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夏天穿什麼樣的漢服男裝

夏天穿什麼樣的漢服男裝

發布時間: 2022-05-15 08:59:23

『壹』 男生穿哪一款漢服好看點

想必喜歡漢服的女孩子可能不少,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真真有人穿著漢服出去遊玩。難道漢服真的流行不起來?但是又看到很多人曬漢服這到底是為什麼?

有穿漢服愛好的妹子告訴小編,漢服自己穿穿就好,但是別再去在意糾結。更不要去入圈之類的不然你乎被氣死...雲雲。聽得小編我是膽戰心驚啊。

漢服復興

所以,當有人說到恢復漢服的時候,並不僅僅是對服裝的復興,而是對漢唐盛世的復興,對我們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的復興。

『貳』 男生都有哪些帥氣的漢服可以穿

男生嘛,都各有各的風采,喜歡什麼種類就有什麼種類的好看,漢服風采多種多樣,男生的酷帥也各有不同。漢服承傳與進步了上千年,其形制特徵數不勝數,下列僅以本人愛好舉個例子

1.假如要想豪情萬丈,執劍天崖,何不試著——大氅

大氅又被稱為氅衣,歸屬於休閑男裝罩衣的一種,特徵是對襟褙子,總體寬敞,只做冬常服。

2.如果喜歡錦綉河山壯觀,光明磊落,可以考慮-曳撒。

曳撒是蒙古族創造發明服飾,元朝滅亡,明朝建立之後把蒙古族的曳撒和原來的漢服特性結合,打造出麒麟服,飛魚服,那樣的漢中華民族形制,紋路的曳撒

縱覽歷史時間與發展趨勢,合適男生的漢服也有許多,直䄌,襕衫,褙子,披風,直裾這些.......只需自已喜愛,馬面配襯衣領結還可以挺帥

『叄』 今年最流行那款漢服

三款漢服各有各的特色,都很不錯,穿上都很好看,好像畫中走出來的人啊。其中兩款深色的很好,顯得深沉大氣,氣質沉穩,另外衣服做工也精細,材質也細膩,適合個性低調的男生穿。而中間那款白色漢服就更好看了,濃濃的古風,活脫脫的翩翩佳公子,白衣勝雪,衣服白的男生適合穿。

『肆』 男生在選擇穿漢服的時候,最適合什麼顏色的

喜歡漢服這一民族服飾而不是為了「買件古裝玩穿越」的,於是乎第一件漢服選擇一款較為通用、不是特別突兀,並且能夠有穿著場合的衣服就比較合適,別聽歌瞎唱的那樣,盡量不要廣袖飄飄。色彩方面可以參考自己平日購買時裝的習慣,一般情況下,男裝色彩不宜太亮太艷,藏藍、灰色、墨綠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膚色較深的盡量選擇深色衣服,衣服顏色不宜過多,花紋也不要過多,另外盡量避免經典影樓紅黑色。(勿入金黃,謹慎白色,尤其白色提花棉,許多人覺得白色「飄逸優雅」,實際上大多數不僅影樓味濃重

『伍』 有適合日常穿的漢服男裝沒

呵呵,我在辦公室里的裝束(腳上穿的是圓頭布鞋)

『陸』 如何找適合自己的漢服類型

什麼樣的身材搭配什麼樣的漢服才顯的迷人?下面來談談!

一、曲裾顯腰,腰細的妹子穿好看

四、廣袖交領襦裙簡單來說就是袖子放大了的交領儒裙,魏晉風,外套件大袖衫,仙風道骨

五、大袖衫通常配齊胸襦裙穿著,衣、料、輕、薄,廣袖、側邊不開衩、衣擺寬大,衣長及地,衣襟搭肩不、合、攏。

六、對襟襦裙對襟指左右衣襟對稱,內穿內衣,或稱抹胸,或稱抱腹,不同時期各有名稱。對襟襦裙主要流行於宋代。(進階款,也不怎麼挑人,就是對腰粗的女生不太友好)

七、齊胸襦裙又稱為高腰襦裙,根據現在人們對它的考證,一般稱之為齊胸襦裙。實際上高腰襦裙和齊胸襦裙也存在著一些區別。高腰襦裙的束帶位置在胸以下腰以上。齊胸襦裙束帶位置則是在胸以上。

『柒』 漢服的樣式有哪些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男裝的式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大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便是如此。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女裝式樣相對稍多些,但基本式樣大體也只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同樣以秦漢服飾為代表)。隋唐興起的大襟低胸這種,同秦漢深衣不同的是服飾分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樣衣裳連在一起。這兩種女服式樣對宋明時期以及日本朝鮮的民族服飾(女服)影響非常大。隋唐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為流行服飾來穿的(或者說是出於獵奇心理),並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宋明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一些別的式樣,但影響並不廣。大家看到了秦漢唐宋明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其實象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漢服在唐朝時期漢人依然在穿,不過在以長安為中心的北方以圓領為主,而在吳越地區則兩者兼顧,宋明類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飛鳥奈良時期(中國唐朝時期)引進漢人服飾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和服。漢族服飾的風格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把漢族同歐洲民族相比的話,我們會發覺二者在許多方面都呈現明顯的不同。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千姿百態的原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1)歷史性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2)傳承性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太,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古漢服的鞋也是很講究的,在傳統繪畫和戲曲中體現出來的履與其它民族的有很大不同,有的有很厚的鞋底、鞋頭往往有翹起的的裝飾。鞋頭向上翹起也是為了避免人踩到衣服上,跌倒。佩劍也是古漢服的一部分,士人著正式服裝往往有佩劍

『捌』 漢服有哪幾種款式

漢服的款式有以下:
曲裾:有曲裾深衣和小曲裾,盛於秦漢時期。曲裾下擺以環繞形勢,而且短曲裾要配一條儒裙。
對襟襦裙:顧名思義就是兩邊的領子相對應,也就是對齊。
交領襦裙:就是兩領相交,但是要注意領子要右衽,若領子左衽可以說是有喪失。在宋代頗為常見。按風格分,可大致分為唐式交領襦裙,宋式交領襦裙、明式交領襦裙等。按穿著對象分,可分為男式交領襦裙、女式交領襦裙。
齊胸襦裙:又稱高腰襦裙。就是裙擺置到胸前,有一成語說「瘦燕肥環」,也是漢服歷史的演化。因為齊胸襦裙盛於唐朝。
坷(ke)子裙:同樣處於唐朝。有連體的坷子裙(類似於連衣裙),也有抹胸跟儒裙的分開。
大袖衫:提到這個就不能不提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美人著踝肩長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紗羅衫,輕掩雙乳。由於畫家手法寫實,既如實地描摹出唐代細膩透明的衣料,又逼真地描繪出女子那柔潤的肩和手臂。大袖衫通常有大袖衫、抹胸、儒裙和腰封。
半臂襦裙: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它的特徵是袖長及肘,身長及腰。
直裾深衣:上身與曲裾一樣都是交領(不知道這么說行不行),但衣襟是直的。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曲裾。
褙子:即背子。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相傳始於 唐 ,盛行於 宋 元 ,在明代被稱為披風。 宋 代男女皆服,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其形式變化甚多。
短打:就是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玄端:玄端為先秦時通用的朝服及士禮服,是華夏禮服「衣裳制度(衣分兩截,上衣下裳)」的體現。後深衣(上下連制的服制)流行後玄端逐漸廢止,後來明代恢復古玄端制而造「忠靖服」。玄端服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長二尺二寸,因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稱端。又因玄端服無章彩紋飾,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內涵,所以這種服制稱為「玄端」。
圓領袍:就像新版《水滸傳》當中,那些官吏穿著的衣裳。(雖然不太正統)

漢服還有很多,還有斗篷(冬天的時候披著的)、中衣(通常穿曲裾或交領時裡面穿的衣裳)。他們都蘊含著很多傳統文化和歷史。當然這些解釋有些不太全面,甚至有點錯誤(生怕別人怪),所以很多都是靠接觸慢慢去了解的。有些人認為漢服就是古裝,那麼漢服與古裝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傳承;一個是歷史的封塵,伴隨過去。因此復興漢服就等於傳承漢服文化,而不僅僅是一件衣服如此的簡單。

『玖』 漢服的基本樣式和樣式名稱是什麼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一,衣裳制(上衣下裳分裁製)

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開來裁,上身穿衣,下體穿裳,下裳中的「裳」也即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漢服體系中最古老的形制。漢語所謂「衣裳」就是來源於此。

二, 深衣制(上下連縫制)

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也即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可做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非正式場合)時的休閑類服飾。

三,袍服制(上下通裁製)

即用一塊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間無接縫,自然一體,明顯區別於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通裁製的種類很多,圓領袍、襕衫、直裰、直身、道袍、褙子、長衫、僧衣等。

四,襦裙制(上衣下裳的演變)

襦即短上衣。襦裙不是指一種裙子,而是上襦加下裙,是一套服飾的統稱。襦裙的本質還是上衣下裳制,古老的上衣下裳發展到春秋戰國之後往往稱為襦裙,漢朝以後又被特指為女子襦裙:短衣長裙,腰間以繩帶系扎,衣在內,裙在外。

各朝各代在襦裙的基本形制下衍生出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對襟襦裙、齊胸襦裙等款式,這些款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所以普及面很廣。

(9)夏天穿什麼樣的漢服男裝擴展閱讀:

「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民族服飾」。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漢民族服飾傳統延續了超過3700年的時間。其間漢服隨時代變遷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樣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卻始終沒有改變。

按照我們漢服復興者做出的定義,漢服是指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末清初)這近四千年中,在華夏民族(漢後又稱漢民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和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 (漢服)"是從夏商周到明朝,在"華夏-漢"民族主體人群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形成的具有明顯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總體集合。

作為華夏民族的「皮膚」,漢服深刻地烙印在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代表了這個古國民族華麗,優雅,博大的氣質。

和古中國一樣,漢服的基本形制為東方世界提供了標准,今天中國及東亞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裝,如中國一些少數民族的服裝,都受到了漢服的影響;而韓國韓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漢服發展而來。漢服不僅是漢族的,中國的漢服,更是亞洲的,世界的漢服。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53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204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22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720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999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90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129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490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797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175