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縫紉怎麼切換男裝
『壹』 學初級縫紉可以上班嗎
在古代傳統習俗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不宜拋頭露面,所以裁縫一業皆由男性操持,但偶也有婦女從事縫紉的,只不過多是官府或富豪之家備以自用或百姓之家自用,一般不接納外界業務,更不會走家串戶去做「上門工」。
因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深刻影響,很多傳統技藝立下規矩只傳男不傳女,所以過去的很多工匠包括裁縫都是男性。只在清末民國之時才偶爾見到夫妻共同操業或做上門工的,特別是解放以後,婦女從事縫紉的狀況驟增,至後來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男性。
裁縫行業看起來輕松,但要學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過去學裁縫正式進師學藝期限一般得要三年,有的規定為三年零一節才能出師(有的三年出師後還不一定能夠動剪刀裁料,只能縫縫綴綴,這多是師傅保守之故。)裁縫學徒也並不容易,如衡州一些地方的習俗,學藝進師要送禮、辦酒席請客參拜師傅。學藝期間逢節日喜慶,還要給師傅 「搭節」,「送禮」。平時還有很多的講究和規矩,如在人家做上門工夫時,不許亂說話,不得和主人或其他人閑扯攀讀。歇息時,不許比師傅先吃飯,不許先入座,更不能坐上方(傳統習俗以進門正壁有神龕方為上方),只能坐左右方或下方。坐的時候凳子只坐半邊,而且吃每頓飯必須坐在原處,不得隨常更動。每餐吃飯時還要給師傅盛飯,挾菜時要讓師傅先下箸,菜要吃得細,挾菜時只能挾自己眼前的碗邊的,不能挾到別人的一方去,更不得挑選和翻動。收工時徒弟要清掃場地,收拾工具,俗稱「收場」。平時還要打水給師傅洗臉,洗腳,幫師傅洗衣服等等。沒做上門工在師傅家學徒有的還要替師傅挑水劈柴或做家務甚至農活。
大市鎮的裁縫行業有的還具有一定的場所和規模,除了有固定的店鋪和加工製作作坊,還設有祖師堂甚至幫會。為了擴大業務、勢力和知名度,有的還聯合多家會行形成有規模、章程的行業組織——縫紉幫會。如老上海早期的成衣鋪都為製作中式的服裝,被叫作「本幫裁縫」。自從上海開埠後,洋人不斷涌來上海,西服也就流傳到上海,因此出現了一批為洋人製作西服的裁縫,業務紅火,收入頗豐,被稱為「紅幫裁縫」。後來女洋人也逐漸增多,又出現了一種專門製作西式女裝的裁縫,人們稱之為「時裝裁縫」。
有段時期浙江奉化的人為了謀生,離鄉背井到處尋求生活出路,有的游盪海外,學會了做西裝歸來開設「西服號」。這些西服店既有工場、裁縫師傅、又有商場、職員,還有經銷人員,被稱為「奉(化)幫裁縫」。
清代時最具盛名的「同義昌」縫紉坊(主人張方景、子張天雲、高徒張仁昌),就是很有規模講究和影響的裁縫行業幫派,曾號稱「上海第一招牌」。「同義昌」招收徒弟要經過嚴格測試,學習期間要像學習武術一樣苦練各種縫制基本功。如學徒要在燒燙的火盆中快速探手撈針、生牛皮上縫針、拔針等練習手法和韌勁。另外,還要學習理論和技法訣竅,如三功(刀功、針功、燙功)、六法(推、門、歸、燙、擺、縫)、十二秘訣等等。並由名師身傳口教,且將各種服飾的製作規格要求、技法要點、操作程序等畫成圖像掛在牆上,還製作了很多人體模型,讓學徒能夠快速、准確地掌握縫紉知識。而且,學徒們出師時要經過嚴格的考核,要學徒們能將測量、裁剪、縫紉、熨燙等技術完全掌握純熟,其質量和速度都達合格的要求,才准予出師。
「辛亥革命」時期,上海灘有個上海西服業領袖王才運,他自幼隨父學習西服裁剪,由於其父曾留學日本學藝,加上他聰明勤學,長大後成為上海灘著名的西服裁縫。他在南京路開辦了一幢三層樓的西服店,取名叫「榮昌祥呢絨西服店」。由於他的手藝精,又不偷工減料,來料按顧客的要求設計製作,工作嚴謹精細,制出的服裝在洗滌了很多次以後仍可絲毫不走樣。同時,他又採用各種規范的面料製成西服,經過精算細裁,把生產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售價要比別人低,加上顧客可以當場試衣,立即取貨,所以生意越做越興隆,成為上海西裝行業的領頭羊。由於店名享譽上海灘,孫中山先生曾慕名在該店定做過幾套西服,並參與設計,該西服被稱為「中山裝」。
民間鄉村一般的裁縫帶的學徒起手都是做些零碎的雜活(俗稱「下手」),如揪布扣、鎖扣眼(過去多的是用布扣)撬衣邊,燒熨斗等,至於裁剪技術,一般的說來師傅都較保守,不肯輕易傳授,要等三年期滿,徒弟聽話,師傅才得以真傳。有的即使期滿(甚至超過)有的師傅也沒教給什麼,只靠徒弟自已在日常的工作實踐接觸中去體會領悟。
其實,服裝裁剪的技術並不是非常艱難復雜,只是人的身體各有不同,如技術不熟練,尺碼不準確,制出的衣服不但不合身,不美觀,而且還會要賠布料、損名聲,所以就有點神秘懾人了。
一般正常的縫紉製作程序應該是首先測量顧客的身段尺寸,接著用劃粉,灰線包,裁尺在布料上按量得的尺寸劃出線條和記號,然後按所劃的線條(並適當進行變化加減)剪裁出衣服的各個部件(如衣領、托肩、前頁、後頁、袖筒、口袋等),再用針線將各部件縫紉拼合起來(有的要進行熨燙)即成一件完整的服飾。
裁剪服飾的規矩是一定要裁直布,這樣製成的衣服既牢固又美觀,裁剪時先計劃裁剪出正身的前頁,依次是背頁,袖子,袋子,衣領,最後裁襯布等用布。縫紉時則是將衣身先縫好,再縫衣領,上口袋,上袖子,(袖子上早了不好拿,製作不方便),然後鎖扣眼,訂(安)扣子。男裝一般為七扣,女裝六扣。完成後用嘴銜水均勻噴在其上讓其濕潤後,用烙鐵(熨斗更佳)將其熨燙服貼平整即為成衣。
古代長期以來以袍服為主,到明清之際興起了漢裝,漢裝分男便裝和女便裝。男式便裝也叫「對縫衣」(對襟衣),女式便裝有的叫「披縫衣」(披襟衣)。而所著的褲都是「扎頭褲」。
過去的布料,廣大平民百姓多以土布(棉布)為主。社會上常見的布料還有夏布(也叫生布,為薴麻織成)、絲、羅、綢、緞、錦、綾、絹等。但凡棉布之類在縫制之前要用水浸濕後予以晾乾,俗稱「縮水」,之後方可進行剪裁使用,否則縫製成衣物服飾之後,一經洗漬,就會縮小變形。到了清末之際,民間又多出了很多的新布料來了,如洋布、平江布、紡綢、香薷紗、毛畢嘰等。
裁縫上門做工的工價與其他的工匠是一樣的,只是到了解放時期的前後階段開始使用了縫紉機。工價的演算法是師傅准一個工,每個徒弟准半個工,縫紉機准半個工。除了正常的工錢,若是縫制嫁奩(姑娘出嫁的服飾)和蚊帳,主家還會賞賜「紅包利市」,不過這些都是師傅的。師父寬厚的,在學徒期間也有時會給徒兒一些工錢或一點點零花錢。
在僱主家做上門工縫制壽衣(老人預備死後裝殮或給已逝世者穿用的衣服),都是以雙工來計算的。姑娘出嫁之日早上去裝訂衣服(原先裁縫的規矩嫁衣縫好後特地留下扣子不訂),將扣子訂上會有紅包賞賜,叫作「訂扣禮」。
過去裁縫從業主要有兩種形式:做上門工和開設店鋪。有的是自已的店鋪,有的是租賃的,也有資力有限開不起店鋪的,就在街頭巷尾擺上兩條凳子,架上一塊大門板,撐起遮陽棚,也就算是鋪開了營業檯面。裁縫師傅的一條軟尺(布制的尺,一般長度為五尺)經常掛在脖子上,身上系著圍裙,上面有好幾個口袋,口袋裡裝著筆、小本子、劃粉、別針等物。工作的案台上通常擺著裁尺(竹或木製,個別的也有銅制的,衡州地方過去的裁尺長度要比普通尺長,約等於1.08市尺,叫「老尺」,)、還有烙鐵(或熨斗)、和一腳短一腳長的大剪刀以及灰線包、針線盒等。開設店鋪的有的還在門口懸掛一根竹竿。這是一種營業幌子(招牌),叫做「掛竿營業」,一經掛竿,就表示本店正規定點營業,不得受雇於人。
鄉村的裁縫工匠們的從業形式則多為做上門工,沒有人請的時候就等雇客送布料到家裡來做。
過去沒有機器,一針一線純靠手工操作,縫紉之事又是很細致的功夫,所以加工速度很慢,往往一堂喜事(有紅白兩種,紅喜事一般指做壽、婚聚、生小孩、新居搬遷、榮調升遷等。白喜事指喪葬)做下來,所需縫制的服飾、用品之類(服飾、床上用品、廳室儀式、裝飾物等),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一般的情況都要好幾天,十幾天,多的幾十天甚至幾個月、一年或幾年的都有。還有的大戶人家及官宦之家,有時還會同時請幾撥裁縫班子和很多的裁縫師傅,他們還各自帶著多個徒弟。
裁縫行業的工作是民間工匠行業中最輕松、干凈的,工具也很簡單輕便。他們的工具不多,一般為兩尺(一條裁尺,竹製或木製,也叫「軒轅尺」;一條布尺,早期為5尺號,現代為4.5尺,也叫軟尺或皮尺。此尺最早沒有,大概古人是在用繩子量好之後再以裁尺照量而獲得長度的)、一剪、一熨斗、一灰線包、數塊劃粉、數口針、數束線而已,有的線是主家自備。
裁縫所使用的工具之中,要數剪刀最為重要也造型頗具特色。裁縫剪刀簡稱「裁剪」,其形狀要比一般家用的剪刀大得多,樣式是一腳縮一腳伸,其總長度在33-35厘米(即一尺至一尺五)之間。這種大剪刀伸著的長腳有二個主要用途:(一)用以勾劃布料上的記號。(二)在鎖好的扣眼裡穿插轉動幾下,可以使扣眼光滑而容易入扣。
過去裁縫基本上全是男性,這種行業處處都有,昔日衡州地區的每個街道都有好幾家,他們規模大小不一,而且都受人羨慕。鄉下也到處有以裁縫為業的。
講了這么多關於裁縫的冷知識,大家還有其他知道的嗎,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補充哦
『貳』 男裝褲是怎麼裁縫成的
男裝褲裁縫先要進行製版,然後根據樣版對面料進行裁片,然後 對裁片進行縫紉生產,一般一條褲子縫紉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工。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怎麼自學裁縫
首先,可以去網上下載一個制圖軟體。畢竟,想真正地量體裁衣,做出適合自己,或者家人的衣服,還是得從量體與制圖開始。其實關於量體與制圖,包括裁剪、縫合,網上教程也很多,好好找找,也是能找到的。
進一步,可以買書。推薦一些書:《最詳盡的縫紉教科書》,講縫紉技巧,從0開始;熊能老師的《世界經典服裝設計與紙樣》系列,都是原型法制圖教程,除開松量大了一點要自己減少一些,這套書絕對推薦;《針織服裝結構原理與制圖》,都是講針織布制圖的。
除看書外,多參加網上的課程(許多課程還提供群,有不懂可以隨時請教)也是很有用的。現在網上有許多的免費課,還有一些賣布料的商家定期也會開設課程。

(3)自學縫紉怎麼切換男裝擴展閱讀:
裁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擁有幾千年的歷史。盡管如今的制衣、家紡行業已發展成為高度機械化產業,但成衣、床上用品等的設計製作依然離不開裁縫,而高級品牌的產品設計製作和面向國家領導人等特殊人物提供產品定製服務的裁縫,更是位尊薪優。
北京有一批高消費人群,經常請私人裁縫為自己定製服裝。這類高消費人群有白領,有明星,他們定做的衣服包括出席特殊場合的禮服,也有演出禮服、結婚禮服,還包括對面料、款式和剪裁都很講究的生活套裝。
據稱,如果定製服裝包含刺綉等特殊工藝,收費6000-8000元;一般的服裝定製收費2000-4000元。一般來說,私人裁縫不需要准備面料,那麼製作費就是所賺的全部收入。一個月里,私人裁縫只要接5個以上的大客戶,收入就會高達萬元以上。
『肆』 怎麼自學裁縫
要自學,還是要多看,多練。
裁縫實際包含兩個工作,裁剪和縫紉。
只縫紉,比較好學。掌握縫紉機的性能後,用布料多練習。還有就是知道衣領、袖子、大身等衣片按什麼順序縫在一起,各種口袋、領子、止口什麼的做法。
裁剪比較難學一點。從量尺寸開始學。如果要求不高的話,可以記幾個典型款式的裁剪公式,弄懂裁剪的步驟。
裁剪和縫紉,學的時候最好還是有老師教。也可以購買視頻教程,或在網上找。能找服裝短訓班或到裁縫鋪看看就更好了。一般服裝中職學校和技校可能有短訓班。
『伍』 我想學做衣服
有這樣一群姑娘,小時候看著媽媽坐在縫紉機前一踩一踏為家人縫紉衣裳,穿著媽媽的手作服長大,當別人誇自己的衣服好看時,就特別開心而且驕傲的說:這是媽媽給我做的。從小心中就埋下一顆種子,長大以後想學會做衣服,為媽媽也為心愛的人。
也有這樣一群姑娘,不滿足於在商店購買現成的衣服,沒有心儀的款式、或價位太高、或尺寸不適合等等,想動手為自己縫制「完美」服裝。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我要是自己會做衣服該多好啊!有些人止於想一想,有些人開始擼起袖子自學,也有些人尋找師傅,專業的學。其實不論哪種方式,只要開始行動,就離成功更進一步,而空想註定原地踏步。
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縫紉的知識點,希望對想學習縫紉的童鞋有所幫助。
Q&A: 自己做衣服,要准備什麼工具?
首先肯定要有一台縫紉機,如果是普通家用一般千元左右的電動縫紉機足矣。如果打算專業做衣服,還是選購工業縫紉機比較好。有
兄弟牌、勝家這類大品牌都有入門機型,同等價位的功能相差不多,詳情可以直接去網上旗艦店咨詢客服,相信他們會給出全面的解答,幫助你選擇合適的型號。也可以去實體店實用,這樣更有助於選擇合適自己機型。
除了縫紉機,還少不了其他輔助工具,常見的有直尺(一般60CM長)、弧線尺子、捲尺、各色縫衣線、畫版紙、珠針(包)、拆線器、剪刀、劃粉、畫筆(有水溶性筆,遇水即消;高溫消失筆)等等,涉及太多小物件,一時列舉不完。裁布剪建議備一把專用,國產張小泉牌,日本品牌可樂、貝印等等。
Q&A: 自學,有什麼書籍(視頻)可以看?
《手作衣基本功》、《服裝製作基礎事典》、《經典女裝 製版與放碼》。前面兩本書適合日常DIY,《手作衣》中講解了縫紉機的使用方法、制衣過程中的細節處理,如領口、袖口如何包邊等,使用者可以按圖索驥找到解決方法。
《基礎事典》介紹了幾款簡單服裝的製版和製作,使用者可以跟隨步驟實踐。第三本一般教材使用,偏專業。
制衣書籍有一個共同點,描述密集、步驟繁多,也許有人興致盎然的打開書想動手一番,卻被密密麻麻的文字與數字嚇退。然而,生啃教程是自學成裁的必經之路,且行且珍惜。
看視頻及圖文教程學習,相對來說會簡單一點,有真人的演示與講解會更好理解。
Q&A: 才開始縫紉,做什麼東西合適?
適合練手的小物件有圍裙、帆布包、袖套、抱枕套等等,比較好操作。熟練使用縫紉機後,就慢慢開始做簡單的衣服,像吊帶呀、背心呀,或者嘗試改造家裡的舊衣服,在拆解和重造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衣服的結構,舊衣重塑也是一件充滿驚喜的事。
Q&A: 看不懂製版圖,怎麼辦?
製版圖有許多的參考線、符號、數值,沒有基礎的小夥伴看到往往會一頭霧水,嘗試自己畫版往往半途而止。所以了參加培訓班,有好的老師教導入門會迅速很多,自己對著版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老師一句話就點透了,這是很多學生的感悟,並且老師在教課過程中解釋每個數據的來由,合理范圍,抽絲剝繭讓人理解更透徹
山本耀司曾說: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在做衣服這件事情上,從來不會有坐等來的成就,只有依靠雙手勞作才能有收獲,每埋下一顆種,每付出一刻鍾都會有進步,今天的線比昨天縫得更直,這一條拉鏈比上一條裝得更漂亮......這段話送給每一位想學習做衣服的童鞋。
最後,長沙綺裁服裝工作室歡迎每一位縫紉愛好者前來學習。咨詢可以私信喔
『陸』 零基礎新手從零自學縫紉服裝做衣服怎麼開始
如果對做衣服一點基礎都沒有,從來沒有摸過布料、縫紉機這些,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學做衣服:
1、先到學做衣服網看一看其它人的作品和分享做衣服的過程,找找感覺。
2、選擇一款自己想做又相對比較簡單的款式,買好布料,如果能同時買好縫紉機更好。
3、找到相應的裁剪圖,如果裁剪圖看不懂的話,學一學裁剪入門教程。
4、學一學基本的縫紉工藝,這個可以看看縫紉方面的入門教程帖,心中有個大概印象。
5、多實踐,慢慢的就入門了。
從事服裝行業是一行比較辛苦和事物瑣碎的行業,想從事這行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要有耐心、細心和恆心。服裝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其實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和揣摩就可以學到不少的知識,做為一個服裝設計師不僅僅是能夠畫出一個服裝的款式,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麼實現自己的設計構想,比如應用什麼樣的面輔料、什麼樣的製作工藝、版型的調整、圖案的設計、裝飾等,因此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是一個好的設計師因具備的素質,服裝設計是一門實用藝術,不是只懂得畫出漂亮的效果圖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能把你的設計以實物的形式製作展示出來,這些方面的培養有很多的途徑。比如像老裁縫請教服裝的版型、到工廠學習服裝的製作工藝和流程、到商場看不同類型、季節服裝的面輔料選用、搭配,多看設計類的資料、書籍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等,這些都是不需要到服裝院校就能學到的東西,但往往能用心從這些方面學習得到的知識更來得扎實和具操作性。1、如果是自學,首先去買本人體素描之類的書,從學習畫人體開始熟悉人體,不管是女人體,男人體,兒童體以及人體的各種基本姿勢都要畫熟練。 2、學習了人體畫後就學習基本的色彩關系,建議買一本色彩基礎的書籍,對色彩進行學習和熟悉。比如《色彩構成》。 3、開始學習一些服裝專業的知識,從畫款式圖開始,比如《服裝學概述》、<<服飾圖案>>。 4、經過上述學習,基本掌握了人體、色彩、款式,下面進行人體著衣的效果圖學習。也就是在人體上畫衣服。現在可以不需要什麼指導類書籍了,按照書上或者雜志上的服裝穿在人體上,慢慢熟悉最後自己設計款式進行聯系。 5、推薦〈經典美國時裝畫技法〉基礎篇和提高篇兩本,按照上面的課程進行練習,相信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熟練地繪畫時裝畫。 6、學習一些製版方面的內容,確保自己知道自己設計的服裝的工藝。例如〈文化服裝講座〉系列。 下面推薦部分比較有用的書籍: 余強著 服裝設計概論 第一版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1 龐琦著 服裝色彩 第一版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1.9 徐雯著 服飾圖案基礎 第一版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2.6 李麗婷著 色彩構成 第一版 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1.10 蘇石民 包昌法 李青著 服裝結構設計 第一版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3.3 朱秀麗 鮑衛青著 服裝製作工藝 第一版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3.3 (日)文化服裝學院 范樹林 文家琴譯 文化服裝講座-原理篇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0.4 王受之著 世界服裝史 第一版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9 我讀服裝紙樣設計,目的是什麼?掌握了什麼才算過關? 你要做的設計師不是打版師,學習服裝紙樣是為了知道你設計出來的衣服該怎麼做,並不是要你自己做,但起碼要知道服裝的工藝。至於掌握什麼才算過關,我建議:1、男西服版2、男襯衫版3、女裝原形4、童裝原形。掌握這4種基本原形,那你可以應聘服裝設計的所有種類(無外時裝-女裝多、男裝、童裝),只是學習和市場不一樣,進入工作崗位後(還有設計師跳槽),即使很厲害的設計師也需要至少2個月適應新廠,新手至少也要半年到一年時間才能獨立設計。
『柒』 怎樣學習平車縫紉機
現在服裝行業的用工缺口很大,所以每個人多能很容易進廠,不懂的話可以問車間的機修,他會幫你搞定的,自學的話也很容易啊,多動手調幾次就懂了。
『捌』 電腦縫紉機機使用方法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縫紉機在縫補衣服製作衣服中,扮演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現在,我就來教你們縫紉機是如何使用吧!
第一步是穿線,得將縫紉機上面的線穿好。一個孔連著一個孔,將線穿起來
第二部,梭心繞線。與梭殼放在一起。
第三部,將梭心,梭殼放在縫紉機下面的轉軸上。
第四部:打開電源,輕踏踏板,縫紉機便開始工作了!
『玖』 如何學習服裝裁剪和服裝縫紉過程
首先你要弄清楚你學了以後的工作是什麼場合,如果是服裝店,那就是叫服裝裁剪,一般指的是服裝店的單件服裝的量體裁衣,這種情況下可以自學再到服裝店從學徒做起是可以的。如果是紙樣,那就是針對企業的標准化、批量化生產服務的,除了出頭版還要有放碼等等的操作,要求較高,作圖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一般自學是很大難達到企業的要求的。因為企業是不需要紙樣的實習生的。
不過作為實用參考工具書,你可以看看高鴻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139元,是一本比較專業實用的服裝工具參考書,比那些幾十元一本的理論書要實用得多。小知識:服裝設計包括創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是服裝設計的核心技部分,是創意設計與工藝設計的橋梁。服裝結構設計也俗稱服裝打版或服裝紙樣,也有些地方叫服裝製版。
想自學服裝設計的話,我覺得還是先學裁剪,你只有懂一些服裝的基礎知識了,知道一件衣服是由哪些部件組成,是怎麼縫制在一起的,然後再學設計,這樣設計出來的東西才能實用,而不會憑想像設計出一些根本沒辦法打版和縫制的衣服。但是你在學裁剪的同時可以先學時裝畫,能把自己腦海中想像的衣服樣式畫出來,然後打出版,裁剪縫制並可以穿在身上,這樣你就算設計和裁剪都會了。
時裝畫你可以買一本教畫時裝畫的書,照上面的練,正規學服裝設計的都要學素描水彩水粉啥的,如果你要從基礎中的基礎開始學起,那麼你就先學素描了。學了畫時裝畫外你還可以買一些講服裝設計的書,那種講服裝的歷史呀色彩呀結構啊,一些設計技巧的內容的書。不要以為了解中外服裝的歷史不重要,現在很多時候流行的時裝樣式都是翻出過去年代或古代的服裝樣式加點設計元素改進的。
你平常多看些時裝雜志或時尚雜志,上面很多穿著時裝的插畫圖片,都可以收集起來,多看,仔細看,發現別人的設計元素在哪裡,看得多了欣賞的多了自然對設計就有一點感覺了。關於裁剪的基礎,如果你什麼都不會那當然也要買些講裁剪基礎的書,一開始不要去學原型裁剪法,因為你是自學沒人給你講關鍵你會有很多問題搞不懂的,打基礎的話學傳統的用公式的裁剪法比較好,等會裁會做了,對服裝有些概念了再學原型裁剪法,你看能不能找到一套日本文化部省的原型服裝教材,這套教材內容很好很全面,有十幾本,包含設計和裁剪以及製作方法,如果認真把這套教材學完,應該就很不錯了。
『拾』 縫紉機如何用
1、如果是用小陀的線的話,要把線放在機頭上面的線桿上(機頭上面圓柱鐵桿),大陀線的話,把線放在地上或台板上,注意一定要線順,不能拉走或絆這,然後掛在機頭的線桿上
2、主要穿線部位在機頭的左側面,就是銀色白鐵蓋的那邊,白鐵蓋上面有個槽子,那是引線槽把線放在上面,然後穿到套到夾線板上(有彈簧的那個),再穿過跳線桿(比較長,頭上有個眼能上下移動),然後穿針從左向右穿。
3、底線參考一樓好了這是小型縫紉機的使用方法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①、正確選擇機針和線的規格
↓
②、將線穿好,放置好底線並引出
↓
③、選擇好壓腳壓力
↓
④、選擇線型 調節時針須抬至高位,否則可能會斷針。
※旋轉模樣選擇按鈕,先選擇1吧,從簡單的用起。
↓
⑤、選擇針跡長度
※建議從4慢慢往數字小的方向調節,上面的數字是指針距長度,單位應該是毫米。
↓
⑥、調節夾線器壓力
↓
經過上面六個步驟的操作基本上就可以縫紉直線的線形了。如果換了線型,但還是同種布料的話,只須按照④~⑥的步驟再調節。無論什麼線型,線跡長度按照說明書上所給的數字從大到小調節比較容易成功。特別是比較薄的布料,線跡長度不宜過小,否則容易出現線結團在面板下面卡死機器。
最後切記、切記:各種調節最好在停機且機針在高位的狀態進行,特別是選擇線型花樣的時候。
再給你一些縫紉機縫紉小訣竅和方法:
1、縫制中的突然停車;電源指示燈亮,但手轉輪重滯不堪。
可能原因(以下簡稱「原因」):縫紉機長期工作在低速狀態;機器過熱可能造成電機電源自動關閉。
解決辦法(以下簡稱「解決」):關閉電源並等待20分鍾,保險裝置會重新啟動,縫紉機准備開始工作。
2、不走針
原因:面線用完;壓腳未放下;梭線軸不在正確位置。
解決:替換空線軸、重新認針;放下壓腳;梭線軸壓到底並向左歸位;調低扣眼桿。
3、縫紉機欲行而止
原因:壓腳不匹配或機針沖撞壓腳;機針脫落並卡入鉤針。
解決:替換壓腳;取出機針並安裝新針。
4、面線斷線
原因:上線方式不當;線打結;線張力過大;機針彎曲、鈍尖或有砂眼;機針號型不合;機針安置不妥;針線配合失當;縫紉初速過快;穿線未經挑線器。
解決:重新正常上線;消除線上打結;調整夾線器壓力;替換機針;替換適當號型的機針;妥當安置機針;換線或換針;以中速啟動縫紉機;檢查上線步驟。
5、底線斷線
原因:梭芯未被完全插入梭殼;梭芯被線纏繞;梭芯在梭殼內運轉不暢;梭殼內或梭上有紗線。
解決:仔細將梭芯重裝入梭殼;整理梭殼出線;檢查梭芯可能受損;清理梭殼及梭芯。
6、跳線
原因:線張力過大;機針彎曲或變鈍;機針號型不對;針線配合失當;線未經穿過挑線桿;壓腳壓力不夠;機針安置不當。
解決:調節用線張力;替換機針;選擇適當號型機針;更換機針或用線;檢查穿線步驟;增加壓腳壓力;重新上針。
7、線跡不合要求
原因:機線未完全拉入感測器;穿線方式不對;梭殼出線錯誤;線軸帽大小不符。
解決:機線充分拉入感測器;正確穿線;改正梭殼出線;改用大小相符的線軸帽。
8、線跡混亂
原因:機針號型不合;上線步驟錯誤;夾線板鬆弛;強拉布料所致;壓腳力度不足或完全鬆弛;梭芯變形。
解決:選取適於用線和布料的機針;重新為機器上線;上緊夾線器;不強拉布料而輕緩送料;上緊或重裝壓腳;重繞梭芯。
9、布料打皺
原因:對特定面料而言針腳過大;針尖鈍化;用線張力不合適;壓腳力道不夠;布料過於輕薄;所用面線、底線的線徑或材質差異造成。
解決:針腳放小;替換機針;調整用線張力;增加壓腳壓力;使用薄料襯紙;面線、底線採用同質同線徑。
10、絞線
原因:面線和底線未經壓腳過;送料牙下沉
解決:面線底線同時壓於壓腳;抬升送料牙
11、斷針
原因:細針縫制厚料;機針安裝不充分;機針緊固鑼絲松動;壓腳選用不當;壓腳松動。
解決:換合適機針;重新安裝機針;上緊機針固定鑼絲;選用適用壓腳;重裝壓腳。
12、雜訊過大,卡噠聲、機器軋死
原因:雜物填塞送料牙;梭尖有紗線;線纏繞梭子。
解決: 清潔機器;拆機並清理梭子。
13、機器不進料
原因:設置針腳長度為0;壓腳過於鬆弛;送料牙位置過低;面料以下線打結。
解決:重新設置合適的針腳模式和長度;調整壓腳壓力到「常規」;提升送料牙;開始縫紉前將雙線置於壓腳以下。
14、無法為機針穿線;穿線器不動作;穿線鉤進不去針眼
原因:機針不在最高位置;機針不在位時認針器的自我保護;機針未充分安裝到位。
解決:旋轉手輪,直到機針到達最高位置;完全插入機針。
15、穿線器不歸位,縫紉機停車;穿線鉤滯留針眼
原因:穿線鉤尚在針眼中時縫紉機意外動作。
解決:順時針微動手輪並取出鉤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