製造業。現在,雅戈爾的服裝製造業利潤在15%以上,沒有道理放棄它而去做不可預測的東西。
2001年,總投資1億美元、佔地近500畝的雅戈爾國際服裝城竣工,擁有年產襯衫1000萬件、西服200萬套、休閑服和西褲2000萬件的生產能力,成為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設備最優、功能最齊全的綜合性服裝生產基地。世界服裝大師皮爾·卡丹在參觀雅戈爾之後連聲贊嘆:「我走遍了各大知名服裝企業,你們的規模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雅戈爾巨無霸式的服裝城,不但在國內競爭者面前立起了高高的產業門檻,也引來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如今,別的企業紛紛走出去招商引資,但外國企業紛紛找上門來要與雅戈爾合作。
紡織城:產業低谷中的產物
就在國際服裝城的對面,是雅戈爾規模更大的紡織工業城。佔地500畝,總投資達1億美元,一期工程已經投產。而這個紡織城,當初也是不被行家看好的項目。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紡織業陷入低谷,1993年至1998年,國有紡織企業連年虧損,最為嚴重的1996年虧損額高達106億元,成為國有工業中困難最大、虧損最嚴重的行業。1997年,中央提出:「壓錠、減員、扭虧」三大任務,要求3年壓縮1000萬錠落後棉紡錠。
就在一片「壓錠改造」聲中,雅戈爾卻決定投巨資建紡織城。面對行家的質疑,李如成回答:「紡織企業的老化只是本身機制的老化,並不代表紡織產業老化。」
李如成認為,服裝的模仿很快,但面料的模仿要有一個階段。中國服裝行業的加工沒什麼問題,卡就卡在面料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會促進產業的發展。雅戈爾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確保成衣用料質量和風格上的國際化。
對雅戈爾來說,上紡織城項目也是形勢所逼。我國面料的自給率僅為40%,國內高檔面料還無法替代進口面料。雅戈爾每年面料采購五六億元,其中10%來自國外。隨著面料成本的提高,加上國內很多面料企業紛紛進入成衣製造,雅戈爾面料「瓶頸」日顯突出,服裝製造空間受到壓縮。
讓雅戈爾動心的還有市場。目前,國內服裝業需進口面料51億米,用匯30億美元。如果服裝面料自給率提高10%,可應用國產面料16億米,整個紡織行業可增加利潤54億元,為國家節省進口面料用匯10億美元。建紡織城既可以在內部形成產業鏈,還能向其他廠家提供產品,成為公司的另一個贏利點。
紡織工業城是與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和日清紡等幾家綜合商社合建的,其中日清紡的紡織技術在國際上名列前茅。合資比例是雅戈爾佔70%,日方佔30%。紡織城的建成,使得雅戈爾成為中國三大面料基地之一。2002年,紡織城投產,當年盈利超過5000萬元,去年超過1億元。整個紡織城建成後,銷售額估計達10億元。
旗艦店:掌控自己的命運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服裝產業生產能力迅速擴張,掀開活力不足的國營百貨公司,自行開拓銷售渠道。由於精力有限,加之對銷售行業不熟悉,導致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一些企業又紛紛把銷售剝離出去,有的還代之以全新的特許加盟模式,把目標轉向產品設計和品牌推廣。
營銷專家也提出警示:廠家只有淡出營銷環節,才能精幹主體,集中人、財、物力,加快培育核心競爭優勢。一時間,製造企業把產品交給市場,輕裝上陣主攻生產,成為製造企業的一條經營經驗而被廣泛傳播。
雅戈爾卻唱起反調:連鎖店是整條產業鏈的龍頭,大生產是以大銷售為前提的,如果工業企業不能有效控制銷售過程,生產線就得不到有效利用,它的產能威力就無法發揮。如果沒有暢通的商路,雅戈爾巨大的生產能力只能導致一堆堆積壓的產品。在國內商業發展不成熟的今天,掌握銷售終端,就是把自己的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當然,雅戈爾深知,工業與商業的分離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但不在今天,而在明天。在當前的情況下,國內工業企業關鍵是壯大自己的渠道,誰與市場最接近,誰就掌握主動權。
基於這樣的認識,當其他服裝企業紛紛從銷售前沿撤軍時,雅戈爾卻從1995年起,大刀闊斧地建設營銷網路,從寧波,浙江,到華東,全國。現在,雅戈爾在全國有100多家分公司,營銷網點達2000多個,包括專賣店、商場專櫃和特許加盟店三種形式。
近年來,雅戈爾集團的總利潤中,服裝板塊貢獻了一半以上。許多國際廠商也把雅戈爾店作為自己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條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