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男裝原型後肩省怎麼處理

男裝原型後肩省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10-15 22:04:21

① 服裝原型打版設計

衣身原型的構成要素:
1. 身幅與腰線的確定:
將平面的匹布以最簡單的筒狀形式(柱面體)包裹人體的上半身。
圍長:身幅:(B/2+6cm);
縱高:腰線:腰部合身狀態的腰線水平。
腰線選擇是垂直柱面外包圍的水平腰線
2.胸省、肩省的含義 :
胸省:放在袖窿弧線上,大小為(B/4-2.5) 0 。
肩省:大小為(B/32-0.8) 0。
3.領口弧線的條件 :
後領寬:B/24+3.6cm,前領寬:B/24+3.4cm 。
在統計和短寸式原型兩種方法的基礎上,考慮到覆蓋率並簡化公式後形成的。
4.肩線
前肩:220, 後肩:160。
後肩省:(B/32-0.8)確定,
中號原型為1.79cm。
新原型肩線的位置是比肩棱線略微靠前一些,與舊原型的思路相同,由此引起前後領口寬度的相對關系不變。
肩斜度的確定考慮:
人體肩斜度;
肩部向前的傾度;
肩部的厚度;
同一高度位置正中厚度的差值。
數值設定運用統計和短寸式原型的方法,並考慮覆蓋率形成

② 服裝十種褶的變化與紙樣畫法

服裝十種褶的變化與紙樣畫法

褶則是作為一直裝飾手法,把餘量變為可視的褶皺。而在縫紉操作中,省是按照版型中的省線縫合,而褶則要根據設計效果確定一個褶的范圍,然後在這個范圍內把這個餘量以抽褶的方式消化掉。下面一起來看看!

前過肩褶縫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肩省作出的前過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休閑襯衫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前側縫省:先作出前側縫省(不作腰省)。

(2)前過肩結構線:由肩線平行往下3cm畫出,然後剪開。

(3)前過肩褶量:剪開肩省,然後把側縫省拼合並轉移至肩省中作出。

上面這種是肩線中部的抽褶,你也可以分攤到整個肩部。你可以均勻排布,也可以有漸變。

後育克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後衣片的育克結構線下作出的後育克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後育克結構線:先由後頸點往下8cm作水平線,再在袖窿處下落lcm畫出。

(2)後肩省:作出後肩省寬1.3cm,省尖至育克線,然後拼合後肩省轉移至育克線的袖窿處。

(3)後育克褶量:在後育克結構線下由後中心線平行向外放出4cm作出。

這里只畫了半片後片,但是裁剪的時候,布料對折,裁剪出的就是一整片後片。而整個的褶的餘量就是4乘2=8。

前領窩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領窩省作出的前領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領窩省位:先按圖定出領窩省位。

(2)前領窩褶量:剪開前領窩省,然後把腰省拼合並轉移至前領窩省中作出。

(3)修正前領窩褶線:最後按圖重新畫前領窩褶縫及腰線。

前中心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中心省作出的前中心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胸衣、時裝襯衫、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前中心省位:先按圖定出前中心省位。

(2)前中心褶量:剪開前中心省,然後把腰省拼合並轉移至前中心省中作出褶量。

(3)追加前中心褶量:為了加強前中心褶的裝飾效果,可以按圖追加前中心的褶量。再如圖剪開BP點至袖籠某點(圖中黑線的那個位置最佳),再把前中心褶量拉開加大一倍作出。最後再按圖重新畫順前中心褶縫及腰線。

高腰線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高腰分割結構線作出的前高腰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高腰分割線位:先按圖定出高腰分割結構線位。

(2)修正前腰省寬:為了使乳下圍處更合體,這里要把高腰線處的腰省分別向兩邊再加寬0.7cm。

(3)前高腰線褶量:按高腰線處加寬後的腰省作出。

(4)拼合前腰省:最後按圖拼合高腰分割

結構線下方衣片的腰省,使之成為整片結構。

斜側縫省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斜側省作出的類似於前高腰線的省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側縫省褶分割線位:先按圖定出側縫省褶分割線位。

(2)修正前腰省寬:為了使乳下圍更合體,這里要把側縫省褶分割線處的`腰省分別向兩邊加寬0.7cm。

(3)拼合前腰省:按圖拼合側縫省褶分割線下的衣片的腰省,使之成為整片結構。最後按圖修正。

胸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側頸點公主結構線作出的公主結構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側頸點公主結構線位:先定出前腰省,並畫順側頸點公主結構線(底邊稍偏離腰省)。

(2)設定展開褶位:把前胸抽褶的部分先拼合腰省,再按圖定出4個展開褶位,然後按圖展開褶量。

(3)展開褶位:按圖分4處共展開18cm的褶量。

(4)修正:按圖修正畫順。

肩公主線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破肩公主線作出的肩公主結構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肩公主結構線位:先按圖定出前腰省與前肩省,並畫順肩公主結構線。

(2)設定展開褶位:按圖定出五處展開褶位,然後按圖展開褶量。

(3)修正肩公主線褶分割線:按圖修正畫順。

單肩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肩省作出的不對稱單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這種不對稱省的服裝制圖要把前衣片左右整體畫出。

(1)畫出腰省:先畫出前衣片左右整體的原型,再分別畫出左右腰省。

(2)畫出右單肩結構:在前衣片上畫出右單肩結構。

(3)設定肩省:以前衣片的左右胸高點為基準點,把肩省位都設定在右肩線上。

(4)腰省轉移:把兩側的腰省分別轉移至右肩省中。

(5)修正右肩線:把右肩線按圖進行修正。

塔克褶縫的變化

這種褶不同於之前的,是需要熨燙的規整的褶子,而不是自然褶。這是在前衣片上把肩省設計在塔克褶縫中的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時裝上衣、禮服襯衫、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塔克褶縫線位:先按圖在前中心線由腰節線往上8cm作水平線,再定出9.5cm的褶面寬並作直角線至肩線。

(2)前肩省位:前肩省按圖設計在塔克褶縫中(肩省可以通過作側縫省轉移的方法畫出)。

(3)定出褶位:按圖把9.5cm的褶面寬分出5個褶面。

(4)展開褶位:按圖把5個褶面之間分別展開2cm的褶量。

(5)修正塔克褶線:按圖在領窩和肩線處修正畫順。

之後按照2cm一份折疊。厚一些的布料耐心一點一道一道的燙出來。畢竟也不是很多道褶。

至於想百褶裙或雪紡這種難搞定的。我一般是再裁剪兩張一樣打小的薄紙片。二夾一,用訂書器釘好四邊,然後折燙。

這種部位的塔克褶可以選擇不壓線,也可以壓上明線使其定型。

;

③ 為什麼衣服穿在身上老往後跑

簡單來說

第一個問題是體形,是不是有肩背無肉,胸部過小或過大,扁身身材(即肩寬和胸圍尺寸不在同一碼內,肩寬比胸圍大一碼)這三個方面中的一方面。

第二個問題,服裝打版師的設計手法,在他打版時肩,領,袖深尺寸及深位處理不當,衣服本身就易於出現前襟吊起的問題,如果再遇到第一點中提到的特體,衣服必然往後跑,有時衣服版型是按照標准人模尺寸設計的,無法照顧特體,因此也會出現衣服往後跑的情況。

當然,這個問題還有更專業的回答

要想了解衣服穿在身上總是往後跑的事實和原因,必須要先來認識一下人體的背部結構、肩部結構和胸部結構的形狀和姿態,然後再理解一下背部結構、肩部結構和胸部結構靜態和動態的關系。

1

人體的形態因素

1、人體脊柱的胸椎是向後彎曲凸起的,運動時也是向後頂起的。

2、肩胛骨是向後凸起的,運動時也是向外頂起的。

3、斜方肌是凸起的,運動收縮時也是向上和向後頂起的。

4、手臂二頭肌的前後中束是向外凸起的,運動收縮時也是向外頂起的。

5、人體日常基本運動時多數情況都是向前運動的。

綜合以上因素,當人體彎腰、手臂前抱或前伸,手臂向上前伸等等前屈的動作,都會導致體表變形和變長,從而使原本靜態平衡的衣服運動後空間不足,使衣服穿上後往後跑。也就是說衣服的靜態平衡和動態的平衡是有差異的。

2

款式變化的造型和材質因素

人體的胸部和背部是球面的,原型紙樣上就會出現胸省和肩胛省;肩膀有斜度和厚度的,原型紙樣上就會出現肩斜角度;腰部是雙曲面的,原型紙樣上就會出現腰省;肩頭部是球面的,原型袖紙樣上的袖山弧線里就會出現吃勢的小省,手臂肘後部是球面的、肘前部是雙曲面的,袖子原型紙樣上就會出現三角形的球面省和雙曲面的菱形省。也就是說凡是有形狀的,都會出現與形狀對應的省道,這些被去掉或保留的省道就是形狀的結構。

款式變化時,形狀的結構省道會隨風格、季節、材料和工藝等造型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設計師在畫款式圖的時候可能會考慮胸省、腰省的結構轉化,往往忽略了肩胛省和袖山吃勢這些小省的結構轉化問題,甚至都不知道有省道這會事,在畫款式圖時表達的含糊不清。

打版師在將款式圖轉化成結構樣板時,彼此之間沒有共同的結構語言,在沒有理解設計意圖的前提下施工畫圖,製成所謂的樣板再交到所謂的樣衣師車版。在這種情況下的成衣穿在身上不往後跑才奇怪了!

3

工藝因素

工藝熨燙塑形的歸拔不到位,造成空間不足。

1、肩胛省沒有歸攏,只做了縫縮處理,導致肩胛骨沒有活動空間。

2、前肩沒有拔開,不符合肩部形態,造成前肩寬相對變寬後肩寬相對變窄。

3、袖子袖山吃勢沒有歸攏,袖肘部沒有歸攏,只做了縫縮處理(縫縮不等於歸攏),造成二頭肌處和肘部空間不足。

由於個人理解能力,造成的結構不到位問題,工藝不到位問題,導致衣服靜態穿在身上,衣服總是往後跑,這樣的成衣就得修改。

當然,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就像無領的盪領款式、寬松的帽領款式、寬松的無省大衣等等這些衣服,怎麼穿衣服都會往後跑的……

④ 做女西服時肩省和胸省應該如何處理

制板是先畫前片還是先畫後片,國際通用是先畫後片。因為相比較後片的變化要比前片小。以一個變化小的衣片為基礎,更方便調節整體結構與平衡。當我們先確定了後領口寬後,作為女裝來講,前領口寬最好不要大過後領口寬。而且有些款式結構前領口寬還應該小一些。加寬或改窄前領口寬是和撇胸有直接關系的。做撇胸的方法有丙種:一種是先確定撇胸的大小,再畫前領口寬。或是將紙樣的前止口剪開,頸點隨著移動。另一種方法是在頸點不動的情況下,以袖窿深線為基點,前止口腰節處向外放出l厘米,與基點向上至領口連一條直線。第一種方法是將前領口加寬、止口線加長了。這樣做的結果是,駁口線會有浮起發空的感覺,前胸會很暴露,不符合女性審美。有時還會造成劃口。當加寬前領口的同時,肩寬也要向外移動。如果不加大沖肩量,前寬也要受到影響。所以作為女裝,開寬前領口是弊大於利。

而第二種方法實際上是將前領口改窄了。也就是我們說的倒撇胸。這種方法適用於關門領以及無領結構的服裝。這樣做可以很好的控制前寬,前胸會很服帖。不會因為前寬過寬而造成前寬處出溜和視覺上顯得臃腫。西服領的上衣前後領口寬一致就可以了。如果不是特殊的體型,前後腰節也保持一樣,上平線在一條線上。

作為男西裝前領口可以適當開寬。可以加大沖肩量來控制前寬,這樣肩部在視覺上得到了誇張,顯得很魁梧,前撇胸的推門和歸攏能使前胸更為飽滿。

撇門量完善胸部造型

胸省存在前衣片袖窿長之中,無論從立體或平面理解胸省。當把前衣片平鋪在人體或人台上,在袖籠處始終有一定餘量,這樣會使前衣片袖籠比後衣片袖籠要短些。胸省的量大小是根據體型、胸高變化而變化。(胸高的變化是隨著身高,乳房高低的變化而變化),為解決胸省的取值。在上裝制板時,直接將胸省繪制在袖窿上,先在前袖窿弧線的中點處確定一點的a,並連接BP點,以BP點為圓點,以夾角12度,再連接b點繪制出前袖窿底部弧線。由於胸省從前側縫中分離出來,只需運用轉省的原理,就可以自由設計出多樣的省來。

從人體體型特徵上可以看出,人體的胸高於頸根,從胸高至頸根處是一個傾斜的坡度,與垂直線有一個角度,一般為12°-16°,把面料覆蓋於人體胸部時,在領口前中心線部分就會出現多餘的面料褶皺,將這部分面料剪去,前中心線處才會平服,這個剪去的量即為撇門量,所以說,撇門設計是合體款式設計的必要手段。

撇門量與胸省的關系

撇門量是胸省的一部分被轉移到前中線上,引起前中線增長,撇門量一般0.5~1.5cm。

撇門的工藝處理相當於隱形「縫省」將轉移在前中線上的胸省量均勻燙縮、歸攏,將撇門引起的門襟止口胖勢推向BP點,塑造該處立體感,使門襟止口歸復平直。

(1)關門領,立領上衣較少應用撇胸法,即使應用撇胸量也較小,因為撇胸大了門襟止口不容易歸推平直,在將止口歸推平直後,要沿止口線上牽帶收住胖勢,或在歸攏部分將掛面稍拉緊。

(2)翻駁領上衣在將門襟止口推平歸攏的同時翻駁線也隨之被歸短,隱形省量大的還要在翻折線中段E牽帶,收住歸縮量與胸部胖勢量,門襟止口在歸縮部位上牽帶或將掛面稍拉緊。

撇門工藝要求面料有良好歸撥性能,如採用了化纖面料,本身面料就沒有良好的歸撥性能就會出現前止口外斜,領口後傾等弊病。

撇門量在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如果款式造型在肩部或領口設計有省的造型,且服裝的整體感覺合體時,由於原有的胸省量全部轉移為肩省或者領口省,這兩個省位離前中線位置近,可以消除前中心線的不平服現象。不設計撇門。

如果款式是寬松造型的話,由於整體造型屬於寬松風格,不太講究服裝與人體的合體性,這類服裝也就不需設計撇門。

如果選用的面科帶有明顯的條紋的話,一般不設計撇門。(如設計撇門時會影響服裝的外觀)而採用在前身衣片的底擺增設起翹的方法,當前後衣片縫合後,前衣片會產生一定的傾斜,從而產生與撇門相同的效果。

如果款式造型有腋下省和斜腰省的造型,且服裝的整體感覺較合體時,由於省位離前中心線位置較遠,對於前中心線處的不平現象無能力,因此為結構平衡,應設計撇門,量為1~1.5cm。

在這里有一點要注意,可以把撇門量轉移成為領口省,把領口省位隱蔽在翻領下面,這樣既沒有改變服裝的造型,又滿足了撇門的設計。

在款式結構設計時,可以根據造型的具體要求,結合以內容加以運用。

女性人體胸部呈隆起形狀,設置胸省是勾勒女性人體胸部線條美感必不可少的。它在女裝結構設計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女裝胸部的合體程度與前、後衣身的平衡程度都是由胸省來把握。不管是合體的、寬松的、二面構成、三面構成、四面構成,都存在著胸省。胸省在結構上的表達方式有兩種,即直收法與變數法。

直收法指以BP點或BP點附近為省尖點,收掉結構造型所需的胸省量。直收法在合體女裝中最為常見,它是根據款式面料以及工藝要求來確定胸省的位置。通常的手法有分割轉移,以原型為基礎演變幾種胸省的位置(圖1),圖中的各種手法都是比較直觀易懂的。

變數法是指不通過BP點,將結構造型所需的部分胸量轉移到結構邊緣部位,將一部分省量放在袖窿里。變數法在寬松服裝中最為常見,它也是根據款式、面料及工藝要求來確定轉移的部位。

門襟變數法與撇胸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本質上的區別,撇胸是去掉一部分的門襟量,領圈與肩線上的變化只是用大概的數值來表示。而門襟變數法是通過改變紗線,把部分的胸省量轉移到胸圍里,另一部分量放在袖窿里。門襟變數法只適合開襟及開襟不對折的款式。門襟變數法的步驟見圖2。

l、對齊腰線畫好a線。

2、按住BP點,將門襟點向袖窿方向轉移,轉移量為前領圈底點與門襟距離,一般為1厘米至1.5厘米,具體量還需視款式面料而定。

3、將原型袖窿底點與轉移後的袖窿底點對齊平行於前門襟面脅線。

4、將原型與轉移後的原型作比較,可以看出胸省以變數的形式轉移到肩部與袖窿里。

下擺變數法是通過起翹前下擺與前腰線,來轉移部分胸省量,另一部分胸省量放在袖窿里,下擺變數法不適合用格子及橫條紋理效果的面料。將胸省量放在袖窿與下擺處,後領肩點在水平線以上,下擺呈起翹狀。

總之,根據不同性質的面料與不同款式,胸省的位置有相應的變化,胸省的合理運用關繫到整體成衣的結構美觀。

⑤ 服裝製版中女裝後肩省轉移到袖籠,袖窿就加長,該怎樣處理這加長的量

後肩省是不能全轉移的,要相對的做調整。正常原型的後肩省在1.5CM左右,預留0.6CM左右工藝吃量,也就是後小肩的長度略大於前小肩長度0.6CM左右(具體數值要根據面料和款式的需要再做調整)。剩餘的0.9CM轉移到後袖籠。所謂的後袖籠加長只是一個假象,針對於原型的對比是加長了,但實際中墊肩量,或者活動量都不止於這個數值。

⑥ 日本第八代六面原型怎麼處理胸省和肩省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6

⑦ 服裝打版後肩省公式

服裝打版後肩省公式 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
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

⑧ 肩省在肩部的哪個位置才更符合人體

當省道在肩部時,有多種常用的處理肩省的方法,最通用的三種方法是:

1、 省道縫合到省肩處,或者是只縫合一半,剩下部分作為下端的松量;
2、 折疊省道;
3、 將省道分為若干不經處理的小省道,也就是「起省道作用的褶」。

用折疊的形式來取代省道也可以很好的塑造人體的外形曲線,並且由於是折疊,所以原來的肩線就會修正成曲線,這樣折疊後肩線才能成為直的。肩線修正後的最高點在省道中心處,大約離原來肩線1.5cm。

通過合並原來的肩部省道,將省道轉移到袖窿下的剪口中後,可以在肩部繪制三條平行線,作為打褶的位置。中間的一條線正好就是原來的肩省對合線,而其他的兩條線在其兩邊,間隔2-2.5cm。它們的長度大約是原來省道長度的一半,並最終匯集到原來的省尖點。將這些線剪開,從肩部一直剪到胸點,然後在紙的後面輕微移動,通過合並袖窿下的剪口,並使原來的省道量重新均勻的三等份分到這三個褶中。將這三個大褶用大頭針或膠水固定在紙上。

增大肩省

有時為了獲得更緊身或更為合體的效果,就需要增大省道,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非常合體的款式中,例如「無褶襇」上衣、泳衣、緊身衣、內衣以及原型衣片等,但不能在肩省靠近前中心線一邊增大。一般都會在省靠近肩點一邊,按其大小增大一半或一倍。

剪小肩省:

為了在胸部上方獲得寬松的效果,,有時也會將肩省剪小。這種方法對於一些特殊的款式很有必要,例如不太合體的罩衫或日常的T恤衫變化款式,有時也為了適應一些體型的要求。一般是將肩省從其外端線向內收進縮短,然後從新的SP點出發,重新繪制袖窿。像這樣的小省道在縫合時通常也會略微短一些。

肩省的暫時移動

在許多款式中,一開始就會將肩省「移動」到其他的位置,要麼是「永久」性的移到款式要求的相關位置,要麼就是暫時性地轉移,以方便繪制在該狀態下的衣片的結構線。

在紙樣中,從袖窿下,按照實際胸圍線的位置剪開,直至胸點X,然後將肩省以胸點X為省尖點進行折疊重合,並用大頭針固定。袖窿下就會呈現剪開的開口。這個裂口就表明了肩省量轉到了新的位置,而且在該位置它不會在妨礙繪制衣片其它部位的結構線了。當將款式其它部位的結構線繪制完後,肩省還可以回到原來的位置。比如,可以簡單的將原來的肩省處起固定作用的大頭針取掉,同時合並袖窿下的省道,或採取膠條和其它一些辦法,例如大頭針或紙來完成省道的合並。完成轉換後,這個「暫時裂口」就不會在紙樣其它的設計中起作用了。處,大約離原來肩線1.5cm。
通過合並原來的肩部省道,將省道轉移到袖窿下的剪口中後,可以在肩部繪制三條平行線,作為打褶的位置。中間的一條線正好就是原來的肩省對合線,而其他的兩條線在其兩邊,間隔2-2.5cm。它們的長度大約是原來省道長度的一半,並最終匯集到原來的省尖點。將這些線剪開,從肩部一直剪到胸點,然後在紙的後面輕微移動,通過合並袖窿下的剪口,並使原來的省道量重新均勻的三等份分到這三個褶中。將這三個大褶用大頭針或膠水固定在紙上。

⑨ 男裝原型後片沒有肩胛骨省道,是採用什麼方法塑造肩胛骨凸出的呢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這種情況可能和平時坐姿異常有關,應及時到外科就醫體檢,發現問題可以考慮支架外用矯正的,改善症狀。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自覺矯正不良姿勢。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飲食生活習慣,勞逸結合,必要時就醫體檢。祝您健康幸福!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399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5051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3678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4146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3367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3367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4295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3938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3254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