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在什麼時期出現了女子穿男裝的情況

在什麼時期出現了女子穿男裝的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4-29 04:29:56

Ⅰ 在唐朝,為什麼有的宮廷女性會女著男裝

因為當時的民風開放,很流行女性穿男裝。唐朝是我國比較開放的一個時期,當時的女性能夠參與政治,能夠與男性爭高低,甚至還出現了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而那時的婚戀觀是自由開放的,夫妻沒有感情了可以和離,女性可以再嫁。唐朝女性活得很自在,她們可以隨意展現自己的美麗,還可以穿男裝。

3.唐朝女性更加自由。

上層階級的女性將穿男裝當成一種新風尚,平民階級的女性也開始追隨她們的潮流,穿起了男裝。這在過去的朝代是難以想像的。正是因為唐朝足夠開明,就連皇帝都不覺得女性穿男裝有什麼大不了的。自然所有的唐朝女性都開始流行起了男裝。在一些考古的文物上,依舊可以清晰看到一些身著男裝的女性。

總的來說,唐朝時期的女性很流行穿男裝,不僅是宮廷中的女性,連民間也是很流行穿男裝的。而這是因為胡服的影響,也是因為唐朝給了女性足夠的自由。

Ⅱ 大唐時期為何「女著男裝」之風盛行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列子·天瑞》中載: "男女之別,男尊女卑。"這是因為父系氏族社會確立,男子以體力優勢逐漸生產部門占據重要地位,而女子則在生產與戰爭中退居次要地位,這使得人們不再像母系社會那樣崇拜和尊敬女性,也使得婦女在社會生產中的價值得到輕視,地位變得低下。

同時,父系社會的統治者制定了大量道德禮教觀念來束縛女子的思維,以起到維護自身利益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女性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視,女性話題也受到人們關注,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回溯五千年中華文明,女性意識也曾得到過很好的展現。

唐朝,從開國皇帝李淵到亡國皇帝李柷,橫跨 290 多年,縱然沉浮不斷,但依然是當時最為興盛的國家,開創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兩個鼎盛時期[2].女性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也就出現了較為普遍的"女著男裝"現象。

文化繁榮必然能夠包容多樣的宗教思想。唐代,道教受到了極大禮遇,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崇拜女性、崇尚自然為內涵的道教一直居於儒家至上,使得儒家禮教至上的觀念沒有像漢代那樣紮根在人們的腦海中。

同時,統治者的包容讓宣揚"眾生平等"的佛教得以發揚,這就沖擊了儒家男尊女卑的思想.道教和佛教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自然地呈現出自由化、多元化的趨向,從而出現了"禮教鬆弛"、"閨門不肅"的社會風氣。生活在這一風氣下的女性受到了一定影響,尋求個性解放和人身自由。在服裝上大膽改造,便出現了"女著男裝"現象。接受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唐代女子審美意識發生改變。

唐朝初期,女子流行穿著褥群裝,這種褥群裝凸顯了女性的性感和優雅,也符合當時的審美要求,其中以楊貴妃最為人稱贊。方干曾有《贈美人》詩贊道"粉胸半掩疑暗雪".足可見當時思想之開放,此種等等,"女著男裝"也變得不再另類。

當外來少數民族文化和多元宗教因素影響大唐之後,人們開始接觸到新鮮事物,對於美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審美取向開始發生改變,單純女性表現的著裝已經不能滿足她們的需求,便把目光轉向別處,這時穿著男裝的新鮮感和反叛傳統禮教觀念的思想萌芽都使得人們的審美取向轉換為了男裝,大量的女子開始嘗試男裝,甚至當做日常著裝來對待,這更促成了"女著男裝"現象。

四、結語

總而言之,"女著男裝"現象只是唐代盛世中極其微小的一個部分,唐代是一個社會風氣開放,民族文化多元化,宗教理念先進,政治經濟發展平穩的時期,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使得女性思想得以萌芽,也讓我們看到了唐代女子在當時男權社會中對於自由的追求和渴望。女性原本就是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唐代女性敢於挑戰世俗傳統,敢於打破封建禮教,不斷創新與進步。今天的社會,"女著男裝"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尚能如此,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Ⅲ 婦道的基本是男女不通衣服,為何在唐代女人都喜歡穿男裝

“男女不通衣服”,自古以來,都是封建社會,女性遵守婦道的基本。為何到了唐朝時期,從宮廷的仕女到官宦之妻,都喜歡穿男裝,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的時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有人說,武則天稱帝,女人掌管天下,是開天闢地第一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唐朝的女性,奏響了一曲“反抗禮教,挑戰男權”的高歌。

從這里看出,唐朝時期女子愛穿男裝,其中宗教傳播,民族文化的融合,才是重點。武則天能夠稱帝,也是這種社會背景變化的產物。

Ⅳ 漫裹常州透額羅,大唐盛世下為什麼女著男裝的現象盛行

大唐盛世開創了繁華的經濟和先進的文明文化,它不僅有強大的國力,而且唐朝的服飾文化也十分的先進和開明。中國從古代到現在就十分的重視衣著打扮,因為服飾代表著身份和地位。因為唐朝的文化開放、包容性廣,而且服飾受胡風的影響以及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漸漸的提高,經常拋頭露面所以在唐朝女著男裝的現象十分的普遍。

因為唐朝的文化的開放、經濟發展,唐朝服飾受胡風的影響及女性在社會的地位提升等因素形成了女著男裝的現象流行。這是唐朝社會發展的進步,也是古代男女平等的初步體現,但是隨著武則天的逝世,上層貴族怕引起女性掌權的事情發生,女著男裝的現象就被逐漸的禁止了。

Ⅳ 「女著男裝」之風開始於何時為何在唐朝一度風靡

《禮記》中明確規定女子是不能穿男裝的,所謂「男女不通衣裳」。古人的傳統觀念是很強烈的,男女服裝嚴格分科,不能摻雜,不可以逾越。

根據史料來看,女著男裝的鼻祖怕非夏桀寵妃妹喜莫屬了。據《晉書·五行志》記載:「末喜冠男子之冠」,很明顯,妹喜有接觸男子服飾的現象,她戴的是男子的帽子,當然,那個遙遠的年代,還沒有形成「禮」的概念。


唐代女性著男裝,充分說明她們無論是在生活或是在政治方面,都已經取得了同男性共同主持事務的權利,這與唐代社會風氣開放是分不開的,而唐代的風氣,一定程度上受粗獷的胡風影響,加上一個開拓進取的唐王朝上層建築,使得唐人更加自信,在女性審美上也趨於建康美的「豐腴」,所以女性們喜歡馬球這種運動量巨大的運動,自然是需要著男裝了。

Ⅵ 盛唐時期,大唐的女子為啥會有穿男裝的愛好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幕:大戶人家的小姐想要出去玩,但是因為女子不能公然拋頭露面以及行動方便,因此往往改換男裝,假裝英俊小生。有時候她們會結識男主,甚至成為兄弟(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有時候她們會迷倒其他姑娘,成為姑娘眼中的“如意郎君”(如《武林外傳》中郭芙蓉與楊蕙蘭)。

我們可見她們穿男裝,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喜歡穿男裝,而是為了掩蓋自身的女性特徵不得不穿男裝。

安史之亂擊碎了大唐的自信

因此綜上來說,唐代女子男裝的現象是伴隨著昂揚進取的大唐帝國的出現而出現的。大唐帝國敢於去海納百川,並不建議各種胡人文化的傳入,有著自身的廣闊胸襟,同時也包容了女子胡服的現象。

但是後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盛唐衰落,在心理上唐人也從華夷一家轉向華夷之辯。唐代的風氣也開始逐漸趨向於保守與封閉,胡服也不再興起,女子胡服的現象也就漸漸地成為了鳳毛麟角了。

Ⅶ 大唐盛世的鼎盛繁華,為什麼會出現男裝女穿的現象

正是由於大唐如此繁華,才會出現男裝女穿的現象。要知道,唐朝的經濟可謂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繁華的幾個時期之一。唐朝時期不僅物產豐富,國泰民安,當時的君主也十分開明,政策大都是為了子民著想,因此民風淳樸,就連偷雞摸狗,山賊橫行的行為也很少見。

她們思維敏捷,了解是非,自然也不會被那些規規矩矩的法則限制住。所以她們懂得喬裝打扮自己,讓自己扮成一個男人,這樣一來,也能像男人一樣,共同沐浴在陽光之下,不用再受其他人的指指點點,可以和別人一同逛街,聽小曲,聽說書,更有甚者還徹夜出遊,就是在這種不被限制的社會中,才能有這般景象。所以一個地方是否對女子的限制減少,大都要看它的經濟是否發展得好,經濟上去了,人們的思想也就開化得多。

Ⅷ 唐朝服裝體現大唐盛世的鼎盛繁華,為何會出現男裝女穿現象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封建王朝之一,它以強盛的國力、先進的文化著稱於世。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著服飾的,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認為服飾是一種文化和政治的象徵。

不同的服飾代表著不同的社會地位,而且形制不一的服飾代表著不同的身份,中國儒家更是把服飾當作"禮"的一部分,認為衣冠無小事,必須遵從禮法。

中國古代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自己最鮮明的特點,每個朝代的服飾也非常的不同,這受到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

唐朝女性以胖為美,這種齊胸襦裙顯得很寬大,不管身材的胖瘦,都能展示出女性的靈動之美。

還有一種在唐代婦女中比較流行的服飾就是大袖衫,這種長衫比起齊胸襦裙來說就顯得非常寬大,它通常是唐朝女性出席重大禮儀活動時穿的一種禮服。這種寬大的衫裙最能反映出唐朝的開放和包容。

唐朝的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女性可以在社會上經常拋頭露面,所以唐朝還有女著男裝的風氣,這是在封建社會比較罕見的。

《舊唐書》記載:"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悲尊內外斯一貫唉。"就說明當時唐朝女子穿著男裝的事情。唐朝的太平公主就是非常喜歡穿男裝。

《新唐書》記載:"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後笑曰,女子不可為官,何此如此裝束?"

武則天當了皇帝後,女性的地位就更高了,女著男裝的風氣就更盛了,當時在武則天退位後,為了防止女性再做出不符合禮法的現象,於是禁止女性穿男裝。

唐代的服飾是中國各朝代服飾中最為開放的,在唐以後中國封建王朝的服飾逐漸保守,束縛性強。

而唐朝的服飾就像唐朝的經濟政治一樣開放包容,比如唐代的服飾大多寬大,甚至女性的服飾可以裸露局部,寬松的衣服可以讓人的身體更加舒展,行動更加便捷。

對於女子服飾的裸露問題,後來有許多人提出了批評,認為唐朝禮法不嚴,風氣不好,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只有歌女和上層貴族才可以穿半裸裙裝,平民百姓的子女是不能穿的。

唐朝的服飾還吸收了許多外來服飾的特點。由於唐朝的國力強盛,對外交流非常頻繁,所以唐朝的服飾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尤其是胡人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影響,少數民族由於善於騎射,其大多服飾都窄袖,所以唐朝男子所穿的窄袖圓領袍在一定程度上受外來民族的影響,而且胡服在唐長安地區一度流行。

《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天寶初,貴族及士民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領袖窄小。"當時胡舞在唐朝非常受歡迎,同時也使得胡服在中原地區非常受歡迎。

唐朝服飾上的圖案也改變了以前單一的、固定的樣式,開始出現活潑、精巧的圖案了,用比較寫實的花、鳥、魚、蟲做圖案,而且圖案形狀還吸收了波斯、西域風格的幾何圖形。

圖案紋飾的設計表現出雍容華貴的特點。在唐以前的服飾圖案都是按照儒家的天命觀來設計的,比如都市一些祥瑞的紋飾,而缺乏世俗氣息。

所以唐代一改以前在圖案上嚴謹的設計風格,使得服飾圖案活潑、輕快。

結語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最為頻繁的朝代,在當時國都長安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商人,使節,舞女,同時他們將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帶到了中國,促進了彼此的交流和融合。

唐朝放棄了對少數民族的偏見也就是常說的華夷之別,使得唐朝的服飾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風格,在將服飾上升到禮法的儒家社會里,這樣是非常難得的。

唐朝的服飾總體上體現了一種雍容華貴之美,這也反映了唐朝社會生產力非常發展,而且唐朝是開放的文化政策,所以在服飾上也吸收了外族文化的特點。

唐朝服飾的變革的非常大的,也只有在物質相當的富足的社會中才能出現服飾的更新和發展,所以唐朝被稱為"衣冠上國"。

Ⅸ 為什麼唐代會出現女著男裝的現象

唐代會出現女著男裝的現象有以下幾個原因:

1、唐朝統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著胡服;唐朝前期社會開放,婦女參加社會活動較多,男裝較為方便;唐代婦女的自我表性意識較強,男裝可以體現女性身體各部位的曲線。尚武和開放,無疑是女扮男裝流行的大背景。

2、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唐朝前期宮廷和上層社會活動中,不像其他時代那樣排斥女性。而這些女性的社會形象,往往是以男裝的模樣出現的。

3、武則天和太平公主這兩個極具影響力的女性都喜穿男裝,必然會對社會風氣產生影響。

Ⅹ 歷史上唐朝的女子為什麼喜歡穿男裝

這個可能就是因為在唐朝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而且女子穿男裝的事情武則天也是用過的,那麼這樣的事情肯定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很多人都是會效仿的,再加上當時唐朝的女子受到了廣泛的包容以及接納,那麼女子也是能夠穿一些男裝的,畢竟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流行的一種穿法,並且得到了很多大人物的認可,所以說這樣的服飾才會被廣大女性運用並且逐漸形成一種習慣。

這個唐朝女性喜歡穿男裝的原因應該就是這些了,畢竟作為一個開放的朝代女性穿男性的服裝也是合情合理的,再加上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那麼這樣的事情就變得非常常見了。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4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2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9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90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7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