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男裝標准紙樣是以什麼為主題翻譯

男裝標准紙樣是以什麼為主題翻譯

發布時間: 2022-04-22 05:45:01

『壹』 用英語翻譯在臨川一中高一(|)班

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提綱一、詞彙積累(要求從音、形、意三個方面掌握)攢 拗 巔 叟 哽 憚 踱 棹 撇 蘸 拽 泅 瞅 雛 鉸 抽 覷 鬣 確鑿 菜畦 桑葚 臃腫 腦髓 蟬蛻 驪歌 花圃 醜陋 訕笑幽寂 延綿 狂瀾 屏障 哺育 懊悔 祈禱 逼狹 陰抑 熾痛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田壟 蚱蜢 污穢 宰割籌劃 彷徨 仰慕 衰微 赫然 迭起 重荷 深邃 躊躇 巴望鎖閉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冗雜 燒灼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清揚 咿啞 端凝顰蹙 粲然 嗔視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告磬斫痕 日規 抵禦 砭骨 履踐 崔巍 垂蔓 眼瞼 眸子 抽搐溝壑 不羈 剽悍 窺伺 瘡痍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陰 遒勁獷野 顎骨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來勢洶洶 荒草萋萋 亦復如是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氣沖鬥牛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 博學多識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大徹大悟參差不齊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毛骨悚然怏怏不樂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凍餓之虞 知足安命聊以自慰 斑斑駁駁 生意蔥蘢 相得益彰鞠躬盡瘁,而後已 有過之無不及二、課文理解(將重點地方畫上橫線,便於鞏固):1、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生活的描寫和感受,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且介亭集》《二心集》等。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台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象徵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一是關於爸爸愛花、對花兒的描寫貫穿始末,另一條線索就是畢業典禮,圍繞畢業典禮這一中心事件,作者採用插敘手法,表現爸爸對女兒的關懷。這兩條線索,前者是主線,後者是副線,後者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3、《丑小鴨》是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話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採用童話這一靈活的藝術形式,塑造了一隻「丑小鴨」的形象:一隻又大又丑的小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從文中可以看出,丑小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美的嚮往和不懈追求。他啟示人們: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以丑小鴨的遭遇和奮爭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直抒胸臆,闡明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這首詩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詩句清新流暢,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課文《假如……》是他在鄰居女兒的紀念冊上題下這首詩。《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了一個面臨選擇的人物。描繪了他選擇時的心態,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應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這首詩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因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也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希爾》等。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文章以「傷」為題眼,意在表明對方仲永的「哀傷、嘆惜」之情。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他的才能每況愈下,告訴人們:後天的教育和努力學習是天才成長的關鍵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而寫的組詩。在選文中,詩人以時代的歌手出現,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身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並且要以它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這首詩具有直白、豪邁的風格。7、小說《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寫的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佔領以後,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文章以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為主人公,並以他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通過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及心理變化,間接地寫出了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作者是李大釗,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課文圍繞著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系,以長江大河,旅途徵人作比,闡述了艱難的國運一定要有雄健的國民這一道理,鼓勵國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曲調」,迎接崎嶇與險阻。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闢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從文章來看,標題的要點應在於「誓言」。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烈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墳前。」因此,本文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10、《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採用比興的手法,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的 「雙璧」。11、《鄧稼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作者採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並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傑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製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製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兩彈一星」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以「說和做」總領全文,前半部分重點寫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後半部分重點與聞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志士」,文章採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敘了離一多先生說和做的事跡,表現了聞一多先生說做統一、表裡如一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第一本詩集《烙印》,並因《老馬》的流傳被譽為「農民詩人。」13、《音樂巨人貝多芬》按照訪問的順序,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要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本文的作者何為。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以時間為序,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著重刻畫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徵。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15、《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點明學習對健全人格的作用。三、文言學習:(一)、詞義(每個詞的意思都要理解):1、實詞未嘗 異焉 收族 自是 立就 稍稍 賓客其父 乞之 日扳 隸耕 環謁 不能稱自為其名 泯然 通悟 彼其 奇之 賢於 父利 當戶 惟聞 何所憶 市鞍馬 戎機 策勛 百千強 出郭 扶將 帖花黃 火伴 當塗 見往事 即更 非復 見事 會賓客 廳事 施屏障 少頃 但聞 滿坐 囈語 既而 婦撫 一時 未幾 少舒 中間 曳屋 雖有百手 期內名其一處 奮袖 兩股 幾欲 逐走 入日 辯斗 去人探湯 滄滄 綴行 如故 大窘 苫蔽 徑去 變詐 假寐2、虛詞父利其然(代詞,這樣)也 泯然(……的樣子)眾人矣(語氣詞)養父母、收族為(作為)意 卒之(助詞,無意義)為(成為)眾人傳一鄉秀才觀之(代詞,指詩) 問女何(什麼)所思見往事耳聞(罷了) 蒙乃(於是,就)始就學婦拍而(連詞,表並列,相當「又」)嗚之 此不為(是)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孰為(認為)汝多知乎 其(其中)一犬坐於前投以(把,介詞)骨 蓋(原來)以(用)誘敵意將隧入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來)攻其後也(二)、翻譯:1、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譯:別人漸漸地請他父親去作客,有人花錢求仲永題詩。2、 卒之為眾人。譯:最終他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3、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譯:從此別人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能夠馬上完成,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看的地方。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譯:他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5、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譯: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人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夠吧。6、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7、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譯:與有志之士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他。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譯:你現在手握重權處理大事了,不可不學習。

『貳』 2010年的流行趨勢是什麼

一下是我幫朋友整理的 主要是男裝2010流行趨勢 希望能幫到你

裁剪印花等手法
拱形肩部為其帶來了更柔和(softer)的線條,更有復古風格的選擇。圓而有點低垂的線條顯得十分休閑,但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定做般的剪裁線條。
重量輕的夏日針織衫 剪裁線條柔和、褶皺的恤衫 數碼印花可以為一些傳統的服飾(如古典的布雷澤外套)帶來超現實的現代感。
細棱條紋為「傳承」(heritage)帶來了新的線條,為西裝帶來了新舊夾雜的主題

關於面料材質
+ 棉麻印花,鏤空面料的使用為服飾帶來了「透明」的新層次(復古偏向自然)
+ 綢緞服飾強調面料的流動感與手感,為休閑服飾帶來了奢華的感覺。綢緞休閑恤衫具有商業可行性。
+ 紙樣的薄紗(papery sheers)雪紡等已經取代了過去的(過去幾季中,流行的都是柔軟的西服料)潮流
還有亮面化纖材料為恤衫與剪裁潮流帶來了新方向(未來 太空感重量更輕,皺折修整)
+ 不同材質的層疊混搭(隨意慵懶的感覺)

關於色彩

近年基於經典的中性色和功能性的色調。粉紅色系已經完全被男士所接受了,出自女裝的紫紅色也逐漸滲透到男裝領域。通常會用黑色作為底色,或者偏向藍色。
春夏新款則採用大膽的顏色。火紅色,鮮紅色,橙色的剪裁,效果非常突出。傳統的牛血紅也很流行,取代了粉紅色與紫色。
華麗而暗深的色彩組合酒紅、榛果色、橄欖綠與黑色的搭配@ 家紡風格的巴洛克提花 華麗圖案的做舊版 巴洛克風格的抽象化

配飾
細節衣帶扣飾,圍巾圍領 帽子 手錶 長款項鏈 大片復古墨鏡 短手套等 突出簡約大方

上裝

只能你自己買類似的款型,寬大的外套厚重的冬季面料是外衣的理想選擇。四十年代的優雅在prada和lanvin等服裝系列裡都有誇張的體現,比如二戰中的服裝,雙排扣帶腰帶夾克,誇張的肩部和低領等細節設計 羽絨服可以考慮彩色版機車類型的

內搭

「半高領」容易顯得胸部的位置比往常低一些,所以胸部的輪廓只能寬大不能太過明顯。

下裝

休閑西褲 短褲繼續掀熱浪 重點在於剪裁 Prada、Versace、D&G等大品牌的T台上,男裝熱褲仍當道。
而上身莊重——西裝、夾克、長袖恤衫下身窄短褲的搭配繼續流行短褲內露出七分裹褪綿褲配半長皮靴
各個大牌推出暈染水洗料子的牛仔,
窄管褲 裝飾性剪裁搭配的

鞋子
時尚運動在於高幫 靴子不僅僅是女人的專利,近年也延伸到時尚男裝,不過今年復古款式的畫板 平板鞋型很高調的出場了。

皮鞋(有點哈韓了,時尚重點看不到襪子的痕跡貌似光腳穿皮鞋)

『叄』 木蘭詩的公開課教案

中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
首頁 | 試卷下載 | 課件下載 | 教案教學 | 教學素材 | 作文中心 | 備課 | 中考 | 高考 | 學習頻道 | 教師頻道 | 課外讀物 | 會員區

寫作:改寫《木蘭詩》

作者: 加入日期:06-10-03

寫作:改寫《木蘭詩》
■江蘇濱海 陸可愛

《木蘭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塑造了木蘭這個女英雄形象。千百年來,木蘭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被藝術家改編成戲曲、動畫片,搬上了舞台和銀幕。
將《木蘭詩》改寫成一篇故事,有關戲曲、動畫片等改編作品可以作為參考。題目自擬,字數不限。寫作時注意下列幾點: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節,如木蘭的軍旅生活,可以依據原作想像發揮,寫得更詳細具體一些。
3.語言盡可能明快、生動。

◆ 閱讀地圖
花木蘭,一名女扮男裝的古代巾幗英雄,隨著動畫片《花木蘭》風靡全世界。而南北朝樂府民歌代表作《木蘭詩》就是這位傳奇式的女性英雄的贊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既機智勇敢又勤勞善良的女性形象。讓我們再次走進花木蘭,聆聽她的心聲:「我生活里的一切都很理想,我心底里的世界卻不一樣,我也有彷徨,也會失去方向,我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堅強。」
◆主題文章
木家風波(續寫)
木蘭從軍歸家後,木蘭是個女孩這件事頓時在軍中傳得沸沸揚揚,在百姓家中,這件事也成了茶餘飯後的佳話,可以說真是弄得個滿城風雨。於是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可汗和大臣們的耳朵里,根據軍法條文,女子不能入軍營,違令者當屬「死罪」。
可汗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商議該怎麼處置花木蘭。大家覺得這件事很難處理,花木蘭犯了軍中法令,是犯了王法,可木蘭功勛卓著,也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王法與功勛之間只能選擇一個答案,大臣們各執一詞。有人認為軍法如山,這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如果不追究花木蘭,那怎麼向黎民百姓交代?以後又怎麼以王法服人?那國家將何以治理?更多的人認為花木蘭固然有罪,但她在多少次戰事中出謀劃策、英勇善戰,一次又一次地立下了赫赫戰功;花木蘭雖然是個女兒身,但在每次戰事中,她所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是一般男兒所不能比的;這十幾年來,盡管戰爭那樣殘酷,戰斗那樣激烈,花木蘭從來沒有抱怨過,從來沒有退卻過;花木蘭還善於跟同行的一般戰士談心,在不少關鍵時刻,她還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總之,木蘭為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也是不可磨滅的事實。
大臣們說得各有各的道理,可汗也被弄得舉棋不定。
可汗和大臣們的議論很快就傳到了木蘭的耳中,傳到了木蘭的鄉親們的耳中。木蘭得知此事後,卻神態自若,沒有一絲害怕。鄉親們得知後都來到木蘭家。鄉親們對木蘭說:「木蘭,你是我們的英雄,我們支持你,如果可汗要殺你,他就是個昏君!」木蘭感動得熱淚盈眶,激動地對鄉親們說:「鄉親們,謝謝你們!可我畢竟還是觸犯了軍法,王法無情。如果我死了,也是上天註定的。可汗處死我,也是為了維護王法,我死得其所。」這時,木蘭的家人早已淚流滿面。
在皇宮里,大臣們還在討論中,這時一個軍士進去報告:說有許多老百姓跪在城門口,求可汗饒木蘭不死。可汗和大臣們都來到城牆上,只見城下面是黑壓壓的一大片,幾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在這兒了。見可汗來了,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大聲說:「木蘭為了我們百姓的安寧,一個人在外十幾年征戰,如今如果殺了她,真是沒天理啊!」這時,百姓們都這樣大聲喊著。有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這樣說:「木蘭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你們不能殺了她!」甚至連一個三歲的小孩也開了口:「木蘭姐姐是我們的英雄,誰殺了她就是壞人!」……
城下的百姓群情激昂。可汗和大臣們會意地笑了。可汗對城下的百姓說:「你們說得對,我不能枉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我會順從民意的。」接著,可汗還當場封花木蘭為「女中豪傑」。可汗還說:「木蘭是我們國家第一個上戰場的女英雄,我將撤銷不準女兒上戰場的軍令,以後凡是武藝高強的女子都可上戰場。」這時,城下的百姓都歡呼起來。百姓們誇可汗決策英明。
這一段佳話一直流傳至今,花木蘭的愛國精神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她的事跡將流芳百世。
點評:本文小作者在學習了《木蘭詩》後,對木蘭從軍歸家後的情勢發展進行了合理的想像,戲劇性地展現了一場由木蘭女子從軍觸犯軍法而引發的風波。文章構思又帶有孩童心理,具有獨特的寫作個性。故事結局又恰到好處,順理成章,使文章主題得經鮮明的顯現。
巾幗英雄花木蘭(改寫)
●衡陽市船山實驗中學初41班 肖文清
夜,格外寧靜,皎潔的月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那麼美好、靜謐。星星還同往常那樣在天空上閃爍,晚風緩緩地吹著,但是,這段時間,花木蘭老是坐在織布機旁不停地嘆息,織布聲稀疏了下來。
花木蘭倚靠在織布機旁發呆,心事重重。昨天深夜一紙軍隊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寧靜:軍書連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親重新披掛出征。花木蘭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父親老了,木蘭又無哥哥,弟弟處幼尚未成人,保家衛國責無旁貸。她下定決心自己替父從軍。
第二清早,花木蘭就出門到街頭上,買駿馬、買馬鞍、馬籠頭、馬鞭,忙乎了好一陣子,備齊了戰裝,然後辭別父母,女扮男裝頭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辭別了父母,晚上花木蘭宿在了黃河邊,她聽不到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聽到的只是黃河流水的「嘩嘩」聲。
第二天早上,她辭別了黃河,晚上又宿在黑山頭。
經過了十幾天的長途跋涉後,花木蘭最終來到了燕山腳下,她聽到胡人兵馬的嘶鳴聲。花木蘭發誓:為了父母,為了國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戰勝敵人!
「殺啊———」戰場上炮火連天,馬的嘶鳴聲、戰士們的呼喊聲、如雷鳴般的馬蹄聲以及刀、劍撞擊的「口當口當」聲響徹整個大地,黃沙滿天,血流成河,戰場上敵人的屍體橫七豎八地擺了一地,許多戰士們都受了傷。已提升為將軍的花木蘭率領大兵沖向前去。寒風陣陣傳來刁斗聲,明亮的月兒映照在鐵甲衣上,許多將士身經百戰,為祖國而死。經過十餘載的戰斗,壯士們終於凱旋而歸了。
十幾年的拼殺,十幾年的搏鬥,木蘭領著勝利的軍隊歸來了,皇上為她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宴席上,皇上為戰功卓著的花木蘭敬酒:「你功勞不小,賜你做個尚書,行嗎?」「不!」花木蘭笑著搖搖頭:「為祖國付出,這是應該的。我不需要做尚書,謝謝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給我一匹千里馬,送我回家?」皇上用贊賞的目光看著花木蘭:「好,既然你這么說,我就賜你一匹千里馬。你要回家,我也不強求你了。」說著,叫手下從皇宮里牽出一匹自己最喜歡的千里馬賞賜給花木蘭,花木蘭雙手握拳拜謝皇上,然後騎上馬走了。
「嗒———嗒———嗒」,花木蘭快馬加鞭往家中趕,身邊的泥土都揚了起來。此時,歸心似箭的木蘭心裡好不興奮,恨不得馬上飛到家。
父母們得知花木蘭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們相互攙扶著蹣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城門,眼巴巴地望著、望著……
「爹、娘———」花木蘭的父母循聲望去,花木蘭騎在馬上,飛奔而來,正在向他們招手。花木蘭的父母頓時激動得兩手發抖,先是一驚,又蹣跚的走過去。花木蘭將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馬,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蘭的臉說:「蘭兒,瘦了,瘦好多了,但越來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經晚了,蘭兒回家就好!」父親邊說邊牽著馬,拍拍木蘭母親的肩說道。花木蘭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戰友們,一路說說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蘭感到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和美好。
「姐回來了,姐回來了!」弟弟歡呼著,緊接著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廚房裡殺豬宰羊,忙著為姐姐煮點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蘭推開東閣門,坐在西閣床上,脫下戰袍,穿上了舊時的衣裙,看著房間的舊物,她感到親切而溫馨。坐下來,她對著鏡子在額上貼上了花黃,梳理著兩鬢那烏黑的頭發。
「吱—」門推開了,花木蘭笑吟吟地走出來:「讓大家久等了。」邊說邊坐了下來。
「啊?」戰士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目瞪口呆:「十幾年的戰場生活,卻不知你原是女兒身!」「哈哈哈……」從花木蘭家中傳來了一陣陣笑聲……(摘自《湖南日報》)
評語:本文對《木蘭詩》進行改編,加進了自己的一些想像,突出了花木蘭這個人物形象。稍感不足的是,文章太拘泥於原文了。
代父從軍,女中豪傑(改寫)
夏夜,一片漆黑。在這寂靜的夜裡,忽聽有人在微微嘆息。是誰在嘆息呢?過了一會兒,嘆息聲又響起,摻夾著濃濃的惆悵。仔細瞧,原來是木蘭姑娘正對著門織布。怪!怎麼聽不見織布聲,只聽見木蘭的嘆氣聲呢?猜想木蘭一定是有心事。問一聲閨女你在想些什麼?思念些什麼?來,告訴為娘的。木蘭靜靜地說:「娘,兒既不是在想些什麼,也沒有思念些什麼。昨天夜裡在城門看到軍隊所張貼的文告,說是皇上要徵兵,攻打匈奴。徵兵名單上有很多卷,木蘭我仔細看了看,幾乎每一卷上都有爹爹的名字。哎......我爹他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長兄,爹爹畢竟年歲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兒願為此買鞍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好久,抬起頭,久久地望著木蘭,沉重地說:\'木蘭啊!你代父從軍,處處要小心啊!\'......
第二天,剛剛拂曉,木蘭就辭別爹娘出發了。木蘭東奔西走做好了出發前的准備工作,唯一不舍的,還是爹娘啊!「爹,娘!多保重啊!兒未能在身邊照顧二老,是兒的不孝啊!」木蘭面對著滾滾黃河水,一座座高山,不禁失聲吶喊。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象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關,一座座山。邊疆嚴酷的氣候,使木蘭那嫩白細致的肌膚變得滄桑。生活中諸多的不便與困難,並沒有讓木蘭倒下。她記得父親的囑咐:「兒啊!要好好地報效祖國啊!全國的父老鄉親們都盼著你與戰士們勝利歸來啊!」 「為了年邁的雙親,為了父老鄉親們,為了國家,我一定要打贏這場仗!!」
一陣陣兇殺,一場場戰役,木蘭運用智慧和勇氣過關斬將。十年的戰役,雖艱辛,但也值得-----木蘭與將士們勝利歸來了!!!
木蘭勝利而歸,使皇上開心不已,使全國百姓興奮不已----祖國終於可以恢復和平了!皇上當即策封木蘭為尚書郎。木蘭笑而不接。皇上笑問木蘭想要些什麼獎勵。木蘭說:「論行賞,論官職,都不及臣一顆思鄉心。願皇上恩准,送臣還故鄉,與家人團聚!」 「欽此!」
木蘭騎著千里馬,威風凜凜,心急如焚地趕回家鄉。城門外,爹娘互相攙扶著來迎接十年未見的心肝女。姐姐細心裝扮了一番,也在迎接隊伍里。小弟拿起鋒利的菜刀去宰殺豬羊,准備為姐姐洗塵。木蘭回到閨房,屋裡的一切既是那麼熟悉,又是那麼陌生。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復女兒身。裝扮妥當,照照鏡子:鏡中的自己已不再是十年前那閉月羞花的小姑娘了,而是一個歷經風霜的女人啊! 「十年啦!! 我已老了十歲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木蘭心中一陣失落。出去看看同行的戰友們,他們都在飲酒作樂。見木蘭一身女兒裝,甚是驚訝。與木蘭一起生活了許多年,竟未察覺木蘭是女郎?眾人在驚訝之餘,不禁感慨:木蘭果真是女中豪傑,令人欽佩啊!!
雄兔的兩只腳不停地爬搔,雌兔兩隻眼睛則時常眯著,因而容易辨認。可當雄雌兩兔在一起貼地而跑時,誰又能辨認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世人千古傳唱:
「替父從軍,
英勇無敵,
女中豪傑者,
乃花木蘭是也!!」
木蘭詩(新編)
嘻嘻復嘻嘻,靚女正上機;
不聞撥號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網上行,所遇實心驚;
妹兒十二封,皆邀網下逢。
靚女本已嫁,已隨他人姓;
上網為自娛,兼可結新朋。
東版賦閑情,西版寫自傳;
南下訴心曲,北上為聊天。
朝起網上來,暮亦網上連;
不聞夫君喚妻聲,唯聞蟲蟲呼叫不斷聞。
但辭聊天室,又至戒聊版;
不聞蟲蟲呼叫聲,卻見邀請貼子飛滿天。
下網見夫君,夫君淚成行;
只顧上網癮,欠債百千強。
問女欲何去,靚女坦言拜爹娘;
借款千里行,赴約訴衷腸。
爺娘聞女來,四處急躲藏;
阿姊聞妹來,速速鎖門窗;
小弟聞姊來,慌里慌張爬東牆開我昔時門,挪你羅漢床;
撬我舊時櫥,搜你密碼箱。
當窗點鈔票,立馬去機場;
千里見網友,網友眼放光;
同網一個月,不知靚女俏模樣。
恐龍亦羞澀,靚女亦張狂,
都在網上聊,安能辨我是啥樣?
木蘭還鄉(改寫)
話說木蘭看了軍隊的文告得知父親得當兵時,不由得停織嘆息,因為,父親年老體弱已經不起那樣的長仗了。於是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她越過殺虎山,繞過黃河,身經百戰後辭官還鄉。
在故鄉,得知木蘭要回鄉的消息一傳開後,鄉親們都十分敬佩木蘭,擁著到縣城去迎接木蘭的到來。一大早,木蘭的父母親互相攙扶著也來到了縣城,姐姐和弟弟留在家中,干什麼呢?姐姐一早就開始梳妝打扮,並把木蘭的房間裝飾得一往如昔,她,要讓木蘭覺得一進房門就感到家的溫暖。
弟弟,他正在磨著刀片兒,讓它們銀亮銀亮的。他要用這鋒利的刀,來殺豬宰羊,再把它們做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來迎接他最最敬愛的姐姐。
在縣城,正在人們熱切的等待之時,天上突然起了一陣大霧。大霧中隱隱約約有幾聲馬的長嘶,近了,更近了,馬近了。霧也起來越少,在那霧快散的一眨眼間,兩匹棗紅色的駿馬出現了!啊,是木蘭和她的同伴兒呀!
大家高興極了,擁著木蘭,一路灑下了不知多少歡聲笑語啊!
回到了家,木蘭立即和家人擁抱在一起,雖片言未吐,但這表現了多少的話說呀!木蘭走入自己的房間,立刻感到家的溫暖。木蘭欣喜地坐在梳妝台前,脫下那件伴她多年的戰袍,穿上舊時的美麗衣裳,她嬌羞地坐到鏡子前,慢慢地細細地梳整著自己烏黑發亮的長發……這時,她走出了房間,她的同伴問木蘭的爸爸:「老伯,沒想到您還有一個美麗的女兒呀!她一定是木蘭的妹妹吧?」木蘭的爸爸聽了「哈,哈,哈」地笑了起來,說道:「她就是木蘭呀!」「嗯?」同伴又把木蘭打量了一番又說:「還真是木蘭呀!」
「哈,哈……」木蘭的家裡又飄出一陣陣歡樂的笑聲。
《木蘭詩》課本劇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虎山路初中103班 王慧芳
第一幕 決定替征
時間:有一天
地點:木蘭家
人物:木蘭、木蘭娘
幕啟
[一間簡陋的房子,一台織布機,一張凳子,一張桌子和四張凳子。桌子上放著茶壺與茶杯,桌子旁還設有一張大床,靠床右邊有一個梳妝台。織布機對著門。]
木蘭:(邊織布、邊憂愁地對著門織布)哎!
木蘭娘:女兒,你嘆什麼氣呀?
木蘭:娘,我沒什麼。只是昨晚見到軍中的文告,不由地心慌,皇上在大規模地徵兵,帳帖在村中的布告名冊上都有爹爹的名字。爹爹沒有大兒子,只有我下女兒,而且爹爹身體又不好,怎能去當兵呢?
木蘭娘:是呀!
木蘭: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裝前去替爹爹了。(興奮地)嗯,就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買駿馬和騎馬必備品。
幕落
第二幕 購馬、馬具
時間:第二天
地點:東西南北集市
人物:木蘭、各位駿馬和馬具商
幕啟
後台台詞:聽說東市的駿馬最好,木蘭來到東市。市集上熱熱鬧鬧,人來人往,各種物品真是琳琅滿目。木蘭不買一般生活用品,而是專門來到駿馬市場。木蘭來到駿馬商攤前。
木蘭:這匹馬多大價呀?
駿馬商:三十兩銀子。
木蘭:太貴了點吧,能不能便宜一點呢?
駿馬商:那就二十五兩吧。
木蘭:好吧,我買下這匹馬。
後台台詞:聽說西市的馬鞍墊子最好,木蘭來到西市。市集上也跟東市一樣,熱鬧極了。木蘭來到馬鞍墊子商攤前。
馬鞍商:(大聲地)多好的馬鞍墊子嗬!價值又便宜,快來買嗬!
木蘭:(挑選了一會兒)這個多少價,我想買這個。
馬鞍商:姑娘,我這馬鞍墊子要買十兩銀子的,看你是個女的,就八兩吧。
木蘭:好唄,我買下。
後台台詞:聽說南市的駕馬嚼子和韁繩是最上等的,木蘭又來到南市。南市的熱鬧場面跟東市和西市一樣。木蘭來到馬具商攤前。
馬具商:看這位姑娘牽著這么好的駿馬,一定是要買上等的馬嚼子和馬韁繩吧。來我挑最好的讓你選。
木蘭:這兩樣太合適了,我買下了。
後台台詞:聽說北市的馬鞭最走俏,木蘭當然就來到了北市的馬鞭商攤。
馬鞭商:(遠遠地)哦!來了一位英俊的姑娘,一定想買我的響馬鞭吧!
木蘭:(走近馬鞭商攤,喜悅地)你的馬鞭真好,我買這條。
[木蘭走遍了東西南北市,買齊了騎馬出征的各種必需品,騎著千里馬回到了家。]
幕落
第三幕 村口送行
時間:第三天
地點:村外路口
人物:木蘭、木蘭家人
幕啟
[村外路口,木蘭父母和弟妹給木蘭送行]
木蘭:爹、娘,我要走了,你們放心吧。我會凱旋而歸的,你們不用為我擔心。
木蘭爹:木蘭,路上小心,千萬別破相,尤其在軍營中,勿忘啊!
木蘭:放心吧。爹,我會小心的。時候也不早了,我該啟程了。爹娘,多多保重呀!
木蘭娘:(流著眼淚,用手帕察眼睛)木蘭,一路順風哪!
幕落
第四幕 出征途中
時間:木蘭出征以後
地點:出征途中
人物:木蘭
幕啟
後台台詞:木蘭離開家人,跟隨部隊出發了,快速趕路一天後,傍晚時分。
木蘭:(自言自語)我們的行軍速度真快呀!早上告別了父母,傍晚就來到這黃河邊。我已經聽不到父母呼喚我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流水濺濺的鳴叫聲了。
後台台詞:又過了一天,木蘭所屬的軍隊已經來到邊境。
木蘭:(自言自語地)我們的行軍真神速呀!早晨離開了黃河,傍晚就來到這黑山頭。更聽不到父母呼喚我的聲音了,只能聽見敵人的戰馬在啾啾地鳴叫了。
幕落
第五幕 辭賞歸家
時間:十年征戰以後。
地點:皇宮大殿。
人物:木蘭、可汗、太監等
幕啟
後台台詞:在此後的日子裡,木蘭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艱苦征戰。他們的軍隊行走了近萬里的路程,他們像飛一樣地跨過了一道道的關,越過了一座座的山。晚上,北方的寒氣送著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照射在將士們的身上。不少將士壯烈地犧牲了,木蘭靠著自己的機智勇敢近過近百次戰斗終於凱旋而歸。
後台台詞:木蘭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汗要親自接見並獎勵木蘭。
[皇宮大殿上,一片輝煌的氣派。可汗上朝,坐在椅子上。]
可汗:來人哪!傳花木蘭!
太監:傳花木蘭晉見!
[木蘭上前進大殿,雙手相拱,跪拜在皇上面前。]
木蘭: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汗:愛將平身,朕今日要好好賞你。
[可汗示意下人把賞品賞給花木蘭。]
木蘭:多謝皇上!
可汗:花木蘭,你勞苦功高,朕要封你做尚書郎!
木蘭:不,皇上,木蘭不想做尚書郎,請讓我騎上千里馬,回到我的故鄉去。
可汗:好啊!看在你為國立功的份上,朕准許你回家。
幕落
第六幕 還女兒妝
時間:木蘭回家時
地點:木蘭老家
人物:木蘭、木蘭家人,同行夥伴。
幕啟
[在木蘭家門口張燈結綵,人來人往,鞭炮聲響起。木蘭父母和兄弟姐妹早就等候在那裡。木蘭和幾位同行的軍士上。]
木蘭:爹,娘。孩兒回來了。
木蘭爹:回來了就好,乖孩子,你真是爹的好孩子呀!
木蘭娘:快進屋去吧!路上勞累了。
木蘭弟:(快步跑回家去)姐姐回來了,我殺豬去啦!
[木蘭和家人及同行夥伴來到木蘭家]
[木蘭開開東閣門,坐坐西閣床,脫下了戰時袍,穿上了舊時裳,對著窗理理頭發,對著鏡帖帖發飾,然後走到客廳。]
同行夥伴:(非常驚慌忙亂地)啊!原來木蘭是個女兒郎?我們同行十二年,怎麼一點兒也不知道呢?
木蘭:(哈哈大笑)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雄雌兩只兔子一起並排著跑,你們怎麼知道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幕落(劇終)
評點:詩歌改寫課本劇,更具難度,但小作者敢於向難作挑戰,有勇氣。這則課本劇經過合理的想像,適當增加一些內容,並用「後台台詞」把有關情節串聯起來,在內容安排和結構處理上都恰到好處。

◆素材儲蓄卡
(一)對聯賞析
☆木蘭從軍,巾幗不讓須眉;昭君出塞,紅顏未必禍水。
註:自古皆說紅顏禍水,妲己、西施、張麗華、馮小憐盡是亡國之禍,玉環乃成亂世之因。而昭君以弱女子之軀,遠嫁匈奴,贏得半世和平,豈曰禍水。
☆木蘭從軍,巾幗不讓須眉;孫山下第,盛名其實難副。
☆木蘭從軍,巾幗不讓須眉;高祖還鄉,英雄莫問出身。
註:高祖還鄉,取元雜劇《高祖還鄉》。
(二)古代巾幗英雄
☆中國古代最著名三大女將:秦良玉、梁紅玉、花木蘭
☆中國古代最早的女將婦好。商代著名女將,商王武丁的諸婦(妃嬪)之一,中國第一位有才能的女統帥。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高涼郡(今茂名市境內)人。她是南北朝時期嶺南地區俚人領袖,歷經梁、陳、隋三代,一生致力於維護祖國統一,協助朝廷剪除地方割據勢力,堅持民族團結,極大地推動嶺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 本站是所有資料僅供教學之用。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或由會員上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 本站所有的數據都是本地下載,不可能出現不能下載,下載不成功時,請一直重試下載,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個幾分種後再次重新下載,詳細請參考下載說明!

站內搜索
關鍵字:

欄目推薦
奧運會專題 5.12地震專題
中考歷屆試卷 高考歷屆試卷
在線新華字典 在線成語詞典

相關資料 更多>>

代父從軍,女中豪傑---改寫《木蘭詩》

在線評論

--------------------------------------------------------------------------------

版權所有 無憂無慮中學語文網 Email:[email protected] 浙ICP備05019169號

『肆』 木蘭詩 教案

唧唧唧唧,木蘭在對著門在織布。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見姑娘的嘆息聲。
問木蘭在想什麼,在思念什麼呢?(木蘭回答道)木蘭沒有想什麼,也沒有思念什麼。昨夜我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地徵兵,徵兵的名冊很多卷,上面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替代父親去應征。
在市集里四處去購買駿馬,鞍韉,轡頭和長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木蘭被記了很大的功勞,賞賜了很多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返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准備殺豬宰羊。(木蘭回到家裡)打開東邊的閣樓門,坐在西邊內房的坐榻,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對著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頭上的金片(舊時女子的裝飾物)。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地說:我們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時,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眼時常眯著。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分辨得出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注釋
① 唧唧(j ī j ī):織布機的聲音。
②當戶織 :對著門織布。
③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杼:織布梭(suō)子。
④惟:只。
⑤何所思:想什麼。
⑥何所憶:思念。
⑦ 軍帖:軍中的文告。
⑧可汗(kè hán)大點兵:皇上大規模地徵兵。可汗,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⑨ 軍書十二卷:徵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⑩ 爺:和下文的「阿爺」同,都指父親。
⑾ 願為市鞍馬:為,為此。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⑿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⒀轡(pèi):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⒁ 濺濺(jiān jiān):水流聲。
⒂旦:早晨。
⒃胡騎(jì):胡人的戰馬。 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⒄ 啾啾(jiū jiū):馬叫的聲音。
⒅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戰爭。
⒆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過。
⒇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Ⅰ) 鐵衣:鎧(kǎi)甲,古時軍人穿的護身符裝。
(Ⅱ)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Ⅲ)策勛十二轉: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十二轉為表示多數,非確指
(Ⅳ)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餘。
(Ⅴ)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麼。
(Ⅵ)不用:不願做。
(Ⅶ)上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
(Ⅷ) 願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
(Ⅸ)郭:外城。
(Ⅹ)扶將:扶持。
(Ⅺ)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Ⅻ) 著:通「著」,穿。
一雲鬢(bìn):像雲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二 帖花黃:貼,「帖」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三.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眯著眼。
四.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傍地走,並排跑。

字詞句:

A.字音:機杼〔zhù〕 鞍韉〔ān jiān〕 轡〔pèi〕頭 鳴濺濺〔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貼:軍帖〔tiě〕;貼〔tiē〕黃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粘貼。
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駿馬;b.買,eg:願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 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願:a願意,eg願為市鞍馬;b希望,eg願馳千里足
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麼。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願為市鞍馬。(願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 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麼?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跨越關山嶺(疾行)如飛。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著鎧甲。將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壯士(轉戰)多年(凱旋而)歸來。
④.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對著窗戶,梳理著烏雲般(美麗)的頭發,對著鏡子(在前額)貼上花黃。
[編輯本段]相關背景
作者資料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勸孫,源明子。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時為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誌銘》)。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文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
關於花木蘭身處年代的說法,主要是兩種說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間。
第二: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
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年,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語言浮華,用詞細膩,風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朴。 《木蘭詩》與南朝民歌中的《孔雀東南飛》合稱長篇敘事詩雙璧。
樂府詩的簡介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夏書·胤征》已有采詩的記錄。流傳至今的《詩經》,當初就要算是一部官方頒布並為社會認可的標准選本。春秋以後,禮崩樂壞,征戰不休,采詩制度無法貫徹。到了秦代,統一時間短,百廢待興,雖然已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沒有采詩之實。漢承秦制,經濟凋敝,樂府機關也只能習常肄舊,無所增更,勉強維持而已。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變得大為雄厚,乃擴大樂府的規模,采詩夜誦。到東漢,采詩成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廣求民瘼,觀納風謠」,和帝則派遣使者「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此種風尚,在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劉勰《文心雕龍》於《明詩》之外,另有《樂府》專章。昭明《文選》、徐陵《玉台新詠》也都開辟了《樂府》專欄。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統稱為「樂府」。在這兩類詩歌中,民間歌詩是精華所在,並且文人歌詩還是在民間歌詩的甘露滋潤下萌發並壯大起來的,所以我們對民間歌詩應給以高度重視。
北朝於戰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用漢語創作,有的則為譯文,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與南方民歌的細膩委婉清秀大相異趣,顯示出北朝的粗獷豪放的氣概,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由於北方各族統治者長期混戰,反映戰爭的題材就要多些,有描寫戰爭和徭役帶給人民苦難的,有歌頌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別是《木蘭詩》,滿懷激情地贊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個傳奇人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漢魏六朝樂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支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接影響了我國詩壇的面貌。它不僅開拓出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歌行體以至律絕,都起了橋梁的作用。 (摘自陳緒萬、尚永亮主編《漢魏六朝樂府觀止》,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詩歌鏈接
我國北方民風彪悍,不少婦女同樣豪邁尚武,北魏時期的李波小妹英勇善戰,十分著名,當時流傳著一首《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霜,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逢?
可見作為北方樂府民歌代表作的《木蘭詩》,是有著一定的生活依據的。
[編輯本段]整體把握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為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這里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託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六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編輯本段]問題研究
1.「唧唧復唧唧」究竟是什麼聲音?
對此歷來說法不一。大致有三種:織機聲、嘆息聲、蟲鳴聲。
① 織機聲。如果理解為織機聲,將有如下情境。詩歌一開始,就出現不停不息的織機聲,人未出場聲先聞。然後才交代這是木蘭正在對門而織,一個勤勞的姑娘形象躍然紙上。但織著織著,有節奏的織機聲聽不到了,傳來的是一陣陣長吁短嘆。這究竟是為什麼?木蘭啊,木蘭,是什麼事兒讓你如此發愁呢?於是轉入後面的情節。這樣的理解當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 嘆息聲。有學者對此做如下解讀:「當戶而織,說明木蘭是一個勞動女性,而不是侯門小姐。本應該聽到她的織布的聲音,但聽到的卻是『唧唧復唧唧』的嘆息聲。一個『唧唧』就已經說明是在嘆息了,又重之以『復唧唧』,作者還覺得意猶未足,最後又『惟聞女嘆息』,作者這樣反復強調,是要告訴我們木蘭的憂思之深,木蘭是停機長嘆,而不是邊織邊嘆。作者沒有寫木蘭的愁容,也沒有寫木蘭停機長嘆的舉動,作者只是繪聲,通過接連不斷的聲聲嘆息,刻畫出一個充滿憂愁苦悶的木蘭女的形象。」(張燕瑾《繁而有味,簡能傳神——讀〈木蘭辭〉》,《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③ 蟲鳴聲。如果將「唧唧」理解為蟲聲,在我們眼前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夜深人靜,四下闃無人聲,只有蟲兒在夜幕中「唧唧」鳴唱。接著再寫木蘭姑娘正對門坐在織機旁織布,可是她為什麼手握織機不織布,卻坐在那兒長吁短嘆呢?四野的蟲聲與木蘭的嘆息聲交相應和,渲染出一個女孩兒將要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之前的心境和氣氛。總之,詩無達詁,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的問話人是誰?
一說是父母在問,認為只是父親在問或只是母親在問的,也屬此說。的確,父母如果聽到女兒的嘆息,一定會發出這樣關切的詢問。一說是敘事人在問,因為《木蘭詩》是口頭集體創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歌唱者能以敘事人的身份進行擬問。這兩種說法其實並不矛盾。在民間講唱文學中,演唱者往往有敘事人和故事人物的雙重身份,敘事人的語言與故事人物的語言有時是相融合一的。因此,這首詩中的「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以及「女亦無所思……從此替爺征」可視為父母與女兒的問答,也可視為敘事人的擬問擬答。此外,這首詩中常以第一人稱來敘事,既可以看做木蘭的自述,也可以看做敘事人的轉述。
3.「雄兔腳撲朔」等四句該如何理解?
第一,應該先明確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前兩句寫兔子在靜卧時外在行為舉止區別很大,一眼就可以判別出雄雌;而當兔子一起奔跑時,就難以分辨出性別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特徵明顯,而在戰場廝殺時,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難了。
第二,應該進一步思考作者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比喻句結束全詩。首先,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釋了「火伴」們的驚訝,同時也是對讀者必然產生的疑問做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將這四句話看做是木蘭對「火伴」的回答。從這四句俏皮風趣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到木蘭富有機趣智慧而又充滿自豪的神態表情,還有什麼能比這四句話更有趣巧妙呢?真是個錦心綉口的木蘭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來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語言運用的特點。這一機巧的比喻,使全詩為之增色,錦上添花。
此外,這四句詩被認為是吟唱者即敘事人對木蘭的贊詞,這種說法與將其視為木蘭對「火伴」的回答的看法並不矛盾。
4.如何理解《木蘭詩》中的繁簡處理?
必須明確以下三點:《木蘭詩》中何處繁,何處簡?這樣的繁簡處理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處理?
① 繁筆的運用:木蘭當戶織時的心事重重,木蘭准備行裝時的活動,木蘭奔赴戰場時的心態,木蘭回家後家人的歡樂,木蘭重著「女兒裝」時的欣喜等內容,都寫得不厭其繁,細致入微。
例如,木蘭采買鞍馬一事,就通過東西南北的排比鋪寫,渲染了戰前准備的緊張和忙碌,讀者似乎可以看到木蘭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見一身戎裝的木蘭是何等的英姿颯爽!
又如,寫木蘭奔赴戰場時反復提及「不聞爺娘喚女聲」,其實正是木蘭此時心態的真實寫照:當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時,木蘭獨自露宿在黃河之畔時,耳聽黃河流水嘩嘩作響,心中卻時時回響著父母的聲聲呼喚,漸行漸遠,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早已聽不見了,但這聲音卻時時回盪在女兒的耳畔心頭!征程漫漫,何時能再聽到那溫暖女兒內心的爺娘親切的呼喚呢?
再如,末段寫木蘭將回家鄉時爺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動,通過同樣的句調作三次反復重疊,生動表現了親人們十年離別後終於得到團聚時的喜悅心情和歡樂氣氛。
而對木蘭重入閨房,再著「女兒妝」的一段描寫,更是淋漓盡致地渲染了木蘭的熱愛生活、美麗可愛的女兒情態。
② 簡筆的運用。至於簡筆,主要是對戰斗過程的描寫力求其簡,十年生活,只用了幾句話就交代完了。
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著力突出的。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孝敬父母、勇於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
一個女孩兒在戰場上拼殺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戰功——「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其勇武強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廣大讀者喜愛的並不是一個沒有女性特點的女超人,所以,戰場上的廝殺作者幾筆帶過,而把「木蘭是女郎」作為構思的核心,所以,著力寫木蘭作為女孩兒對父母的牽掛,寫她的入閨房、巧梳妝,寫她打扮得娉娉裊裊光彩照人的風姿神韻。人們向來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顧大嫂」之流,中國也不乏嬌滴滴鶯聲燕語般的「崔鶯鶯」這樣標準的美人,但既有女兒的嬌美又有男子的剛健的女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卻只有木蘭這獨特的一個!這樣的繁簡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徵、表現作者傾向的作用。
[編輯本段]練習說明
一、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背誦全詩。
本題檢查學生是否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內容,要求學生比較准確完整地復述課文,不僅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住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復述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要讓學生在復述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翻譯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錯、補充的。
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本題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句意,並了解古詩詞中常見的「互文」現象。題干已經簡要說明「互文」的含義,教師可以明確指出並要求學生畫線加以重點標示。然後通過翻譯這四個句子,引導學生切實體會「互文」的內涵。
翻譯這四個句子應注意兩個原則: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義;二要考慮本課的詩歌特徵,不能為了體現「互文」而使譯文變成散文失去詩味。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到東市買了駿馬,去西市買了鞍韉,往南市買了轡頭,從北市買了長鞭。
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將軍身經百戰生存無幾,壯士(木蘭)戎馬十年勝利歸來。
這兩句的意思是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打開我東屋的閨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這兩句的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看看,不是開了東閣的門而不進去,然後轉到西閣的床上去坐著。
4.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對著窗戶梳理美麗的鬢發,對著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
這兩句的意思是當著窗戶,對著鏡子,先理雲鬢,後貼花黃。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部分,看看這些句子各有什麼句式特點,從詩中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學生只要注意到這些句子的特點即可,至於所涉及的修辭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

『伍』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與四大喜劇的英文翻譯是什麼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與四大喜劇的英文翻譯是:

四大喜劇: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夢》)、As You Like It(《皆大歡喜》)、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

四大悲劇: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簡稱Hamlet《哈姆雷特》)、Othello,The Moor of Venice(《奧賽羅》)、King Lear(《李爾王》)、Macbeth(《麥克白》)

威廉·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主要在1590—1600年間上演,當時伊麗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權尚屬鞏固,王室跟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國勢大振。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

威廉·莎士比亞的中期作品主要在1601—1607年間上演,當時英國農村圈地運動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詹姆士一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迭起。作者的創作風格變為陰郁悲憤,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

威廉·莎士比亞的晚期作品主要在1608—1612年間上演,當時,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作者的創作風格也表現為浪漫空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莎士比亞

『陸』 我要找外文期刊,是關於「電影片名的翻譯」 ~~先謝了,一定重謝

1. 直譯法
這是最常見的譯法。在不違背電影情節、內容及不致引起錯誤聯想的前提下,以生動、形象的譯入語再現片名。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All Quiet On the Westernfront(西線無戰事);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但這種形式與內容都可直接對應的作品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體事實、意境氣氛等方面都達到對等,採用直譯加意譯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如Ghost(人鬼情未了);講述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及微軟電腦公司創立者事跡的Pirates Of Sillicon Valley譯為「矽谷傳奇」。 再如,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機);
2. 意譯法
如上文所述,很多片名本身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直譯難以體現其中精髓,譯者在綜合、分析、理解原片內容、風格、情節甚至於文體等的基礎上,對片名進行創造性加工,將它譯成能反映原片特點的譯名,以實現其文化、審美、經濟等方面的對等。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Cuckoo』s Nest與杜鵑窩無關,它是個習語,為「瘋人院」之意,因此,該名後被糾正為「飛越瘋人院」。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本意為「牛仔」,是美國特有文化,與漢文化中的「牛郎」並無關系,但作為折衷,「午夜牛郎」似可接受。再如,Butch Cassidy and the Sandance Kid譯為「神槍手與智多星」,生動了體現了該片內容、情節,優於最早的「虎豹小霸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片名本身雖然表示人名或地名,但卻是有意虛構出來的,且與電影內容有緊密的聯系。此時,若能音譯的同時,又能體現片名的內涵,當然再好不過。否則,以意譯為佳。如Cash Mccall(商海情深);Shane(原野奇俠)。
優秀的意譯片名有很多,下面再舉幾例,以供欣賞: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黃金時代;Singing In the Rain:萬花嬉春,雨中曲;Rebel Without a Cause:善子不孝誰之過,阿飛正傳;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梟雄;It』s a Wonderful Life:風雲人物;It』s Not Me, It』s Him:冒名頂替;Big Bully:冤家路窄,等。
3. 音譯法
很多片名本身常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詞,在不致引起譯入語文化的曲解時,可直接將其音譯。如: Rocky:(洛基);Casablaca(卡薩布蘭卡)。但眾多例子表明,純音譯的例子很少,因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為國內觀眾所不知。由此應考慮音譯加意譯這一方案,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如Patton:巴頓將軍;Forrest Gump:阿甘正傳;King Kong:大金剛等等。
4. 另譯
以上譯法都難以實現對等時,或譯名是死譯、亂譯的結果,導致譯名晦澀難懂,可採用另譯。如:Earthquake最初譯為「地震」,給人一種科教片的感覺,與原片內容相距極遠。後譯為「驚魂奪命」較好地實現了對等。再如,Gia。Gia是名模Gia Carangi的縮略,若音譯,毫無意義,現根據故事內容,譯為「霓裳情挑」;Speed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列高速賓士的列車上排除一顆定時炸彈的故事。故事情節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與「死」全系於列車之「時速」,譯名「生死時速」可謂經典之作。上乘之作還比如:Entrapment(將計就計);Playing By Heart(隨心所欲);Matrix(黑客帝國);The Duke(億萬富犬);While You Were Sleeping(二見鍾情);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風流);George Wallace(風雲傳奇)等。
四字詞是漢語詞彙的一個重要特徵。由以上譯例可看出,四字詞作為譯名使用頻率很高,它們在很大程度上能立刻引起觀眾認同感。因此,四字詞的譯名往往有出奇制勝的效果,被譯者廣泛使用。
所謂直譯,就是在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別是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傳統的片名翻譯理論認為,保留原片名「原汁原味」、「原風原貌」的直譯是最佳譯法。「原汁原味」、「原風原貌」亦即魯迅先生所說的保持「異國情調」和「洋氣」。在我們所接觸到電影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用此方法翻譯的,此類翻譯方法淺顯易懂,忠於原題。例如:How』s Moving Castle《哈爾的移動城堡》,提到「城堡」顧名思義指的是一座固定的建築物,而「移動」一詞的限定不僅增加了片名的神秘色彩,而且足以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因此直譯此片名不失為翻譯的最佳方案。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可以飛來飛去的神奇城堡,傳說有一個法力無邊的邪惡魔法師住在裡面,他好收集年輕女孩並且吸食她們的靈魂,還有人說他喜歡吃她們的心臟。鎮上的所有年輕姑娘都被警告不要單獨出門,以免被抓到邪惡的城堡被惡魔吞噬。而就是這樣一個傳說中可怕的城堡卻給我們演繹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通過直譯方法來達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例子數不勝數,再如:Batman Begins 《蝙蝠俠的誕生》,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與野獸》,The Pink Panther《粉紅豹》,The Procers《製作人》,Corpse Bride《僵屍新娘》,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Hair《頭發》,Monsters,Inc.《怪獸公司》,Lion King《獅子王》, A Beautiful Mind《美麗心情》,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魚》,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指環王-王者歸來》,Sleeping Beauty《睡美人》,Mystic River 《神秘之河》,21Grams《21克》,Whale Rider《鯨騎士》,Cold Mountain《冷山》),Walk the Line《一往無前》,Brokeback Mountain《斷背山》,Polar Express《極地特快》,Catwoman《貓女》,Million Dollar Baby《百萬寶貝》,Crash《沖撞》,Superman Returns《超人歸來》,The Constant Gardener《不朽的園丁》,Kindergarten Cop《幼稚園特警》,Evil《邪惡》,Twin Sisters《孿生姐妹》,Shark Tale《鯊魚故事》等等。
上面的例子中,讀者不難發現,譯文和原文重合程度驚人,幾乎可以達到字字對應的翻譯,但直譯不是死譯或硬譯,不可能是逐詞逐句翻譯的羅列。 例如:Sound of Music譯作《音樂之聲》,是直譯的經典範例之一,是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清新有致,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國的民意測驗中經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天性自由、善良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雅緻的別墅,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心。正是這樣脫俗、清新的一部影片港台卻意譯作《仙樂飄飄處處聞》,此句語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名篇:《長恨歌》「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如此譯法一是給人感覺沉冗,二是與有悖於原文的意境。不妥!其他例子還有很多,比如:War of the World《世界大戰》,Kingdom of Heaven《王朝天國》,Father of the Bride《新岳父大人》, Pieces of April 《四月的碎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純潔心靈的永恆陽光》,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Memories of a Geisha 《藝妓回憶錄》, City of God《上帝之城》,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戴珠耳環的女孩》等等。
II音譯
在翻譯片名的時候,外來人名、英語專有名詞、地點、歷史事件、以及漢語中無法對應的詞彙,一般以此種方式來翻譯。例如:Mulan《花木蘭》,描述的是匈奴軍隊在單於率領下大舉進攻入侵中原,北朝皇帝命令每家每戶必須出一人赴前線抗敵。木蘭毅然決定替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父親從軍,在宗廟守護神「木須龍」和忠實的蟋蟀「嘰嘰」的幫助下,女扮男裝以自己的勇猛和聰明拯救了整個軍隊,殺死了單於,保衛了自己的祖國。最後,木蘭光明正大地恢復了女兒身,衣錦還鄉,為家族贏得了無上的光榮。本片是迪斯尼公司拍攝的動畫大片,但卻是由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木蘭從軍》改編而成,是以外國人的審美觀,來詮釋中國的古代傳說,因此簡單明了的音譯《花木蘭》足以激起老百姓對木蘭形象的無限刻畫。Aladdin《阿拉丁》,說到阿拉丁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改編於神話《天方夜譚》,敘述少年阿拉丁的冒險故事,阿拉丁在寵猴阿布及通靈魔毯的幫助下,與邪惡的巫師展開一場對決。雖然有一些原文中的人名、地名等不為觀眾們所熟知,但因其音節少、簡短,採用音譯也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如:Elary《埃垃瑞》,Chicaco《芝加哥》,Ryan《瑞恩》,Harry Potter《哈里伯特》,Munich《慕尼黑》,Capote《卡波特》,Syriana《辛瑞鈉》,Rosetta《羅賽塔》等。
當然並不是每個西方人物、地名、歷史事件都以音譯的方式來翻譯,一些容易引起誤導或給觀眾摸稜兩可的音譯片名是我們所極力避免的。比如: Waterloo Bridge ,Peter Pan , Dumbo, Pinocchio, Oliver Twist等等這些片名,若按音譯,顯而易見應該翻譯為《滑鐵盧大橋》《彼德•潘》《丹波》等。如此以來從片名中我們既無法體會那盪氣回腸的愛情,也無法想像小朋友心目中英雄的偶像—小飛俠,更不用說那長著一雙藍眼睛和一對超大號的耳朵的小飛象……
III意譯
每一個民族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詞彙、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當原文的思想內容於譯文的表達形式有矛盾不宜採用直譯法處理時,就應採用意譯法。
1.以原片名為基礎,結合影片內容做適當的潤飾,例如:Chicken Little《四眼天雞》,Little是影片主人公的名字,直譯我們可以把該片譯作《小雞小小》,但如此譯法雖然忠於原題,但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也無法給觀眾任何的感染力。對於此片還有不同的譯法,如:《雞仔總動員》《小雞大電影》。看到「總動員」,可能有的觀眾的反映馬上會是:怎麼又是「總動員」?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Toy Story《玩具總動員》,Cars《賽車總動員》The Incredibles《超人總動員》,Valiant《鴿戰總動員》……是不是除了「總動員」我們的翻譯人員就無詞可選了呢?而把Chicken Little譯作《四眼天雞》可謂令人拍手稱絕:「四眼」形象地刻畫了戴著一副小眼鏡可愛天真地小雞Little,「天雞」 諧音「天機」。影片講述的是小雞Little 看到一片「天」掉了下來,驚慌的他使整個小鎮的人們處於慌亂之中,當大家發現那隻不過是一顆「橡果」時,他成為了小鎮的笑柄。為了挽救自己的名聲,證明自己不是膽小鬼,雞如其名的小不點參加了棒球隊,成了鎮上的英雄。可是就在那個晚上,「天」又掉了下來,天真的掉下來了嗎?整天對於「天」糾纏不清的小雞,被稱做天雞或許也不為過吧!。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比如:Big Momma』s House《卧底肥媽》,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Hanging Up《電話情未了》,Gone With the Wind《飄》,,Collateral《借刀殺人》,Something』s Gotta Give《愛是妥協》,Master andCommander: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怒海爭鋒》,Closer《偷心》,Sideways《酒杯人生》,Taffic《毒品交易》,Home Alone《小鬼當家》,Epicenter《浩劫驚魂》,Tootsie《窈窕淑男》,Wallace & Gromit: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超級無敵掌門狗—人兔的詛咒》,The Cooler《倒霉鬼》等等。
2.舍棄原片名根據故事情節重新確立題目。此種翻譯片名的方法也是屢見不鮮的:一些不能突顯影片內容、確立全片感情基調、吸引觀眾的片名,或是以音節過多的人名、地名、以及觀眾所不熟悉的內容來命名的影片往往採用此種翻譯方式。例如:The Lake House譯作《觸不到的戀人》或《跳躍時空的情書》,講述的是小屋素未謀面的兩任房客通過信件的往來,交談瑣事、希望、失落和一切,卻也發現彼此之間竟然有相距兩年的時空,逐漸相愛的兩人之間的聯系,卻只是那個佇立在湖邊小屋旁的信箱……此種譯法要遠勝過直譯的片名《湖邊小物》所帶給觀眾的震撼力。再如:Oliver Twist《霧都孤兒》,Cinderella《仙履奇緣》,Peter Pan《小飛俠》,Dumbo《小飛象》, Pinocchio《木偶奇遇記》, Cinderella Man《鐵拳男人》,Gost《人鬼情未了》,Flushed Away《鼠國流浪記》,Hamlet《王子復仇記 》,Cast Away《荒島餘生》等。
IV 多種翻譯方法的靈活結合
不同的語言各有其特點和形式,在詞彙、語法、慣用語、表達方法等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之處。所以翻譯時就必須採用不同的手段,或直譯或意譯或音譯,量體裁衣,靈活處理。不同翻譯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忠實表達原作的思想內容和文體風格,殊途同歸,互不排斥,互不矛盾,譯者應該把它們結合起來。
1.直譯與音義的結合,如: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納尼亞傳奇》,The Legend of Zorro《佐羅傳奇》。
2.音義與意譯的結合,如:Shrek 譯成《史萊克怪物》要比《史萊克》要好得多。因為單純從字面上判斷不知道史萊克是什麼。而「怪物」一方面顯得生動有趣,突出了動畫片的風格;另一方面能勾起觀眾的好奇心。類似的例子有:Tarzan《人猿泰山》,Philadelphia《費城故事》, Forrest Gump《阿甘正傳》,Joe Dirt《喬德特歷險記》, Titanic《泰坦尼克號》,Garfield《加菲貓》等。
3.直譯與意譯的結合,如:The Watcher譯成《偷窺殺手》,不僅能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恐怖、緊張的氣氛,還能對影片的題材、所講述的故事有個大概了解,自然也就產生了觀看影片的慾望;The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 Oz意為虛幻的、不可思議的奇異仙境,片名來自清朝李百川的長篇小說《綠野仙蹤》,此書以寫神仙異跡為主要線索,以此命名十分貼切傳神; Waterloo Bridge,眾所周知,1817年英國在泰晤士河上出資建造了滑鐵盧橋,以此來紀念威靈頓公爵指揮英國軍隊打敗拿破崙而取得的滑鐵盧戰役的勝利,如果依據英文直譯成「滑鐵盧橋」,乍一看,觀眾定會認為這是部與拿破崙打仗有關的戰爭片或介紹與該橋建築有關的紀錄片,而遠遠不及《魂斷藍橋》的效果。類似的例子還有:Sleeper《沉睡的人》,The Sea Inside《深海長眠》,Brother Bear《熊的傳說》,Downfall《帝國的毀滅》,My Fair Lady《窈窕淑女》,In America《新美國夢》,Toy Story《玩具總動員》,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風流》,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東京》, Ordinary People《凡夫俗子》, Thirteen《芳齡十三》,The Village《神秘村》等。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片名翻譯不是盲目照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而是根據各自的思想內容和文體風格來量體裁衣,靈活處理。具體而言,就是說電影片名既要忠實於原片內容,又要富於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勝。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英語電影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涌現了許多耳熟能詳的電影片名,如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Ghost(《人鬼情未了》), Pretty Woman (《風月俏佳人》)。

一、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現狀
然而,大多英語電影譯名卻遭到了很多保守的翻譯工作者的批判。他們的指責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根據傳統翻譯理論,可以直譯的應該盡量直譯,但是據統計,2001年進入中國的百餘部好萊塢大片中直譯的僅佔20 % , 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瘋人院》),Unforgiven (《未被饒恕》),The Age of Innocence(《純真年代》),Human Factor(《人性因素》),Natural Born Killers(《天生殺手》),Coquette(《弄情女子》),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Pearl Harbor (《珍珠港》),America』s Sweethearts(《美國甜心》),Original Sin(《原罪》),Training Day(《訓練日》),Monsters. Inc.(《怪物公司》),Spy Game(《間諜游戲》);另一方面是,60 %的翻譯有點鴛鴦蝴蝶派的味道:如:White Sister(《空門遺恨》), Lady Hamilton(《忠魂娟血離恨天》),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夢》), Deeds Goes to Town(《富貴浮雲》), 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萬世流芳》), Lucky Lady(《風雲龍虎鳳》), The Equals(《雌雄寶刀》), The Divine Lady(《薄命花》), Cavalcade(《亂世春秋》)等,被批評為庸俗和誇張,不是「拳頭」就是「枕頭」。
現在翻譯界逐漸接受了這樣一種理論:電影片名不同於一般的書名翻譯,它是一種因 實際需要而故意加進原本沒有意義的一種傳達方法, 有別於文學翻譯那種嚴格依照作者本意, 力求神似的方法。因此, 作為廣告翻譯的電影片名翻譯就可以改動得與原先完全不一樣,以適應本土市場。但是即使是這樣,英語電影片名也應該有章可循,力求達到「信」、「達」、「雅」的統一,而不應該為了追求單純的經濟利益而放棄一切原則去迎合觀眾。

二、 常見的翻譯方法
1. 直譯
在片名翻譯中根據源語、目標語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這就是直譯。當源語與的語在功能上達到重合時,這是最簡單而行之有效的翻譯方法。這也是我國傳統譯界認可的最佳譯法, 因為此譯法在最大限度里保留了原語片名的形式和意義, 有時甚至連語序都照搬原片名,許多片名中英重合程度驚人,幾乎可以達到字字對應的翻譯,如:America』s Sweethearts (《美國甜心》), Six Days Seven Nights(《六天七夜》), Scent of Women (《女人香》), Water World (《水世界》) , Air Force One (《空軍一號》),Brave Heart(《勇敢的心》), True Lies(《真實的謊言》),Roman Holiday(《羅馬假日》),Modern Times(《摩登時代》),The First Blood(《第一滴血》), 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New Man(《新人》),Pearl Harbor(《珍珠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The Princess Diaries(《公主的日記》),Love Story(《愛情故事》),Cider House Rules(《蘋果酒屋的規則》)。另外一些片名,盡管由於譯入語的特點,在詞序、結構上稍微有所改變,但由於總體一致性,仍可看作直譯,如:American Beauty(《美國大美人》),A Farewell To Arms(《向武器告別》),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慾望號街車》),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The Grapes of Wrath(《憤怒的葡萄》),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ont(《西線無戰事》)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On the Golden Pond(《金色池塘》)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應該注意到的是,名著改變而成的電影名應盡量與原著靠攏,如:The God Father(《教父》),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與海》), The Great Gas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方面避免觀眾產生陌生感,另一方面可以借名著效應提高電影上座率。

2. 意譯
電影翻譯不同於一般的書名翻譯。它其實是一種廣告翻譯,也就是一種因為實際需要而故意灌進原來沒有的意義的一種傳達方法。所以不必嚴格追求「信、達、雅」的標准,只需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就可以了。其重點在於在翻譯允許的范疇內最大程度的吸引觀眾。如:, M r. Holland』s Opus。這是一部美國青春校園片,講述了一位平凡的音樂教師的故事。賀蘭先生兢兢業業地教了30 年的書, 一生無名無財,但他的學生都受到了他的巨大影響。片中打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把他比成交響樂團指揮, 每一個學生都是他的音符, 都是他的作品(opus)。如直譯,應為《賀蘭先生的作品》。但譯成《春風化雨》則更富深意,充分展現了一個教師教書育人的奉獻精神。因為「春風化雨」本來就經常被用來比喻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潤物細無聲」。這樣成功的例子還很多,如:Nicoand Dani(《西班牙處男》), The Wedding Planner(《愛上新郎》),The Others(《小島驚魂》),Cast Away(《荒島餘生》), Little Nicky(《魔鬼接班人》),Of Mice and Men(《芸芸眾生》),Kate and Leopold (《隔世情緣》),The Mexican (《魔槍》),Glitter(《明星夢》),Serendipity(《緣分天註定》),In the Bedroom(《不倫之戀》),Rebecca(《蝴蝶夢》),Annatasia(《真假公主》),Cleopatra(《埃及艷後》),Deuce Bigalow(《如魚得水》)。

3. 音譯
傳統翻譯中,音譯的例子很多。如:Jane Eyre《簡愛》,Hamlet《哈姆雷特》,Macbeth(《麥克白》),Casablanc(《卡薩布蘭卡》),尤其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或者事件,若已經為中國觀眾所熟識,就更因改採取音譯。

4. 音譯意譯結合
由於東西方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採用人名、地名、事物名稱作為片名的電影,除了可以根據觀眾是否熟知為原則分別採取音譯或意譯外,還可先音譯再結合影片內容適當增詞,以充分表現原片內容, 或更符合譯語習慣。如動畫片Shrek , 譯成《史萊克怪物》肯定比《史萊克》要好得多。因為單純從字面上判斷不知道史萊克是什麼東西。而「怪物」一方面顯得生動有趣,突出了動畫片的風格;另一方面能勾起觀眾的好奇心。類似的例子有:Titanic(《泰坦尼克號》),Elizabeth(《伊莉莎白女王》),Tarzan (《人猿泰山》),Philadelphia(《費城故事》), Forrest Gump(《阿甘正傳》),Joe Dirt(《喬德特歷險記》),和Stuart Little(《小老鼠斯圖爾特》)。

5. 直譯意譯結合
直意結合保留原名的一些成分, 又加上了一些內容概括。這種譯法通常被傳統譯界視為翻譯的下策, 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是在英語片名翻譯中,由於此種譯法往往能最大程度上既忠實於原文,又吸引觀眾,所以經常被採用。「忠實」被視為首要原則,在「忠實平淡」的譯名和「雅俗共賞」的「亂譯」之間, 前者是惟一的正確選擇。適當貼切的直譯意譯結合,是非常值得稱道的翻譯方法。如:Mrs. Doubtfire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離異男人為了能天天見到孩子們就扮成一個胖老太去前妻家做傭人。譯成「肥媽先生」,片名中性別的矛盾能很好地突出改片的喜劇風格。Antz 是一部美國動畫片,講的是螞蟻王國在強敵壓境的生死關頭如何同心協力,贏得勝利的故事。《蟲蟲危機》,顯然比直譯為《螞蟻》好。而且因為「蟲蟲」與「重重」(危機)諧音,觀眾一看就會產生好奇和良好感覺。此外還有很多片名佳譯,如:A Walk in the Clouds (《雲中漫步》), Waterloo Bridge (《魂斷藍橋》), Madison County Bridge (《廊橋遺夢》),The Bachelor(《億萬未婚夫》),Bandits(《完美盜賊》),The Fugitive(《亡命天涯》),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 Speed(《生死時速》),The Net(《網路情緣》),First Knight(《劍俠風流》),The Piano(《鋼琴別戀》), The Opposite of Sex《異性不相吸》, Blood and Sand(《碧血黃沙》),The Independence day(《獨立日烽火》),The Three Musketeers(《豪情三劍客》),She is So Lovely(《可人兒》),In the Hear of Night(《炎夜》),The Wizard of Oz《綠野仙蹤》, Volcano(《地火危城》), Ghost(《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歲月》),Best in Show(《寵物狗大賽》),The Thomas Crown Affair(《天羅地網》)等。

『柒』 男裝設計理念,貨架的陳列的標準是什麼

男裝品牌主要體現男士穩健的個性、豪邁的氣度、深沉的品位、設計風格一定要簡潔、干練。 男裝所表述的語言與女裝一樣,都是要把品牌文化、設計理念或超市貨架陳列當中表達出來。男裝所遵循的陳列方法與女裝的不同就在於性別定位。對於男裝陳列師來說,應當分析男性心理,了解男裝所要表達與反映的理念,從而真正做到完美陳列。 男裝的櫥窗可以向消費者直觀表達品牌內涵。在超市貨架展櫃與道具陳列中,要著重體現品牌文化與營銷理念。 在長期的培訓與實踐中,大豐貨架總結出男裝櫥窗的六種陳列方法。 一、貨架展櫃穩鍵陳列法 男裝主以穩健的文化為主題,重點體現男性的性別特點,在超市貨架櫥窗的陳列中,陳列師應當結合各種方法體現服飾的陳列主題。 二、貨架展櫃抽象陳列法 用於男裝陳列的道具與飾物都是男性專用或標志性商品,這些道具與服飾結合的方法與女裝櫥窗的陳列一樣,都兼備商品性與展示性,期中如女服裝貨架的陳列也具備這些,雖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能夠體現出男性服飾的品牌理念。 三、正裝與道具的陳列法 正裝與道具的結合在男裝的櫥窗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方法可以全面並且直觀地表達服飾理念。 四、空間藝術陳列法 這是充分利用空間再塑造的方法,在有限的超市貨架櫥窗空間內發揮想像力,創造一個全新的空間,以此表達服飾所具備的獨特性。 五、簡約風格陳列法 簡約是男性追求的一種生活態度。在簡約當中體現男性的大度與陽剛之氣,不需要太復雜在道具,只用簡單的模特與燈光就能夠很好的體現出來,服裝貨架_不同服裝店和燈光選擇,中有具體提到如何體現燈光。 六、生活行為陳列法 男性的生活很早就被運用到超市貨架櫥窗陳列中,不但能夠充分體現男裝的特點,而且還可以表達品牌自己設計風格。生活行為陳列法需要裝櫥窗的空間進行生活化的裝飾,目地是為了形象、逼真地體現出男裝的生活化特性。 相關文章:女裝設計理念,貨架陳列的標準是什麼?

『捌』 《木蘭詩》的教案

《木蘭詩》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1、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

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於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2、介紹作品。《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繼《詩經》《楚詞》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蘭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配樂朗讀),學生在聽中提出應注意的字音。

2.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學生用自己語言簡要復述故事情節。

3、要求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嘆息、代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還朝辭官、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女兒性情 英雄氣概 女兒性情

三.賞析人物

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傑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願。

2.學生舉例我國歷史上的 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

3、其實在地方戲曲中也有歌頌巾幗英雄的作品,學生欣賞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場上拼殺是愛國。那麼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又是怎麼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

2、欣賞動畫片《花木蘭》,比較中西方人物形象異同。

附板書: 木 蘭詩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巾幗英雄 愛國、渴望和平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品味語言,並當堂背誦。

2、進行片斷寫作訓練,提高想像和聯想能力,進一步理解木蘭形象。

3、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發現文中的創新之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上節課木蘭形象導入本課內容。

2、學生提出不能翻譯的重點詞,教師給予解釋。

(惟、願、市、旦、度、策、強、將、著、貼、火、走、安)

二、品味語言

1、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並說明理由。

例舉: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並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確:a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b戰事緊迫。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互文。)

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介紹對偶、誇張、互文)

——(僅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斗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麼情操?

(運用誇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

④.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擴寫第四段,並當堂交流。

三、體驗反思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呢?

四、探究發現

1、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除了老師講的理解,你在與《木蘭詩》進行心靈的碰撞時,你有什麼創造性發現嗎?(困惑處或者不同見解處)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復唧唧」聲與「不聞機杼聲」的矛盾。

(「唧唧」聲有三種說法:織機聲、嘆息聲、蟲鳴聲。)

②從《木蘭詩》中「爺」的稱呼看中國古代的稱呼與地位。

(現在在西南地區還有這樣稱呼父親的。「爺」也作「耶」)

③木蘭去時是應「可汗」之徵,而歸來卻受「天子」之賞,那不是前後矛盾了嗎?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天子」是封建社會漢族對君主的稱呼。可是在這首詩中「可汗」卻成了「天子」的同義詞,不能再按照《廣韻》中所謂「蕃王稱」的本義了。這只能看做在《木蘭詩》時代漢語里已有了外來語的成分。——是北魏漢化的結果)

④木蘭不當官是不慕功名富貴嗎?

(木蘭的還鄉,決非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

A、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

B、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女性的命運!

(可以與「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法國的女英雄貞德的故事等進行比較)

(無論是花木蘭、梁紅玉、穆桂英,還是「奧爾良姑娘」貞德,她們「幸運」地躍出歷史地平線的機遇,無論是在歷史的記錄里,還是在傳奇的虛構中,其背景都是烽煙四起、強敵犯境的父權衰微之秋。換言之,除卻作為妲己 一類的亡國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於歷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權、男權衰亡、崩塌之即。)

⑤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黃」是北魏婦女的面飾。有兩說:一說「元魏時禁民間婦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宮人,皆黃眉黑妝。故《木蘭詩》中有『對鏡帖花黃』之句。」(《谷山筆塵》)另一說,將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

『玖』 服裝打板基礎知識是什麼

服裝打板必備知識

作為紙樣師應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人體知識、材料知識和服裝工藝知識。

人體知識包括:人體骨骼結構和人體肌肉組織的結構、人體各部位體表形態及人體靜態時一般特徵、人體運動規律及動態時的一般特徵、人體生長發育的比例變化規律、人體身體變化的前後平衡規律、人體外形的男女性別差異和人體外形變異的特殊體型、號型規格的分類及號型規格適應於哪類人群的覆蓋率、人體的比例。

服裝材料的知識,首先是有面輔材料的質地性能差別。服裝制板時要掌握面輔料的性能,以便在制板時做出相應的適當調節,如按其自然回縮率、升溫縮率、縮水率等具體性能和數值,在制板時進行調節,以確保成品規格的要求,另外要根據面料的紗支、密度、垂感、織紋組織和厚度、軟硬度等在制板中區別對待。

其次,服裝面料的表面差別,面料正反面及不同的織紋特徵,對制板有很大的影響,如面料的倒順光,倒順條格以及色織或印花織物中的花紋圖案的植物圖案、鴛鴦條格等。

再有,面料的經紗和緯紗的概念,面料的主要構成方式是由經紗和緯紗織成的,布匹的長度順布邊的是經紗,通常稱之為直紗,布幅的寬度為緯紗,通稱之為橫紗,由於它們在紡織過程的工藝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性能,在服裝上的應用也各不相同。

直紗具有結實不易伸長變形的特點,適宜按人體垂直的方向,主要表現在服裝的長度方面。橫紗的紗質柔軟,捻度較小具有能夠略微伸長或縮小的特點,適宜於人體橫向的使用,主要表現為服裝的圍度及各局部的寬度。斜紗就是經紗和緯紗的交點斜向使用,具有伸縮性較大,富有彈性,有良好的可塑性,易於彎曲變化,在服裝上許多邊條等部位經常使用,有飽滿、曲彎圓順自然的優異效果,另外在連衣裙、大衣等大幅和斜裁的服裝中也取其垂綹順暢、浪勢圓腴,張弛自如的效果。對於斜紗的使用要注意兩點,其一,取面料經緯紗的45。斜角為正斜紗效果性能最佳,大於或小於45。角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二,要考慮斜紗的方向有橫斜和豎直斜之分,也有稱之為斷絲和順絲。

紙樣師還必須要了解服裝的製作方法,制板與縫制工藝之間是必須要密切配合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縫份結構,如上裝的背縫、側縫、袖縫、上領縫等。下裝的襠縫、腰縫、側縫等,另外還有做縫的表現方法,有劈縫、倒縫。倒縫又可分為鎖邊倒縫、包邊倒縫、明壓線倒縫、筒子縫、暗包明緝、明包暗緝等等,這些都要在制板時留放縫頭,作出不同情況區別。

②縫邊構造,服裝各部位或部件的邊緣都要有一個連折或另外單緔的形式區別,如底擺、袖口、褲腳口、止口、袖窿、領口等等,這些結構處理在制板時都應該反映出來。

③內部構造的區別,包括衣服的面和襯及其它輔料的結構關系,如上衣是掛全里或半里,還是不掛里子,其用襯及製作工藝都要改變,在制板時就要進行不同形式的改變。

④整形工藝,從目的上是針對某些部位使其縮短或伸長以達到面上的凸起或凹陷,從手段上包括手工的抻拽或縮攏,加上牽條的固定和手針的拱線收縮等,還有專業設備的整形、拔襠、燙胸等等,這些工藝手段的處理在制板時都要進行適當的處理和調整。

服裝打板知識

一、成衣生產的服裝紙樣設計

服裝設計效果圖向平面結構圖轉化成為成衣生產用的毛樣(生產紙樣),即設計效果圖-確定體型及數據-結構分解草圖-確定主要部位制圖規格數值-平面結構圖凈樣-毛樣。在這樣一個紙樣設計過程中,紙樣設計者一定要考慮如何能設定出一套較佳的生產紙樣,才能使成衣達到改善品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而也就不同於普通的紙樣製作(用於個人及定做服裝)。

1、樣按所設計的縫制工藝將服裝結構圖放出所有的縫份,除了凈樣上已有的各種技術參數和標記外,應註明縫制方法及要求;熨燙部位及方法;要求工藝順序,用於排料、確定排料方式及准確耗料量的生產紙樣必須具備以下復核:(以男裝襯衫為例)

① 對設定尺寸的復核。依照客戶或已給定的尺寸對紙樣的各部位進行測量。

②對各縫合線相吻合的復核。服裝各部件的相互銜接關系,如圖(1-1)所示為男裝襯衫的生產紙樣,需要在紙樣製作好後,檢查袖窿弧線及領窩弧線是否圓順;檢查衫腳下擺和袖口弧線是否圓順;檢查袖山弧線和袖窿弧線長度是否相等;檢查領窩弧線和領腳線長度是否相等;檢查袖身的袖口弧線(除褶襇外)和袖級寬度是否相等;檢查前後側縫長度是否相等。

③對各對位記號的復核。男裝襯衫有前幅襟貼翻折記號及鈕門記號;衫身袖窿弧線和袖子的袖山弧線對位記號;領子的鈕門記號及與前中線對位記號;明貼袋的貼邊翻折記號等;袖身的袖口線上的褶襇記號等。

④對布紋線的復核。檢查布料裁剪時所用的絲縷紋向。

⑤對縫份的復核。男裝襯衫生產紙樣除襟貼和明貼袋縫份(止口)以外,其餘均為1CM縫份。

⑥對紙樣總量的復核。男裝襯衫紙樣共有11塊紙樣(含底領和面領)。

⑦復核各資料是否齊全。包括款式名稱、裁剪數量、碼數、裁片名稱等。

2、將已復核後的紙樣經裁剪製成成衣,用來檢驗紙樣是否達到了設計意圖,這種紙樣稱為「頭板」,對非確認的紙樣進行修改,調整甚至重新設計,再經過復核成為「復板」製成成衣,最後確認為服裝生產紙樣。

二、裝紙樣設計需要考慮實際成衣生產的布料、採用的工藝結構、服裝款式、品質要求。

在服裝紙樣設計過程中,由於服裝款式各異;布料組織結構的差異及厚薄不同;服裝工藝製作及機器類型的限制;服裝的品質及組織結構等方面的不同,都會影響實際生產,因而服裝結構紙樣的製作也有不同的要求。

1、依據服裝面料組織緊密不同、確定不同縫合方式對加縫份的不同要求。

①按照布料厚薄的區別可劃分薄、中、厚三種放縫量,薄型面料的服裝紙樣放縫量一般為0、8cm,中型為1cm,厚型為1、5cm。

②接縫弧度較大的地方放縫要窄,如袖窿、領窩線等處,因為弧度問題縫份太大會產生起縐褶,然而生產紙樣的放縫設計盡可能整齊劃一,這樣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產品質量的標准,所以襯衫領子和領窩線的放縫還是為1cm,縫制後統一修剪領窩線為0、5cm,既可以使領窩圓弧部位平服又可以避免因布料脫散而影響縫份不足。加服加量的地方放縫要寬些,如西褲後片的放縫,後中線部位所加的縫份為2、5cm(見圖2-1a),上身的前後側縫可加1、5cm等,既可以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又可以滿足客戶的心理要求。

③不同的縫合方式對加縫份量有不同的要求。如平縫是一種最常用的、最簡便的縫合方式,其合縫的放縫量一般為0、8~1、2cm,對於一些較易散邊、疏鬆布料在縫制後將縫份疊在一起鎖邊的常用1cm;在縫制後將縫份分骨的常用1、2cm(見圖2-1b)。對於服裝的折邊(衣裙下擺、袖口、褲口等)所採取的縫法,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鎖邊後折邊縫,二是直接折邊縫(見圖示2-1c)。鎖邊折邊縫的加放縫即為所需折邊的寬,如果是平擺的款式夏天上衣一般為2~2、5cm,冬衣為2、5~3、5cm,褲子、西裝裙一般為3~4cm,有利於褲子及裙子的垂性和穩定性;如果是有弧度形狀的下擺和袖口等一般為0、5~1cm,而直接折邊縫一般需要在此基礎上加0、8~1cm的折進量,對於較大的圓擺襯衫、喇叭裙、圓台裙等邊緣,盡可能將折邊做的很窄,將縫份捲起來作縫即為卷邊縫,捲成的寬度為0、3~0、5cm,故此邊所加的縫份為0、5~1cm,如果是很薄的而組織結構較結實的可考慮直接鎖密珠作為收邊,也可作為裝飾。牛仔褲的側縫、內縫和後幅機頭駁縫常用的縫合方式是包縫的做法,這一包縫做法的好處是耐用性強,所加的縫份需要注意前幅包後幅還是後幅包前幅、後幅包機頭還是機頭包後幅,一般縫份為1、2cm,但是實際生產所用的縫份有所不同,香港旭日集團惠州大進有限公司長期生產牛仔褲,實踐得到較佳的方法:被包的裁片所加的縫份為0、6cm,另一裁片為1、6cm(見圖2-1d)。,因為按規定的尺寸是在縫骨邊緣開始計算,成品完成後不會影響尺寸的准確性、劃一性。

2、據不同的結構製作、不同的生產效果確定不同的服裝生產紙樣。

①由於不同的結構縫制工序會影響服裝生產的品質、排料,從而影響服裝生產的成本,所以確定服裝生產紙樣是很重要的環節。如外觀效果一致的前門襟開口(男裝襯衫前門襟開口),圖2-2所示有四種結構方法,可依據不同的需求確定不同的服裝生產紙樣:如果選擇A(單層明筒門襟)和C(雙層明筒門襟)的結構縫制工藝則產品品質易控制,但C種的結構會產生成衣太厚,所以厚的面料不適宜使用;如果選擇A和B兩種結構縫制工藝可節省布料,但B種的結構會產生前門襟的厚度不均;如果選擇D種結構縫制工藝可減少裁剪和車縫工序的時間、提高效率,但這種方法只能用於布料為不分底、面的情況,總的來說, A種結構在一般成衣生產是最常用的一種結構,既可以省布、品質較佳,又可不受布料類型的限制。

門襟開口的襟貼,其結構可以分為另加門襟和原身加門襟,原身加門襟的結構比較浪費布料,但縫制工序較簡單方便;而另加門襟的結構在縫制過程中多一道工序,但排料時宜省布,紙樣製作人員在制圖時需要均衡取捨,確定適合自已公司各條件的方法。對於一些類似匙羹領或大衣款式的門襟,亦可考慮在另加門襟的結構上切駁便於後中對折排料,達到節省布料的目的。

③ 紙樣工程的目的是對一些紙樣結構進行修改,使之可以達到美化人體、提高品質、減少工人的執手時間、方便排料、節省用料等作用。有的結構在生產時會造成用料加大,例如男裝襯衫的劍形袖衩條,製作紙樣時將大袖衩條其中看不見的一層偷空,使之在揖明線時既可以避免下一層外露,提高產品品質,又可節省用料等好處;有的結構在穿著成品後出現不美觀的現象,需要對紙樣進行適當的修改,如內、外工字褶裙的紙樣,在製作其生產紙樣時將褶襇的上層部分偷空,既可減薄厚度達到美化人體的效果,又可節省布料等好處。有的結構在生產時會造成增加工人執手的時間、降低品質,對這些生產紙樣進行修改,

使之能減少上述問題。例如針對於一些腰圍和臀圍差數較大的女性,製作褲子結構(特別是牛仔褲)時,依據結構原理會出現前幅側縫弧度較彎,而後幅側縫弧度較直,造成在縫制過程增加車縫的執手時間,將紙樣前幅側腰點加出適當的尺寸,在後幅的側腰點則減去相應的尺寸,達到兩側縫弧度比較接近(見圖2-3c),這樣可以使生產較方便從而減少車縫執手時間。

『拾』 服裝設計的主題有哪些

服裝設計的主題有:

1、瑞麗風格主題

瑞麗有「可愛先鋒」,主要受眾群是學生MM;「伊人風尚」主要受眾群是年輕白領;而「服飾美容」大家都可以看。但總體說來,瑞麗的主要風格還是以甜美優雅深入人心。看它們的專屬模特橋本麗香就是最好的詮釋。

2、嬉皮風格主題

「新嬉皮主義」風尚延續,多種元素的混合搭配特點:從細節上看,繁復的印花、圓形的口袋、細致的腰部縫合線、粗糙的毛邊、珠寶的配飾等,都將成為個性化穿著的表達方式;從顏色上看,暖色調里的紅色、黃色和橘色,冷色調里的綠色和藍色都將大熱;從款式上看,展示了身體曲線的美感,女式緊身服採用輕薄又易於穿著的面料;而男式襯衫甚至外套廣受異域風情的影響,把夏威夷海灘風情穿進辦公室也不奇怪。

3、百搭風格主題

百搭,一般為單品,可以搭配各類衣服,很實用的單件服飾,與其他款式、顏色的服飾均能產生一定的效果.一般都是比較基本的、經典的樣式或顏色。如純色系服裝,牛仔褲等。

4、淑女風格主題

自然清新、優雅宜人是淑女風格的概括。蕾絲與褶邊是柔美新淑女風格的兩大時尚標志.

5、韓版風格主題

韓裝舍棄了簡單的色調堆砌,而是通過特別的明暗對比來彰顯品位。服裝的設計者通過面料的質感與對比,加上款式的豐富變化來強調沖擊力,那種濃艷的、繁復的、表面的東西被精緻的、甚至有點羞澀的展現取而代之,簡潔得連口袋都省了的長褲、不規則的衣裙下擺、極具風情的褶褶花邊都在表白它的美麗與流行。

6、民族風格主題

淘寶分類裡面的民族風格更趨向於中國的民族風格的服飾,包括純民族盛裝華服、演出服飾、符合日常穿著的改良民族服裝和含民族元素的服裝。服裝以綉花、藍印花、蠟染、扎染為主要工藝,面料一般為棉和麻,款式上具有民族特徵,或者在細節上帶有民族風格。目前流行的經典唐裝、旗袍、改良民族服裝等是主要款式,當然還包括尼泊爾、印度等民族服裝。

7、歐美風格主題

主張大氣、簡潔,面料自然,比較隨意,比較簡約搭配感和設計感強。

8、學院風格主題

也許身處校園生活的你,總是想方設法找機會把自己打扮得性感成熟,但只要一旦踏出校門,很快你就會重新迷戀簡單卻又充滿理性的學院派風格。針織帽、藏青裙、條紋衫、白襯衫……

9、通勤風格主題

通勤指從家中前往工作地點的過程。通勤是工業化社會的必然現象。在19世紀以前,市民主要步行上班。現時如汽車、火車、公共汽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讓住在較遠處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

10、中性風格主題

中性服裝屬於非主流的另類服裝,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科學的發展,人類尋求一種毫無矯飾的個性美,性別不再是設計師考慮的全部因素,介於兩性中間的中性服裝成為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中性服裝以其簡約的造形滿足女性在社會競爭中的自信,以簡約的風格使男性享受時尚的愉悅。

11、嘻哈風格主題

美國是嘻哈發源地,仍為主流穿法,低調、極簡的曰式嘻哈屬於小眾潮流。美東紐約一帶由於主流品牌,如seanjohn、mecca逐漸調整品牌策略和設計風格,穿著、搭配更注重精緻感。美西風格一如加州的爽朗、明快、自由,冬天帽t(連帽t恤)、夏天t恤配上垮褲即可,但是非常重視衣服上的塗鴉,甚至當做傳達世界觀的工具。

12、田園風格主題

田園風格的設計特點,是崇尚自然而反對虛假的的華麗、繁瑣的裝飾和雕琢的美。它摒棄了經典的藝術傳統,追求古代田園一派自然清新的氣象,在情趣上不是表現強光重彩的華美,而是純凈自然的樸素,以明快清新具有鄉土風味為主要特徵,以自然隨意的款式、樸素的色彩表現一種輕松恬淡的、超凡脫俗的情趣。

13、朋克風格主題

早期朋克的典型裝扮是用發膠膠起頭發,穿一條窄身牛仔褲,加上一件不扣鈕的白襯衣,再戴上一個耳機連著別在腰間的walkman,耳朵里聽著朋克音樂。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時裝界出現了後朋克風潮,它的主要指標是鮮艷、破爛、簡潔、金屬。

14、OL風格主題

OL是英文officelady的縮寫,通常指上班族女性,ol時裝一般來說多數是指套裙,很適合辦公室穿著的。

15、洛麗塔風格主題

西方人說的「洛麗塔」女孩是那些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簡單來說就是「少女強穿女郎裝」的情況。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統一將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洛麗塔代」,而且態度變成「女郎強穿少女裝」,即成熟女人對青澀女孩的嚮往。

拓展資料

服裝風格所反映的客觀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時代特色、社會面貌及民族傳統:二是材料、技術的最新特點和它們審美的可能性;三是服裝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服裝風格應該反映時代的社會面貌,在一個時代的潮流下,設計師們各有獨特的創作天地,能夠造成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42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6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6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100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11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315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9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801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