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森男裝是什麼品牌
Ⅰ 中國有哪些比較著名的IT品牌
世界著名IT企業匯總
世界著名IT企業匯總
這些都是根據2005年世界500強排名(當然有些不是)選出的世界有代表性的IT企業,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不知道能不能加精?呵呵這是我做報社編輯的時候寫的,還沒發布)。其中有很多為大家所熟知的公司,像Intel,AMD,NOKIA等,也有很多大家所不熟悉的。了解一下當今世界頂級IT企業,找出我們國家的IT企業與他們的差距。希望我們國家的公司能迎頭趕上並超過他們。
美國篇:
國際商用機器 (IBM)——創立於1911年,1924年改為現在的名字。IBM公司的實際創業人,是被列為美國企業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馬斯•沃森(老沃森)。1956年老沃森去世後,他的兒子小沃森成為公司首席執行委員、公司最高領導人,成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腦人物。幾十年來,IBM公司在小沃森稱之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盡善盡美的服務,終於使之成為當今美國最大的電子公司。1995年6月,IBM以35.3億美元成功地收購蓮花計算機發展公司,寫下了現代商業史上極其精彩的一筆,蓮花公司是僅次於微軟、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計算機軟體製造廠商。
惠普 (HP)——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於1939年,六十多年來,HP的發展極其迅速,她當年創業的車庫也被美國政府確立為矽谷誕生地。總部目前位於加州矽谷Palo Alto市,2002年與康柏公司合並,是全球僅次於IBM的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商。1985年,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國第一家高科技技術合資企業。
弗萊森電訊 (verizon)——弗萊森電訊公司是由貝爾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與美國通用電話電氣公司(GTE)於2000年5月合並而成(兼並金額600億美元),是美國第一大地方電話公司和第二大電信服務商。該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話簿出版和在線話簿檢索的公司。
戴爾(DELL)——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戴爾公司是全球領先的IT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戴爾公司於1984年由邁克爾•戴爾創立。他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內任期最長的首席執行官。他創造的直銷模式使得戴爾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市場領導者。
美國電話電報(AT&T)——成立於1885年,公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這一頗具影響力事件。1995年,AT&T決定分離成為三個獨立運作公司,包括AT&T朗訊公司以及NCR,到1996年年底,該公司經營長途業務,經營的業務包括聲音、數字以及無線系統連接服務。
微軟(Microsoft)——1975年4月4日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合夥成立, 並且於1981年6月25日重組為公司。總部位於華盛頓州的雷特蒙德市。微軟是世界個人和商用計算機軟體行業的領袖。在全球擁有5萬多名員工,在6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公司一直是新技術變革的領導者。由它研發的Windows操作系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英特爾(Intel)——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處理器——4004。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這個世界。
摩托羅拉(Motorola)—— 摩托羅拉公司創立於1928年,是提供集成通信解決方案和嵌入式電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目前她在全球共有11萬名員工,業務范圍涉及無線通信、半導體、汽車電子、寬頻、網路和互聯網接入產品等。摩托羅拉公司於1987年進入中國,首先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於1992年在天津注冊成立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羅拉公司是中國電子領域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美國在華最大的投資商和中國最成功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
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思科系統公司是世界領先的Internet網路互聯廠商,其設備和軟體產品主要用於連接計算機網路系統。1984年12月思科系統公司正式成立,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Cisco在1999年已躋身世界十大電信公司的行列。市場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它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信產品供應商,年增長率達87%。同時,思科系統公司也是建設互聯網的中堅力量,目前互聯網上80%以上的骨幹路由器是思科系統公司的產品。
德州儀器公司(TI)——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世界領先的數字信號處理和模擬技術的設計商和供應商,是推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半導體引擎。世界上首塊集成電路(IC)就由TI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公司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其業務包括半導體、工業電子材料、教育產品。公司在全球超過25個國家設有製造或銷售機構。TI為全球眾多的最終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TI佔有全球DSP市場48%的份額,市場排名第一;
TI在混合信號/模擬產品市場排名第一;
1999年售出的數字蜂窩電話中,超過半數使用的是TI的DSP解決方案;
全球每年投入使用的數據機中,有三分之一使用TI的DSP。TI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數據機晶元組供應商;
全球十分之九的高性能硬碟驅動器採用TI的DSP ;
全球超過70%的DSP軟體是為TI的DSP解決方案而編寫的;
TI佔有北美圖形計算器市場80%的份額;
TI在世界范圍內擁有6000項專利;
超微(AMD)——AMD 是一家業務遍及全球的集成電路供應商,專為電腦、通信及電子消費類市場供應各種晶元產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微處理器生產廠商,僅次於Intel。公司創辦於 1969 年,總部設在美國矽谷,有超過 70% 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
蘋果(apple)——美國著名老牌計算機公司,是個人電腦最早的倡導者和著名生產商,由喬布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它所生產的蘋果系列電腦,一直是個人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並曾提出過很多新概念,其產品也掀起過多次流行潮,風行一時。目前,蘋果電腦電腦公司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機構,其產品也行銷全世界。
日本篇:
日本電報電話(NTT Group)——日本電報電話株式會社(NTT)是日本最大的電信網路運營公司。在世界電信行業之中,其資產規模及業務收入均占首位。NTT的前身是「日本電報電話會社」,自1985年民營業化之後的12年來,通過加強運營管理和改善通信設施,提高了通信業務水平,並推出各種優質的服務,為用戶創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環境。
199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電信法,允許NTT集團在國際通信市場上開拓業務。現在,NTT集團正以「Arcstar」為品牌,不斷推出多項國際增值業務。
日立(HITACHI) ——1910年日立製作於日本茨城縣日立市成立。起步階段以電氣機械的製造為中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涉及電力、電機、信息、家電、電子、儀器、汽車配件等各個領域的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
松下(Panasonic)——松下電器產業集團由松下幸之助於1918年創建以來,已發展成為在日本國內擁有15.2萬職工、在海外包括中國2.4萬人在內,共計12.3萬職工。松下電器集團是由11個主要關連公司為中心的聯合結算企業,日本國內有300家企業、全世界44個國家與地區包括中國的40家企業在內有220家企業從事企業經營活動。
索尼(SONY)——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創建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後於1958年更名為索尼株式會社,總部設在日本東京。自創建以來,Sony一直以「自由豁達、開拓創新」作為公司的經營理念,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了眾多充滿創新的電子產品。目前,索尼已成為世界上民用電子、工業電子和娛樂業等領域的先導之一。
東芝(TOSHIBA)——公司業務涉及能源和電子這兩大方面,包括半導體、液晶、家用電器以及電腦、醫療機器、發電用成套設備等。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惟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
日本電氣公司(NEC)——成立於1899年,當時是與美國的西部電氣(WE公司)合資成立的,是日本最早的合資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業務領域涉及IT解決方案、網路解決方案、半導體及電子器件。在日本個人電腦市場,NEC是佔有大量市場份額的製造商之一。NEC在1976年建成中日海底電纜,1980年設立NEC北京辦事處,1982年成立台灣分公司。
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廠商, 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子公司和15.7萬名員工。富士通在70年代就已進入中國。截止到2004年5月止,在中國累計投資金額已達5.3億美元,有41家子公司,總營業額超過80億人民幣,在職員工15000餘人。
佳能(Canon)——佳能是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自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佳能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美洲、歐洲、亞洲及日本設有4大區域性銷售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203家,雇員約93,000人。
夏普(Sharp)——創立於1935年,總部設在日本大阪市。1953年,夏普成功地進行了電視機的批量生產,並銷售了第一號日本國產電視機。1963年參加廣州交易會為開端,夏普開始與中國進行商務往來。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共擁有5家生產、銷售基地和1家銷售公司(內設研發中心)。
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精工愛普生公司成立於1942年5月,總部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是數碼映像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產和研發機構,在5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營業和服務網點。截止到2004年3月,精工愛普生集團已經在世界各地發展了110家公司,擁有員工84,899名。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是愛普生集團的核心企業,該公司已在東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韓國篇:
三星電子(samsung)——成立於1969年,是三星集團的旗艦公司。作為半導體、通訊以及數字集成技術的全球領先廠商,三星電子是DRAM和SRAM半導體、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屏)、顯示器、CDMA行動電話和錄像機產品的全球最大生產廠商。三星電子業務遍及47個國家,全球雇員為75000人。
LG電子(LG Electronics)——LG電子是一家大型電子和通信業的全球性企業,以數碼顯示器與媒體、信息通信、數碼家電等三大事業為中心,擁有遍布世界各地的76個當地生產法人、銷售法人和研究所,員工達64,000餘人。在全球著名的美國財經期刊《商業周刊》評選的「2004年度IT業界百強企業」中,韓國LG電子榮登榜首,以最大增長幅度、最快增長速度和本年度最佳的收益率等綜合優勢,在評選中超過IBM、戴爾、三星電子,一躍成為世界最佳IT企業。
中國篇:
中國移動通信(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3200億元,員工12.08萬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在國內10個省(自治區)設有全資子公司,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在國內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
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是按國家電信體制改革方案組建的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於2002年5月重組掛牌成立。注冊資本1580億元人民幣,公司由中央管理,是經國務院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
聯想(lenovo)——新聯想是一家極富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由聯想及原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所組成。總部設在紐約的Purchase,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以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海爾(Haier)——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經過20年穩定的發展現已成一個大型國際化集團。2004年,海爾全球營業額突破1016億元。海爾集團堅持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已建立起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路、采購網路、製造網路、營銷與服務網路。現有工業園13個,海外工廠及製造基地30個,海外設計中心8個,營銷網點58800個。
華為(huawei)——華為是全球通信業具有領導地位的供應商之一,從事通信設備的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創新的、客戶化的網路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實現客戶的潛在增長,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截至2005年10月,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運營商中,已有22家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服務。華為的產品包括無線產品(如 UMTS、CDMA2000、GSM/ GPRS/ EDGE 及 WiMAX)、網路產品(如 NGN、xDSL、光網路、數據通信)、增值服務(如智能網、CDN/ SAN、無線數據),以及移動和固定終端。
華碩(ASUS)——華碩自1989年成立後,迅速成長為久負盛名的國際大企業,在全球五大洲擁有超過60,000名員工,並設立了近二十個國際性分支機構。總部設於中國台北市。目前,華碩已經有六大產品線位居全球前五位,其中主板全球第一,顯卡全球第一,筆記本電腦全球第五,光存儲全球第五,無線網路產品全球第五,Cable Modem(纜線寬頻數據機)全球第二。在2004年,華碩共出產了4200萬片主板,這個數字意味著在那一年全球賣出的每3台台式機中,就有一台使用華碩主板!
其他國家篇:
德國:
西門子(SIEMENS)——西門子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和電子公司之一,創立於1847年,現任CEO是柯菲德博士。西門子進入中國已有120多年的歷史。西門子的中國業務是其亞太地區業務的主要支柱,並且在西門子全球業務中起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西門子的全部業務集團都已經進入中國,活躍在中國的信息與通訊、自動化與控制、電力、交通、醫療、照明以及家用電器等各個行業中,其核心業務領域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解決方案。
英國:
沃達豐(vodafone)——沃達豐的前身是英國拉考爾電子公司專營行動電話的一個部門,1985年才單獨成立沃達豐電信公司。現為英國第一大電信運營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運營商。其行動電話業務遍及歐洲絕大部分地區和日本。沃達豐集團曾於2001年投資3000億美元將自己的實力范圍擴張到了全球28個國家,其中包括以1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apanTelecomHoldingsInc。
法國:
阿爾卡特(Alcatel)——阿爾卡特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也是最早紮根於中國,與中國通信業長期合作的強大合作夥伴。它率先在法國建立的光谷,聞名全球。阿爾卡特是唯一可以提供陸、海和空通信網路的企業,在中外電信企業中獨樹一幟。在市場上,阿爾卡特也以多項驕人業績,傲居領導地位。
芬蘭:
諾基亞(Nokia)——諾基亞是移動通信領域的全球領先者。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創新的技術,以及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用戶友好特性、可靠性和高質量,諾基亞不僅成為世界行動電話的領導供應商,同時也是移動與IP網路的領先提供商。公司由兩大業務集團組成:諾基亞行動電話和諾基亞網路。另外,還包括一個獨立的諾基亞風險投資機構和公司研發機構:諾基亞研發中心。
荷蘭:
皇家飛利浦電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皇家飛利浦電子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在歐洲名列榜首。其2002年的銷售額達318億歐元,在彩色電視、照明、電動剃須刀、醫療診斷影像和病人監護儀、以及單晶元電視產品領域世界領先。飛利浦擁有166,500名員工,在60多個國家裡活躍在照明、消費電子、家用電器、半導體和醫療系統等領域。
瑞典:
伊萊克斯(Electrolux)——源於瑞典的伊萊克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專業相關設備的製造商之一。,在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市場均雄居第一、二位。每年有超過6000萬件伊萊克斯集團生產的產品進入遍布全球的千家萬戶。
愛立信(L.M. Ericsson)——1876年成立,迄今已有128年的歷史,總部位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從早期生產電話機、電話交換機,發展到今天,愛立信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提供端到端的全面通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它已經擠身於世界前十大移動通信運營商的行列,40%的行動電話用戶使用了愛立信系統。2001年10月,愛立信與索尼公司成立了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向市場提供2.5代和3代終端設備。
參考資料:http://www.im286.com/archiver/tid-1237346.html
Ⅱ 世界電器品牌中英對照
世界500強企業名稱中英對照(一)
排名 公司名稱 中文名稱 總部所在地 主要業務
1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2 Wal-Mart Stores 沃爾瑪商店 美國 零售
3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4 Ford Motor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5 DaimlerChrysler 戴姆勒克萊斯勒 德國 汽車
6 Royal Dutch/Shell Group 皇家荷蘭殼牌集團 荷蘭/英國 煉油
7 BP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8 General Electric 通用電氣 美國 電子電氣
9 Mitsubishi 三菱商事 日本 多樣化
10 Toyota Motor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11 Mitsui 三井物產 日本 多樣化
12 Citigroup 花旗集團 美國 金融
13 Itochu 伊藤忠商事 日本 多樣化
14 Total Fina Elf 道達爾菲納埃爾夫 法國 煉油
15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16 Enron 安然 美國 能源
17 AXA 安盛 法國 保險
18 Sumitomo 住友商事 日本 多樣化
19 Intl. Business Machines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計算機
20 Marubeni 丸紅商事 日本 多樣化
21 Volkswagen 大眾 德國 汽車
22 Hitachi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
23 Siemens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
24 Ing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25 Allianz 安聯 德國 保險
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strial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
27 E. ON 的 德國 多樣化
28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29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30 Sony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
31 AT&T 美國電話電報 美國 電信
32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萊森電訊 美國 電信
33 U.S. Postal Service 美國郵政總局 美國 郵遞包裹
34 Philip Morris 菲利普莫里斯 美國 食品煙草
35 CGNU 商聯保險 英國 保險
36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銀行 美國 銀行
37 Carrefour 家樂福 法國 零售
38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貸集團 瑞士 銀行
39 Nissho Iwai 日商岩井 日本 多樣化
40 Honda Motor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41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洲銀行 美國 銀行
42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43 Nissan Motor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44 Toshiba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
45 PDVSA 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46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47 Fiat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48 Mizuho Holdings 瑞穗控股 日本 銀行
49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貝爾 美國 電信
50 Boeing 波音 美國 航空航天
51 Texaco 德士古 美國 煉油
52 Fujitsu 富士通 日本 計算機
53 Duke Energy 杜克能源 美國 電力煤氣
54 Kroger 克羅格 美國 零售
55 NEC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
56 Hewlett-Packard 惠普 美國 計算機
57 HSBC Holdings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58 Koninklijke Ahold 的 荷蘭 零售
59 Nestlé 雀巢 瑞士 食品
60 Chevron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61 State Farm Insurance Cos.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62 Tokyo Electric Power 東京電力 日本 電力煤氣
63 UBS 瑞士聯合銀行 瑞士 銀行
64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6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66 Home Depot 家庭百貨 美國 零售
67 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摩根士丹利添惠 美國 證券經紀
68 Sinopec 中國石化 中國 石油化工
69 ENI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70 Merrill Lynch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71 Fannie Mae 范妮梅 美國 金融
72 Unilever 聯合利華 荷蘭/英國 食品
73 Fortis 福爾蒂 荷蘭/比利時 保險
74 ABN AMRO Holding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75 Metro 麥德龍 德國 零售
76 Prudential 保誠保險 英國 保險
77 State Power Corporation 國家電力公司 中國 電力
78 Rwe Group 萊茵集團 德國 電力煤氣
79 Compaq Computer 康柏電腦 美國 計算機
80 Repsol YPF 萊普索爾 西班牙 煉油
81 Pemex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
82 McKesson HBOC 麥卡森 美國 零售
83 China Petroleum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84 Lucent Technologies 朗訊科技 美國 電子電氣
85 Sears Roebuck 西爾斯羅巴克 美國 零售
86 Peugeot 標致 法國 汽車
87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88 Merck 默克 美國 制葯
89 Procter & Gamble 寶潔 美國 家用化學品
90 WorldCom 世界電訊 美國 電信
91 Vivendi Universal 威望迪環球 法國 娛樂
92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
93 TIAA-CREF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 保險
94 Deutsche Telekom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95 Motorola 摩托羅拉 美國 電子電氣
96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險
97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蘇黎士金融服務 瑞士 保險
98 Mitsubishi Electric 三菱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
99 Renault 雷諾 法國 汽車
100 Kmart 卡馬特 美國 零售
101 Target 塔吉特 美國 零售
102 Albertson's 艾伯森 美國 零售
103 Hyundai 現代 韓國 多樣化
104 Thyssen Krupp 蒂森克虜伯 德國 工農業設備
105 Samsung 三星 韓國 多樣化
106 USX 美國鋼鐵馬拉松 美國 煉油
107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皇家飛利浦電子 荷蘭 電子電氣
108 Crédit Agricole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09 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110 Intel 英特爾 美國 半導體
111 BASF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112 Goldman Sachs Group 高盛集團 美國 證券經紀
113 J.C. Penney 彭尼 美國 零售
114 BMW 寶馬 德國 汽車
115 Conoco 的 美國 煉油
116 Costco Wholesale 價格成本 美國 零售
117 HypoVereinsbank 聯合抵押銀行 德國 銀行
118 Suez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水務
119 Safeway 西夫韋 美國 零售
120 MetLife 都市人壽保險 美國 保險
121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Group 桑坦德集團 西班牙 銀行
122 Dell Computer 戴爾電腦 美國 計算機
123 SK 鮮京 韓國 煉油
124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國電力 法國 電力
125 Deutsche Post 德國郵政 德國 郵遞包裹
126 Tesco 特斯科 英國 零售
127 France Télécom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128 BT 英國電信 英國 電信
129 Ingram Micro 英格雷姆麥克羅 美國 零售
130 Nortel Networks 北電網路 加拿大 電子電氣
131 Freddie Mac 弗雷德馬克 美國 金融
132 Cardinal Health 卡地納健康 美國 的
133 L.M. Ericsson 愛立信 瑞典 電子電氣
134 Meiji Life Insurance 明治生命 日本 保險
135 United Parcel Service 聯合包裹運輸服務 美國 郵遞包裹
136 Royal Bank of Scotland 皇家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137 Mitsubishi Motors 三菱汽車 日本 汽車
138 Pfizer 輝瑞 美國 制葯
139 Dynegy 的 美國 能源
140 Reliant Energy 的 美國 電力煤氣公用
141 E.I. Pont de Nemours 杜邦 美國 化學
142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德爾福汽車系統 美國 汽車零件
143 Johnson & Johnson 強生 美國 制葯
144 Allstate 好事達保險 美國 保險
145 Robert Bosch 羅伯特博世 德國 電子電氣
146 Alcatel 阿爾卡特 法國 電子電氣
147 UtiliCorp United 公用事業聯合公司 美國 電力煤氣公用
148 Tyco International 特科國際 美國 電子電氣
149 Hyundai Motor 現代汽車 日本 汽車
150 Bayer 拜爾 德國 化學
151 Aegon 的 荷蘭 保險
152 Ito-Yokado 伊藤洋華堂 日本 零售
153 International Paper 國際造紙 美國 紙產品
154 Nokia 諾基亞 芬蘭 電子電氣
155 Nippon Mitsubishi Oil 日本三菱石油 日本 煉油
156 Olivetti 好利獲得 義大利 電信
157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美國 銀行
158 Mitsubishi Heavy Instries 三菱重工 日本 工農業設備
159 GlaxoSmithKline 葛蘭素史克 英國 制葯
160 Petrobrás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161 Aetna 安泰 美國 保險
162 Daiei 大榮 日本 零售
163 Saint-Gon 聖戈班 法國 玻璃
164 United Technologies 聯合技術 美國 航空航天
165 Prudential Ins. Co. of America 美國寶德信人壽保險 美國 保險
166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雷曼兄弟 美國 證券經紀
167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東京三菱銀行 日本 銀行
168 Telefónica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169 PG&E Corp. 太平洋煤氣電力 美國 電力煤氣
170 BellSouth 貝爾南方 美國 電信
171 Canon 佳能 日本 辦公設備
172 Royal & Sun Alliance Insurance Group 皇家太陽保險集團 英國 保險
173 J. Sainsbury 桑斯博里 英國 零售
174 Walt Disney 沃特迪斯尼 美國 娛樂
175 ConAgra 康尼格拉 美國 食品
176 Lockheed Martin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空航天
177 Bank One Corp. 第一銀行 美國 銀行
178 Barclays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179 Jusco 吉之島 日本 零售
18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霍尼韋爾國際 美國 航空航天
181 Nippon Steel 新日鐵 日本 金屬
182 Sumitomo Bank 住友銀行 日本 銀行
183 Tosco 的 美國 煉油
184 First Union Corp. 第一聯合銀行 美國 銀行
185 Société Générale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186 Kansai Electric Power 關西電力 日本 電力
187 Dresdner Bank 德累斯頓銀行 德國 銀行
188 American Express 美國運通 美國 金融
189 Statoil 挪威石油 挪威 煉油
190 Sprint 斯普林特 美國 電信
191 Westdeutsche Landesbank 西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192 Lloyds TSB Group 勞埃德集團 英國 銀行
193 LG International 樂喜金星國際 韓國 多樣化
194 Southern 南方 美國 電力煤氣
195 Supervalu 超價商店 美國 零售
196 Enel 國家電力 義大利 電力
197 Alcoa 美國鋁業 美國 金屬
198 East Japan Railway 東日本鐵路 日本 鐵路運輸
199 Dow Chemical 道化學 美國 化學
200 ABB 阿西布朗勃法瑞 瑞士 電子電氣
201 Microsoft 微軟 美國 軟體
202 Groupe Pinault-Printemps 皮諾春天集團 法國 零售
203 Tomen 東綿 日本 多樣化
204 FleetBoston 佛雷特波士頓銀行 美國 銀行
205 CNP Assurances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206 Intesabci 的 義大利 銀行
207 AutoNation 的 美國 汽車銷售服務
208 Alstom 阿爾斯通 法國 電子電氣
209 Indian Oil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210 Preussag 普羅伊薩格 德國 多樣化
211 Georgia-Pacific 喬治亞太平洋 美國 紙產品
212 Vodafone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213 In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 銀行
214 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西班牙 銀行
215 TXU 德州公用 美國 電力煤氣
216 El Paso Corp. 的 美國 能源
217 Nichimen 日綿 日本 多樣化
218 Groupe Auchan 的 法國 零售
219 New York Life Insurance 紐約人壽保險 美國 保險
220 Bristol-Myers Squibb 百時美施貴寶 美國 制葯
221 Phillips Petroleum 菲利普石油 美國 煉油
222 Samsung Life Insurance 三星人壽保險 韓國 保險
223 Walgreen 沃爾格林 美國 零售
224 Novartis 諾華 瑞士 制葯
225 UnitedHealth Group 聯合健康集團 美國 醫療健康
226 Commerzbank 德國商業銀行 德國 銀行
227 Crédit Lyonnais 里昂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228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中國電信 中國 電信
229 Loews 洛斯 美國 保險
230 Japan Tobacco 日本煙草 日本 煙草
231 Aventis 安內特 法國 制葯
232 KDDI 的 日本 電信
233 Coca-Cola 可口可樂 美國 飲料
234 PepsiCo 百事公司 美國 飲料
235 Tech Data 技術數據 美國 零售
236 Sara Lee 沙拉李 美國 食品
237 Chubu Electric Power 中部電力 日本 電力
238 Sanyo Electric 三洋電機 日本 電子電氣
239 AMR 美利堅公司 美國 航空公司
240 Caterpillar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241 Japan Postal Service 日本郵政 日本 郵遞包裹
242 Rabobank 拉博銀行 荷蘭 銀行
243 CVS 的 美國 零售
244 LG Electronics 樂喜金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
245 Viacom 維亞康姆 美國 娛樂
246 Cigna 信諾 美國 保險
247 Abbey National 阿比國民銀行 英國 銀行
248 Asa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朝日生命 日本 保險
249 Bergen Brunswig 伯根布魯斯威格 美國 零售
250 Toyota Tsusho 豐田通商 日本 多樣化
251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 中國 銀行
252 UAL 聯合航空 美國 航空公司
253 Sysco 西斯科 美國 零售
254 Petronas 馬來西亞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255 Electronic Data Systems 電子數據系統 美國 數據服務
256 Cisco Systems 思科系統 美國 電子電氣
257 Lowe's 勞氏 美國 零售
258 Swiss Reinsurance 瑞士再保險 瑞士 保險
259 Xerox 施樂 美國 辦公設備
260 Bridgestone 普利斯通 日本 輪胎橡膠
26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英美煙草 英國 煙草
262 Foncière Euris 的 法國 零售
263 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 聯合百貨 美國 零售
264 Standard Life Assurance 標准人壽保險 英國 保險
265 SNCF 國家鐵路 法國 鐵路運輸
266 Raytheon 雷神 美國 航空航天
267 Idemitsu Kosan 出光興產石油 日本 煉油
268 FedEx 聯邦快遞 美國 郵遞包裹
269 Kingfisher 翠豐集團 英國 零售
270 Mazda Motor 馬自達汽車 日本 汽車
271 Denso 電裝 日本 汽車零件
272 Sharp 夏普 日本 電子電氣
273 Pharmacia 法瑪西亞 美國 制葯
274 AstraZeneca 阿斯特拉捷利康 英國 制葯
275 Japan Energy 日本能源 日本 煉油
276 Sinochem 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 中國 多樣化
277 EADS 的 法國 航空航天
278 Norsk Hydro 挪威水電 挪威 化學
279 Tokio Marine & Fire Insurance 東京海上火災保險 日本 保險
280 Gazprom 俄羅斯天然氣 俄羅斯 能源
281 Bouygues 布伊格 法國 工程建築
282 Franz Haniel 弗朗茨海涅爾 德國 零售
283 Almanij 的 比利時 銀行
284 Kajima 鹿島建設 日本 工程建築
285 TRW 湯姆森拉莫伍爾德里奇 美國 汽車零件
286 Sanwa Bank 三和銀行 日本 銀行
287 Johnson Controls 約翰遜控制 美國 汽車零件
288 Legal & General 的 英國 保險
289 Roche Group 羅氏制葯 瑞士 制葯
290 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 西北相互人壽保險 美國 保險
291 IBP 艾奧瓦牛肉罐頭 美國 食品
292 Yasuda Mutual Life Insurance 安田生命 日本 保險
293 Delhaize 'Le Lion' 的 比利時 零售
294 Minnesota Mining & Mfg.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 美國 多樣化
295 HCA 的 美國 醫療健康
296 Mitsui Mutual Life Insurance 三井生命 日本 保險
297 Qwest Communications 奎斯特電信 美國 電信
298 Landesbank Baden-Württemberg 的 德國 銀行
299 Bertelsmann 貝塔斯曼 德國 出版
300 Korea Electric Power 韓國電力 韓國 電力
301 Onex 的 加拿大 電子電氣
302 Liberty Mutual Insurance Group 利保相互保險集團 美國 保險
303 Dentsu 電通 日本 廣告
304 TransCanada Pipelines 的 加拿大 能源
305 NKK 日本鋼管 日本 金屬
306 Diageo 迪阿吉奧 英國 飲料
307 AMP 安寶 澳大利亞 保險
308 Sakura Bank 櫻花銀行 日本 銀行
309 Weyerhaeuser 惠好 美國 紙產品
310 Nippon Express 日本通運 日本 郵遞運輸
311 Delta Air Lines 德爾塔航空 美國 航空公司
312 Skandia Group 斯堪地亞集團 瑞典 保險
313 Taisei 大成建設 日本 工程建築
314 Mitsubishi Chemical 三菱化學 日本 化學
315 Adecco 的 瑞士 的
316 Washington Mutual 華盛頓相互 美國 銀行
317 MYCAL 的 日本 零售
318 Bayerische Landesbank 巴伐利亞銀行 德國 銀行
319 Sun Microsystems 太陽微系統 美國 計算機
320 Dexia Group 的 比利時/法國 銀行
321 Faros 的 法國 的
322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323 Emerson Electric 艾默生電氣 美國 電子電氣
324 Tohoku Electric Power 東北電力 日本 電力
325 Shimizu 清水 日本 工程建築
326 Coles Myer 科斯邁爾 澳大利亞 零售
327 Royal Bank of Canada 皇家加拿大銀行 加拿大 銀行
328 Japan Airlines 日本航空 日本 航空公司
329 Best Buy 的 美國 零售
330 Halifax 哈里法克斯 英國 銀行
331 Corus Group 的 英國 金屬
332 Rite Aid 來愛德 美國 零售
333 Norinchukin Bank 農林中央金庫 日本 銀行
334 Swiss Life Ins. & Pension 瑞士人壽與養老金 瑞士 保險
335 Centrica 的 英國 電力煤氣
336 China Mobile 中國移動通信 中國 電信
337 George Weston 喬治威斯頓 加拿大 零售
338 BHP 布魯肯希爾 澳大利亞 采礦原油
339 BCE 貝爾加拿大電子 加拿大 電信
340 Groupama-Gan 安盟-甘集團 法國 保險
341 Anglo American 的 英國 采礦
342 DG Bank Group 的 德國 銀行
343 La Poste 法國郵政 法國 郵遞
344 Seagram 施格蘭 加拿大 飲料
345 UniCredito Italiano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義大利 銀行
346 Nationwide Insurance Enterprise 的 美國 保險
347 Coca-Cola Enterprises 可口可樂企業 美國 飲料
348 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哈德福德金融服務 美國 保險
349 Valero Energy 的 美國 煉油
350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大利亞國家銀行 澳大利亞 銀行
351 BAE Systems 的 英國 航空航天
352 Man Group 曼 德國 汽車
353 Michelin 米其林 法國 輪胎橡膠
354 Publix Super Markets 的 美國 零售
355 Occidental Petroleum 西方石油 美國 化學
356 Usinor 法國北方鋼鐵聯合公司 法國 金屬
357 May Department Stores 五月百貨 美國 零售
358 Suzuki Motor 鈴木汽車 日本 汽車
359 Fleming 佛萊明 美國 零售
360 Goodyear Tire & Rubber 固特異輪胎橡膠 美國 輪胎橡膠
361 Lukoil 的 俄羅斯 采礦原油
362 SK Global 鮮京全球 韓國 多樣化
363 Ultramar Diamond Shamrock 鑽石三葉草 美國 煉油
364 Deutsche Bahn 德國聯邦鐵路 德國 鐵路運輸
365 Endesa 的 西班牙 電力
366 McDonald's 麥當勞 美國 餐飲服務
367 Isuzu Motors 五十鈴汽車 日本 汽車
368 Volvo 沃爾沃 瑞典 汽車
369 Solectron 的 美國 電子電氣
370 Banco Bradesco 的 巴西 銀行
371 News Corp. 新聞集團 澳大利亞 娛樂
372 KarstadtQuelle 卡爾施泰特 德國 零售
373 Lear 里爾 美國 汽車零件
374 Lufthansa Group 漢莎航空 德國 航空公司
375 Eastman Kodak 伊斯曼柯達 美國 攝影器材
376 Kimberly-Clark 金百利克拉克 美國 紙產品
377 Ricoh 理光 日本 辦公用品
378 American Home Procts 美國家庭用品 美國 制葯
379 Abbott Laboratories 雅培 美國 制葯
380 British Airways 英國航空 英國 航空公司
381 Winn-Dixie Stores 溫迪克西百貨 美國 零售
382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美國電力 美國 電力
383 Otto Versand 奧托郵購 德國 郵購
384 Gap 的 美國 零售
385 RAG 魯爾 德國 采礦原油
386 Vinci 的 法國 的
387 Toronto-Dominion Bank 的 加拿大 銀行
388 Sumitomo Metal Instries 住友金屬 日本 金屬
389 Sumitomo Electric Instries 住友電工 日本 金屬
390 Halliburton 哈利佰頓 美國 工程建築
391 Japan Telecom Co. Ltd. 日本電信 日本 電信
392 Montedison 蒙特愛迪生 義大利 食品
393 Groupe Danone 達能 法國 食品
394 Deere 迪爾 美國 工農業設備
395 Kyushu Electric Power 九州電力 日本 電力
396 Textron 達信 美國 航空航天
397 Carso Global Telecom 的 墨西哥 電信
398 Electrolux 伊萊克斯 瑞典 家用電器
399 Fuji Photo Film 富士膠卷 日本 攝影器材
400 Arrow Electronics 的 美國 零售
401 Circuit City Stores, Inc. 巡迴城市百貨公司 美國 零售
402 Akzo Nobel 阿克蘇諾貝爾 荷蘭 化學
403 Woolworths 沃爾沃斯 澳大利亞 零售
404 Bank of Nova Scotia 豐業銀行 加拿大 銀行
405 Archer Daniels Midland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
406 Banco Do Brasil 巴西銀行 巴西 銀行
407 Dana 達納 美國 汽車零件
408 Sunoco 的 美國 煉油
409 Taiyo Mutual Life Insurance 太陽生命 日本 保險
410 Bank of Montreal 蒙特利爾銀行 加拿大 銀行
411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 銀行
412 Cosmo Oil 的 日本 煉油
413 Sekisui House 積水建房 日本 工程建築
414 COFCO 中糧集團 中國 多樣化
415 Waste Management 廢物處理 美國 廢物處理
416 Telstra 澳洲電信 澳大利亞 電信
417 Kobe Steel 神戶制鋼 日本 金屬
418 Amerada Hess 阿拉美達赫斯 美國 煉油
419 Anheuser-Busch 安海斯布希 美國 飲料
420 Farmland Instries 農場工業 美國 食品
421 Arbed 阿爾貝德鋼鐵 盧森堡 金屬
422 Pohang Iron & Steel 埔項制鐵 韓國 金屬
423 Yasuda Fire & Marine Insurance 安田海上火災保險 日本 保險
424 Dai Nippon Printing 大日本印刷 日本 印刷出版
425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偉創力 新加坡 電子電氣
426 Royal KPN 的 荷蘭 電信
427 Central Japan Railway 中央日本鐵路 日本 鐵路運輸
428 Safeway 西夫韋 英國 零售
429 Stora Enso 的 芬蘭 紙產品
430 Consignia 的 英國 郵遞包裹
431 Cable & Wireless 大東電報局 英國 電信
432 Household International 的 美國 金融
433 Lagardère Groupe 拉加代爾集團 法國 出版印刷
434 Marks & Spencer 馬克思斯班塞 英國 零售
435 Kawasaki Steel 川崎制鐵 日本 金屬
436 Obayashi 大林組 日本 工程建築
437 Union Pacific 聯合太平洋 美國 鐵路運輸
438 Texas Instruments 德州儀器 美國 半導體
439 Asahi Glass 朝日玻璃 日本 建材玻璃
440 Fuji Heavy Instries 富士重工 日本 汽車
441 Henkel 漢高 德國 化學
442 Skanska 的 瑞典 工程建築
443 Nomura Securities 野村證券 日本 證券經紀
444 Imperial Chemical Instries 帝國化學 英國 化學
445 Edison International 愛迪生國際 美國 電力煤氣
446 L'Oréal 歐萊雅 法國 肥皂化妝品
447 Toppan Printing 凸版印刷 日本 印刷
448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 銀行
449 Migros 的 瑞士 零售
450 Invensys 的 英國 工農業設備
451 Kyocera 京都陶瓷 日本 電子電氣
452 AmeriSource Health 的 美國 零售
453 Xcel Energy 的 美國 能源
454 Kawasho 川鐵商事 日本 多樣化
455 All Nippon Airways 全日空 日本 航空公司
456 Office Depot 辦公用品 美國 零售
457 Daido Life Insurance 的 日本 保險
458 Old Mutual 的 南非 保險
459 Asahi Kasei 旭化成 日本 化學
460 Williams 的 美國 能源
461 PacifiCare Health Systems 太平洋健康系統 美國 醫療健康
462 Northwest Airlines 西北航空 美國 航空公司
463 Tenet Healthcare 的 美國 醫療健康
464 Takenaka 竹中 日本 工程建築
465 Suntory 三得利 日本 飲料
466 Power Corp. of Canada 加拿大鮑爾公司 加拿大 保險
467 Showa Shell Sekiyu 的 日本 煉油
468 Oji Paper 王子紙 日本 紙產品
469 Toys 'R' Us 玩具反斗店 美國 零售
470 Lafarge 的 法國 建材
471 Mass. Mutual Life Insurance 麻省人壽 美國 保險
472 Cepsa 的 西班牙 能源
473 Air France Group 法國航空 法國 航空公司
474 Sun Life 太陽人壽 加拿大 保險
475 American General 美國普通保險 美國 保險
476 Fluor 福陸 美國 工程建築
477 Matsushita Elec. Wks. 松下電工 日本 電子
478 Christian Dior 克里斯叮迪奧 法國 服裝
479 Takashimaya 高島屋 日本 零售
480 Eli Lilly 禮來大葯廠 美國 制葯
481 Manpower 的 美國 臨時幫助
482 Canadian Pacific 的 加拿大 的
Ⅲ 美國著名的的IT公司有哪些
一、微軟(英文名稱:microsoft,中文簡稱:微軟公司或美國微軟公司)始建於1975年,是一家美國跨國科技公司,也是世界PC(PersonalComputer,個人計算機)軟體開發的先導,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辦於1975年,公司總部設立在華盛頓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鄰近西雅圖)。以研發、製造、授權和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業務為主。
二、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馬斯·沃森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全球雇員30多萬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戴爾(Dell),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朗德羅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由邁克爾·戴爾於1984年創立。戴爾以生產、設計、銷售家用以及辦公室電腦而聞名,不過它同時也涉足高端電腦市場,生產與銷售伺服器、數據儲存設備、網路設備等。
四、英特爾是美國一家主要以研製CPU處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50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

五、惠普(HP)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科技(IT)公司之一,成立於193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市。惠普下設三大業務集團:信息產品集團、列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和企業計算機專業服務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微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IB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戴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特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惠普
Ⅳ 什麼是大型跨國IT的公司
美國篇:
國際商用機器 (IBM)——創立於1911年,1924年改為現在的名字。IBM公司的實際創業人,是被列為美國企業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馬斯?沃森(老沃森)。1956年老沃森去世後,他的兒子小沃森成為公司首席執行委員、公司最高領導人,成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腦人物。幾十年來,IBM公司在小沃森稱之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盡善盡美的服務,終於使之成為當今美國最大的電子公司。1995年6月,IBM以35.3億美元成功地收購蓮花計算機發展公司,寫下了現代商業史上極其精彩的一筆,蓮花公司是僅次於微軟、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計算機軟體製造廠商。
惠普 (HP)——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建於1939年,六十多年來,HP的發展極其迅速,她當年創業的車庫也被美國政府確立為矽谷誕生地。總部目前位於加州矽谷Palo Alto市,2002年與康柏公司合並,是全球僅次於IBM的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商。1985年,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是中國第一家高科技技術合資企業。
弗萊森電訊(verizon)——弗萊森電訊公司是由貝爾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與美國通用電話電氣公司(GTE)於2000年5月合並而成(兼並金額600億美元),是美國第一大地方電話公司和第二大電信服務商。該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話簿出版和在線話簿檢索的公司。
戴爾(DELL)——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戴爾公司是全球領先的IT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戴爾公司於1984年由邁克爾?戴爾創立。他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內任期最長的首席執行官。他創造的直銷模式使得戴爾公司迅速發展成為市場領導者。
美國電話電報(AT&T)——成立於1885年,公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這一頗具影響力事件。1995年,AT&T決定分離成為三個獨立運作公司,包括AT&T朗訊公司以及NCR,到1996年年底,該公司經營長途業務,經營的業務包括聲音、數字以及無線系統連接服務。
微軟(Microsoft)——1975年4月4日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合夥成立, 並且於1981年6月25日重組為公司。總部位於華盛頓州的雷特蒙德市。微軟是世界個人和商用計算機軟體行業的領袖。在全球擁有5萬多名員工,在6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公司一直是新技術變革的領導者。由它研發的Windows操作系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英特爾(Intel)——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元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枚微處理器——4004。這一舉措不僅改變了公司的未來,而且對整個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這個世界。
摩托羅拉(Motorola)——摩托羅拉公司創立於1928年,是提供集成通信解決方案和嵌入式電子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目前她在全球共有11萬名員工,業務范圍涉及無線通信、半導體、汽車電子、寬頻、網路和互聯網接入產品等。摩托羅拉公司於1987年進入中國,首先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於1992年在天津注冊成立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羅拉公司是中國電子領域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美國在華最大的投資商和中國最成功的外商投資企業之一。
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思科系統公司是世界領先的Internet網路互聯廠商,其設備和軟體產品主要用於連接計算機網路系統。1984年12月思科系統公司正式成立,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Cisco在1999年已躋身世界十大電信公司的行列。市場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它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信產品供應商,年增長率達87%。同時,思科系統公司也是建設互聯網的中堅力量,目前互聯網上80%以上的骨幹路由器是思科系統公司的產品。
德州儀器公司(TI)——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世界領先的數字信號處理和模擬技術的設計商和供應商,是推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半導體引擎。世界上首塊集成電路(IC)就由TI工程師JackKilby發明。公司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其業務包括半導體、工業電子材料、教育產品。公司在全球超過25個國家設有製造或銷售機構。TI為全球眾多的最終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TI佔有全球DSP市場48%的份額,市場排名第一;
TI在混合信號/模擬產品市場排名第一;
1999年售出的數字蜂窩電話中,超過半數使用的是TI的DSP解決方案;
全球每年投入使用的數據機中,有三分之一使用TI的DSP。TI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數據機晶元組供應商;
全球十分之九的高性能硬碟驅動器採用TI的DSP ;
全球超過70%的DSP軟體是為TI的DSP解決方案而編寫的;
TI佔有北美圖形計算器市場80%的份額;
TI在世界范圍內擁有6000項專利;
超微(AMD)——AMD 是一家業務遍及全球的集成電路供應商,專為電腦、通信及電子消費類市場供應各種晶元產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微處理器生產廠商,僅次於Intel。公司創辦於 1969 年,總部設在美國矽谷,有超過 70% 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
蘋果(apple)——美國著名老牌計算機公司,是個人電腦最早的倡導者和著名生產商,由喬布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它所生產的蘋果系列電腦,一直是個人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並曾提出過很多新概念,其產品也掀起過多次流行潮,風行一時。目前,蘋果電腦電腦公司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機構,其產品也行銷全世界。
日本篇:
日本電報電話(NTTGroup)——日本電報電話株式會社(NTT)是日本最大的電信網路運營公司。在世界電信行業之中,其資產規模及業務收入均占首位。NTT的前身是「日本電報電話會社」,自1985年民營業化之後的12年來,通過加強運營管理和改善通信設施,提高了通信業務水平,並推出各種優質的服務,為用戶創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環境。
199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電信法,允許NTT集團在國際通信市場上開拓業務。現在,NTT集團正以「Arcstar」為品牌,不斷推出多項國際增值業務。
日立(HITACHI)——1910年日立製作於日本茨城縣日立市成立。起步階段以電氣機械的製造為中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涉及電力、電機、信息、家電、電子、儀器、汽車配件等各個領域的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
松下(Panasonic)——松下電器產業集團由松下幸之助於1918年創建以來,已發展成為在日本國內擁有15.2萬職工、在海外包括中國2.4萬人在內,共計12.3萬職工。松下電器集團是由11個主要關連公司為中心的聯合結算企業,日本國內有300家企業、全世界44個國家與地區包括中國的40家企業在內有220家企業從事企業經營活動。
索尼(SONY)——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創建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後於1958年更名為索尼株式會社,總部設在日本東京。自創建以來,Sony一直以「自由豁達、開拓創新」作為公司的經營理念,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了眾多充滿創新的電子產品。目前,索尼已成為世界上民用電子、工業電子和娛樂業等領域的先導之一。
東芝(TOSHIBA)——公司業務涉及能源和電子這兩大方面,包括半導體、液晶、家用電器以及電腦、醫療機器、發電用成套設備等。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惟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
日本電氣公司(NEC)——成立於1899年,當時是與美國的西部電氣(WE公司)合資成立的,是日本最早的合資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業務領域涉及IT解決方案、網路解決方案、半導體及電子器件。在日本個人電腦市場,NEC是佔有大量市場份額的製造商之一。NEC在1976年建成中日海底電纜,1980年設立NEC北京辦事處,1982年成立台灣分公司。
富士通(FUJITSU)——富士通是日本最大的IT廠商, 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子公司和15.7萬名員工。富士通在70年代就已進入中國。截止到2004年5月止,在中國累計投資金額已達5.3億美元,有41家子公司,總營業額超過80億人民幣,在職員工15000餘人。
佳能(Canon)——佳能是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自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佳能總部位於日本東京,並在美洲、歐洲、亞洲及日本設有4大區域性銷售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子公司203家,雇員約93,000人。
夏普(Sharp)——創立於1935年,總部設在日本大阪市。1953年,夏普成功地進行了電視機的批量生產,並銷售了第一號日本國產電視機。1963年參加廣州交易會為開端,夏普開始與中國進行商務往來。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共擁有5家生產、銷售基地和1家銷售公司(內設研發中心)。
精工愛普生(SeikoEpson)——精工愛普生公司成立於1942年5月,總部位於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是數碼映像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目前在全球五大洲32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產和研發機構,在5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營業和服務網點。截止到2004年3月,精工愛普生集團已經在世界各地發展了110家公司,擁有員工84,899名。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是愛普生集團的核心企業,該公司已在東京股票交易所上市。
韓國篇:
三星電子(samsung)——成立於1969年,是三星集團的旗艦公司。作為半導體、通訊以及數字集成技術的全球領先廠商,三星電子是DRAM和SRAM半導體、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屏)、顯示器、CDMA行動電話和錄像機產品的全球最大生產廠商。三星電子業務遍及47個國家,全球雇員為75000人。
LG電子(LGElectronics)——LG電子是一家大型電子和通信業的全球性企業,以數碼顯示器與媒體、信息通信、數碼家電等三大事業為中心,擁有遍布世界各地的76個當地生產法人、銷售法人和研究所,員工達64,000餘人。在全球著名的美國財經期刊《商業周刊》評選的「2004年度IT業界百強企業」中,韓國LG電子榮登榜首,以最大增長幅度、最快增長速度和本年度最佳的收益率等綜合優勢,在評選中超過IBM、戴爾、三星電子,一躍成為世界最佳IT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