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裝店顧客嫌貴怎麼辦
㈠ 當遇到顧客說衣服太貴買不起時,導購應該怎樣開玩笑的形式回答
在服裝店鋪經營中導購經常會遇到顧客覺得店內的服裝太貴,但其實價格已經很合理了,那麼面對顧客說貴了的情況,我們的導購該怎麼樣才能合理解決呢?今天女裝網小編就來分享六種解決方案讓顧客成交。
六、銷售情景6:價格已經到底線了,但客戶還是狠命殺價
●錯誤應對:
1 、價錢我們已經讓到位了,不能再讓了
2、再讓我們就沒錢賺了
3、我銷售人員只有這個許可權給您這個價了
●問題診斷:
有時不是客戶不相信價格,而是找不到「買單」的台階。本案中銷售人員的三種回答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直白而且對立的話語容易使銷售人員和客戶雙方都陷入不肯讓步的死胡同。
●營銷策略:
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除了了解客戶外在的需求更要了解客戶的內在需求。客戶需要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這是每個銷售人員者明白的常識,但是客戶除了有花最少錢買最好東西的需求外,還有渴望被尊重、被表揚,渴望安全感的需求卻不是每個銷售人員都能領悟的。本案中的銷售人員激發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是本案成功的關鍵。
例如:去年十月份我在安徽蕪湖培訓期間,一家服裝賣場,有一對年輕夫妻想買一款衣服,但是因20塊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一直到晚上六點鍾都沒有成交。這時候我聽到那位女士輕聲地自言自語地說道:就20塊錢,讓掉算了,天都黑了,肚子都餓死了。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後,就立即吩咐另一位店員到旁邊小店去買一袋餅干,我親手將餅干遞給那位女士,對她說:價錢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更重要,別把胃餓壞了,先吃點餅干再說。當那位女士吃了三片餅干後,就再也沒有堅持討價還價了,三分鍾之內順利成交。
本案真實地說明了,客戶表面上是在討價還價,實際上他是想通過討價還價來證明自己是聰明的消費者並通過這種行為尋找一種安全感。通過尋找一個公平的價格來悍衛自己應有的被尊重的地位。而我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關心和尊重,當客戶得到了這種需求後,20塊錢的討價還價就瞬間顯得不重要了。
●營銷語言模板:
銷售人員:先生,我非常理解您!我也是消費者,我知道消費者掙錢也不容易,最怕就是買到一個根本不值那麼多錢的東西。先生您放心,如果您買回家發現這款商品我們給您的價格比別人貴了,我們雙倍把錢退給您!如果先生還是不信的話,我可以寫個證明給您。好啦,買賣雙方相互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先生,您到這邊來,我先教您填三包卡。
銷售人員:看得出來先生您是個特別會當家過日子的人。買東西也好,生活也好,就應該像先生一樣,每分錢都該花在刀口上。如果給您的價格還有一分錢可以商量的餘地,我一定不會讓先生為難的。也請先生能理解我們,其實現在我們賺錢也不容易,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可能先生沒有想到我們在這里賣東西也是有經營成本的,去掉一大堆的成本和費用,我們能掙到的錢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薄利多銷了,最關鍵的是我們還要承擔先生這一件商品以後的售後服務,三包期內好多項目都是免費的,但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先生您買的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種信任,好啦,您跟我到這邊來一下,我先教您填下三包卡,這樣以後售後就有保障了。
●做銷售時的成交常見問題:
1. 客戶很有意向購買我們的產品,然而我們的銷售人員還在喋喋不休,等到嘗試成交的時候客戶再說:我在考慮.考慮.。結果是客戶一去不復返。
2. 客戶的要求很明確,我們的產品他也滿意。在成交那一瞬間,因為價格問題,無法達成一致,不了了之。
3. 客戶對我們提供的方案沒有大的問題,唯獨提出一些瑕疵,而談到價格問題,或者刁難銷售人員,銷售人員要麼被顧客引導,或者我所是從,導致該成交卻沒有成交。
4.客戶對我們的品牌和產品很喜歡,而且已經決定購買,但是對價格不滿意想要便宜,而我們的銷售人員沒有把握好自己,價格放的太快,讓顧客沒感覺佔到便宜,導致成交後顧客到驗收產品時雞蛋里挑骨頭,為售後服務埋下隱患。
●怎麼辦呢??
在公司,「今天你簽單嗎?」這是很多銷售員見面時相互問候的一句口頭禪,很多銷售員朋友知道未成交一切等於零,成交高於一切,然而成交後和客戶的關系比成交前更好這是所以銷售員的終極目的。但是很多銷售員不清楚這些簡單的道理,要麼沒有成交,要麼成交後沒有和客戶的關系變好,導致很多售後服務,更不用說以後的再成交。很多朋友就開始問了,那如何做到成交,如何做到和客戶快樂成交呢?
●筆者在六年的門店終端銷售中總結出來的快樂成交法,或許能對一線的銷售員朋友們有少許幫助。
1⑴、如何逼單(假定成交)在什麼情況下假定成交?
可能這個時候有導購朋友開始問我,在什麼時候假定成交呢?我的回答是:當我站在一個即將聽我推薦產品的顧客前,我就假定自己會做成這筆生意。我甚至假設最初讓我碰釘子的客戶,將來會變成我的重要客戶。我們身邊有很多假定成交的例子:例如你到酒店吃飯,服務員通常會問你是喝啤酒還是白酒呢?這個問題有兩個假設:第一,你要喝酒;第二,你要喝他們酒店的酒。
●假定、假定、再假定
你不能像初入行新手一樣,到了要簽單的時候才假定這筆生意會成功。而是在每次談判中,你要一遍一遍地假定你會成交,客戶也會開始假定他將要購買你的產品。更重要大家知道中國的消費者,不喜歡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銷售員。而我們的銷售人員只有知道顧客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症下葯,解決顧客的異議,最終完成交易。根據我終端一線八年工作經驗,我喜歡用逼單的方法來逼出顧客的真實異議,最後解決他的問題完成成交。可怕的是很多銷售員朋友,單沒有簽下來,而且不知道顧客為什麼拒接他。
2⑵、逼單(假定成交)常用語;
在逼單時,銷售員朋友可以運用一些話語。以下這幾則正確和錯誤話語,供朋友們對比參考:
●正確的說法。
「請把名字簽在這里。」
「你同意後。請在這里簽字,寫用力一點,因為裡面有三份復寫紙。」
「麻煩你確認一下」
「我要恭喜你做了明智的決定」
「麻煩你過來辦一下手續」
「你是刷卡還是現金付賬」
●錯誤的說法;
「你今天能訂嗎?」
「在這邊來交錢吧?」(在成交時特別提醒銷售員朋友們不要說「錢」這個字。)
「謝謝你的購買」
「你買回去絕對好看,好用」
●在你運用這些正確的逼單的話語時有三種情況發生:
第一;顧客馬上成交;
第二;顧客找一些借口馬上離開專賣店;
第三;顧客說出他真實的想法,例如:顧客會說:」我覺得貴了」或者說:我要和我的**商量一下」,「我還要到別處比較一下」等等。
成交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一句話:要求,要求,再要求。要求就是成交的關鍵。大多數人在結束銷售的時候根本不敢要求,你想想看你做銷售的時候每一次都有要求嗎?沒有。我要求你每一次銷售結束的時候都必須要求顧客成交。每一次,要求一次還不行,還要第二次。他說no還不行。還要第三次。他一定會說no的,我跟你保證。你還要有第四次第五次以後才有可能拿到生意
第三部分:實用小技巧
顧客進門就喊貴,我們的銷售人員該如何處理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嫌貨才是買貨人」這句話同樣適用,很多顧客如果真的覺得你家的價格太貴,他通常會偷偷地看一下你的價格標簽,如果產品標價過高達不到他的心理預期的話,他根本連價格都不問掉頭就走,因為這樣的顧客根本就不是你的目標客戶,他不具備這樣的購買力。
重點來了:凡是願意說貴的顧客,雖然嘴上說貴,實際上卻有一定的購買力,因此門店銷售人員要有足夠的自信來處理這樣的問題。那麼,在門店銷售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輕松化解這個異議呢?
一、轉移話題法
是的,先生,我也覺得有點貴,可是話說回來了,您一輩子能裝幾回修選幾回傢具呢?所以,您得先看看產品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話,白送給您您也不要啊。
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在把顧客從對價格的關註上轉移到對產品的關註上,然後用價值塑造的方法告訴顧客我們的產品貴在哪裡,為什麼貴。
二、借力打力法
是的,先生,確實挺貴的,正是因為貴您才需要了解一下,這樣您才知道它為什麼貴,就算您不買的話,也方便您出去比較產品啊。
對於您產品的購買來說,或許顧客並不是很懂(很可能他只是在網上單純的比了價格),所以在便宜和貴之間,顧客並沒有真正的概念,這時候講出產品的「賣點」、優點或者店面自己能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客戶明白後,極大可能有一點能打動客戶,讓產品賣一個高價。
三、霧里看花法
先生,是這樣的,我們的這款產品是800*800的價格是450元,同樣的產品600*600的只要430元,得看您家客廳要鋪多少磚,鋪多大規格的。
那英曾經唱過一首歌,歌詞中寫道「借我一雙慧眼吧」不要「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作為銷售人員在這里其實並沒有直接回答顧客的問題,而是給顧客遮上了慧眼採取了「模糊報價」的策略,因為顧客剛剛進門就說「貴」,可能就是隨口一說,我們的銷售人員沒必要過於糾結,當你用模糊報價時,顧客有點暈了,也就跟著你看產品去了。
四、順勢而為法
先生,你是說我們的這款產品貴嗎?我們家的產品高、中、低端都有,不知道您是想看個什麼樣的產品?
顧客說貴很多時候是一種習慣,特別是剛進門的顧客,可是這位銷售人員可沒把顧客的一句口頭禪當成玩笑,而是認真地跟顧客討論您要什麼樣的產品,我們家高、中、低端都有,這樣的說法反而讓顧客有點不好意思了,因為他就是隨便一說,店員卻當成真的了。
五、隱喻回應法
是的,先生,確實我們的價格挺貴的,不過您不可能用一台QQ的價格買一輛寶馬車回去啊?
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的處理方法之一,面對客戶進門就喊貴,用隱喻的方法告訴顧客,影響產品的因素有很多,即使同樣的款式、同樣的產品質量,可是光品牌的差異就可能相差好幾倍,你要買的是產品使用功能還是產品情感功能呢,如果是使用功能的話我們確實沒有優勢,但是要是講品牌我們倒是可以討論一下了。
六、直接反駁法
貴嗎?您覺得我們的產品哪裡貴呢?您了解我們的產品嗎?
這樣的直接反問法適用於那些比較資深的導購員,因為一旦顧客對您的競爭對手有所了解,張嘴說出了你們家和別人比為什麼貴了,你得有應對的方法,如果你對對手的情況一無所知的話,這樣的反問顯然會弄巧成拙。
㈡ 顧客嫌貴怎麼辦
1、喊「貴」是習慣,習慣就自然
人人都想佔便宜,這是每個人的心態,都想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產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是人的習慣性思維。所以,聽到客戶說貴時,只是一種習慣,不要被習慣怕倒。銷售要在心理告訴自己,無需理會。
2、喊「貴」是試探,一試探真假
銷售本來就是信息不對稱,買家處於弱勢下風,因為買家永遠不知道你的成本是多少,利潤是多少。所以我們常說「買的沒有賣的精」,虧本的生意不會做,只是賺多和賺少。
在這場「博弈」中,賣家永遠處於上風,那買家的消費者怎麼辦呢,為了不做「冤大頭」,都會用「太貴了」來刺探軍情,看看你是什麼樣的反應,來判斷下一步如何砍價。
因為他們怕上當吃大虧,所以不論你報價多少,都會說太貴了來殺價。所以當客戶說「太貴了」來試探你時,不要立馬說,如要想要的話,可以便宜。這樣一說,客戶准會狠狠地砍你。
3、喊「貴」是事實,無購買能力
銷售找對對象才能成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3A級客戶,有需求,有決策權,有購買力。只有這種客戶才能成交。所以在客戶溝通時,我們要學會去甄選客戶,有些喊「貴」是放煙霧彈,是為了砍價以更低的價格來購買,而有些喊「貴」是客戶存在的事實。
因此,如何判斷哪些客戶是有意向的准客戶,那些是暫時不能成交的客戶,是每個銷售員的基本功。暫時不能成交的客戶,是屬於青蘋果,不需浪費時間,等蘋果熟了,就很容易能成交。
二、如何讓顧客覺得「不貴」很劃算?
價格賣多少,永遠是取決於它的價值是多少。價值高,自然價格就可以賣高。因此,要懂得塑造價值,才可以賣得好價格。要讓客戶覺得值,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去提升價值。
1、讓店鋪看上去「高大上」
消費者進店了解產品前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產品,也不是銷售員,而是店鋪的整體形象。你的店招,你的裝修,你的門頭等的整體形象等,會依據你的整體欄次來預先判斷品牌的檔次。
他們會認為裝修得越好,整體的風格越統一,產品可能就會越貴。
2、讓導購看上去「職業化」
要讓所有的銷售,導購看起來就是職業化,銷售是客戶和產品的橋梁,只有客戶認同了銷售,才有可能認同產品,如果看起來銷售很不專業,產品再好也難成交。
因此,銷售導購要從統一的著裝,迎賓語,精神面貌,微笑,態度等方面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程度,讓客戶一進來就感覺得自己的專業,從而覺得品牌的專業。
3、讓貨架看上去「生動化」
產品陳列是一門大學問,可口可樂通過產品的陳列優化,不改變價格,業績就會增強10%以上,因此,如何運用貨架思維,第一排放什麼,第二排放什麼,這些都是學問,還有燈光,海 報,陳列方式等等都需要研究。
4、讓工具看上去「系統化」
工具是一個很重要的營銷武器,要會利用道具來襯托和證明產品的價值。比如產品手冊、客戶見證、權威認證、明星見證、媒體報道等來提升自己品牌的形象。
5、讓話術聽上去「專業化」
話術技巧很重要,為什麼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銷售冠軍的業績是最後一名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銷冠的話術,他知道如如何說,可以塑造產品的價值;說什麼,會說到客戶的心坎上,如何成交,客戶會願意接受。銷冠就能做到,把話說出去,把錢收回來。
㈢ 顧客嫌東西太貴應該怎麼回答
顧客嫌東西太貴,你可以這樣回答顧客,一分價錢一分貨,好東西肯定價格高!好的東西你喜歡比什麼都重要,而且貴有貴的道理,你可以比較比較,好好考慮!
對顧客說話,一定要語氣和藹,態度親和!耐心解釋,就算他不買,買賣不成仁義在!願你快樂
㈣ 在銷售時,顧客嫌太貴了,怎麼辦
"顧客嫌東西太貴"很普遍地存在於各種銷售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不知道葬送了多少銷售人員的前程."顧客嫌東西.貴"大致可以分為四點:
1、顧客的消費能力
2、顧客講價的一種方式
3、產品的性價比不如同類產品!
4、顧客根本對產品沒有興趣,說這樣的話只是給自己一個台階.
以上四點可以說是"顧客嫌產品太貴"的病因.現在您唯一要做的一點就是"診斷"出顧客屬於哪一種"症狀"然後對症下葯.在此我也可以簡單地為你舉兩個例子(畢竟你的問題是如何對顧客回答):
1. 顧客消費能力,這時你可以適當讓價,如果還說貴,你可以讓他看看同類產品中質量稍次的產品,這樣基本上就可以達成銷售;
2. 顧客講價,這只是顧客的一種消費心理(這時顧客對產品已有消費慾望,只是在擔心性價比這個問題,說俗點就是顧客自己比別人買虧沒)這時你可以做出一些自己能做到且能消除顧客疑慮的承諾言;
3. 顧客對同類產品從性價比上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就是傳說中"貨比三客不吃虧"的顧客,這時你可以向他"請教"下該產品的價位.你也可以做出一些別人無法做到或沒有的售後,這樣讓顧客感覺多花點錢也實惠;
4. 對於本來就沒心消費的顧客你只需要維護好自己產品的口啤就可以了,但服務態度一定要好,服務態度好了說不定也有奇跡發生喲.無論怎樣說我們做銷售的最終目的就是達成銷售,具體現場怎樣來回答,還得看銷售人員的自己本身的心理素質,銷售能否達成,臨場發揮很重要.我只是以自己做銷售的經驗總結了幾點對此問題的回答.最後我想說的是:"只有'貨真價實'才能佔領市場".(由於本人能力有限,不對和遺漏之處敬請諒解)
㈤ 做為一個銷售客人如果嫌東西貴我應該怎麼辦
當客戶在聽完你的介紹之後,說太貴了,那至少說明這位客戶可能是有需求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
一、作為一名銷售,應該首先判斷清楚這位客戶是否真的有需求。
我們先看一個場景:
您是商場的一名促銷員,一位客戶從你的產品區走過,您邀請客戶過來看一看,客戶瞄了一眼之後說太貴了,那麼這樣的客戶可能是沒有需求的客戶,你也沒有必要繼續糾纏這樣的客戶。
我們再來看一個場景:
您預約了一位客戶去拜訪,花了10多分鍾的時間,給客戶介紹了公司和產品,然後在你報價之後,客戶說太貴了。
以上兩個場景,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作為一名銷售,應該首先判斷清楚這位客戶是否真的有需求,在一位沒有需求的客戶身上去浪費時間,是不值得的!
二、有需求的客戶說「太貴了」,應該怎麼樣應對?
1."先生,沒錯,的確有一些客戶反饋,我們的產品有點貴,但是最後他們都購買了,他們最後決定購買的理由是因為....."
接下來,作為一名銷售人員,自然是要跟客戶說明白,產品之所以貴的原因。
2.「先生,我剛才看您是從那邊一直看過來的,然後看中了我們家的產品,說明您是非常有眼光的,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相信您必然也是明白的,我給您打個比方,(然後列舉兩樣大家熟悉的產品進行比較)......"
3."先生,這筆賬你得這么算,我們這項產品理論使用壽命是五年,5年就等於1825天,您購買我們家這件產品,其實你每天的花費還不到一塊錢,但是可以讓您享受到(某某好處)。市場上的確有一些產品是比我們便宜很多的,但是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遠遠沒有5年,甚至只能用到一兩年的時間,如果按這樣算下來,那麼你每天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其實遠高於一塊錢,甚至是兩三塊錢。您購買了一些質量沒有那麼好的產品,表面上是少花了錢,但實際上您這錢是花得不值得!」
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面對不同的消費者,應對的方案還有很多。作為一名銷售,平時一定要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善於思考,你才可以擁有更靈活的思路,無論是面對客戶出的哪種難題,那麼你都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㈥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我們作為銷售員,基本上「太貴了」是每一位客戶的口頭禪,他們經常以這個理由來砍價或者是作為拒絕的理由,但是我們要做一個不會遇到問題能夠解決問題銷售人員,這樣才能達到成交,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1
以下是常見的銷售話術誤區:
「對不起,我們是品牌的,就是這個價」
品牌就不能講價嗎?也不盡然吧。
更何況自抬身價,什麼叫做我是品牌的,我只要注冊個商標都可以說是品牌的。
即使你是行業最強品牌,也不能這么粗暴,不是對所有人粗暴都有用的。
你是品牌,但如何證明你是品牌,品牌強在什麼地方。
你應該說我們這個是品牌的,口碑很多,目前在全國有多少家專賣店,某某明星都用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在某某方面明顯強過市場上其他品牌,你比如在質量、性能、售後等方面。
「便宜沒好貨,貴有貴的好」
講了等於沒講,只是一句常識。顧客心想,這還用你說。如果只講到這,給人感覺敷衍的感覺。你要告訴顧客的是便宜到底怎麼沒好貨,貴到底好在哪裡。
你比如說,我們之所以這么貴,是採用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夠使產品更穩定用得更久,同時還有一個性能,我展示給你看。
我總體給你算一比賬,我們這個產品使用壽命能達到十年,其他市面上的普遍是五年。你看我們的價格也沒有比他們貴兩倍,算下肯定我們劃算。
「我們就是這么貴,我們有很多成本的」
不要講這些,成本是你的事情,既然說你貴,是說你比行業貴,比競爭對手貴。
你的成本誰知道呢,還不是你信口開河。
正確的說法是:我們這個之所以那麼貴,主要是採用了一種好的材料,這種材料就是我們經常用得某某某,價格都知道,比較高的,所以整體成本比較高;
再加上我們有一個售後服務,5年免費維修等等。售後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整體價格是要貴一點。
「不貴啊,你去看,這種哪裡都要這個價」
顧客不是傻子,既然說了你的貴,說明就看到過更便宜的。
你要說的是:你這邊是在哪裡看到的,一般商場就是這個價,畢竟租金更貴點,街邊小店是要更便宜點。
「便宜的你放心嗎,我們這個是貨真價實的」
便宜的怎麼就不放心,貨真價實又是自吹自擂。
正確的回答是現在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上次我有個顧客就買到一個產品,用的時候怎麼怎麼樣,我們這個完全不會有這種問題。
這個看每個人怎麼決定吧,便宜的有這點不好,但也可以用。其實這種我們也有,要不帶您看下。
當顧客覺得價格貴的時候,要按如下步驟去回復:
1、認可價格貴的事實,不要說不貴,要說確實比市場上其他產品價格更高
2、把價格變為價值,貴有貴的依據,詳細說明產品優勢所在
3、讓顧客覺得買其他便宜的反而更不值,可以幫客戶詳細算一筆賬
4、讓顧客信任你,我們目前多麼暢銷,多少明星使用等等,有完善的售後服務
5、給點觸動,價格不讓,但可以送點東西或者下次再買給點優惠等等。
總之,但顧客說貴的時候,一定要覺得這種心理是非常正常的。
有可能是希望要點優惠,有可能是要你和他溝通下,也有可能覺得性價比不高,又或者對你的產品有點不信任。
顧客說貴,那就要告訴他為什麼貴,具體貴在哪裡,而不是用籠統的話去忽悠和應對。
同時,要真誠,不能因為人家嫌貴就覺得人家買不起,說價格貴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點可能就是證明他的判斷力或者要個最起碼的尊重和回應,並不代表一定不買。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2
1、顧客說:我要考慮一下。
對策:時間就是金錢。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詢問法: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對產品感興趣,但可能是還沒有弄清楚你的介紹(如:某一細節),或者有難言之隱(如:沒有錢、沒有決策權)不敢決策,再就是挺脫之詞。所以要利用詢問法將原因弄清楚,再對症下葯,葯到病除。如:先生,我剛才到底是哪裡沒有解釋清楚,所以您說您要考慮一下?
假設法:
假設馬上成交,顧客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或快樂),如果不馬上成交,有可能會失去一些到手的利益(將痛苦),利用人的虛偽性迅速促成交易。如:某某先生,一定是對我們的產品確是很感興趣。假設您現在購買,可以獲得??(外加禮品)。我們一個月才來一次(或才有一次促銷活動),現在有許多人都想購買這種產品,如果您不及時決定,會……
直接法:
通過判斷顧客的情況,直截了當地向顧客提出疑問,尤其是對男士購買者存在錢的問題時,直接法可以激將他、迫使他付帳。如:??先生,說真的,會不會是錢的問題呢?或您是在推脫吧,想要躲開我吧?
2、顧客說:太貴了。
對策:一分錢一分貨,其實一點也不貴。
比較法:
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如:市場??牌子的??錢,這個產品比??牌子便宜多啦,質量還比??牌子的好。與同價值的其它物品進行比較。如:??錢現在可以買a、b、c、d等幾樣東西,而這種產品是您目前最需要的,現在買一點兒都不貴。
拆散法:
將產品的幾個組成部件拆開來,一部分一部分來解說,每一部分都不貴,合起來就更加便宜了。
平均法:
將產品價格分攤到每月、每周、每天,尤其對一些高檔服裝銷售最有效。買一般服裝只能穿多少天,而買名牌可以穿多少天,平均到每一天的比較,買貴的名牌顯然劃算。如:這個產品你可以用多少年呢?按??年計算,??月??星期,實際每天的投資是多少,你每花??錢,就可獲得這個產品,值!
贊美法:
通過贊美讓顧客不得不為面子而掏腰包。如:先生,一看您,就知道平時很注重??(如:儀表、生活品位等)的啦,不會捨不得買這種產品或服務的。
3、顧客說:市場不景氣。
對策:不景氣時買入,景氣時賣出。
討好法:
聰明人透漏一個訣竅:當別人都賣出,成功者購買;當別人卻買進,成功者賣出。現在決策需要勇氣和智慧,許多很成功的人都在不景氣的時候建立了他們成功的基礎。通過說購買者聰明、有智慧、是成功人士的料等,討好顧客,得意忘形時掉了錢包!
化小法:
景氣是一個大的宏觀環境變化,是單個人無法改變的,對每個人來說在短時間內還是按部就班,一切「照舊」。這樣將事情淡化,將大事化小來處理,就會減少宏觀環境對交易的影響。如:這些日子來有很多人談到市場不景氣,但對我們個人來說,還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所以說不會影響您購買??產品的。
例證法:
舉前人的例子,舉成功者的例子,舉身邊的例子,舉一類人的群體共同行為例子,舉流行的例子,舉領導的例子,舉歌星偶像的例子,讓顧客嚮往,產生沖動、馬上購買。如:某某先生,時間購買了這種產品,用後感覺怎麼樣(有什麼評價,對他有什麼改變)。今天,你有相同的'機會,作出相同的決定,你願意嗎?
4、顧客說:能不能便宜一些。
對策:價格是價值的體現,便宜無好貨
得失法:
交易就是一種投資,有得必有失。單純以價格來進行購買決策是不全面的,光看價格,會忽略品質、服務、產品附加值等,這對購買者本身是個遺憾。如:您認為某一項產品投資過多嗎?但是投資過少也有他的問題所在,投資太少,使所付出的就更多了,因為您購買的產品無法達到頒期的滿足(無法享受產品的一些附加功能)。
底牌法:
這個價位是產品目前在全國最低的價位,已經到了底兒,您要想再低一些,我們實在辦不到。通過亮出底牌(其實並不是底牌,離底牌還有十萬八千里),讓顧客覺得這種價格在情理之中,買得不虧。
誠實法: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機會花很少錢買到最高品質的產品,這是一個真理,告訴顧客不要存有這種僥幸心理。如:如果您確實需要低價格的,我們這里沒有,據我們了解其他地方也沒有,但有稍貴一些的??產品,您可以看一下。
顧客說太貴了應對話術3
一、價值法
客戶永遠關心的是價格,而銷售人員永遠要演繹的是產品的價值。讓客戶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才不會一味的追求低價格。
價值>價格
價值=長期的利益
價格=暫時所投資的金額
價值法話術 :
客戶先生,我很高興您能這樣關注價格,因為那正是我們最能吸引人的優點。
您會不會同意,一件產品真正的價值是它能為您做什麼,而不是您要為它付出多少錢,這才是產品有價值的地方。如果您在荒漠里走了兩里路,快要渴死了,一瓶水可值一百萬,因為這瓶水讓您重獲走回家所需要的力氣,這是這瓶水的價值。
如果有一個賣水的人走過來,一瓶水賣您十塊錢,我保證您不會跟他討價還價,如果您剛好有錢,您一定會買這瓶水,您說是嗎?
二、代價法
代價>價格
代價 = 長期的損失
學習很貴,不學習更貴;
培訓很貴,不培訓更貴;
買很貴,不買更貴。
代價法話術 :
客戶先生,讓我跟您說明,您只是一時在意這個價格,也就是在您買的時候。但是整個產品的使用期間,您就會在意這個產品的品質。(降低聲音,直視客戶雙眼)難道您不同意,寧可投資比原計劃的額度多一點點,也不要投資比您應該要花的錢少一點點嘛!
您知道使用次級產品,到頭來您會為它付出更大的代價的,想想眼前省了小錢,反而長期損失了更多冤枉錢,難道您捨得嗎?
三、品質法
話術一:客戶先生,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見,但是您一定聽過,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吧?身為一家公司,我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設計這個產品,使它的功能減到最低,或者我們也可以花額外的投資在研發上,使您擁有這個產品時獲得高的利益,讓產品為您發揮大的功效,也把您要做的事情做到理想的程度。
所以產品會比較貴一點點,但是所投的錢分攤到保用一輩子的時間,您每天的收益對比每天的投入是不可計量的,否則到頭來您得為買了次級的產品付出代價,不是嗎?所以您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選擇最好的呢?
話術二:客戶先生,大多數的人包括你我,都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好東西不便宜,便宜的東西也很少有好的。客戶很多事可以提,但大多數的人都會忘記價格,然而絕對不會忘記差勁的品質和差勁的服務體驗,要是那件產品很差勁的話,您說不是嗎?
話術三:客戶先生,您也知道,在很多年前,我們公司就做了一個抉擇,我們認為一時為價錢解釋是很容易的,然而事後為品質道歉卻是永久的,您應該為我們的抉擇感到高興不是嗎?一時為價錢解釋,真的比事後為品質道歉容易多了,您說是嗎?
四、分解法
算出平均每天貴了多少!
當客戶說「太貴了」
如果客戶真的糾結價格,通過比較綜合分析我們的產品並不貴;
如果客戶只是習慣性的討價還價,表示對客戶的理解,讓他意識到物超所值;
如果太貴了只是客戶的一個借口,找出客戶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㈦ 顧客嫌衣服貴,我該怎麼說服她
1、用不同產品的價格作比較
提一些顧客認為價格高的產品跟另外一種價格更高的產品做比較,那麼,你所向顧客推銷的產品價格就顯得相對低些。所以,要觸類旁通,用其他企業高價位的商品跟自己低價位的商品相比;要經常收集同類產品或競爭對手的價格資料,以便必要時進行比較,從而通過事實來說服顧客。
2、採用價格分解法
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盡量用較小的計價單位報價,從而隱藏價格的「昂貴感」。
3、引導顧客正確看待價格差別
當同類競爭產品之間存在價格差別時,營銷員就應從本套產品的優勢(如商品的質量、功能、信譽、服務等方面)引導顧客正確看待價格差別,強調產品的價格與產品所具有的差別與優勢。
必須明確指明顧客購買產品後所得到的利益遠遠大於其所支付的貨款的代價,這種情況下顧客就不會再斤斤計較。
4、採用產品示範方法
有些精品、名牌產品價格較高,顧客難以接受,營銷員可以把自己的優勢產品與一些劣質的競爭產品放在一起示範,藉以強調所銷售產品的優點,並教顧客辨別產品的真偽,經過一番示範比較,顧客關於此方面的異議則會馬上消失。
注意事項:
1、要充分調動顧客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知器官讓顧客去感知,從而占據顧客心智,這里特別指出導購員要有計劃、有目主動去調動顧客感知器官。
2、再次,貴其實也一種感覺,通常人們認為「貴了」就價格高於價值,「不貴」就價格等於或小於價值。
㈧ 客人說衣服貴,該怎麼回答,最好詳細點
在服裝店鋪經營中導購經常會遇到顧客覺得店內的服裝太貴,但其實價格已經很合理了,那麼面對顧客說貴了的情況,我們的導購該怎麼樣才能合理解決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六種解決方案讓顧客成交。
六、銷售情景6:價格已經到底線了,但客戶還是狠命殺價
●錯誤應對:
1 、價錢我們已經讓到位了,不能再讓了
2、再讓我們就沒錢賺了
3、我銷售人員只有這個許可權給您這個價了
●問題診斷:
有時不是客戶不相信價格,而是找不到「買單」的台階。本案中銷售人員的三種回答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直白而且對立的話語容易使銷售人員和客戶雙方都陷入不肯讓步的死胡同。
●營銷策略:
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除了了解客戶外在的需求更要了解客戶的內在需求。客戶需要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這是每個銷售人員者明白的常識,但是客戶除了有花最少錢買最好東西的需求外,還有渴望被尊重、被表揚,渴望安全感的需求卻不是每個銷售人員都能領悟的。本案中的銷售人員激發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是本案成功的關鍵。
例如:去年十月份我在安徽蕪湖培訓期間,一家服裝賣場,有一對年輕夫妻想買一款衣服,但是因20塊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一直到晚上六點鍾都沒有成交。這時候我聽到那位女士輕聲地自言自語地說道:就20塊錢,讓掉算了,天都黑了,肚子都餓死了。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後,就立即吩咐另一位店員到旁邊小店去買一袋餅干,我親手將餅干遞給那位女士,對她說:價錢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更重要,別把胃餓壞了,先吃點餅干再說。當那位女士吃了三片餅干後,就再也沒有堅持討價還價了,三分鍾之內順利成交。
本案真實地說明了,客戶表面上是在討價還價,實際上他是想通過討價還價來證明自己是聰明的消費者並通過這種行為尋找一種安全感。通過尋找一個公平的價格來悍衛自己應有的被尊重的地位。而我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關心和尊重,當客戶得到了這種需求後,20塊錢的討價還價就瞬間顯得不重要了。
●營銷語言模板:
銷售人員:先生,我非常理解您!我也是消費者,我知道消費者掙錢也不容易,最怕就是買到一個根本不值那麼多錢的東西。先生您放心,如果您買回家發現這款商品我們給您的價格比別人貴了,我們雙倍把錢退給您!如果先生還是不信的話,我可以寫個證明給您。好啦,買賣雙方相互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先生,您到這邊來,我先教您填三包卡。
銷售人員:看得出來先生您是個特別會當家過日子的人。買東西也好,生活也好,就應該像先生一樣,每分錢都該花在刀口上。如果給您的價格還有一分錢可以商量的餘地,我一定不會讓先生為難的。也請先生能理解我們,其實現在我們賺錢也不容易,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可能先生沒有想到我們在這里賣東西也是有經營成本的,去掉一大堆的成本和費用,我們能掙到的錢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薄利多銷了,最關鍵的是我們還要承擔先生這一件商品以後的售後服務,三包期內好多項目都是免費的,但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先生您買的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種信任,好啦,您跟我到這邊來一下,我先教您填下三包卡,這樣以後售後就有保障了。
●做銷售時的成交常見問題:
1. 客戶很有意向購買我們的產品,然而我們的銷售人員還在喋喋不休,等到嘗試成交的時候客戶再說:我在考慮.考慮.。結果是客戶一去不復返。
2. 客戶的要求很明確,我們的產品他也滿意。在成交那一瞬間,因為價格問題,無法達成一致,不了了之。
3. 客戶對我們提供的方案沒有大的問題,唯獨提出一些瑕疵,而談到價格問題,或者刁難銷售人員,銷售人員要麼被顧客引導,或者我所是從,導致該成交卻沒有成交。
4.客戶對我們的品牌和產品很喜歡,而且已經決定購買,但是對價格不滿意想要便宜,而我們的銷售人員沒有把握好自己,價格放的太快,讓顧客沒感覺佔到便宜,導致成交後顧客到驗收產品時雞蛋里挑骨頭,為售後服務埋下隱患。
●怎麼辦呢??
在公司,「今天你簽單嗎?」這是很多銷售員見面時相互問候的一句口頭禪,很多銷售員朋友知道未成交一切等於零,成交高於一切,然而成交後和客戶的關系比成交前更好這是所以銷售員的終極目的。但是很多銷售員不清楚這些簡單的道理,要麼沒有成交,要麼成交後沒有和客戶的關系變好,導致很多售後服務,更不用說以後的再成交。很多朋友就開始問了,那如何做到成交,如何做到和客戶快樂成交呢?
●筆者在六年的門店終端銷售中總結出來的快樂成交法,或許能對一線的銷售員朋友們有少許幫助。
1⑴、如何逼單(假定成交)在什麼情況下假定成交?
可能這個時候有導購朋友開始問我,在什麼時候假定成交呢?我的回答是:當我站在一個即將聽我推薦產品的顧客前,我就假定自己會做成這筆生意。我甚至假設最初讓我碰釘子的客戶,將來會變成我的重要客戶。我們身邊有很多假定成交的例子:例如你到酒店吃飯,服務員通常會問你是喝啤酒還是白酒呢?這個問題有兩個假設:第一,你要喝酒;第二,你要喝他們酒店的酒。
●假定、假定、再假定
你不能像初入行新手一樣,到了要簽單的時候才假定這筆生意會成功。而是在每次談判中,你要一遍一遍地假定你會成交,客戶也會開始假定他將要購買你的產品。更重要大家知道中國的消費者,不喜歡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銷售員。而我們的銷售人員只有知道顧客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症下葯,解決顧客的異議,最終完成交易。根據我終端一線八年工作經驗,我喜歡用逼單的方法來逼出顧客的真實異議,最後解決他的問題完成成交。可怕的是很多銷售員朋友,單沒有簽下來,而且不知道顧客為什麼拒接他。
2⑵、逼單(假定成交)常用語;
在逼單時,銷售員朋友可以運用一些話語。以下這幾則正確和錯誤話語,供朋友們對比參考:
●正確的說法。
「請把名字簽在這里。」
「你同意後。請在這里簽字,寫用力一點,因為裡面有三份復寫紙。」
「麻煩你確認一下」
「我要恭喜你做了明智的決定」
「麻煩你過來辦一下手續」
「你是刷卡還是現金付賬」
●錯誤的說法;
「你今天能訂嗎?」
「在這邊來交錢吧?」(在成交時特別提醒銷售員朋友們不要說「錢」這個字。)
「謝謝你的購買」
「你買回去絕對好看,好用」
●在你運用這些正確的逼單的話語時有三種情況發生:
第一;顧客馬上成交;
第二;顧客找一些借口馬上離開專賣店;
第三;顧客說出他真實的想法,例如:顧客會說:」我覺得貴了」或者說:我要和我的**商量一下」,「我還要到別處比較一下」等等。
成交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一句話:要求,要求,再要求。要求就是成交的關鍵。大多數人在結束銷售的時候根本不敢要求,你想想看你做銷售的時候每一次都有要求嗎?沒有。我要求你每一次銷售結束的時候都必須要求顧客成交。每一次,要求一次還不行,還要第二次。他說no還不行。還要第三次。他一定會說no的,我跟你保證。你還要有第四次第五次以後才有可能拿到生意
第三部分:實用小技巧
顧客進門就喊貴,我們的銷售人員該如何處理呢?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嫌貨才是買貨人」這句話同樣適用,很多顧客如果真的覺得你家的價格太貴,他通常會偷偷地看一下你的價格標簽,如果產品標價過高達不到他的心理預期的話,他根本連價格都不問掉頭就走,因為這樣的顧客根本就不是你的目標客戶,他不具備這樣的購買力。
重點來了:凡是願意說貴的顧客,雖然嘴上說貴,實際上卻有一定的購買力,因此門店銷售人員要有足夠的自信來處理這樣的問題。那麼,在門店銷售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輕松化解這個異議呢?
一、轉移話題法
是的,先生,我也覺得有點貴,可是話說回來了,您一輩子能裝幾回修選幾回傢具呢?所以,您得先看看產品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話,白送給您您也不要啊。
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在把顧客從對價格的關註上轉移到對產品的關註上,然後用價值塑造的方法告訴顧客我們的產品貴在哪裡,為什麼貴。
二、借力打力法
是的,先生,確實挺貴的,正是因為貴您才需要了解一下,這樣您才知道它為什麼貴,就算您不買的話,也方便您出去比較產品啊。
對於您產品的購買來說,或許顧客並不是很懂(很可能他只是在網上單純的比了價格),所以在便宜和貴之間,顧客並沒有真正的概念,這時候講出產品的「賣點」、優點或者店面自己能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客戶明白後,極大可能有一點能打動客戶,讓產品賣一個高價。
三、霧里看花法
先生,是這樣的,我們的這款產品是800*800的價格是450元,同樣的產品600*600的只要430元,得看您家客廳要鋪多少磚,鋪多大規格的。
那英曾經唱過一首歌,歌詞中寫道「借我一雙慧眼吧」不要「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作為銷售人員在這里其實並沒有直接回答顧客的問題,而是給顧客遮上了慧眼採取了「模糊報價」的策略,因為顧客剛剛進門就說「貴」,可能就是隨口一說,我們的銷售人員沒必要過於糾結,當你用模糊報價時,顧客有點暈了,也就跟著你看產品去了。
四、順勢而為法
先生,你是說我們的這款產品貴嗎?我們家的產品高、中、低端都有,不知道您是想看個什麼樣的產品?
顧客說貴很多時候是一種習慣,特別是剛進門的顧客,可是這位銷售人員可沒把顧客的一句口頭禪當成玩笑,而是認真地跟顧客討論您要什麼樣的產品,我們家高、中、低端都有,這樣的說法反而讓顧客有點不好意思了,因為他就是隨便一說,店員卻當成真的了。
五、隱喻回應法
是的,先生,確實我們的價格挺貴的,不過您不可能用一台QQ的價格買一輛寶馬車回去啊?
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的處理方法之一,面對客戶進門就喊貴,用隱喻的方法告訴顧客,影響產品的因素有很多,即使同樣的款式、同樣的產品質量,可是光品牌的差異就可能相差好幾倍,你要買的是產品使用功能還是產品情感功能呢,如果是使用功能的話我們確實沒有優勢,但是要是講品牌我們倒是可以討論一下了。
六、直接反駁法
貴嗎?您覺得我們的產品哪裡貴呢?您了解我們的產品嗎?
這樣的直接反問法適用於那些比較資深的導購員,因為一旦顧客對您的競爭對手有所了解,張嘴說出了你們家和別人比為什麼貴了,你得有應對的方法,如果你對對手的情況一無所知的話,這樣的反問顯然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