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bob男裝怎麼加盟

bob男裝怎麼加盟

發布時間: 2022-09-04 11:13:55

Ⅰ NBA球隊介紹

作為NBA中的一支老牌球隊,在建隊之初,當時的費城76人隊既沒有把主場設在費城,也沒有取名為76人隊,而是起了個非常富有愛國主義意味的名字——錫拉丘茲民族隊。1937年組建的錫拉丘茲民族隊隨著NBL(國家籃球聯盟)與ABB(美洲籃球協會)的合並,於1949年加入NBA,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在更名前的14年NBA征戰中,她無一例外地14次殺入季後賽,多次闖入賽區和聯賽決賽,並且獲得了1次總冠軍。

但是直到1963年遷入籃球之都費城之後,這支球隊才真正迎來了自己NBA生涯中的激情歲月。

第一個為76人隊注入激情的球員是集速度、高度、力量和技術於一身的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張伯倫是籃壇歷史上的第一位全才,他在整個籃球生涯中共榮膺7次NBA得分王、11次籃板王,並且至今仍保持著100分的單場得分最高紀錄。如虎添翼的這支76人隊經過兩年的磨合,終於在1967年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時期。他們以令人瞠目結舌的常規賽戰績(68-13)殺入季後賽,並最終輕松奪冠。在1980年舉行的NBA35周年慶典上,這支球隊被評為NBA歷史上最強大的一支球隊。

張伯倫於1969被交換到洛杉磯,76人隊的成績隨之也開始下滑,到1972-73賽季甚至低落到9勝73負的常規賽勝率。沉寂中,謙謙君子「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飛臨」費城。他不僅為費城人帶來了令人如痴如醉般的球技,還把76人隊重新帶入了強隊行列。但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個群雄爭艷的時代,「J博士」率領的76人隊在1980年總決賽和1981年季後賽中分別受阻於「魔術師」約翰遜(Johnson)的洛杉磯湖人隊和「大鳥」 拉里-伯德(Larry Bird)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直到1982-1983賽季,天才中鋒摩西-馬龍(Moses Malone)的加盟才為76人隊打開了通向NBA總冠軍的勝利之門,而馬龍本人也榮獲常規賽和決賽雙料MVP稱號。

在隨後的歲月中,總冠軍光環再也沒有光顧過費城的上空,但是鬥志與激情卻從未遠離76人隊。80年代中後期,孔武有力、光芒四射的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數次將球隊帶入亞特蘭大賽區和東部聯盟決賽。90年代初, 巴克利轉會後的76人隊又經歷了一段難熬的低迷歲月。但是進入90年代後期,76人隊終於迎來了「神奇小子」 艾倫-艾佛森(Allen Iverson)的橫空出世。這個運球快如閃電、上籃迅疾如飛的小個子剛出道沒幾個賽季就把新人王、得分王、搶斷王頭銜一一搶到手中,整個費城亦為之傾倒。

自拉里-布朗(Larry Brown)教練入主球隊後,76人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僅比賽更具觀賞性,比賽成績也節節上升。進入1999-2000賽季,這支特點鮮明的球隊終於殺入NBA總決賽,不敵「大鯊魚」奧尼爾領軍的湖人隊既令人惋惜又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但是76人隊同樣創造了一項NBA之最,一支球隊同時贏得四項大獎——MVP(艾倫-艾佛森)、最佳教練獎(拉里-布朗)、最佳防守人獎(迪肯貝-穆托姆博)和最佳第六人獎(艾倫-麥基)。

展望2002-2003賽季,只要艾佛森能夠擺脫上一賽季長期遭受的困繞,76人隊重歸NBA總決賽就並非沒有可能。

退休球衣號碼:
(6) 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
(10) 莫里斯-齊克斯(Maurice Cheeks)
(13) 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
(15) 豪爾-格里爾(Hal Greer)
(24) 鮑比-瓊斯(Bobby Jones)
(32) 比利-卡寧漢姆(Billy Cunningham)

歷史:
1949-63 錫拉丘茲民族隊(Syracuse Nationals)
1963-今 費城76人隊(Philadelphia 76ers)

獲總冠軍年份:
1955年、1967年、1983年
印第安那步行者隊是NBA的一支勁旅。自1976年加入NBA後,逐步確立了強隊地位,「米勒時刻」一直是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70年代,初來乍到的步行者隊表現不佳,從未進入季後賽。1981年,在當年最佳教練傑克-麥克寧(Jack McKinney)的指揮下,步行者隊取得44勝38負的戰績。隨後,球隊再次陷入低迷,1982-1983賽季,步行者隊跌落谷底,只獲得了區區20場勝利。看不見希望的管理層甚至一度考慮將球隊賣給其他城市。

隨後,球隊進行了一系列陣容調整,先後於1985年選入榜眼新秀威曼-迪斯戴爾(Wayman Tisdale),1986年選入最佳新秀「步兵」查克-帕森(Chuck Person)。1987年著名的外線殺手、「大嘴」雷吉-米勒(Reggie Miller)也被球隊選中。這位忠心耿耿的神射手在步行者隊服役的15年裡,先後創造了球隊和NBA的多項紀錄,5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並奪得一枚奧運金牌。他多次在比賽最後關頭力挽狂瀾,一劍封喉,讓許多球隊大吃「米勒時刻」的苦頭。

90年代,步行者隊終於盼來了復興。1991年和1992年,步行者隊連續闖入季後賽。1993年和1994年,在著名教練拉里-布朗(Larry Brown)的調教下,球隊實力更上一層樓,連續兩年殺入東部決賽,可惜沒能突破尼克斯隊和魔術隊的防線。

堅強的步行者隊沒有放棄對東部冠軍的沖擊。在1998年最佳教練「大鳥」拉里-伯德(Larry Bird)的統帥下,步行者隊於1998年和1999年重返東部決賽。但是全盛時期的公牛隊和尼克斯隊擋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2000年步行者隊再接再厲,終於在東部決賽中擊敗尼克斯隊,報了一箭之仇,奪得球隊歷史上第一個東部冠軍。球隊在總決賽中遇上了擁有MVP「大鯊魚」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和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的湖人隊,2:4的比分沒能使步行者隊笑到最後。

2000年,將球隊帶上歷史頂點的拉里-伯德因為身體原因不再繼續留任,另一位NBA名宿「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入主球隊。這位前印第安那大學隊的英雄和NBA的總冠軍得主,為步行者隊延續了希望,帶領球隊在其後的兩年間繼續留在季後賽。本賽季,依舊神勇的雷吉-米勒與小奧尼爾(Jermaine O'Neal)、阿泰斯特(Ron Artest)、哈林頓(Al Harrington)以及布拉德-米勒(Brad Miller)組成了攻防更趨平衡的陣容。相信他們一定能成為東部最強的球隊之一。

退休球衣號碼:
(30) 傑克-麥克寧(Jack McKinney)
(34) 丹尼爾斯(Mel Daniels)
(35) 羅格-布朗(Roger Brown)
(529) 萊昂納德(Bob "Slick" Leonard)

歷史:
1976-今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Indiana Pacers)

未獲總冠軍
超音速從1967-1968年進入NBA,在70年代就連續兩度華山論劍,並於1979年奪得總冠軍。80年代超音速有起有落,直到90年代又開始復活,在佩頓的率領下再入總決賽。

初入NBA的前兩個賽季,超音速不如人意。1967-1968賽季,超音速23勝59負,第二個賽季也僅多勝了7場。1969-1971賽季,倫尼-威爾肯斯(Lenny Wilkens)加盟超音速,並且兼職球隊教練,他與鮑博-魯爾(Bob Rule)率隊取得36勝46負。1974-75賽季,比爾-拉塞爾成為超音速的教練兼經理,他們也第一次殺入季後賽。

從1977年到1980年,超音速開始進入鼎盛時期。1977-1978賽季,倫尼-威爾肯尼再次成為超音速的主教練,超音速以47勝35負進入季後賽。第一輪他們以2比1淘汰湖人(當時首輪採取3戰2勝制),接著又相繼擊敗開拓者和掘金隊,與華盛頓子彈隊相會於總決賽。兩隊大戰7場後,超音速在最後一戰以99比105失利,錯失冠軍。

第二個賽季,超音速獲得報仇機會。1978-1979賽季,超音速第一次獲勝場過超過50,以52勝30負進入季後賽。相繼相擊湖人有太陽隊後,超音速在總決賽中再次遇到子彈隊。輸了第一場後,超音速連下四城,獲得總冠軍。

此後超音速沉沉浮浮,80年代5次進入季後賽。1985-1986賽季結束後,主教練倫尼-威爾肯斯掛印而去,超音速結束了「威爾肯斯時代」。威爾肯斯在超音速執教期間,為超音速奪得球隊上唯一的一座冠軍獎杯。他在超音速執教的紀錄是478勝402負。

在80年代,1986-1987賽季值得一提。當賽季超音速隊將西克馬(Silkma)送走。當西克馬離開超音速隊時,他總共為超音速隊拿下了7729個籃板、705個蓋帽和3044個罰球,各項數據都高居球隊之首。他的43號球衣也在超音速隊退役。當賽季超音速隊39勝43負,但是仍然打進了季後賽。相繼淘汰了小牛隊和火箭隊後,超音速隊與湖人相遇到西部決賽,但是被湖人剃了光頭。

經歷了80年代的超落後,超音速在90年代重新走上強隊之路。1991-1992賽季,喬治-卡爾成為主教練,超音速再次在西部露出頭角。1995-1996賽季,超音速自1979年來再次闖進總決賽,但是在喬丹的公牛隊面前,功虧一簣。公牛隊贏了頭三場,超音速連扳兩局,但第6戰還是敗下陣來。坎普、佩頓和主教練卡爾都參加了當年的全明星賽。

接下來的1997和1998賽季,超音速仍然強勁,分別在常規賽取得了57勝和61勝,但是未能再進總決賽。1998-1999殘缺不全的賽季,超音速25勝25負,8年來第一次未能進入季後賽。但一個賽季後,超音速又重新回到季後賽軌道。

新世紀開始後,超音速不斷調整陣容。佩頓仍是球隊的核心,但是引入了一批新人。2001-2002賽季,佩頓每場得22.1分9.0次助攻,他也第8次成為全明星球員,超過此前超音速球員西克馬(Silkma)的紀錄。

退休球衣號碼:
(10) 內特-麥克米蘭(Nate McMillan)
(19) 倫尼-威爾肯斯(Lenny Wilkens)
(32) 弗萊德-布朗(Fred Brown)
(43) 傑克-西克馬(Silkma)

歷史:
1967-今 西雅圖超音速隊 (Seattle SuperSonics)

獲總冠軍年份:
1979年
芝加哥公牛隊絕對是在全球擁有最高知名度的NBA球隊。因為「飛人」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早已把身披公牛隊23號球衣、輕靈而又霸氣十足的身影,定格在每一個球迷腦海里。

1966年加盟NBA的公牛隊,度過了一段艱辛的適應期後,漸有起色。1971年起,公牛隊連續四年常規賽取勝50場以上,終於吹響了進攻的號角。1974和1975年,公牛隊憑借頑強的防守兩度殺入分區決賽。但隨著全明星球員沃克(Chet Walker) 和斯隆(Jerry Sloan)的先後退役,公牛隊開始走下坡路。盡管此後10年換了7位主教練,球員們也只能幾乎年年守在電視機前觀看季後賽。

1984年,公牛隊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當時的NBA群雄並起、人才濟濟,不過以選秀探花身份加入公牛隊的後衛邁克爾-喬丹,很快就脫穎而出,大放異彩。1987年,目光獨到的總經理傑里-克勞斯(Jerry Krause)先後將格蘭特(Horace Grant)和斯科特-皮蓬(Scottie Pippen)招至麾下,公牛隊實力大增。然而,此後三年,公牛隊仍然連續被以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和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為首的底特律活塞隊阻擋在總決賽大門之外,兩支球隊從此結怨。

1990年,「禪師」菲爾-傑克遜(Phil Jackson)被起用為主教練,他把「多點輪換」和「三角進攻」戰術融進球隊,公牛隊日益強大起來。

1991年,所向披靡的公牛隊在東區決賽中終於戰勝宿敵活塞隊,喬丹復仇成功。在隨後的總決賽里,公牛隊橫掃「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領銜的湖人隊,奪取了第一座總冠軍獎杯。此後兩年,公牛隊在總決賽中又先後擊敗「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領軍的開拓者隊和「重型坦克」巴克利(Charles Barkley)統帥的太陽隊,衛冕成功,以三連冠的戰績宣告了公牛王朝的來臨。

1993年,經受著喪父之痛的喬丹突然宣布退出籃壇,改行打起了棒球。球隊群龍無首,諸強趁虛而入。令他們膽寒的是,1995年季後賽前,喬丹再度殺回NBA,那個籃球場中上帝的化身又回來了!1996年,告別了格蘭特的公牛隊請來了曾經的死對頭籃板王羅德曼。公牛隊繼續上演NBA的神話,一度連勝37場,不但創造了常規賽72勝10負和季後賽15勝3負的NBA記錄,而且在總決賽中4:2擊敗超音速隊,重新奪回王座。此後,公牛隊再接再厲,連續兩年將殺入總決賽的爵士隊斬於馬下,完成第二個三連冠的霸業。公牛王朝光芒四射。

喬丹在為公牛隊效力的13個賽季中,5次榮膺MVP,11次入選全明星隊,10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9次入選年度第一防守陣容,10次成為年度得分王,2次奪得奧運會冠軍。這位彷彿不受地心引力控制的籃壇霸主,創造了無數美妙時刻,刷新了NBA的大串記錄,成為名副其實的「飛人陛下」。

1998年,功成名就的喬丹激流勇退,第二次告別籃壇。皮蓬、羅德曼、朗利、科爾和庫科奇等舊臣也都相繼離開了公牛隊,就連「禪師」也放起了大假。盛極一時的公牛王朝衰敗了,NBA從此步入後公牛時代。近幾年來,球隊開始了大規模重建,先後迎來狀元秀布蘭德、傑倫-羅斯、傑伊-威廉姆斯和丹尼-馬紹爾。球員們很有潛力,不過想要重振旗鼓,尚需時日。

退休球衣號碼:
(4) 傑里-斯隆(Jerry Sloan)
(25) 鮑勃-萊夫(Bob Love)
(23)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

歷史:
1966-今 芝加哥公牛隊(Chicago Bulls)

獲總冠軍年份:
1991年、1992年、1993年、1996年、1997年、1998年
早在1948年就加盟NBA的國王隊並非是以其出眾的戰績而聞名於NBA,頻繁的遷移,使球隊獲得了「總在旅行的國王」這一稱號。

在加盟NBA的最初幾年中,原名羅徹斯特皇家隊的這支球隊曾是NBA中的一支強隊,並獲得過1951年的NBA冠軍。但在此後,他們卻再也未能嘗過冠軍的滋味。

1957年,球隊移居到辛辛那提並改名為辛辛那提皇家隊。奧斯卡-羅伯遜的來到使皇家隊有了新的希望。然而,皇家隊卻始終無法突破波士頓凱爾特人隊這一難以逾越的障礙。在這一時期,強大的凱爾特人隊以13個賽季獲11個冠軍的氣勢統治著NBA。1972年,球隊遷移到了西部並改名為堪薩斯城-奧馬哈國王隊。1975年球隊再次更名為堪薩斯城國王隊。

1981年,國王隊闖入西區總決賽,雖然隨後1:4不敵休斯頓火箭,但這卻是截至當時國王隊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1985年國王隊遷移到了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市,並更名為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在1982年到1995年十幾年的時間里,國王隊戰績糟糕,只在1986年進入了季後賽,而且首輪就被橫掃出局。

1995-1996年賽季,以一批年輕球員組建主力陣容的國王隊才總算再次沖入了NBA季後賽,雖然首輪便遭淘汰,但他們的打法已經逐漸完善。1998年,主教練阿德爾曼的到任,同年韋伯、賈森-威廉姆斯和南斯拉夫「雙雄」迪瓦茨、斯托亞科維奇的加盟使國王隊真正的強大起來,2001年,麥克-畢比和威廉姆斯交換來到了國王隊,加上克里斯蒂的到來國王隊的陣容變的空前強大。

從1998-1999賽季開始,國王隊連續4個賽季打入季後賽,並且不斷創造出好成績、刷新本隊和NBA的記錄。2001-2002賽季,國王隊以61勝21負的全聯盟最佳戰績進入季後賽。在西區總決賽中,國王隊和衛冕冠軍洛杉磯湖人隊進行了七場驚心動魄的「決戰」,最終以在第七場的加時賽中以6分之差飲恨出局。

目前的國王隊無疑是NBA中的一支頂尖球隊,他們被認為是2002-2003賽季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本賽季國王隊能否終「湖人王朝」,報上賽季的一箭之仇?讓我們拭目以待!

退休球衣號碼:
(1) 阿奇巴爾德(Nate Archibald)
(11) 鮑勃-戴維斯(Bob Davies)
(12) 斯托克斯(Maurice Stokes)
(14) O 羅賓遜(Oscar Robertson)
(27) 特威曼(Jack Twyman)
(44) 山姆-萊西(Sam Lacey)

歷史:
1948-57 羅徹斯特皇家隊(Rochester Royals)
1957-72 辛辛那提皇家隊(Cincinnati Royals)
1972-75 堪薩斯城-奧馬哈國王隊(Kansas City-Omaha Kings)
1975-85 堪薩斯城國王隊(Kansas City Kings)
1985-今 薩克拉門托國王隊(Sacramento Kings)

獲總冠軍年份:
1951年
1948年加盟NBA時,湖人隊還在明尼蘇達阿波利斯,但是一次飛機失事,使湖人老闆痛下決心,於1960年搬遷到了洛杉磯。

洛杉磯湖人隊是NBA歷史為數不多的常青樹之一,該隊的奪冠次數僅次與凱爾特人隊。湖人隊的最大特點是總有偉大的中鋒跟他們聯系在一起,米肯、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賈巴爾以及現在的奧尼爾等人,打造了「湖人王朝」。

自1948年加入NBA以來,湖人隊在6年內5奪總冠軍,湖人「第一王朝」應運而生。喬治-米肯(George Mikan)是「第一王朝」的奠基人。身高2.08的米肯雖然不是當時的第一長人,但他在禁區內無人能敵。1951-1952賽季,NBA甚至為了限制他的得分而加寬了三秒區。

湖人隊得到米肯後實力大增,1947年成立的第一年就奪得NBL的總冠軍。1948年湖人隊跳槽至NBA的前身BAA,湖人隊的NBA紀元也從此開始。1949年湖人隊打敗華盛頓國會隊,奪得BAA總冠軍。該賽季結束後,BAA與NBL合並成NBA,湖人隊奪得了改稱NBA後的第一個總冠軍。但1950-1951賽季,湖人隊卻以1比3不敵羅切斯特皇家隊(Rochester Royals),錯失三連冠軍的機會。1951-1954年,湖人隊奪得NBA歷史上第一個三連冠。但此後湖人開始下下坡路。1954年到1982年,他們只有兩次折桂(1972年,1980年)。

1979年湖人選中「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湖人的「表演時刻」(Show Time)開始到來。約翰遜當年就為湖人隊奪得了總冠軍。在總決賽第6場比賽中,當家中鋒賈巴爾受傷,20歲約翰遜挺身而出,從後衛改打中鋒,並且拿下了42分,湖人也以123比107戰勝凱爾特人,奪得總冠軍。1980-81賽季令人失望,湖人隊因為約翰遜受傷,在季後賽第一輪就被淘汰。1981年帕特-萊利成為湖人隊的主教練,他在此後的9年間為湖人奪得4個總冠軍。

1990年萊利掛印而去,此後湖人雖然經常出入於季後賽,但總是與總冠軍緣慳一面,直到2000年才再登寶座。

1999-2000賽季,菲爾-傑克遜入主湖人,與奧尼爾(Shaquille O'Neal)和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打造出第三個「湖人王朝」。當賽季湖人隊經過驚險的7場大戰後淘汰開拓者,闖進總決賽。在兩隊的第七場比賽中,湖人隊在第四節還一度落後13分,但最後還是不可思議地反敗為勝。總決賽面對東部冠軍步行者,湖人以4比2勝出,奪得自1988年以來的第一個總冠軍。

第一個總冠軍到手後,三連冠水到渠成。2000-2001賽季,湖人在季後賽勢不可擋,西部碰到他們的球隊都被剃了光頭,湖人只在總決賽中輸給76人隊一場,最後以季後賽15勝1負的驕人戰績奪得二連冠。奧尼爾在總決賽中平均每場得33分15.8個籃反,成為當之無愧的MVP。

2000-2001賽季,湖人隊在西部決賽中又碰到「絆腳石」,與國王隊酣斗7場後才與網隊會師。湖人隊以4比0拿下了網隊,奪得第三個冠軍。奧尼爾總決賽平均每場36.3分12.3個籃板,再次成為總決賽MVP。

2002-2003賽季,奧尼爾受傷缺陣了前13場比賽,湖人開局戰績不佳,但奧尼爾復出後,湖人實力猶存,仍然是奪冠熱門。

退休球衣號碼:
(13) 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
(22) 貝勒(Elgin Baylor)
(25) 古德里奇(Gail Goodrich)
(32) 「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
(33) 賈巴爾(Kareem Abl-Jabbar)
(42) 詹姆斯-沃西(James Worthy)
(44) 傑里-韋斯特(Jerry West)

歷史:
1948-60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Minneapolis Lakers)
1960-今 洛杉磯湖人隊(Los Angeles Lakers)

獲總冠軍年份:
1949年、1950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72年、1980年、1982年、 1985年、1987年、198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1948年入盟的活塞隊是NBA資歷最老的球隊之一,在經歷了長達41年的漫長等待之後才登上NBA總冠軍的寶座,成為聯盟歷史上"大器晚成"的典型一例。

活塞隊前身為1941年成立的韋恩堡活塞隊,主場設於韋恩堡,先後在NBL和BAA中雄霸一方。1948年,球隊隨BAA並入NBA,並一度在1955年和1956年殺入總決賽,可惜均以1:4負於對手。1957年,球隊遷址汽車城底特律,卻沒能帶來好運。主教練更迭頻繁,成績仍然毫無起色。

1966年球隊選中新秀後衛戴夫-賓(Dave Bing)。這位最佳新秀當年就帶領球隊殺入季後賽,同時也不斷創造出各項個人記錄。後來,他作成為活塞隊歷史上得分最多的球員之一,入選籃球名人堂。1970年,中鋒拉尼爾(Bob Lanier)也加入進來。1974年,二人合力使球隊首次在常規賽中獲勝52場。可惜,好成績只是曇花一現,活塞隊日薄西山,1980年僅16勝66負,跌落谷底。

1981年,球隊通過選秀得到了「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這個多才多藝的榜眼後衛。他擁有出其不意的各種投籃技巧、雜技般的切入、閃電般的速度和神出鬼沒的妙傳。在效力活塞隊的13年間,他兩度奪得總冠軍,12次入選全明星陣容,3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

隨後的幾年,1983年名帥查克-戴利入主活塞隊,1985年,全明星後衛喬-杜馬斯(Joe Dumars)來了,隨後,「微波」威尼-約翰遜(Vinnie Johnson)加盟。加上艾德里安-達特利(Adrian Dantley)、中鋒比爾-蘭比爾(Bill Laimbeer)和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以強硬防守和激烈身體對抗而著稱的「壞孩子軍團」誕生了。

1988年,令人望而生畏的活塞隊,以54勝28負的戰績殺入季後賽。先後擊敗「飛人」喬丹領軍的公牛隊和強大的凱爾特人隊,在總決賽中與湖人隊大戰7局,最後以3分之差惜敗,他們缺少的僅僅是運氣而已。1989年,「壞孩子」們卷土重來,這次他們沒有錯失良機,在再度擊敗公牛隊之後,憑借杜馬斯的出色發揮,以4:0干凈利落地擊敗缺兵少將的湖人隊,獲得總冠軍。次年他們第三次擊敗公牛隊,並在總決賽里4:1戰勝開拓者隊成功衛冕。活塞隊以兩連冠的成功,實現了長達41年的夢想。

此後,恨得咬牙的喬丹沒有讓活塞隊再得意下去,NBA進入了公牛時代。隨著戴利辭去主教練職務和「壞孩子」們的相繼離開,活塞隊盛而轉衰。1993年,他們結束了連續10年進入季後賽的歷史,淪落為一支二流球隊。

近年來,活塞隊曾先後得到多面手格蘭特-希爾(Grant Hill)、全明星球員斯塔克豪斯(Jerry Stackhouse)和防守專家本-華萊士(Ben Wallace)的幫助,狀態逐步回升。2002年,活塞隊一度以50勝32負的戰績,殺入東區半決賽。本賽季,活塞隊組建了由華萊士、得分高手漢密爾頓、阿特金斯、克利福德-羅賓遜和上賽季最佳第六人科利斯-威廉姆斯組成的年輕陣容,實力不容小覷。

退休球衣號碼:
(2) 查克-戴利(Chuck Daly)
(4) 喬-杜馬斯(Joe Dumars)
(11) 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
(15) 威尼-約翰遜(Vinnie Johnson)
(16) 拉尼爾(Bob Lanier)
(21) 戴夫-賓(Dave Bing)
(40) 比爾-蘭比爾(Bill Laimbeer)

歷史:
1948-57 福特-維恩活塞隊(Fort Wayne Pistons)
1957-今 底特律活塞隊(Detroit Pistons)

獲總冠軍年份:
1989年、1990年、2004年
火箭隊是一支有高中鋒傳統的球隊,從早期的摩西-馬龍(Moses Malone)、拉爾夫-桑普森到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以及2003年首輪選中的中國中鋒姚明。1967火箭隊年加入NBA,當時落戶於聖地亞哥,經歷了4個平淡的賽季後,於1971年搬到休斯頓。

跟許多球隊一樣,火箭隊的處子賽季令人失望。1967-1968賽季,火箭隊僅15勝67負。第二個賽季火箭隊從休斯頓大學得到「大E」埃爾文-海耶斯(Elvin Hayes),他在新秀賽季平均每場就拿下28.4分,火箭隊隊成績開始上揚,1968-1969賽季火箭隊取得37勝45負的成績,打進了季後賽。1970年火箭隊27勝55負,1971年40勝42負,從1971年開始,火箭隊就搬到了休斯頓。

休斯頓人更喜歡看橄欖球,所以火箭隊搬到這里並沒受到多大的歡迎。1976-1977賽季,火箭隊得到了傳奇人物摩西-馬龍。當時火箭隊還有湯姆-賈諾維奇等人,他們以49勝33負取得1977年中區冠軍,但在東部決賽中敗給76人隊。

1977-1978賽季,湯姆賈諾維奇被科密特-華盛頓嚴重打傷,休息了5個月,火箭隊實力大損,當賽季只有28勝54負。1978-1979賽季,摩西-馬龍平均每場拿下24.8分17.6個籃板,奪得了常規賽MVP,火箭隊也再進季後賽,但在第一輪就被淘汰。1980-1981賽季,在摩西-馬龍的帶領下,火箭隊再次進入了總決賽,但在總決賽中,拉里-伯德的凱爾特人以4比2勝出。

火箭隊的第二次進總決賽是在8年之後。1983年和1984年,火箭隊連續拿到兩個頭號選秀權,分別選中了拉爾夫-桑普森和阿基姆-奧拉朱旺,兩個身高2.10以上球員組成「雙塔」。火箭隊1985年殺入季後賽,但在第一輪就被爵士隊淘汰出局。1986年火箭隊殺入了總決賽,但是這次遇到的是到凱爾特人,又無功而返。

直到1994年,火箭隊才獲得第一座總冠軍獎杯。奧拉朱旺在那個賽季平均每場得了27.3分11.9個籃板和3.71個蓋帽。在總決賽中,火箭隊碰到紐約尼克斯隊。奧拉朱旺戰勝了尤因,火箭隊以4比2奪得球隊第一個總冠軍。

1995年火箭隊從開拓者得到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但衛冕冠軍在常規賽舉步維艱,只取得47勝35負。季後賽也很艱難,首輪戰勝了取得60勝的爵士隊,第二輪以1比3落於給太陽隊,但火箭連下三城。西部決賽,奧拉朱旺大戰常規賽MVP大衛-羅賓遜,火箭隊以4比2戰勝聖

Ⅱ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NBA的知識(十萬火急)

1 NBA隊名的由來

NBA現有球隊30支,每支球隊的隊名除了標示著球隊的所在地(如芝加哥公牛的大本營就在芝加哥)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愛稱,你知道這些愛稱都是怎麼來的么?

1.凱爾特人隊 : 由於波士頓有許多愛爾蘭移民,其中有不少移民是凱爾特人,所以球隊 初建時隊名就叫「原始凱爾特人隊」,後簡化成「凱爾特人隊」。

2.熱隊 : 球隊建於四季溫暖宜人的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所以在眾多隊名後選名單中選中了「熱」,既現示出了邁阿密的氣候條件,又希望球隊能有個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的未來。

3.網隊 : 「網」指的就是「籃網」,是籃球運動中不可缺的要素之一。網隊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一方面是為了和籃球攀上點關系,另一方面是因為早在新澤西網球隊成立之前,紐約已有棒球隊METS和橄欖球隊JETS,當時這兩支球隊都已羽翼豐滿,網隊起了這兩個隊的諧音NETS,其實也想沾一下它的光。

4.尼克斯隊: 正確的說法是「燈籠褲隊」,因為紐約有大量荷蘭移民,荷蘭人最喜歡穿寬松肥大的燈籠褲,而「尼克斯」只是「燈籠褲」一詞的譯音。

5.魔術隊: 因為迪斯尼世界樂園是奧蘭多的一大休閑娛樂場所而「 Come to the magic」(來玩魔術)又是奧蘭多人最愛說的一句話,魔術隊也因此而得名。

6.76人隊 : 前身是「錫拉丘茲民族」,1963年遷到費城後改成「76人隊」因為費城是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的地方。

7.奇才隊 : 球隊大本營還在巴爾的摩時隊名為「子彈隊」,因為巴爾的摩的軍需產業非常發達。球隊遷往華盛頓後繼續用「子彈隊」這個名字,直到1997——1998賽季才改為「奇才隊」,也有人稱之為「巫師隊」。

8.鷹隊 : 最初命名為「三市黑鷹隊」,是借用了酋長「黑鷹」的名字。1951年遷至密爾沃基後易名為「鷹隊」。1955年遷至聖路易斯,1968年遷到亞特蘭大至今仍一直使用「鷹隊」這個名字。

9.黃蜂隊 : 球隊的隊標就是一隻兇猛的班胡蜂,是從社會上徵集來的作品,另外夏洛特市的市徽上也有蜂的圖案。

10.公牛隊 : 芝加哥畜牧業非常發達,該城的職業橄欖球隊和職業棒球隊各有一支以動物名稱命名的球隊,所以「公牛」便成了芝加哥職業籃球隊的隊名。

11.騎士隊 :克里夫蘭在給新成立的職業籃球隊起隊名時,在當地投票表決,結果6000張選票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都選了「騎士」。

12.活塞隊 : 1948年加入NBA時大本營在福特懷恩,老闆是從事活塞製造業的,「活塞」就成了球隊的隊名。1957年,球隊遷到汽車城底特律後仍然沿用這個名字。

13.步行者隊: 英文名字是「Pacers」,發音和「Pacecar」非常相似,而「Pacecar」是在「印第安納500」(和F1齊名的世界著名賽車盛事之一)比賽中在前方開道的先導車,其風頭不讓名賽車。球隊以「Pacers」命名,自然也是想借「印第安納500」的人氣一舉成名

14.雄鹿隊 : 和許多不知用什麼動物名稱給球隊命名的球隊一樣,密爾沃基在給自己的球隊命名時也曾舉棋不定,最後在包括「臭鼬」、「海狸」等一大堆動物名稱中,選擇了彈跳力好、而且是密爾沃基一帶野生的「雄鹿」為球隊的隊名。

15.猛龍隊 : 這是1993年誕生在加拿大的球隊,隊名也是徵集而來的,最後選中了兇猛、速度快、彈跳高的「龍」。

16.火箭隊 : 球隊最早是在盛行軍需產業的聖地亞哥,1991年遷美國國家航空天局(NASA)所在地休斯頓後,「火箭」這個名字更加名副其實了。

17.小牛隊 : 1980年3月,球隊老闆在徵集來的大約四千六百個名稱中,選中「小牛」為球隊的隊名。

18.金塊隊 : 原名「丹佛火箭隊」,是ABA創始球隊之一。1974年加入NBA後改名為「金塊隊」,因為19世紀美國家對西部進行大開發時,曾在丹佛發現了金礦。

19.森林狼隊 : 以明尼蘇達地區數量眾多的一種野生動物「森林狼」命名。

20.馬刺隊 :ABA的創始球隊之一,最早時球隊大本營在達拉斯,隊名為「達拉斯橡木隊」,1970年更名為「得克薩斯橡木隊」,1973年移師聖安東尼奧後改名為「馬刺隊」。「馬刺」是騎馬者釘在鞋後跟上的一種鐵制的刺馬針,以此為隊名,可以反映出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時代特徵。

21.爵士隊: 創建於1974年,當時主場在新奧爾良,隊名為「新奧爾良爵士隊」。1980年移師猶他州的鹽湖城後,依然沿用「爵士隊」這個名字。

22.灰熊隊 : 創建於1994年的又一加拿大新軍,以加拿大西部非常有代表性的動物——大灰熊給球隊命名,象徵著籃球的力量。

22.勇士隊 : 1946年誕生與於費城,隊名為「費城武士隊」,是為表達對美國獨立戰爭中犧牲的勇士的一種敬意。1962年移師舊金山後改為「金州勇士隊」。

23.快艇隊 : 1970年成立於布法羅,隊名為「布法羅勇敢者隊」。1978年遷到聖地亞哥後,更名為「聖地亞哥快艇隊」,1980年又遷到至洛杉磯。

24.湖人隊 : 建於1968年,隊名也是徵集來的名字。非尼克斯是亞利桑那州的首府,年降水量稀少,陽光充足,以「太陽」為隊名最有代表意義。

25.開拓者隊: 成立於1970年,當時波特蘭正好是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地,因此用「開拓者」給球隊命名也能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特徵。

26.國王隊 : 該隊更名之多是NBA其他球隊望塵莫及的,剛成立時叫「羅切斯特皇家隊」,1957年更名為「辛辛那提皇家隊」,1972年改稱「堪薩斯城—奧哈馬國王隊」,直到1985年才定居薩卡拉門托,更名為「薩卡拉門托國王隊」。

27.超音速隊: 球隊誕生在西雅圖,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的總部所在地。1967年球隊建立的時候,波音公司正在開發製造超音速客機,而在波音公司幫助下創立的球隊也選擇了「超音速」這個名字。

(2):2 NBA選秀制度

為了使NBA比賽的各隊水平不致太懸殊,增加比賽的精彩和激烈,NBA在每年度的總決賽之後,大概在6月下旬就舉行一年一次的「新人選秀」大會。

參加「選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學的學生,均為NCAA全美大學生籃球聯賽上的佼佼者。最近幾年來,受金錢的誘惑,很多參加「選秀」的大學生都是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甚至1996年的「選秀大會」上出現了5名高中生。

NBA根據新人在大學期間(高中階段)的比賽表現打分排名。然後,NBA各球隊按照本年度在常規賽中的勝率排名,按由弱到強的順序依次挑選,每一隊每一輪只能選一個新人,一般共進行2-3輪。

為了公平起見,NBA從前兩年開始,在選秀前,先分發1000個乒乓球,上面註明挑選的順序號,列常規賽成績最差的球隊可挑250個,他們中首選權的機率是25%;以下依次類推。上個賽季未進入季後賽的11支球隊中,成績最好的機率最小。NBA還規定,以抽簽方式決定挑選權,只適用於「新人選秀」的第一輪。
(3):3 NBA歷屆全明星賽MVP

年份 最有價值球員 所屬球隊

2004 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Neal) 湖人
2003 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 森林狼
2002 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 Rice) 湖人
2001 艾倫·艾弗森(Allen Iverson) 七六人
2000 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Neal) 湖人
蒂姆·鄧肯(Tim Duncan) 馬刺
1998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 公牛
1997 格倫·萊斯(Glen Rice) 黃蜂
1996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 公牛
1995 米奇·里奇蒙德(Mitch Richmond) 國王
1994 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 公牛
1993 卡爾·馬龍(Karl Malone) 爵士
約翰·斯托克頓(John Stockton) 爵士
1992 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 湖人
1991 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 七六人
1990 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 湖人
1989 卡爾·馬龍(Karl Malone) 爵士
1988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 公牛
1987 湯姆·錢柏斯(Tom Chambers) 超音速
1986 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homas) 活塞
1985 拉爾夫·辛普森(Ralph Simpson) 火箭
1984 伊塞亞·托馬斯(Isiah Tomas) 活塞
1983 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 76 人
1982 拉里·伯德(Larry Bird) 凱爾特人
1981 奈特·阿奇博爾德(Nate Alchibald) 凱爾特人
1980 喬治·格溫(George Gervin) 馬刺
1979 戴維·湯普森(David Thompson) 金塊
1978 蘭迪·史密斯(Randy Smith) 水牛城勇士
1977 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 76 人
1976 戴夫·賓(Dave Bing) 活塞
1975 沃爾特·弗雷澤(Walt Frazier) 尼克
1974 鮑勃·雷尼爾(Bob Lanier) 活塞
1973 戴夫·考恩斯(Dave Cowens) 凱爾特人
1972 傑里·韋斯特(Jerry West) 湖人
1971 倫尼·威爾肯斯(Lenny Wilkens) 超音速
1970 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 尼克
1969 奧斯卡·羅伯遜(Oscar Robertson) 辛辛那堤皇家
1968 哈爾·格瑞爾(Hal Greer) 費城 76 人
1967 里克·巴里(Rick Barry) 舊金山勇士
1966 亞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 聖路易老鷹
1965 傑里·盧卡斯(Jerry Lucas) 聖路易老鷹
1964 奧斯卡·羅伯遜(Oscar Robertson) 辛辛那堤皇家
1963 比爾·拉塞爾(Bill Russell) 凱爾特人
1962 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 聖路易老鷹
1961 奧斯卡·羅伯遜(Oscar Robertson) 辛辛那堤皇家
1960 威爾特·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 費城勇士
1959 埃爾金·貝勒(Elgin Baylor) 明尼波里斯湖人
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 聖路易老鷹
1958 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 聖路易老鷹
1957 鮑勃·庫錫(Bob Cousy) 凱爾特人
1956 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 聖路易老鷹
1955 比爾·沙爾曼(Bill Sharman) 凱爾特人
1954 鮑勃·庫錫(Bob Cousy) 凱爾特人
1953 喬治·邁肯(George Mikan) 明尼亞波里斯湖人
1952 保羅·阿里金(Paul Arizin) 費城勇士
1951 愛德·麥考利(Ed Macauley) 凱爾特人

[注]1999年未舉辦全明星賽
(4):4 NBA歷屆全明星賽比賽成績

年度 比分(東部-西部) 舉辦地點
2004 132 : 136 洛杉磯
2003 145 : 155 亞特蘭大
2002 120 : 135 費城
2001 111 : 110 華盛頓
2000 126 : 137 金州
1998 135 : 114 紐約
1997 132 : 120 克里夫蘭
1996 129 : 118 聖安東尼奧
1995 112 : 139 菲尼克斯
1994 127 : 118 明尼亞波里斯
1993 132 : 135 (加時) 猶他
1992 113 : 153 奧蘭多
1991 116 : 114 夏洛特
1990 130 : 113 邁阿密
1989 134 : 143 休斯敦
1988 138 : 133 芝加哥
1987 149 : 154 (加時) 西雅圖
1986 139 : 132 達拉斯
1985 129 : 140 印地安那波里斯
1984 154 : 145 (加時) 丹佛
1983 132 : 123 洛杉磯
1982 120 : 118 新澤西
1981 123 : 120 克里夫蘭
1980 144 : 135 (加時) 華盛頓
1979 129 : 134 底特律
1978 133 : 125 亞特蘭大
1977 124 : 125 密爾瓦基
1976 123 : 109 費城
1975 108 : 102 鳳凰城
1974 123 : 134 西雅圖
1973 104 : 84 芝加哥
1972 110 : 112 洛杉磯
1971 107 : 108 聖地亞哥
1970 142 : 135 費城
1969 123 : 112 巴爾的摩
1968 144 : 124 紐約
1967 120 : 135 舊金山
1966 137 : 94 辛辛那堤
1965 124 : 123 聖路易
1964 111 : 107 波士頓
1963 115 : 108 洛杉磯
1962 130 : 150 聖路易
1961 131 : 153 雪城
1960 125 : 115 費城
1959 108 : 124 底特律
1958 130 : 118 聖路易
1957 109 : 97 波士頓
1956 94 : 108 羅徹斯特
1955 100 : 91 紐約
1954 98 : 93 (加時) 紐約
1953 75 : 79 韋恩堡
1952 108 : 91 波士頓
1951 111 : 94 波士頓

5 NBA誕生

籃球運動創始於一百多年前的桃子籃及一顆圓球。近幾十年來,因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創造了第一個粗糙的籃球模型,使得國家籃球聯盟(NBA)成為籃球史上所有最偉大球員的大家庭。從NBA第一位巨星喬治米坎,到波士頓塞爾提克王朝,再到1980年代的賴瑞博德、魔術強生、艾薩湯瑪斯和麥可喬丹,NBA職業籃球賽不只成為一項國際表演賽,更是本世紀最為熱門的觀賞運動之一。
聯盟的誕生奈史密斯博士怎麼也想不到,他的一個簡簡單單的構想,竟然會成為風靡全球,且培育出無數超級運動員的游戲。公元1891年,他在春田市基督青年訓練學校的體育館內掛上兩個桃子籃,希望創造出一種適合在冬季里舉辦的室內運動,並想借著牆上的籃框,讓運動員鍛煉出健康的體魄及靈活的動作,而非僅有力量的訓練而已。然而,不到五十年,球員全方位的技巧已讓籃球運動產生了革命的性的變化。公元1946年春天,第一個職籃聯盟正式宣布成立。在當時,美國球迷最熱衷的仍舊是大學籃球賽,職業籃賽則開始急起直追。雖然球隊已歷經四十年的組織與比賽,但是它的球迷依舊局限在各球隊所在地的觀眾而已。美洲籃球協會(BAA)美洲籃球協會(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並無與眾不同之處,至少在第一個球季時(1946-47)是如此。它共有十一支隊伍,分為東、西兩個賽區,他們分別來自當時美國幾個最大的都市,像是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底特律以及克里夫蘭等,而聯盟中還有一支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球隊。盡管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注意職業籃賽,然而電視及廣播節目僅有蜻蜓點水般的簡短介紹,甚至連市內最大報紙也絲毫無視BAA聯盟的存在。可想而知BAA出現了極大的危機。在聯盟第二個球季開始時,僅剩下七支球隊。巴爾的摩隊的加入,勉強讓兩區的球隊數湊成了偶數。但主要的問題仍舊存在,沒有人敢確定在大學籃球的排擠之下,職業籃球是否能繼生存。由於八支隊伍中有六支是東區隊伍,西區根本無招架之力,即使有弗克斯與馬克斯薩斯羅夫斯基等明星球員,聯烈仍然需要更多的活力注入其中。然而在1948-49球季里,聯盟開始出現一些轉機,四支原屬國家籃球聯盟(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que )中西區(Midwest)的球隊加入了BAA聯,突然間,BAA聯盟內就獲得許多全美國知名度最高的球員。
NBA聯盟向前邁進自1949-50球季開始,原屬於NBL的球隊全數合並至BAA即在此時正式更名為國家籃球協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NBA。此時的NBA除了要將十七個隊伍均分至三個分區外,還有更多的麻煩等著他們去解決,不過職業籃賽仍在此刻注入了相當大的活力。然而,距離痛苦的結束仍然還很遠。一年之後,又有六支球隊相繼解散。除了將剩餘球隊改分為兩區以便於管理外,NBA仍在持續掙扎中。就在聯盟不斷提出對策應付難關之時,有越來越多的新星不斷加入聯盟,像是尼爾強斯頓、艾德麥考利、比爾夏門、鮑勃柯鍚、鮑勃佩弟等人,都是當時技藝超群的球員。另外就是針對球賽本身的改變。1954-55球季之前,剩餘九支球隊的老闆開會決定修改兩項重要的球賽規則。雪球隊的老闆丹尼拜爾松首先引進了控球時間的限制,主要在讓場上的球員必須戰戰兢兢地打球,而不讓他們拖拖拉拉地將比賽混完。此舉不但能迫使球隊改變一些無聊的戰術,更能讓比賽的總得分大幅度地增加。拜爾松假設平均每個球隊在一場比賽中必須出手投籃60次。因此,在一場48分鍾(2880秒)的比賽里,兩隊必須出手120次,就這樣計算出每次的控球時間不得超過24秒。這項建議立即為聯盟所採納,此後,球場上進攻的一方若不能在24秒鍾之內出手投籃,則防守球隊即可重獲控球權。另一項重要的規則,就是限定了球隊在每一小節之內所容許的犯規次數。只要在同一小節之內犯規滿六次,而後節之內的每一次犯規,都將由對方主罰三球(非目前的兩球)。此舉除了讓舊有的犯規戰術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之外,更重要的是得以讓球賽更順暢地進行,不至被頻繁的犯規動作所打斷.
年份 冠軍得主 所屬球隊 身高
2004 弗雷德·瓊斯 勇士 1.88米
2003 傑森·理查德森 勇士 1.98米
2002 傑森·理查德森 勇士 1.98米
2001 戴斯蒙德·梅森 超音速隊 1.98米
2000 文斯·卡特 猛龍隊 2.01米
1999 無賽事
1998 無賽事
1997 科比·布萊恩特 湖人隊 1.98米
1996 布倫特·巴里 快艇隊 1.98米
1995 哈羅德·邁納 熱浪隊 1.96米
1994 艾賽亞·瑞德 森林狼隊 1.96米
1993 哈羅德·邁納 熱浪隊 1.95米
1992 塞德里克·塞巴洛斯 太陽隊 2.01米
1991 迪·布朗 凱爾特人 1.86米
1990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鷹隊 2.03米
1989 肯尼·沃克 尼克隊 2.03米
1988 邁克爾·喬丹 公牛隊 1.98米
1987 邁克爾·喬丹 公牛隊 1.98米
1986 斯伯特·韋伯 鷹隊 1.70米
1985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鷹隊 2.03米
1984 拉里·蘭斯 太陽隊 2.08米

NBA歷屆三分遠投大賽冠軍

年份 冠軍得主 所屬球隊 身高

2004 沃森·雷納德 金塊 1.93米
2003 P·斯托賈科維奇 國王隊 2.06米
2002 P·斯托賈科維奇 國王隊 2.06米
2001 雷·阿倫 雄鹿隊 1.98米
2000 傑夫.霍納塞克 爵士隊 1.93米
1999 無賽事
1998 傑夫.霍納塞克 爵士隊 1.93米
1997 史蒂夫.科爾 公牛隊 1.91米
1996 蒂姆.萊格勒 子彈隊 1.93米
1995 格倫·萊斯 熱隊 2.03米
1994 馬克.普萊斯 騎士隊 1.86米
1993 馬克.普萊斯 騎士隊 1.86米
1992 克雷格.霍奇斯 公牛隊 1.91米
1991 克雷格.霍奇斯 公牛隊 1.91米
1990 克雷格.霍奇斯 公牛隊 1.91米
1989 戴爾.埃利斯 超音速隊 2.01米
1988 拉里·伯德 凱爾特人隊 2.06米
1987 拉里·伯德 凱爾特人隊 2.06米
1986 拉里·伯德 凱爾特人隊 2.06米

8 全明星球員參賽場次紀錄

參賽場次 全明星球員
18場 卡里姆· 阿卜杜·賈巴爾
13場 威爾特·張伯倫
13場 鮑勃·庫錫
13場 約翰·哈夫利切克
12場 埃爾文·海耶斯
12場 哈基姆·奧拉朱旺
12場 奧斯卡·羅伯遜
12場 比爾·拉塞爾
12場 傑里·韋斯特
12場 卡爾·馬龍
9場 邁克爾·喬丹

(10):9 全明星球員上場時間紀錄

上場時間 全明星球員
449分鍾 卡里姆· 阿卜杜·賈巴爾
388分鍾 威爾特·張伯倫
380分鍾 奧斯卡·羅伯遜
368分鍾 鮑勃·庫錫
367分鍾 邁克爾·喬丹
360分鍾 鮑勃·佩蒂特
343分鍾 比爾·拉塞爾
341分鍾 傑里·韋斯特
331分鍾 魔術師約翰遜
321分鍾 埃爾金·貝勒

10 NBA全明星球員得分紀錄

總得分 全明星球員
262 邁克爾·喬丹
251 卡里姆· 阿卜杜·賈巴爾
246 奧斯卡·羅伯遜
224 鮑勃·佩蒂特
221 朱利葉斯·歐文
218 埃爾金·貝勒
191 威爾特·張伯倫
185 伊塞亞·托馬斯
179 約翰·哈夫利切克
176 魔術師約翰遜

Ⅲ 我想加盟做童裝,請問做哪個品牌的好點

娃哈哈品牌的童裝是你的最佳選擇,因為從「娃哈哈」這個品牌來講目前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品牌,而且在2003年就通過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證書」,是服裝業中通過認證的最年輕品牌;2006年5月娃哈哈童裝又通過了「CQC生態紡織品」認證,而目前我國通過「CQC」認證的童裝品牌還不到四家,所以我覺得這兩個是娃哈哈童裝最大的賣點,另外它的款式也很不錯,是屬於童裝品牌中的高端品牌,但價格卻比較容易接受,相信這個品牌的童裝比較適合你的加盟。
在雲南昆明加盟這個品牌也不錯,你可以聯系娃哈哈童裝雲南總代理,電話是0871-7212145,手機是13368714255找余先生或者是黃先生。
祝你創業成功!

Ⅳ 「小李子」確認加盟昆汀第九部長片,兩人的合作將為這部電影帶來哪些看點

「小李子」確認加盟昆汀第九部長片,兩人的合作將為這部電影帶來許多看點。例如:小李子精湛的演技將如何演繹劇中角色,在小李子的演繹下是否會有反轉,小李子和昆汀的合作將會有何種碰撞和融合體現在電影之間等,都將成為看點。


據《好萊塢報道者》的消息,昆汀正在籌備的新片是有關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犯罪集團曼森家族的故事。 以查爾斯·曼森為首的曼森家族在 1960 年代是恐怖和死亡的代名詞。他們犯下了一樁樁令人發指的謀殺案。昆汀的電影將圍繞有關 1969 年 Sharon Tate 的謀殺案展開。懷有八個月身孕的演員,著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妻子 Sharon Tate 在家中被曼森和他的追隨者們殘忍地殺害,身中 16 刀。和 Sharon Tate 一同死在屋內的還有三人,另外還有一個青年在屋外車中被槍殺。


不過,由於有事實和倫理的框定,昆汀在血腥場面的表現上或許會有所收斂。 Harvey Weinstein 和 Bob Weinstein 兄弟將參與電影的製作,但目前尚不清楚韋恩斯坦影業是否會發行昆汀的新作。昆汀的上一部電影《八惡人》就是由韋恩斯坦影業發行的,但集結起不俗卡司陣容(塞繆爾·傑克遜、庫爾特·拉塞爾)的《八惡人》並沒有在本土取得理想的票房。 昆汀曾說自己將在執導完第 10 部電影後退役。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曼森家族的電影可能成為他倒數第二部作品。


喜歡小李子和昆汀的朋友不妨期待一下這兩人合作之後的電影。

Ⅳ 為什麼說富士山居圖是爛片

反面的評論:一部以無數廣告 包括諾基亞 保險 牛奶等等的廣告巨作,其中包括林志玲姐姐的十幾次換裝個人秀,其中包括SM 戀母 護士裝 舞女裝 荷官裝 洗吹剪裝 紅毯裝 女扮男裝特工裝,賣保險的特供老婆堪比特工王牌為結合的一部作品,輾轉日本 中國 等各地豪華陣容排出史上爛劇之最!你以為它是諜戰片,其實它是愛情片;你以為它是愛情片,其實它是文藝片;你以為它是槍戰武打片,其實它是恐怖片;你以為它是恐怖片,其實它只是旅遊景地宣傳片!」還有網友更直白:「觀看的心情,猶如你點了三鮮湯,店家卻給你端來一盤老乾媽炒月餅,上面還澆了巧克力醬。它殘忍的讓其他爛片走投無路……」
直接給跪啊親,我真是服了這導演了簡直智商是硬傷啊~一部電影能拍的這么支離破碎的也真是流逼啊~林志玲這花瓶直接不做評價,華仔,張靜初,佟大為幹嘛會接這種片子啊~太傷心了~我還去電影院看的,花了那麼些軟妹幣就看這么個玩意兒~這種電影簡直就是垃圾~無力吐槽~

正面的看點1、人物造型。特工英雄劉德華、職業精英張靜初、完美主義佟大為都在片花中有所展現,其中又以殺手林志玲為甚,一直聲稱的24種女人造型,在片花中曝光了6款,且多以制服主打,不禁引發聯想;
2、奇觀展現。片花從西湖開場,到迪拜結束,所涉及人類奇觀盡收眼底,且《碟中諜4》協拍公司加之《2012》攝影,保證了電影在色彩和鏡頭的運用上呈現出極致化的視覺效果。
3、情感糾葛。劉德華與張靜初纏綿,又與林志玲同生共死,而林志玲又與佟大為展現畸戀的情節。剪不斷,理還亂,「富春」的角色之間顯然有更多的情感話題隱現。
4、中日對抗。片花首次透露了佟大為的日本人身份,這與《金陵十三釵》真的是180度的顛覆,而電影顯然也醞釀了中國特工獨挑日本惡魔的戲碼。
5、極限動作。《極限特工》系列導演bob的加盟,加之《007》動作團隊,這組公式後邊加上任何一個賓語都是一個強烈的片語,而片花結尾迪拜塔縱身一跳,貌似只露端倪。

Ⅵ 加盟連鎖用英語怎麼說請告訴我最專業的表達,謝謝·

Chain是鎖鏈的意思,store為商店的意思,由於是一個詞語,所以一般用-連起來。也就是chain-store。
Join是加入加盟的意思,加盟連鎖店就是Join the chain-store。

Ⅶ 2022中秋晚會首波陣容官宣!有哪些實力派歌手的加盟

2022年中秋晚會首播陣容強勢官宣,毛不易,李宇春,周深,胡夏,汪蘇瀧,李克勤以及那英等許多實力派的歌手都加盟此次中秋晚會。

每年9月份的中秋晚會都會大家帶來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節目,2022年8月31日,中秋晚會的陣容相關工作部門已經官宣,從參加此次中秋晚會的名單中可以看出,此次中秋晚會的節目會非常的優秀,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那英。

那英可以說是眾多實力派歌手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她是女性歌手中的傑出代表,每年中秋晚會時他都會有所參與,今年也不例外。那英的歌聲很具有感染力而且特別有辨識度,那很多歌曲都深受大家的歡迎,特別像《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霧里看花》以及《春桃花開》等許多歌曲都讓人難以忘懷。

Ⅷ 傑克托馬斯有沒加盟lie to me

傑克托馬斯沒有加盟美劇lie to me。只是在第一季第一集中臨時客串。

傑克·托馬斯(Jake Thomas),美國童星,1990年1月30日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9歲起就已經開始出現在銀幕之上,參加過多部電影及電視劇集的演出。

《別對我說謊》是由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出品,羅伯特·斯文克導演,Tim Roth、Kelli、Brend 等人主演的電視劇。

該劇的靈感來源於行為學專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實研究以及暢銷書《Telling Lies》,每集劇情為一個簡短的故事,卡爾.萊特曼(主演)通過對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的觀察,還原故事真相,三部美劇分別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上映。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4109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170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790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256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474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47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415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4051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36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