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流行什麼男裝
❶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有:男子服飾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而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1)民國流行什麼男裝擴展閱讀:
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❷ 民國男性裝扮是什麼樣的
民國初年男子服飾主要有馬褂和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其款式、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馬褂,一般都用黑色絲麻棉毛製品為之,對襟窄袖,下長至腹,前襟釘鈕扣五粒。長衫則用藍色,其形制為大襟右衽,長至踝上二寸,袖長與馬褂並齊。在下擺左右兩側開衩。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可以不拘。左1圖為戴瓜皮帽、穿馬褂、長衫的清末男子。左2圖為戴瓜皮帽、穿馬褂、長衫的民初男子。
❸ 民國男神們的標配為啥會是馬褂長衫
馬褂長衫為什麼是民國男神們的標配?如此穿搭知性與儒雅一覽無余
民國是我國歷史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雖然僅歷時38年時間但卻最復雜、最動盪。作為「以舊替新」的突出代表,民國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國民生活,幾乎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1912年—1949年民國存續期間,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參與到了這場變化之中。政治體制、文化形式、思想意識、服飾理念等,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的革新。
而這場轟轟烈烈的革新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伴隨著戰爭、革命、政治、社會體制的巨變。
但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最扎眼的卻是,身著一襲長衫、馬褂、頭戴禮帽、腳穿皮鞋,手中拄著一根「文明棍」的民國男神們。這些人基本都有較好的家世和較高的學識,言談舉止中既可以之乎者也還能冒出幾句洋文。
筆者認為從這個角度去分析身著長衫馬褂的民國男子,不難發現他們的內心中既有對過去的留戀,同時也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與渴望。大家印象中的眾多民國文學家,其實都是一身長衫馬褂的男神形象。
2.「長衫」服飾文化內涵
如果從文化內涵角度去分析「長衫」,其實這種服飾就是多種文化融合之後的變體。而在各種文化相互融合過程中既有排斥也有妥協,從長衫的外形來看就是一種中式男裝。但是其剪裁理念與設計思維卻充滿了西方味道。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長衫作為民國期間,中國男子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飾,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可謂風靡全國。並且與中山裝、西裝兩個強勁的對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服飾文化態勢。而這種態勢的根本原因就是多種思想與文化相互雜糅。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存在了幾百年的滿清王朝,雖然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之後土崩瓦解。但是其形成的獨特文化底蘊與習俗精神,其實根本不可能像政體一樣瞬間垮台。所以民國時期的很多思想其實依然有清朝的影子。
雖然民國時期產生了很多新思想,再加上不斷輸入西方文化意識,導致生活在當時的人們出現了新舊思想融合的現象。但是很多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老百姓,或者說對清朝依然心懷留戀的民眾,其實依然無法接受西裝或其他「洋裝」。
所以在民國老百姓的心目中中式服裝,依然是他們的日常家居服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並不是所有人都穿得起「洋裝」,所以融合了中西服飾文化以及經過改良的長衫,就變成了普通民眾最青睞的服裝樣式。即使是在政商以及文化圈長衫也依然備受青睞。
筆者認為長衫馬褂不僅體現出了,思想、文化、習俗的交鋒與相融,同時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男性服裝,在點綴了西方服飾元素之後,反而更能體現出獨具東方魅力的形體美。同時,也可以映襯出民國時期男性的儒雅與知性。
結 語
民國時期男性標配服飾長衫馬褂,不僅體現出了社會變革時期的服飾文化創新,同時也彰顯出了中國古代衣冠制度的延續與發展。如果說旗袍是中國近代服飾文化歷史的巔峰,那麼民國男子長衫服飾文化就是現代男性服飾的先導與啟蒙。
筆者認為民國長衫服飾文化對於解讀,其實也可以作為當今中國男裝文化的重要依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現代社會中的男裝雖然也大都以西方理念為主,但是近年來興起的中國風服飾也大有返古趨勢。
❹ 民國時期男人穿的什麼衣服
民國時期男人穿中山裝。
中山裝(Chinese tunic suit)是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 ,設計出的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被世人稱為中山裝。
1929年4月,中山裝經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為法定製服。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山裝成為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老百姓的正式服裝。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2016年2月29日,民革中央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將中山裝作為國家正式禮服。
(4)民國流行什麼男裝擴展閱讀:
中山裝起源
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到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英國軍制服。
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當時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襇」。
❺ 想了解民國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
民國初年的男子服飾,主要採用馬褂、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在款式、質料、色彩及具體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則可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之季,人們常在長衫之外,加著一件無袖馬甲,以代馬褂。隨著西風東漸,上海男子,特別是洋行的職員率先穿著西裝,但並不排斥傳統的服飾,馬褂和西裝革履並行不悖。在長衫、馬褂的同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喜歡穿一種簡便的西服,被稱為「學生裝」。穿著這種服裝,能給人以莊重、儒雅之感。孫中山先生當年十分喜歡穿著這種服裝,並對此稍作改制,後流傳開來,被尊稱為「中山裝」。食——民以食為天。在衣食住行這人類生活的四要素中,吃是第一位的。上海人見面的問候,不是「你好」、「早安」,而是「飯吃過了沒有?」雖然並沒有要請人吃飯的意思,卻可見吃飯之重要。1)西菜進入上海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的事,上海成為對外通商港口,外國的傳教士和商人接踵而來。西菜從此傳入上海。2)西菜在上海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演變,不再是「全盤西化「,也不是用中國烹任法簡單燒制的"中西大菜",而是真正吸取了西菜的骨髓,發展了西菜各不相同的風味特點,逐漸形成菜式流派,主要有法式、美式、俄式、德式和意式5大流派。每個流派均有其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烹調方法,五種菜式代表了整個西菜系列的獨特風格,它與中式菜餚各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和飲食文化。住——19世紀50年代,隨著由於「小刀會」起義而帶來的「華洋分居」局面的結束, 許多中國人為逃避戰火而進入租界,住進了外國人專門為他們建造的不中不西的房屋。後來,它演變為一種讓千千萬萬上海人生活了一個多世紀並由此 而形成了近代上海市民特有文化與素質的、使上海人至今難以忘懷的居住形式--石庫門里弄,上海人稱之為「弄堂」。行——進入20世紀以後,租界當局在上海大規模興辦公共交通業。這一方面是出於繁榮租界經濟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上海工商業日益發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活動的節奏明顯加快,當時的江北小車、人力車、馬車等交通工具,運載量小,行駛速度慢,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要。而且,開辦公交客運可獲厚利。於是,電車和汽車應運而生。
❻ 到民國初年,什麼成為男士在正式場合首選的服裝
中山裝
民國初年,受到西方文化習俗的影響,西裝與長裙中國古代的服裝融合出現了中山裝與旗袍,
男士就穿中山裝
❼ 民國風是英倫風嗎
從民國風到旗袍風、運動風再到如今的英倫范兒
英倫風格,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英國的風格」,很容易讓人想到復古、古典風格的設計。其實對於英倫風格在設計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還沒有被家喻戶曉的英倫風格可能也是你裝修的時候一個不錯的選擇喔。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對英倫風格的定義和認識全世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看法,以中國來看,光是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認識就不一樣。但是英倫風以他悠久的立式和獨特的感覺特點還是很受大家喜愛。那麼英倫風格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應該如何應用到居室設計中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知識分享,一定能讓你更了解這個風格。什麼是英倫風格-服飾
英倫風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用地名來代表服裝風格!英倫風的女裝:很傳統,很保守,很端莊,不像巴黎,米蘭和紐約這么性感,而且它還會修飾女人的線條。合適的剪裁,得體的穿著,以及細節上的體現,這些都是英倫風男裝正裝的特點。同樣的襯衣,不同的穿著,簡單的配飾,不同的搭配,一個簡單的改變就讓男士擁有了多變的造型;但無論怎麼變,英倫風本身穩重、紳士的感覺依舊存在。端莊,典雅,紳士,多變,這就是英倫風。
❽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人穿的什麼服飾
那時候提倡穿西裝中山裝,女人是旗袍和裙子等禮服
❾ 背帶褲是民國時候男士穿著的特色
那倒也不完全是。背帶褲只是民國時期少數上流社會男士流行的服飾,尤其在上海、天津的開放較早,受西方文明影響較大的的城市中較為流行。
❿ 民國時期服飾是怎麼樣的
民國制服的造型基礎除了中裝之外,還加上了西裝或中西合璧的元素,總體上可以分為中式傳統、西式摩登與中西合璧三大類別。
男性服飾:從長馬褂到中山裝、西裝
女子的著裝恰好反映了當時女裝的三種主要類型。第一是上衣下裙類,青年婦女多穿窄而修長的高領衫裙,下穿黑色長裙,裙下不施綉紋,衣衫也比較樸素,這是民初女裝的時尚。第二是上衣下褲類,這與上衣下裙類似,只是下裝的裙改成了褲。第三是旗袍,這是屬於滿漢交融類型的旗袍,大襟右衽,連袖直身,其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蓋腳。但是不久,旗袍的長度縮短,腰身收緊,曲線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